粮油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60&A=14&rec=138&run=13

【概况】2004年,全市粮食系统共完成销售收入26亿元,实现利税1.2亿元,利税总额继续位居全省同行业之首。
  围绕培育面粉、油脂、饲料和出口创汇等特色产业,进一步推进技术创新,发展精深加工,新龙、龙丰、新烟、春雪、枫林等一批骨干企业继续保持了良性发展的良好态势。列入市政“三个十工程”的8户企业共完成销售收入22亿元,同比增长11%;实现利税1.3亿元,同比增长152%;出口创汇2300万美元,同比增长18%。城镇粮油供应企业大力实施快餐连锁经营,将居民“厨房”办进社区,实现了居民主食社会化、规模化、连锁化供应,“蓝白”等几个区域性名牌企业健康成长,“居民厨房工程”取得了良好的社会和经济效益。莱州粮食部门大力实施订单农业,用粮食产业化启动粮食生产标准化,构筑了农企、银企、科企联手和地域粮食安全的共赢格局,国务院总理温家宝、省委书记张高丽等领导同志先后对莱州经验做出重要批示,要求在全国推广。积极争取政府支持,多方筹措资金,妥善解决了部分离退休干部的医疗费报销、困难企业职工分流安置费和补交“三金”办理部分困难企业职工退休等影响系统稳定的困难和问题。狠抓制度建设,进一步完善了局党委会、局长办公会和机关行政工作等制度,落实承诺服务制、首接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等服务性规章,机关工作更加规范化。广泛开展“比、学、赶、超”活动,通过横向对比看不足,纵向对比找差距,公务员干事创业积极性和工作作风显著改善。

【购销市场化改革】一是认真落实储备粮规模。2004年,全市各级粮食部门通过异地采购、委托收购、划转等方式,累计收购粮食22.24万吨,占市政府建议计划的139%,在全省率先完成了夏粮收购任务。市、县两级33万吨的地方储备粮规模全部充实到位,增强了政府调控粮食市场的能力。市级10万吨地方储备库工程建设进展顺利,其中一期(5万吨)工程于7月按期竣工,仅用两个月就完成了“新库装新粮”任务。二是于5月份制定下发了《关于进一步做好粮食工作保障粮食安全的意见》和《粮食供应应急预案》等文件,加强了对粮食供求和粮食价格的监控。三是按照“一符三专四落实”的要求,加强储备粮管理,实施依法管粮,“四无”粮仓率达99%。完善了轮换机制,对1.5万吨储备粮进行了及时轮换,确保了储备粮数量真实、品质完好和储粮安全。四是先后与新烟、台华等面粉加工企业和市区各大超市签订了粮食生产和供应协议,在市地方储备库新增了2000吨大米储备,保证了特殊情况下粮食市场供应不断档、价格不暴跌。在2003年以来的三次粮食价格波动期间,市县两级粮食部门反应迅速,应对得力,确保了市场稳定和人心安定。

【国有粮食企业改革】除承担粮食储备和军粮供应等政策性业务的企业继续实行国有独资外,其他国有粮食企业全部进行改制,实现国有资本的全部退出,职工身份全部置换。一是对外争取政府和有关部门的支持,协调解决了一批悬而未决的老大难问题;对内由各科室对口包接,分片负责改制企业的衔接协调工作,深入基层督导企业进行改革改制;将直属单位一把手明确为改革改制的第一责任人,避免了相互推诿而延缓改制进程。二是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一企一策、因企制宜”的原则确定改制形式。对具备整体改制条件的饲料、物资、开发、运输等公司,成立由职工共同募资持股的有限责任公司。对原事业编的批发市场和粮油科研所等单位,进行捆绑合并,先事改企再改制。对债务沉重、启动困难的储运公司,实行剥离改制。经报请政府批准,首先登记注册成立山东烟台国家粮食储备库,接管5万吨储备粮的政策性业务,同时,将储运公司现有的土地、办公楼和仓房设施等整体划转给烟台市交运集团公司,由交运集团接收或出资分流公司100多名职工,改革工作进展顺利。对严重资不抵债、无法重组盘活的企业,依法实施破产。已依法破产企业1户,关闭企业6户,事改企后改制3户,整体改制3户,其余6户企业也已进入改制程序。县属粮食企业中的经营性企业基本完成改制,58%的购销企业完成改革。在改革中,各级坚持依法和有情的原则,对所有分流人员,全部以不低于劳动法规定的标准及时足额地发放了经济补偿金,得到了职工的理解和支持,确保了改革平稳推进和全系统稳定。

(崔乃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