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60&A=2&rec=40&run=13

【世界最早的算盘】 算盘是我国古代的一项伟大发明,它的出现,是人类历史上计算器的重大改革。时至今日,尽管电子计算器已风靡全球,但算盘仍以其特殊的价值显示其不可替代的作用。不仅我国仍有数千万人在使用算盘,而且在一些发达国家也正在掀起“算盘热”。日本大约有5万所珠算学校,每年有几百万人参加珠算技能测验,如无测验合格证,就不会被公司录用。美国是电子计算器的发源地,但其小学算术教学普遍采用了算盘。巴西一个州的21所高校,将珠算列为必修课。汤加则由国王亲自讲授珠算课……1981年,我国又研制成功了电子算盘,把算盘这一有着悠久历史的古老计算器,与现代科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了,使之更好地适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可以说,算盘从它诞生之日起,便一直成为人们进行运算的得力工具。
但是,算盘到底起源于何时,多年来人们一直争论不休。
起初,有一种说法是,算盘发明于元末明初。有的则根据元代中叶和元末的文学、戏剧作品中有提到算盘的而认为算盘起源于元代中叶。后来,珠算学家从北宋画家张择端所画的《清明上河图》中一家药铺的柜台上考辨出一架算盘,从而把出现算盘的时间又提早了约200年。安徽少年儿童出版社1985年出版的由吴城编辑的《中国的世界之最》一书则认为,我国的算盘是由古代的“筹算”演变而来的。所谓“筹算”,就是运用一种竹签作筹码进行的运算。该书对何时始有“筹算”并未记载,只是说在唐代末年,才开始见到筹算乘除法的改进,到宋代产生了筹算的除法歌诀。
实际上,我国发明算盘的时间要早得多。东汉末年,籍属东莱(今莱州)的数学家徐岳,在他编写的《数术记遗》一书中,就研究了我国的珠算学。书中载有命、数法和积算(算筹记数的方法)、珠算、心算以及其他计算方法共14种。自清代之后,该书常作为《算经十书》的附录之一。该书是我国历史上记载“珠算”二字最早的书。书中所载“游珠算盘”,是今天有档串珠算盘的雏型。这一记载,将世界最早的算盘诞生时间提前了数百年。
(宫仆)
【世界最大的绒绣壁画】 在北京毛主席纪念堂里,毛主席汉白玉坐像背后悬挂着一幅宽24米、高7米、总面积170多平方米的巨幅绒绣壁画《祖国大地》,这是世界上最大的一幅绒绣壁画。这幅绒绣壁画是烟台绒绣厂绣工和技术人员根据著名画家黄永玉和袁运甫等人创作的同名油画绣制而成的。画幅大、要求高、工艺严、时间紧。当时只有180余名工人的烟台绒绣厂的条件却是厂地狭小、设备落后、原料欠佳、经验不足。但他们在1977年5月接到绣制任务后,精选了43名绣工,仅用58天就出色地绣制成功了。这幅壁画共用了1200多种颜色,51 3斤毛线,共绣了640多万针。壁画
气势磅礴、层次分明、色彩和谐、浑然一体,其艺术效果远远超出了原稿,是一部成功的佳作。她既为毛主席纪念堂添置了一幅最大的工艺美术品,把毛主席纪念堂装点得更加庄严肃穆,又把我国绒绣技艺大大地向前推进了一步。无论是原材料方面还是工艺手段以及绣制设备等方面都有创造性的重大突破,为以后绣制巨幅绒绣提供了经验和准确的数据,充分显示了绒绣之乡的绒绣工人们的聪明才智和精湛的技艺水平。壁画受到了邓颖超、谷牧等党和国家领导人及众多中外瞻仰者的赞赏。
(宫仆 孙克琪)
【世界最早的弹子双开挂锁】 1964年,公私合营烟台程明锁厂的刘集臣、王司光等人,研制成功了双开挂锁,当年研制,当年成功,当年就投入了批量生产。弹子双开锁分双开铜挂锁和双开铁挂锁两个品种,共四个规格,商标均为三环牌。其特点是,外观与普通挂锁并无差别,但内部结构却独具匠心:虽然是单芯门,却需用两种不同牙花的钥匙在同一锁芯槽内按顺序各开一次才能打开。而这一秘密在外观上根本不能被发现。这在国内外均属首创。弹子双开挂锁同时具有三环牌铜、铁挂锁的防拨、防撬、防锯、防互开、防腐蚀的基本特点。而保密性能好、保险系数高却是其它锁所望尘莫及的,被外商誉为“挂锁之王”
(宫仆)
【最早的女子举重48公斤级世界冠军】 1986年3月23日,在布达佩斯举行的首届国际举联女子举重锦标赛上,中国运动员史彩娟获48公斤级冠军。这是这一级别的第一个世界冠军。
史彩娟是烟台市栖霞县人。1982年秋进入栖霞县业余体校,从此开始了她的体育生涯。当时她是作为短跑运动员苗子入选的。后因短跑成绩不见提高而转学举重。经过一个阶段的苦练,她那特别适宜于举重的身体素质和天赋得到充分发挥。1984年9月,史彩娟被选拔进山东省举重队。1985年5月,在济南举行的首届“浪潮杯”全国女子举重邀请赛上,她以抓举50公斤、挺举67.5公斤和总成绩117.5公斤的成绩,夺得48公斤级的3枚金牌。同年12月14日,史彩娟在郑州举行的全国女子举重邀请赛上,又力克群芳,再次夺得48公斤级比赛的3枚金牌。
1986年3月,史彩娟出征匈牙利,在有中国、美国、英国、加拿大和匈牙利等国参加的首届国际举联女子举重锦标赛上,以137.5公斤的总成绩(抓举62.5公斤,挺举75公斤>一举夺得48公斤级的冠军。她的这个成绩,比52公斤级冠军的成绩还超出22.5公斤。她的队友魏霞夺得了44公斤级冠军。匈牙利《人民体育报》对此作了报道。两名可爱的中国姑娘非常引人注目,她们赛出了高水平。魏霞以125公斤的总成绩获得44公斤级冠军,史彩娟以137.5公斤的总成绩获得48公斤级冠军。魏霞和史彩娟不论是抓举还是在挺举中发力好。观众不时发出赞美的掌声。有人说,中国姑娘是神奇的姑娘,她们的动作稳健优美,看这样的比赛是一种享受,不会感到疲倦。”当史彩娟和魏霞凯旋归来后,山东省举重运动协会名誉主席、副省长马世忠在山东省体育运动技术馆亲切接见了她们。马世忠高兴地说:“你们在国际大型比赛中双双夺魁,为国争了光,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它将象我省跳高运动员郑凤荣第一次打破世界纪录一样,载入我省体育运动史册。”
(宫 仆)
【最早进人国际市场的玉米皮编制品】 在编制工艺中,以玉米皮作为原料很早就被胶东人发现和利用。玉米皮编制品具有洁白、柔韧、轻便、舒适、隔寒、防潮等特点,通常以扭扣或编辫的技法,编制坐垫(又称蒲团)、坐墩、枕头、饭筐等,成为胶东的特产,已有500余年的历史。新中国成立后,为发展出口商品,黄县手工业管理局于1964年率先组织了一批技术人员深入农村,搜集整理民间的编制工艺,挖掘了玉米皮这一传统的编制技术,使用玉米皮为原料,先编成草辫,又将草辫由内到外以回形纹圈钉成规格相同的正方块,再将方块用针线连缀成大片地席(又称草地毯),同时,又以扭扣和平编的技艺,编制了带有提把的手提篮。数种样品试制后,只想投石问路,探索一下国际市场的需求和有关编制品的信息。当年由外贸公司将样品送到了广州商品交易会上,样品摆出之后,想不到这些曾被认为是土里土气难登大雅之堂的编制品却深受外商的青睐,争相订货,批量成交。其中的6332。和6333。两种地席,倍受欢迎。外商反映说:"世界生产玉米的国家众多,然而玉米皮均成为燃料、饲料或被丢弃,胶东人能将玉米皮编制这样精美的工艺品,并能形成商品率先打入国际市场,是个了不起的创举,充分体现了当地劳动人民的聪明和才智,另一方面,就玉米皮编制品的本身而言,它柔韧、洁白、美观、素雅,产品应合了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人民追求自然美感的心理。"
自开创了玉米皮编制品的生产和出口之后,仅两年时间,烟台地区的草编生产便蓬勃兴起,并迅速扩散到全省各地,经过20余年的发展,玉米皮编制已遍及了长江以北的各个省区,成为我国编制行业出口换汇的拳头商品。
(孙克琪)
【20世纪初世界最优质的麦草辫】 麦草辫,是以麦秸杆为原料,以手工编制的工艺品,因主要用以钉制草帽,又称草帽辫。1821年(清道光元年),山西就有麦草辫的编制,此后,河北省此业兴盛起来,产品多运至云南,销往缅甸、泰国。中国麦草辫进入西方市场则始于19世纪中叶,据《山东通志》载:"草帽辫商始于掖县,近则潍县、平度、益都、观城、武城、定陶、新泰、阳谷、曹县、乐安各县皆有,而仍以沙河镇为汇集,东省出口之货,此为大宗。”掖县地处胶州湾平原,其土质肥沃,历史上就为我国小麦的重要产地,而沙河镇又是胶东手工业产品集散重镇,内靠胶济铁路,海上直通烟台、龙口、青岛等港口,交通十分方便,尤其这里的麦杆洁白而柔韧,编成的草辫在国际市场深受欢迎,于是草帽辫商都云集沙河,坐庄收购,再从烟台、青岛装船外运。仅三五年时间,掖县便成为全国草帽辫生产和出口的中心。1890年,掖县建立了我国第一个草辫业加工厂,专为商人进行草辫整理和加工。1900年,掖县有人发明了麦草劈刀,并开始了劈草辫的生产,这种既轻巧又美观的产品在国际市场上很快就赢得了用户。至民国初年,我国草帽辫的四大名产“沙河白”、“沙河黄”、“沙河锯条”、“莱州花”均已形成,品质之优,为意大利的正草货和日本的劈草货所不及。而四大名产均为掖县人所创。1914年,这驰名于国际市场的四大名产,被选送到在美国旧金山举行的太平洋万国巴拿马博览会上展出,在众多国家选送的展品中,一举夺魁,获得了金质奖章,被誉为世界最优质的草帽辫。
(孙克琪)
【世界首创的"海带筏式全人工养殖法"】 1946年3月,烟台水产试验场(今烟台海水养殖试验场)成立后,在全国率先开展了海带养殖试验活动。翌年5月,由大连向芝罘湾移植海带获得成功。这是我国海藻养殖史。上的海带首次南移成功。经过几年不懈努力,至50年代初,芝罘湾浅海岩礁区已形成相当数量的海带种群,为我国海带养殖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1950年10月,国营山东水产养殖场在青岛成立,烟台养殖场及威海、俚岛等分场同时改为其下属分场,继续进行海带养殖试验。1951年,芝罘湾的海带南移青岛获得成功。1953年,烟台、青岛两地同时利用海带筏式全人工养殖法”首次生产出批量商品海带,从此拉开了我国筏式人工养殖海带的帷幕。
1957年秋,烟台市(今芝罘区)西口村"曙光"渔业生产合作社和崆峒岛村渔业生产合作社,在烟台养殖场的示范和指导下,同时进行了海带筏式养殖生产试验,获平均亩产1025公斤的较高产量,成为全国最早进行海带养殖业的群众渔业单位,受到中共山东省委财政贸易工作部的通报表扬。1958年,中央水产部组织由闽、辽、浙、苏、鲁、粤等6省有关部门组成的代表团到西口村参观学习,推广他们科学养殖海带的成功经验。
1958年后,烟台群众性的海带养殖蓬勃发展起来。在长期的生产实践活动中,经过全市广大水产者的共同努力,海带筏式养殖技术不断得到完善和发展,海带产量大幅度提高。70年代中期,长岛县小浩等生产单位的海带平均亩产达到3000公斤以上,创全国海带平均亩产最高水平。到“六五”计划末的1985年,全市海带养殖面积达7.37万亩,产量12.95万吨,占全国海带养殖总产量的一半以上。
50年代发明成功的"海带筏式全人工养殖法",主要在孢子水采苗、竹瓦育苗器的使用与育苗、分苗养育、海带调光及选种渡夏等5项技术工艺方面取得了重大的突破,并在四五年内达到企业化生产的程度,为我国海带养殖业的发展做出贡献。这一科技成果,于1978年分别获得国家和省两级科学大会奖。1981年获国家科委颁发的"二等发明奖"。1990年,烟台市海带筏式养殖技术推广组长期进行的"海带筏式养殖技术推广"项目,获烟台市科委颁发的"市科技进步一等奖"。
(王士鹏)
【世界首次选育出亩产700公斤高产花生品种】 海阳县高家乡黑崮村乔文堂等人,于1971年用"临花一号"作母本,白沙171作父本,经有性杂交育成"海花一号"花生品种。经地、县联合试验,比当班品种徐州68—— 4明显增产。1981年,经烟台地区农作物品种评审小组评审,确定在全地区推广。因其具有适应性强,抗逆性强,产量高等优点,种植面积迅速扩大。到1984年全国20多个省(市)种植,面积超过百万亩。同年由山东省品种评审委员会评审认定。
"海花一号"品种属普通型中熟直立大花生,大田栽培全生育期145天,高产栽培150天左右。全生育期需总积温3300度,光照时间1100小时以上,亩总需水量320立方米左右。主要特征是:秸棵较矮,株型紧凑,株高45~50厘米,分枝8~9条,叶片小而侧立,颜色深而浓绿,有效面积大,光合效率高。茎细、节密而坚韧,田间不易郁蔽,适宜密植。有连续开花习性,开花时间比较集中,结果整齐,双仁果率和饱果率较高,出米率70%以上。
该品种在生产上推广以来,不仅大田花生产量明显提高,而且高产栽培获得了很高产量。1979年,该品种首次突破亩产500公斤的产量。之后,亩产500公斤以上的面积不断扩大,产量也不断提高。1982年1.035亩高额丰产田,经省内专家验收,亩产达到732.75公斤,创出世界花生亩产最高纪录。1983年,蓬莱县试用该品种,亩产量达到746.3公斤,再次刷新了世界花生高产纪录。两年的实践证明,"海花一号"品种具有亩产700公斤以上的高产潜力。
亩产700公斤的产量构成因素是:每亩1.7~l.8万株,单株结果21~23个,亩产果数35万个左右,公斤果数480~500个。单株总花量120朵左右,有效花率50~60%,授精率40%,结实率18%左右。亩生物产量1200公斤以上,经济系数0.585。
(海阳县志办公室)
【世界上输人速度最快的计算机"声数汉语卡"】 声数汉语卡是芝罘电脑公司研制生产的,主要用于计算机中文输入系统。该卡输入一个汉字在标准键盘下平均只用1.5键,输入同样文章比英文输入快1~2倍,并可轻松地进行无稿输入,录入员可在会议现场听录,日录入量达6万字。经测试,接受了3个月训练的初中生,最快输入速度每分钟300字左右。自1988年9月第一块汉卡问世以来,先后在国内20多个省、市、自治区推广使用,赢得专家的高度评价,称该卡是“神速卡”。1990年5月,出席亚洲第六届东方语言和计算机应用展览会及香港中文电脑输入技术示范活动,引起国外各界的瞩目。日本、美国、德国等国家的34个公司先后提出合作意见。
(张万华 刘铁军 高永玉)
【烟台港开创国际集装袋水泥转运先例】 大宗水泥中转出口是烟台港1990年开发的货源经营业务。由于主要水泥生产厂家规模较小,厂内储存量有限,加上运输路途较远,因而传统的纸袋小包装水泥在经过装车、铁路运输、港内卸车等几个环节后,不仅水泥袋破碎率高,严重影响了货物质量和产品出口质量信誉,而且装卸效率也较低。为了解决这一问题,烟台港第二港埠公司经与淄博等地生产厂家协商研究,改过去的小包装运输为2吨集装大袋成组运输,以后又进一步改换为生产厂直接用集装袋装散水泥运输,此举使货物完好率达到100%,大大降低了生产、运输成本,减轻了工人的劳动量,装卸效率成倍提高,开创了国际先例。外商及有关部门对此给予了很高评价。
(隋建军)
【崔云美、张萌林打破世界中学生运动会女子1 500米纪录】 1978年7月23日,第三届世界中学生运动会女子1500米的比赛在土耳其的伊兹密尔市阿塔图克田径场进行,崔云美、张萌林分别以4分31秒66和4分32秒83的成绩,双双打破了由外国运动员保持的该项4分39秒3的世界中学生运动会纪录,并且分别夺得金牌和银牌,一时轰动赛场内外。
崔云美和张萌林都是市体育运动学校学生。崔云美是栖霞县人,1974年10月进县业余体校开始系统的长跑训练,同年12月进市体育运动学校。张萌林是福山区人,1975年6月进市体育运动学校。她们先后从师马吉来、夏诗洋两位教练。她们能吃苦,内脏功能好,奔跑能力强,动作协调,在校时就成为全国女子少年中长跑运动员中的佼佼者,1976年9月双双调入山东体工队。
(刘希钦)
【高玉华打破世界中学生女子铁饼纪录】 1990年5月27日在比利时举行的世界中学生运动会田径比赛中,高玉华以49.32米的成绩打破世界中学生女子铁饼纪录,获得第一名。高玉华1973年3月27日生,海阳县人,1988年进县业余体校,1989年5月进市体育运动学校业体部,从师年轻的投掷教练姜广琪。她专项素质好,最后用力意识强,是一个很有希望的投掷新秀,9月选入省体工队。
(刘希钦)
【于学青超世界中学生女子标枪纪录】 1980年在太原市举行的第二届全国中学生运动会上,时年16岁的于学青以46.06米的成绩超世界中学生运动女子标枪纪录。于学青,招远县人,曾是招远县业余体校学生,1978年5月入选市体校(烟台地区重点业余体校),从师投掷教练杜锡才。1981年12月入山东体育学院。这期间,在国内外重大比赛中,多次名列前茅,通过运动健将标准,被评为省"新长征突击手”,“三八”红旗手,优秀运动员。
(刘希钦)
【罕见的野生大蘑菇】 1990年5月27日下午,几位来自北京的客人在长岛县鸟展馆南坡的草丛中,发现一棵特大的野生蘑菇。野蘑鲜重1990克,菌盖灰白色,盖面平滑,直径27厘米,近似圆形。边缘伸延黑褐色菌褶。菌柄呈纺锤形,柄高9.5厘米,围粗5.5厘米。经专业人员鉴定,此蘑属担子菌纲,菌科,蘑菇属。就目前所见资料记载,最大的野生蘑茵盖直径为22厘米。在海岛旅游“闹区”长成这样的大蘑,实属罕见。
(刘文权)
【特大长脚黄蜂戾】 1987年6月,长岛县药材公司职工郑富强在大黑山岛北庄西南沟侧的一株松树上,发现一个特大的长脚黄蜂房(当地人叫蜂子窝)。蜂房近似圆形,灰色、体轻、质韧。粗看,酷似脸盆大的向日葵托盘。量得直径400毫米,共有500多个整齐的六角形孔洞,孔洞深50毫米。与众不同的是,一般蜂房的腹面只有一层孔洞,而这个蜂房腹面的中央有三层孔洞,形成“凸”字形“楼房”。据药剂师分析,这样大的蜂房,蜂子群体阵容强大,组织严密,蜂王有至高的权威。倘若它们在繁殖期受到敌害,来犯者会遭到群攻,受到“灭顶之灾”。发现这样大的蜂房,是近几年自然环境不断优化,生态条件良好的佐证。
(刘文权)
【人工培育罕见特大灵芝】栖霞县松山乡艾山汤村崔树敏,自1984年5月始人工培育灵芝,于当年10月,培育出一株高28厘米、枝冠直径达54厘米的特大灵芝。1985年,崔树敏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经过一年多时间的探讨,又人工培育了600余株灵芝,内有36株的大小重量都超过他1984年培育的第一株特大灵芝。其中最大的一株高35厘米,枝冠直径58厘米,重量达2.1公斤,被称为灵芝之王。山东电视台等110余家新闻单位分别作了报道。
(王志恒 刘君平)
【全国人工培植牛黄新纪录】 蓬莱县兽医站畜牧师顾兆诗,1990年3月4日在一头12月龄小公牛体内手术种上了天然牛黄,11月28日取黄,仅8个月24 天就获得牛黄干品16克,刷新了全国幼龄牛人工培植 天然牛黄短期、高产纪录。
(吴德宝)
【全国最典型的陆连岛】 芝罘岛位于市区西北9公里,三面环海,一径南通,宛如一棵灵芝生长在碧波万顷的黄海之中。在6000年前,芝罘岛与大陆尚隔海相望,由于风浪及海流作用,沙砾在浪小流缓处不断堆积,又因地壳缓慢抬升,逐渐形成海积沙坎,将岛陆相连,形成闻名中外最典型的陆连岛。
芝罘岛呈北西320。的方向延伸,长10公里,最宽处3公里,面积8平方公里。该岛主要岩石有石英岩、片麻岩、长石石英岩,倾向南及南西,倾角40~50。。地形为北陡南缓的单面山,主峰位于中部近海岸的“老爷山”,海拨291.3米。山背面在海浪冲击下,陡峭的海蚀崖比比皆是,有的崖高达百余米。崖下怪石嶙峋,著名海蚀柱石婆婆石立于海中,海拔40米。阳坡林木葱茏,水碧滩平。连岛沙坝最窄处仅500米,西为套子湾,东部芝罘湾为一优良港湾。
芝罘岛为一旅游胜地,环境优美,名胜古迹众多。坐落于芝罘岛阳坡的阳主庙(现存断墙残壁)和老爷山主峰西侧的。康公墓”为春秋战国遗迹。秦始皇东巡曾3次登临,并刻石纪功,现“射鱼台”遗址尚存。芝罘海市、芝罘日出和石门春波更为岛上奇观。
(王德东)
【全国出现海市最多的地方】 海市是一种虚幻缥缈、神奇多变的自然界的一大奇观,我国沿海曾有多次出现,但出现次数最多的要数蓬莱、长岛海面。这里几乎每年都有海市出现,少则一二次,多者四五次,为人间仙境蓬莱和海上仙岛长岛增添了神奇而迷人的色彩。1981年7月14日下午,庙岛南侧海域出现海市。两个小岛隐隐出现,岛上峰峦雄奇,林木葱郁,楼阁栉比,公路蜿蜒,人在楼阁中出没,车在道路上奔驰,水在涧中流泻,花在丛中争艳,清晰可辨,极为壮观,持续时间长达40多分钟。十分有趣的是,1984年7月29日下午和1985年7月29日下午,两年的同一天下午,出现了8次海市,而且持续时间长、幻影变化多。迄今所知一次海市延续时间最长的是1988年6月17日出现于蓬莱阁北海域上的海市,长达4个小时40多分钟。此外,芝罘、牟平、海阳也曾间或出现过海市
(宫仆)
【国内首次拍摄海市压楼实况录像】 1988年6月17日,山东电视台记者孙玉平在国内首次拍摄海市蜃楼录像获得成功。当天下午夏令时14时20分开始,人间仙境美誉的蓬莱阁对面海域,开始出现海,"奇舰”从蓬莱阁向北望去,在长达100多甲的腼海面上出现了种种奇观:忽而是多孔桥般的奇景,忽而显现出从未见过的岛屿,其间有清晰的高楼大厦,大厦周围有冒烟的烟囱,在波涛力顷的海面上展现出一幅多姿多彩的画卷。这一奇观一直持续到夏时制19时左右,无数游人涌向海边竞相观看。该录像每日于蓬莱阁播放。
(宫仆)
【国内保存完好的最大古海防要塞遗址】 早在900多年前,宋朝为防御北方契丹的入侵,在蓬莱县内的丹崖山下筑起水寨,用以停泊水军的“刀鱼战棹”,名为“刀鱼寨”。元承宋制,在这里安营扎寨,停泊战船巡视渤、黄海面。明朝洪武九年(公元1376年)在刀鱼寨基础上环筑土城,更名为水城。水城的海港设施包括小海、防波堤、码头、平浪台、水门等,陆地设施包括城墙、营房、指挥所、灯楼、振扬门、炮台等。这两部分建筑设施,构成了进退自如的海岸军事防御体系,平时可驻扎水军,停泊船舰;战时可随时出击敌人船只,成为我国当时北方最大的海军基地之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蓬莱县委、县政府根据当地实际,大力发展旅游文化事业,保护和修复了大批古代建筑,对被毁坏的部分古城墙、陆地门、平浪台等设施进行了修复。1984年又对小海进行了大规模的清淤,使千年古港焕发出了新的生机,成为我国保存完好的最大古海防要塞遗址。
(王德武)
【国内最长的古船】 1984年5月,蓬莱县在对古港水城进行清淤过程中,发现3条古代沉船。其中一条残长28.6米,残宽5.6米,残高1.2米,全船有14个隔舱,上部结构已不复存在,船体呈流线型,头尖尾方,底部两端上翘,船头艏柱长3.96米,用材樟木;龙骨长22.64米,由松木和樟木联接而成,船壳厚0.12~O.28米,用材杉木。随船出土文物有高足杯、石球、瓷瓶、瓷碗、陶香炉、铜炮、缆绳、铁锚等。1988年10月,由武汉水运工程学院、烟台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和蓬莱县文化
局联合举办的“蓬莱古船与登州古港学术讨论会”在蓬莱召开,来自中国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中国船舶及海洋工程设计院。武汉水运工程学院、大连海运学院、北京故宫博物院、中国船史研究会、烟台市文物管理委员会等单位的30多位专家学者出席了会议,对蓬莱古船的建造年代、用途和船型复原等问题进行了研究和交流。专家们认为,这艘古船属古代水军战船,建造和使用年代在我国元代中后期至明初,是目前我国发现的最长的古船,有着很高的研究价值。
(王德武)
【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地主庄园】 在栖霞县城北的古镇都村,有一处富丽堂皇占地面积达2万平方米的地主庄园,这就是闻名全国保存最完整的地主庄园、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牟二黑地主庄园。
牟氏庄园始建于清乾隆七年(公元1742年),至1944年历经五代人200余年的不断扩建完成。共分三组六院,有楼房及砖瓦房480余间。整个庄园结构严谨,古朴典雅,是按照严格的等级规制建造的。庄园坐北朝南,按南北中轴线,构成四进院落,每院有东 西厢、正房、仪门或南厅,形成典型的四合院,具有传统的北方民居建筑特色。六大院分别为日新堂、东忠来、 西忠来、南忠来、定善堂、阜有。其中较为讲究的为西忠来,门厅高大深邃,两侧置一对凿雕精巧的石鼓,墙面凿磨精细,拼砌有花卉、寿桃、铜钱、宝葫芦等图案。厅房廊檐明柱,画梁雕栋,彩绘门窗。东忠来的客厅于 1935年建成,为七檩梁架,主梁为直径80厘米以上的圆木,共用木材40多立方米,造型虽古朴但极尽豪华。
花园内植有玉兰、丁香、藤络、石榴、紫薇、牡丹、木瓜等名贵花草。牟氏庄园藏有牟氏地主残酷压迫、剥削农民的实物,是封建地主阶级压迫、剥削农民的一个缩影。牟氏庄园内还藏有珍贵书画和稀世文物。自1963年开放以来,游人纷至,年接待游客达50余万人次。
(王志恒 刘君平)
【地雷战之乡】 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海阳民兵勇敢机智地布设地雷打击敌人,创造了全国最佳爆炸战绩,成为举世闻名的地雷战之乡经过日伪军残酷"扫荡"后的1943年春,海阳县武装抗日委员会层层召开会议,传达胶东军区指示,发动全县民兵开展地雷战,抗击日本侵略军。同年5月,瑞宇村民兵于凤鸣首次埋雷爆炸成功,炸死炸伤日伪军5名,充分显示了地雷的威力。数月后,于凤鸣及赵瞳村赵同伦、赵守福,文山后村李树梓、于化虎,叶家村叶洪福等民兵,先后响雷8颗,毙伤敌人29名,炸死敌战马1匹。连战皆捷,人心大振,极大地鼓舞了全县民兵的斗志。从此,地雷战便由点到面普遍展开。起初,仅在靠近敌人据点的区内响雷炸敌;后来渐及全县,并把地雷战成功地运用到反"扫荡"斗争中去。随着地雷战的广泛开展,铁制地雷数量不足,民兵们便研制了石雷,发挥了同样威力。先后创造了拉雷、踏雷、绊雷、水雷、洞雷、夹子雷、连环雷、子母雷、梅花雷、马蹄雷、飞行雷、蝎子雷、丁字霄、三角雷、鱼钩雷、钓饵雷、通电雷、胶皮雷、天雷、头发丝雷、空中绊雷、虚实连环雷等30余种地雷。爆炸战术的运用也不断创新发展,由埋雷等敌到飞行爆炸,由护村看家到送雷上门,由单一布雷到大摆地雷阵,由单纯地雷战到爆炸战与麻雀战相结合。战术不断变化,使敌人捉摸不定,防不胜防,处处挨炸,寸步难行。其中,赵瞳地雷阵仅两次就毙敌近50名。
海阳民兵还先后10余次组建远征爆炸队,赴莱阳、即墨、石岛、蓬莱、黄县、蓝村及滨北等地,配合主力部队,埋雷炸敌,并向部队和当地民兵传授埋雷技术,使地雷战在更广的范围内得到开展,有力地打击了敌人。
自1943年5月到1947年12月,海阳民兵持续开展地雷战,打击日伪军和国民党反动派,共毙伤敌人千余名;涌现出胶东民兵英雄19名,胶东民兵模范和爆炸大王130余名,胶东特等模范爆炸村3个(赵疃、文山后、小滩);海阳县获胶东武委会授予的"战斗模范县”光荣称号。1950年9月,民兵英雄赵守福、于化虎、孙玉敏(女),出席全国战斗英雄代表会议,受到毛泽东、刘少奇、周恩来、朱德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1972年和1985年,他们又先后受到徐向前、杨尚昆等中央军委领导人的接见和勉励。赵瞳村地雷战遗址,被定为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第三世界国家代表团多次来这里参观访问。赵瞳、文山后等村民兵多次为上级军政领导人作过地雷爆破、地雷打坦克表演,受到高度赞扬。
(海阳县志办公室)
【人民军队首次渡海作战】 1945年所进行的解放崆峒岛战斗,是人民军队首次渡海作战。崆峒岛位于烟台市区东北15公里,由13个小岛组成,总面积0.8平方公里。是烟台市著名的海上风景区。1866年,岛上就设置了导航灯塔,成为进出烟台港船只的安全哨,也是烟台市的东北屏障,具有重要的战略地位。
1945年8月24日,烟台市从日本侵略军的铁蹄下获得解放,崆峒岛也回到了人民手中。但是,美军在烟台强行登陆失败以后,国民党军队便从海上窜犯烟台。10月7日晨,"山东保安三十七旅"1700多人,在王子善、张立业带领下,由塘沽乘舰船13只驶进了烟台口子里,占据了崆峒岛,并妄图侵犯烟台。所谓“山东保安三十七旅”,原系活动于烟台、福山一带的日寇汉奸部队,他们烧杀抢掠,无恶不作。烟台解放后,逃往天津,被国民党军队收编为“国军”。他们占据崆峒岛后,作恶多端,拦劫过往船只,威胁烟台的安全,他们的罪行激起了人民的公愤。人民群众纷纷要求人民军队予以严惩。在几经规劝警告均无效之后,为了解放岛上受苦受难的渔民,拔掉这颗插入解放区的钉子,胶东区党委和胶东军区代表人民的利益,组织了汽船8艘,帆船10只及部分舢板,由胶东区特务团、四旅七团各一部及东海特务团,编成了陆海战斗队,打响了解放崆峒岛战斗。28日深夜出发,29日拂晓,分两路向崆峒岛发起总攻。陆战队首先攻克了望鱼台高地,继而一举夺取了灯塔。海战队则向小鱼圈发起猛攻,击沉敌船l艘。上午lO时许结束了全部战斗。此次战斗共毙敌百余名,俘敌116名,并缴获了大批轻重武器,余敌乘舰逃窜。人民军队首次渡海作战取得了胜利。
(宫仆)
【黄金之乡】 烟台市11个县、市、区中有10个发现了金矿床或金矿化点,市域内自西向东有三山岛、龙口一莱州、灵(山)一北(截)、招(远)一平(度)、牟(平)一即(墨)、牟(平)一乳(山)等大的成矿断裂,金矿点星罗棋布,东西成带,南北成串。截止1990年底,全国已探明独立黄金储量最多的地级市是烟台市,保有黄金储量约占全国独立黄金储量的1/3。
【全国独立黄金储量最多的县(市)】 招远县既有黄金成矿的有利地质条件,又有大量的地质勘探投入,是目前全国已探明独立黄金储量最多的县,至1990年底,保有黄金储量约占烟台市的1/2。全国产金最多的国营金矿一招远金矿、产金最多的地方金矿一河西金矿均在招远县。黄金矿产是该县得天独厚的资源优势。
(岳书义)
【全国产金最多的市(地)】 烟台市是全国产金最多的市(地),拥有7个产金县(市)、9个年产万两地方矿山,招远金矿、焦家金矿、新城金矿、三山岛金矿等几个全国大型金矿均在烟台.市域内,全市黄金产量连续多年在全国产金市(地)中名列榜首。1990年,全市黄金产量比上年增长19.03%。占全国黄金总产量为21.5%。
【全国黄金年产万两县最奠中的市】 烟台市是全国黄金年产万两县最集中的市。全市7个产金县(市)中有招远、莱州、牟平、栖霞、龙口等5个县(市)跻身全国产金万两县的行列,占全国万两县总数的17%。
【全国产金最多的县】 招远县是全国产金最多的县,连续多年为全国产金排头兵。1985年首批跨入全国产金10万两县行列。1990年,全县黄金生产再创全国产金新纪录,地方矿山的黄金产量比上年增长24.42%,比"六五"末翻了一番。
(王伟)
【苹果之乡】 烟台是全国栽培西洋苹果最早的地区。1871年由美国传教士约翰·倪维氏从美国携带果苗传入,在烟台毓璜顶东南山麓设园栽植。最先输入的苹果品种有"发客仙"、"黄钟花"、"祥玉"等16个。由于烟台自然生态环境适宜,水陆交通方便,至抗战前,烟台苹果已有相当发展。所产苹果量多质优,运销南北各地,并有外销。
烟台苹果最早在芝罘、福山、牟平栽培,本世纪初,龙口也开始栽种,是谓老区。建国后,栖霞、莱阳等县迅速发展,随之其他各县也相继栽种。至1990年,全市苹果面积已达33 6.27万亩,比1949年增加约30倍,年产量4.5亿公斤,比建国初期增长70多倍,约占全国苹果总产量的1/lO,成为全国最大的苹果经济栽培区。
烟台苹果品种繁多,约计≥00余个,其中有从国内外引进的红富士、北斗、新红星、新乔纳金、澳洲青苹、嘎拉等优良品种。目前,知名的产地和品种有:福山的青香蕉、红香蕉,栖霞的国光、红国光,海阳的青香蕉,蓬莱的金帅,招远的新红星,招远、栖霞的红富士等。苹果及其加工制品是烟台市传统的出口产品,远销20多个国家和地区。1979年出口数量达到高峰,鲜果出口22400吨,约占当年苹果总产量的6.1%,居全国之首。
【大樱桃之乡】 大樱桃是欧洲甜樱桃、欧洲酸樱桃及其杂交种的总称,因果个比中国原产的小樱桃大而得名。烟台是全国大樱桃栽培的发样地。约在19世纪七八十年代由美国船员传入,至今已有100余年的历史。最初在烟台市近郊栽培,不久传到福山,30年代初又传到龙口市。经过当地人民的辛勤培育,形成了果大、味美、宜鲜食、适加工的烟台大樱桃。
烟台大樱桃约有20多个品种,分作红果、黄果、紫果等三类和硬肉、软肉等两群。大紫和那翁是目前产量最多的两个品种,前者果个较大,紫红色,肉软皮薄,成熟早,是鲜食良种;后者嫩黄中润片片红晕,肉质硬脆,汁丰味浓,既是制作罐头的上品,也是鲜食中的佼佼者。最近引进的红灯和芝罘区初步选出的红樱桃、红丰等品种,更是果大色艳、风味浓郁的优良品种,颇有发展前途。
大樱桃作为北方落叶果树的一种,是春季上市最早的一种果品,故有“春果第一枝”的美称。建以来,烟台大樱桃发展较快,面积已扩大到2万亩,年产50万公斤,约占全国总产量的80%。用烟台大樱桃加工成的染色樱桃罐头,在国内外市场上畅销不衰,供不应求。当前,烟台市已把大樱桃列为重点发展的名贵果品。
(李文武)
【全国果品总产第一县】 栖霞县委、县政府根据山区特点,重视发展果品生产,积极扩大栽培面积。1990年,全县果园总面积达3l万多亩,其中苹果面积24万亩,栽培品种有苹果、梨、桃、杏、李、樱桃、山楂、葡萄、银杏、核桃等170余个。果品总产量达2.3亿公斤,居全国县级总产量第一位,素有"果品之乡"美誉。该县是烟台苹果的主要产地之一,年苹果总产量达1.9亿公斤,占全县果品总产量的80%以上。近几年相继引进富士系列、乔纳金、北汁等优质苹果品种。先后有青香蕉、小国光、红国光、新红星、大香水梨等被评为山东省优质果品。
(王志恒 刘君平)
【全国首家县级果品批发市场】 全国首家县级果品批发市场一烟台市栖霞果品批发中心,于1990年9月lO日在栖霞县桃村镇捧行了隆重的开业典礼。国家商业部、山东省供销社、中共烟台市委和烟台市人民政府、市人大、市政协、市直有关负责人以及全国各地88个果品经营单位负责人出席了开业仪式。
栖霞县桃村镇是胶东重镇,历来为山东半岛重要的物资集散中心。果品批发中心位于并行的蓝烟铁路和烟青一级公路路边,拥有2000吨冷风库1座,2000平方米低温库1座,1万平方米仓库1座,4000平方米露天货场l处,2000平方米交货棚1处,年加工40万个果品包装箱的纸箱厂1处。
该市场主要通过市场调节机制,调剂果品余缺,活跃果品市场,采取代购、代销、代贮、代运等形式,为经营南北瓜果、蔬菜、调味品及各类土特产品的国营、集体、个体和农村专业生产者提供服务。同时组织果品购销双方交易,提供信息服务,维护果品经营秩序。
(王志恒 刘君平)
【棒槌花边之乡】栖霞县棒槌花边编织业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是中国棒槌花边的主要产地,有“中国的棒槌花边之乡”的美誉。1990年全县有5万多妇女从事花边编织业,花色品种达4000多个,年创汇500多万美元。
棒槌花边又名件货,是以优质棉纱为原料,用圆木刻制的小棒槌为基本操作工具,在花边板上依图样手工编织而成。据历史资料记载,清光绪年问,英国人马茂兰来胶东各县传教,趁便教授教徒织花边,“彼时民气未开,多不愿学习,只栖霞一县,从事该业者颇多。”最早始于栖霞县臧家庄一带,后渐传至全县,成为农闲时妇女的家庭副业。至民国初年,全县有3000多人从业,年产6万余件,产值万余元。1916~1921年间为较发达时期,全部出口转销英国、美国、印度、荷兰等国家。建国后,县政府推广提倡棒槌花边编织业,成为农村主要家庭副业之一,产值连年上升。栖霞棒槌花边在
发展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风格,花样品种不断创新。1986年9月获第六届中国工艺美术品百花奖金杯奖,成为中国工艺美术宝库中的一朵奇葩。
(王志恒 刘君平)
【全国最大的粉丝生产经营企业】 招远县人民政府为推动龙口粉丝更快更好地发展,变单体优势为群体优势,增强龙口粉丝在国内外市场上的竞争能力,于1988年1月协调组建了全国第一个跨行业、跨部门、跨所有制的专门从事粉丝生产加工和内外贸易的全民所有制集团企业——招远县龙口粉丝集团公司,对龙口粉丝生产企业实行生产计划、质量标准、技术改造、价格指导、内外贸易“五统一”。公司成立后,注重经营设施和规模效益的提高。在国家和省有关部门的支持下,1988年兴建了年产粉丝能力1000吨的龙头粉丝厂(合资)和年生产能力2000吨的灵山粉丝厂。1989年建起一个年包装粉丝能力5000吨的大型粉丝生产加工厂,初步实现了从粉丝生产、加工、包装到销售一条龙的生产经营体系。到1990年12月.,集团公司拥有紧密型企业儿个,职工1512人,固定资产原值1512万元,流动资金1015万元,拥有半紧密成员企业60个,从业人员6000人,其中技术人员1200人,固定资产2670万元。成为全国最大的粉丝生产经营企业。
粉丝集团公司在扩大生产规模的同时,注重产品质量的提高和购销渠道的拓宽。先后在河南、甘肃、宁夏、新疆等地建起儿家较稳固的粉丝原料供应基地,与上海、郑州、广州、深圳、厦门等10多个大城市的内外贸部门及港澳客商建立了稳固的贸易关系,产品遍布国内各省市,畅销海外56个国家和地区。1988年全县粉丝总产量首次突破2万吨大关,粉丝集团公司荣获国家农业部和对外经济贸易部联合颁发的创汇大户“飞龙奖”和优质产品“金龙奖”。1990年全县粉丝总产26978吨,创历史最高水平。
(张波 闰尧晟)
【龙口粉丝获国际"金桂叶"最高奖】 1985年3月,塔牌龙口粉丝在法国巴黎获国际美食及旅游协会联合颁发的"金桂叶"最高奖。这是招远产龙口粉丝继1982 年获省优、1983年获部优、1985年获国家金质奖以后, 第一次在国际食品评比中获奖,也是我国粉丝食品行业在国际食品评比中第一次获得最高奖。
(张 波 闰尧晟)
【全国最大的龙口粉丝生产厂】 招远县龙口粉丝公司,厂址在张星镇,为镇办集体企业。1990年有职工573人,公司占地面积76757平方米,年产"云珠"牌绿豆、杂豆龙口粉丝4000吨,是全国最大的龙口粉丝生产厂家。产品远销亚、欧、美50多个国家和地区,1983年获经贸部颁发的"产品优良"荣誉证书,1988年被农业部授予部优产品称号,获中国首届食品博览会银牌。
1989年,从粉丝废浆液中提取粗蛋白1000吨,创汇30万美元。该厂连续5年被省、市人民政府授予"文明单位"、"红旗单位"等荣誉称号。
(孙波)
【全国唯一的海滨煤田】 我国第一个海滨煤田,坐落在龙口市至蓬莱县西部境内。煤田东西长28.5公里,南北宽12~15.5公里,面积为350平方公里,其中含煤面积300平方公里。陆海煤资源和油母页岩总储量为26亿吨。煤质为变质较高的褐煤及油页岩。
【全国第一个海滨煤炭基地】 龙口矿区是我国第一个海滨煤炭基地。1981年由国家基本建设委员会正式批准设计总规模为480万吨(不含地方煤矿)。1990年设计总规模将进一步扩大,龙口矿务局可达540万吨,连同地方煤矿,矿区总规模可达690万吨。
龙口矿区1968年始建至今20余载,先后建成省和国家统配矿2个、地方矿3个,其中有年设计能力90万吨的洼里矿井和另一个90万吨的北皂矿井。这两个矿井分别于1990年末和1983年末投产。在建的180万吨大型矿井将于1992年正式移交生产。1990年后,北皂矿井在海域3平方公里煤田搞清增加储量后将进行鼓扩建,年设计能力将进一步增大洼里矿将进行第三次改扩建,能力由90万吨增到150万吨。
龙口矿区的原煤生产持续增长,特别是1988年以来大力发展采掘机械化,生产能力迅速发展。1980年建立指挥部时,原煤产量仅有29.7万吨,生产不稳定。
1984年生产能力增加,1986年发展到105.3万吨, 1990年已达到180多万吨,与1980年相比,年产量增加6倍以上。其中北皂煤矿1990年的年产量已突破百万吨,超过了设计能力,比1984年附投舟酶商量增加了50万吨,增长3.3倍。1990年,矿区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均创出建设生产以来最好水平。龙口矿区建设,结束了胶东无煤的历史,缓解了西煤东调的压力,填补了我国滨海矿区的空白,对烟台市的经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
(龙口矿务局)
【全国首次沿海煤田勘探】 1989年8月,由龙口矿务局、北京煤科院、山东矿院和地矿部青岛海洋地质研究所联合开始在山东龙口矿区北皂煤矿东边界以西2.5公里、座直海岸线1.2公里的沿海海域进行地震勘探。到1990年9月,海钻孔已钻至421.12米,揭露了煤2底板。海域煤田的地质勘探,目前仅有美国、英国、加拿大和日本等少数国家尚能进行。这次沿海煤田初步勘探成功,在我国尚属首次。标志着我国地质勘探新技术水平已发展到一个新阶段,它将为今后龙口矿区开采海下煤资源提供地质储量和构造方面的科学依据。经过初期地震勘探表明,龙口矿区煤田延伸至海下面积相当可观,主采煤层厚度大,并且储量极为丰富。
(龙口矿务局)
【全国沿海港口首座工人塑像】 1990年9月21日,烟台港工人铜像正式揭幕,这是全国沿海港口第一座工人塑像。该塑像坐落于烟台港港区中央花坛,由一座主雕和两座浮雕构成。主雕铜像高5米、基座5米,塑造了一位英姿勃勃、栩栩如生的码头工人的形象,体现了烟台港工人“开拓创新,干则必成”的雄伟气魄。基座背面刻有港务局局长朱毅撰写的铭文,铭文字句铿锵、气韵流畅,简明扼要地介绍了烟台港的地理位置及发展历史,结尾表达了对全港职工的勉励之情。铜像两侧各有一座浮雕,向人们展示了烟台港的历史,一浮雕反映了旧烟台港码头工人悲惨的劳动生活,另一座则是现代港人的写照。主雕、浮雕、基座和谐统一,与港区交相辉映,形成烟台港一大景观。
(吴向民)
【全国沿海港口第一个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散化肥专用泊位】 西港池散化肥专用泊位系国家。七五"重点建设项目,烟台港西港池一期工程6个深水泊位之一,是全国沿海港口第一个自动化程度较高的散化肥专用泊位。1985年4月兴建,1990年9月正式投产使用。该泊位2.5万吨级,年通过能力80万吨。泊位除前方采用门机抓斗卸船工艺外,其余均采用机械化运输系统和半自动化灌包、码包设备。该泊位装备的灌包机、耙料机、码包机和大功率除尘设备系从德国、英国引进的80年代新型产品。整个生产工艺流程是:散肥船靠泊后,由16吨门座起重机抓货取舱,散肥通过料斗、栈桥,架空廊道输送带供给灌包楼的6台灌包机并同时送入散料库储存。灌包机昼夜加工效率为6300多吨。
散肥泊位还配有10803平方米的袋装化肥库和7545平方米犬型钢屋架结构、封闭式的散料仓库。散化肥专用泊位设有较现代化的中央控制室,其中包括PLC一2/30可编程序控制器,彩色模拟显示系统、工业闭路电视和较完备的电话、无线电通讯手段,技术先进,设备精密,灌袋效率和散化肥加工计量精度等指标居全国领先水平。
(隋建平)
【沿海地方国营最大港口】 龙口港泊位总长1589.1米,深水泊位3个,3000~5000吨级中级泊位7个,小轮泊位4个。固定资产总值13700万元。核定设计吞吐能力520万吨,1989年完成实际吞吐量426万吨,为我国沿海地方国营最大港口。
(刘纯哲)
【全国最早自行设计与施工的钢筋水泥结构栈桥码头】 1914年黎元洪下令开辟龙口为商埠。为适应开埠需要,1917年组建"龙口兴筑公司",采取官督商办、 招股集资,筹建码头。赵琪(掖县人,毕业于北洋大学)为"兴筑公司"总经理并负责码头建筑工程。1918年9月动工,1919年12月建成,总投资12.8万元。整个码头结构与形式采取钢筋水泥栈桥式,长250米,宽8.97米,水深5.95米。是为全国首座中国人自行设计与施工的钢筋水泥结构栈桥码头。
(刘纯哲)
【国内最早的近代绒绣业】 绒绣又名毛线绣花,是用不同颜色的优质羊毛纱,在麻质或棉制纲丝布上绣制出美丽的图案的实用美术品或艺术欣赏品。绒绣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长沙汉墓出土文物中,就有绒锈品。但是,绒绣作为中西结合的近代工业,则始于烟台。
1893年,英国传教士詹姆士·马茂兰(JamesMamullan1860~1916)夫妇在烟台创办了以自己的名字命名的"詹姆士·马茂兰公司",其中国名称为"仁德洋行",引进西欧绒绣装饰品的生产。这是中国近代绒绣业的发端。初期,烟台绒绣业使用的钢丝布,全部是由外国引进的麻质钢丝布。1934年前后,烟台的鼎久新工厂研制出棉制钢丝布,从此结束了绒绣钢丝布进口的历史。
同年,由许振邦经营的利敏加工厂开始为仁德洋行成批生产绒绣,成为最早的中国人自办的专门生产绒绣品的工厂。当时绒绣所用原料为上海产的"蜜蜂"牌毛线,共有近百种颜色。图案由美国纽约洛约赛特公司等四家公司设计,为当时国际市场最受欢迎的图案。产品有壁挂、长方套、椅垫、地毯等,主要销往美国和加拿大。至抗日战争前夕,年出口额多达40万美元。日本侵占烟台后,日渐萧条。人民政权建立后,绒绣业重新得到恢复和发展。粉碎"四人帮"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烟台绒绣业发展尤为迅速,技艺也有了长足的进步。绒色由原来的百种增到1000余种。针法也由最简单的方点针发展到扒针、掺针、拉针、乱针、打籽、拉毛、剪绒、铺锦等30多种针法。产品有沙发靠、椅垫、提袋、票夹、琴罩、铃带、壁挂,绣毯等40多种数千个花色,行销世界60多个国家和地区。烟台绒绣厂绣制的《东海日出》,悬挂于人民大会堂山东厅。作品以胶东沿海自然景色为衬托,再现了旭日东升的磅礴景色,曾得到周恩来总理的好评。该厂绣制的《祖国大地》是毛主席纪念堂里最大的工艺美术品,也是全世界最大的绒绣品,博得了中外瞻仰者的较高评价。1979年,
厂生产的绒绣肖像被评为全国第一名,该厂同时被确定为全国第一家绒绣人像定点生产厂。该厂产品深受国外用户信赖,一直畅销不衰。
(孙克琪 宫仆)
【全国最早的组合门锁所谓组合门锁,是指在同一组锁之内,有一把特制的钥匙可以开启本组内所有的门锁,而本组内各锁的钥匙则只能打开本锁,却不能开启本组其它门锁。这种门锁融拉手和门锁为一体,内外双锁双拉手,设计别致,美观大方,防破坏性强。特别适用于高级宾馆、饭店、机关、学校等单位。如高十几层乃至数十层的宾馆,每层楼的服务员一把钥匙可开全层每个客房的门锁,而各客房之间的钥匙却不能打开另外的房间;全楼总经理一把钥匙可以打开全楼每个房间,而全楼各客房之间却不能互开,每一楼层服务员也无法打开其它楼层的任何房间。这种新颖独特、使用方便的组合门锁是烟台造锁总厂工程技术人员杨世清于1974年研制成功的,投放市场以后,很受欢迎。大连、广州、上海等多家锁厂相继生产,产品畅销不衰。
(宫仆)
【全国最早的葡萄酿酒公司】 张裕葡萄酿酒公司创建于1892年,是中国也是远东地区第一家工业化生产葡萄酒的厂家。公司创始人张弼士先生系广东大埔人,是中国近代著名的爱国华侨,曾任清政府驻新加坡总领事。张先生在东南亚及广东等地有许多商号,名称均带有“裕”字,因此,在烟台建的这个葡萄酿酒公司,便在“裕”字之前冠“张”姓,取名“烟台张裕葡萄酿酒公司”。
【中国葡萄酒第一次获世界金奖】1915年,在巴拿马万国商品赛会上,张裕葡萄酿酒公司选送的可雅白兰地(后改名为金奖白兰地)、味美思、红葡萄、雷司令四种产品获金质奖章和最优等奖状,这是中国生产的葡萄酒第一次在世界获奖。
【中国唯一的“国际葡萄酒城”】 由于烟台市是中国最大的葡萄生产基地,更由于张裕公司在中国及世界葡萄酒行业中的地位,1987年,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局对烟台市的葡萄资源及张裕公司的经济、技术实力进行了考察,正式命名烟台市为“国际葡萄酒城”,并授予“1987年国际葡萄与葡萄酒年"荣誉纪念章一枚,接纳烟台市为国际葡萄酒局观察员,参加国际葡萄酒局的活动。同年在烟台举行了“国际葡萄酒、白兰地感官品评会”,国翰精畴橱局局长罗勃特·丁洛特先生在走向世界的烟台葡萄酒"新闻发布会上宣布,张裕公司的白兰地、葡萄酒完全可以和世界名牌产品相媲美,张裕公司产品完全可以走向世界。
(孙健)
【全国第一个聚氨醢工业基地】 位于黄海之滨芝罘湾畔的烟台合成革总厂,是"六五"期间国家重点工程之一,也是全国第一个生产聚氨酯主要原料和聚氨酯合成革的现代化大型化工企业。主要生产装置均由日本引进,公用工程、辅助生产装置为国内配套,自动化程度高,生产工艺先进。工厂占地70余公顷,建筑面积20万平方米,总投资4.6亿元,形成固定资产3.亿元。总厂现有职工3900人,下设6个厂、5个公司、1个开发部、19个职能处室。
烟台合成革总厂是全国最大的聚氨酯系列产品和聚氨酯合成革的生产厂家,有四大系列六大类产品。即:"月季牌"异氰酸酯(简称MD;)系列产品,年产能力1万吨,有MT、MR、改性;V;D;、液化MD;等品种,是生产聚氨酯合成革、人造革、聚氨酯软硬泡沫、弹性纤维、涂料、粘合剂、堵漏剂等的主要原料。被广泛用于轻工、纺织、石油化工、建材、汽车、机械、航空、造船等工业,行销全国30个省市自治区,深受广大用户欢迎。其中MRl989年被评为省优、部优产品,1990年获全国聚氨酯行业最高奖--国家银质奖。"鲁烟牌"聚氨酯合成革产品,年产能力300万平方米,有黑、白、彩色12个花榉,是制作男女靴鞋、高档箱包、球类、仪器仪表外罩及各种车辆的上好材料,在轻工、交通、机械、军工等工业和人民生活中被广泛应用,深博广大用户青睐,1989年被评为省优、部优产品。聚酯多醇系列产品,年产能力4000吨,有14个牌号,主要用于制造聚酯型聚氨酯,亦可用做涤纶改性。增加染色性能。聚氨酯系列产品有3个品种,十几个牌号。粉末聚氨酯,年产能力
2300吨;湿法聚氨酯人造革用树脂,年产能力3000吨,聚氨酯鞋底用树脂,年产能力2400吨,广泛用于聚氨酯合成革、干湿法聚氨酯人造革及纺织品表面处理、聚氨酯鞋底、微孔聚氨酯橡胶工业等领域,深受广大用户欢迎。
1990年,烟台合成革总厂晋升为国家一级计量企业、国家一级档案管理企业、国家二级企业,被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管理世界》中国企业评价中心评为中国行业50家最大经营规范工业企业塑料制品行业第1位。
【改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醅填补国内空白】改性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是近年来发展起来的一种液态型MD;,是一种新型的聚氨酯原材料,其用途广泛,是生活反应注射成型(R;M)聚氨酯微孔弹性体,自结皮泡沫和冷固化高回弹(HR)泡沫等高质量聚氨酯塑料的重要原料,广泛应用于航空、汽车制造,家具制造等工业域。
长期以来,国内用于航空、汽车制造、家具工业领域的改性MD;完全依赖进口,每年耗用国家大量外汇。据不完全统计、,仅“六五”期间引进的数十台发泡设备每年就需要改性MD;产品千吨以上,用汇400多万美元。
为开发新型聚氨酯材料,尽快使所需要的改博MD;产品国产化,"七五"期间国家科委下达了关于开发研制改性MD;的任务,并将其列为国家"七五"期间重点科技攻关项目。烟台合成革总厂和化工部黎明化工研究院的科研人员勇挑重担,承担了这一光荣而艰巨的任务。经过攻关和试验,于1990年6月22日成功地开发出了具有80年代国际先进水平的改性MD;系列产品。
通过"七五"攻关开发的改性MD;系列产品有A、B、c、D四个牌号,其中A:B牌号为氨酯法改性MD;品种,c、D牌号为碳化二亚胺法改性MD;品种。A牌号主要用于制造高性能聚氨酯弹性体及高强度R;M制品等;B和D牌号主要用于生产冷固化HR泡沫塑料制品;c牌号是一种量大面广的改性MD;产品,主要用于生产R;M自结皮等制品。
1990年6月26日,化工部在烟台合成革总厂主持召开了改性MD;成果鉴定会。经过鉴定认为:通过攻关建成的中试和工业化试生产装置,两年来向社会提供了200余吨改性MD;系列产品进行应用考核,用户反应较好。经分析测试表明:改性MD;系列产品的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完全达到了“七五”攻关项目规定的要求,与80年代国外同类产品质量水平相当,填补了国内空白。
【聚氨醢人造麂皮粘合剂填补国内空白】 聚氨酯人造麂皮粘合剂是烟台合成革总厂开发的湿法人造革用聚氨酯树脂系列产品之一,是生产湿法人造麂皮革的主要原料。
为满足引进人造麂皮革生产线对聚氨酯人造麂皮粘合剂的需求,尽快实现其所需原料的国产化,烟台合成革总厂开发部的科研人员承担了山东省科委下达的研制聚氨酯人造麂皮粘合剂的科研任务,经过反复试验,多次筛选,于1988年12月研制成功了以聚酯多元醇、二苯基甲烷二异氰酸酯、低分子、二元醇、二甲基甲酰胺为主要原料并采用一步法溶液聚合方式合成型的聚氨酯人造麂皮粘合剂。经烟台市质量检测中心测试表明,其剥离强度,耐磨性、耐曲折、耐光、耐水性、耐干洗等项技术指标和应用性能指标均达到或超过了意大利CAPROS厂生产的粘合剂Vithane 620C/35水平。
山东省科委组织的科研成果鉴定会认为:聚氨酯人造麂皮粘合剂的研制成功,不仅为国内聚氨水平业增加了一个新品种,而且解决了国内聚氨酯人造麂皮革生产厂家单纯依赖进口的局面,每年可为国家节约几百万美元的外汇,该产品所需原料立足于国内,是一种既有经济效益又有社会效益的新产品,填补了国内空白。
(王连生)
【全国第一家住房储蓄银行】 为了适应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业发展的需要,经国务院同意,中国人民银行总行批准,烟台住房储蓄银行于1987年12月1日正式成立并开业。
烟台住房储蓄银行是全国第一家以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业为主要服务对象的区域性、股份制专业银行。在组织上实行董事会领导下的行长负责制,在经营上实行独立核算、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担风险、资金自求平衡、利差自行消化。业务范围主要是:加强住房和其他房地产生产,流通领域的存、贷款业务;经营住宅和其他房地产投资开发业务;办理住房券结算、居民住宅储蓄存款及个人买房长期低息抵押贷款业务,发行住房债券;人民银行委托、交办及批准的其他业务。
烟台住房储蓄银行于1988年在芝罘区、福山区、莱阳市、海阳县设立5个办事处。全行已有干部职工182人,其中高级职称3人,中级职称15人,初级职称72人。烟台住房储蓄银行1990年底各项存款余额达到21738万元,各项贷款余额30960万元。三年多来,烟台住房储蓄银行围绕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业的发展,主要进行了以下几个方面的探索和有益的尝试:
一是办理住房资金结算业务,保证住房资金正常运转。至1990年底,围绕住房制度改革需要所开立的各种帐户共17320个;会计累计完成业务量1899379笔,出纳完成现金收付量48575万元;日平均结算业务达2938笔,资金活动量为1445万元,现金收付量为82万元,较好地发挥了住房资金的结算中心作用。
二是理顺住房资金渠道,建立住房基金制度。到1990年底,全市已有96%以上的单位建立了住房基金制度,住房基金存款达到10521万元,住房券储蓄余额达到1734万元,住房储蓄544万元,各项存款余额达21738万元,为支持商品房的开发建设和城镇居民个人买房长期低息贷款,促进住房商品化打下了较为坚实的基础。
三是支持商品房的开发建设,促进住房商品化。三年来,向106户开发、施工企业累计发放贷款19549万元;支持了5个住宅小区的开发建设,与开发企业联合投资合作开发,共签订合作开发商品房项目合同建筑面积17万平方米,合同金额达8962万元;为单位代理融通资金200余万元;参与管理和投资开发的工程达81万平方米,共为社会提供住宅135万余套,为959户职工办理了购房长期低息贷款业务,累计发放贷款780万元,有力地支持了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业的发展,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住房行创办职工个人买房长期低息贷款业务】 开办职工个人买房长期低息贷款业务是促进住房商品化的一项重要措施,住房制度改革的一个重要方面就是摒除我国住房制度上的低房租、福利性、实物分配的弊端,把住房这个大商品投向市场,销售给居住者个人。但是,目前我国的职工家庭收入低,住房造价高,要让职工个人一次付清购房款难以办到,这就需要银行提供必要的贷款,而且必须是长期的低息牮款。而长期低息贷款从长远看需要大量的资金,容易出现利差倒挂银行赔钱的局面。对此,烟台住房储蓄银行正确处理银行和买房者的利益关系,根据住房的出售价格、职工家庭收入和住房券补贴等各项因素进行综合分析测算,本着买房者个人和银行在经济上都能承受的原则,制定了《住房储蓄与住宅专项贷款暂行办法》,于1987年率先创办了全国首家职工个人买房长期低息贷款业务。具体办法是:买房者将房价的30%提前存入住房储蓄银行(利息按活期利率计算),存款满一年即可向
住房储蓄银行申请买房牮款。住房常款利率按还款期限分为三个档次:凡在5年内还清本息的,贷款月息为3‰;10年内还清本息的月息为3.3‰;15年以内还清本息的月息为3.6‰。还本付息具体年限的确定,根据职工家庭的收入情况核定。这项业务的开办适应了住房制度改革的需要,受到了职工的欢迎,3年多来已为959户职工办理了购房贷款业务,累计发放住房专项贷款780万元。
【全国第一家县级住房储蓄银行】 为了适应福山区住房制度改革的需要,烟台住房储蓄银行福山区办事处经中国人民银行山东省分行批准,于1988年lO月23日正式对外营业。办事处内设5个科室,有干部职工21人。至1990年底,围绕住房制度改革需要所开立的各种帐户共5065个,会计累计完成业务量264239笔,出纳完成现金收付量9026万元;单位住房基金存款513万元,住房券储蓄52万元,住房储蓄322万元,各项存款余额2205万元;向16户开发、施工企业累计发放贷款1544万元,与开发企业联合投资合作开发共签订合作开发商品房项目合同建筑面积1.45万平方米,合同金额300万元,年末各项贷款余额2509万元,为福山区的住房制度改革和房地产业的发展做出积极贡献。
【全国首创的扭豆草编工艺】 工贸联营海阳工艺品厂的设计人员经过长期的潜心研究,于1971年研制出全国首创的扭豆草编工艺方法。将该工艺应用到提篮、坐垫、地毯上,产生了很强的艺术效果,弥补了草编工艺在表达个性和特色上的不足。用新工艺生产出的产品,在日本市场成为抢手货,该工艺的产品一直畅销不衰,每年为企业增值80多万元,并在全国推广应用,产生了较高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
(海阳县志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