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和社会保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60&A=12&rec=144&run=13

【概况】就业新举措。年内,市委、市政府研究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强就业和再就
业工作的意见》,召开了全市有史以来层次最高、规模最大的就业再就业工作会议,
对做好新形势下的就业和再就业工作做出了全面动员和部署,在全市启动实施了失业
人员再就业税费减免优惠、小额贷款担保、社会保险补贴、困难群体援助、职业技能
培训以及政府加大就业资金投入、优化就业环境、规范企业裁员、建立社区就业平台
等一系列新的政策措施。市及各县市区成立了由政府主要领导挂帅的就业再就业促进
委员会和行业工作小组;一些县市区积极构建街道、社区劳动保障工作平台,就业管
理服务工作开始实现重心下移、进入社区;全市开展了多种形式的“4050”(女40岁
,男50岁以上失业者)困难群体再就业援助行动;部分县市区就业资金纳入了财政预
算;全市劳动力市场网络建设迈出了新步伐,已有10个县市区实现了与市职业介绍中
心信息网络互联,市场就业服务功能得到了提升。年内,全市城镇就业再就业达到7
.1万人,其中失业人员再就业2.55万人,退伍军人和随军家属安置就业2439人,城镇
登记失业率3.4%。全市实现了失业职工再就业人数大于同期新增失业人数。
养老保险保障。在巩固和完善社会养老保险制度中,探索解决非正规就业人员的
养老保险问题,出台了城镇自由职业者基本养老保险办法;全面推行了社会保险缴费
基数公示制度,增强了社会保险制度的约束力和透明度。在强化社会保险费征缴工作
中,市委、市政府把社会养老、失业保险费征缴计划完成情况列为对各县市区12项主
要经济指标的考核内容之一,更加突出地体现了党委政府的社会保障责任。劳动保障
系统内部层层量化指标,定期考核通报。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严格落实社会保险费“一
票征缴”制度,并对所有的参保单位进行了缴费基数稽核。全市社会保险费征缴工作
全面完成了年度目标任务,其中企业养老保险参保单位达到10254户,征缴企业养老
保险费10.53亿元,同比增收1.4亿元,增幅15.5%;征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
费7.5亿元,同比增加1.23亿元,增幅20%;征缴失业保险费1.34亿元,同比增加230
0万元,增幅20.7%;征缴医疗保险费4.73亿元,其中市直征缴1.55亿元,同比增收1
305万元,增幅9.2%;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第11轮投保8180万元,占全省当年投保总额
近2/3。年内,按时足额为全市12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支付养老金10.53亿元,为5万
名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发放养老金8.03亿元,还分别提高了企业离退休人员和军
转干部养老待遇,人均月增加100元,全部发放到位。
失业生活保障。年内,全市新接收失业职工2.26万人,比上年增长49.4%,其中
市直新增1万人,同比增长62%。烟台在全省率先建立了失业保险金定期申领发放制度
和失业保险个人缴费登记制度,形成了基金征缴、管理和失业人员接收、保障、培训
与再就业“一条龙”管理服务的新格局,先后为4.4万名失业职工按时足额发放失业
金1.36亿元,保证了他们的基本生活。同时,加大了失业保险促进再就业的力度,先
后调剂资金500多万元,开设187个培训班,免费培训失业职工7100人,培训后再就业
率45%。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市直和13个县市区全部实施了城镇职工新的医疗保险制度,
参保单位1.08万个,参保职工75万人。在构建多层次的医疗保险体系中,普遍建立和
实施了职工大额医疗费用补助、离休人员医疗保险统筹、困难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
等配套政策。进一步加强了基本医疗管理,完善了个人帐户管理、基金结算、转诊管
理等一系列规章制度,出台实施了《烟台市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确定了1220种
乙类药品的自付比例,控制不合理支出。全市先后为在职职工、离退休人员、伤残军
人、大额救助对象等参保患者6.79万人次支付费用3.38亿元,保障了各类参保人员的
基本医疗。
职业培训教育。全市24所技工学校有1所被省政府批准更名为技术学院、3所被评
定为国家级重点技校、3所被评定为省部级重点技校。技校年度招生突破1万人,比上
年翻了一番,居全省首位。年内培养并向社会输送合格中级以上技术工人4400人。年
内落实国家就业准入制度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对全市各类职业学校毕业生和社会从
业人员3.15万人进行了职业技能考核鉴定,合格率85%。在全省组织的美发美容和焊
工技能大赛中,烟台市获得2个单项第一,总成绩居全省第一。市劳动保障局被评为
“山东省职业技术教育先进单位”。
企业工资分配宏观调控。发布了全市企业工资增长指导线和劳动力市场指导价位
。报省政府批准,分县市区调整提高了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由原来的310元、340元、
370元分别提高到340元、380元、410元。适应灵活形式用工和就业的需要,首次发布
了小时工最低工资标准,完善了最低工资保障制度。对786户企业拖欠职工工资的问
题进行了专项检查,提出了解决拖欠问题意见的操作办法,督促484户企业补发或部
分补发职工工资、生活费3331万元,涉及职工4.55万人。
劳动执法和劳动关系协调。全市劳动保障系统抽调了220名执法人员,成立63个
执法组,对在工商税务部门登记的5651户私营企业进行拉网式执法检查,通过持续近
6个月的集中执法,督促企业与2.95万名职工签订了劳动合同,签订率达到88%;促使
4217户应参保单位办理社会保险登记3698户,参保率达到87.7%;为4.09万名符合参
保条件的人员办理参保手续3.54万人,参保率86.6%。全市参保职工总数由年初的54
.6万人增加到55.3万人,净增7000人,扭转了近年来企业社会保险参保人数持续下滑
的局面。在劳动关系协调方面,提报市委市政府出台了《关于建立烟台市劳动关系三
方协商机制的意见》,建立了市级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制度和工作规程,在103户
较大规模的企业建立了劳动争议调解中心。全市加大了劳动监察、劳动争议仲裁、劳
动信访“三位一体”执法力度,劳动监察机构通过开展劳动年检、日常巡查、专项检
查、举报专查以及分期分批进行企业管理人员法律知识培训,促进了劳动保障法律法
规的落实,年内查处举报案件2190起,责令用人单位补签劳动合同2.5万份,补发职
工工资和退还押金701万元,补缴社会保险费2126万元,对违法严重的27个用人单位
实施行政处罚;劳动争议仲裁机构受理争议案件2782件,为劳动者挽回经济损失520
0多万元;全市办理劳动信访案件3412件,处结率98%。

(刘钦东胡仁君)

【职工年均工资超万元】2002年,全市职工平均工资为10895元,比上年增长16.4%,
在岗职工为12033元。企业全部职工年均工资为9231元,比上年增长16.4%,在岗职工
为10499元。地方企业全部职工年均工资为8748元,在岗职工为10021元。

(张爱国于君)

【下岗失业职工保障与再就业】2002年,全市采取如下措施促进再就业事业发展:一
是加强组织和基础建设。市及各县市区政府普遍建立了就业和再就业促进委员会,在
行业主管部门和控股公司成立了再就业工作小组。初步建立起基层劳动保障服务平台
,7个县市区的镇(街)和社区建立劳动保障服务中心55个,劳动保障服务站105个,实
现了劳动保障和就业服务重心下移、进入社区、服务到人;二是出台实施就业再就业
促进政策。市委、市政府制定出台了《烟台市进一步加强就业和再就业工作意见》,
提出了今后一个时期全市就业和再就业的指导思想、主要目标、重点任务、工作措施
、推进责任和小额贷款担保、减免各项税费等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三是实施“405
0”困难群体再就业援助计划。对女满40周岁、男满50周岁以上,有劳动能力和就业
愿望、就业困难的失业人员和纳入城市最低生活保障的失业人员,通过开发公益性和
非公益性岗位、提供社会保险补贴、商业综合保险补贴、岗位开发补贴等措施,给予
即时就业援助。从8月中旬开始,对市属机关事业单位的后勤服务岗位、由市政府投
资形成的公益性岗位、市区大专院校和医院等单位的后勤服务性辅助岗位进行清理,
腾出的岗位优先用于安置“4050”人员再就业。全市腾岗安置1000多人;四是加强劳
动力市场信息网建设。全市劳动力市场建设共投资180万元,已有10个县市区实现了
与市职业介绍中心信息网络互联,实现了劳动力资源信息共享。全市进市场招聘的用
人单位7836个,进市场求职12.28万人,实现市场就业4.5万人,市场成交率37%;五
是加强就业培训。全年培训失业职工7539人,培训后再就业3653人,再就业率达49%

2002年,全市共征缴失业保险金1.32亿元,完成年度征缴计划的114%,确保了全
市4.4万名失业职工按时足额领取失业金。全市实现城镇就业再就业7.1万人,其
中失业职工再就业2.55万人,再就业率为45%。首次实现失业职工再就业人数大于同
期新增失业人数。全市城镇登记失业率3.4%。

(杨吉祥孔磊)

【企业养老保险扩面征缴】2002年,全市征缴企业基本养老保险费首次达到10.5亿元
,比上年增长1.4亿元,增幅15.46%;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企业首次达到10
254户,参保职工55.38万人。为12万名企业离退休人员支付养老金10.5亿元,按时足
额发放率100%,社会化发放率100%。严格落实“一票征缴”制度,做到各项社会保险
费“一个基数、一张支票、一份单子、一次办理”,给参保企业和职工缴纳社会保险
费提供了方便,促进了征缴工作的落实。全市开展了以签订劳动合同和参保登记缴费
为重点的劳动保障集中执法大检查工作,逐一摸清了税务登记的城镇私营企业情况,
促使一些符合条件的企业和职工依法参保缴费。全市城镇私营企业参保率和职工参保
率分别达到87.69%和86.62%,全年新开户企业3491户,新增参保职工57246人,
比上年净增7471人。实施社会保险缴费基数公示制度,坚持发放基本养老保险个人帐
户对帐单,开通养老保险电话语音查询和电脑触摸屏查询系统,增强了社会保险透明
度,有效防止了缴费中的“跑冒滴漏”现象。

(胡少松杜会德)

【机关事业单位离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年内,全市8700多名机关事业单位离休
人员(含建国前参加工作的退休人员)的养老金实现了社会化发放,共发放离休人员养
老金1.67亿元。经过充分调查核实,建立了离休人员养老金社会化发放数据库。加大
养老保险费征缴稽核力度,全市共征缴机关事业单位养老保险费7.5亿元,收缴率达
到99%,完成年度计划的109%,做到了应收尽收。全年共稽核养老保险参保职工12.7
万人,追缴补缴养老保险费300多万元,从而保证了离退休人员养老金的按时足额发
放。加强养老金领取资格认证工作,采取定期不定期检查、完善管理监督机制、指纹
鉴证等多种措施,有效防止了养老金冒领问题的发生。

(李同升)

【医疗保险制度改革】到2002年底,市直及13个县市区已全面启动了新的医疗保险制
度改革,参保单位达到10280个,参保人员76万人,其中市直参保单位3439个,参保
人员20万人。自新的医疗保险制度启动以来,全市累计征缴医疗保险基金8.8亿元,
支出6.5亿元,结余2.2亿元,其中收缴基本医疗保险基金4.8亿元,支出3.5亿元,结
余1.3亿元,实现了新老制度平稳过渡。一、建立了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随着城镇
职工基本医疗保险的启动和覆盖面的迅速扩大,各县市区在实施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
险制度的基础上,同步出台了职工大额医疗费用救助、离休人员二等乙级以上革命伤
残军人医疗保险以及困难企业职工医疗保险管理等办法,初步形成了以城镇职工基本
医疗保险制度为主体的多层次医疗保障体系。二、制定药品目录,控制医疗服务范围
和医疗费用支出。9月1日出台并实施了《烟台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药品目录》,
将1685种药品纳入了统筹。拟定了《诊疗项目和服务设施目录》以及《住院病种目录
》,使医疗保险业务步入规范化、科学化管理轨道。三、制定住院费结算办法。自1
0月1日起,市直实行住院人次费用定额结算办法,即参保人员住院后,医保稽查部门
立即对患者身份、缴费情况及病情进行核查;符合条件的患者出院后,即可与定点医
院直接结算。四、建立医保信息网络。市直于9月1日起实现了医疗保险经办机构与各
定点医疗机构网络互联,毓璜顶、烟台山2家定点医院通过DDN专线登录医疗保险网。
有16家定点医院通过拨号方式,实现了医疗保险的局域网管理。截至年底,全市共有
34万参保职工领取了一证一卡,共有近10万名参保职工领取了医疗保险IC卡,在全市
逐步形成了安全、可靠、稳定的计算机信息管理系统。

(孙振田)

【职业技能比赛】年内,全市举办了数控机床操作工、维修电工、焊工、汽车维修工
、、计算机高新技术操作员技能大赛。有30名选手获“烟台市技术能手”称号,其中
15名选手被授予烟台市“五一劳动奖章”,25名选手获“新长征突击手”称号。全市
还组织了首届美容、美发技能比赛,并选拔13名优秀选手参加了全省首届美容美发技
能大赛,取得了2个单项第一,比赛总成绩列全省第一。有10名选手被省劳动和社会
保障厅授予“山东省技术能手”称号。

【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年内拓宽了职业技能鉴定的工种范围,全市职业技能鉴定
工种已达到62个。将实施职业技能鉴定的对象向大、中专院校学生延伸,全年共对5
所院校5个工种800多名学生进行了技能鉴定。在交通、财贸、信息产业等重点行业全
面实行了持证上岗制度。继续在各类职业学校、社会力量办学单位的毕(结)业生中开
展技能鉴定。全年考核鉴定3.15万人,合格率为85%。对美容、美发、汽车修理等5个
工种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情况进行专项检查,参检单位900多个,涉及从业人员7.
7万人。

(孙国旗)

【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集中执法】从4月份开始,全市开展了以非公有制企业为重点
,以劳动合同签订和社会保险扩面征缴为内容的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险集中执法活动。
市直和13个县市区统一部署,同步推进,一体执法。全市劳动保障系统共抽调执法人
员220名,成立63个执法组,在集中年检用人单位1042户的基础上,对工商税务部门
登记的5651户私营企业进行拉网式执法检查,当场提供劳动合同样本,当场进行社会
保险登记,实行“一站式”服务,并对全市外资企业开展了专项检查。通过近6个月
的执法检查,共督促企业签订劳动合同2.95万份,进行社会保险登记3698户,新办参
保手续3.54万人。从12月份起,全市又开展了劳动者工资支付情况专项检查,共检查
用人单位1367户,查处拖欠或克扣民工工资案件443起,涉及职工4537人,为职工追
回拖欠或克扣工资526万元。加大劳动保障行政执法和政策宣传力度,在对用人单位
1100多名劳资人员进行劳动保障法规政策培训基础上,对存在违反劳动法行为且不依
法纠正的用人单位,实施行政处罚43起,罚款金额49.3万元;下达行政处理决定53起
,行政处理到位金额548万元,并对69起违法情节严重案件通过新闻媒体进行曝光,
维护了劳动者的合法权益,促进了社会稳定。

(王春利李大鹏)

【清理企业欠薪欠费】全市清理企业欠薪欠费的基本原则是:凡生产经营正常的企业
,要依法落实工资支付规定;生产经营确有困难的企业,制定具体的还款计划,并与
职工签订还款协议,明确偿还期限和办法;停产和半停产以及关闭破产企业,从资产
变现收入中解决。全市通过企业自筹资金、主管部门帮助协调、政府出让土地以及破
产关闭企业处置资产等办法,解决了536户企业欠薪欠费问题,涉及职工5.7万人,清
偿资金2.5亿元。其中,对市直6户特困企业采取以企业的有效资产进行抵押贷款的办
法,筹集2240万元资金,由劳动保障、财政、国资、金融机构按政策规定和法定程序
办理手续,清偿了拖欠的职工工资和“三金”。招远市采取五大班子领导包困难企业
、财政调整支出结构解决难点问题等措施,清理国有、集体企业欠薪欠费,先后帮助
33户企业为1733名职工补交各种款项1700万元。通过破产兼并,规范和理顺了4户企
业、1319名职工的劳动关系。莱州市采取企业自筹一块、行业调剂一块、变现资产一
块、财政解决一块等措施,筹资1482.5万元,解决了4户关停破产企业、1300名离岗
人员的欠薪欠费问题。

(王念瑞崔桂臻)

【协调劳动关系】一是签订集体合同。市劳动保障、经贸委、总工会等三部门联合制
发了进一步推行平等协商和集体合同的意见,明确了各部门的工作职责和目标任务。
具体推进中,狠抓了集体合同的审核、续签、修改、完善及改制企业集体合同签订等
工作,全市已签订集体合同8199户,占应签企业数的92.8%。二是建立劳动关系三方
协商机制。市委市政府转发了市劳动保障局、总工会、经贸委《关于建立烟台市劳动
关系三方协商机制的意见》,市级建立了劳动关系三方协商会议制度和工作规程,凡
是涉及企业职工重大利益的问题,都由劳动部门、工会组织、企业家协会三方进行沟
通和协商,把协调劳动关系工作提升到新的高度。

(张爱国)

【劳动争议案件企业先行调解制度】针对劳动争议案件大幅增长的势头,市劳动保障
局会同市经贸委、总工会等部门联合制发了《关于建立企业劳动争议调解中心的意见
》,在全市实行劳动争议案件由企业调解中心先行调解制度。全市已有103户较大规
模的企业率先建立了企业劳动争议调解中心。

(王粹益)

【困难企业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年内制定出台了烟台市《关于解决市直困难企业职工
基本医疗保险有关问题的意见》,为解决困难企业在职职工和退休人员基本医疗保障
问题提供了政策依据。意见规定:困难企业暂按本企业在职职工工资总额的5.2%缴纳
基本医疗保险费,缴纳的基本医疗保险费全部进入统筹基金,职工个人不缴费,暂不
建立医疗保险个人帐户,企业职工实行住院和统筹病种门诊基本医疗保险,统筹基金
的支付范围和标准不变;对无能力同时缴纳养老、医疗、失业社会保险费的困难企业
,经劳动保障行政部门审查批准,并与社会保险经办机构签订养老保险费、失业保险
费缓缴协议后,可先单独缴纳医疗保险费;对不属于破产、关闭、注销又无能力缴纳
医疗保险费的特困企业,市政府通过多渠道筹集资金,建立特困企业职工社会医疗救
助制度。

(王炜东)

【社会保障基金监督管理】社会保险行政监督体系和监督举报网络初步建立。全市1
3个县市区设立基金监督机构,配备了专(兼)职人员,开通了社会保险基金监督举报
电话。制定出台了《烟台市社会保障资金管理规定》。为解决基金隐性损失问题,对
全市各项社保基金保值增值情况进行了非现场监督,对市直社会保险经办机构负责管
理的各项社保基金及13个县市区失业保险基金征缴、支付及管理情况进行了现场监督
检查,形成了关于《社保基金保值增值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办法》的调查报告,并围绕
基金管理中银行开户、保值增值、会计基础规范等问题提出了19条整改建议,督导各
社会保险经办机构限期整改,抓好落实。全市各级社会保险经办机构主动与各有关国
有商业银行进行协商,确保基金存款执行优惠利率;协调当地财政部门,争取财政专
户的基金存款也能够按照国家规定利率计息,结余基金用于购买国债或及时转存定期
存款。据初步统计,全市已有14家社保经办机构先后与银行协商补回了部分利息差价
,直接挽回基金损失68万元。

(姜小丽)

责任编辑:谈洪奎李迎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