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志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60&A=14&rec=49&run=13

【地方史志工作】第二届修志工作扎实推进。年内,烟台市史志办起草印发了《关于〈烟台市志〉编写规范的补充通知》、《关于组织编写〈烟台历史名人传记〉的意见》等文件,规范修志行为,拓展修志领域。至年底,市志稿已有近2/3的行业单位完成初稿。组织评议市志初稿,年内组织两次初评共90万字。基层志编写,市卫生局、体育局、公路局、海关、建设集团、交运集团等10余家单位正在编修独立成书的部门志、行业志、单位志,已出版二轮修志首部部门志《烟台市编制志》。各县市区行业、乡镇也在积极修志,形成市、县、乡、村及单位多级多层面修志格局。加强续志业务培训和指导工作,市史志办参与市直单位、县、乡、村等不同层面的多种业务培训,通过授课、个别交流和专题指导等形式,普及传授修志知识。鼓励并带动县市区间的业务交流学习。为促进全市修志工作的深入开展,9月2~3日,召开了县市区志主编工作研讨会,市史志办有关人员就如何当好主编、续志编写应注意的事项等作了专题发言。会议对志书的统一体例和格式作了规范要求。重视续志督查工作,年内到芝罘、福山、牟平、莱山、开发区、龙口、莱阳、栖霞、招远、海阳等县市区督查续志工作,推动各地修志队伍建设和修志进度,抽看县市区样稿数十万字,提出修改意见。多数县市区由组稿发动阶段转入组稿、审稿、编稿并行阶段。牟平、招远作为续志试点单位已完成大部分稿件的编写任务。
  年内编发《烟台史志工作》简报9期,内容包括史志会议、续志业务培训、市志篇目调整、省市领导讲话及史志动态等,发送到省志办、市有关领导、各行业单位及县市区政府办、史志办。在编写志稿的同时,责任编辑先后撰写了《如何当好志书主编》、《如何把好续志供稿审验关》等多篇理论文章在省、国家级报刊上发表。年内还组织县市区史志办主任到全国续志试点单位学习考察,加强了与外省市修志人员的业务交流。《王懿荣志》撰写工作进展顺利,主要领导亲自抓,带领人员先后到北京、天津、潍坊、青岛等地查阅搜集大量史料,年内已着手撰写。
  《烟台年鉴》信息含量实现历史性突破。1.根据形势发展变化,适时调整框架结构。根据全市经济体制改革不断深化,一些部门和单位出现撤、并、转的实际情况,对年鉴原有部类进行了调整。在“对外开放先导区”部类,新增15个经济实力较强的企业;在“民营经济·乡镇企业”部类,新增20个规模较大的民营企业集团;在“工业”部类,新增“机械工业”、“汽车及零部件工业”、“食品工业”3个分目;在“科学技术”部类,新增“航天科技”分目;同时新设了“网站·协会·中介市场”和“烟台市工商业联合会”两个部类。通过以上调整,丰富了年鉴内容,使《烟台年鉴》的信息含量实现了历史性突破。2.增加随文图片数量,年鉴实现图文并茂。2004年卷《烟台年鉴》与2003年卷相比,一个显著变化是随文图片数量增幅达50%以上,从而使年鉴的视觉效果更佳,更具直观性和鉴藏性,达到了图文并茂的预期效果。3.进一步规范年鉴书眉。汲取多方面的理论研究成果,结合《烟台年鉴》的实际情况,对年鉴书眉编排方法进行了改革创新,使年鉴书眉编排程序更加科学、完整和实用,得到有关专家学者的较高评价。4.圆满完成为《山东年鉴》供稿和代组稿任务。按照省志办的部署,为《山东年鉴》撰写了烟台市概况和部分条目,提供照片3幅,同时为《山东年鉴》代组了全市12个县市区的年鉴稿件,并进行编辑加工。
  地情资料库建设进展顺利。把地情资料库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不断加大工作力度和资金投入,主要领导亲自抓,坚持常研究,常调度,常督查。建立健全了组织管理制度,并配备了专门工作人员。一是改善办公条件。新上了4台电脑,总数达到11台,会操作者人手1台,且全部上网,保证了工作和学习需要。二是建库工作。以前出版的志书、年鉴因无电子版,无法录入地情库。为给社会公众提供丰富的地情信息,组织专门力量将上届市志和11部年鉴共1200多万字的资料重新录入,转换成电子版。在此基础上,又进行了资料格式转换、整理及编码、入库工作,年内上网运行,总文字量达1600余万字。三是网站建设工作。长期以来,全市地情资料一直采用传统的书籍形式,传播范围窄,其资政、教化功能未能有效发挥。为使其更好地为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服务,着手进行网站建设,坚持自己动手设计,精选栏目,反复修改、完善。为方便群众和加强与群众的交流和沟通,网站设立了留言版、邮箱登陆、搜索引擎、便民服务等内容,并与全市各大网站互连互通。年内网站主页已制作完成,相关网页进入制作阶段。整个网站70多个网页,囊括全市全部地情资料,总文字量达1700余万字。四是加强对县市区的督查指导。为推动全市地情资料库建设工作提档升位,下发了《烟台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关于加快县市区地情资料库建设工作的通知》,并结合各县市区实际情况,提出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年内已有7个县市区引进省里研发的软件,建库工作正在进行。五是做好宣传报道工作。通过多种途径宣传地方史志工作,年内为“山东省情网·史志动态”供稿30余篇,采用10余篇。
  方志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烟台市方志史料陈列馆面积251平方米,管理人员3名,兼有办展和藏书双重功能。年接待中外游客上万人次,藏书4000册。上半年,为配合烟台市第三届文化节,与烟台港务局联合举办了“烟台港建设发展史展览”,“五一”前夕正式对外开展。积极为社会各界提供服务,年内接待查阅资料人员百余人,工作人员精心服务,百问不厌,树立了良好的窗口形象。
  地情研究及为现实服务。年内,市史志办在地情研究及为现实服务方面取得新成绩。做到有计划、有课题、有投入,社会影响较好。1.与烟台港务局联合举办“烟台港建设成就展”。烟台港是中国北方一个历史老港,文化积淀厚重,烟台港的历史就是烟台近代发展史的缩影。市史志办与港务局利用双方掌握的历史资料,共同举办了烟台港史展览。展览开展以来,参观者踊跃,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影响。2.为城市建设提供服务。市区新建的烟台滨海历史文化广场,集中反映了烟台的古代文化、开埠文化和山海文化特色。为提高其文化品位,市建设局讨论制作了《烟台滨海历史文化广场公共艺术设计》方案,送交市史志办征求意见。市史志办对方案的资料性、准确性、历史性、时代性、典型性、艺术性等方面提出了修改意见,并提供了具有典型意义的照片。该局认为所提意见及建议全面、中肯,具有现实操作价值。3.为旅游业提供服务。年内市旅游局为提高全市导游员的综合业务素质,邀请市史志办为全市导游员业务培训班授课。市史志办有关人员讲授了“烟台地方历史文化”专题,并为培训班拟出10道考试题,均被采用。4.组织开展课题研究,撰写地情研究文章。为提高史志编辑人员的业务水平和研究能力,市史志办确定了专项研究课题和年度研究论文项目,专项研究课题有《烟台近现代工业发展》、《烟台近代史研究》、《烟台对外开放》、《烟台民俗研究》。撰写研究论文列入年度工作计划,纳入年度工作考核,要求每位编辑年内至少在市级以上报刊上发表一篇研究文章。年内共撰写7篇地情研究文章,其中在报刊上发表4篇。5.呼吁保护著名历史人物王懿荣故居。王懿荣故居在烟台开发区古现东村,虽历经100多年风雨,其出生地房屋仍在。为弘扬王懿荣壮烈殉国的爱国主义精神,市史志办在经过考察后,以正式文件提出《关于保护整修利用王懿荣故居的意见》,建议烟台开发区管委及早采取措施,妥善保护、利用好王懿荣故居,逐步把故居建成一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6.组织编写烟台历史名人传记。年内,市史志办确定在全市范围组织编写烟台历史名人传记,纳入“烟台市地方史料系列丛书”中。为此召开会议进行部署,并以文件形式下发了组稿通知,年内已报送人物选题56个,作为第一期历史人物传记撰写计划组织社会力量编写。

   (延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