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精准化战略发展节约型农业烟台市苹果协会会长赵培策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60&A=15&rec=217&run=13

当前,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承载了越来越严重的资源、能源压力,特别是土地资源的承载压力空前突出。要解决这个问题的关键就在于实施精准化战略,生产上精耕细作,管理上精雕细刻,技术上精益求精,经营上精打细算,从而加快发展节约型农业。
  一、发展节约型农业亟需实施精准化战略
  从1978年以来,全国减少耕地34%,我市减少耕地15万亩,人均耕地面积由建国初期的2.5亩下降到现在的1.07亩。我市的水资源一方面十分贫乏,人均拥有量仅占全国的1/5。另一方面因为农田大水漫灌,加上沟渠河道老化渗漏,水资源利用率仅为35%,地下水超采,水位下降,致使海水倒灌,造成土壤板结,盐碱加剧。土地有机质逐年下降,据监测,现在土地有机质含量已由50年代的8%-10%下降到目前的1%-5%。我们耕种了世界上7%的耕地,却使用了世界上35%的化肥。全国缺钾耕地面积已占耕地总面积的56%,约有50%以上的耕地缺少微量元素。土地生态系统整体事现有机质含量低、营养元素失衡、理化性能变劣的状况。从农民的角度看农业,存在着土地干旱缺水,有害残留严重,有机质减少,土地的生命在萎缩和枯竭;改善生产资料的难度加大,对投入的要求标准提高;增长方式粗放,可持续发展后劲不足。从农业的角度看农民,存在着投入不足与投入不当并存;资源的过度开发与利用不合理并存;追求集约经营与采用落后的生产方式并存;农民的生产技能低下与管理滞后并存等不和谐之处。在这个时期推出精准化战略,发展节约型农业,应对了农业自身发展的客观需要,顺应了农民大众的迫切要求,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二、实施精准化战略推动节约型农业发展
  农业精准化是在信息技术、生物技术、自动监控技术、农业与农机技术等一系列高新技术、最新成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现代农业。换句话说,就是用最佳配方、最小投入,来换取对自然资源的最大节约利用和农业产出的最佳效益。从主要依赖自然资源转向主要依赖智力资源,从以牺牲环境为代价转向人与自然的和谐相处。农业精准化包括市场信息精准化、良种选育精准化、平衡施肥精准化、作物栽培精准化、节水灌溉精准化、病虫害防治精准化、生态监控精准化、收获技术精准化等八化指标。用“八化”带动市场化,推进产业化,从而在高起点上实现农业现代化。
  其一,实施精准化灌溉。淡水资源是我国的短缺资源。提高水资源有效利用率的主要途径在于改变过去大水漫灌的做法,实行精准化灌溉。这些年来,我市围绕“粮田灌溉喷灌化、果园灌溉管灌化、瓜菜灌溉滴灌化、输水渠道防渗化、农田灌溉科学化”的立体灌溉体系建设,先后从美国、奥地利、以色列、法国引进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取代了传统落后的灌溉方式。实践证明,粮田管灌每亩可节30%,节省土地1.5%-2%;果园与菜园的微灌每亩可节水50%-60%;防渗渠道与土渠相比,可节水50%。引进以色列国际上的先进技术,建成的自动化控制微喷工程,可根据土壤的吸水能力、苹果生产的不同阶段、当时当地的气候条件,通过微机控制,定时、定时、定位为果树供水,可节水65%以上。目前,我市水浇地精准灌溉面积达400多万亩,占全市总灌溉面积的71.8%,其中管灌、喷灌面积达280万亩,微灌面积20万亩,渠道防渗4000公里,控制水浇地面积90万亩,年可节水4亿立方米,直接经济效益达3亿多元。
  其二,实施精准化测土施肥。测土施肥是一门科学技术,要严格遵守自然规律与科学规律,用定量的精准去保证质的标准。它的技术分解链是:测土、田间试验配方、配肥、供肥、施肥五个环节。操作要求是,采土试样具有代表性,测土结果具有准确性,配方施肥具有合理性,配肥比例具有科学性,施肥操作具有规范性。实施配方施肥技术,可使农作物产量提高8%-15%,高者可达30%以上,同时降低肥料成本20%左右。此外,为提高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应正确处理“药外”和“食补”的关系,由重施化肥转向重施有机肥。通过种植绿肥、施用农家肥、秸秆还田等生物性措施,活化耕地理化性能,从而培肥地力、提高土地的综合生产能力。
  其三,实施精准化育种。要提高土地产出率,种子是关键。这些年来,我市应用快中子、氮离子诱变技术、组织培养、航天育种和生物工程等多种高新技术方法,培育出一批在全国乃至世界都有影响力的优良品种。农业部公布的全国小麦种植面积前10位的品种中,烟台就占了4个,并在1999年创出了冬小麦单产773.86公斤的全国北方最高纪录;掖单系列玉米种植面积占全国玉米种植面积的1/3;西星牌大白菜良种占全国大白菜种植面积的40%;烟台红富士优系1-6号成为当今世界最优良的红富士品种;运用生物工程技术研制的901高产优质海带新品种和运用克隆技术进行的海带育苗、育种均获成功。目前,全市选育推广的主要农作物优良品种有40多个,良种在农业增产中的贡献率达35%以上,小麦、玉米良种覆盖率在95%以上,创造了上百亿元的经济效益。
  其四,实施精准化栽培。要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生活需求,就要在有限的土地上做好模式化栽培的文章,由平面向立体发展,由自然种植向设施栽培延伸。近年来,我市农技人员根据不同农作物生产发育特点,研究推广了小麦、玉米叶龄指数、促控模式栽培技术,实现了从播种、施肥到浇水等环节数字化管理;花生、蔬菜等作物普遍使用地膜覆盖或日光温室,取得了高产、优质、低耗的效果;推广应用了果树套袋、利用壁蜂果树授粉、以虫治虫等生物防治技术,取得明显成效。年推广小麦精准化播种面积150多万亩,可节省良种1000多万斤,增产粮食20多万吨。推广小麦、花生精种覆膜机播面积10万多亩。
  三、全力推进精准化战略向纵深发展
  发展节约型农业是一项重大的战略举措,各级应站在战略高度上充分认识“节约”的深远意义,正确区别“开源”与“节源”的辩证关系,进一步强化“节约”就是效益的经营理念,理清思路,强化领导、科学规划,全力推进精准化战略向纵深拓展。
  一是依托科技示范园区带动精准化农业。没有科技进步就没有精准化农业。顺应精准化农业的需要,各地已探索出涉农部门带头创办、机关干部牵头创办、龙头企业投资创办、科研单位自我创办、镇村两级联合创办等各种形式的农业科技示范园。示范园的建立实现了共同投资、共同劳动、共同受益、共担风险,自愿联合、自主经营、自负盈亏、自我发展。示范园里,集良种引进、模式化栽培、病虫害防治、配方施肥、节水灌溉等技术为一体,为广大农民起到了很好的示范作用,有力地推动了“节约型”农业的发展。
  二是依托中介组织发展精准化农业。分散经营的农户很难适应发展精准化农业的需要。近些年来,各地按照“民办、民管、民受益”的宗旨,以农户为基础,以产业为依托,以土地股份为核心,兴办了一批包括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等中介组织。在合作组织的框架下,实现土地、劳动力、资金、技术等资源优势的统筹和整合。合作组织对入股的土地的统一规划,统一一发,实行集约化生产、规模化经营,有利于实施精准化战略,发展节约型农业。
  三是依托龙头企业推动精准化农业。龙头企业上联市场下连农户,具有开拓市场,融通资金、创新技术和带动农户的能力,特别是能够成为农村社区建设的龙头,通过联合、兼并、买断或股份制等形式,带动周围农村、农民就地工业化、就地城镇化、就地现代化。龙头企业可通过土地量化折股的办法,促进土地使用权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建成集中连片的农业标准化生产基地,由企业统一投资、统一苗木、统一管理、统一经营,构筑起公司+基地+农户的农业产业化经营模式;或者通过企业与合作社统一经营管理农产品基地的办法,构筑公司+合作社+基地+农户的模式,建立起整地、定植、除草、施肥、灭虫、喷药全程管理档案,做到道道环节精准无误,既能大大提高生产效率,又能够节约大量资源,充分显示出实施精准化战略对于发展节约型农业的巨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