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60&A=14&rec=65&run=13

【概况】2004年,全市政法系统以建设“全国最安全城市”为总抓手,全力以赴保稳定,坚持不懈建队伍,高效优质抓服务,稳定工作取得了突破性进展,为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环境,提供了优质的法律服务。主要表现:(1)社会政治稳定。各类社会矛盾得到及时化解,矛盾纠纷调处率和调处成功率分别达到95%和90%以上,没有发生影响大局稳定的群体性事件。(2)治安秩序良好。全市90%以上的基层单位无重大刑事案件,所有县市区均未发生在全国、全省有影响的刑事案件和群体性事件;(3)大事安全保卫万无一失。全国、省、市“两会”及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安全保卫工作没有出现任何纰漏,第六届果蔬会、APEC电子商务博览会和中国北方旅游交易会安全保卫工作万无一失,重大节庆及政治敏感时期全市社会安定。(4)群众安全感进一步增强。广大群众对治安状况的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98%,省委、省政府检查组问卷调查显示:群众对社会治安的满意率达到100%。

【建设全国最安全城市】2004年是建设全国最安全城市的基础建设年,也是实现三年规划的关键一年。全市各级政法系统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建设“平安山东”的部署,把建设全国最安全城市作为“平安山东”建设在烟台的具体化、特色化、地方化,有机结合,全面衔接,加快推进,促进了工作的深入开展。经过一年来的探索努力,建设全国最安全城市工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初步构建起以立足预防、立足治本、立足基层基础工作为指导原则,以组织领导、制度建设、经费投入、齐抓共管四大机制为基本保障,以组织机构一体化、防控队伍专业化、运行机制高效化、制度建设科学化、各项工作规范化“五化”为主要特征,以“严打”整治、治安防范、疏导控制、治安管理、法德教育、组织建设六大体系为主体框架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新模式。年内,全市基层平安创建覆盖率达到90%以上,社会治安呈现出“五降”、“两没有”、“一提高”的好势头,即:刑事案件同比下降10.93%,八类主要案件下降30.75%,治安案件下降21.08%,交通事故下降25.84%,火灾事故下降44.86%;全市90%的城乡基层单位没有发生刑事案件,所有县市区没有发生在全国、全省有影响的刑事案件和群体性事件;社会各界对治安状况的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提高到98%。

【构筑社会治安防控体系】按照“人防抓落实、物防抓巩固、技防抓提高”的思路,不断健全完善防管控一体、“人物技”配套、点线面结合、军警民联防的治安防控体系。在人防上,各级以加强警务改革为重点,不断优化警力资源配置,最大限度地把警力摆上街面,实行24小时全天候巡逻。在城区,重点抓好社区保安队、军警民联合巡逻队、物业保安服务队、居民看门望锁队和社区治安志愿者等五支队伍建设,按照每个社区设立一处警务室,每1000户配备1名社区民警、10名保安队员的标准,大力推行了社区警务战略。到2004年底,全市共设立社区警务室326个,配置社区民警508名,社区保安队员1749人,物业保安队员3247人,看门望锁队员14197人,治安志愿者17825人,基本达到了全方位覆盖、全时空防控的要求。在农村,重点抓好乡镇保安队、综治特派员、村治保会、巡逻队、治安信息员五支队伍的规范化建设,推广设立综治工作站、警治联勤办公室和派驻综治特派员等治安防范新模式,有效构筑了维护稳定的第一道防线。到2004年底,全市乡镇保安队员达到2451人,派驻综治特派员1584人,村治安巡逻队员38290人,治安信息员42059人。在物防上,加大了警务工作站、治安岗亭、社区警务室、堵截卡点、停车场的建设力度和小区封闭半封闭的改造力度。截至年底,全市共设置治安岗亭和“110”报警点1922个,配置警用巡逻车392辆,建立警务工作站158个,新建小区全部达到了“六小工程”标准,70%的旧小区实现了封闭或半封闭管理,物防设施的阵地控制能力明显提高。在技防上,大力实施了以110指挥中心为龙头,以交通治安监控、GPS卫星定位、重点部位和复杂场所电视监控、有线无线联网报警、旅馆业治安信息管理、沿海雷达和云台摄象等六大技防系统为主体,覆盖社会面的“科技兴安”工程,进一步提高了治安防范的科技含量。年内,全市110、122、119全部实行“三台合一”,有11个县市区安装了交通治安监控系统和GPS卫星定位系统,重点要害部位安装联网报警系统3956个,重点单位和复杂场所安装电视监控系统1449套,旅馆业安装治安信息联网系统639个,全市所有沿海养殖区和港口码头全部纳入了雷达和云台摄像系统监控范围。

【严打整治斗争】坚持“严打”方针不动摇,不断健全完善“严打”斗争长效机制,建立健全了治安形势分析制度和预警机制。各级综治委定期召开治安形势分析会,对治安情况进行综合分析和评估,研究打击重点和应对策略,并通过社区公告栏定期向市民发布治安预警信息。在全市公安机关推广成立了打击盗抢机动车小分队等专业打击队伍,提高了打击的针对性和实效性。以严厉打击有组织犯罪、严重暴力犯罪、盗窃等多发性犯罪为重点,组织开展了破大案、打现行、挖团伙、追逃犯及“打黑除恶”等专项斗争,有效保持了全市治安局势的持续稳定。在集中整治方面,健全完善了党委政府统一领导、综治委(办)组织协调的工作机制,建立健全了11个专项整治工作小组,对农村、公共复杂场所、厂企及周边等11个方面的突出问题进行了集中整治。对2003年度被“一票否决”的单位和按5%比例倒排出的治安后进区域,组织专门班子进行了整治,有效改善了后进面貌,减少了治安后进面。7月份,召开了全市见义勇为表彰大会,以市综治委名义对13名事迹突出的见义勇为先进分子进行了表彰奖励,有力地弘扬了社会正气。

【公正执法树形象活动】全市政法系统始终坚持以人为本的方针,按照抓教育、强素质,抓典型、带全局,抓监督、树形象的思路,在全市政法系统深入开展了“公正执法树形象”活动,进一步提高政法队伍的整体素质和战斗力。大力实施“铸魂工程”,制定出台了教育培训工作意见,进一步强化了对干警的教育培训,与市委组织部、市委党校联合举办了全市政法干部培训班,对50名业务骨干进行了为期一个月的集中培训,在全市政法系统营造了全员学习和终身学习的良好风气。针对政法队伍中存在的执法不公、不严以及为政不廉等问题,制定了严格的查摆整改措施,组织开展了三次明察暗访活动,对发现的问题进行了责令整改,并查究了有关责任人的责任,有效地起到了警示作用。同时还研究下发了《关于在全市政法系统广泛开展向任长霞同志学习的意见》,要求各级政法部门把学习任长霞与宣传本地、本部门先进典型结合起来,组织开展了“十佳干警”、“十佳法官”、“十佳检察官”、“十佳公诉人”、“十佳调解员”、“办案能手”等评选活动,用先进典型教育激励干警,收到了较好的效果。大力实施“阳光工程”,深入开展司法公开活动,较好地解决了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各级政法部门在行风评议和“万人评机关”中的名次明显提升。大力加强执法监督,不断加强对涉法涉诉案件的处理力度,对部分案件进行了检查和督办。年内共处理群众来信326件,来访390人次,督办中央、省交办重点案件55件。

【维护社会政治稳定】高度重视和正确处理新形势下的人民内部矛盾,把矛盾纠纷排查调处工作作为维护社会政治稳定的首要任务。在全市建立健全了县市区人民调解委员会和“12348”法律服务专线、乡镇街道调解中心、村居厂企调委会等“三道防线”,不断健全完善各项制度,层层落实工作责任,真正把问题解决在基层和萌芽状态。年内,全市共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13401起,调处成功率为92.9%,没有出现重大群体性事件和大规模越级上访。大力做好有关方面人员的稳定工作。积极组织协助有关部门对有关方面人员进行全面排查,定期走访慰问帮扶对象,做好思想工作,帮助解决实际困难。在重要政治活动和敏感时期,加大拦截查堵力度,确保把人员稳定在当地。

【基层综治组织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中央和省综治委、编委的文件精神,研究出台了加强乡镇、街道综治委(办)建设的意见,以市综治委、编委文件下发。到2004年底,全市所有乡镇街道全部建立了综治委及办事机构,综治委主任由党委书记担任,综治办主任由党委副书记担任,政法委员担任常务副主任,配备专职工作人员324名,有80个较大乡镇街道党委配备了专职政法副书记。大力加强以村庄、社区党支部为核心的基层组织建设,全市90%以上的村庄、社区建立了集治保、调解、巡逻、帮教、普法“五位一体”的规范化综治办,做到了“五个统一”,即统一办公场所、统一牌匾标志、统一制度上墙、统一登记簿册、统一装备设施。

【为经济建设服务】在全市政法系统深入开展了“比、查、议”活动,引导政法干警进一步解放思想,牢固树立立党为公、执法为民意识,切实增强服务的主动性、超前性和实效性。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了政法部门的行政管理和法律服务工作,为市场主体创造了良好的发展环境。严厉打击事关国家经济安全和群众切实利益的严重经济犯罪,严厉查办职务犯罪,依法及时公正审理各种民商事、行政案件,维护了市场秩序,保证了经济活动的有序运行。全面实施了“政法护航工程”和“提速增效工程”,深入开展了“千企万户走访活动”和“一联二”活动,为企业提供了优质高效服务,为全市经济社会的跨越发展营造了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

(李会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