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60&A=14&rec=98&run=13

【概述】2004年,全市建筑业完成产值171亿元,实现利税17.6亿元,增加值49亿元,外出施工产值22.9亿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15%、8%和9%。
  研究确定了加快建筑业发展的目标和思路。针对全市建筑业发展面临的形势和存在的问题,在省内外进行广泛深入调研的基础上,起草完成了《关于加快建筑业发展的意见》。召开了全市加快建筑业发展工作会议,对近年来建筑业发展情况进行了全面总结,确定了实施大建筑业、大企业、大市场3大战略和输出兴业、质量兴业、科技兴业3大策略,出台了“调控、扶持、鼓励、优化”8字措施,制定了做大做强烟台建筑业的总目标。会议还对优化行业结构、深化企业改革、加快科技进步、拓展埠外市场、强化质量安全、完善市场监管等工作进行了全面部署,为建筑业的振兴与发展指明了方向。
  建筑市场秩序整顿不断深入。按照突出重点、标本兼治的要求,重点抓了两个市场整顿和一个市场监察。①抓好监理市场整顿。以解决监理市场恶性竞争、监理人员责任不到位、监理质量不高为重点,印发了《关于制止监理企业压级压价恶性竞争行为的通知》,通过实行监理工作台帐公示、资格证书质押、市场准入等5项制度,加强对监理企业和监理人员的监管力度。同时,开展经常性的监理市场检查,严肃查处违法违规行为,共对20多个(名)单位和个人进行了不良行为公示,监理市场秩序明显好转。②抓好装饰市场整顿。以无资质装修、违法转包分包、规避招投标等为重点,开展了经常性执法检查,查处违规工程105处,下达停工整改通知书15份。对装修扰民、装修质量差以及乱砸乱建、室内污染等问题集中进行了专项整治,检查了11个住宅小区的1123个家装工程,对严重违规的167个家装队伍进行了证据保全和处罚,协调解决装修纠纷160起,家装市场秩序有了明显好转。③加强建设项目执法监察工作。代市政府起草了《关于加强近郊区各类房屋建设项目管理的通知》,明确了查处市区近郊违法违规、乱搭乱建行为的责任分工和处罚措施,为违法建设项目的查处提供了政策依据。对中心区建设项目进行了全面排查,查处法定建设手续不全项目11个、越权审批项目23个,并对相关责任单位进行了通报批评、证据保全和行政处罚。
  行业发展活力进一步增强。按照省里的统一部署,对全市709家建筑业企业集中进行了网上年检,其中682家企业年检合格,27家企业基本合格,2家企业被取消资质。按照“严格控制总量、壮大企业规模、提高企业素质、鼓励发展专业承包企业”的原则,审核新办企业36家,审核办理二级升一级企业6家,三级升二级企业17家,办理企业资质增项18项,为优势企业的发展扫清了资质方面的制约,进一步优化了行业结构。开展了首次建造师人员资格认定工作,对全市56名符合一级建造师标准人员、662名符合二级建造师标准人员进行了审核上报,同时组织进行了大规模的业务培训,为全市建筑业发展积聚了人才资源。
  建设项目管理日益规范。加大了工程量清单招标、业主无推荐招标的推行力度,进一步完善了投标保函制度,加强了评标专家和招标合同管理,全市招投标工作整体水平明显提高。全市共发包工程1283项,应招标工程和应公开招标工程的实际招标率全部达到100%。积极培育市区统一开放的工程交易市场,严格实行工程交易全过程监管,市区工程交易额明显增加,其中市工程交易中心完成交易项目66个,交易额达10.2亿元。开展了建设工程竣工档案移交专项检查,加强了重点工程档案管理,全市竣工工程归档率达到95%以上。深化工程造价改革,全面推行工程量清单计价,严格规范造价咨询单位管理。全市每月通过造价信息网站发布价格信息近4万种,有4000余人通过了全省工程造价人员业务等级考试,900余人获得全国注册造价工程师资格,基本满足了全市工程计价工作需要。采取加大宣传、以收促管等有效措施,进一步加大了建筑业养老金统筹力度。截至11月底,全市收缴养老金6510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33%,劳保金拨付、补贴3465万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9%,创历史最高水平。
  工程质量管理进一步加强。健全完善了质量管理保证体系,加强了强制性技术标准执行情况的监督检查力度,工程质量水平明显提高。全市共监督工程4703项,建筑面积1546万平方米;竣工备案工程903项,建筑面积405万平方米,工程一次验收合格率达100%。在开展住宅工程质量通病治理取得成功经验的基础上,加大对楼板厚度不足、现浇板裂缝、墙体裂缝等新增通病、难点通病的治理力度,组织质量攻关与技术攻关,使质量通病得到有效控制,无质量通病住宅工程比例达80%以上。印发了《关于限期禁止在城市规划区内现场搅拌混凝土的通知》,积极搞好宣传推广,加大强制力度,取得明显效果,市区预拌混凝土使用率达到80%。积极开展工程质量创先评优活动,先后有4项装饰装修工程获得省装饰“泰山杯”奖,8项建筑工程通过了省建筑“泰山杯”复查,1项工程被评为国家装饰金奖。
  安全文明生产工作取得显著成绩。在全市推行了施工企业安全评价制度,将建筑行业安全管理的重点从以往的注重监督检查向督促施工企业健全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转变,从注重施工现场管理向提高施工企业人员素质转变。一是加强安全生产检查。全市先后开展了3次大规模的安全生产大检查,共抽查在建工程150个,面积达80万平方米,下达隐患整改通知单126份,查出各类安全隐患580余条,有39个工地被责令停工整改,有效预防了各类事故的发生。二是开展安全生产专项整治。以园区工程、市政工程、村镇工程、城乡结合部工程等为重点,开展了土石方开挖、模板和脚手架搭设、塔吊拆装、高空坠落、触电等专项整治,及时发现和消除安全隐患,降低了事故发生率。三是加强文明施工管理。围绕工地围挡、复合板房、场地硬化、防尘防噪、宿舍卫生等方面内容,积极开展建筑工地文明卫生专项整治,推行标准化管理,文明施工水平明显提高。2004年,全市共创建省级安全文明工地37个,市级安全文明工地160个,为确保全市建筑业安全文明达标率达到90%以上奠定了坚实基础。
  建设科技工作取得新突破。结合全市建设发展需要,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加快建设科技发展的意见》,明确了建设科技发展目标和任务,为建立健全科技创新机制,提高建设系统的科技实力、创新能力和科技成果转化能力,推动建设事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智力保障。进一步加大墙改节能工作力度,继续巩固扩大“禁实”效果,大力推行框架结构。市区范围内的建筑工程全部杜绝了实心粘土砖,全市城市规划区范围内新开工工程框架结构平均达到90%以上。积极引导和扶持墙材企业科技创新,加快产品结构调整,年产各类新型墙体材料15亿块,占墙材生产总量的90%以上,新墙材应用比例达到88%以上,名列全省第一。加强建筑工程施工图设计审查力度,全年共审查各类建筑工程532项,总建筑面积465万平方米,施工图审查率达到98%以上。抓好建筑业教育培训工作,全年完成项目经理及12大员继续教育培训5023人次,完成岗位培训1749人次,完成职业技能培训和鉴定1614人次,有效提高了全市建筑队伍的整体素质。

【清欠工作】年内,把清理建设领域拖欠工程款和农民工工资,作为维护建筑企业和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保障建筑业健康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来抓,加强领导,强化措施,标本兼治,取得明显效果。全市共清理拖欠工程款20.34亿元,清理拖欠农民工工资2.1亿元,顺利实现了年内清欠目标。
  强化领导,周密部署。按照国务院和省、市政府的部署要求,建设部门成立了清欠工作办公室,主要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并从有关单位抽调了5名精干人员,配备资金、车辆、办公设备和通讯工具,作为常设的办公机构,具体搞好对清欠工作的组织调度和督导检查。先后组织召开了5次全市性清欠工作会议,对清欠工作进行调度、部署。为及时掌握清欠进度,市县两级建设部门严格实行“周调度、月通报”制度,加大对各地清欠工作的调度力度,定期通报清欠情况,为清欠工作提供了有力保证。
  严密组织,抓好落实。根据清欠工作特点,建设部门对全市的建筑工程项目进行了全面摸底调查,摸清了拖欠底数,建立了清欠台账,拟定了还款计划,逐个落实欠款单位的还款时限和额度。对一些拖欠数额大、时间长的重点案件,安排专人负责督办,跟踪落实。同时,组建了“烟台市建筑业农民工维权法律服务部”,设立了投诉电话,为农民工提供法律咨询、代写法律文书、主持非诉讼调解、协助申请法律援助等免费的法律服务。年内清欠办和维权中心共受理电话投诉720起,接待农民工直接投诉案件170余起,涉及拖欠农民工工资1800万元,采取各种措施认真加以解决,使3020名农民工获得了劳动工资。为加大清欠力度,制定了严厉的处罚措施,对存在拖欠工程款问题的开发企业,已竣工项目不办理竣工验收备案手续,新开工项目不办理开工许可手续;对存在拖欠农民工工资问题的施工企业,视其拖欠额度和改正态度,分别给予网上不良行为公示、媒体曝光、取消招投标资格、降低直至取消资质等不同程度的处罚。这些措施针对性强,对加快清欠进度起到了明显的促进作用。

市区远景(岳川东摄)

标本兼治,防止新欠。为避免边清边欠、前清后欠现象发生,建设部门从建章立制入手,采取了一系列预防措拖。①实行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制度。自3月份开始,要求建设单位在参加招投标和办理开工手续前,按一定比例预交农民工工资保证金,存入市财政专户,施工企业一旦发生拖欠现象,建设部门出面用工资保证金支付农民工工资。②实行建设项目清欠把关制。对所有新建项目在办理开工手续前必须经项目所在地清欠办把关,清欠办确认无拖欠工程款的或有拖欠但签订了还款计划的建设单位出具无拖欠工程款或农民工工资的证明,方可参加工程项目的招投标和给予办理开工许可。③严格规范工程发包和佣工活动。加强工程招投标监管,严禁将建设项目发包给不具备相应资质等级的单位或个人;严格落实建筑企业合同用工制度,要求使用农民工的企业必须与农民工签订规范的劳动合同。④建立施工企业付薪情况信用档案制度。建立了建筑业企业付薪情况信用档案,由各级管理部门实行不定期检查,发现欠薪问题,及时提出预警。这些措施把住了产生拖欠的源头,有力地遏制了新的拖欠现象发生。

【企业改制】市建设部门学习借鉴江、浙等地建筑企业在资产评估、核销、处置、剥离和职工安置等方面的成功经验,以搞活内部机制、提高竞争能力为目标,加强对全市建筑业企业改制工作指导,鼓励强势企业通过兼并、重组、联合等形式,实行产权多元化、经营多元化。截至2004年底,全市建筑业企业改制面已达90%。全市最大的国有建筑企业烟台建设集团于7月份成功改制,市房地产开发集团改制方案已经市政府批准,改制工作正式启动。建设部门把实施大企业战略充分体现在改制过程中,鼓励民营资本受让国有和集体产权。蓬建集团、华龙建安、茂盛石材等一批民营企业通过改制实施低成本扩张,加快资本积聚,膨胀企业规模,迅速形成资本、人才和管理等方面的优势,有效增强了企业实力和竞争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