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与渔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60&A=10&rec=45&run=13

【概况】2000年,全市海洋与渔业经济保持了持续稳定健康发展的良好势头。
海洋产业发展基础得到了进一步的巩固和加强,海洋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在
国民经济中的地位稳步上升,海洋综合管理实现了突破性进展,"海上烟台"
建设取得丁阶段性成果。全市海洋产业实现产值约200亿元,比上年增长7.5
%;海洋产业增加值达到105亿元。占全市国内生产总值的12%。其中,水
产业产值达到132亿元,比上年增长5.9%;水产业增加值达到66亿元,水产
品产量稳定在156万吨。
【优化浅海养殖结构】全市在搞好海区合理布局,科学控制放养密度的基础
上,把压缩栉孔扇贝养殖规模,优化品种结构作为工作重点,依据海域使用
规划,对不符合规划的扇贝养殖筏架一律拆迁,继续采取稀疏筏架、隔一拔
一等措施,压缩扇贝养殖面积,全市扇贝养殖面积由6667公顷压缩到5333公
顷,并普遍推广了栉孔扇贝秋包夏收养殖模式。同时,全市从规范技术、准
备苗种、搞好宣传等方面入手,进一步压缩栉孔扇贝养殖面积,重点发展抗
病力强的海湾扇贝。组织120家育苗场、13万平方米育苗水体投入海湾扇贝
育苗生产, 共培育海湾扇贝苗种1000多亿粒, 并从国外引进栉孔扇贝原种
1500多公斤,为实现扇贝结构由栉孔扇贝为主向海湾扇贝为主转变奠定了坚
实的基础。
【实施水产"种子工程",发展名优高效养殖】全市采取域外引种和境外引种
两条腿走路的办法,加大名优新品种引进推广力度,重点引进和开发了原种
扇贝、大菱鲆、日本盘鲍、南美白对虾等国内外名优新品种。同时,加快水
产良种场、良种库建设,继市水产技术推广中心被国家确定为国家级海带良
种场后,蓬莱市鱼类养殖场、长岛县扇贝原种场又通过了国家组织的验收,
成为国家级大菱鲆良种场和扇贝原种场。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有力地推动
了名优高效养殖进程,全市名优高效养殖呈现出多种类、多方式、大规模的
良好发展态势。以海参、鲍鱼、虾夷马粪海胆、虾夷扇贝等品种为主的海珍
品增养殖方兴未艾,全国围堰精养殖面积达到333公顷,一般亩产值3~4万
元.年增加收入1.5亿元以上。海水鱼类养殖成为新热点,形成了网箱,池塘、
工厂化和大棚养殖等各具特色的养殖模式,养殖品种发展到大菱鲆、牙鲆、
黑鱼、河豚等10多个品种。对虾精养和虾池综合利用水平稳步提高,虾池综
合养殖面积达到5333公顷,养殖品种和利用方式向多样化方向发展。形成了
鱼、虾、蟹、贝和海珍品齐头并进的新格局。
【培育渔业经济新增长点】全市把培植渔业经济新增长点作为实现渔业增效
自随要措施,放在突出位置来抓,以此提高渔业产业化层次和水平,推进渔
业产业化向纵深发展。莱州、蓬莱等地充分发挥当地资源优势,积极发展井
水大棚养鱼,累计投入5000多万元,建成井水大棚500多个,共约40万平方
米; 蓬莱京鲁渔业有限公司借助外力求发展, 投入8000多万元, 新上4艘
1470千瓦的远洋捕捞渔船,发展成为全省最大的群众性远洋渔业企业。全市
远洋捕捞渔船达到近100艘,作业渔场分布在世界3大洋10几个国家和地区海
域,远洋捕捞产量达到5.5万吨。积极开展水产品来料加工和低值鱼类、贝
类、藻类等大宗水产品加工,蓬莱市大季家镇已规划建起了全市第一个水产
食品加工园区。涌现出以蓬莱联发、牟平海嘉等为代表的外向型水产深加工
龙头企业,工厂设施、产品质最、管理水平迅速向国际一流水平靠拢。全市
水产加工企业发展到300多家,水产品加工能力达到63.7万吨,加工产值达
到24.2亿元, 在国家级展销活动中荣获水产名牌15个, 居全省第二位。到
2000年底,全市年产值超过2000万元的渔业龙头企业发展到30多家,其中有
8家超亿元,有2家被省政府命名为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有7家被市政
府命名为市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
【发展外向型渔业】全市通过"走出去,请进来",加快渔业对外开放步伐。
在招商引资方面,主动与国外大财团、大商社联系,争取外资投入。全市水
产"三资"企业发展到280多家,累计引进外资2.5亿美元。同时。全市加大国
外水产品市场开拓力度,在稳定日本、韩国市场的同时,进一步开拓欧盟和
美国市场.渔业对外贸易规模迅速扩大。全市有10家水产品加工企业获得欧
盟注册,35家通过美国HACCP质量体系认证。据海关统计,2000年全市水产
品进出口总量达到17.7万吨, 进出口总额达到3.7亿美元,其中出口水产品
9.6万吨,创汇2.7亿美元,分别比上年增长13%和19%,创汇额占全市出口
创汇总额的14%。
【全面实施海域使用两项制度】全市以全面实施海域使用许可和有偿使用制
度为重点,集中精力,强化措施,扎实推进,海域使用示范区工作取得新进
展。全市登记海域使用面积达到9.7万公顷,海域登记率达到100%,颁发海
域使用证3000多本。其中,发放海域岸工程项目海域使用证180多本,在海
洋、海岸工程的确权发证上实现了新的突破,全市11个商业港口和40多个专
业渔港码头都按规定取得了海域使用权。同时,开展大比例尺海洋功能区划
和海域使用规划的编制工作,总结制定了海域使用规划编制程序和规范,组
织各县市进行海域使用详细规蛐的编制工作。《烟台市海域使用规划》通过
专家评审. 经省海洋与渔业厅审核同意,由市政府正式发布实施。在2000年
11月召开的全国海域使用示范区验收会上,烟台市作为全国4个示范区之一,
顺利通过国家海洋局和财政部组织的验收。
【海洋渔业资源养护】针对近海渔业资源持续衰退、柴油价格上涨、捕捞生
产效益下降的实际,及早动手,积极开展捕捞许可证年审收费工作,全市1
万多艘、22.05万千瓦捕捞渔船全部按期进行了年度审核。同时,按照农业
部和省海洋与渔业厅的统一部署,圆满完成了全国首次渔船普查工作,掌握
丁第一手资料.为今后的决策提供了依据。渔业资源管理进一步加大执法力
度,重点加强了鲈鱼苗种和亲虾、鹰爪虾等资源的管理,依法开展水生野生
动物保护工作,放生、救护国家一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中华鲟1只,国
家二级重点保护水生野生动物江豚3只。为了搞好伏季休渔管理,专门召开
了全市伏季休渔管理工作会议,并与市工商局联合发布丁《关于伏季休渔期
间禁止销售违法捕捞水产品的通告》,展开大规模的宣传教育活动,取得较
好效果。在长达2个半月的休渔期间,全市200多名渔政管理人员全力以赴,
坚持在管理第一线,共查获违规渔船近百艘,并予以严厉处罚,稳定丁休渔
秩序,使渔业资源得以休养生息。
【海洋环境监察管理】以新修订的《海洋环境保护法》颁布实施为契机,全
面开展海洋环境保护与监察工作。全年共接处海洋污染事故10多起,涉案标
的额达1000万元,均依法进行了查处.维护了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在加强执
法的同时,进一步加强了海洋、海岸工程的监督管理,先后对海阳市千里岩
挖砂及黄渤海区渔政渔港监督管理局渔政码头两项海洋工程建设项目进行了"
工程环境影响评价",实现了地方海洋管理机构对海洋、海岸工程建设项目
的管理和审批。另外,坚持对市区近岸海域环境质量进行定期监测调查,对
市区海域各项水质指标进行动态监测,并定期发布海域环境质量通报,取得
了很好的社会效益,树立了海洋与渔业部门的良好形象。
(孙召波)

【烟台水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2000年,原烟台水产集团公司通过资产重组,
成立烟台水产集团有限责任公司,开始了规范化公司制改造。法人治理结构
逐步趋于完善。新的水产集团,坚持抓大放小、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展
开了产业结构调整、股份制改造、工作人员竞争上岗、工资制度改革等工作,
加快了企业改制和经营机制的转变步伐,取得了一定成效。
作为市直水产的龙头企业,水产集团投入700万元对直属的发展和海发
分公司及下属的远洋渔业开发公司、芝罘岛冷藏总厂的加工厂房进行了改造,
增加加工面积4000平方米,使整个集团拥有通过HACCP认证的加工车间6个,
通过欧盟卫生注册的加工车间2个,加工总面积达16660平方米,加工规模和
实力进一步增强。为搞好来料加工,开发出海带青鱼籽,调味鱿鱼等新品种;
坚持全方位的市场开发战略,积极参与国际市场竞争,通过互联网、洽谈会、
出访等有效形式,先后与日本、欧美等客户建立了广泛而持久的业务联系.
在稳定日本市场的同时,对欧美的出口也持续增长。全年共完成水产品加工
原料24446吨,产成品17867吨,创汇2236万美元。
远洋渔业多年来一直是水产集团的支柱产业之一。2000年,水产集团投
入100多万元,对西北太平洋鱿钓船只进行了设备改造,并增加了水下灯等
设备。在渔场资源不佳的情况下,鱿钓船队完成捕捞总量1465吨,实现产值
1100万元。斯里兰卡金枪鱼钓船队完成金枪鱼捕捞总量602吨,出口日本460
吨,创汇270万美元。
(周长青)

【中水烟渔公司】2000年,中国水产烟台海洋渔业公司大力推进全方位的企
业改革,多渠道创收全方位节支,努力将亏损降到最低,克服重重困难,完
成了中水总公司下达的资产经营责任制指标。
调整捕捞生产格局,实旋海上大渔场的战略转移。由于北太渔场东移和
中日渔业协定的生效,北太和日本海鱿鱼的作业区域受到很大限制,极大地
影响了捕捞产量。公司意识到局势的严峻性,年初,果断地派4艘渔船开发
阿根廷富克兰渔场,进行鱿钓作业,首战告捷,开辟了一个新的捕捞作业点。
第二个航次,又将船队规模扩大到13条,并尝试在渔汛结束后转赴秘鲁渔场,
力争形成富克兰秘鲁常年无问歇作业,实现船舶设备的满负荷运转,最大限
度地为公司增加效益。
一业为主,多元化经营,提高企业的综合实力,一是加快对与计划经济
和沿岸捕捞相配套的陆地工业企业的改造,椿挖潜力,遏制亏损;二是大力
培育扶持陆地新的经济增长点,各产业均有了长足的发展,房地产,开发公
司走出公司向社会要效益,全年盈利60l万元。建港公司依托原有建港工程,
走出一条以建港清淤为主,土建工程、沿海航运、船用电器制造为辅,多元
化经营的新路子,全年实现利润250万元。新大洋加工厂面向国际国内市场
广揽活源,2000年实现利润70万元,显示出快速发展的良好态势。
强化基础管理.努力降低成本,走内涵挖潜增效的路子。2000年,在诸
多不利因索接踵而至、创收异常艰难的情况下,公司加大管理力度,逐项逐
块地压缩成本费用,向管理要效益。一是贴近市场,进一步调整渔轮承包方
案和渔轮目标成本,对海上分配由政策性倾斜暗补为收入和产量、效益与市
场挂钩的做法,用市场经济的杠杆理顺内部管理,降低占成本大头的渔捞成
本约500万元;二是制定各项可控费用定额,调整医药费、煤暖气投资等开
支办法,最大限度地压缩管理费用;三是实行竟价销售和比价采购,下大力
气管住两头主要环节,全年通过销售和采购比价管理增收节支690万元;四
是加大清欠工作力度.最大限度地减步公司的损失;五是进一步强化制度建
设。对照中国水产(集团)总公司《制度汇编》的要求整理、补充、完善本企
业的各项管理制度,在全公司进一步开展"风险防范及制度执行情况"的清理
整顿工作.重点整顿重大经营决策的制定程序,总公司、公司各项制度的执
行情况和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三项内容,边清理边纠正边建设,完善制度,
堵塞漏洞。
大力推进企业改革、转换企业内部机制,努力盘活存量资产。一是大力
推进三项制度改革,精简机构,减员增效。到年底,除了海上工人、造船厂、
新大洋工人和技校教师外,公司全员签订了下岗托管协议书或内退协议书,
有2366名下岗职工进入公司再就业服务管理中心托管,有335人办理了内退
手续。下一步将进行机构精简和定岗定编。机关处室将由18个归并为10个,
机关管理人员将由237人精简为lOO人,实施定岗定责.竟聘上岗和工资分配
制度改革;二是根据建立法人治理结构的要求,为进一步理顺母子公司关系,
加大管理的渗透力度,在加工厂和船厂率先实行丁由公司副总级领导兼企业
法人代表制度,既解决了干部管理问题又维护了公司的出资人权益,确保丁
国有资产的安全和保值增值。
(董梅)
责任编辑:刘明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