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口市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60&A=13&rec=199&run=13

市委书记于爱军人大主任由伟中
代市长董希彬政协主席吴长怀
纪委书记李元勤

【市名由来】1986年撤销黄县,设立龙口市。原黄县有龙口镇,龙口镇有龙口港,因而得名。

【政区人口】全市总面积893.82平方公里。辖12个镇(街道办事处),2个经济开发区,633个行政村(居委会)。年底全市总人口62.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5.9万人。男女性别比99.8∶100。人口出生率5.46‰,死亡率7.28‰,自然增长率-1.82‰。

【经济概况】全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192.1亿元,比上年增长19.5%。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16.2亿元,增长9.8%;第二产业实现增加值103.9亿元,增长19.0%;第三产业实现增加值72.0亿元,增长23.1%;三次产业比重为8.4∶54.1∶37.5。全社会完成固定资产投资88.1亿元,比上年增长97.8%。实现财政收入11.6亿元,其中地方财政收入6.2亿元,按可比口径增长28.6%。年末金融机构各项存款余额151.6亿元,比年初增加18.4亿元,其中居民储蓄存款余额111.6亿元,比年初增加9.9亿元。年末金融机构各项贷款余额107.7亿元,比年初增加17.4亿元。在2003年公布的第三届全国县域经济基本竞争力评价百强县中,龙口列第25位,比上届前移了4位,居全省第三位。

【农业】全年农林牧渔实现总产值27.7亿元,增长5.9%。农业增加值16.7亿元,增长5.7%。粮食总产14.6万吨,比上年下降11.3%;油料总产0.93万吨,增长52.5%;水果总产25.6万吨,增长27.0%;蔬菜总产19.96万吨,增长27.5%。肉类总产2.97万吨,禽蛋总产5.28万吨,奶类总产3.82万吨。水产品总产20.1万吨,增长5.2%。全年造林400公顷,林木覆盖率达到46.3%。全市农机总动力67.0万千瓦,增长2.8%。

【工业】有规模以上工业企业213家,全年实现工业增加值115.7亿元,比上年增长32.1%。产品销售率达97.4%,比上年提高0.5个百分点。规模以上工业实现产品销售收入387.6亿元,增长30.0%;实现利润33.4亿元,增长89.9%;实现利税47亿元,增长78.7%。工业经济效益综合指数194.8%,比上年提高25.3个百分点。工业用电量总计24亿千瓦时,增长36.8%。

【建设环保】完成基本建设投资18.1亿元,比上年增长217.4%;更新改造投资2.4亿元,增长25.7%;房地产开发投资13.1亿元,增长191.9%。资质五级及以上建筑企业61家,实现增加值5.1亿元,增长32.9%,实现利税1.45亿元,增长33.0%。完成环境污染治理项目11个,完成投资3020万元,增长251.0%。

【交通邮电】公路通车里程605.4公里,公路旅客运输量1806万人,比上年增长131.2%;水路旅客运输量1.88万人。公路货物运输量3605万吨、周转量283344万吨公里,分别增长177.1%和178.0%;水路货物运输量764万吨,增长23.1%。沿海港口货物吞吐量764万吨,增长23%。完成电信业务总量11400万元,增长9.83%;邮政业务总量3586.71万元,增长15.0%。年末固定电话用户18.7万户,移动电话用户达到22万户,电话普及率达到29.88部/百人,互联网用户6029户。

【贸易旅游】全年共实现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38.8亿元,比上年增长19.0%。城乡商品交易市场42处;成交额42.2亿元,同比增长20.0%。实现进出口总额46808万美元,比上年增长57.5%,其中出口24163万美元,增长53.9%。新签利用外资项目68项,增长7.9%;合同外资额54414万美元,增长79.5%;实际利用外资24700万美元,增长61.2%。主要旅游景点有屺山母岛、南山风景区、徐公祠、丁氏故宅、王屋水库风景区、冶基观光农业等。全年接待国内外游客98.4万人次;实现旅游总收入达到4.43亿元,其中外汇收入645.5万美元。

【教科文卫】各级各类学校191所,在校生8.9719万人,其中义务教育段在校生7.4445万人。拥有各类科技人员2.3万人。共取得市(地)级以上各类重要科技成果16项。专利申请量281件,比上年增长2.6%;授权专利190件。拥有各种艺术表演团体1个,艺术表演场所2个,公共图书馆1个,文化馆2个,档案馆1个。医院33所,床位1956张,卫生技术人员2348人。有体育馆3座,全年参加省级以上体育比赛共获奖牌12枚,其中金牌4枚。

【社会生活】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9296元,按可比口径计算,比上年增长15.9%;人均消费性支出为6800元,增长10.6%;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9.81平方米。在岗职工平均工资14153元,增长17.1%。农民人均纯收入达4751元,比上年增长7.5%;生活消费支出2447元,增长6.3%;人均居住面积21.6平方米。全年最低生活保障救助人数为4618人,比上年增长8.3%;其中城镇802人,增长16.1%;农村3816人,增长6.3%。社会福利性收养单位(含敬老院)16个,床位1092张,收养697人。社会福利企业26个,安置残疾人员710人。

【牟黄公路绿化带】牟黄公路绿化带建设工程全长30.9公里,两侧可绿化长度44公里,工程总投资3600多万元。范围涉及龙口经济开发区、石良镇、兰高镇、东江镇、北马镇、芦头镇和东莱街道等七个镇区街,调整土地117公顷。总体布局是由路沿石向外延伸50米,开挖上宽1米、底宽0.4米、深0.7米的隔离沟,绿化总面积220万平方米。工程由国家林业局勘察设计院规划设计。在绿化建设中,坚持了“规划设计高起点,树种选材高档次,苗木规格高标准,施工建设高质量”的原则,较好地体现出了绿化带树种品种的多样性、绿化效果的观赏性和绿化风格的独特性。共栽植毛白杨、元宝枫、紫叶李、石榴、柿子、紫薇、高干女贞等37种苗木210万株。

【固定资产投资增势强劲】市委、市政府把加大固定资产投资作为拉动经济持续快速增长的重要手段,千方百计抓投资、上项目,有效增强了全市经济发展后劲。全年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88.1亿元,增长97.8%,占年度计划的160.4%;投资额1000万元以上的79个重点项目完成投资53亿元,占全市总量的62.5%。其中工业投入45亿元,技改投资30亿元,分别增长60%和62%;先后实施了南山轻合金、12万吨电解铝、丛林车体材料、科亿达TPU、振龙酒精生产线扩建、龙泵喷油嘴生产线改造、海韵汽车零部件、威龙高档白兰地、广源食品蔬菜加工等36个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重点工业项目,进一步壮大了企业规模和工业经济的总体实力。

东莱街道办事处
党工委书记任国维主任温孚恩
概况总面积33.2平方公里。辖51个村委会。年底总人口39784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613人。2003年经济总收入540517万元,地方财政收入2587.6万元。国内生产总值130280万元,一、二、三产业比例3.4∶46.6∶50。第一产业从业人员7006人,实现利税4670万元,利润4556万元;第二产业从业人员6124人,实现利税26605万元,利润20190万元;第三产业从业人员6614人,实现利税15770万元,利润12400万元。出口总值803.2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5903.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655万美元。
特色产业东莱街道经济已从单一的流通领城,扩展到建筑、交通运输、商业、饮食服务、文化娱乐、修理业等8大行业,信息咨询、科技开发、广告设计等新行业也发展迅速。全街道个体工商业户发展到6880多家,年集市贸易成交额达到1.45亿元。市场贸易形成以蔬菜、针织、建筑装潢材料等为主要商品的批发市场,年交易额达到4亿多元。以龙鼎广场、博商购物广场为代表的一大批商贸设施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成为三产发展的龙头。

新嘉街道办事处
党工委书记于建春主任解汝智
概况总面积23.24平方公里。辖28个行政村。年底总人口20181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720人。2003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4.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622.6万元。国内生产总值59302万元,一、二、三产业比例1∶3∶1。第一产业从业人员5054人,农民人均纯收入4230元;第二产业从业人员8344人,实现利税10248万元,利润8858万元;第三产业从业人员1764人,实现利税9187万元,利润9655万元。2003年出口创汇520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2203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052万美元。
特色产业新嘉街道已经形成以新型建材、化工、机械、装饰材料、食品加工、乳制品加工为主的工业生产格局,种植业以日本葱、草莓、葡萄、大姜为主,养殖业以蛋鸡、生猪、奶牛为主。

诸由观镇
党委书记吕常厚镇长刘殿兴
概况总面积101.51平方公里。辖69个行政村。年底总人口6.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280人。2003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9.7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1151.3万元。国内生产总值24.9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例1∶11∶4。粮食平均亩产936公斤,总产2670.4万公斤。农业总产值2.6亿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10841万元,林果业总产值26万元,畜牧业总产值8022万元,渔业总产值6439万元。进出口总值5378万美元,其中出口总值2578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6500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500万美元。人均纯收入4923元,人均居住面积34平方米。
特色产业全镇目前拥有丛林、龙喜、洁月、冶基等4处国家级企业集团、20处合资企业和8处高新技术企业。形成了建材、铝材冶金、纺织印染、精细化工、汽车配件及摩托车等5大支柱产业。丛林集团生产的大截面工业铝型材广泛用于高速列车、地铁、集装箱制造业,远销美国、英国、加拿大等国家,该集团已成为中国大型铝材加工基地。该镇拥有12.6平方公里现代工业区一处,区内基础设施配套完善,计算机互联网、ADSL宽带、水电暖等一应俱全。该镇生产的“富岭”牌富有柿子通过国家农业部检验,获得绿色标识,形成万亩生产基地;拥有万亩名优果品基地、万亩葡萄园;3处农副产品深加工企业年加工农副产品12万吨,并拥有气调库6座,总库容量达7000多吨。

北马镇
党委书记孙新河镇长王文智
概况总面积88.01平方公里。辖81个行政村。年底总人口5.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3700人。2003年农村经济总收入49.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495万元。国内生产总值18.6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例8∶60∶32。粮食平均亩产922公斤,总产2212万公斤。农业总产值3.3亿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19053万元,林果业总产值60万元,畜牧业总产值13525万元。进出口总值2413万美元,其中出口总值1406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6644.3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505.6万美元。人均纯收入4430元,人均居住面积28平方米。
特色产业北马镇拥有各类企业400余处,已形成食品、纺织、机械电子、汽车配件等结构合理、科技含量高的支柱产业。拥有山东科亿达集团、春龙集团、振龙酒精有限公司、风扇离合器厂等一批大型重点骨干出口创汇企业。该镇是烟台市“双增工程”示范镇,已由过去单一的粮食生产,迅速向优质果蔬种植、特色养殖等多元化高效农业过渡,形成了养殖、瓜果、蔬菜等生产基地,粮经比例为1∶4。镇驻地基础设施建设和旧城改造投入大、标准高,建成区面积为4.8平方公里,分别被国家、省、市命名为“文明镇”、“综合改革试点镇”和“科技示范镇”。

徐福镇
党委书记赵日凯镇长刘声杰
概况总面积63.3平方公里。辖33个行政村。年底总人口3.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585人。2003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8亿元,地方财政收入729.7万元,国内生产总值7.5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例40∶38∶22。粮食平均亩产958公斤,总产1165万公斤。农业总产值4.7亿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6306万元,林果业总产值13万元,畜牧业总产值2318万元,渔业总产值38503万元。进出口总值236万美元,其中出口总值236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2302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32万美元。人均纯收入4301元,人均居住面积27.4平方米。
特色产业全镇以蔬菜、水果、葡萄三大系列为主的经济作物种植面积达2000公顷。官曲、霍家等村与烟台张裕公司签定了133公顷无公害葡萄基地合同;乡城东村与韩国味一公司、日本东宝公司签定了33公顷无公害出口蔬菜合同。在稳定养猪业、养鸡业的规模基础上,又建有规模奶牛场两处,奶牛存栏量达到1000头以上,并建有东海乳业公司。海产品养殖新增加4处大型菱鲆鱼养殖场,海参养殖面积扩大了67公顷。龙海精细化工有限公司是2000年国家科技部公布的首批高新技术企业,有10余种产品获国家级新产品称号。该公司与沈阳华工研究院联姻,开发研制成功10余种化工新产品,其中2-6二氯甲苯、2-6二氯苯腈填补国内空白。

东江镇
党委书记孙培键镇长王树林
概况总面积57.7平方公里。辖47个行政村。年底总人口45292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462人。2003年农村经济总收入75.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9144万元。国内生产总值16.65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例2.6∶77.72∶19.67。粮食平均亩产602公斤,总产919万公斤。农业总产值0.78亿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2419万元,林果业总产值2809万元,畜牧业总产值2588万元。进出口总值5800万美元,其中出口总值4603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7870.4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827万美元。人均纯收入4726元,人均居住面积33.85平方米。
特色产业东江镇是烟台市工业重镇,全镇现有各类企业300余处,已形成以纺织服装、建材、化工、机械、果蔬深加工等行业为主体的工业生产格局。年产电解铝15.6万吨,铝型材9万吨,加工塑钢门窗12万平方米,各类化工产品1.5万吨。机械产品有油泵油嘴、精密仪器仪表、渔具配件、全自动车库门。果蔬深加工业是传统产业,年可生产果蔬制品4万吨,出口鲜果3.5万吨。纺织服装主要产品为“南山”牌系列西服及精纺面料,产品畅销全国及世界20多个国家和地区。旅游业是新兴产业。镇内的南山旅游风景区是一处现代化的国家“AAAA”级大型旅游游乐场所。

下丁家镇
党委书记刘文生镇长曹承绪
概况总面积60.1平方公里。辖31个行政村。年底总人口2.0566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0.1019万人。2003年农村经济总收入9.3亿元,地方财政收入214万元。国内生产总值3.1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例3∶5∶2。粮食平均亩产442公斤,总产1260万公斤。农业总产值4912万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1884万元,林果业总产值1670万元,畜牧业总产值1358万元。进出口总值180万美元,其中出口总值180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70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273.3万美元。人均纯收入4208元,人均居住面积22平方米。
特色产业下丁家镇有丰富的果品、矿产资源,有极具市场竞争能力的电线电缆、园艺工具等骨干企业。该镇果品总产可达到1.2534万多吨,黄金矿源储备达到16万多吨。国际代码“383”的“珍珠花”理石5亿多立方米。石材开发初具规模,黄金年产达到2万两,果品储藏能力达到6000吨,园艺工具继续保持品牌优势,市场占有率明显提高,宏发、德源等3处企业果品加工外销能力达到2万吨,龙口电线电缆厂已形成6大系列2000多种规格型号的“半岛牌”电线电缆生产规模,并获得信息产业部电信设备进网许可证。

芦头镇
党委书记吕卫东镇长吕维志
概况总面积48.5平方公里。辖44个行政村。年底总人口3.3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86人。2003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7.1亿元,地方财政收入727.2万元。国内生产总值4.3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例1∶9∶3。粮食平均亩产867公斤,总产820万公斤。农业总产值8773万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1320万元,林果业总产值1100万元,畜牧业总产值6303万元,渔业总产值50万元。进出口总值670万美元,其中出口总值427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245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518万美元。人均纯收入3850元,人均居住面积25平方米。
特色产业全镇优势产业有汽车零部件生产、铸造、造纸、石材开采加工、五金工具制造、食品及果蔬深加工等。现有工业企业120多处,其中汽车油管行业实力雄厚,拥有13家油管企业,成为汽车油管生产基地;拥有铸造企业11家,铸造产品质量好、市场占有率高,暖气片产销量占整个东北市场75%以上,机械铸件远销韩国、日本、台湾等国家和地区,刹车片、刹车盘、五金工具等汽车零部件制造企业形成了一定规模;石材行业发展迅猛,全镇20多个村近几年累计投入6000多万元,建成各类采石场32处,石材加工厂39处,拥有行业劳力3700多人,石材年开发、加工能力达到100多万立方米,年产值过亿元。

兰高镇
党委书记王桂东镇长刘开斌
概况总面积81.7平方公里。辖61个行政村。年底总人口4.606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965人。2003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2.9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59.5万元。国内生产总值5.33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例17∶48∶35。粮食平均亩产365公斤,总产13480吨。农业总产值1.6亿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3444万元,林果业总产值7110万元,畜牧业总产值4720万元。进出口总值618万美元,其中出口总值468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809.1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57.6万美元。人均纯收入3720元,人均居住面积21.7平方米。
特色产业全镇已形成三条特色农业产业带,一是南部林果产业带,年产量4万吨,黄金梨成为主要优质品种;二是中部棚菜瓜果产业带,已形成韭菜、草莓等生产基地,总面积267公顷,大小成家村种植的韭菜已注册“九仙”牌商标;三是北部葡萄产业带,已形成万亩生产规模。“龙星”牌巨峰葡萄已注册国家A级绿色食品标志。全镇有企业520个,形成了塑料彩印、水果加工、精细化工、文化用品、水泥等支柱产业。龙口市化工厂在全国磷化铝加工行业中拥有30%的市场份额;龙口市顺达水泥有限公司年产水泥10万吨;烟台美之良文具有限公司是中国北方最大的影集制作基地;龙口市特种胶管厂是国内唯一的大口径、大长度、超高压特种胶管生产企业,是省级“高新技术企业”。新建的镇工业小区已有16处企业落户,总投资约1.8亿元。

七甲镇

党委书记李刚镇长尚德松
概况总面积81平方公里。辖37个行政村。总人口2.682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73人。2003年农村经济总收入2.6亿元,地方财政收入119万元,国内生产总值1.7246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例3∶3∶4。农业总产值0.8299亿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7330万元,林果业总产值73万元,畜牧业总产值596万元。出口创汇397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762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52万美元。人均纯收入2815元,人均居住面积19平方米。
特色产业七甲镇是著名的水果之乡,全镇共有水果面积2133公顷,是山东梨、绿宝石梨、黄金梨的主要生产和出口基地,此外还有脱毒烟富3苹果及巴梨、杏、板栗、富有柿子、优质大樱桃等干杂果。其中山东梨、巴梨被评为1998年度全国名优稀产品展销推荐产品,山东梨在国家工商局注册“菜龙”牌商标,并已申办了果品自营出口权,可直接对外销售,畅销东南亚及欧美各国。近年来新上灵芝、香菇等生产项目,现栽培香菇70万棒。境内拥有丰富的花岗岩资源,已勘探黄金储量30.6吨,河内有砂金,已建有选厂10处,岩金矿4处。

石良镇
党委书记高景波镇长马吉嘉
概况总面积128.9平方公里。辖67个行政村。总人口5.8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2335人。2003年农村经济总收入8.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618万元。国内生产总值3.89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例1∶2∶2。农业总产值1.22亿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4048万元,林果业总产值5475万元,畜牧业总产值2622万元。进出口总值1196万美元,其中出口总值1196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811.7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02.5万美元。人均纯收入3180元,人均居住面积21平方米。
特色产业以果品生产为主,主要品种有富士苹果、葡萄、干杂果等。其中年产套袋富士苹果4.6万吨,优质葡萄1.2万吨。境内有果品加工、冷藏企业9处,年加工保鲜量达1万吨。养殖业以肉食鸡为主,年出栏40.5万只。有淡水养殖水面53公顷,以观赏鱼、河蟹、罗鲱鱼为主。工业企业303处,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上企业11处,产品主要有汽车配件、鱼片、粉丝、染线等。全镇有3个大贸易市场,从业个体工商户800多户。外贸出口产品主要以汽车配件、鱼片、鱿鱼丝、粉丝为主,产品销往日本、东欧、韩国、俄罗斯、乌克兰、香港等国家和地区。

黄山馆镇
党委书记张大胜镇长张佩梅
概况总面积40.48平方公里。辖29个行政村。年底总人口1.656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813人。2003年农村经济总收入11.5亿元,地方财政收入440.2万元。国内生产总值3.0512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例38.96∶35.64∶25.42。粮食平均亩产811公斤,总产992万公斤。农业总产值3.3728亿元,其中种植业总产值5736万元,林果业总产值8296万元,畜牧业总产值6571万元,渔业总产值13125万元。进出口总值2571万美元,其中出口总值2571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756.7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350.5万美元。人均纯收入4000元,人均居住面积15平方米。
特色产业工业形成以龙口海盟机械有限公司为龙头,鑫川铸造厂、三诚机械厂、上孟制泵厂及龙口市阀门厂等相关企业为辅的汽车零部件加工行业。主要产品为汽车制动盘、制动毂及汽车三泵等,销往欧美市场,年实现出口创汇3000万美元。农业逐步形成果业、海水养殖业、畜牧养殖业3大主导产业,果业面积1200公顷,盛产优质红富士苹果、嘎啦苹果、大樱桃、鲜食酿酒葡萄等;海水养殖面积133公顷,盛产海湾扇贝、海参、大鲮鲆鱼等海珍品;畜牧养殖以肉食鸡养殖为重点,年可出栏肉鸡280万只。

龙港经济开发区
党工委书记管委主任凌明洁
概况总面积67.2平方公里。辖33个行政村。总人口10.4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5.8万人。2003年实现经济总收入74亿元,地方财政收入3984.6万元。国内生产总值23亿元,一、二、三产业比例为10∶34∶24。第一产业从业人员6698人,实现利税24000万元,利润23516万元;第二产业从业人员6350人,实现利税62471万元,利润39868万元;第三产业从业人员6056人,实现利税32622万元,利润24759万元。进出口总值8607万美元,其中出口总值5203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8406.2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4723.7万美元。
特色产业龙港开发区已逐步形成以汽车配件、机械、化工、橡塑、厨具、电子等为主导产业的生产格局,辖区内现有工业企业267家,产品品种200多个。其中龙矿集团、百年电力、浅海、龙口港4处为烟台市级以上大型企业集团;隆基、兴民车轮、双龙、华东气体、道恩化学、日宝厨具、佳裕塑料、奥宇、兴隆轮胎等20多处大型骨干企业,年销售收入均在1亿元以上;外商投资企业43家。开发区海岸线长达32.2公里,盛产对虾、梭子蟹、扇贝等海产品和草莓、苹果、葡萄、大樱桃等水果,现已形成了以水产养殖、精准种植、高档果蔬全方位多品种综合开发的高效农业生产格局。区内各类商贸、餐饮服务网点6000家。已开发建成屺山母岛旅游度假区和北皂后村海水浴场两处旅游景点。

龙口经济开发区
党工委书记管委主任栾民波
概况总面积18平方公里。辖22个行政村。年底总人口15216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084人。2003年经济总收入116000万元,地方财政收入1048.7万元。国内生产总值30418万元,一、二、三产业比例2∶4∶1。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2312人,实现利税276万元,利润1572万元;第二产业从业人员5771人,实现利税826万元,利润7880万元;第三产业从业人员622人,实现利税276万元,利润575万元。进出口总值6471万美元,其中出口总值4944万美元。合同利用外资19431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7296万美元。
特色产业龙口经济开发区是1992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入驻园区的中外企业涉及汽车配件、食品加工、生物制药、机械制造、建筑材料、服装加工、制革等行业,主导产业是汽车配件和人造皮革。先后引进了金锋皮革、昂特龙安车业、龙基汽车配件、海韵机械、隆基制动毂等一批投资过亿元的企业,其中汽车配件产业在开发区经济总量中占60%以上。2003年,引进总投资1.5亿美元的束状超细纤维革项目,主要生产束状超细纤维革、离型纸、PU革,年产量可达1000万平方米,销售收入1亿美元以上。

(姜星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