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60&A=15&rec=151&run=13

【概况】2005年,全市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00亿元,比上年增长16%,增长幅度居全省前列。商、物、粮、供、石油、烟草等流通行业实现营业收入260亿元,比上年增长16%;实现利税8亿元,其中利润4亿元。

【流通经济运行情况】流通现代化建设明显加快。把大力发展连锁经营作为推进流通现代化建设的重中之重来抓。全市各类连锁企业发展到36家,连锁门店达到1590个,连锁业经营额达到95亿元,同比增长34.5%,占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的比重由2000年的4.5%提高到16%。重点培育了以振华集团和家家悦超市为代表的百货超市连锁,以太阳农资公司和绿生农资公司为代表的农资连锁,以喜旺、蓝白和吉斯为代表的专卖连锁,引导企业加快连锁经营网络建设,尽快做大做强。振华集团在巩固发展百货连锁的同时,加快向超市连锁领域拓展,组建了振华量贩超市,在市区发展社区超市5个,全年营业收入突破25亿元,实现利税1亿元。喜旺集团以产品直营连锁为核心,强化品牌培育和市场拓展,生产的“喜旺”牌肉食制品荣获“中国名牌”称号,并在市内外发展直营连锁门店400多家,年销售收入超过8亿元,实现利税9000万元,成为集屠宰、加工、销售为一体的大型肉制品综合生产企业。烟台家家悦超市公司突出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加快向大型综合超市发展,连锁门店由上年的38个发展到45个,年销售收入突破10亿元。在抓好流通企业内部物流配送中心建设的同时,在全市选择开发区海通物流园、龙口胜通物流、莱阳物流中心、家家悦配送中心和烟台中联钢构加工物流园5户物流企业进行重点培育和建设。年内全市物流配送额达63亿元,同比增长39%;其中5户物流企业实现物流配送额34亿元,增长43%。

【骨干带动战略】年内全市20户重点流通企业和品牌商办工业实现销售收入125亿元,同比增长16.5%,实现利税3亿元,增长80%,分别占全市流通系统的58%和83%。其中营业收入超过20亿元的1户,过10亿元的4户,在烟台市食品工业50强企业中,商办工业企业有4户名列其中。10个大型批发市场成交额达到170亿元,同比增长15%,其中,烟台三站批发市场过50亿元,莱州石材城、烟台汽车交易广场突破30亿元,栖霞蛇窝泊果品批发市场达20亿元,市场辐射能力有了很大提高。烟台三站批发市场已进入全国“百强”和全省“三十强”市场。

【对外开放】年内全市新引进跨国商贸企业5户,引进国际知名餐饮企业4户。同时国内大型商贸企业进驻烟台势头加快,继家家悦、利群、三联、家乐佳之后,国美、苏宁、五星、家世界、东方家园等国内专业连锁企业先后在烟台市开办60多个连锁门店。2005年全市流通系统共引进国内外资金13.8亿元,全市流通业结构得到进一步优化,业态更加完善。

【农村流通网络建设】把新型日用消费品、农资产品销售网络建设作为农村流通网络建设重点,通过大力开展超市下乡,引导大型连锁企业到县城和重点镇、村开办连锁门店等措施,促进县域经济繁荣和城乡商业统筹发展。经过全面考察论证和积极争取,牟平、蓬莱、栖霞、招远4个区(市)和市农资总公司等8户企业被商务部列入全国“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范围。为加快推进“万村千乡”市场工程试点工作,市政府出台《关于开展“万村千乡”市场工程实施意见》,组织召开全市“万村千乡”市场工作座谈会和现场会,加快推进1372个村乡级标准“农家店”和20处配送中心新建和改造工程建设。

【流通企业改制】全市713户独立核算企业中有578户完成产权制度改革,改制面达80%以上,共退出国有资本17.29亿元,募集改制资金1.7亿元,安置困难企业职工1.87万人。其中市直68户流通企业已有50户企业完成产权制度改革,改制面达73%。1~11月份全市流通系统实现利税近8亿元,增长24.6%。在全部企业中,盈利企业盈利额4.6亿元,增长15.9%;亏损企业亏损额7680万元,减亏8%,亏损企业由161户减少到123户。市直流通企业1~11月份实现营业收入75.2亿元,增长9.4%;实现利税12783万元,增长17.2%。

【发展金融业】市财办会同人民银行、财政局修订了《烟台市市直金融机构经营业绩考核奖励办法》。引导银行机构围绕调整信贷结构,完善银企合作机制,举办项目推介会、恳谈会,加大对重点企业、重点项目的信贷投入。截至11月底,全市金融机构各项存款总额达1698亿元,比年初增加223亿多元;各项贷款总额达1129亿元,比年初增加150亿元。以市政府文件制定出台了《关于加快保险业发展的意见》,成为全市保险行业第一个地方性政策文件。2005年全市保险机构达15家、公估公司4家、代理公司6家,共在全市设立保险分支机构320个,从业人员27000余人。全市保费收入34.5亿元,增长4.7%;赔款支出6.3亿元,增长10.8%,赔付率为18.5%。证券行业受全国股票市场大环境的影响,1~11月份实现交易额544.5亿元,同比下降24.87%。

【放心工程建设】一是推进放心菜生产基地建设。完成133公顷放心菜基地开发任务,使市区放心菜基地面积达667公顷。新开发的133公顷基地已全面开始种植蔬菜,所产蔬菜陆续上市。强化蔬菜质量检测,新设立蔬菜质量检测点4处,使市区蔬菜检测点达29处,检测蔬菜市场和超市达45处,应检蔬菜检测率达85%。在扩大检测蔬菜数量的同时,加大超标蔬菜销毁力度,1~11月共销毁1014批次、53000公斤严重超标蔬菜,较好地保证了上市蔬菜质量安全。二是推进生猪机械化屠宰和冷鲜肉上市。引导开发区新建一处生猪机械化屠宰厂,使市中心区全面实现机械化屠宰、规范化检疫检验。组织“国联”、“福祖”两处生猪机械化屠宰厂扩大分割肉生产,分割肉日生产量达500多头,市区冷鲜肉上市比重达56%。加快发展放心肉品牌连锁经营网络建设,新上放心肉专卖店53处,品牌放心肉连锁店达360处,品牌放心肉专卖店经营量占市区总供应量的80%。三是推进“放心早餐工程”建设。2005年新增大型早餐网点2处,同时根据市场需要,在居民小区和农贸市场等区域新发展小型早餐网点16个,使早餐工程经营网点发展到24个。日新华天公司不断优化经营布局,调整产品结构,在福山、牟平、莱山区扩大流动餐车规模,经营规模已达260辆。全市全年餐饮业零售额达65亿元,同比增长20%以上。

【商业网点建设】一是组织实施《烟台市市区商业网点发展规划》,提升城市商业中心区服务功能。经过两年多建设和发展,市中心区三大商圈基本形成,即以海港路商业街、三站市场和振华、百盛、润隆、大润发、国美、苏宁、麦当劳、肯德基等骨干商贸餐饮企业为载体的海港路市级商业中心区初步形成,以九隆商业街、振华广场、家世界、铜锣湾百货、家家悦超市、肯德基等知名商贸餐饮企业为支撑的幸福区级商业中心区和以海尔物流园、东方家园、现代果蔬批发市场为载体的黄务市场群全面启动。二是突出抓好大型商贸设施项目建设。全市完成商贸设施建设项目25处,总面积约80万平方米,全市人均商业网点面积由2000年的0.8平方米增加到2005年的1.2平方米。重点调度管理的10大商贸设施项目累计完成投资14亿元,竣工面积20万平方米,九隆商业街、澳柯玛商贸中心一期工程、现代果蔬批发市场、龙辉商厦等骨干商贸设施先后投入使用,阳光国际购物广场、永兴中南大厦、隆达水产品批发市场、埃特电子大厦完成主体工程建设,为持续发展市区商贸流通业提供强劲的支撑力。三是加快农贸市场建设改造步伐。一方面,集中精力抓好市区蔬菜和水产品批发市场建设。现代果蔬批发市场完成6万平方米蔬菜水果交易和配套设施建设并投入使用,日成交量达40多万公斤,成为辐射市区的主要蔬菜果品批发集散中心。隆达水产品批发市场2005年初开工建设,已完成主体工程,正在抓紧内部装饰和招商工作。这两处批发市场的建成投入使用,填补了市区专业批发市场空白,彻底改变了市区蔬菜、水产品批发临时性开设,且设施落后、交易环境脏乱差的状况。另一方面,高度重视农贸市场超市化改造,引导企业和市场大力发展社区生鲜超市。新开发建设爱购广场等2处生鲜超市,为推进农贸市场超市化改造工作进行了有益探索。规划建设了3处标准化农贸市场,其中12月8日万光成润菜市场全面投入使用,新规划建设的塔山和幸福两处标准化农贸市场已完成工程拆迁,即将全面开工。

(潘巨涛)

【烟台商业物资国有控股有限公司】企业改制基本完成。2005年全系统有13户企业完成改制,2户企业完成破产任务,3户企业正在实施依法破产,8户企业实施了关闭,至此全系统除1户企业因土地原因没有进入程序、3户企业在破产程序中外,其余全部完成改革改制任务。通过破产变现资产,先后收回资金10350万元,其中土地收入3731万元,共安置国贸大厦、五金公司职工511名。利用国贸大厦土地收入关闭了物资开发公司和物资配套公司,分流安置职工67名。对燃料公司、汇丰商厦等两户困难企业实施了关闭,分流安置职工189名。
  经济运行质量不断提高。引导企业加大市场开发力度,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加快喜旺、国联、金属材料市场和旧车交易市场等重点骨干企业发展。截至2005年11月底,市直商业物资企业销售额同比增长30.8%,亏损额减少33.6%,主要经济指标达到近5年最高水平。一是骨干企业经营规模不断扩大。喜旺公司积极拓展外埠市场,大力开发新产品,不断提升产品质量,努力打造全国肉食行业第一品牌,销售额和利润大幅提高。国联公司根据市场需求,不断扩大连锁经营,开发生鲜肉等新产品,扩大市场覆盖面,生肉市场供应量牢牢占据市区生肉市场的主导地位。二是专业化市场保持强劲发展势头。2005年汽车城发展有限公司和旧机动车交易中心交易额超过3.5亿元,同比增长23%;金属材料交易市场成交额15.6亿元,同比增长18%,成为全市规模最大、专业化程度最高的生产资料市场。三是大力发展新型流通业态。中联国贸公司投资2000多万元在福山高新区建设钢结构加工物流园区,一期工程建成3.14万平方米网点、厂房、库房和交易综合楼,开盘销售后吸引了通用和宝钢等大型企业加盟,已形成生产加工、配件加工、物流配送和综合服务为一体的综合性物流园区。

(纪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