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0年市政府重点抓好的大事要事完成情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60&A=10&rec=263&run=13

一年来,各级各部门按照市政府的部署,精心组织,周密安排,强化措施,狠抓落实
,在市政府确定的全年需完成的68项大事要事中,已有66项顺利完成,其余2项基本
完成。具体情况如下:
一、农业和农村工作方面
(1)培植农字号龙头企业工作。市农办、乡镇企业局等部门和各县市区政府将培
植龙头企业工作作为实现农业产业化、推动农业国际化的关键环节来抓,积极帮助和
推动龙头企业扩大规模,重点培育的龙大集团、金城集团、莱阳鲁花、威龙股份等企
业分别实现销售收入10.26、5.28、5.36和5.6亿元,分别占年度计划的102.6%、105
.6%107.2%和112%。
(2)发展重点乡镇企业集团工作。市乡镇企业局会同各县市区,重点培植了36户
重点乡镇企业集团,其中,南山集团、丛林集团、新牟集团分别实现营业收入33.6、
26和21.2亿元,分别完成年度计划的112%、130%和106%。
(3)新产品开发工程。市农业局、海洋与水产局、林业局等部门进一步加大了名
优品种的选育力度,引进和开发新品种100多个。
(4)建立农业信息网站工作。市农业部门精心筹备,成立了烟台市农业信息中心
,开通了烟台农业信息网站,建成了与国际互联网相连接的中心局域网。
(5)莱州湾供水项目。市供水项目办公室及莱州、招远、龙口市政府和开发区管
委等,通力合作,完成工程建设投资2.55亿元,完成了第一标和第二标招标采购任务

(6)设立中国北方果蔬产业化基地的争取工作。经市农业局等部门的努力工作,
中国工程院与山东省签订了全面合作协议,确定在福山区建立“烟台中国北方果蔬产
业化示范基地”,设立“烟台创汇农业高新技术开发区”。
(7)封山育林工程。市林业局和各县市区政府克服干旱少雨、资金短缺等困难,
封山育林31.5万亩,占年度计划的105%。
(8)外夹河治理工程。市水利局及芝罘区、莱山区、福山区、开发区等积极组织
协调,各部门全力配合,开展了义务劳动和捐款活动,筹资440万元,完成投资7650
万元,完成筑堤20公里,护砌河唇20.8公里。
(9)扶贫开发工作。全市共实施帮扶海阳项目96个,帮助引进人才164名,培训3
000多人次,落实资金9800万元,其中无偿资金1200万元;向门楼库区提供帮扶资金
65万元,发展林果面积4200多亩,挖塘抬田700多亩,新建配套水利工程4项;各级各
部门狠抓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科技扶贫、结对帮扶,切实解决贫困村经济发展中的困
难和问题。
二、工业方面
(1)膨胀发展大企业集团工作。市经贸委等部门积极组织实施骨干带动战略,加
大对内对外扩张步伐,采取各种形式在异地投资办厂,为拓展发展空间打下了良好的
基础,东方电子集团北京科技公司完成前期筹备工作,三环集团先后在浙江和越南兴
办企业,氨纶集团租赁宽幅布厂的工作正在抓紧进行,张裕集团租赁的菏泽御思香酒
厂已取得良好的效益。
(2)优化资本结构工作。市第二棉纺厂破产项目国家已经批复,宝石轴承厂破产
项目已通过国家经贸委初审。
(3)企业技术改造工作。各级各部门围绕加快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和产品优化升级
,加大投入力度,实施技术改造,全市在建技改项目1015项,完成投资62亿元,同比
增长12%。15个重点技改项目共完成投资8.51亿元,占年度计划的141.8%,氨纶
五期改造项目、莱州黄金公司LCD液晶显示器项目、南山集团高档服装面料后整理、
招远电子材料厂新增3500吨纸基覆铜板、东方电子工业园区建设、张裕2万吨万客乐
酒及老厂区改造等6个项目已竣工投产。
(4)产品质量创新活动。各级各部门和有关单位围绕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生
物工程等高新技术,大力开展创新活动,推动产学研联合,全年完成技术创新项目8
60项。年初确定的10个重点技术开发项目全部完成,其中,张裕清爽葡萄酒等4个项
目已开始批量生产。
(5)企业扭亏脱困工作。市经贸委及各银行、各有关单位积极争取和落实国家有
关政策,全面加大资金扶持力度,全市111户国有及国有控股大中型工业企业亏损额
为3450万元,同比下降5%,企业亏损面降到14%。债转股政策争取工作和封闭贷款工
作取得新进展,有7户企业被列入国家经贸委债转股推荐名单,3户签订债转股协议,
实施债转股11.54亿元。落实封闭贷款资金3亿元。
三、第三产业方面
(1)发展旅游产业工作。市旅游局、规划局、文化局及各县市区政府以策划组织
大型旅游节庆活动为主题,以广招海内外客源为目标,积极开发旅游特色精品,大力
开拓国际国内市场,成功举办了第二届昆嵛山旅游踏青节、第二届五彩缤纷美食节、
第二届崆峒岛海洋旅游节、牟氏庄园民俗旅游节、中国蓬莱“和平颂”青少年文化艺
术节等大型节庆活动,进行了《烟台市旅游开发建设规划》制订前的准备工作,策划
筛选了部分重点旅游项目对内对外招商。全市共接待游客761.9万人次,同比增长5%
;旅游收入达57.4亿元,同比增长13%。
(2)粮食流通体制改革。粮食系统重点抓了顺价销售、资金封闭运行和商品粮敞
开收购工作,全年顺价销售粮食38万吨,同比增加20万吨;按保护价敞开收购农民余
粮,共收购粮食11万吨,同比增加6万吨。严格实行资金封闭运行,库贷比例和归行
率均达到100%。
(3)市区菜篮子工程建设。市贸易局和有关区政府继续强化菜篮子基地建设,市
区蔬菜副食品市场保持了繁荣稳定,全市蔬菜上市量达1.21亿公斤,猪肉1400万公斤
,鸡蛋910万公斤,奶制品1480万公斤,分别占年度计划的100.1%、116.7%、101.1%
和113.8%。
(4)发展个体私营经济工作。工商行政管理部门认真贯彻“抓特色、抓管理、抓
规范、抓科技、抓外向”的工作思路,有力地推动了个体私营经济的蓬勃发展,全市
个体私营经济上缴税金达9.89亿元,同比增长44%;新增个体工商户9853户,新增私
营企业2719户,新增从业人员4.48万人,分别占年度计划的98.5%、134%和89.6%。
(5)发展商贸集团工作。市副食品集团“喜旺”二期已投入1500万元,建设出口
加工生产车间4500平方米,已于7月25日正式投入生产。亚细亚集团组建工作已经完
成。生资集团正在协调组建。百大集团大力开展出口业务,出口额达100万美元。
(6)发展会议经济工作。经市农业局、科委、亚太中心、外经贸委、林业局等部
门积极争取,国务院正式批准烟台果蔬会为国家级果蔬业的国际性经贸博览会,每年
举行一次。中国(烟台)亚太国际贸易中心等单位积极筹备,全力运作,第二届果蔬加
工技术与产业化国际研讨会暨展览会取得圆满成功,共有50多个国家和地区及国内2
5个省、市、自治区参会参展,参观者达10万多人,海外来宾4000多人;展位总数达
910个,征集来自8个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学术论文86篇;签订利用外资项目合同、协议
311个,总投资14.1亿美元,外资额10.3亿美元;进出口贸易成交总额10.1亿美元,
出口8亿美元,进口2.1亿美元,国内成交11亿元人民币。市外经贸委成功举办了烟台
市网上商品交易会,100多个企业实现了网上成交。市贸易局成功举办了2000年秋季
全国旧货及积压商品交易会,参会人员达3万人,参会参展客商达1000多家,展位30
0多个,交易额达5.4亿元。
(7)培植发展大型交易市场工作。市贸易局会同三站管委不断强化服务意识,扩
大对外宣传,改善经营环境,知名度和对外形象进一步提高;加工基地初具规模,加
工业户发展到250户。
四、改革方面
(1)改革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工作。国有资产管理机构职能基本到位,并颁布了关
于设立市级国有资产营运机构和授权经营的试行意见、市级企业分类定级管理试行意
见、市级企业国有资产保值增值考核试行意见、市级企业经营者年薪制试行意见、关
于加强市级行政事业单位国有资产监管营运的试行意见和烟台市国有资产损失查处暂
行办法等一系列配套政策文件,选择了张裕、冰轮、有色、交运4家集团公司实行规
范授权经营。
(2)建立现化企业制度工作。市体改委会同有关部门以结构调整和资产重组为重
点,努力推进企业改制,市直1户大中型企业完成改制任务,使市直改制企业达65户
,改制面为60%;市直13户小企业完成改制任务,市直改制小企业达167户,改制面达
94%以上。
(3)企业上市工作。万华聚氨酯公司4000万A股在上交所正式挂牌上市,募集资金
4.56亿元。张裕B股成功增发A股3200万股,募集资金6.4亿元,成为全国首家单一B股
增发A股的企业。全市上市公司增至8家,共9只股票,列全省各地市首位。重点培育
了只楚、绿叶等2户上市后备企业,选择了一批有潜力、有培养前途的企业进行了相
关指导。
(4)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工作。市劳动与社会保障部门积极实施“五位一体”
的再就业工作推进机制,努力加快下岗保障与失业保障的并轨步伐,进一步深化社会
保险依法扩面、征缴工作,成效明显。全市已筹集保障资金6000万元,发放4289万元
,进站保障的下岗职工全部按时足额领取了基本生活费。县市区全部实现了下岗保障
与失业保障“并轨”目标;下岗职工实现再就业5698人,再就业率达57.1%,城市登
记失业率2.74%;征缴企业职工养老保险费8.16亿元,征缴率96.26%,追缴企业欠费
4230万元;参加养老保险社会统筹的职工54.3万人,参保率95%;收缴失业保险费91
42万元,参保人数68.7万人,参保率95.8%。
(5)深化住房制度改革工作。市房管局及各县市区根据各自实际,制定出台了有
关房改政策,相应调整了住房补贴发放比例,其中市区住房补贴发放比例由20%提高
到25%,住房公积金收缴比例由5%提高到6%。
(6)制定完善《烟台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试行办法》。市劳动和社会保
障局会同有关部门认真研究、精心制订了《烟台市城镇职工医疗保险制度改革试行办
法》,并开始了试点工作。
(7)机构改革工作。市人事局做了大量调查研究工作,制定了市和县乡党政机构
改革方案,市级党政机关机构改革正在积极进行;加大了事改企工作力度,111家事
业单位改为企业,其中市属事业单位43家。
五、对外开放方面
(1)全面开展招商引资活动。各级各部门强化工作措施,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利
用外资呈现可喜势头。全市新批利用外资项目371个,合同外资7.03亿美元,同比分
别增长59.2%和81.7%,其中,千万美元以上的大项目25个,合同外资额3.37亿美元,
分别增长2.57倍和3.76倍;实际利用外资4.95亿美元,同比增长48.4%。市直6个单位
共新签合同外资718万美元。
(2)扩大出口创汇规模。各级各部门更新观念,转变思路,积极实施市场多元化
战略,采取专业招商、网上招商、专家招商、会议招商、出国招商、以商招商等多种
方式,继续巩固稳定亚洲传统市场,重点开发欧美高价市场,全力突破中东、拉美、
非洲等新兴市场,出口国别达107个,比去年增加6个,预计实现外贸出口19.66
亿美元,同比增长34.2%;对外工程承包和劳务合作实现营业额1.03亿美元,同比增
长5.9%。
(3)争取设立出口加工区工作。经保税区管委和市有关部门积极争取,国务院正
式批准烟台设立出口加工区。
(4)加快烟台经济技术开发区体制和机制创新步伐。开发区全面强化招商网络,
重点加大对大企业、大商社的跟踪力度,引进外资的层次和质量不断提高,新批利用
外资项目42个,同比增长16.7%,合同外资9040万美元,同比增长36.3%。
(5)APEC科技工业园区建设。完成了园区总体规划,占地2平方公里的产业密集区
实现了“五通一平”。新开工工业项目18个,完成投资3.3亿元。
(6)全方位开辟国际营销市场工作。市外经贸部门积极向企业推介国际著名展博
会,组织参加了华东进出口商品交易会、广州交易会、青岛中国对外经贸洽谈会、昆
明交易会、汉城加工贸易洽谈会、赴俄罗斯经贸考察等22个大型涉外经贸活动,共向
65个国家或地区派出考察团组470个,总数达1900人次。成套设备和技术出口取得新
的成绩,向南非、埃塞俄比亚、泰国等国家出口成套设备和技术达8273万美元,同比
增长45%。自营出口企业出口额不断增长,自营出口创汇达3.2亿美元,同比增长46%
;机电产品出口达4亿美元,同比增长43%;有20家去年无出口实绩的企业实现了新突
破。
(7)发展境外加工业务工作。经市经贸委、外经贸委等单位的努力,境外带料加
工项目实现新的突破。今年以来,全市申报境外投资项目8项,总投资586.2万美元,
其中获国家批准4项,总投资175万美元。
(8)重点招商项目库建设。市外经贸委、经贸委等单位积极配合,筛选编译并上
网发布了190个重点项目,总投资23亿美元,其中1000万美元以上的项目63个,总投
资19亿美元。
六、科技工作方面
(1)中俄示范基地建设。投资1000万元,完成了孵化器大楼配套设施建设,孵化
器大楼已正式投入使用。筛选了10个重点项目进行跟踪落实,已有人造皮肤、气溶胶
灭火装置、电热组件、蓝白宝石等4个项目开工建设,即将正式投产。
(2)留学生创业园区建设。市人事局经过深入调查研究,出台实施了《关于进一
步加快留学人员创业园区建设的意见》,并会同开发区管委、高新区管委新创办留学
人员企业20家,其中高科技企业6家,注册资金总额2800多万元。
(3)科技创新体系建设。市科委积极帮助企业争取“2000年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基
金”,荣昌制药等22个项目获资助总额达1660万元;全力引导企业加强技术创新体系
建设,组建了“山东省海藻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山东省天然药物工程技术研究中
心”,认定东方电子等38家企业为省高新技术企业,全市高新技术企业达301家。市
经贸委大力加强重点企业技术中心建设,市直20户重点企业已有16户建立了企业技术
中心,达80%;又有氨纶、正海和只楚集团等3户企业建立省级技术中心,使全市省级
技术中心总数达14户。
(4)人才综合开发工程。全市共引进博士31名,硕士291名,其他各类人才1078名
,聘用高层次人才479名,出国培训和派出留学56人次,又有13人被国务院批准享受
政府特殊津贴。
七、基本建设和固定资产投资方面
(1)固定资产投资。全市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完成219.28亿元,同比增长13.8%。
投资1000万元以上的大项目356个,完成投资99亿元。
(2)渤海天然气城市供气项目和龙口电厂调峰机组项目。国家计委同意龙口电厂
35万千瓦调峰机组项目立项,已报国务院待批。
(3)烟台电厂IGCC项目。拟定由国家电力公司、山东电力集团、山东省国际信托
投资公司、烟台市电力开发有限公司4方共同出资。资本金出资比例已经确定,正在
进行可研报告的编制及征询书报批、审查工作。
(4)芳纶1313等项目。芳纶1313项目可研报告已经国家计委批复。海阳核电项目
、大宇汽车整车项目做了大量前期工作。
八、城建、交通方面
(1)城市道路改造工程。滨海中路累计完成路基土石方34万方,桥涵工程全部完
工,护岸工程完成95%。只楚路拓宽工程完成投资7000万元,已竣工通车。五区连接
路西段主体工程、疏港高速公路已正式通车。
(2)500供热二期工程。完成投资1.9亿元,工程自2000年3月20日开工,2000年1
1月14日正式供暖。完成了30多公里主管网建设,新建二级站和中继泵站7个,利旧二
级站17个,新建二级网40公里,新安装室内单位1100个,总供热面积340万平方米。
(3)新建垃圾处理场一期工程。完成投资2300万元,建设了入场桥梁和道路,平
整了场内生活区。
(4)电力城网改造工程。第2、3批城网改造项目基本结束,第4批城网改造项目大
部分完成,完成了2.6万户“一户一表”改造和13个小区的变电设施改造工程。
(5)烟大铁路轮渡项目。完成了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成立了由铁道部、山东省
和大连市组成的项目筹备工作组。
(6)蓝烟铁路复线二期工程。完成投资2.1亿元,完成路基土石方177万立方米,
桥梁工程完成总量的70%以上,正线铺轨16公里。
(7)德烟铁路大莱龙段。完成投资2.2亿元,大中桥完成总量的96%,小桥涵完成
总量的90%,路基完成总量的90%以上,铺架条件已经成熟。
(8)高等级公路建设。烟潍高速公路烟台至黄山馆段初步设计已上报交通部待批
。栖莱高速公路已于2000年11月18日竣工通车。青威一级公路已于2000年10月9日竣
工通车。烟栖高速公路完成投资3.5亿元,路基土石方、路面基层、小型构造物和大
中桥全部完成。
(9)烟台港三期工程。完成投资1.7亿元,疏浚工程、围堰工程及陆域形成全部完
工,集装箱码头顶层及底层胸墙和杂货码头底层胸墙全部完成。
另外,在市区供水紧张的严峻形势下,城建、水利部门齐心协力,紧密配合,大
力实施城市供水应急工程。门楼水库库底开渠、打井、提水工程和道平打井取水工程
、地下水库一期工程、污水处理厂二级水工程已经竣工并投入使用。
九、财政金融方面
(1)加大金融扶持经济发展力度。市金融部门认真贯彻中央的货币政策,全力支
持地方经济发展,全市各项贷款余额达555亿元,比年初增加61.7亿元。
(2)加强预算管理和审计监管工作。市财政部门大力推进预算管理体制改革,全
面实行零基预算,普遍推行预算外资金“票款分离”的办法,大大提高了财政资金的
配置效率和使用效益。市审计部门进一步加大了财政资金的审计监管力度,精心审计
了110多个单位或项目,查出违规行为金额15.66亿元,罚款金额466万元,应上缴财
政2511万元,促进增收节支2087万元。
(3)依法征管税收工作。税务部门坚持依法治税,进一步优化税收征管体系,全
面加强税收管理,全年实现地方税收34.01亿元,同比增长18.18%。
(4)进一步推行政府采购制度。市财政部门组织了只楚路拓宽工程、莱州湾供水
项目、机关事业单位办公用品等45次大规模招标,合同金额达8247万元,资金节约率
达20%。
十、社会事业方面
(1)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的编制工作。由市计委牵头,有关部门和
各县市区政府积极配合,几易其稿,形成了《烟台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
计划纲要》(草案)。
(2)加快发展非义务教育工作。市教委制定印发了《烟台市2000~2007年基本普
及高中段教育指导纲要》,普通高中、综合高中、各类中等职业学校招生达6万人,
高中阶段普及率达78%。烟台职业技术学院筹建工作进展顺利,第一批基本建设资金
已拨付到位,市电大与工行干校资产置换工作已经结束,实验实习综合楼规划设计已
经完成,完成高职班招生计划700人。
(3)体育中心建设。市体委、建委、规划局等部门相互配合,加快施工,于2000
年11月份提前1个月完成了体育场主体土建工程。
(4)实施科教兴医战略。组建山东省中医药职业技术学院的请示已上报省政府。
(5)广播文化事业工作。市广播局完成了ATM环网的建设,于2000年10月1日正式
开通运行。市文化局、建委等共同制定了《烟台文物保护区、文物保护利用总体规划
方案、维修设计方案》,目前正在加紧施工,烟台山外国领事馆等建筑群维护工程已
列入国家2001年重点维修项目。
(6)依法治市工作。国务院于2000年1月31日正式批复同意,将烟台市列入“全国
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试点城市”。市法制局会同有关部门制定了试点方案,各项前期准
备工作已基本就绪。
(7)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市地矿局划定了62个地质地貌景观保护区,总面积19
00平方公里。“一控双达标工程”顺利通过国家考核复查,各项任务指标已得到较好
落实。
(8)人口普查工作。各级普遍建立了人口普查领导机构,确定普查队伍,落实普
查政策,划分了普查区和调查小区,顺利完成了人口普查任务。
(9)建立人口目标管理责任制工作。市计生委和各县市区政府加大工作力度,强
化监控手段,全市育龄妇女计划生育率达99.72%,自然增长率为0.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