福山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60&A=5&rec=3&run=13

福山区总面积563.02平方公里,耕地14553公顷,辖6镇4乡,292个行政村。到1993年底总人口29.07万人,城区人口6.5万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全区上下以党的基本路线为指针,紧紧围绕经济建设这一中心,深化改革、扩大开放,国民经济和各项社会事业得到长足发展。1993年,全区实现国民生产总值14.58亿元,比上年增长76.9%;实现工农业总产值24.4亿元,比上年增长57.O%;财政收入6910万元,比上年增长24.7%。人民物质生活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区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1239元,比上年增长18.5%;城镇职工工资性收入2950元,比上年增长26.9%;年末城乡居民储蓄余额88742万元,比年初增加16691万元;城乡居民人均居住面积分别达到8.2平方米和18.5平方米。
一、工业
1993年,全区工业共完成产值21.04亿元,比上年增长68.1%;销售收入15.6亿元,比上年增长62.7%;实现利税1.81亿元,比上年增长63.3%。全年新开工建设项目144项,技术改造项目40项,实际投入2.93亿元,集中力量进行了新式回旋窑高标号水泥、星达生物工程、电脑刺绣、医药中间体等一批投资规模较大、技术水平较高的重点项目建设。通过组织实施培植支柱行业和骨干企业“518"工程,推动了工业整体实力的提高,即围绕资源优势和行业优势,突出重点,加大投入,膨胀微生物、精细化工、建材、机械、医药五大行业,使其成为支撑全区工业体系的支柱行业。围绕明晰企业产权关系,转换经营机制,积极推行企业股份制改造,全区已有39户区属企业实行股份制,289户乡村企业实行股份合作制。积极发挥"能人效应",先后组建起集团公司12家,将12个企业从上级主管部门中剥离出来,实行放开经营,启动了企业内部活力,壮大了市场竞争实力。积极推进企业技术进步,着力调整产品结构,研制、开发、引进了一批新产品。1993年共开发新产品64种,其中属国内领先的13种,填补省内空白的16种,有46种投产。加大工作力度,推动了福山现代化工业城区顺利起步。完善了工业城区规划方案,根据区位优势和行业分布特点,规划以建设福山高新技术产业区、韩国投资园区、新加坡工业园区、兴华工业园区和兜余微生物城为主要构件的现代化工业城区基本框架;制定优惠政策,为实施市委、市政府确定的“腾龙落凤”工程,做好了软、硬件及有关方面的准备,为建设现代化工业城区奠定了良好基础。
二、农业
围绕把福山建设成为烟台的"果菜牧水禽"供应基地这一目标,全区上下进一步更新观念,调整结构,提高农业开发开放档次,初步形成"两高一优"农业发展新格局,推动了农业经济的快速增长。1993年,全区农业总产值达到3.4亿元,比上年增长11.6%;农村经济总收入24.65亿元,比上年增长83.8%。在粮田面积缩减278.3公顷的情况下,粮食总产仍达9350万公斤,比上年增长15.6%;花生总产量730万公斤,比上年增长42.9%;水产品总量25900吨,比上年增长6%;完成造林面积2826.7公顷,是年计划的4倍多。有1处乡镇和46个村跨入了小康乡镇和小康村行列。
立足资源优势、地域优势,加强农业基地建设。规划了15个"两高一优"农业基地。到1993年底,部分基地已初具规模,其中,(亩产)吨粮田基地发展到4400公顷、蔬菜基地1186.7公顷、优质苹果基地1875公顷、大樱桃基地893.3公顷、香椿基地1066.7公顷、银杏基地156公顷、板栗基地3213.3公顷,食草动物基地发展到4.5万个羊单位,海、淡水养殖面积分别达到了820公顷和1466.7公顷。以市场为导向,调整农业内部结构,全年开发旱薄地2106.7公顷,改造老残果园700公顷,新发展红富士优系果园1466.7公顷。面向市场需求,大作"引洋、养野、串季、仿古"八字文章,将国外的新品种、新技术和新的管理手段引进来,对传统农业移植嫁接改造,全年引进了牛蒡、荷兰豆、美国山鸡、西门达尔牛等"引洋"品种20个,开发了野鸡、野菜、甲鱼、软枣等"养野"品种18个。大棚蔬菜、草莓等设施农业面积分别达到433.7公顷和219.3公顷。
加大农业投入,改善农业生产条件。1993年投入资金1840万元,完成各类水利工程482项,扩大和改善水浇地1433.3公顷,其中管灌516.7公顷,滴灌33.3公顷;新增农业机械1800台(套),总动力达147万千瓦。
三、第三产业
福山区借助区位优势,采取新举措,着力构筑大市场体系,重点抓了农副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继续扩大建材、钢材、物资批发市场规模,探索创建信息、期货、产权交易、劳动力、技术和房地产等生产要素市场,以此推动第三产业,拉动第一、二产业全面发展。1993年,全区第三产业增加值达到2.9亿元,比上年增长32.6%;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6亿元,比上年增长21.9%;集市场贸易成交额14314万元,比上年增长40.7%。全区商业网点发展到3500处,平均每千人拥有12处;集贸市场发展到26处。
以实施"3211"工程为重点,加快商贸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即集中力量进行了3条商业街、2处批发市场和商品交易中心、商贸大世界建设。到1993年底,特种钢批发市场建成并投入使用,商品交易中心和商贸大世界已拔地而起,其他工程也正在抓紧施工。
实行"放保扶促"政策,促进个体私营经济迅速发展。1993年新增个体工商户2535个,新增从业人员3365人,累计达到8263户、12458人;全区私营企业发展到150家。
四、城乡建设
城乡基础设施日臻完善,城市支撑体系进一步健全。1993年,全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投入达2896.4万元。先后开通、硬化城区道路12条;完成了204国道城区段快车道和牟黄路古现段二级路铺筑;完成了内夹河东岸浆砌工程;完成房地产开发面积6万平方米,区内、市内电话增容1400门,达到5000门,开通了290门无线移动电话;正在进行兜余热电站、张格庄变电站建设,竣工后可使全区总供电量增长20%;完成了黄金河旅游度假区、夹河岛综合植物园等旅游设施的规划设计,现正在进行招商开发。
五、对外经贸
1993年,全区新批准利用外资项目56个,合同利用外资额463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600万美元,分别比上年增加25家、增长126.7%和40%。外资项目、合同外资额、实际利用外资额累计达到104个、8291万美元和2435万美元。外贸出口商品收购总值完成1.47亿元,比上年增长31.8%。区政府把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区的开发建设,作为牵动全区发展开放型经济的"龙头"来抓。产业区自1992年5月建立以来,坚持边招商、边建设,开发速度快、质量好。到1993年末,区内给排水工程全面竣工,主干道路全部铺筑成型,110千伏输变电工程及通讯、热电工程正在加紧施工。国内外客商纷伞沓来,落实了一批电子、精细化工、机电一体化设备、医药等高科技项目。目前在3.5平方公里起步区落户的各类项目达到48个,有12个项目开工建设。1993年9月,该产业区被正式纳入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另外,还完成了韩国投资园区和新加坡工业园区的规划设计,正在招商引资,进行基础设施建设。
以嫁接改造为重点,实施"百家企业对外开放"战略。积极利用外资对老企业进行嫁接改造,改进了企业的装备水平,提高了企业的管理素质和经济效益,乡镇以上企业嫁接改造面达到30%。
抓产品开发,不断拓宽外贸出口领域。在扩大出口产品种类和数量的同时,以国际市场为导向,调整出口产品结构,降低资源型产品的出口比重。1993年,全区出口企业发展到36家;出口产品达到15大类、45个品种,销往40多个国家和地区。
六、科技教育
加强科技人才队伍建设,把引进、培养各类人才特别是高科技人才、高层次管理人才,作为加快经济发展的关键性措施来抓。把触角伸向了科研机构和大专院校,舍得花本钱招人才、育人才。建立了“人才信息库”和“企业管理人才推荐交流中心”,形成了机制健全的人才流动机制。1993年全区引进各类人才317名,累计达到789名。
狠抓科研和新技术、新成果推广应用。1993年,全区组织实施各类科技计划85项,获得重要科技成果29项,其中13项获得国家级、省级奖励。申报专利15项,实施专利26项。有30个科技成果得到推广普及。
建立健全科技推广服务网络。按照服务组织实体化、服务内容系列化、服务领域社会化的要求,加快科技服务体系建设,初步形成了引进、试验、示范、推广、培训一条龙的系列化服务。大力兴办民间科研机构,积极与国家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大中型企业“联姻”,引进新技术、新成果,研制开发新产品。全区已办成民间科研机构32个,与46个科研机构、大专院校和大中型企业实行了挂靠联合。
教育事业蓬勃发展。在普通教育方面,狠抓了"两个基本"的落实和教学质量、办学效益的提高。1993年,全区高考录取453人,录取率为59.3%,比上年提高17.3%,高出全市平均水平。在职业技术教育方面,面向经济发展需求,合理设置专业,目前,职业学校在校生人数占高中段在校生总数的比例达到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