烟台市农村劳动力状况的调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60&A=11&rec=185&run=13

烟台市农业局

农村劳动力从业问题解决与否,不仅关系到农民增收,关系到农业乃至整个国民
经济的发展,而且关系到社会的稳定。市农业局以海阳、莱阳、龙口三市为重点,就
农村劳动力状况作了详细的调查研究,形成了这篇调研报告。
一、当前烟台市农村劳动力状况及主要特点
(一)农村劳动力主要集中在第一产业,第一产业中又主要集中在种植业,从事二
、三产业的劳动力所占比重仍然较低。海阳、莱阳、龙口三市农村实有劳动力92.4万
人,其中,从事第一产业(种植业、林业、牧业、渔业)的劳动力61.94万人,占农村
劳动力的67.0%。第一产业中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55.26万人,占第一产业的89.2%,
占农村劳动力的59.7%。三市农村从事第二产业(工业、建筑业)的劳动力16.98万人,
占农村劳动力的18.4%,比1978年增加了13个百分点;从事第三产业(交通、运输、仓
贮、邮电通讯、批零、贸易、餐饮、旅游服务业等)的劳动力13.57万人,占农村劳动
力的14.6%,比1978年增加了11个百分点。龙口市从事第一产业的劳动力分别比海阳
、莱阳少16.9和16.3个百分点,从事第二产业的劳动力分别比海阳、莱阳多17.1和1
4.2个百分点(表1)。
(二)一年中,农村劳动力约有三分之一的劳动时间从事第一产业,三分之一的劳
动时间从事二、三产业,有三分之一的剩余劳动时间。海阳、莱阳、龙口三市平均一
个劳动力一年中从事第一产业96.3天,第二产业53.8天,第三产业40.6天,共计190
.7天。一个劳动力一年的劳动时间按300天计算,有109.3天的剩余劳动时间(表2)。
(三)农村劳动力小学、初中文化程度的居多,文盲、半文盲和受过高等教育的都
很少。调查显示,海阳、莱阳、龙口三市农村18~60岁的劳动力中,文盲、半文盲2
.31万人,占2.5%;小学文化程度19.35万人,占21.0%;初中文化程度44.37万人,占
48.1%;高中文化程度21.73万人,占23.6%;中专文化程度3.25万人,占3.5%;大专
以上文化程度1.26万人,占1.3%。龙口市农村劳动力受教育状况要好于海阳、莱阳两
市,其初中以下文化程度(含初中)分别比海阳、莱阳低16.2和17.6个百分点;高中和
中专文化程度分别比海阳、莱阳两市高17和17.8个百分点(表3)。
(四)农村劳动力从业地区主要集中在本乡、本县,从事非农业生产主要集中在乡
村。据调查,2000年海阳、莱阳、龙口三市农村劳动力在本乡镇从业的有73.7万
人,占79.7%;在本乡以外本县以内从业的有12.86万人,占13.9%;在本县以外
本省以内从业的有5.6万人,占6.1%;在省外从业的有0.28万人,占0.3%(表4)。
从全市情况看,农村现有劳动力240.19万人,从事第一、二、三产业的劳动力分
别占64.9%、19.0%和16.1%,从事种植业的劳动力占第一产业劳动力的88.5%,占农村
劳动力的57.5%;农村劳动力中文盲或半文盲占0.5%,小学初中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
74.8%,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劳动力占24.7%。与海阳、莱阳、龙口三市农村劳动
力结构状况基本一致。
二、烟台市农村劳动力过剩的原因
(一)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非农产业发展滞后,导致对农村劳动力吸纳能力相对
不足。经过二十多年的改革与发展,全市农村中的非农产业从无到有,迅速壮大,逐
步改变了过去单一的农业产业结构。目前全市农村经济一、二、三产业收入的比重分
别为19.1%、59.3%和21.6%。全市农村240.19万劳动力中,从事一、二、三产业
的比重为10∶3∶1。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农村一、二产业的比重将继续下降,第
三产业的比重将不断增加。因此,从当前和长远来看,产业结构和劳动力资源配置仍
不合理,第一产业劳动力比重过大,作为吸纳大量劳动力的第三产业发展仍很不够,
导致农村劳动力从业条件不够充分。
(二)农业劳动生产率的提高,使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家庭联产承包责
任制以前,全市农村共有劳动力222.2万人,以从事农林牧渔生产为主,人均3.7亩耕
地,按照当时的生产力水平,基本上实现充分就业。随着科技进步和机械化程度的加
快,农业劳动生产率不断提高,土地对劳动力的数量需求相对下降。据专家估测,目
前按每个劳动力经营12.5亩耕地计算,全市现有的45万公顷耕地,仅需劳动力54万人
,剩余186.2万人。
(三)劳动力素质偏低,加剧了农村劳动力的过剩。全市农村劳动力中,大量的小
学、初中毕业生没有进入上一级学校学习的机会,青壮年农民很少能接受职业技术教
育,初中以下文化程度的占75.3%。劳动力素质偏低,加剧了劳动力过剩。一方面,
劳动力把本该受教育和培训的时间用在生产上,增加了劳动供给。另一方面,未受过
较高程度教育和培训的劳动力,其创新能力较差,通常只滞留于传统农业领域,很难
开拓新的从业门路和工作机会,无法创造出更多的从业需求。
(四)城市和乡镇企业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降低。农村劳动力能否成功转移在
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城市对农村劳动力的吸纳能力以及农村非农产业的发展。就全市而
言,城市化程度还不够高,小城镇建设相对滞后,从业潜力巨大的二、三产业的作用
难以发挥。加之近几年国有大中型企业改制和技术进步,城市下岗人员再就业的压力
加大,农村劳动力进城就业的空间缩小;另一方面,乡镇企业在经历了八十年代的高
速发展之后,速度明显放慢,资金进一步密集,技术革新与进步明显加快,就业弹性
进一步下降,使得近几年吸纳从业的能力明显下降。2000年海阳、莱阳、龙口三市乡
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比1995年减少6.1万人,出现负增长。2000年全市乡镇企业共
吸纳农村劳动力102.5万人,比1995年减少22.2万人。
(五)政府部门尚未形成组织农村劳动力有序转移的体系,现有的劳动力市场规模
小、数量少,影响了农村劳动力的从业。目前,全市的劳动力市场还很不健全,外出
打工人员多是自发性的、无序的流动,有组织输出的很少,外出打工主要靠亲帮亲、
友帮友,以地缘和血缘关系为纽带。这种自发组织形式的输出分布零散、影响范围小
,发展后劲不足,造成了劳动力就业体系与社会需求不相适应。
三、解决农村劳动力从业的主要对策
解决农村劳动力从业问题应从全市实际出发,既放眼未来,又立足现实,既着力
就地消化,又注重横向流动。以农业结构优化、多元城镇化、乡镇企业消化为重点,
推进乡村与城市的快速对接,加速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农民变市民步伐。
(一)调整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和劳动力结构,发展比较优势产业,纵深推进农业产
业化,着力在农业内部需求上消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其一,要适当降低耕地密集型农
产品的生产,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和技术密集型农产品,重点发展果品、蔬菜、畜牧
、水产等产业。这些产业与传统的粮食生产比较,既是用工较多的产业(谷物每亩用
工14个,蔬菜62个,水果67个,生猪每头用工21个,牛57个,水产养殖每亩用工31个
),又是加入WTO后参与国际竞争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其二,从整个农业产业看,产
前、产中、产后劳动力分布还很不合理。美国农业从业人员中直接从事产中的劳动力
占10%,产前服务人员占20%,产后服务人员占70%。而烟台市直接从事产中的劳动力
占85%,产前服务人员占9%,产后服务人员占6%。因此,应按产业化的要求,大力发
展与农业生产相关的加工、贮藏、运输、销售等各种产业与中介组织,促进农村劳动
力的分布向产前、产后延伸,推动农村劳动力向农业产业领域的深度和广度转移。
(二)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事业,狠抓教育和培训,全面提高农村剩余劳动力的
综合素质和从业本领。劳动力素质技能低下,直接影响到供求结构的改善和劳动力的
转移。目前烟台市农村劳动力的过剩只是相对过剩,高素质的农业技术人才市场需求
远远供不应求。今后必须把着眼点放在农村后备劳动力大军的教育培训上,把人力资
源转变成智力资源。大力发展农村职业中学和农业中专,完善农村远距离教学手段,
鼓励社会力量办学。大力普及绿色证书教育,对农村劳动力按层次、分专业,区别不
同类型,进行强化培训教育,综合提高他们的素质、技能。具体应抓好四个层面的教
育培训。一是对村级干部及后备干部的教育培训,使他们当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领头
雁;二是对乡镇企业厂长、经理及后备管理人员的教育培训,进一步提高他们的决策
能力和管理水平;三是对农村科技人员和后备技术力量的教育培训,使他们担当起农
村科普的重任;四是对农村各种专业户、示范户和生产骨干的教育培训,使其成为农
村扩散技术成果、帮助农民运用新技术致富的二传手。
(三)建立规范有序的土地流转机制,引导农村劳动力合理转移。烟台市人均耕地
不足全国平均水平的三分之二,人多地少是基本市情,有限的土地资源严重制约农民
增收和农村经济的进一步发展。只有让农村剩余劳动力逐步从种植业中走出来,让更
多的农民离开土地,向二、三产业转移,才能增加就业门路,拓宽就业渠道。但由于
传统思想和种种客观因素的制约,农民视土地为命根子,他们不愿意彻底放弃土地,
怕失去生活保障。建立规范有序的土地流转机制,既可以保证农民对土地的承包经营
权,消除他们的后顾之忧,又可以使他们从土地中解脱出来,以更多的精力投身于二
、三产业。要采取多种措施,鼓励和引导农民通过租赁、转包、转让、入股、反租倒
包等多种形式,将土地经营权流转出去,实现规模经营,使更多的农民从土地中解放
出来,向二、三产业转移,增加就业门路,拓宽就业渠道。
(四)积极发展小城镇,促进乡镇企业二次创业,加快农村城市化进程,拓展农村
劳动力转移空间。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从种植业向乡镇企业和小城镇转移,是提高农
业劳动生产率的必由之路,也是使农村丰富的劳动力资源得到充分利用、多渠道增加
农民收入的客观需要。如果全市能够转移出100多万农村劳动力,农民人均收入就可
增加30%左右。要抓住烟台市建设特大城市和撤乡并镇发展中心镇的有利时机,积极
实施城市化战略,加快推进城市化进程,提高承载能力,为农民进城务工经商、安居
乐业提供良好环境。要逐步改革户籍管理制度,拆除城乡壁垒,为农民进城开启方便
之门。尤其要制定优惠政策和扶持措施,鼓励乡镇企业、民营企业向小城镇和县城集
中,更好地承接城市的市场优势、竞争优势和信息优势,迅速发展壮大,带动农村剩
余劳动力转移。
(五)建立和完善城乡劳动力市场组织,健全服务体系,为农村劳动力转移提供保
障。目前,烟台市劳动力市场发育程度还不高,特别是劳动力供求信息的收集与发布
、劳动力市场中介组织发育、劳动就业服务体系、法律法规保障体系和就业制度等方
面相对滞后,远远适应不了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要求。今后要完善和规范政府对劳
动力市场的管理,建立一整套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跨地区流动的市场组织体系以及调
控和保障就业者权益的法规制度体系,以适应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需求。大力发展
多种形式的劳动就业中介组织,逐步形成包括就业信息咨询、职业介绍、培训教育在
内的社会化的就业服务体系,减少因劳动力盲目流动而遭受的损失。加大户籍改革力
度,逐步消除城乡劳动力市场的分割状况,剔除粘附在户籍关系上的种种社会经济差
别,建立起“企业自主用人、劳动者自由择业”的市场化就业制度,真正做到城乡居
民在发展机会面前地位平等,获得统一的社会身份。

(明晓春波风宝琴鸣兴海大青)

表12000年海阳、莱阳、龙口农村劳动力产业分布(万人)

┌────┬────┬──────┬──────┬──────┬──────┐
│调查县市│乡村实有│第一产业 │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
│ │劳动力 │ ├──────┤ │ │
│ │ │ │种植业 │ │ │
│ │ ├───┬──┼───┬──┼───┬──┼───┬──┤
│ │ │劳动力│占% │劳动力│占% │劳动力│占% │劳动力│占% │
├────┼────┼───┼──┼───┼──┼───┼──┼───┼──┤
│海阳 │32.24 │23.11 │71.7│19.70 │61.1│4.08 │12.7│5.05 │15.6│
├────┼────┼───┼──┼───┼──┼───┼──┼───┼──┤
│莱阳 │35.74 │25.4 │71.1│23.35 │65.3│5.59 │15.6│4.75 │13.3│
├────┼────┼───┼──┼───┼──┼───┼──┼───┼──┤
│龙口 │24.51 │13.43 │54.8│12.21 │49.8│7.31 │29.8│3.77 │15.4│
├────┼────┼───┼──┼───┼──┼───┼──┼───┼──┤
│合计 │92.49 │61.94 │67.0│55.26 │59.7│16.98 │18.4│13.57 │14.6│
└────┴────┴───┴──┴───┴──┴───┴──┴───┴──┘

表22000年海阳、莱阳、龙口农村劳动力从业时间(天)

┌────┬──────────────┬─────┬───────────┬───┐
│调查县市│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合计 │
│ ├──┬──┬──┬──┬──┼──┬──┼──┬──┬──┬──┤ │
│ │粮油│果品│蔬菜│牧业│渔业│工业│建筑│运输│商业│饮食│其他│ │
├────┼──┼──┼──┼──┼──┼──┼──┼──┼──┼──┼──┼───┤
│海阳 │32.3│19 │28 │14.7│2.6 │36.6│11.4│7.5 │12.1│2.1 │18 │184.3 │
├────┼──┼──┼──┼──┼──┼──┼──┼──┼──┼──┼──┼───┤
│莱阳 │33.5│19.7│27.4│14.5│0.9 │35.8│12.3│8.6 │12.5│4.4 │13.5│183.1 │
├────┼──┼──┼──┼──┼──┼──┼──┼──┼──┼──┼──┼───┤
│龙口 │8.4 │51 │8.3 │16 │12.9│45.3│24.3│7 │17 │18 │2 │210.2 │
├────┼──┼──┼──┼──┼──┼──┼──┼──┼──┼──┼──┼───┤
│合计 │26.4│27.8│22.5│14.9│4.7 │38.6│15.2│7.8 │13.6│7.2 │12 │190.7 │
└────┴──┴──┴──┴──┴──┴──┴──┴──┴──┴──┴──┴───┘

表32000年海阳、莱阳、龙口农村劳动力文化程度(万人)

┌──┬───┬──────┬─────┬──────┬──────┬─────┬─────┐
│调查│乡村劳│文盲或半文盲│小学 │初中 │高中 │中专 │大专以上 │
│县市│动力数├──┬───┼──┬──┼───┬──┼───┬──┼──┬──┼──┬──┤
│ │ │人数│占% │人数│占% │人数 │占% │人数 │占% │人数│占% │人数│占% │
├──┼───┼──┼───┼──┼──┼───┼──┼───┼──┼──┼──┼──┼──┤
│海阳│32.16 │1.32│4.1 │7.64│23.7│15.27 │47.5│6.61 │20.6│0.73│2.3 │0.59│1.8 │
├──┼───┼──┼───┼──┼──┼───┼──┼───┼──┼──┼──┼──┼──┤
│莱阳│35.58 │0.87│2.4 │7.84│22.1│18.59 │52.2│6.54 │18.4│1.31│3.7 │0.43│1.2 │
├──┼───┼──┼───┼──┼──┼───┼──┼───┼──┼──┼──┼──┼──┤
│龙口│24.53 │0.12│0.4 │3.87│15.8│10.51 │42.9│8.58 │35.0│1.21│4.9 │0.24│1.0 │
├──┼───┼──┼───┼──┼──┼───┼──┼───┼──┼──┼──┼──┼──┤
│合计│92.27 │2.31│2.5 │19.3│21.0│44.37 │48.1│21.73 │23.6│3.25│3.5 │1.26│1.3 │
└──┴───┴──┴───┴──┴──┴───┴──┴───┴──┴──┴──┴──┴──┘

表42000年海阳、莱阳、龙口乡镇企业吸纳农村劳动力数(万人)

┌────┬───┬───┬───┬───┬───┬───┬─────┐
│调查县市│1995年│1996年│1997年│1998年│1999年│2000年│2000年与 │
│ │ │ │ │ │ │ │1995年比较│
├────┼───┼───┼───┼───┼───┼───┼─────┤
│海阳 │8.0 │8.0 │7.9 │8.1 │8.3 │8.3 │0.3 │
├────┼───┼───┼───┼───┼───┼───┼─────┤
│莱阳 │12.2 │11.2 │10.5 │9.8 │10.5 │11.7 │-0.5 │
├────┼───┼───┼───┼───┼───┼───┼─────┤
│龙口 │24.3 │21.4 │19.4 │18.1 │18.2 │18.4 │-5.9 │
├────┼───┼───┼───┼───┼───┼───┼─────┤
│合计 │44.5 │40.6 │37.8 │36.0 │37.0 │38.4 │-6.1 │
└────┴───┴───┴───┴───┴───┴───┴─────┘

责任编辑:吕福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