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阳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60&A=3&rec=35&run=13

中共县委书记城 孙庆传
副 书 记 闫原田 邹梅清(女) 李元成
县 长 闫原田(代)
副 县 长 孙德泰 孙吉文 牟志尚
葛学进 张仁宏 任新举
粱新明 王洪斌
县人大常委会主任 于洪贵
副 主 任 杨寿山 王清梧 李修恒
姜瑞祥 荣香亭 丛振平
县政协主席 黄贵山
副 主 席 杨 申 王同波 姜淑卿(女)
韩奎芳 李秉弟 杨志文
郑志鹏★
【综述】 年内,全县深入贯彻改革开放方针,经济建设持续稳定发展,完成社会总产值32.5亿元,
比上年增长19.3%;完成国民生产总值14.1亿元,比上年增长10.5%;国民收入12.9亿元,比上
年增长 lO.6%;完成工农业总产值30.1亿元,比上年增长18.4%。全县有耕地93.2万亩,比上年
减少6700亩。总人口712539人,比上年增加1303人。人口自然增长率为3.50‰。继续深化农村改
革,巩固完善了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发展壮大了集体经济,农业生产持续增长。全县完成农业
总产值10.3亿元,比上年增长14%。粮食总产4.04亿公斤,比上年增长2.3%,单产621公斤,创
历史最高水平。花生总产5973万公斤,比上年增长15.2%。农村经济总收入17.3亿元,比上年增
长12.8%。大牲畜存养量2.5万头,生猪存养量14.3万头,长毛兔存养量45.6万只。肉类总产量
16270吨,蛋类总产量14274吨。果品总产量57438吨。当年造林4.4万亩,比上年增长33.5%,森
林覆盖率18.4%。治山整地13万亩。年末实有林地面积56.4万亩。蚕茧产量达860吨,比上年增
长58%,质量在全省名列全茅,丝绸公司被评为全国蚕茧工作先进单位。当年完成各类水利工程 l 130
项,完成水利建设投资1214.7万元,投人工日376万个,扩大改善水浇地14.6万亩,有效灌溉面积
达51.6万亩,比上年增长2.1%。全县农业机械总动力达23.57万千瓦。水产品总产量55228吨,
比上年增长16.5%。首次组织大马力船队赴南海进行远洋捕捞,获较好效益。
县内工业企业在深化改革中完成了第二轮承包,建立健全了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完善了内部经营
责任制。全县完成工业总产值19.7亿元,比上年增长20.9%。全民工业完成产值4.18亿元,增长
14.8%;县集体工业完成3.66亿元,增长11.7%;乡镇工业完成3.53亿元,增长27.5%,实现利
润766万元,增长219.2%;村及村以下工业完成产值8.38亿元,增长25.9%。年内完成新产品开
发23项,实现新产品产值5672.5万元,比上年增长8.1%。新开工技改项目29项,完成技改投资
7140万元。完工项目23项,技改项目达产后新增产值2亿元,实现利税2100万元,创节汇2996万
美元。优质产品产值达2.34亿元。完成出口交货值1.5亿元,比上年增长17.3%。年内成立汽车出
租公司。年末,全县有各种汽车2760辆,完成客运量43.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46.2%,客运周转
量3680万人公里,增长68.3%;完成货运量84万吨,增长29.2%,货运周转量5290万吨公里,增
长1.9%。年内新开办国际直拨和国际、国内传真业务,市话装机新增241部,新开办无线寻呼业务。
完成邮电业务
总量603.98万元,比上年增长28.3%,邮电业务收入583.62万元,增长40.1%。
市场销售繁荣稳定,集市贸易成交额1.35亿元,比上年增长24.9%。个体业户成交额达1.25
亿元。社会商品零售总额5.51亿元,比上年增长16.7%。对外贸易有较快发展,出口企业达53家,
出口产品13大类80余种,出口商品收购总额1.8l亿元,比上年增长35.4%,出口创汇3300万美
元。全县财政收入5944万元,比上年增长13.7%,实现收支平衡。年末各项存款余额为7.5亿元,
比上年增长12.8%;各项贷款余额8.17亿元,增长1.22亿元。加快了城镇规划和建设水平,完成
建筑工程总面积11.1万平方米,工程质量合格率达100%,优良率达38.7%,比上年提高l1.7%。
竣工市政工程项目8个,新建城区文山桥获省优良工程,县城新增路面硬化面积1.78万平方米,路
面硬化率达98%以上。改造和新铺自来水管道1250米。县城绿化覆盖率达到26.8%。县以上固定资
产投资9636万元,比上年增长46.7%。
教学质量和教育改革呈现新的局面。全县中小学为社会做好事100万人次,为灾区捐款5.7万元,
捐衣物6万余件、粮票4万余斤。教学秩序好于往年。学龄儿童入学率达99%。有859名学生被大
中专院校录取,其中本科302名,专科201名。有25项科研成果获奖,其中获市科技进步二等奖2
项、三等奖3项。有39个项目通过鉴定,其中填补国内空白的3项,达到国内先进水平的16项,填
补省内空白的6项,达到省内先进水平的3项。申请专利项目15项。文化工作坚持“一手抓整顿、
一手抓繁荣”的方针,加强基层文化工作建设。年内创作文艺作品69(3件,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62
件,获奖8件。办业余文艺训练班120余期,培训骨干2000多人次。“以文补文”创文化系统历年来
最高纪录,总收入150万元,实现利税70万元,有线广播通播率达94%,喇叭入户率达89%。全县
有病床980张。食品卫生经省、市验收仍保持“全国示范县”称号,“基本消灭麻风病”科研成果分
别获市、省科委科技进步二、三等奖,县药检所获省首批达标单位。体委为省运动技术学院输送学员
2人,为北京体院和上海体院各输送1人,并代表烟台市组队参加省第二届农民运动会自行车比赛,
获团体第4名。全县建有敬老院22处,有621位五保老人人院。全县城乡落实负担优待补助款563
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792元,比上年增长3.1%。职工平均工资额1784元,比上年增长2.2%。城
乡居民储蓄余额6亿元,比上年增长18.7%,人均占有845元,比上年增长18.7%。
(王永宽)

【县“首届三胞联谊会”】 6月15~17日由县委、县政府举办,会议共邀请了以海阳籍为主的港、
澳、台胞及海外侨胞30余人。省、市有关部门的领导20余人到会祝贺。联谊会期间共签署利用外资
项目协议书9个。其中合资经营项目7个,项目总投资459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14.15万美元。
签订“三来一补”项目2个,年可实现工缴费收入168.4万美元。产品销售交货值为100万美元。三
胞联谊会进一步促进了海阳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收到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海阳县志办公室)
【县首届工业品出口洽谈会】 9月18~19日召开。应邀参加会议的有省、市外贸工艺、五金、机
械、轻工、抽纱进出口公司,省设备进出口公司和市化工、纺织、畜产进出口公司,以及市外贸分公
司等16个外贸专业公司共55名来宾。烟台市副市长刘国栋到会讲话。洽谈会期间,省、市外贸的领
导参观了海阳县工业品展览,并实地考察了部分县、乡、村工业企业,工贸双方就海阳工业品出口事
项进行了洽谈。洽谈会上,共展出化工、建材、五金、工矿、机械、工艺、抽纱、轻工、纺织、设备、
丝绸、电子等12大类1676个品种。展品涉及58个县属工业、49个乡村工业企业。会议期间,签订
出口供货合同12份,成交额1228.5万元。其中县属企业成交额l 126.5万元,乡镇企业成交额102
万元。省、市两级外贸公司还先后考察了24个县、乡、村办工业企业,拟定出口产品38种,出口额
789.5万元。其中县属工业425万元,乡(镇)村工业364.5万元。探讨出口并选定样品60余种。省、
市外贸公司还带来26个来样加工项目,并全部落实了生产厂家。
(王永宽)
【吨粮田研究课题取得成功】 海阳县1989年开始承担省立项的吨粮田科技开发课题,历时3年,
均超额完成预期指标。吨粮田开发总面积3.4万亩,分别落实在7个乡镇的82个村,17308户中。
带动田15万亩,分布在18处乡镇。为确保该工程的顺利实施,县政府成立了吨粮田开发领导小组和
技术指导组。由于措施科学、得力,1989年亩产965.2公斤,超计划7.2%;1990年亩产1003公斤,
超计划0.3%;1991年亩产1134.41公斤,超计划13.4%。带动田1989年亩产797.9公斤,超计划
6.4%;1990年亩产881.7公斤,超计划3.7%;1991年亩产965.6公斤,超计划7.3%。该研究课
题的成功,为大面积开发推广取得了经验。
(海阳县志办)
【全省红富士第一村】 王家山后村系海阳北部山区丘陵村,自1985年开始大力发展红富士苹果生
产。他们一走更新品种的捷径,将大树改接换头,将400亩5年生的小国光全部改换了红富士,嫁接
换头每棵平均在30个以上,1989年平均亩产达到400公斤,1990年亩产900公斤,1991年达到1000
公斤。二走高标准建园路子。1985年春,这个村拿出200亩水浇地建立了红富士苹果育苗圃,1986
年秋出圃优质矮化中间砧红富士苹果苗350万株,1986~1987年对300亩水浇地进行了统一规划,
集中连片建立红富士园300亩,栽植前进行了深翻耕地,并亩施土杂肥3000公斤、化肥100公斤,
当年苗木成活率达95%以上。到1991年,全村红富士苹果达到700亩,人均0.5亩,红富士苹果总
产量45万公斤,名列全省村级之首,创纯收入150万元,人均红富士苹果收入1079元,成了远近闻
名的红富士苹果重点生产村。lO月中旬,该村隆重举行了“红富士苹果新闻发布会”,来自省内外
的果树专家、教授和新闻单位的来宾对该村红富士苹果生产规模与产量给予充分肯定。
(王永宽)
【道口农场对虾养殖利润突破500万元】 海阳县行村镇道口农场建于1971年,共有虾池108个,
总面积6040亩,原分散承包给个体户,管理混乱,效益差。1991年该镇党委、政府将虾池全部收归
镇集体统一经营,当年投资340万元,将虾池全部进行改造,使水深由原来的不足1.3米增加到1.8
米以上,并建起了化验室,增加了提水设备,聘请了水产研究部门的专业人员担任长年技术顾问。镇
领导采取了一整套严格、科学的管理程序,落实责任制,调动了职工的积极性,使对虾养殖获得大丰
收,平均亩产对虾131公斤,总产达78.7万公斤,当年实现利润502万元,在县乡企业创利中名列
榜首,实现了对虾育苗、养殖、加工、冷藏一条龙生产,成为烟台市规模最大、效益最好的集体养虾
场,1991年被烟台市评为先进企业。省对虾养殖鉴定委员会对该场鉴定为:省内领先,国内先进。
该场场长孙纯令被授予市级农民企业家和县劳动模范称号。
(王永宽)
【海阳县建成省级保险先进县】 1991年海阳县开展了创建省级保险先进县活动。县政府调整充实
了海阳县保险工作委员会,县直各部门及各乡镇成立了相应的组织,先后召开了4次全县性的保险工
作会议,将目标和措施分解落实到基层,及时检查、总结、保证活动顺利开展。县保险公司加强内部
管理,要求服务上水平,工作上等级,超额完成各项指标。1991年县保险公司被评为省保险系统先
进集体。1992年1月26日,海阳县被省政府正式命名为“省级保险先进县”。
(王永宽)
【海阳县殡仪馆连续3年被评为省“五好殡仪馆”】该馆自1975年建馆以来,坚持两个文明一起抓,
通过深化改革,狠抓管理,不断开拓服务领域,取得显著效益。1989~1991年连续3年被评为山东
省“五好殡仪馆”。其主要经验一是加强队伍建设,提高职工素质。通过长期对职工进行价值观念和
职业道德教育、不断提高职工的思想政治觉悟,职工安心本职工作,献身殡葬事业;二是强化服务意
识,树立文明新风,制订和完善各种规章制度,规范职工的行为,职工自觉做到奉公守法,廉洁自律。
1987年~1989年拒收人民币5000余元。积极推行殡葬改革,陆续增设了整容、化装、冷藏、出租花
圈、骨灰寄存、车辆维修等20多个服务项目。近两年来,说服200多人次放弃来馆搞迷信活动。全
县火化率一直保持在100%;三是加强管理,创造优美环境。先后投资近100万元,用以改造炉具,
美化馆容馆貌,将殡仪馆建成花园式文明单位。加强职工的文化和业务学习,提高火化效率和火化质
量。1991年节油2万多公斤,盈利11.8万元,人均创利8430元,居全市同行之首。
(王永宽)
【市场建设取得突破性进展】 年内,全县加快市场建设步伐,共改、扩、新建市场ll处,总扩大
面积21.7万余平方米,比上年增长334%。总投资823万元,比上年增长19倍。新建5处专、10批
发市场。县城内“兴海市场”,占地1.5万平方米,建筑面积5000平方米,可容纳1500个摊位,立
大棚2400平方米,总投资550万元;赵疃乡东寨头水产品批发市场,占地4000平方米,建筑面积
2000平方米,储藏室30套,投资20万元;里店乡蔬菜批发市场,占地1万平方米,经营房270平
方米,建蔬菜大棚216个,投资5万元;徐家店镇安家旧机动车辆交易市场,占地2.2万平方米,固
定售货台1200米,投资20万元;东村镇凉山后蔬菜批发市场,占地1.9万平方米,经营房1800平
方米,建蔬菜大棚150个,投资20万元。改、扩、新建6处集贸市场:新建留格庄乡留格集贸市场,
占地3.5万平方米,固定货台2400米,经营房865平方米,投资30万元;新建小纪镇小纪集贸市场,
占地3.5万平方米,固定货台2400米,经营房240平方米;新扩朱吴乡朱吴集贸市场,占地2.6万
平方米,可容纳摊位3000个,投资5万元;改建徐家店镇徐家店集贸市场,占地3.5万平方米,建
固定货台3600米,投资40万元;改建发城镇发城集贸市场,占地1.5万平方米,可容纳1500个摊
位,投资10万元;改扩泉水乡夏泽集贸市场,扩大市场面积6000平方米,可容纳1000个摊位,投
资2500元。这些市场的投入使用,对海阳商品的流通、搞活经济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
(海阳县志办)总撰稿人:王永宽 冷作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