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志工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60&A=13&rec=53&run=13

【地方史志工作】2003年,烟台市地方史志系统按照省史志编委会九届一次会议精神和省史志办领导的指示要求,努力推进修志工作更有机地纳入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按“五到位”要求开展各项工作。史志人员认真学习领会张高丽同志关于地方史志工作的讲话精神,提高认识,统一思想。在明确讲话意义、吃透上级方针政策的基础上,烟台市史志办制定完善了本单位年度工作计划,同时,为各县市区、各修志部门印发了张高丽同志的讲话材料,有针以性地提要求抓落实。年内,烟台市政府重新调整了烟台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组成人员,市委书记焉荣竹任名誉主任,市长周齐任主任,市委副书记、副市长张建华任副主任。为补充史志办人员,引进了3名大学生,其中两名选调生,1名英语本科生;聘请两名多年从事史志工作的老同志承担专业志、人物志的编撰工作。年内,健全理顺了芝罘区、莱山区、牟平区、龙口市、莱州市、栖霞市、长岛县的史志机构,其中芝罘区、莱州市、龙口市新成立了史志办,理顺了机构编制。其它县市区充实了工作能力较强的史志人员。
  新一轮修志工作扎实推进。2003年烟台市史志办先后3次讨论修改了《烟台市志》篇目,在原有基础上增设了果蔬业、经济园区建设、特色工业等编,调整了编排次序和相关章节内容,更加突出了时代特色和烟台地域特色。进一步规范修志工作。烟台市史志办起草并印发了《一部成书难问世的地方志》、《续修〈烟台市志〉“人物志”撰稿通知》、《关于填报副厅级、部队副师级以上干部情况统计表的通知》、《关于续志编撰规范行文的通知》、《关于审阅市志稿有关注意事项》以及市志有关编写要求等文件,以政府名义印发了《关于续(新)修行业志、部门志、企事业单位志的意见》的通知,部署各行业单位在为市志撰稿的同时,续(新)修行业志、部门志、企事业单位志。年内,《烟台市志》已全面落实供稿单位,大多数单位正在收集材料、撰写稿件,有三分之一的单位已经完成初稿。卫生、体育、编办等部门已完成独立成志的部门志稿,烟台港务局等十几家单位计划编写行业志、部门志和企事业单位志,有的正在组织实施。
  加强续志业务培训和指导工作。市史志办参与了市直单位、县、乡、村等不同层面的多项业务培训,通过授课、个别交流和专题指导等形式,普及传授修志知识。鼓励并带动县市区间的业务交流学习,续志启动晚的县市区主动到启动早的县市区登门拜访,求宝问经,作为续志试点的招远市、牟平区也热心地向其他县市区传授修志经验,起到了很好的带头作用。
  重视督查续志工作。2003年4月,省史志办工作组一行来烟,对栖霞、龙口、莱州、长岛等县市区进行修志工作督查,重点解决县市区的机构建设问题。2003年10~11月,烟台市政府办、史志办又联合对牟平区、莱山区、龙口市、莱州市、蓬莱市续志工作进行督查,促进了各县市区的修志队伍建设和续志工作。年内,全市13个县市区已有11个召开了续志会议,并举办了业务培训班。牟平区、招远市资料征集工作基本结束,已进入编写阶段。还有2个县市正在筹备续志会议。
  2003年12月17日,市史志办召开县市区史志办主任会议。会上,各县市区汇报了各自的工作情况和续志进展情况;招远市史志办作了典型发言,交流了续志工作经验;传达了省主编研讨会精神。为及时反映修志动态,传达省市有关续志要求,烟台市史志办自2002年5月起编印《烟台史志工作》简报,至2003年共编发18期,内容包括各种史志会议、续志业务培训、市志篇目调整、张高丽同志在省史志编委会九届一次会议上的讲话以及其它史志动态等,发送到省志办、市有关领导、各行业单位及县市区政府办、史志办。另外,发动大家撰写文章在报刊上发表,史志工作的新举措、新进展、新动作、新动态常常见诸于报端,先后有《慎提“第一”》等多篇文章在地市级报纸、省、国家级刊物上发表。除了参加省史志办组织的各种业务会议外,烟台市史志办还分别与威海、日照、枣庄、青岛、聊城等地市和外省市的修志人员进行业务交流和研讨。为了编修《王懿荣志》,先后组织人员到四川、浙江、上海、北京等地查阅了大量史料,为该志的编写积累了资料。
  年鉴工作求新求精,提高了社会服务功能。2003年卷《烟台年鉴》全书110万字,增加了与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信息内容,增加了“补白”内容,并开始收录随文图片,做到图文并茂。努力提高出版印刷水平,全书共校对6遍,最大限度地消除各种差错。改换年鉴印刷纸张,印刷质量有了明显提高。加大年鉴发行力度,千方百计拓宽发行渠道,较好地完成了年鉴发行任务。按照省年鉴处的要求,认真完成为《山东年鉴》的供稿任务。同时积极督办各县市区的代组稿工作,保质保量地完成了《山东年鉴》的代组稿任务。年内积极参加省年鉴学会组织的全省年鉴编校质量评比活动,《烟台年鉴》2003年卷上报了四个单项奖和综合奖的所有奖项的评比申请,在评比中全部获奖,其中综合奖和条目编写奖获特等奖,其余为一等奖。积极参加省年鉴学会组织的全省各地年鉴代组稿工作会议及其它相关工作会议,通过汇报工作,交流经验,提高了做好年鉴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为来年的工作奠定了基础。年内撰写了年鉴论文近10篇,大部分已被杂志社发表,提高了编辑人员的业务素质。
  地情资料库建设工作提速增量,进展顺利。烟台史志办把地情资料库建设列入重要议事日程,加大了工作力度,主要领导亲自抓,常调度,建立健全了组织管理制度,配备了专门工作人员,并与市信息中心合作,建立并开通了烟台市情信息网。全省东营现场会后,烟台市史志办根据市地情资料库建设存在的问题,主要抓了以下几点:改善办公条件。年内新配备了两台微机,购买了扫描仪、数码相机等设备,接入宽带,为地情资料库建设打下硬件基础。录入上网资料。将年鉴及一些地情资料丛书约1200多万字制作电子版。加强对各县市区的督查和指导。制定下发了专门通知,要求没建库的单位,按照《山东省史志系统县级地情资料库建设达标验收标准》配备设备、选配人员;对已建库单位要求他们组织力量对资料库的信息加紧充实。在全市县市区史志办主任会议上,对下步具体工作提出了明确要求。
  方志馆建设上新台阶,馆藏实现科学化规范化管理。方志史料陈列馆建于2002年5月,属地方史志办公室内设机构,馆址位于烟台山旅游风景区内,建筑面积251平方米,馆内设藏书室3个,陈列室3个。2003年9月,烟台市编办以烟编办[2003]46号文批复同意烟台市地方史志办公室内部增设方志馆,对外挂烟台市方志史料陈列馆牌子,并增加中层领导职数1名。该馆至年底现有正式工作人员2名。增加资金投入,馆藏及管理又有新进展。年内,办公室在办公经费紧张的情况下,仍对方志史料馆追加了资金的投入。2003年5月,在烟台山第二届文化节期间,利用原有的展室、展柜,在不影响原来的“老图片展”的基础上,又推出了以反映地方特色的“胶东面塑展”。展出以来,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并受到广泛好评。全年新增志类图书200余册,现有藏书4000余册。在烟台市图书馆有关人员的帮助下,对原有的藏书按照图书管理标准,重新进行了登记、造册、上架,并初步实现了微机化管理。在方志馆的建设过程中,领导重视,办公室工作人员积极参与。年内,主要领导多次到馆解决一些实际问题,并亲自参与布展工作。由于方志史料陈列馆坐落于烟台山旅游风景区内,按照有关规定,节假日也要对外开放。在编制不足的情况下,办公室全体工作人员全年放弃休息日,轮流到馆值班。全年没有因为服务和其他方面问题而受到观众和游客投诉,树立了良好的对外窗口形象。年内,因受“非典”影响,游客锐减,仍接待游客约5万人次。
  地情研究成果丰硕,在为现实服务方面收到成效。年内在烟台方志史料陈列馆筹备展出《胶东面塑艺术展》、征集“八八系列”地情资料、编辑出版《烟台精华》、《烟台抗击非典资料汇编》、《胶东邮史邮品研究》、参与编辑《烟台“11.24海难”纪实》等,总计投入经费20余万元。年内,市史志办确定了“烟台开埠史”、“烟台古代史精华”、“烟台民俗文化”、“王懿荣研究”等多个具有地方特色的史志研究课题,并对这些课题研究做了具体分工,明确任务。地情研究为现实服务产生了较好社会影响。“胶东面塑艺术展”获得社会广泛好评,参观者不断。《烟台精华》一书出版以来,社会各界普遍欢迎,美国的读者来电话及信函赞扬这本书内容好,印刷精美,中英文对照,图文并茂,与美国出版物相比也不逊色。《不该被埋没的墓碑》文章在烟台日报发表后,立即引起社会反响,烟台市园林处领导与市史志办联系,现场考察该文所写内容、墓碑状况,准备将此碑妥善安置,作为旅游资源发挥作用。
  年内圆满完成了省史志办布置的《山东省志·人物志》供稿任务,按时按要求完成了供稿、校对任务,同时提出15页的修改意见供省志办参考。积极参加全省新方志成果展览,制作完成了烟台市方志成果展版面及展品征集,同时投入3000元拍摄了成果展录像片。省志办草拟的《三个中心建设方案》已按要求提出修改意见,按时报送省志办。2003年烟台史志办公室全面完成年度史志工作任务,在全省年度史志工作考核中,获优秀,列全省第二名。

(史志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