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2年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概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60&A=4&rec=14&run=13

【建设业】 城市建设继续以开展"齐鲁杯"城市"三上"活动为龙头。市区连续第三年以总分第一的成
绩夺得省"齐鲁杯",莱州市也连续第三年夺杯,龙口市连续第二年夺杯,莱阳市成为新的夺杯城市,
栖霞、长岛获县级"齐鲁杯",招远、蓬莱、海阳获先进市县称号。在全省"十百千"活动评比中,有3
个县(市)17个乡(镇)和120个村庄获省政府表彰。房地产开发招商工作取得突破性进展,推出18个区
片2800公顷土地公开对外招商;批准成立独资、合资房地产开发企业19个,总投资11.29亿元(其中外
资7.6亿元),合同协议预约土地72幅,出租金额达12.15亿元。烟台的房地产业已成为外商在北方地
区投资的热点。建筑工程质量继续保持全省第一名,实现了六连冠;建筑企业总产值达26.04亿元,
比上年提高40.29%;县以上施工企业全员劳动生产率达2375.4元,比上年提高24.6%。
土地管理初步实现了"以土为本,以地生财,以财招商"的目标;耕地保护工作,继续实行了用地
计划总量与建设项目用地指标的双向控制,完成了基本农田保护区划定工作,成为省内第一个完成划
定基本农田保护区的市、地,全市耕地保护率达88%;土地监督检察工作,重点抓了对划拨土地使用
权转让、出租、抵押的监督管理,把土地交易活动纳入依法管理的轨道。年内完成了县级土地资源调
查工作的市级汇总,获得了全市有史以来最完整、最系统、最准确的土地资料。完成城镇土地登记发
证宗地数占宗地总数的44%,集体所有土地登记发证完成36%。
市政公用事业投资近1500万元,完成11个道路项目。新建工程一次交验合格率达100%,优良工
程率达78.8%。城市供水各项技术指标仍保持省级先进水平。城市供气创出19年未停供一天气的最好
水平,安全供气率100%。管道煤气已形成东至烟台大学,西至开发区科技园,南至小黄山,北至海
边北马路的输配网络。煤气热值合格率达98%,高于国家二级企业标准;铁合金焦试制成功,达到国
家二级标准。年内集资1012万元,实施了厚安、毓秀等生活小区的供热工程,新增供热面积20万平方
米, 新增热用户4150户。 至年底, 市区供热面积已达96.2万平方米,热化率达16.14%。全年植树
16.5万株,培植草花14.26万盆,栽草坪11万平方米,栽植绿篱1万余米、爬墙虎1.8万余株,建公共
绿地5.81公顷。市区绿化覆盖率达32.56%,人均公共绿地5.67平方米。市区公共交通线网覆盖率由
原每子方公里1.87公里增至1.92公里。全年运送乘客5888.06万人次,增加客运量162.06万人次,比
上年提高2.83%;行驶年里程848.56万公里,车辆服务和整洁率分别达到98.6%和97.15%。年内市
区民生、合成革二号生活区首次实行了生活垃圾袋装化收运新方式,并在上夼生活区做好了实行生活
垃圾袋装化试点的前期准备工作。全年清运粪便4万吨,清扫道路138.6万平方米,清运垃圾15.6万吨,
主要指标均达国家卫生城标准。
房地产管理工作取得新进展。全年房屋维修总工作量573.9万元,完成年计划的100%;房产交易
1705户,占年度计划的100.29%;房屋建设综合开发施工面积12.6万平方米,占年度计划的109.1%,
竣工面积5.9万平方米,占年度计划的106%。
历时5年的环境保护工作的"538"系统工程和第三阶段市长环境保护责任书圆满完成,各项环境目
标全面实现。在国民生产总值比上年增长33.6%的情况下,全市总体环境保持稳定,重点城镇环境质
量有所改善。市政府组织制定了《烟台市19931997全面控制环境污染系统工程规划》(简称"CCP"工程)。
此外,针对市场经济发展的新形势,加强了环境法制、科研和基础建设,取得显著成绩。
(延 年)
【工业】 1992年,全市工交生产取得了速度、效益、质量全面丰收,工业总产值首次突破400亿元
大关,增长速度居全省5个过百亿市地第一位。
全市完成工业总产值417.9亿元, 比上年增长38.5%, 其中乡镇以上工业完成242.3亿元,增长
26.9%。
全市乡镇以上工业完成销售收入188.92亿元,比上年增长23.76%。工业品外贸交货值(含外口岸)
达到24.59亿元,比上年增长24.9%,占全市外贸收购总值的81.54%。
全市乡镇以上工业实现利税19.66亿元,比上年增长25.9%,其中实现利润10.03亿元,增长34.8
%。
全市重点考核的183种产品,205项质量指标稳定提高率为96.14%,优质品率达到26.84%,分别
比上年高出1.84个和O.59个百分点。全市重点考核的29种产品、50项耗能指标,比上年同期降低的32
项, 占可,比项目的65%。万元产值耗能1.47吨,实现综合节能率为8.1%,千瓦时产值比上年提高
7.62%。
全市工业企业发生事故起数比上年减少35%,千人死亡率和重伤率分别比省规定的考核指标减少
40%和57%,其它各项经济指标也都较好地完成了年度计划。
1992年,全市工业生产能够保持稳健的发展形势,首先在于抓住邓小平同志南巡谈话的有利机遇,
加快了经济发展步伐。其次以改革总揽全局,搞好企业,增强活力。第三,正确分析形势,抓住中心
工作,实现重点突破,主要有四项工作。一是以嫁接改造为突破口,大力提高工业的外向度;二是以
科技进步为导向,积极调整产品结构;三是强化企业管理,全面提高企业素质;四是强化销售措施,
奋力开拓国内外市场。第四,培育总结典型,运用先进经验推动工作。第五,强化部门服务职能,努
力为企业生产经营创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张清林)
【农业】 年内,全市农业及农村经济得到更大的发展。全市农村社会总产值达到364.4亿元,比上
年增长43.1%; 粮食总产达到266.32万吨, 花生总产24.83万吨;果品总产85.30万吨,比上年增长
66.1%,创历史最高水平;蔬菜总产108.14万吨,比上年增二成以上;水产品总产量70.88万吨,比
上年增长30.3%,创历史最高水平。
全市完成造林2.89万公顷。其中,荒山荒滩造林2.27万公顷,超额完成全年计划的37.9%;完成
疏林补植1.93万公顷,一年消灭了全市2/3以上的荒山,是历史上造林面积最多的一年。全市有平原
绿化任务的5个市(区)全部达标。市区内绿化覆盖率达到32.4%,近郊40公里以内已经消灭荒山,城
市大环境绿化工作有了很大提高。
水产业紧紧围绕开发建设"海上烟台"主体工程,狠抓了各项措施的落实,推动了全市水产业超常
规、跳跃式发展。全市增加海水养殖面积O.467万公顷,达到2.07万公顷,养殖产量达到、29.44万吨,
比上年增长43.8%;捕捞产量达到40.99万吨,比上年增长22.2%。全市水产品总产量达到70.88万吨,
比上年增长30.3%,创历史最高水平;水产业总产值达到31.42亿元,比上年增长25%。
水利工作超额完成了各项业务指标。全市共完成各类水利工程16033项,占计划的128.9%;扩大、
改善和恢复水浇地6.65万公顷,占计划的156.9%;新增粮田管灌面积1.51万公顷,占计划的126%;
新增果树滴灌0.25万公顷, 占计划的105.8%;完成渠道防渗26.17万公顷,占计划的109%;解决了
9.42万人的吃水困难,占计划的119.7%;治理水土流失面积540平方公里,占计划的120%。
农业机械有了新的发展。1992年,农机工作围绕发展高产优质高效农业,新机具、新技术得到更
加广泛的推广应用,农业机械化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市新增农机投入7000多万元,购置农业机械8.55
万台,其中拖拉机13775台。全市农机总值累计达到13.47亿元,比上年增加9031万元;农机总动力发
展到340.38万千瓦,比上年增长2.2%。其中拖拉机保有量达到68237台,84.71万千瓦;农机具配套
比由上年的1: 1.08上升到1: 1.1出。 集体无机村由上年的1484个,减少到1246个;机耕面积达到
37.06万公顷,占总耕地面积的78%。其中,小麦机耕面积28.56万公顷,占应耕面积的99.8%;机播
25.47万公顷,占应播面积的89%;机收14.61万公顷,占应收面积的51.1%,均超额完成年度计划指
标要求。
全市乡镇企业完成总产值289亿元, 比上年增长54.6%,占全市工农业总产值的56%;实现利税
28亿元,比上年增长51%;完成出口交货值14.53亿元,比上年增长47.8%;成交"三资"项目350个,
合同利用外资1.63亿美元, 实际利用5945万美元, 均比上年增长6倍以上。 全年乡村工业完成投入
18.3亿元,加上第三产业、个体和联合体的投资,总投资超过20亿元,新上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项目
24个,为村办企业大发展增添了后劲。
(徐孟贤)
【交通 邮电】 全市公路通车里程达4239.5公里。其中有一级公路185.5公里,二级公路648.5公里。
沥青路面增至1435公里。新建烟台至威海一级汽车专用公路工程(全长66公里),于4月正式开工。一
年来,全市公路建设工程共完成投资9400万元,比上年增多1.3倍。年内新增民用汽车1.1万辆,现共
有6.46万辆。全年公路客运量3453.4万人,旅客周转量23.1亿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6.8%、10.5
%;货运量2649.6万吨,货物周转量16.4亿吨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10.4%、8.6%。烟台汽车站扩
建工程于3月开工,年末,已完成16层主楼土建工程。
铁路年客运量225.37万人,比上年增长1.1%;货运量529.97万吨,比上年增长4.9%。
全市港口吞吐量增至1824万吨,比上年增长25.9%。其中,烟台港突破千万吨大关,达到1060万
吨,跻身于中国沿海大港行列。全年客运量226.1万人,比上年增长9%。其中烟台港135.2万人,比上
年多1/4。一年来,地方海运事业兴盛。新增船舶33艘,计4.4万吨位。新建成7家水运服务企业,其
中有中外合资2家。市轮船运输公司开通烟台至韩国、烟台至日本近洋国际航线。烟台地方港至大连
地方港客货滚装班轮,于年末开通。
烟台民航发展快速。年旅客发运量10.4万人,比上年增长62.9%;货邮行运量1396.7吨,比上年
增长61%。年内增辟了烟台至海口、成都、厦门、武汉4条航线。每周航班由原19个增至32班。烟台
机场经国务院批准,于9月成为国际航空货运口岸,跨入国际空运行列。全国首家由农民参股(烟台东
陌堂村)兴办的中国长城航空公司烟台办事处,于9月成立开业。其飞机航行烟台上海,烟台北京两线。
烟台东陌堂农工商总公司等投资兴建烟台航空综合大楼(1.2万平方米),于9月破土动工。中国通用航
空公司于10月增辟了烟台至北京航线。烟台空运能力成倍增长。
联合运输大步拓展。烟台联运总公司自3月开拓了国际联运,业务伸展至美、日等十几个国家。
烟台开发区交通局于4月起,增办联运业务。全市现有20余家企业兼办联运,新成立了有关联运的铁
路集装箱集散站。联运总公司年内与江苏、丹东、大连水运分局等签订了海运代理协议。烟台联运面
增广量增大。联运总公司全年经办公、铁、水、空联运货物148.2万吨,比上年增长26%。共售联运
客票21.2万张。
年内,全市邮电业务总量(按价格统计)和业务收入双双突破2亿元大关。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总量
占年计划的125.1%,比上年增长51.17%,高于全省平均增长水平;全市完成邮电业务收入占年计划
的113.39%,高于全省邮电业务收入增长水平,全市11个邮电企业中有8个业务收入超千万元;全市
完成邮电收支差额占年计划的112.69%,比上年同期增长50.55%。全市邮电通信建设突飞猛进。在
邮政建设方面,县市局以上全部实现了储蓄事后监督微机处理、实现了29个前台营业点的电算化处理;
建成了分拣微机登单和转运微机制单系统;开通使用了烟台邮运地下通道。烟台至威海开通快件自办
汽车邮路;烟台局辟为全国第38个航空通运局,开通了6条航空邮路,大大加快了烟台出口快件和国
内国际特快专递邮件的运递速度。在电信建设方面,青烟威及烟大数字微波工程已投入运行,莱州至
龙口小微波工程已投产使用,栖霞至莱阳长途通信光缆工程已竣工投产,烟台至北京第二个国际出口
电路开通。全省最大的蜂窝状移动电话通话系统在烟台开通投产,全市全省无线寻呼网已投入试运行。
莱州3000门、栖霞4000门市内程控电话开通,烟台局市内程控电话增扩容27000门,在市区安装了100
部公用电话,开通使用了磁卡电话。福山、招远、龙口建成了长、市、农话本地联网,并进入全国自
动电话大网。蓬莱市已于上年实现本地联网,这四个实现本地联网县市的乡镇村长途有权用户均可直
拨国内、国际长途电话。年内,全市长途电路净增1301条,农话交换机净增32216门。电信建设的发
展,改善了全市通信网络结构,提高了技术装备水平,增强了通信能力。
(张宜人 景兰芳)
【商业 外贸】 全市完成社会商品零售总额83.8亿元,较上年增长20.2%。商业、供销、粮食部门
完成商品销售总额86.5亿元,比上年增长6%;实现利税2.3亿元。市场建设投资1.29亿元,比上年增
长45%。新建、改扩建市场87处,农贸市场总数达55处。全市商业网点总数达109082处,总面积639
万平方米。城乡集市贸易成交额28.77亿元,增长32.5%。全市物价上涨指数控制在6.7%以内,比省
下达的指标低O.8个百分点。
全市对外经贸工作超常规、 跳跃式发展, 外向型经济取得重大突破。全年新批准利用外资项目
724个,占全省的20%,比上年增长198%;总投资16.14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99%;合同外资额8.61
亿美元,占全省的22%,比上年增长314%,相当于对外开放前8年利用外资总和的1.5倍;实际利用
外资2.88亿美元,比上年增长2.9倍。全年新投产企业158家,累计341家。全年共实现产值24.46亿元,
比上年增长101%; 利润10341.49万元, 增长142%; 税收8239.58万元, 增长64%; 出口创汇
19270.99万美元,增长101%。经济开发区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73亿元,基建开工面积109.36万
平方米, 竣工面积23.6万平方米。签订外引内联项目318个,合同总金额39.1亿元。全年新投产企业
50家,累计132家。全年实现产值8亿元,利税1.54亿元,创汇7116万美元。
对外贸易呈现前所未有的好形势,全年共完成出口商品收购额30.1亿元,比上年增长25.33%,
高出全省平均增长幅度10个百分点。自营出口大幅度增长。全市外贸自营出口创汇达1.8亿美元,比
上年增长47.15%,高出全省平均增长幅度24个百分点,高出全国平均增长幅度29个百分点。外贸自
营出口商品销往62个国家和地区,与600多家涉外客户建立了稳定的贸易联系。初步形成了三资企业、
外贸企业、自营出口生产企业、委托代理出口企业等多层次、全方位的全民办外贸出口格局。
(延 年)
【财税】 1992年,全市完成财政收入126446万元,财政支出99772万元,按现行财政体制计算,收
支相抵;当年结余168万元,其中市级结余48万元,县级结余120万元,自1987年以来首次实现了市县
两级全部当年财政收支平衡,并做到了当年不增加新的粮食财务挂帐。
全年全市收入预算为124672万元, 实际完成126446万元, 占年度预算的101.42%,比上年增长
11.33%。分项目完成情况是:工商税收完成112362万元,占预算的101.72%,比上年增长11.07%;
企业收入完成一844万元,比预算94万元短收938万元,比上年的一611万元减少233万元;农业税完成
3408万元,占预算的99.82%,比上年增长21.45%;农林特产税完成3135万元,占预算的89.91%,
比上年增长2.18%;耕地占用税完成1267万元,占预算的184.96%,比上年增长37.87%;其他收入
完成1410万元,占预算的116.53%,比上年增长25.11%;排污费、水资源费收入完成2909万元,占
预算的117.06%,比上年增长22.95%;教育费附加收入完成1479万元,占年度预算的94.20%,比上
年增长1.09%;以港养港收入完成1254万元。
另外,发行国债17500万元,占省分配任务的100%,兑付到期国债16633万元。
1992年全市支出预算为101610万元,实际完成99772万元,占预算98.19%;比上年增长8.39%。
几个主要支出项目完成情况是:生产建设性支出16693万元,占预算的94.82%,比上年增长5.43%;
各项行政事业费支出75555万元,占预算的99.12%,比上年增长13.65%;财政价格补贴支出7524万
元,占预算的96.72%,比上年下降22.70%。
年内,市税务部门共完成工商税收收入13.13亿元,占省分配年度计划的100.26%,占市确定年
度计划的101.74%,比上年增长11.5%(不含出口退税,下同),增收1.35亿元;连同组织征收的国营
企业所得税9701万元,国家能源交通重点建设基金4353万元,国家预算调节基金3842万元,教育费附
加1481万元,累计组织收入15.07亿元。同时,还按规定为企业办理出口产品退税1.08亿元,比上年
增长45.75%,多退3404万元。
全市工商税收收入各个预算级次收入较为均衡,中央级收入完成1.33亿元,比上年增长11.43%,
增收1580万元;省级收入完成5630万元,比上年增长15.16%,增收741万元;市级收入完成3.05亿元,
比上年增长8.61%,增收2424万元;县级收入完成8.17亿元,比上年增长12.03%,增收8781万元。
同时,绝大部分税种收入比上年均有不同程度增长,其中,流转税、涉外税收增长较大。流转税(产
品税、增值税、营业税)完成lO.36亿元,比上年增长14.69%,增收1.32亿元,占全部工商税收增收
额的98.16%;涉外税收完成4962万元,比上年增长81.76%,增收2232万元。
为完成年度收入任务,市税务部门始终坚持以组织收入为中心,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为改革开
放服务。年初,针对税收计划基数高,增幅大,与税源差距大的实际情况,各级税务部门加强了税源
调查,努力挖掘潜力,迅速将税收计划层层落实。同时,加强收入调度,6月、12月两次召开收入分
析会,加快各县市区和市直各征收单位的收入进度,及时扭转了收入进度慢的局面,并进一步研究落
实了抓收入的措施。在此基础上,市税务部门一手抓促产,一手抓征管。在促产中,围绕全市构筑"
大高外"经济格局战略,制定了扶持全市重点项目、重点企业、重点乡镇的促产计划,通过政策、资
金、工作等手段,全年为企业增加产值7.3亿元,利税8400万元。在抓征管中,加大了税收宣传的力
度,开展了税法宣传月活动和《征管法》宣传活动,使税收更加深入人心。同时,进行了申报纳税整
顿, 推行了无碳发票, 着手发票换版工作,开展了税收检查。全年市县两级税务稽查队检查纳税户
1.1万户,查补税款1500万元;市县两级税务检察室受理偷、抗税案件281起,立案查处34起,追缴税
款81万元。
(董新杰 贾广进)
【科教文】 年内,市科技体制改革获得一系列新进展。科研开发突破"官办"科研的单一体制,民营
科技事业迅猛发展;技术市场体系扩大,建成常设技术、专利市场3处,承办的首届中国专利新技术
新产品博览会交易额达4.16亿元;科技服务产业化趋势增强,信息、中介、咨询、代理等技术服务发
展迅速,规模增大,逐步成为第三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科技工作全面向外向型扩展,人才引进和派
出数量比上年成倍增加,信息系统国际线路、"联合国信息促进系统"和国际专利跟踪检索为用户开展
广泛服务;11月,国家科委、体改委将烟台市列为全国科技经济体制综合配套改革8个试点城市之一,
将进一步增大改革的领域和力度。
完成科技计划数量比上年增长10%以上。其中实施科技发展计划课题810项,比上年增长23%;
获得市级科技成果345项,增长11%;科技成果获省以上奖励94项,增长45%,专利申请量431件,增
长17%;引进外国专家32人,派出116人,分别是上年的2倍和3倍;登记技术合同760项,合同额4274
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42%和53%。这些指标完成量继续位居全省各市地前茅。
各级党政领导深入实施科教兴烟发展战略,强化宣传、政策、投入、人才、网络等科技兴市保障
体系,采取了举办"科普之夏"、实施"4118工程"、重奖科技人员、承办国家级专利技术交易市场等一
系列重要举措,使科技兴市战略扎实实施并卓有成效。全市依靠科技进步,在促进高产优质高效农业、
"大高外"工业新格局、"海上烟台"等经济建设中获得显著成效,年内科技进步因素在国民经济增长中
所占比重达43.9%,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12月,在省委、省政府召开的科教兴鲁经验交流会议
上,市委、市政府获全省"科教兴鲁先进集体"称号。
全市教育工作在教育管理、基础教育综合改革、职业技术教育办学质量和效益、教育基本建设、
教师队伍建设等方面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3岁以上幼儿入园率达76.3%;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6%;
小学生毕业合格率达98.8%;初中入学率达到97.34%;有5个县市区实现初等义务教育,50多个乡镇
实现初级中等义务教育;残疾儿童入学率达80%;高中段入学率达51.8%;中等职业技术学校在校生
达6.4万人,占高中段在校生总数的59%;各类大中专院校招生达到14146人,其中普通大中专院校计
划内招生7610人,委培招生2746人,成人高考招生3790人;招收大中专毕业生8532人,自学考试当年
毕业生1700人; 成人中、 初等教育规模逐步发展壮大,年培训能力达80万人次。全市新建正规初中
210所,有114个乡镇、274所初中由3年制改为4年制。城镇校舍改造投资8000万元;农村教育附加基
本实现足额征收,共征收7500万元;新建"花园式学校"739所,累计达2222所,占中小学总数的51%;
勤工俭学收入5810万元,较上年增长20.56%;中小学教师全员培训工作全面铺开,高中、初中、小
学、幼儿园教师合格率分别达到50.1%、44.6%、96.2%、54.6%,有2487名幼儿园园长、教师获得
任职资恪;有875名民办教师转为公办教师。
文化艺术部门注重加强思想教育和队伍建设,先后组织多种形式的学习与讨论,更新观念,解放
思想。先后评聘和录用200多名干部,开展了专业技术人员评定职称工作,调动了广大文艺工作者的
积极性。全市还开展了对社会文化先进乡镇的检查验收工作,先后组织了20多人次,深入80多个乡镇
和160多个行政村进行检查验收,有72个乡镇达标。全市乡镇建文化站达100%,电影院达65%,文化
中心达64%,图书馆达70%,群众文化得到长足发展。市文化部门组织了数十几次大型文艺调演和书
画艺术展,创作并推出新剧目6台,专业剧团开展"百团下乡"活动,先后演出1720场次,深受群众欢
迎。文学创作继续发展,共出版、发表文学作品240余万字,诗集、小说集、报告文学集6部,中篇、
短篇小说100余篇。文博经营开辟了新领域,新有26处文物保护点被列为山东省第二批重点文物保护
单位。 电影事业积极推行发行改革, 年内共放映电影55705场, 观众达20588685人次, 放映收入
5864977元,发行收入2925093元。图书工作开展了"农村图书馆达标"和"科技图书下乡"活动,有效配
合了社会文化创"双先"工作的开展。报刊事业健康发展,《烟台晚报》发行10万份,深受市民喜欢。
广播电视突出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加强宣传,共有129件稿件被中央电台、电视台采播,582件稿件被省
台采用,另有19件作品经中央电视台翻译在海外电视台播出。出版发行事业大胆改革,由单一经营拓
向图书、文化用品、运输、房地产等多项经营、效益大增。档案管理迈上新台阶,有3个县级档案馆
晋升省先进一级档案馆,998个机关单位实行综合管理,占总数的82.5%,197个乡镇、10个街道办事
处建立健全了档案管理制度,全市自然村建立档案工作的占30%左右。
(钟锦芳 宋立成 黄亚林 詹仁中 宗纳)
【卫生体育】 年内,全市卫生事业有新发展,共完成门诊总人次1102万,收治病人28.2万,业务总
收入2.9亿元。全市传染病发病率降至133.22/10万,比上年下降5.42%,婴儿死亡率降至14.56‰,
孕产妇死亡率降至15.71/10万,均为全国甲类城市水平。卫生改革进一步加快,各级医院普遍实行
了院长任期目标责任制和各种承包责任制,促进了由单纯服务型向服务经营型的转变。共办各类经济
实体58个,年产值2000万元,增强了医疗卫生单位的自我发展能力。初级卫生保健取得重大成果,有
9个县市区通过了省卫生厅组织的考核评估。取得了数量质量双夺魁的好成绩。实现了以乡镇为单位
的第三个85%的目标。全市儿童免疫接种率实现卡介苗99.58%、脊灰98.99%,百白破三联98.82%、
麻疹疫苗99.99%,"四苗"覆盖率为96.81%,相应传染病得到有效控制,继续保持全市无当地脊灰、
白喉、麻疹病例发生的成果。全市重点抓了乙肝防治工作,共接种乙肝疫苗8.4万人次。卫生执法工
作进一步加强,打假活动中,共查处假劣药品3277526片(支盒)、假劣中药材16359公斤,总价值21万
元,挖出贩卖假劣药品黑窝3个,罚款2万余元,同时进行了一系列宣传与监督工作。成效显著。为此,
市.卫生局被卫生部授予全国先进集体称号。
年内,市委、市政府加强了对体育工作的领导,市体委狠抓了体育队伍自身的素质建设,全市体
育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全市运动员在全国比赛中共获金牌14枚、银牌13枚、铜牌3枚;在省级比赛中
共获金牌109枚、银牌54枚、铜牌60枚。其中在第16届省运会上获金牌70枚、金牌总数列全省各市地
第三名。全市有4所业余体校达到省级先进集体标准,莱州市业余体校被评为全国先进业余体校。全
市共向省以上优秀运动队输送44名体育后备人才,输送人数列全省第二。牟平顺利通过国家验收,成
为全市第四个体育先进县,全市有27处乡镇达到省体育先进乡镇标准。烟台市代表省参加全国传统项
目学校田径比赛获团体总分第一名,战竹萍在全国第二届残疾人运动会上获女了比赛3枚金牌,并破
一项世界纪录。市体委等4单位被评为全省"群众体育先进单位"。体育设施建设有新的突破,市游泳
馆建成并交付使用,新建网球场基本竣工,市区体育用地的综合开发有了总体规划。体育社会化路子
不断拓宽,市体委与烟台卷烟厂、中国象棋协会成功地举办了"蓬莱阁杯"全国男子象棋精英赛与女子
擂台赛。
(谢东耀 刘希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