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60&A=14&rec=227&run=13

市委书记于爱军人大主任由伟中
市长董希彬政协主席吴长怀
纪委书记李元勤

【市名由来】1986年撤销黄县,设立龙口市。原黄县有龙口镇,龙口镇有龙口港,因而得名。

【政区人口】全市总面积893.3平方公里。辖12个镇(街道办事处),2个经济开发区,633个行政村(居委会)。年底全市总人口62.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5万人。男女性别比99.3∶100。人口出生率8.11‰,死亡率7.21‰,自然增长率0.9‰。有少数民族23个,802人。

【经济概况】全市实现生产总值244.5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9.6亿元,增长10.1%;第二产业增加值144.2亿元,增长33.8%;第三产业增加值80.7亿元,增长10.5%。三次产业比重为8∶59∶33。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35亿元,增长53.3%。实现财政总收入13.7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8.0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32.3%。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59.1亿元,比年初增加7.5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21.0亿元,比年初增加9.5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09.3亿元,比年初增加1.6亿元。

【农业】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34.49亿元,比上年增长24.49%。农业增加值19.76亿元,增长18.61%。粮食总产11.28万吨;油料总产0.97万吨,增长3.77%;水果总产34.39万吨,增长33.96%;蔬菜总产20.72万吨,增长3.79%。肉类总产3.19万吨,禽蛋总产5.49万吨,奶类总产3.99万吨。水产品总产21.20万吨,增长5.45%。全年造林307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46.63%。全市农机总动力70.1万千瓦,增长4.63%。

【工业】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42家,实现增加值154.2亿元,比上年增长29.8%;实现产品销售收入539.2亿元,增长40.4%;实现利税66.0亿元,增长53.0%;实现利润50.5亿元,增长61.3%。规模以上非公有制工业实现增加值107.4亿元,占全部工业的69.6%,增长32.3%;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64.9亿元,增长43.0%。其中,私营工业实现增加值17.4亿元,增长34.8%。

【建设环保】完成基本建设投资26.5亿元,比上年增长46.8%;更新改造投资1.5亿元;房地产开发投资7.7亿元。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74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21.4亿元,增长50.6%;实现利税1.4亿元,增长57.1%。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18个,完成投资额9632.5万元,增长127.2%。

【交通邮电】公路旅客运输量和周转量2272万人、87560万人公里,分别比上年增长25.8%和34.0%;公路货物运输量和周转量4952万吨、365159万吨公里,分别增长37.4%和28.9%;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1167万吨,增长52.7%。完成电信业务总量12201万元,增长7.03%;邮政业务总量3990.6万元,增长11.26%。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0万户,移动电话用户27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35部/百人,互联网用户7000户。

【贸易旅游】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49.5亿元,比上年增长12.0%,城乡商品交易市场41处。实现进出口总额78392万美元,增长67.5%,其中出口41437万美元,增长71.5%。新签利用外资项目81项,增长19.1%;合同外资额45516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9044万美元。主要旅游景点有屺山母岛、南山风景区、徐公祠、丁氏故宅、王屋水库风景区、冶基观光农业等。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162.5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8.5亿元。

【教科文卫】中等专业学校11所,在校生1.48万人。普通高中6所,在校生1.18万人。普通初中39所,在校生3万人。小学123所,在校生3.62万人。有各类科技人员2.4万人。共取得市(地)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14项。专利申请量308件。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1个,公共图书馆1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2个,档案馆1个。有卫生机构30所,其中,医院、卫生院27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2647张,卫生技术人员2860人。有体育馆5座,全年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25枚,其中金牌12枚。

【社会生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70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2.6%;人均消费性支出为7500元,增长10.3%;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4.82平方米。农民人均纯收入5419元,增长14.1%;生活消

龙口经济开发区一瞥

费支出3644元,人均居住面积28.9平方米。全市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54351人,比上年净增3712人;征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费11978万元。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4500人,当年收缴保险金1837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68982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2663人,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人数3101人。城镇实现就业再就业10437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419人。年末城镇在岗职工人数6.43万人;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6587元,增长17.2%。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为6147人,增长33.1%,其中,城镇1009人,增长25.8%;农村5138人,增长36.4%。

龙口港开埠建港九十周年庆祝大会
【园区建设】龙口经济开发区是1992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开发区。园区面积18平方公里,先后投入资金2亿多元,用于道路硬化,路灯安装,铺设供水、排水管网,架设供电线路和通讯管线,完成园区内主干道路建设,形成“六横五纵”道路大框架,实现了园区“六通一平”。2004年,又投资3300万元,新建11万伏变电站一处,建成日供水3万立方米供水场一个,自来水厂一处。园区绿化面积80多万平方米,完成花园村庄建设6个,花园式企业20多个,主干道路两侧基本做到四季常青。中心大街两侧商业网点拆迁、改造、开发已基本完成,新建沿街商贸楼9.5万平方米,土城子大型建材市场一、二期工程已竣工。园区整体功能得到提升,成为招商引资的良好载体。

【龙口港实现历史性突破】2004年是龙口港开埠建港90周年,港口生产、招商引资、港口建设等方面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龙口港以市场为导向,以煤炭、粮食、液体化工品、铁矿砂等大宗散货为重点,实行货源开发的全过程管理和服务,港口生产快速增长,完成吞吐量1189万吨,首次突破千万吨大关,同比增长55.6%,高出全国平均增幅34.3个百分点。集装箱完成80409TEU,增长31%;外贸吞吐量243.3万吨,增长63.1%。合资合作项目均已进入实际操作阶段,到位资本金1.5亿元,与滨化集团、广州华泰兴石化公司合资组建了龙口滨港液体化工码头有限公司,与国投交通公司、南山集团成立了国投龙口西港开发有限公司,与南金兆集团、东平五矿加拿大有限公司成立了龙口港历史上第一个中外合资企业--龙口宏港码头有限公司,与中石化、中联油等企业达成来龙口港投资的意向。港口建设全年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3亿元,为港口2003年底资产总额的52%,其中基本建设投资3.9亿元,新增港口通过能力185万吨。5万吨级粮食专用泊位投产运营,5万吨级燃油化工码头试投产,5万吨级航道已开工疏浚,物流园2.16万平方米的仓库已投入使用,2万吨级通用泊位工程和进港铁路的前期工作全部完成,2005年上半年开工建设,10万吨级深水泊位前期工作进展比较顺利。

【第六届徐福故里文化节暨经贸洽谈会】5月18日第六届徐福故里文化节暨经贸洽谈会在市科技文化广场正式开幕。来自国内及韩国、日本、新加坡、美国、香港、台湾等国家和地区的中外来宾参加开幕式。中国国际徐福文化交流协会副会长谢华、丁方明、王裕晏,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山东省分会副会长、中国国际商会山东商会副会长宋戈平,烟台市和龙口市有关领导出席开幕式。代市长董希彬主持开幕式,市委书记于爱军致开幕辞。开幕式后,在南山国际会议中心举行了经贸洽谈会签约仪式。徐福文化旅游座谈会在龙口大酒店举行。整个活动期间,全市共签订利用外资项目12个,总投资额12090万美元,外资额8760万美元。

第六届徐福故里文化节暨经贸洽谈会

东莱街道办事处
党工委书记高景波主任温孚恩
概况总面积33.2平方公里。辖51个村委会,年底总人口3983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93人。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161100万元,一、二、三产业比例4∶46∶50。第一产业从业人员6697人,实现利税5592万元,利润5546万元;第二产业从业人员30943人,实现利税54253万元,利润37804万元;第三产业从业人员6047人,实现利税22648万元,利润17277万元。2004年出口总值912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5148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913万美元。
特色产业街道办事处发挥地处城区的优势,坚持以市场为导向,加速发展第三产业。以龙鼎广场、博商购物广场为代表的一大批商贸企业成为三产发展的龙头。第三产业从过去单一的流通领域,扩展到建筑、交通运输、商业、饮食服务、文化娱乐、修理业等8大行业,信息咨询、科技开发、广告设计等新行业也发展迅速。全街道个体工商业户发展到近7000家,年集市贸易成交额达到1.64亿元。市场贸易形成蔬菜、针织、建筑装潢材料等胶东闻名的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达到4亿多元。

新嘉街道办事处
党工委书记于建春主任解汝智
概况总面积23.24平方公里。辖28个行政村,年底总人口2017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10人。200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4.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770万元。国内生产总值72618万元,一、二、三产业比例18∶55∶27。第一产业从业人员5068人,农民人均纯收入4857元;第二产业从业人员5961人,实现利税19302万元,利润16432万元;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275人,实现利税1602万元,利润1381万元。出口创汇739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141.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36万美元。
特色产业新嘉街道已经形成以新型建材、化工、机械、装饰材料、食品加工、乳制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生产格局,种植以日本葱、草莓、葡萄、大姜为主,养殖以蛋鸡、生猪、奶牛为主。先后被授予“全国庭院经济专业产业示范乡”、“山东畜牧业强镇”、“山东省科普工作先进集体”、“外经贸工作先进单位”等荣誉称号。街道区位优势明显,新建的龙口市行政中心位于街道东部,中心大道横贯境内,街村道路等级不断提升,嘉隆、泳汶等小区建成,形成良好的经济发展环境。

诸由观镇
党委书记吕常厚镇长刘殿兴
概况总面积101.51平方公里。辖69个行政村,年底总人口6.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280人。200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98.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6018.6万元。国内生产总值31.2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例5∶70∶25。粮食平均亩产931公斤,总产2374.1万公斤。农业总产值3.02亿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5249万元,林果业总产值4229万元,畜牧业总产值7725万元,渔业总产值9680万元。出口总值3093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70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100万美元。人均纯收入5612元,人均居住面积25平方米。
特色产业全镇拥有丛林、龙喜、洁月、冶基等4处国家级企业集团和12家重点骨干企业,形成建材、纺织、饮料、精细化工、电工机械、汽车配件、电线电缆、绝缘材料、通讯器材9大支柱产业。丛林集团世界首台万吨挤压机生产的工业铝型材远销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农业产业结构经过调整,“富岭”牌富有柿子通过国家农业部检验,获得绿色标识,已建成万亩基地;万亩名优果品基地、万亩葡萄园已成规模;3处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年加工农副产品12万吨,并拥有气调库6座,总库容量达7000多吨。一处集超市、健身、宾馆、娱乐为一体的大型商贸中心面积达10000多平方米。

北马镇
党委书记孙新河镇长王文智
概况北马镇总面积88.01平方公里。辖81个行政村,年底总人口5.5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977人。200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4.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818.4万元。国内生产总值23.5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例8∶77∶15。粮食平均亩产835公斤,总产2215.1万公斤。农业总产值3.8亿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19000万元,林果业总产值4000万元,畜牧业总产值14879万元,渔业总产值20万元。进出口总值3383万美元。其中出口总值2116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502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907万美元。人均纯收入5065元,人均居住面积30平方米。
特色产业该镇拥有各类企业400余处,已形成食品、纺织、机械电子、汽车配件等科技含量高的高新技术产业,拥有山东省科亿达集团、春龙集团、振龙酒精有限公司、汽车风扇离合器厂等龙口市大型龙头骨干企业,其中山东省科亿达集团公司是全国最大的环保型透湿织物生产基地。农业生产是烟台市“双增工程”示范镇,已培植养殖、大姜、草莓、水果和蔬菜5大生产基地,仅大姜生产一项年经济总收入2亿多元。

徐福镇
党委书记赵日凯镇长宋安元
概况总面积63.3平方公里。辖33个行政村,年底总人口3.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750人。200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8.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774万元。国内生产总值8.9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例36∶42∶22。粮食平均亩产823公斤,总产1053万公斤。农业总产值5.5亿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3447万元,林果业总产值1992万元,畜牧业总产值4650万元,渔业总产值44716万元。进出口总值540万美元。其中出口总值540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002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20万美元。人均纯收入4906元,人均居住面积38.9平方米。
特色产业徐福镇以秦方士徐福而名。全镇按照“兴菜、促果、抓牧、拓海”的发展思路,促进农业增效。四农万头养猪场即将建成,奶牛存栏量突破1200头。投资1500万元建成龙口市东海乳业公司,形成公司+基地+农户的奶牛产业链。在稳定粮食种植的基础上,培植了万亩干杂果、万亩葡萄、万亩蔬菜、万亩海参养殖和万头养殖场5个特色产业基地。东海工业旅游园区建设、海上旅游项目、桑岛度假村、徐公祠等成为旅游亮点。全镇大力发展饮食服务业、运输业等三产项目,三产增加值逐年提高。徐福镇工业形成了机械、铸造、化工、建材、模具等主导产业在内的4大经济集中区(即北部海滨经济园区、草泊工业集中区、镇驻地工业集中区和浩园工业集中区),镇内南山东海旅游业园区是一个集工业加工、旅游休闲、大专院校等为一体的大型综合现代化园区,区内建设了150万千瓦的热电厂、20万吨炭素项目、能容纳12000名学生的外国语学校以及海上多功能娱乐城,带动了全镇的经济发展。

东江镇
党委书记孙培键镇长王树林
概况总面积57.7平方公里。辖47个行政村,年底总人口47890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1140人。200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1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2亿元。国内生产总值24.4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例2∶80∶18。粮食平均亩产316.7公斤,总产355万公斤。农业总产值0.5亿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1029万元,林果业总产值2610万元,畜牧业总产值1027万元。出口总值1.6亿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23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595万美元。人均纯收入5388元,人均居住面积35.7平方米。
特色产业东江镇是烟台市工业重镇,全镇现有各类企业300多处,形成以纺织服装、建材、化工、机械、果蔬深加工等行业为主体的工业生产格局。纺织服装主要产品为“南山”牌系列西服及精纺面料,产品畅销全国及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机械产品有油泵油嘴、精密仪器仪表、渔具配件、全自动车库门。镇内的南山旅游风景区是国家首批授予的AAAA级风景区之一,建有大型高尔夫球场等文化娱乐设施,南山大佛堪称世界第一铜铸坐佛。

下丁家镇
党委书记刘文生镇长王升臣
概况总面积60.1平方公里。辖31个行政村,年底总人口20428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12人。200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3.4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60万元。国内生产总值3.8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例30∶50∶20。粮食平均亩产389公斤,总产1499万公斤。农业总产值0.6507亿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2381万元,林果业总产值2421万元,畜牧业总产值1705万元。进出口总值320万美元,其中出口总值320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89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96万美元。人均纯收入4798元,人均居住面积22平方米。
特色产业该镇黄金矿源储备达到16万多吨,国际代码“383”的“珍珠花”理石储量5亿多立方米,现已形成果业生产、理石开采、黄金开采、园艺工具、果品加工储藏、电线电缆等行业。3个黄金企业黄金总产达到2.2万两,园艺工具继续保持品牌优势,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宏发、德源等3处企业果品加工外销能力达到2.8万吨,龙口电线电缆厂已形成6大系列2000多种规格型号的半岛牌电线电缆生产规模,并获得信息产业部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下丁家镇有丰富的果品资源,果品年总产达到1万多吨。

芦头镇
党委书记吕维志镇长赵宪明
概况总面积48.5平方公里。辖44个行政村,年底总人口3.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86人。200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8.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655.3万元。国内生产总值5.6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例8∶67∶25。粮食平均亩产800公斤,总产769.1万公斤。农业总产值9432万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1333万元,林果业总产值439万元,畜牧业总产值5415万元。进出口总值940万美元,其中出口总值800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037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00万美元。人均纯收入4390元,人均居住面积31.4平方米。
特色产业芦头镇突出发展铸造、油管、造纸、石材、五金工具、食品及果蔬深加工等优势产业。铸造业拥有胶东实业公司、山东广林集团两个大型铸造企业,产品涉及暖气片、畜牧铸件、锅、水泵壳等10余个品种。2004年加快对铸造企业升级改造,重点发展刹车片、刹车盘等高附加值产品,已建成刹车片生产企业5家。拥有油管企业13家,产品以柴油机油管为主,产量占全国柴油机油管市场的70%。2004年油管出口荷兰等国,实现了油管产品出口创汇零突破。全镇已发展采石厂20家,理石加工厂39家,石材年开采加工能力达到100万立方米以上,产值过亿元。

兰高镇
党委书记刘开斌镇长张严梅
概况总面积81.7平方公里。辖61个行政村,年底总人口4.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378人。200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6.8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20万元。国内生产总值6.5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例16∶49∶35。粮食平均亩产540公斤,总产516.6万公斤。农业总产值1.8亿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2612万元,林果业总产值9356万元,畜牧业总产值5537万元。进出口总值930万美元,其中出口总值930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96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42万美元。人均纯收入4241元,人均居住面积22.6平方米。
特色产业该镇已形成以山东梨、黄金梨为主的南部林果产业带;以大、小成家为中心的中部棚菜瓜果产业带,注册了“九仙”牌商标;以酿酒和食用葡萄为主的北部葡萄产业带,“龙星”牌巨峰葡萄注册了国家A级绿色食品标志。对1000公顷马蔺耩实施综合开发,规划了8处生态示范园,以种植速生杨、大樱桃和养殖为主,实行规模化经营,庄园式管理。全镇工业形成塑料彩印、水果加工、精细化工、文化用品、水泥等几大支柱产业。龙口市化工厂是全国鳞化铝加工行业自营进出口量最大的外向型企业;烟台美之良文具有限公司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影集制作基地;龙口市特种胶管厂是国内唯一的大口径、大长度、超高压特种胶管专业生产企业。

七甲镇
党委书记李刚镇长尚德松
概况总面积81平方公里。辖37个行政村,年底总人口26617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92人。200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90.6万元。国内生产总值2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例25∶40∶35。粮食平均亩产713公斤,总产2137.6万公斤。农业总产值0.49亿元,其中种植业(包括果业)总产值3978万元,林业总产值13万元,畜牧业总产值713万元。出口总值600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628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98万美元。人均纯收入3200元,人均居住面积25平方米。
特色产业七甲镇是著名的水果之乡,全镇水果面积2133公顷,盛产山东梨、绿宝石梨、黄金梨、脱毒烟富3苹果及巴梨、杏、板栗、富友柿子、优质大樱桃等干杂果,是山东梨、绿宝石梨、黄金梨的主要生产和出口基地,其中优质山东梨畅销东南亚及欧美各国。建成高档气调库、冷风库13座,库容量达3万吨,配套网套厂、纸箱厂、托盘厂共计21家,果脯厂及水果深加工企业6处,年储存、加工、销售水果20多万吨,有5处果品销售公司拥有自营进出口权,果品远销东南亚及欧美地区,是胶东半岛水果储存、加工、出口重要集散地。境内黄金资源丰富,现有大磨曲家矿区、庙赵家矿区已组织探采生产。

石良镇
党委书记马吉嘉镇长成宝功
概况总面积128.9平方公里。辖67个行政村,年底总人口5.8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399人。200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9.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670万元。国内生产总值4.8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例17∶42∶41。粮食平均亩产710.4公斤,总产465.4万公斤。农业总产值1.56亿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1553万元,林果业总产值10308万元,畜牧业总产值3685万元。进出口总值2390万美元,其中出口总值2390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696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43万美元。人均纯收入3626元,人均居住面积23.3平方米。
特色产业全镇现有年销售收入500万元以上的企业15处,其中三资企业8处,个体工商业户1156个,基本形成以铸造、机械加工、食品、纺织、建安等为主的工业生产格局,其产品烤鱼片、鱿鱼丝、绿豆淀粉、粉丝、果脯、纺织品等大部分销往国外。纯绿豆粉丝、淀粉被评为部优产品,蛋白质精饲料取得国家专利和自营进出口权,山东莱茵集团公司成为全国防腐“四大工程”之一。全镇盛产优质红富士苹果、葡萄、大梨、桃、李、杏、大枣、花椒、花生。水果年总产量达7.2万吨。有500吨以上的气调库14处。镇东部和东南部有丰富的氟化矿和花岗岩矿,已小批量进行开采。境内水库淡水养鱼、河蟹获得成功。

黄山馆镇
党委书记张大盛镇长臧淑玲
概况总面积28.44平方公里。辖21个行政村,年底总人口1.13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727人。200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28.1万元。国内生产总值4.35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例39∶39∶22。粮食平均亩产387.9公斤,总产647.7万公斤。农业总产值3.47亿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7623万元,林果业总产值6900万元,畜牧业总产值6639万元。渔业总产值13523万元。进出口总值3639万美元,其中出口总值3639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667.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31万美元。人均纯收入4160元,人均居住面积15平方米。
特色产业工业初步形成以龙口海盟机械有限公司为龙头,以龙口鑫川铸造厂、龙口富龙机械厂、龙口市阀门厂、龙口铸造厂等相关企业为辅的汽车零部件加工业,主要产品为汽车制动盘、制洞毂,主要销往欧美市场,年可实现出口创汇近4000万美元。农业生产推行产业化经营模式,逐步形成果业、海水养殖业、畜牧养殖业3大主导产业。果业面积867公顷,盛产优质红富士、嘎啦苹果、大樱桃、鲜食酿酒葡萄等;海水养殖以大鲮鲆、海参等海珍品为重点,有大鲮鲆养殖大棚102个,73518平方米,高标准海参养殖池6公顷,年可实现销售收入8500万元;畜牧养殖以肉食鸡为重点,年可出栏肉鸡300万只。

龙港经济开发区
党工委书记管委主任凌明洁
概况总面积67.2平方公里。辖33个行政村(居),总人口10.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8万人。2004年经济总收入80.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5553.8万元。国内生产总值298698万元,一、二、三产业比例6∶48∶46。第一产业从业人员2400人,实现利税780万元,利润750万元;第二产业从业人员8520人,实现利税55000万元,利润35000万元;第三产业从业人员9150人,实现利税25300万元,利润18200万元。进出口总值6535万美元,其中出口总值4835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6326.2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820万美元。
特色产业龙港开发区已形成以汽车配件、机械、化工、橡塑、厨具、建材等为主导的工业生产格局,拥有龙矿集团、百年电力、浅海、龙口港4处烟台市级以上大型企业集团;隆基、兴民车轮、双龙、华东气体、道恩化学、日宝厨具、佳裕塑料、奥宇、兴隆轮胎等20多处大型骨干企业,年销售收入均在1亿元以上;外商投资企业43家。开发区海岸线长32.2公里,盛产对虾、梭子蟹、扇贝等海产品。草莓、苹果、葡萄、大樱桃等水果种植面积667公顷,无公害种植面积333公顷以上。已形成以水产养殖、精准种植、高档果蔬等全方位多品种综合开发的高效农业新格局。区内各类商贸、餐饮服务网点7000家,已开发建成了屺山母岛旅游度假区和北皂后村海水浴场两处旅游景点。

龙口经济开发区
党工委书记管委主任栾民波
概况总面积18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居),总人口1.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50人。2004年经济总收入10.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606.5万元。国内生产总值39640万元,一、二、三产业比例30∶50∶20。第一产业从业人员2978人,实现利税1804万元,利润1125万元;第二产业从业人员1949人,实现利税2401万元,利润771万元;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277人,实现利税1751万元,利润1282万元。进出口总值2000万美元,其中出口总值1552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8115.7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780万美元。
特色产业经济开发区已批准进区项目148个,其中外资项目60个,内资项目88个,投产企业64家,初步形成以机械、电子、建材、食品、轻纺等为重点的5大支柱产业。投资过亿元企业14家,产品销往北美、南美、西欧、澳洲、中东及亚洲等多个国家和地区,形成了海韵制动、隆基集团、山东金锋人造皮革、鑫龙高科、昂特车业等一大批重点骨干企业。

龙口海韵制动系统公司加工车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