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州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60&A=14&rec=226&run=13

市委书记刘延林人大主任孙悦亭
市长林建宁政协主席李培刚
纪委书记侯建强

【市名由来】因古莱州府驻地而得名。

【政区人口】全市总面积1878平方公里。辖11个镇,5个街道办事处,1002个行政村,38个居委会。年底全市总人口85.8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4万人。男女性别比102.4∶100。人口出生率7.87‰,死亡率5.92‰,自然增长率1.95‰。有少数民族15个,242人。

【经济概况】全年实现全市生产总值(GDP)198.3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18.8%。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27.4亿元,增长9.4%;第二产业增加值101.6亿元,增长24.2%;第三产业增加值69.3亿元,增长15.1%。三次产业比重为13.8∶51.2∶35。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103.8亿元,增长41.3%。实现财政总收入11.1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5.7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39.8%。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40.1亿元,比年初增加12.39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06.83亿元,比年初增加9.17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50.45亿元,比年初减少6.05亿元。

【农业】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50.17亿元,比上年增长17%。农业增加值27.4亿元,增长9.4%。粮食总产36.5万吨,增长7.4%;油料总产5.9万吨,增长11.5%;水果总产24万吨,增长5.3%;蔬菜总产38.8万吨,比上年下降19.2%。肉类总产7.4万吨,禽蛋总产3.8万吨,奶类总产3.1万吨。水产品总产29.5万吨,增长1%。全年造林947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26.5%。全市农机总动力108.5万千瓦,增长0.8%。

【工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88.1亿元,比上年增长23.9%。完成出口交货值25.4亿元,增长31.3%。产品销售率达98.2%,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218.4,比上年提高50个百分点。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79家,实现增加值62.2亿元,比上年增长36.9%;实现产品销售收入235亿元,增长54.5%;实现利税28.3亿元,增长70.8%;实现利润19.6亿元,增长77.1%;其中,私营工业实现增加值39.7亿元,增长38.5%。

【建设环保】完成基本建设投资24.7亿元,比上年增长16.4%;更新改造投资6.4亿元,增长77.2%;房地产开发投资3.9亿元,增长5.7%。资质三级及以上建筑企业54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1.5亿元,增长51.3%;实现利税9600万元,增长19.1%。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15个,完成投资额7682.4万元,增长16.28%。

莱州市污水处理厂一角(梁方文摄)

【交通邮电】公路通车里程1903.3公里,公路旅客运输量900万人次,比上年增长5.9%;公路货物运输量1081万吨,增长6.5%;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228.5万吨,增长72.5%。民用汽车拥有量2.3万辆,比上年增长8%;其中私人轿车0.47万辆,增长22.6%。完成邮电业务总量32580万元,增长13%。其中电信业务总量28056万元,增长11.8%;邮政业务总量4524万元,增长10.9%。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24.94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9.44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51.7部/百人,互联网用户1.03万户。

【贸易旅游】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51.4亿元,比上年增长16.5%。城乡商品交易市场73处,同比增加0处。实现进出口总额36713万美元,增长34.8%,其中出口30740万美元,增长31.3%。新签利用外资项目99项,增长4.2%;合同外资30066万美元,增长18.3%;实际利用外资16849万美元,增长48.1%。主要旅游景点有5个。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0万人次,增长6.4%;实现旅游总收入3.7亿元,增长5.7%,其中外汇收入32万美元。

莱州市旅游胜地--大基山

【教科文卫】有中等专业学校7所,在校生0.96万人。普通高中7所,在校生1.56万人。普通初中44所,在校生4.62万人。小学131所,在校生4.61万人。有各类科技人员2.9万人,其中科研单位专业人员1750人。共取得市(地)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17项。专利申请量133件;授权专利78件。有专业艺术表演团体2个,公共图书馆17个,群众艺术馆、文化馆1个,档案馆1个。有卫生机构36所,其中医院、卫生院21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各类卫生机构共有床位2155张,卫生技术人员2402人,其中执业医师1011人,注册护士628人。有体育馆1座,全年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79枚,其中金牌15枚。

【社会生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9815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0.1%;人均消费性支出为6927元,增长7.6%;人均住房使用面积26.7平方米。农民人均纯收入4840元,增长14.2%,生活消费支出2824元,增长17.1%;人均居住面积27.9平方米。全市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75060人,比上年净增3480人;征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费18799万元。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6.5万人,当年收缴保险金2840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19100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72100人,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人数3447人。城镇实现就业再就业10245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467人。年末城镇在岗职工人数6.09万人,比上年下降0.1%;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4945元,增长11.3%。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为5447人,增长18.7%;其中,城镇599人,增长10%;农村4848人,增长17.2%。

【解决“三农”问题】以构建农村“八大网络”为总抓手,全年投入3.1亿元,加强农村路网、水网、电网、林网、通讯网和教育、卫生、保障网络建设。其中,农村道路建设投入7000万元,新修、硬化农村公路240公里,新增通硬化路村庄126个;投入7500万元,完成各类水利工程1450项;投入3900万元,进一步完善城乡电网,每年减少农民电费支出1800多万元;投入5000万元,新增造林面积4467公顷,新建绿色通道170公里;投入6200万元,使有线电视入村率达到100%;新增农村电话6.4万部;投入2000万元,新建、扩建、维修农村校舍9万平方米;投入800万元,加强了农村医疗卫生机构建设,初步形成了市、镇、村三级卫生防治体系;实施农村“保障工程”,全市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达到26.5万人,农村低保标准由过去的年人均660元提高到800元。另外,通过取消农业特产税等减轻农民负担,全市农民政策性受益5433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840元,增长14.2%,是多年来增幅最高的一年。

【加大工业投入力度】全年加大对工业的投入力度,加快工业结构调整步伐,第二产业比重由2003年的48.9%提高到51.2%。全市完成工业投入63亿元,增长49%。机电、石材、黄金及铁业、盐及盐化工、工艺品五大支柱产业支撑作用日趋明显,全年实现销售收入226亿元,利税25亿元,占全市工业经济的比重分别达到70%和68%。大项目建设实现较大突破,鲁达汽车配件、三力纺织机械、盛大铁矿、金仓铁业、环球石材、天源盐业等21个总投资过亿元项目建设进展顺利,金仓股份、天承金业、环日集团、华汽公司、鸿原台钳、亚通金属、鲁烟印务、华鲁机械等骨干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全市销售收入过亿元的企业由15家增加到26家。

第六届国际果蔬博览会种苗分会暨2004(山东)种苗展示交易会(梁方文摄)
【第三产业】以建设区域性人流物流中心为目标,加快发展商贸旅游业。利群集团莱州商厦建成营业,百货大楼扩建工程进展顺利,城区新增大型超市营业面积3.6万平方米,总量达到12万平方米。农村专业批发市场建设步伐加快,金沙综合批发市场一期工程基本完工,柴棚黄牛交易市场年交易量达到3万多头。新建、扩建临港物流项目6个,港口新增石油仓储能力8万立方米。金海岸生态旅游项目完成立项,注册资金已经到位。大基山森林公园完成投资5500万元,建设恢复了11处遗址景观。云峰南路建成通车,云峰山旅游开发具备了基础条件。全市邮电业务总量居全省前列。交通运输、金融保险、中介咨询、社区服务等行业健康发展,全市已初步形成商贸、物流、旅游、金融、保险等门类齐全,初具规模的第三产业新格局。

【基础设施和城市建设】全年投资6亿多元,港、路、水、电等基础设施建设取得新的进展。坚持以港兴市,港口吞吐量达到330万吨,莱州港2个3000吨级泊位竣工投运,2万吨级液体石油化工码头完成立项,总投资5.6亿元的莱州港扩建工程已与中海集团签订合同。全市新修硬化高等级公路及县乡公路281公里,初步形成了便捷高效的公路网络。加大水利投入,全市蓄水能力达到1.4亿立方米,遏制了海水倒灌,地下水位平均回升1米;在全国率先制定了生态型现代化水网建设规划,得到国家水利部的支持和肯定。投资3.3亿元的龙泰热电项目和投资6900万元的城市电网改造工程进展顺利。高标准完成了城市总体规划,实施城市新区“东进南扩”工程和老城区改造提升工程,全年城市建设投入11亿元。全长13.3公里的城市东外环和南外环绿化、美化工程完成,4公里的连接线延伸段工程开工,全长14.1公里的新城区“两纵五横”7条道路主干线基本完工,城市新增发展空间23平方公里,开发住宅小区30万平方米,整修硬化城区道路52万平方米,新增城市公共绿地3.6万平方米。

【改革与对外开放】全市有46家工业企业和23家流通企业完成改制,妥善安置了1.6万名企业职工,为职工补交“三金”和劳动补偿2.38亿元,盘活企业闲置资产2亿多元,核销呆账、死账7亿多元,企业转换了经营机制,增强了发展活力。全市民营经济注册资本达到23亿元,被省政府评为“全省民营经济发展先进市”。对外开放力度加大,成功举办了石材、种苗、食品三次国际性、全国性大型专业展会和杭州重点项目推介会,招商引资成效显著。

莱州市艺苑小区全景(梁方文摄)

【中国(莱州)名特优食品展销会】5月25日在莱州国际会展中心举行,这次展销会由烟台市和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联合主办,莱州市承办,中国质量检验协会、山东省实施名牌战略推进委员会、山东省食品工业协会协办。来自国内外的381家知名食品生产、加工企业参加了此次盛会。展会突出了“关注食品安全、质量,关爱健康,关爱生命”的主题,共设立了包括食品展区、工艺文化展区在内的4个展区、600个国际标准展位,主要展出酒类、饮品类、食品类、食品加工包装及食品加工机械、印刷机械等4大类别、30多个品种。此次展销会与莱州市每年一度的月季花节同期开幕,吸引了来自日本、韩国、美国、俄罗斯等国家和地区的21个贸易采购团组和2660名贸易客商,到会人数达到15万人。展销会开幕当天,达成中外经贸合作项目71个,其中外资项目42个,总投资2.4亿美元,达成国内合作项目29个,总投资13亿元。贸易成交117项,成交总额8.3亿元。

莱州经济开发区
城港路街道办事处

开发区党工委书记管委主任陈召斌
街道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邱兆洲

概况总面积99平方公里。辖61个行政村,3个居委会,年底总人口55849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335人。2004年经济总收入50.4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7712万元。区街生产总值18.24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例22∶58∶20。第一产业从业人员12467人,实现利税4538万元,利润4017万元;第二产业从业人员20084人,实现利税35233万元,利润17864万元;第三产业从业人员7325人,实现利税3048万元,利润1560万元。进出口总值10036万美元,其中出口总值7018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6192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533万美元。
特色产业以汽车零部件为主的机械加工制造业为主导产业,发动机部件、底盘零部件、车身部件、电器设备等汽车4大部分的20多个零部件,上百个品种均有生产加工。有一定规模的机械加工制造类生产企业32家,从业人员11000多人。2004年,总投资10.5亿元的环日子午轮胎项目与总投资6.2亿元的鲁达汽车配件城项目进行开工建设。全区海岸线长13公里,滩涂面积1333公顷,养殖杂色蛤等贝类333公顷。大鲮鲆养殖技术研究中心占地67公顷,育苗车间6000水体,年育苗能力达300万尾。育苗、养殖产品有大鲮鲆、河豚、牙鲆、梭子蟹、海湾扇贝、虾夷贝、海参等,已成为全国最大的大鲮鲆养殖基地和名贵鱼类苗种繁殖、试验基地。大鲮鲆鱼苗试养成功获农业部金奖。花卉面积达200多公顷,以种植绿化苗木、花灌木为主,品种有月季、龙柏、雪松等,优质月季品种在昆明世博会上共获得16枚奖牌,部分品种获得世博会金奖。城港素有“月季之乡”称号。

文昌路街道办事处
党工委书记季祥君主任于维顺
概况总面积46平方公里。辖22个村委会,20个居委会,年底总人口8.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5万人。2004年经济总收入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876万元。街道办事处生产总值7.8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为2.2∶35.5∶62.3。第一产业从业人员2000人,实现利税500万元,利润200万元;第二产业从业人员3900人,实现利税5100万元,利润3350万元;第三产业从业人员9100人,实现利税3800万元,利润1950万元。进出口总值2600万美元,其中出口总值1500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204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65万美元。
特色产业已形成以轻纺、食品、建材、机电为主的工业生产深加工体系,其中水产品、农产品及服装主要出口日本、韩国、美国、欧盟及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东方食品、康大冷藏两大农副产品加工企业,带动发展了万通花卉、五里樱桃、大岚张杏等“两高一优”特色农业。万通科技园被省命名为农业科普示范基地。拥有文昌商贸、万通批发等工商经营型大型批发集贸市场5个,总面积25万平方米,工商经营户达3300余家,日交易额达100万元。境内有大基山、千佛阁等众多旅游景点。大基山是北方道教圣地,丘处机的“摩崖诗刻”和书法大家郑道昭的《置仙坛诗》均镌刻于此。

永安路街道办事处
党工委书枷韩国功主任韩书玲
概况总面积25.1平方公里。辖11个行政村,13个居委会,年底总人口5.2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4万人。2004年经济总收入5.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165万元。街道办事处生产总值5.08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为14∶36∶50。第一产业从业人员2983人,实现利税632万元,利润417万元;第二产业从业人员3355人,实现利税5709万元,利润3634万元;第三产业从业人员3201人,实现利税1.10亿元,利润7775万元。进出口总值230万美元,其中出口总值230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4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20万美元。
特色产业花卉种植历史悠久。有花卉面积20公顷,花园园艺厂培育的莱州月季,在’99昆明世界园艺博览会上包揽该项所有大奖,荣获奖牌28块。仙客来研究所培育的“莱州大红”等新品种畅销全国,远销荷兰、印尼、日本等国家和地区。粉子山矿藏丰富,菱镁石储量全国第二,滑石储量居全省之冠,镁质建材、耐火材料和中高档滑石粉在国内外享有很高声誉。境内盛产海产品300余种,对虾、文蛤、大竹蛏、梭子蟹4大海鲜驰名中外。浅海扇贝养殖和工厂化养鱼初具规模,鲜活鲈鱼、黑鲷、英国大鲮鲆和美国红鱼等海产品畅销国内外。有工业企业180多家,已建立起采矿、建材、机械、印刷、食品、水产品加工等20多个生产门类。

三山岛街道办事处
党工委书记办事处主任鲍跃军
概况总面积157.7平方公里。辖51个行政村,总人口6.9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000人。2004年经济总收入18.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564万元,生产总值13.5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为37∶29∶34。第一产业从业人员22982人,实现利税3830万元,利润2298万元;第二产业从业人员4589人,实现利税3.09亿元,利润1.9亿元;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379人,实现利税3.62亿元,利润2.1亿元。进出口总值1100万美元,其中出口总值1087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3302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335.3万美元。
特色产业境内莱州港扩建2个3000吨级泊位,年吞吐量扩大90万吨,港口吞吐总量达到400万吨。临港工业规模不断膨胀,港口石油中转能力达到175万吨,化工原料中转能力达到30万吨。由省黄金集团等3家公司合资的金海岸旅游开发公司已经成立,开发资金已到位2000万元。华瑞房地产开发建设的“碧海云天”小区和海莱置业投资兴建的“滨海传说”小区已经完成,新增居民830户,人口近3000人,集餐饮、宾馆、洗浴等高档消费于一体的商业步行一条街已完成规划,即将开工。登海种业培育的“掖单13号”玉米种获国家科技一等奖,填补了山东省13年来此奖项的空白。明波水产世界首创了“半滑舌鳎鱼”人工养殖技术。金海种业新培育的“金海五号”玉米种亩产达到1146.7公斤。成达食品公司日宰杀肉食鸡8~10万只,年宰杀量2600万只,年产值4亿多元,带动了辖区乃至周边地区养鸡业的发展。

文峰路街道办事处
党工委书记康秀军主任李光耀
概况总面积39.9平方公里。辖51个行政村,年底总人口1.9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78人。2004年经济总收入5.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689万元。街道办事处生产总值16722万元,一、二、三产业比为17∶33∶50。第一产业从业人员4669人,实现利税146万元,利润100多万元;第二产业从业人员3800人,实现利税1500万元,利润980万元;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748人,实现利税1273万元,利润1100万元。进出口总值866万美元,其中出口总值609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00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6.8万美元。
特色产业境内拥有以魏碑摩崖石刻而名扬中外的文峰山,旅游资源丰富。交通便利,莱州市东外环已经完工,可直通文峰山。拥有果园面积400公顷,年产量3078吨,是莱州果品的重要产地。文峰牌大樱桃质优味美,品种齐全,远近闻名;优系富士年产量2407吨。全街道共有草艺品、饮料、铸造、机加工、石材、建筑等生产企业130多家,其中鹏翔工艺品、外贸石材等名优产品在国内外市场供不应求。

金城镇
党委书记张志强镇长殷立军
概况总面积110平方公里。辖38个行政村,年底总人口3655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554人。200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4.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663万元。全镇生产总值9.25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例41∶44∶15。粮食平均亩产346公斤,总产1419万公斤。农业总产值7.1亿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2760万元,林果业总产值6422万元,畜牧业总产值1587万元,渔业总产值59980万元。进出口总值2235万美元,其中出口总值1721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69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62.5万美元。人均纯收入4709元,人均居住面积30平方米。
特色产业金城镇是黄金生产重镇,拥有新城金矿、焦家金矿、天承矿业等一批大中型黄金矿山企业。果园面积1933公顷,“金宝牌”红富士苹果获得绿色食品证书标识权。海岸线长17.5公里,15米等深线内可供开发水域3万公顷,盛产梭子蟹、加吉鱼、灰刺参、对虾4大海鲜,其中尤以石虎嘴出产的六棱灰刺参最为名贵。境内依林傍海,气候宜人,为全国卫生、石化系统度假疗养基地。工业形成以橡胶配件、机械配件铸造加工、毛皮染整、建筑建材、农副产品加工为主体的生产格局。面塑是传统工艺生产项目,吉祥物“圣虫”面塑被编入《亚太地区工艺大全》一书。

朱桥镇
党委书记杨书君镇长王树丽
概况总面积149.4平方公里。辖105个行政村,年底总人口6.7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801人。200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6.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620万元。全镇生产总值8.2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例28∶55∶17。粮食平均亩产384.5公斤,总产4586.2万公斤。农业总产值3.1亿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14830万元,林果业总产值5792万元,畜牧业总产值10348万元。进出口总值2805万美元,其中出口创汇2400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98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41万美元。人均纯收入4245元,人均居住面积32平方米。
特色产业全镇形成以汽车零部件制造业、皮件加工业、笔刷加工业、农副产品加工业、纸制品加工业5大支柱产业,其中以三力集团为龙头的汽车零部件加工业成为龙头企业。建成莱州仙桃标准化生产基地、优质苹果生产基地、玉米大白菜制种基地、速生丰产林基地、出口蔬菜生产基地等6大农业基地,其中莱州仙桃荣获“中国国际农业博览会名牌产品”称号。朱桥大集历史悠久,拥有闻名胶东的名优宠物市场、古玩交易市场和木材交易市场,年商品交易额突破亿元大关。

平里店镇
党委书记张波涛镇长潘贵德
概况总面积76.4平方公里。辖60个行政村,年底总人口4.416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339人。200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033万元。全镇生产总值7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为22∶60∶18。粮食平均亩产585公斤,总产2585.3万公斤。农业总产值1.5亿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11000万元,林果业总产值3100万元,畜牧业总产值900万元。进出口总值466万美元,其中出口总值454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819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66万美元。人均纯收入4288元,人均居住面积25平方米。
特色产业平里店镇是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和机械制造之乡。农业已经形成龙头企业+协会+基地+农户四位一体的产业化格局,有龙德果蔬有限公司等农产品储藏加工企业6家,年加工储藏能力1万吨,草莓、圆葱、富硒苹果3个协会带动1万农户发展种植基地2400公顷,实现了与大市场的对接,为国家民政部农村经济专业协会现场会提供了经验。工业拳头产品鸿源台钳、造纸机械、悦龙橡塑均通过ISO9002国际标准质量体系认证,销往美国、日本及西欧等30多个国家和地区。

程郭镇
党委书记孙开平镇长杨洪池
概况总面积133.9平方公里。辖74个行政村,年底总人口4.26万人。200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9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100万元。全镇生产总值4.38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为32.8∶32.9∶34.3。粮食平均亩产350公斤,总产2034万公斤。农业总产值3.67亿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26300万元,林果业总产值400万元,畜牧业总产值9900万元,渔业总产值100万元。进出口总值720万美元,其中出口总值700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59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00万美元。人均纯收入4270元,人均居住面积25平方米。
特色产业该镇形成了规划12平方公里的临城综合开发企业集团、石材开采加工企业集团和大姜加工企业集团等“三大企业集团群体”。珍珠红石材资源为全国独有,年产优质板材200万平方米;建有全市唯一的大姜批发市场;拥有1333公顷果品、333公顷瓜菜、1000公顷大姜、1133公顷经济林、667公顷制种、12处禽畜养殖小区等“六大农业高效基地”;集保鲜、加工、气调为一体的天赐宝物产、莱利食品、万荣达食品等多家农产品加工企业在辖区落户,产品远销印尼、俄罗斯、马来西亚、菲律宾等国家和地区。

驿道镇
党委书记王升先镇长刘均湖
概况总面积180.2平方公里。辖85个行政村,年底总人口4.9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313人。200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0.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49万元。全镇生产总值5.5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为23∶43∶34。粮食平均亩产582公斤,总产2029.7万公斤。农业总产值3.35亿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18278.9万元,林果业总产值5538万元,畜牧业总产值9554万元,渔业总产值105万元。进出口总值369万美元,其中出口总值368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256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2万美元。人均纯收入3818元,人均居住面积29平方米。
特色产业初步形成机械加工、纺织服装、皮件加工、矿产开发和农副产品加工5大支柱产业,主导产品汽车刹车盘、纺织服装、皮手套、萤石精粉等畅销国内外。华鲁汽车配件有限公司、和盛织布有限公司等龙头骨干企业规模不断膨胀,2004年销售收入均超过5000万元,被工商系统评为省级“重合同、守信用”企业和银行系统“AAA级信用企业”。以生产皮手套为主的皮件加工业是传统优势产业,拥有皮件加工专业村38个,其中狗爪埠村是烟台市“皮件加工专业村”,专业生产企业和个体私营业户有200多家,年加工皮手套1000多万副。大姜年种植面积1000公顷,“龙潭”牌大姜畅销国内外,被认定为“国家无公害大姜生产基地”。建有规范的生态环保畜禽养殖小区30多处,年肉鸡出栏500多万只,生猪出栏8万多头,是国家级无规定动物疫病示范区、山东省“牧业强镇”之一。

郭家店镇
党委书记刘宏镇长赵海云
概况总面积243.3平方公里。辖96个行政村,年底总人口5.5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149人。200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6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90万元。全镇生产总值3.2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为50∶20∶30。粮食平均亩产489公斤,总产352万公斤。农业总产值3.88亿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2.9亿元,林果业总产值596万元,畜牧业总产值9000万元,渔业总产值203万元。出口总值4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3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1.5万美元。人均纯收入3365元,人均居住面积25平方米。
特色产业全镇林果面积4667公顷,其中以优质红富士为主的苹果面积2000公顷,板栗333公顷,速生杨2000公顷,葡萄、银杏等333公顷。域内有“中国莱州牛市”,日上市量800头,主要品种有西门塔尔、夏洛莱、梨木赞等。全镇肉牛存栏达2万多头。韩国独资企业华丰乳业公司,日加工鲜奶100吨,带动全镇养殖奶牛1000头。山地鸡、小尾寒羊、生猪等养殖具备了一定的发展规模。

柞村镇
党委书记国树军镇长孙悦伟
概况总面积147平方公里。辖62个行政村,年底总人口4.1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05人。200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4.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470万元。全镇生产总值7.3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为8.4∶68.6∶23.0。粮食平均亩产319公斤,总产1593.9万公斤。农业总产值1.03亿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7620万元,林果业总产值2910万元,畜牧业总产值2150万元,渔业总产值13.2万元。进出口总值761万美元,其中出口总值729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33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468万美元。人均纯收入4868元,人均居住面积30平方米。
特色产业柞村镇是花岗岩、大理石的主要产地之一,素有“中国石材之乡”、“中国北方石材出口基地”、“中国石都”之誉。石材储量达30亿立方米,主要品种有樱花红、山东白麻、晶白玉等20多个品种。以石材为主的个体私营经济是该镇的主导产业,辖石材开采、加工企业1200多家,从业人员8万余人。年开采加工石料50万立方米,加工板材1000多万平方米,各类雕刻制品、异型材15万余件。2003年、2004年连续成功举办了两届国际石材展览会。

夏邱镇
党委书记金显道镇长邓殿栩
概况总面积63.7平方公里。辖49个行政村,年底总人口3.7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70人。200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3.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654万元。全镇生产总值10.8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为6∶67∶27。粮食平均亩产367公斤,总产1700.4万公斤。农业总产值9505亿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7380万元,林果业总产值108万元,畜牧业总产值2017万元。进出口总值1001万美元,其中出口总值971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317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42万美元。人均纯收入5197元,人均居住面积29平方米。
特色产业石材业是本镇的支柱产业,已形成从板材加工、矿山开采、异型雕刻刀机械制造、磨料与磨具生产、建筑安装的完整石材生产体系。全镇各类民营企业1600多家,其中石材企业1300多家,自营进出口企业43家,外资企业21家。生产、经营、加工各种大理石、花岗石品种200多个,年加工各类板材3000多万平方米,年生产异型、雕刻等石制品60余万件,产品远销韩国、日本、香港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

沙河镇
党委书记郭方文镇长张百仁
概况总面积140平方公里。辖116个行政村,年底总人口10.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900人。200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54.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069万元。全镇生产总值19.2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为9∶67∶24。粮食平均亩产397.5公斤,总产3789.4万公斤。农业总产值1.66亿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8600万元,林果业总产值600万元,畜牧业总产值4700万元,渔业总产值2700万元。进出口总值1374万美元,其中出口总值1069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259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54.9万美元。人均纯收入4598元,人均居住面积25平方米。
特色产业沙河镇是塑料集散、加工中心。在镇东段规划建设塑料园区,占地2平方公里,入园企业2000多家,主要从事废旧塑料造粒、塑料制品加工、塑料机械加工和塑料机械模具加工等。年收购废旧塑料50万吨,破碎造粒、加工制品能力40万吨,年生产各类塑料机械14.5万台套。该镇又是全国草制工艺品的发源地,历史久远,普及面广,2004年底草艺品企业58家,从业人员3万人,形成“村村搞草编,户户忙创汇”的生产局面,产品销往20多个国家和地区,年创产值1.5亿元。2004年有化工机械企业106家,销售规模占全国市场份额的60%。生产化工机械8万台套,年销售收入3.1亿元。

土山镇
党委书记张博良镇长朱振光
概况总面积188平方公里。辖48个行政村,年底总人口53283人,其中非农业人口4346人。200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32.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553万元。全镇生产总值15.8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为9∶70∶21。粮食平均亩产365公斤,总产2341万公斤。农业总产值2.5亿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8583万元,林果业总产值147万元,畜牧业总产值6284万元,渔业总产值10140万元。进出口总值3400万美元,其中出口总值3320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257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72.5万美元。人均纯收入5097元,人均居住面积25平方米。
特色产业全镇拥有工业企业120余家,其中独资、合资企业13家,主要从事汽车零部件、盐及盐化工、压力容器、橡胶、铜材、塑编、草编、纺纱等产品生产,已与美国、德国、比利时、阿联酋等1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合资合作关系,有20多种产品打入国际市场,拥有环日集团、鲁源公司、天源公司、盛大铁矿等一批大中型企业,年实现工业销售收入40亿元。铁矿储量4300多万吨,年采选铁矿石110万吨,生产铁精粉30万吨。拥有盐田面积35万公亩,年产优质大粒盐100多万吨,溴素4000吨。海岸线长25公里,水产品年产5000吨,滩涂面积6667公顷,盛产鱼、对虾、梭子蟹及竹蛏、文蛤等各种贝类。

虎头崖镇
党委书记李胜镇长梁振国
概况总面积114.1平方公里。辖73个行政村,年底总人口5.1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260人。200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9.2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281万元。全镇生产总值8.2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为13.2∶65.5∶21.3。粮食平均亩产266公斤,总产2186万公斤。农业总产值1.87亿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6887万元,林果业总产值294万元,畜牧业总产值3567万元,渔业总产值7928万元。进出口总值2737万美元,其中出口总值1909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206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05万美元。人均纯收入4268元,人均居住面积18平方米。
特色产业盛产对虾、文蛤、梭子蟹、大竹蛏等海产品,浅海养殖品种多,面积大。林果业有中华寿桃、大樱桃、速生杨等农业示范园38处、400多公顷。工业有家用电器、木工机械、塑料加工、机械制造、矿产品开采加工、农产品保鲜加工、建筑建材等生产企业,其中家电、压力容器、塑编、轻烧镁、滑石粉等产品出口。

(王杨杨宏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