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九五”以来烟台市服务业发展情况的调查报告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60&A=12&rec=179&run=13

烟台市发展计划委员会

根据国家计委和省计委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有关精神,最近,我们对烟台市服务业
发展情况进行了专题调查,先后与29个市直部门、25个企业单位和13个县市区计委进
行了座谈讨论,并组织有关人员到武汉、长沙、南京等城市进行了考察学习。从调查
研究的情况看,烟台市加快发展服务业既有基础、有条件、有优势、有潜力,也面临
着许多新情况、新矛盾、新问题,需要在发展中不断进行调整和完善。
一、“九五”以来烟台市服务业发展速度逐步加快,占全市GDP的比重不断提高
“九五”以来,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服务业发展,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和措
施,全市服务业取得了长足发展。2001年实现服务业增加值344.7亿元,6年平均增长
13.5%,高出GDP增长速度2.8个百分点。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由1995年的29.
2%提高到35.2%,平均每年增加1个百分点。
主要有以下几个特点:一是产业地位显著增强。从1992年开始,全市服务业增加
值超过农业,三次产业结构调整为“二、三、一”。2001年服务业对GDP增量贡献率
达到43.3%,比1995年增加了13个百分点。全市服务业从业人员120.5万人,超过第二
产业从业人员19.4万人,成为吸纳城镇下岗职工、新增劳动力就业以及农村劳动力转
移的主渠道。二是传统行业发展较快。商贸流通业繁荣稳定,新型流通方式和流通业
态蓬勃兴起;交通综合运输能力进一步增强,已形成了公路、铁路、港口、民航全面
发展的立体交通网络;邮电通信业保持高速增长;金融保险业稳健有序发展。三是新
兴行业快速成长。旅游会展业得到了较快发展,APEC博览会、果蔬会、美食节等重大
节会活动取得良好效果;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和社会各领域得到应用,软件产业不断
发展壮大;房地产市场日趋活跃;社区服务业进入快速发展时期;文化、卫生、体育
、广播电视等事业产业化进程明显加快;中介咨询服务业呈现良好的发展势头。四是
科教兴烟战略顺利推进。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思想得到全面落实,科技对经济增
长的贡献率达到50%。教育事业,提前实现了“双基”奋斗目标,义务教育学制完成
了由“五三”向“五四”的变更,高中段教育规模继续扩大,素质教育全面推进。五
是服务业基础设施投入不断增强。2000年全市城关镇以上固定资产投资中,服务业投
资的比重达到56.6%,高于第二产业13.8个百分点;服务业投资增长25.4%,高于第二
产业21.9个百分点。投资力度的增强使商贸、交通、旅游、电信、房地产等基础设施
条件得到了较大改善。六是服务业改革开放取得积极进展。个体私营经济逐步进入服
务业的大多数领域;事业单位企业化改革迈出实质性步伐;劳动和社会保障制度改革
取得较大成效;科技教育体制改革、医疗卫生体制改革和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不断深化;服务业对外开放稳步向前推进。
二、当前烟台市服务业发展中逐渐显露出一些新情况、新问题,需要进行认真研
究和分析
调查中,我们从定性定量方面分析了服务业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一是总体发展
水平不高,占GDP的比重较低。2001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只有35.2%,比
全国平均水平高1.6个百分点,比全省低1.1个百分点,在首批14个沿海开放城市中列
倒数第二位。二是内部结构不合理,产业发展层次较低。全市商贸流通、金融保险、
交通运输等传统的流通部门实现的增加值占服务业增加值的一半以上,新兴行业规模
偏小,竞争力不强,与先进城市相比,产业层次、规模效益、繁荣程度等差距较大。
三是服务业就业比重不高,吸纳劳动力作用不强。2001年,全国、全省服务业就业人
员占全部就业人员的比重分别为28.1%和35%,烟台市仅为31.5%。四是改革开放滞后
,发展活力不足。商业、餐饮和公路运输等传统服务业改革改制步伐不快,金融保险
、邮电通信等行业至今仍是垄断经营,教育、卫生、文化、体育等行业投资多元化的
机制尚未形成,企事业和机关团体后勤服务尚未社会化,一些应当作为社会化、产业
化经营的领域被当作公益型、福利型的事业来办,影响了服务业的整体发展。
调查中发现,全市服务业发展滞后主要有6方面原因:一是思想认识不到位。对
服务业扩大劳动就业、促进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等方面的作用认识不足,对加入WTO
后服务业面临的形势认识不够,还没有看到服务业将是今后一个时期增长最快、最有
活力的行业,全市上下还没有形成大力发展服务业的浓厚氛围,因而难以实现全面、
快速的增长。二是城市化发展滞后。烟台市2000年城市化率为31.6%,仅相当于首批
14个沿海开放城市1994年的平均水平;中心城市建成区规模偏小,产业支撑能力不强
,人口流动性较差,市区暂住人口呈下降趋势;市区经济总量偏小,市区完成的GDP
仅占全市的1/3;城市规划水平不高和实施刚性不强的问题也比较突出。三是发展环
境不够宽松。部分行业审批环节较多,各种收费较乱,管理和服务不规范,中小企业
贷款融资难的问题十分突出。四是有些政策没有得到落实。有的政策实施不严格,如
劳服企业营业税先征后返政策,对从事服务业的下岗职工减免税费政策,至今没有很
好兑现;有的政策研究和调整相对滞后,如户籍管理、城市资产经营等;制定政策、
执行政策和享受政策三者之间存在脱节现象,许多政策只是在文件上体现出来了,而
有的管理执法部门特别是基层执法人员并不全都了解,老百姓知之更少。五是宏观指
导和战略研究不够。由于服务业的行业特点和传统管理体制等原因,全市服务业的管
理目前仍处在分兵把口、分散混乱状态,缺乏统一领导和综合协调,缺乏系统、明确
的产业发展政策支持。六是部分劳动者素质不高。一些新兴服务业,如金融保险、中
介服务等,人才匮乏。许多下岗职工和农村转移劳动力,由于知识结构陈旧,素质较
低,很难适应服务业发展的要求。近几年女40岁、男50岁左右的城镇下岗失业人员(
有些地方称为“4050”人员),已形成一个就业非常困难的较为庞大的弱势群体。
上述问题有相当一部分是我们疏于管理导致的,只要各级领导重视,拿出实实在
在的措施和办法来解决这些问题,就会对服务业的发展发挥很大的促进作用。
三、提高思想认识,明确目标任务,进一步增强加快服务业发展的紧迫感和责任

加快发展服务业,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一是有利于经济结构优化升级,推进三
次产业结构由“二三一”向“三二一”转变。二是有利于扩大劳动就业,是城镇新增
劳动力、失业下岗职工和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安置的主渠道。三是有利于增加地方财
政收入,是地方财税的重要来源。四是有利于积极应对经济全球化,为烟台市经济发
展提供新的机遇和更为广阔的发展空间。
目前,从中央到地方都已开始将发展服务业列入经济工作的重要议事日程,服务
业即将进入新一轮的发展热潮。可以预料,谁能在发展服务业方面走在前头,谁就会
在地区经济发展方面占得先机。全市上下必须从战略的高度,切实提高对服务业发展
重要性的认识,在继续抓好农业和工业经济的同时,高度重视服务业工作,采取切实
有效措施,加强宏观指导和综合协调,推进体制机制创新,推动全市服务业尽快有一
个大的发展。
“十五”期间,加快服务业发展,要以建设现代化国际性港口城市为目标,以加
快发展为主题,以改革开放为动力,以扩大总量、优化结构、拓宽领域、增加就业为
重点,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加大市场化改革力度,加快产业化发
展步伐,提高社会化服务水平,推进服务业国际化进程,不断创造烟台服务业发展新
优势。从现在起到200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速度要高于GDP约2个百分点,
占GDP的比重达到40%左右,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要达到45%以上,从业人员占全社会
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38%左右,服务领域利用外资的比重达到30%左右,其他主要指标
达到或接近国内先进城市的平均水平。
加快发展服务业,需要把握以下几条原则:一是保持一个较快的发展速度,加快
扩张服务业经济总量,努力提高服务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二是在发展重点的把握
上要体现阶段性,当前要把解决城镇失业下岗职工再就业放到突出位置,着力发展就
业容量大的服务业,积极创造劳动密集型的就业岗位。三是要突出区位优势。就烟台
市而言,就要加快发展现代物流和旅游会展等新兴产业。四是要借助外力求发展,积
极引进国内外投资,提高服务业对外开放度。五是进一步深化改革,打破某些服务领
域政府包揽、部门垄断、事业化运作的旧体制,激发这些服务领域的市场化、产业化
和社会化发展的活力。六是积极培育服务业骨干企业,增强辐射带动能力,促进服务
业内部结构调整和优化。七是加大政策扶持力度,在市场准入、税收优惠、财政扶持
等方面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有力的支持。
四、突出发展重点,加强分类指导,推动全市服务业工作迈出新台阶
“十五”期间,烟台市服务业发展的重点,要“围绕两个扩大,突出三个重点,
搞好三个结合,提高四个水平”。“两个扩大”,是指扩大总量,扩大就业。“三个
重点”,是指立足于扩大就业,大力发展商贸流通、社区服务等就业门槛较低、吸纳
劳动力较强的传统服务业;着眼于提高经济整体素质,加快发展现代物流、金融保险
、信息咨询等知识技术密集型服务业;适应人民生活质量不断提高的要求,积极发展
旅游会展、房地产和科教文卫等市场潜力大的服务业。“三个结合”,就是把国有服
务业机制创新与发展非国有经济结合起来;把发展农村服务业与开拓农村市场结合起
来;把加快城市化进程与推动城市服务业发展结合起来。通过三个结合,不断扩大和
膨胀服务业发展规模,不断培育新的经济增长点,不断调整优化服务业内部结构,促
进传统行业与新兴行业、劳动密集型行业与技术密集型行业、为生产服务的行业与为
生活服务的行业协调发展,构建服务业发展的良好运行机制。“四个水平”,就是不
断提高服务业发展的市场化、产业化、民营化和国际化水平。
1.改造提升商贸流通业。商贸流通业是烟台市服务业各门类中比重最大、市场化
程度最高的行业,也是吸纳劳动就业能力最强的行业。借鉴南方先进城市的经验,全
市要把商贸流通业的改组改造作为一件很重要的事项来抓。一是抓改革转机制。受种
种因素影响,目前全市流通企业改革改制负担重、速度慢、运作难。市直102户流通
企业,目前仅有25户完成了改制任务,而武汉市商业企业2001年改制面就达到90%。
“十五”期间,要加快商贸流通行业改革改制和资产重组步伐,通过深化改革建立规
范的现代企业制度,转变企业经营机制,增强发展活力,提高经营效益。“十五”末
,争取培育出2户年营业收入过10亿元、1户过50亿元的大型流通企业集团。二是进一
步重视和加强体系建设。与先进城市相比,烟台市大多数专业批发市场规模小、档次
低、集聚辐射带动能力不强,最大的三站批发市场年成交额才40亿元,还没有形成“
大商业、大市场、大流通”格局。今后要积极发展果品、蔬菜、海产品、畜禽、石材
、汽车交易等大型专业批发市场,不断提升市场规模、档次和辐射带动能力。到200
5年,争取建设年交易额过100亿元的大型批发市场1处、过50亿元的2处、过10亿元的
3处。三是大力发展新型流通业态和先进经营方式。积极吸引国内外商贸集团、连锁
公司入驻发展,提高营销、仓储、管理等领域的现代化水平。到2005年,争取全市连
锁经营企业发展到30家,连锁经营门店达到1200个以上,其中店铺总数超过100个的
大型连锁企业达到5个以上。
2.鼓励发展现代物流业。烟台市交通综合运输能力较强,初步形成了公路、铁路
、港口、民航全面发展的立体交通网络。今后,要立足于较为优越的地理位置,大力
发展现代物流业。重点抓好三方面工作:一是实施烟台市物流产业规划,搞好“六个
一”重点工程建设,逐步确立烟台市在环渤海经济圈和国家南北大通道中的重要物流
中心地位。二是加快实施以港兴市战略,建立和完善现代化交通综合运输体系,增强
港口、公路、铁路、机场、电信等基础设施功能,发挥物流中转基地作用。三是积极
引导企业推行现代物流管理,培育物流产业的市场主体,大力发展“第三方”物流,
降低企业经营成本。坚持市场化改革取向,将分布于各行业的仓储设施、运输货场等
物流资源进行整合,实现物流管理社会化、专业化,并逐步增强市场竞争能力和技术
装备水平。
3.加快发展旅游会展业。旅游会展业是近年来服务业发展的新亮点,对其他产业
发展具有较强的相关性。但目前烟台市旅游资源布局分散,缺少统一规划、精品包装
、规范管理和高强度促销,没有形成全方位开放发展的局面。如市中心区的南山、毓
璜顶、西炮台、东炮台和烟台山公园,龙口南山、蓬莱阁、长岛等旅游资源,由于所
有权不同,导致多头管理,形不成发展合力,达不到规模效益。今后,要以旅游业发
展规划为龙头,突出“山、海、岛、林、泉、城”旅游特色,着力在“三开一管”方
面下功夫,即强化旅游资源和旅游精品开发,全方位推进对内对外开放,加强旅游市
场开拓和区域间联合协作,规范管理体制,全力打造融自然风貌、人文特色、现代气
息于一体的烟台旅游品牌。同时,要积极培育和发展与旅游业密切相关的现代会展业
,通过承办果蔬会、APEC会议、葡萄酒节、美食节等主题鲜明的会展和节庆活动,进
一步增强城市特色和旅游知名度、美誉度。
4.积极发展社区服务业。社区服务业具有就业门槛低、容量大和收益稳定等特点
,属于劳动密集型产业,在吸纳城镇新增劳动力和失业下岗职工等方面很有发展潜力
。今后,要以发展社区服务业为契机,科学划分社区,搞好社区组织建设,拓展社区
服务功能,推动社区服务投资多元化、服务规范化、组织社会化。重点搞好“三个面
向”:即面向老年人、儿童、残疾人、社会贫困户、优抚对象等社会弱势人群的社会
救助和福利服务,面向全体社区居民的家政家教、医疗保健、物业管理、保安保洁、
绿化美化、文化娱乐等便民利民服务,面向失业下岗职工的再就业和社会保障等社会
化服务。社区服务要实行有偿、低偿和无偿服务相结合,逐步向产业化和社会化方向
发展。机关、企事业单位后勤服务社会化要加大改革力度,尽快走向社会,融入社区
服务体系。
5.稳步发展金融保险业。改革开放以来,全市金融保险业稳健有序发展,有力地
支持了地方现代化建设,较好地促进了经济增长。目前,全市金融机构各项本币存款
余额较多,存贷比较低,信贷资金向重点企业和重点项目集中的趋势较为明显。要继
续强化银行信贷资金对地方经济发展的支持力度,积极转变经营观念,努力扩大信贷
规模,提高信贷质量。在保持合理存贷差的前提下,加大对重点企业和重大建设项目
的信贷政策支持力度,着力解决中小企业贷款难、担保难问题。要积极发展金融服务
新品种,不断培育社会信用。做好消费信贷的推广和营销工作,建立健全个人消费信
用等级体系。积极引进外资银行和国外保险公司,先设代表处或分支机构,再开展国
内企业的外汇和人民币业务。继续加强金融监管,建立健全商业银行内部控制机制,
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
6.培育发展信息服务业。大力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是党的十五届五中全
会做出的重要决策,是我国现代化建设全局的战略举措。近几年,烟台市信息产业有
了一定发展,政务信息化、企业信息化、社会和家庭生活信息化以及信息基础设施建
设得到各级普遍重视和加强。要始终坚持统筹规划、资源共享,应用主导、面向市场
,安全可靠、务求实效的方针,加快培育信息产业,建设“数字烟台”,全面推进经
济社会信息化进程。首先,要加快以IP为基础的全市网络通信平台建设,为全市各种
网络和各个用户的互联互通、信息资源共享打好基础。其次,要抓好信息资源开发工
程和应用工程建设,建立和完善各类信息数据店,建设烟台市综合信息网络中心等重
点工程。第三,要积极支持软件业发展,加快烟台软件园建设,扶持重点软件企业,
全方位、深层次推进信息技术应用。四是积极推进社会公共部门信息技术应用,加快
信息化进程。同时,积极发展科技、工程、会计、审计、评估、法律等中介咨询服务
,充分发挥其社会公正、协调、监督作用,为经济和社会活动主体提供服务。
7.规范发展房地产业。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住房的标准要求越
来越高。据我们调查了解的情况,目前烟台市房地产市场日趋活跃,但房地产企业普
遍存在规模小、实力弱、竞争力不强、发展不规范等问题。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现有
房地产开发项目自有资金的比例仅占17.9%,大部分开发企业靠贷款和预售房款进行
滚动开发。同时,由于各种原因,房地产开发项目配套的问题和城市建设综合开发费
收缴等问题一直没有得到很好的解决,影响了房地产业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功能的完善
。今后,必须深化城市土地有偿使用制度改革,政府对城市土地一级市场实行垄断,
优化城市土地资源配置。加快住宅建设,建立和完善面向城镇社会不同收入阶层的住
房供应体系。搞好居民小区配套设施建设,大力推行物业管理,提高物业管理水平。
继续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完善住房信贷业务,大力发展公积金政策性贷款和商业性贷
款的组合贷款,简化申贷环节,促进住房消费。引导房地产企业通过强强联合等重组
方式,形成一批经济实力强、管理水平高、规模较大的房地产开发经营企业集团。
8.大力发展科教文卫等事业。科技事业,要进一步建立健全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
创新体系,支持产学研联合开发项目和引进创新工程项目,积极争取国内外大企业特
别是跨国公司和科研院所来烟建立研发机构,加快清华、北大和烟大三校科技园建设
,加速科技孵化和成果转化,增强中心城市的科技创新能力和核心竞争力。教育事业
,高标准、均衡化发展义务教育,加快普及高中段教育,扩大高等教育,加强职业技
术教育,广泛开展非学历教育和各类培训;要把非义务教育部分作为产业来经营,积
极发展教育贷款,增加居民对培养人力资本的教育消费。文化事业,建立产业化运作
机制,积极发展多种所有制和多种形式的经济文化企业,强化艺术创新,培育文化精
品,弘扬主旋律,促进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相统一。卫生事业,进一步深化卫生体制
改革,合理配置卫生资源,优先发展农村卫生、疾病预防控制、中医事业、医疗急救
、医学科教等领域,大力开展社区卫生服务和妇幼保健服务,合理确定各级医疗机构
的功能定位,逐步适应市场需求。体育事业,大力开展群众性体育活动,加快体育设
施建设,繁荣、规范体育市场,开发健身、康复和娱乐市场,引导城乡居民增加体育
消费。
五、加强组织领导,加大政策扶持,促进全市服务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一)加强对服务业工作的组织领导。全市上下要进一步提高认识,加强和改进对
服务业工作的领导,搞好战略研究,加大扶持力度,抓住关键环节,实施重点突破。
建议市政府成立“烟台市服务业发展办公室”,挂靠在市发展计划委员会,负责对全
市服务业发展战略、总量、结构和布局等进行统筹规划和总体指导;研究制定发展规
划和发布服务业发展方向指导目录,协调落实服务业发展的政策、措施;建立服务业
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制度等。
(二)多渠道增加服务业投入。充分发挥市场机制配置资源的基础性作用,不断优
化投资环境,广开投融资渠道,逐步形成以政府投入为引导、企业投入为主体、民间
资本和境外投资共同参与的多元化投融资机制,为服务业的快速发展提供可靠的资金
支持。建议各级政府每年在财政预算中按上年财政新增额的2%安排专项资金,作为加
快服务业发展的引导资金,用于服务业重点建设项目的贴息、补助以及上级专项拨款
的配套资金等。计划、经贸、财政部门每年要排出一批重点项目,在政策、资金、土
地、税费、信用担保等方面重点倾斜,精心组织实施。各商业银行要在独立审贷基础
上积极向符合贷款条件的服务业企业及其建设项目发放贷款。鼓励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和发债条件的服务业企业发行股票和债券,鼓励上市公司以资产重组或增发新股的方
式进入服务业。“十五”期间,要加快服务业企业证券市场融资步伐,积极创造条件
推进服务业企业发行股票上市,已上市公司要努力提高经营业绩,增强再融资能力。
(三)提高服务业市场化程度。各级各部门要根据市场经济的要求,进一步转变职
能,以政企分开、政事分开、企事分开、营利性机构与非营利性机构分开为原则,稳
步推进服务业的市场化、产业化进程。对商业、饮食业、运输业等传统行业,要继续
鼓励多种经济成分进入。对房地产业、旅游业、中介服务业等产业,要扩大准入范围
,允许更多的经营者进入。对教育、文化、体育、卫生等产业,要区分义务教育和非
义务教育、公共卫生和非公共卫生,进一步放宽市场准入。加快事业单位改革步伐。
对各类事业单位要划分为营利性或非营利性机构,营利性事业单位要改制为企业或实
行企业化管理,逐步减少或取消政府投资和事业经费,非营利性机构也要引入竞争机
制,面向市场提供服务。
(四)深化服务业企业改革。继续做好抓大扶强、放小搞活工作,体改、国资、计
划、经贸、财政等部门要加大服务业改革的推进力度,加快服务业国有经济的战略性
调整和优化。积极推进国有服务业大中型企业公司制改革进程,金融、电信、公用事
业等行业,可结合放宽对非国有经济的准入限制,适当降低国有经济的比重。彻底放
开搞活中小服务业企业,在确保国有集体资产不流失、企业职工妥善安置的前提下,
多种形式放开搞活中小企业,通过股份合作制改造一批,依托大型企业通过兼并、联
合、出售、转让等形式重组一批,对长期亏损、资不抵债、符合破产条件的依法破产
一批。按照“扶优扶强”的原则,对那些效益好、竞争力强、能够促进服务业发展的
龙头企业,可参照《烟台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展“2358工程”活动的实施意见》(烟政
发[2002]22号)给予重点扶持,到“十五”末培育一批年销售收入过10亿元、50亿
元的大型服务企业。今后,凡是推进工业企业改革发展的政策措施和优惠条件,原则
上服务企业都可以享用。抓紧清理和取消各种不合理收费。
(五)扩大服务业领域对外开放。在不断扩大对内开放的同时,充分发挥我市对外
开放优势,采取更加灵活开放的政策,积极推进商贸、金融、保险、电信、旅游、部
分社会事业等有关服务领域的对外开放,力争使烟台市服务业的对外开放走在全省前
列。抓住外国商业抢占国内市场的契机,加快流通企业对外开放步伐,鼓励有条件的
企业实行“走出去”战略,通过兼并、合资、合作、参股、控股等方式,大力开展跨
地区经营,膨胀服务业规模。抓住国家加入WTO并逐步放开金融、保险、电信等服务
领域的有利时机,积极吸引国外知名的金融机构来烟设立分支机构或办事处。抓住港
航体制改革机遇,加大港口招商引资力度,吸引国内外著名港口、港务公司投资港口
基础设施建设和合资合作经营港航企业。引导外资建设和经营供水、供气、污水和垃
圾处理等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鼓励和支持各类服务业开展与国内外大公司的合作,引
进资金、技术和先进的管理。有关部门要在金融、保险、外汇、信息服务、出入境管
理等方面,为企业开拓国内外市场、扩大市场份额、提高竞争力创造条件。
(六)加快发展民营经济。民营经济经营机制灵活,是扩大劳动就业、缓解烟台市
就业压力和促进服务业发展的一支重要力量,各级各部门要认真贯彻落实《市委市政
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发展民营经济的意见》(烟发[2002]11号),解放思想,转变观念
,加大对民营经济发展的扶持力度。放宽民营经济的市场准入限制,在实行优惠政策
的投资领域,其优惠政策对民营经济同样适用。积极引导民营经济在服务业领域广泛
发展,鼓励和引导民营经济参与国有、集体经济的资产重组,参与基础设施、公用事
业、信息服务、科技开发等服务业领域的投资和经营。继续营造更加宽松的环境,鼓
励民营经济大力兴办商贸流通、餐饮、社区服务等服务行业,使这些创业成本较低、
增长潜力较大的行业尽可能多地增加就业岗位。把鼓励民营经济发展服务业与促进下
岗失业人员再就业结合起来,千方百计降低服务业就业门槛,对于下岗职工申办服务
业,要在企业审批、工商登记、银行信贷、税收减免等方面实行优惠政策。
(七)加快城市化进程。根据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快城市化进程的意见,加
强中心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增强城市综合功能,提升城市形象和品位;膨胀壮大骨干
企业和名牌产品,提高城市发展的产业支撑能力,强化中心城市的经济地位和辐射带
动作用,为服务业发展提供更加广阔的空间。中心城市要根据城市总体规划,加快实
施“退二进三”步伐,工业企业退出的土地,优先用于服务业。鼓励外资和民间投资
投向与“退二进三”相关的城市基础设施及回报率高、成长性好、带动性强的服务业
项目,凡是吸收一定数量企业富余人员的,要在资金、用地、工商登记等方面提供优
惠和便利。统一规划调整现有小城镇布局,搞好小城镇建设,重点发展交通枢纽型、
旅游开发型、商贸流通型等形式的小城镇。把小城镇发展与园区建设结合起来,完善
小城镇要素聚集政策,推动乡镇、村办企业和个体私营企业向小城镇聚集。加快小城
镇基础设施建设步伐,健全居住服务、公共服务和社区服务等功能,使服务业的发展
、城镇功能的完善与城镇规模膨胀的要求相适应。改革户籍管理制度,积极促进劳动
力资源合理配置和有序流动,争取尽量放开进城定居和务工经商者的各种条件限制,
取消农业人口和非农业人口、农村人口和城市人口的界限,所有城市户籍人口在社会
保障、医疗、教育等方面享受同等待遇,吸引流动人口、外来打工人员来我市投资实
业或定居,促进他们进行更多的服务消费。
(八)加快服务业人才培养。劳动、教育、人事等部门要加快培养服务业所需各类
人才,特别是加快培养社会急需的金融、保险、物流、信息服务、各类中介服务、服
务业政策与管理等方面的人才。有计划地在烟台大中专院校设置服务业紧缺专业。拓
宽人才培养途径,积极吸引和聘用国内外高级人才。加强岗位职业培训,提高服务业
从业人员的职业道德、竞争意识和业务水平,增强其就业、创业和适应职业变化的能
力。全面推进职业资格制度,建立服务业职业资格标准体系,提高服务业从业人员的
职业素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