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60&A=11&rec=209&run=13

于桂圃男,汉族,1954年4月出生,招远市大秦家镇南于家村人。1975年12月参加工
作,1983年11月加入中国共产党。现任招远市运输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
1992年,他率先在全省同行业推行以“单车租赁承包”为突破口、以“三改一放
”为中心内容的企业运行机制,创出了一条主业大开拓、副业大发展的企业振兴之路
。2000年,全公司固定资产总值达到5000万元,实现利润426万元,上缴税金320万元
,上缴各种规费1000万元。职工年均工资10000余元。自1994年起,连续7年各项经济
指标名列烟台市乃至全省同行业榜首,公司连续6年被省交通厅授予“全省交通系统
经济效益先进企业”称号,连年被烟台市交通局和招远市委、市政府授予“先进单位
”和“明星企业”称号。1998~1999年,被省交通厅授予“全省交通系统改革与管理
先进单位”称号;1997~2000年连续4年被省交通工会授予“全心全意依靠职工办企
业的领导班子”称号。他个人多次被省交通厅、烟台市交通局、招远市委、市政府授
予“先进工作者”、“劳动模范”、“科技拔尖人才”等称号。1996~2000年被中国
交通企协多种经营委员会评为“优秀企业家”。2001年4月,被山东省交通厅授予“
山东省交通系统劳动模范”称号。2001年9月,被人事部、交通部授予“全国交通系
统劳动模范”称号。

马玉山男,汉族,招远市人,大学文化,中共党员,现任招远市河东金矿矿长、党委
书记。
自1995年任职以来,他遵循黄金发展经济规律,坚持以经济效益为中心,以集约
经营为手段,在经营决策上制定了“以金养金,滚动发展”的办矿方针;在生产经营
管理上狠抓储量、采掘、采选、金属“四个平衡”;在建设和发展上,坚持“不求最
大,只求最佳”和“少投入,多产出,见效快,多改少建”的原则,创出了一条具有
黄金矿山企业特色的经营发展之路。2001年与1994年相比,生产能力由日采选500吨
,提高到1000吨;黄金产量由2万两,增加到3.2万两;实现利润总额由800万元
,增加到2500万元;保有地质储量由不足9吨,增加到23吨;单两黄金综合成本由19
50元,下降到1850元;上缴地方财政由300万元,增加到1000万元;各项主要经济技
术指标均达到国内同行业先进水平。“九五”期间他主持创出的“环环优化生产系统
,步步紧逼成本极限”的经营管理模式,被国家经贸委黄金局在全国黄金系统推广,
成为全国黄金系统的一面旗帜。企业连续十二年保持“省级文明单位”称号,连续五
年保持“全省思想政治工作优秀企业”称号。马玉山先后被授予“烟台市专业技术拔
尖人才”、“烟台市劳动模范”、“全国黄金系统优秀思想政治工作者”、“山东省
优秀企业家”称号,并获山东省“富民兴鲁”劳动奖章。

王永选男,汉族,1961年2月出生,招远市阜山镇草店村人。大学文化。现任中矿金
业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高级工程师。
他带领全体干部职工,以敢为人先的改革精神和卓越的创新管理水平,创造了黄
金行业的经营奇迹。北截金矿是一座资源枯竭的老矿山,根据实际情况,他果断决定
将优良资产向氰化支柱产业集中,依靠“服务优、周期短、成本低、检测准、成色足
”的五大优势,抢得氰化市场的先机。1995年北截实际利润只有150万元,从1996年
起,连续三年跨越三个千万元台阶,并将3700万元的银行贷款全部还清,实现无负债
经营。1999年和2000年,实现利税均在6000万元以上,成为招远市首家利税大户。他
提出的“增值才是发展”、“不求最大,但求最佳”的发展思路和“以人为本”的管
理思想,被誉为“北截模式”。中矿金业股份有限公司是国内最大的黄金企业,由于
管理落后,负债9亿元,亏损3540万元,企业频临倒闭。2001年4月,临危受命的王永
选提出了“教育、调整、规范、振兴”的指导思想,对职工思想观念进行“重塑自我
”大转变,对生产结构、组织制度进行“外科手术”大改革,对生产工艺进行“脱胎
换骨”大改造,建立了经济责任制、特殊事项奖惩和岗位动态管理“三位一体”的激
励机制,使中矿金业由毁灭走上新生,由崩溃走向辉煌。2001年中矿金业自产黄金突
破10万两,冶炼成品金达到40万两,黄金生产成本同比下降34.3%,减少亏损5311万
元;上缴税费6025万元,同比增长49%。同时,投资不到180万元,完成了原计划投资
1.8亿元的选矿改造项目,使选矿能力由过去的3000吨/日提高到5000吨/日,保证了
企业可持续发展。

王吉林男,汉族,1962年7月出生,山东烟台人。1982年7月毕业于山东省烟台商业技
工学校烹饪专业并留校任教。1987年9月入黑龙江商学院旅游烹饪系学习,1989年7月
回校继续任教至今。现任山东省烟台商校教学部副部长,高级讲师,中式面点高级技
师。
1991年在省部级名优产品评选中,自制的“炸馓子”获“山东省名优产品”称号
。1992年获烟台市青工技术大赛面点工种第一名,被授予“烟台市新长征突击手”和
“烟台市技术能手”称号。同年获山东省青工技术大赛面点工种第二名,被授予“山
东省技术能手”称号。1994年以来,被聘为烟青片大专院校面点技术顾问,省职业技
能鉴定考评员,市烹饪协会副秘书长等职。1999年被授予“山东省优秀技师”称号。
2001年被授予“烟台烹饪大师”、“烟台市技术能手”、“山东烹饪大师”、“山东
省技术能手”、山东省商业集团总公司“优秀教师”等称号。2001年在山东省举办的
“鲁能贵和皇冠杯”烹饪大赛中,制作的“重归天鹅湖”、“玉米梅花包”、“寿比
南山”获“山东名点”称号。他注重理论和实践教学的研究,刻苦钻研专业技术,先
后参加编写了《新编凉菜谱》、《烟台烹饪荟萃》、《齐鲁烹饪大典》、《面点制作
技术》、烟台《烹饪教材》、《烟台菜面谱》、《烹饪论文集》、《烟台风味菜的形
成和发展》、《树立现代经营理念增强酒店竞争力》等专业书籍和论文。他不断探索
研究新的教学方法,坚持教书育人,为培养大批“四有”专业人才做出了贡献。

王旭午男,汉族,1960年11月出生,莱州市金城镇王家村人。大学文化。现任烟台鲁
宝钢管有限责任公司总经理,工程技术应用研究员。
1996年,他刚担任公司主要负责人时,企业亏损严重,外债负担重,资金周转困
难。他带领全体员工以创新为主旋律,以“效益最大化”和“以人为本”为主线,坚
持观念创新、管理创新、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建立了规范的内部约束机制、激励机
制和竞争淘汰机制,员工的创新积极性被充分调动起来。产品年销量由原来的5万吨
,提高到2001年的14万吨,公司跻身于国内四大大口径钢管生产厂家之列,在上海宝
钢集团子公司中名列前茅。近年来,他主持开发的直径121~159结构用无缝钢管被评
为国家级重点新产品;直径121~159低中压锅炉管、输送流体管等被评为山东省新产
品一等奖、烟台市优秀青年科技成果;直径168~219结构用无缝钢管被评为国家级重
点新产品;SM-B新型热轧钢管润滑剂被评为山东省科委二等奖、山东省教委一等奖。
他先后获烟台市优秀青年知识分子、烟台市新时期劳动者称号,并被授予山东省富民
兴鲁劳动奖章。

王茂瑞男,汉族,1950年出生,招远市金岭镇皂户王家村人。大专文化。中共党员,
现任招远市电子工业集团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
他以企业家的胆识和气魄,坚定不移地走“科技兴厂”之路,高起点调整产品结
构,大搞技术改造,将一个亏损86.4万元濒临倒闭的小化肥企业,转产建成了年产值
3亿元、利税超过3000万元的大型现代化电子企业,跻身全国大型工业企业、电子及
通信设备制造业100家最佳经济效益企业行列。从1999年起,企业规划新上2000吨/年
高档电解箔项目,该项目已列入国家高技术产业化示范工程。为适应市场需求,近两
年又将项目建设规模调整为5000吨/年,项目总投资3亿元,一期工程投资1.8亿元,
年生产规模达到2500吨,二期工程投资1.2亿元,产品可替代进口,并可大量出口创
汇。2001年,企业实现销售收入40025万元,利税4625万元,利润3038万元,工业增
加值10015万元。企业先后被国家、省有关部门评为全国电子节能先进企业、山东省
管理示范企业。他本人被授予“山东省电子系统首批技术拔尖人才”称号,1995年获
得“山东省劳动模范”称号,2001年,又被山东省委授予“山东省优秀共产党员”称
号。

王忠勤男,汉族,1963年6月出生,烟台福山区人。毕业于烟台劳动局高级技校烹饪
专业。现任烟台华侨宾馆副总厨,特一级面点师,中式面点技师。
从事面点制作20余年,曾在烟台毓璜顶宾馆实习,在上海国际饭店、上海华侨饭
店、上海锦江饭店、北京饭店、广东迎宾馆考察交流、学习。他充分掌握中式面点的
广式、京式及扬州点心的制作技巧及各地风味名吃的制作,精通法式西点的制作,能
结合南北中西面点风味特点,创造出“渤海虾玉兔”、“红薯两吃”、“百鸟还巢”
、“白鹅戏水”、“丰收雪梨果”、“凤凰戏牡丹”、“喜鹊登梅”、“芝麻花篮”
等100多种特色面点。
1986年在烟台市厨师考核中,他制作的“象形船点”荣获第一名。2001年在山东
鲁能杯面点大赛中,他制作的“龙眼一窝丝”被评为山东名点。他连续多年被评为单
位先进工作者,并荣立三等功一次,先后获得烟台名厨、山东名厨、烟台市技术能手
、山东省技术能手称号。他热情传授技艺,言传身教,带出一大批优质面点厨师。

王亲民男,汉族,1960年9月生,长岛县人,研究生学历。现任烟台人民广播电台副
书记、常务副台长。1980年烟台师范学院英语系毕业,1981年在长岛县中学任教,1
983年任长岛县广播电视局编辑,1984年后历任长岛县委秘书科长、研究室主任、宣
传部副部长、文明办主任,1995年调任烟台人民广播电台常务副台长,主管新闻宣传
工作。全台的新闻宣传工作每年都在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报摘》播发头条或连续
报道1个,已连续八年获得山东人民广播电台集体记者一等奖。
任职以来,所采写的新闻作品、专题节目及专业论文,共获省以上各种奖励100
多个,其中,中国广播电视学会一等奖2件,二等奖5件,山东省“五个一”精品工程
奖3件。先后在《人民日报》、《经济日报》等主要党报党刊上发表180多篇有份量、
有价值的新闻稿件及理论文章。1990~1994年,年年被评为“烟台市优秀宣传工作者
”;1995年以来,已连续七年被烟台市委宣传部授予“宣传烟台贡献奖”,并受嘉奖
2次;2000~2001年又被山东省委宣传部授予“山东省十佳理论工作者”称号。

王铭伦男,汉族,1958年8月出生,山东省烟台市福山区人。1982年毕业于莱阳农学
院,1991年研究生毕业于北京农业大学,获硕士学位。自1982年在莱阳农学院任教至
今,现任农学系教授、山东省省级中青年学术骨干、山东省旱作技术重点实验室副主
任、山东省农业专家顾问团花生分团成员、山东旱作农业学会常务理事、莱阳农学院
旱作研究所所长。
本人从事农业教育和科研工作20年,对花生栽培、花生育种和作物化控理论与技
术进行了较系统的研究。先后主持或参加国家和省部级研究课题10余项,其中“高产
优质花生新品种--鲁花11号”1998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一等奖,1999年获国家科技进
步三等奖;“棉花系统化控技术体系在早熟高产优质栽培中的应用”,1993年获国家
教委科技进步二等奖;“小麦花生化控机理及其与产量关系的研究”,1996年获山东
省科技进步二等奖;“花生栽培技术改革的研究”,1991年获山东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主编、参编《作物栽培学》、《山东花生》、《花生规范化栽培理论与技术)等5部
著作,公开发表学术论文40余篇。

王惠中男,汉族,1961年7月出生,莱州市人。1982年毕业于烟台市高级技校,一直
从事烹饪及烹饪教学工作,现任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服务技术学校烹饪教研室主任。
1987年本人参加烟台市接待系统烹饪卫生知识大赛,获得第一名;1992年,参加
烟台市第六届青工大赛,获得第五名,并获“烟台市技术能手”称号;1996年,获“
烟台市职业教育先进教职工”称号;2001年10月,参加烟台市烹饪技能大赛,获“烟
台市名厨”、“烟台市技术能手”称号;同年11月,参加省烹饪技能大赛,获“山东
省名厨”称号。由于工作成绩突出,连年被评为劳动局系统先进个人。先后在《四川
烹饪》、《中国烹饪》、《烹调知识》、《中国消费指南》、烟台日报、烟台晚报发
表各类文章30余篇。

王锡平男,汉族,1953年出生,山东省莱州市人,1978年毕业于吉林大学考古系。现
任烟台市文管会办公室主任,烟台山文物保护领导小组办公室主任,烟台市博物馆馆
长,研究馆员。
长年从事文物考古与史学研究,发表论著、论文40余部篇,是国家“七五”重点
科研项目“胶东史前文化与青铜时代”主要承担者之一,多次参加国际学术交流和讲
座。编写出版了《胶东考古》、《长岛考古》、《胶东半岛贝丘遗址研究》、《蓬莱
古船与古港》等专题报告和论著。通过考古发掘和研究,建立起胶东地区距今7000年
至3000年史前文化和东夷文化无史记载的文化发展谱系,填补了胶东地区几千年历史
发展的空白。还对胶东地区海岸线的变迁,胶东地区与东北亚地区考古文化的关系,
胶东地区的青铜器文化,环渤海地区考古文化的关系与文明,大汶口文化、龙山文化
的社会形态,山东地区素面陶鬲等重点课题进行了深入研究,均取得重要学术成果,
多次获得国家、省、市文物科技进步及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
本人1985年被授予全国文物博物馆系统先进工作者称号,多次受到市文化系统嘉
奖、记功奖励,并被评为优秀共产党员。

王锡生男,汉族,1967年9月14日生,山东省文登市人。1986年毕业于烟台市商业职
工中专学校,现任北海宾馆面案负责人,特一级面点师,技师,山东省名厨。
本人从1984年从事面点工作以来,认真钻研面点技术,先后到大连、青岛、上海
等地参观学习,1989年先后在烟台蓬莱春酒家和烟台商业大厦学习培训。2001年9月
在烟台市举行的烹饪大赛中获“烟台市优秀厨师”称号,同年11年在山东省举行的“
鲁能贵和皇冠杯”烹饪大赛中获“山东名厨”称号。其代表作“局香松仁蛋黄饼”、
“吉士元宝饺”、“炸酥皮莲茸包”得到专家和评委们的一致好评。他创作的“局香
松仁蛋黄饼”将芝麻改为松仁,洒在制品表面,不仅使外观进一步改观,而且口味更
具特色。他制作的炸酥皮莲茸包,借鉴北方莲花酥的制法以及南方点心的名称,形成
自己的炸法,炸出的面点更具特色。

车延贵男,汉族,1967年出生,山东省海阳市人。1988年考入市高级技工学校烹饪专
业,1990年毕业。现任新闻宾馆餐饮部经理,兼任烟台市烹饪协会副秘书长、烟台中
西餐合璧研究会秘书长、烟台大学职业技术学院特聘老师。
本人曾参加95′民俗旅游年烟台美食周活动,获论文、创新菜、传统菜、个人全
能4项第一名,并获得市“新长征突击手”称号。1999年参加山东省烹饪技术大比赛
,获“山东省优秀厨师”称号。同年参加第四届全国烹饪比赛,获得一枚金牌、一枚
铜牌,并被市政府授予“优秀饭店管理者”称号。2001年参加烟台市烹饪技能大赛,
获得“烟台市烹饪大师”、“烟台市技术能手”称号。同年参加山东省“鲁能贵和皇
冠杯”烹饪技能大赛,获得第二名,并获“山东省烹饪大师”称号。在2001年首届中
国鲁菜文化节活动中,获得“鲁菜大师”称号。从1992年至2001年,曾多次代表烟台
市参加烹饪比赛活动,均获得好成绩。曾参编、编写《淡水鱼菜谱》、《烟台果蔬特
色菜荟萃》、《烟台菜谱》、《新鲁菜》等书,先后在《中国烹饪》、《烹饪者之友
》等刊物发表论文20多篇,其事迹被《中国名厨博览技巧》收录。

邓介强男,汉族,1969年9月出生,海阳市凤城镇河崖村人。大专文化,高级技师。
现在烟台市劳动局就业训练中心从事烹饪教学工作。
教学期间,曾担任《烹调技术》、《原料加工技术》、《烹调与营养》、《饮食
成本核算》等多门课程理论教学,平日注重优秀操作技法的总结和训练,重点提高学
员烹调实践操作能力。多年来培养中高级烹调师400多名,遍布烟台市各大宾馆饭店
。他本人多次被烟台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共青团委评为“烟台市技术能手”、“
烟台市新长征突击手”。1995年在烟台市举行“美食周”青工大赛中,其创新菜品“
扒鱼腹”获创新奖第一名。1997年在烟台市“劳动大厦杯”青工技术比武中,获中式
烹调第一名。2001年在烟台市“名菜名点”命名活动青工技术比武中获中式烹调第一
名,并获“烟台烹饪大师”称号,“白汁乌鱼丝”、“高汤滋补燕菜”被列入烟台名
菜,同时被命名为“山东名菜”。同年,邓介强在山东省“鲁能贵和皇冠杯”烹饪技
能大赛中,荣获“山东烹饪大师”称号。

冯雪芳男,1964年1月出生,山东德州市人。1985年毕业于烟台商业技工学校并留校
从事烹饪教学,烹调技师。
工作期间,他注重烹饪理论研究,刻苦钻研烹饪技术,培养了大批烹饪专业人才
,其中一部分成为大型酒店经理、技术骨干,一部分赴日、美、德等国家工作。199
3年被烟台龙祥大酒店聘为厨师长。1994~1997年被烟台香港王朝俱乐部有限公司聘
为餐饮经理、厨师长。2001年参加烟台烹饪技术大赛,被授予“烟台烹饪大师”、“
烟台烹饪技术能手”称号。2001年参加山东省“鲁能贵和皇冠杯”烹饪大赛,被授予
“山东名厨”、“山东烹饪技术能手”称号。
在校工作期间,曾在省市烹饪专刊发表烹饪论文3篇。研制的创新菜有“晶莹大
虾球”、“潮戏赤龙”、“花色什锦大拼盘”、“白果龙虾”、“香炸大虾”、“香
辣鲜鱼”、“松红滋补大虾”、“腐汁排骨”、“春花秋实”拼盘等。

邢傲伟男,1982年1月25日出生,烟台市芝罘区人。体重60公斤,身高1.70米,是中
国男子体操队的主力队员,他最拿手的项目是鞍马,多次获得洲际比赛和全国比赛冠
军。
1998年,在世界中学生运动会体操比赛中获得全能冠军、自由体操冠军、鞍马冠
军、双杠冠军、单杠冠军,获第十三届亚运会体操比赛团体冠军、鞍马冠军、单杠第
三名。1999年,获天津世界体操锦标赛团体冠军、自由体操第三名,获韩国世界杯系
列赛鞍马冠军,获全国体操锦标赛鞍马冠军、自由体操亚军。2000年,获悉尼第27届
奥运会男子体操团体冠军,获中国体操单项争霸赛“鞍马王子”称号,获全国体操锦
标赛全能冠军、鞍马冠军。2001年,获第九届全运会男子自由体操金牌、男子体操单
杠金牌。

朱奎义男,1974年10月出生,山东莱阳人。1996年毕业于烟台市劳动局服务技术学校
,就职于山东省十佳涉外旅游饭店--烟台亚细亚大酒店,负责美食城面案工作。特一
级面点师、技师。
1996年在烟台亚细亚大酒店大千美食城师从身怀绝技的特级面点技师陈宪国先生
。美食城的经营特色灵活鲜明,深受百姓喜爱。本人在工作中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很快成为业务骨干。在APEC会议期间,以主力身份参与接待了省、市政府领导和大
会工作委员会及美国铁姆肯烟台有限公司3000多人的年会。为大千美食城获得“山东
省青年全优岗”、美食节“最佳展台奖”、“最佳组织奖”做出贡献。2001年在烟台
名师、名厨、名菜、名点大赛中获得第二名,被评为“烟台市烹饪大师”、“烟台市
技术能手”,同年参加了山东省“鲁能贵和皇冠杯”烹饪大赛,获得第八名,被评为
“山东名厨”。在2001年中国鲁菜美食节中负责制作面点品种,为酒店获得“中国鲁
菜名店”荣誉称号做出贡献。他参与了烟台市下岗职工再就业培训考核工作。多年来
孜孜不倦地研究中国各式面点制作技术、面点工作管理及中式面点发展趋势,尤其擅
长京式面点制作。他研创出的“群猬戏春”、“鸽子馄饨”等新品种深受烟台餐饮界
好评,被评为烟台名点。

乔学壮男,汉族,1952年出生,山东文登人,中共党员,毕业于潍坊医学院医疗系。
现任烟台毓璜顶医院神经内科主任,烟台市神经内科学科委员,主任医师,教授。
从事神经内科临床教学及科研工作20余年,有较高的专业理论水平和丰富的临床
经验。擅长于癫痫病、心脑血管病、脑囊虫、面神经炎及三叉神经痛等疾病诊治,尤
其对急性脑血管病的治疗技巧、癫痫病因研究及中药治疗癫痫病和神经衰弱等方面有
精深的研究。“蛛网膜下腔出血与头痛关系”获首届国际东西方疼痛会议三等奖,多
次参加国内外神经内科学术会议交流。先后在国内及国际学术刊物发表专业论文20余
篇,发表译著《急性卒中的处理》。在单位多次被评为先进工作者及学科带头人。发
表论文主要有《高血压脑内自发性出血的研究》、《貌似脑血管病的脑肿瘤的临床研
究》等。其中,《至宝三鞭丸治疗神经衰弱150例临床观察》一文被国内外权威机构
书刊收藏,获优秀论文、著作证书及荣誉证书;“中西医结合治疗癫痫的研究”获国
际传统医学优秀论文奖。开展了“颅脑钻孔尿激酶注入治疗脑出血”,达到国内先进
水平,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大大提高了脑出血的治愈率。其“脱扩方法治疗急性脑梗
塞”在全国脑血管病会议交流,在临床上已取得满意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