莱山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60&A=14&rec=224&run=13

区委书记于常青人大主任焦嫦娥
区长刘洪波政协主席史兴雨
纪委书记季善亭

【区名由来】因境内有莱山而得名。

【政区人口】全区总面积258平方公里。辖2个镇、3个街道办事处、2个工业园区,共90个行政村、27个社区。年底全区总人口19.2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19万人。男女性别比102∶100。人口出生率7.38‰,死亡率5.66‰,自然增长率1.71‰。有少数民族26个,954人。

【经济概况】全年实现全区生产总值48.4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9%。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1.74亿元,增长3.4%;第二产业增加值29.6亿元,增长32.2%;第三产业增加值17.1亿元,增长26.4%。三次产业比重为3.6∶61.1∶35.3。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77.2亿元,增长70.7%。实现财政总收入4.38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2.3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51.3%。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43.5亿元,比年初增加8.9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25.4亿元,比年初增加4.9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31.3亿元,比年初增加4.1亿元。

【农业】全年农林牧渔业实现总产值3.23亿元,比上年增长17.5%。农业增加值1.74亿元,增长16.8%。粮食总产1.88万吨,增长-14.2%;油料总产3100吨,增长-10.5%;水果总产1.21万吨,增长11.2%;蔬菜总产8.21万吨,增长5%。肉类总产2754吨,禽蛋总产3076吨,奶类总产3261吨。水产品总产2.9万吨,增长2.9%。全年造林150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32.5%。全区农机总动力16.5万千瓦,增长-8.8%。

【工业】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23.24亿元,比上年增长35%。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148家,实现增加值19.9亿元,比上年增长36.9%;产品销售率达99.4%,比上年提高0.7个百分点;实现产品销售收入62亿元,增长49.4%;实现利润4.8亿元,增长111.7%;实现利税6.9亿元,增长101.5%。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66.3%,比上年提高43.1个百分点。

烟台体育中心
【建设环保】完成基本建设投资41.78亿元,比上年增长38.1%;更新改造投资8000万元;房地产开发投资16.49亿元,增长83.6%。具有资质等级的建筑企业51家,完成建筑业总产值19.59亿元,增长43.6%;建筑施工面积252.6万平方米,增长39.4%。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18个,完成投资额1.48亿元,是上年的33.6倍。

【交通邮电】公路通车里程168公里。民用汽车拥有量6834辆,比上年增长16.9%。完成邮电业务总量12376万元,增长77.8%。其中电信业务总量10528万元,增长104.7%;邮政业务总量1848万元,增长12.54%。年末固定电话用户达到7.8万户,移动电话用户11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72部/百人,互联网用户9000户。

【贸易旅游】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14.77亿元,比上年增长16.9%。城乡商品交易市场8处,成交额8727万元,同比增长19.55%。实现进出口总额4.38亿美元,增长21%,其中出口3.08亿美元,增长27.9%。新签利用外资项目83项,合同外资额3.78亿美元,增长93.2%;实际利用外资1.87亿美元,增长108.2%。主要旅游景点有体育公园、黄海游乐城、岱王山庄、凤凰山公园等。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54.7万人次,增长22%;实现旅游总收入2.3亿元,其中外汇收入342万美元。

【教科文卫】有中等专业学校6所,在校生2600人。普通中学9所,在校生9500人。小学22所,在校生8300人。有各类科技人员9200人,其中从事科技活动人员4000人。共取得市(地)级以上各类科技成果1项。专利申请量142件;授权专利42件。有公共图书馆3个。有卫生机构8所,其中,医院、卫生院6所,卫生防疫防治机构1所,妇幼保健机构1所。各类卫生机构拥有床位250张,卫生技术人员420人,其中医生210人。有体育馆1座,全年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30枚,其中金牌3枚。

【社会生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1280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0.4%。农民人均纯收入4900元,增长15.3%;生活消费支出3320元,增长19.6%;人均居住面积31平方米。全区企业养老保险参保人数11916人,比上年净增3015人;征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费2196万元。农村养老保险参保人数22964人,当年收缴保险金442万元。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8123人,参加失业保险人数11949人,享受失业保险待遇的人数174人。城镇实现就业再就业3653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673人。年末城镇在岗职工人数5.2万人,增长72.6%;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6977元,增长19.8%。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为747人,增长-0.8%;其中,城镇452人,增长-3.21%;农村295人,增长3.15%。

【城市建设】全年共完成城市基础设施及重点工程建设投入1亿多元。一是配合市政府全力推进市级重点工程建设。体育公园二期、中国农大烟台分校、烟台大学南校区、工商学院西校区、滨州医学院二期、五一三所和成龙线等重点工程和征地、拆迁等工作均达到进度要求。二是加快区级重点工程建设。加大对工业园区的投入,盛泉和马山两个110KV变电站相继投入使用,滨海热电一期完工并投入运行,马山2万吨污水提升泵完成了基础工程。机场东路续建、生态广场等工程达到了预定要求。三是狠抓旧村改造。总规划面积46万平方米的黄海城市花园已竣工32万平方米;建成区内有6个村居的整体改造规划通过市里批准,部分村庄的规划开始实施。四是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清除乱搭乱建违章建筑,继续加大对城区美化、绿化工程的资金投入,狠抓居民小区物业管理工作,全区实行规范管理的小区达到27个。

【“三农”工作】全年农民人均纯收入4900元,同比增长15.3%,创历史新高。认真探索解决失地农民的生产生活问题。出台了失地农民养老保险、最低生活保障、就业和合作医疗4个配套文件,并抓紧组织实施,全年共有53个村、5万多人参加了合作医疗,农民就业明显增加;按照新标准足额发放了农村最低生活保障金,继续开展包村扶贫工作。深化农村税费改革,降低农业税税率3个百分点,减轻农民负担220万元;取消了农业特产税,完成了种粮农民直接补贴。着力改善农村生产生活条件。投资700多万元,高标准修复了水毁桥梁3座;继续抓好“村村通油路”工程,解决了部分村的饮水问题;新添堡橡胶坝完成投入600万元,主体工程已完工;绕城和烟威高速公路两侧绿化15公里,封山育林面积3533公顷。

【科技教育】全年列入市以上科技发展计划38项,专利申请142件,实施专利技术21件;新增省级高新技术企业6家,总数达到42家;总建筑面积4万平方米的创业中心二期工程建设全面启动;中俄基地在对俄科技合作上迈出新步伐。全年规模以上工业企业高新技术产业产值达到35.2亿元,增长72%。教育事业成绩突出。学校布局进一步优化,办学条件显著改善,永铭中学建成并正式投入使用,在校生达1100人;烟大附中、清泉学校达到省级规范化学校标准,全年新建改建校舍1.7万平方米;教学质量继续提高,莱山一中高考本科上线人数达到154人,再创历史新高。

【莱山建区10周年区庆】12月26日,莱山区召开大会,庆祝建区10周年。莱山区经国务院批准于1994年12月26日正式挂牌成立。
  10年来,全区社会生产力大发展,综合经济实力大增强。结合建区之初经济基础薄弱,区镇财力匮乏,基础设施落后的实际,综合实施“开放带动、科技拉动、三产启动、设施推动”的发展战略,使全区各项工作迅速起步,进入了快速发展的轨道。近年来,坚持走“工业立区”和外向型经济发展之路,全方位推进招商引资,集中人财物力建设工业园区,采取招强引优、培植骨干、加快发展第三产业等一系列举措,在继续膨胀经济总量的同时,努力提升经济效益和质量。2004年,全区GDP达到48.4亿元,比1994年增长6倍;地方财政收入由建区初的1452万元增加到2.3亿元,增长14倍;外贸出口由450万美元增加到3.2亿美元,增长70倍;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由6家发展到200家,初步形成了电子信息、汽车及零部件制造、医药、食品加工等骨干产业群体,涌现出一批销售收入过亿元的较大企业。全区主要经济指标大都保持了30%~50%的较快增长,投资、利用外资等后劲指标多年实现翻番增长,区域综合经济实力大幅度提升,成为全市发展最快的经济板块之一。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城乡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全区累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资金14亿多元,建成区面积由11平方公里拓展到53平方公里。特别是2000年以来,坚持工业化、城市化一体推进,园区建设和城市建设一体推进,相继建成了一批重点工程。经过10年建设,全区交通四通八达,水电热力供应充足,环境优美亮丽,处处呈现出新城新区的现代气息。

(林乐堂)

滨海景观

初家街道办事处
党工委书记王嗣强主任刘颖
概况总面积24.9平方公里。辖9个社区居委会和10个村委会,年底总人口18868人。2004年经济总收入83334万元,地方财政收入2140万元。街道办事处生产总值65106万元,一、二、三产业比为1∶62∶37。第一产业从业人员1567人,实现利税528万元,利润351万元;第二产业从业人员7199人,实现利税10811万元,利润4856万元;第三产业从业人员3937人,实现利税4072万元,利润1824万元。进出口总值1401万美元,其中出口总值803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4967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035万美元。
特色产业形成了以麦芽、精密铜管为龙头,以电子、服装、化工为主体的产业群,重点企业有东悦制衣、金桥建筑、优诺化工、成达新材料等。烟台市麦芽厂已发展成为亚洲第二大啤酒原料生产基地。城郊型农业发展势头良好,果业、蔬菜、花卉种植初具规模,并创出了大樱桃等农产品品牌,产品销往国内外。商贸、餐饮、旅游、房地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黄海路街道办事处
党工委书记孙海山主任王莉莉
概况总面积17.41平方公里。辖14个社区居委会,年底总人口5.3万人。2004年经济总收入10146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3966万元。街道办事处生产总值84847万元,一、二、三产业比为1∶44∶55。第一产业从业人员163人,实现利税155万元,利润149万元;第二产业从业人员4479人,实现利税8703万元,利润5294万元;第三产业从业人员6179人,实现利税5312万元,利润3217万元。进出口总值800万美元,其中出口总值350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42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390万美元。
特色产业旅游资源丰富,黄海游乐城、黄海城市花园、竹林寺等是全市重要的旅游景点。星级酒店、宾馆40余处,形成了集居住、餐饮、游乐、度假、疗养于一体的多功能、高档次的旅游服务体系。拥有工业企业60余家,形成了建筑建材、汽车配件、塑料加工、精细化工等7大支柱产业。按照国际化标准,规划建设了飞龙、岱山等6个生态式、人性化工业小区,成为招商引资和发展经济的重要载体。

滨海路街道办事处
党工委书记刘锡寿主任曲双汝
概况总面积26.25平方公里。辖9个社区居委会、7个村委会,年底总人口19800人。2004年经济总收入4.9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532万元。街道办事处生产总值3.8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为5∶70∶25。第一产业从业人员1490人,实现利税120万元,利润30万元;第二产业从业人员9952人,实现利税12593万元,利润6833万元;第三产业从业人员2063人,实现利税2178万元,利润1950万元。进出口总值2330万美元,其中出口总值1630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4788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20.3万美元。
特色产业大樱桃生产基地总面积330公顷,建成节水型微喷工程,使大樱桃增产15%,农民每亩增收近千元。拥有2万平方米的大樱桃批发市场,年交易量达3000余吨。园林花卉基地形成一定规模。工业经济发达,主要有电子、服装、机械加工、精细化工、塑编等产业。第三产业发展较快,餐饮、旅游、商贸等初具规模。

莱山镇
党委书记镇长李金涛
概况总面积67平方公里。辖31个行政村,年底总人口4万人。200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4.3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12万元。全镇生产总值4.12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为12∶55∶33。粮食平均亩产322公斤,总产650万公斤。农业总产值5050万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2500万元,林果业总产值2050万元,畜牧业总产

滨海中路

值500万元。进出口总值27078万美元,其中出口总值4434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4774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686万美元。人均纯收入4570元,人均居住面积25平方米。
特色产业农业以城郊型为特点,初步建起万亩果业项目区、无公害蔬菜生产基地、苗木花卉生产基地等5个精品农业项目区。工业以占地2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为基础,初步形成了以服装加工、木材加工、机械加工为骨干的产业群。工业园区已落户项目116个,项目总投资11.2亿元,其中外资项目16个,合同利用外资18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1300万美元;已投产企业40家,其中服装加工等劳动密集型企业12家。2004年,完成工业增加值1.24亿元,实现利税2860万元,利润1860万元,分别占全镇工业的74.8%、65.1%和70.2%。

解甲庄镇
党委书记刘文家镇长宋文轲
概况总面积96.5平方公里。辖33个行政村,年底总人口40549人。2004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6.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658万元。全镇生产总值4.58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为12.8∶65.1∶22.1。粮食平均亩产305公斤,总产936.7万公斤。农业总产值1.99亿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3862万元,林果业总产值942万元,畜牧业总产值8146万元,渔业总产值6945万元。进出口总值1500万美元,其中出口总值1167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4668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678万美元。人均纯收入4240元,人均居住面积30.5平方米。
特色产业大樱桃种植面积400公顷,年收入4200万元,大樱桃批发市场3处。无公害西瓜种植面积100公顷,年收入750万元,其中特小凤西瓜已注册商标。海水养殖面积700公顷,水产品年产量1500吨,产值4000万元。以机电加工、冶金、铸造为主导产业的工业园区,引进项目53个,其中外资项目3个,总投资6.2亿元,合同利用外资817万美元。

莱山经济开发区
党工委书记管委主任吴军源
概况总面积23平方公里。辖5个社区居委会、2个村委会,年底总人口28102人。2004年经济总收入266561万元,地方财政收入2227万元。开发区生产总值75821万元,一、二、三产业比为0.2∶93.9∶5.9。第一产业从业人员2079人,实现利税120万元,利润100万元;第二产业从业人员25310人,实现利税17515万元,利润11534万元;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083人,实现利税1460万元,利润1022万元。进出口总值33819万美元,其中出口总值15947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6917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941万美元。
特色产业区内工业形成了以三尼电子、东渡电子为代表的电子信息产业,以北方奔驰客车、德国塞夫爱科车辆为代表的汽车及零部件产业,以蓝德空调、杰瑞设备为代表的机电设备产业,以东方海洋、山海食品为代表的食品加工业,以三亚服装、二东服装为代表的服装加工业,以东宝产业、三垒建材为代表的新型建材业,以澳柯玛(烟台)商贸中心为代表的商贸流通业等7大支柱产业。2004年,北方奔驰客车制造(烟台)有限公司销售收入3675万元,纳税331万元;烟台杰瑞设备有限公司销售收入7445万元,纳税358万元;山东东方海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销售收入17300万元,纳税100万元。

APEC产业园
党工委书记管委主任张翔
概况总面积8.6平方公里。辖7个村委会,年底总人口5715人。2004年经济总收入8497万元,地方财政收入106万元。产业园生产总值5190万元,一、二、三产业比为41∶45∶14。第一产业从业人员886人,实现利税290万元,利润193万元;第二产业从业人员453人,实现利税835万元,利润521万元;第三产业从业人员328人,实现利税121万元,利润81万元。进出口总值1452万美元,其中出口总值813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830万美元。
特色产业高新技术产业发展迅速,形成了电子信息、生物制药、汽车配件、精细化工、新材料、食品加工6大骨干产业。拥有企业40多家,其中烟台万利医用品有限公司和烟台万利海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形成了从原料到产品一条龙的生产模式,成为园区新的经济增长点。

黄海游乐城海水浴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