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荣获“全国节水型城市”称号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60&A=15&rec=8&run=13

2005年10月31日,“全国节水型城市”颁奖仪式在北京举行,烟台市荣获“全国节水型城市”称号。这标志着烟台市城市节水工作迈上一个新的台阶。
  烟台市是一个缺水城市。长期以来,市委市政府把城市节水作为建设节约型社会、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一项战略措施来抓。工作中,把宣传教育作为节水工作的首要环节抓住不放,充分利用报纸、电视、广播等媒体,向市民宣传当前的水资源现状,唤起市民的忧患意识;宣传政府对节水工作的指导思想、目的要求,增强市民的节水意识;宣传节水工作的经验和作法,提高市民节水的主动性和自觉性,在全社会形成了节水光荣、浪费可耻的浓厚氛围,节约用水成为市民的自觉行动。
  计划管理上抓规范。对全市用水单位实行计划用水管理,定期下达计划用水指标,并给予节奖超罚。注意抓好水价调整,运用经济手段,调节供水需求。根据《烟台市城市供水管理办法》,结合全市自来水用户实际情况,对不同产业、不同用途实行不同水价,并将市区内桑拿、洗浴、洗车业等特殊行业作为重点调价对象,从每立方米2.2元提高到10元。1998~2001年历时32个月的严重干旱期间,全市为鼓励市民节水,规定市民每人每月1.5立方米的用水限额,超限额用水部分以每立方米40元收费,企事业单位超计划用水,超用部分按每立方米50元收费。市区用水量由每日20多万立方米下降为12万立方米,极大缓解了紧张的供水形势,保证了市区正常供水。
  在技术型和设施型节水上抓落实。一是编制《烟台市城市节水规划》,科学制定近期和远期节水目标、方向和任务,为创建节水型企业、社区和节水型城市打下基础。二是加强城市中水设施建设。根据《山东省城市中水设施建设管理规定》,不断强化措施,加强管理,使城市中水设施建设步伐明显加快,一批宾馆、学校、医院等单位建设了中水设施,仅市中心区就上马中水回用设施16套。套子湾污水处理厂中水回用管道辐射西部工业区,每年中水回用量在100万立方米以上。三是推广应用了一批节水新技术和新器具。在加强宣传的基础上,加大了行政管理的力度,2001年5月市政府办公室下发《关于推广应用节水型用水器具的实施意见》,对使用节水型用水器具、安装中水设施的范围、时限和有关单位的责任做了明确的规定。全市节水器具改造和普及取得显著成效,新建建筑工程节水器具安装率达到100%,老建筑用水器具改造已基本结束。四是加快了供水设施改造步伐,近两年来先后投资3533万元,改造市区供水管网30余公里,其中社区管网改造14.8公里,新建或改造“一户一表、计量出户”工程47717户,大大降低了管网漏失率。
  在创建节水型企业上抓突破。根据建设部《节水型企业目标导则》和省建设厅的要求,结合实际情况,积极开展节水型企业创建活动。到2005年,市区共有36个企业成为节水型企业试点单位,其中已有18个企业被省建设厅考核验收合格,成为节水型企业。

(城市管理局)

责任编校:王锡东

·小资料·

中国首颗育种卫星承载烟台选送种子15份
  2006年9月10日下午3时,中国首颗育种卫星“实践八号”在酒泉卫星发射基地成功点火发射升空。这是世界上第一颗专门用于育种的卫星,也是中国发射的第23颗返回式卫星,星上载有粮、棉、蔬菜、林果花卉等9大类2000余份约215公斤农作物种子材料,用于进行空间环境下的诱变飞行试验。此次发射搭载着由烟台市选送的15份种子。这是烟台第四次参与中国航天育种试验。
  烟台市的航天育种起步较早,始于小麦。1990年,烟台市农科院便开始了小麦航天育种,只不过是当时的搭载工具不是卫星而是太空探测气球。是年,烟台市农科院利用太空气球搭载鲁麦14号小麦干种子,经过空间处理后,从其后代变异材料中选出“烟航选1号、2号、3号”等新品系。其中,烟航选2号在山东省鲁东片区联试中较鲁麦14号增产9.75%,居第一位。在此基础上,1996年,农科院利用返回式卫星搭载了“烟航选2号”、“烟239、烟8814-419、烟8805-207等4个品系,现已从中选出多个变异品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