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文坛绚丽多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60&A=10&rec=233&run=13

安 家 正

说明:本文论及范围仅限于1901~2000年的诗歌、散文、小说;戏剧文学、画论、文论等均由另文叙述。兼治戏剧、影视、音乐、文学者,如牟平安波、莱州马少波、龙口海默,以其主要建树不在诗文,也一并从略。另,客籍作家一般不注明籍贯。
百年烟台文坛大致可分为三个时期。前期至抗日战争爆发,主要是新文学运动中出现的佼佼者如蓬莱杨振声;中期主要是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的群星灿烂,其中海阳峻青、蓬莱杨朔、龙口曲波均有巨大影响;后期主要是八十年代之后的新人辈出,呈现出一种万马奔腾的繁荣局面,其中栖霞张炜已堪称大家。依次叙述如下:
从世纪之初到三十年代抗日战争爆发,这一时期的诗文创作主旋律为:反帝反封建。随着新文学运动的崛起,烟台人勇夺"风气之先",站在运动的前列,其佼佼者为杨振声。
杨振声,1890年生于蓬莱,中国著名教育家。1915年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响应新文化运动创办"新潮"社,办《新潮》杂志。从1919年3月开始,陆续发表《渔家》、《一个兵的家》、《贞女》和《磨面的老王蹲直接描军民间疾苦的社会问题小说,受到鲁迅先生的赞誉。当时新文学还处于初创阶段,先驱者致力于理论建设,创作相对较少。杨振声的创作一改专注婚姻个性解放的俪向而为劳苦民众特别是底层妇女疾呼,为新文学运动显示了创作实绩。1924年他发表了《玉君》,是代表作,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继鲁迅的《阿Q正传》之后较早出现的中篇小说。塑造了具有"五四"时期精神的新人物形象周玉君和林一存,被认为是新文学运动的里程碑。
杨振声不是孤立的,受"五四"新文学运动的影响,1922年海阳县著名教育家鞠国香特邀"创造社"主将郁达夫到海阳举办新文学讲座并辅导青年文人进行现代小说创作。王星白写出了长篇小说《松江侠影》、赵琴轩写出了章回小说《岁寒三友》、赵曦光写出了中篇小说《桃李迎春》、王仲育写出了传奇小说《东亚雄师》、赵相卿写出了历史小说《袁世凯皇帝梦》,分别由中华书局、商务印书馆出版发行。
三十年代初,栖霞林竹岗的《于七抗清记》出版发行,是胶东较早的白话小说。
同时,龙口人田喜善,笔名徐乡乡人,以地方传说为题材,创作长篇小说《海岱风云》,在青岛出版发行;王常师,笔名莱北闲人,以清末名将祖大寿响应捻军起义为题材,写出长篇小说《辽呆记》,连载于《黄县民友》,后出单行本。
本期诗歌创作活跃,诗社相望,佳作迭出,最早的当推福山谢隽杭,约在1910年出版《退思斋诗集》;莱州林修竹提倡改良词曲,著有《澄怀阁词集》;栖霞谢洪焘1936年出版诗集《怀虚诗草》,著名革命者章太炎为之作序,给予"上溯曹阮"的很高评价。
这些诗作良莠不齐,格调不一。但其中不乏时代进步气息,如鞠国香的《润圃诗集》中《黄花晚节》:"林寒冬篱两三枝/英英黄花傲霜洗/点点丹心迎雪红/抱香枝头不染泥"。在日寇占领东三省时,汉奸县长聘其为秘书,他以菊花自况,不失爱国情怀,表现了烟台人的爱国主义传统。

历史进入世纪的中叶,胶东大地经历过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终于在新中国当家缁了主人,因而这一时期的文学,又细分为三个阶段:敲争年代、建国之后、十年浩劫。
l、战争年代
文学做为宣传群众、动员群众的有利武器,有着极其广泛的群众性。大量的业余作者,一手拿枪、一手拿笔,在战斗的空隙写出大量的宣传品。诗歌为墙头诗、快板诗;散文为战地通讯、新闻特写。这些诗文留下采的不多,却有着不可磨灭的历史作用。小说中比较重要的有芝罘申均之的《小马参军》。
1938年成立的胶东文协和1942年建立的胶东支委为文坛的繁荣做了大量的工作,使根据地成为培菥文化工作者(包括创作人才)的摇篮。
2、建国之后
随着嘹亮的进军号角,经过战争考验的文艺工作者从烟台大地出发,走向了全国。五十年代至六十年代,进入创作的成熟期,出版了多种脍炙人口的反映革命战争生活的优秀作品,为中国当代文学画廊增添了光彩;而在战斗硝烟中成长起来的一批革命文艺工作者,在革命军事文学之外也写出了一批农村题材的佳作。
这是一个庞大的群体,其中的代表人物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占据着显著的位置:
峻青在五十年代之初即以短篇小说《黎明的河边》成名,成为中学语文课本、大学文科教材的必选作品。之后又写出了《党员登记表》等多篇小说,结集为《胶东记事》、《海燕》等。后期更写出了长篇小说《海啸》。散文集《雄关赋》、《沧海赋》、《三峡赋》、《梅魂》等,结集出版的《峻青文集》共六卷,400万字。作品的阳刚之美与浓郁乡情为人称道。
杨朔也是写革命军事文学的,战争年代有《北黑线》、《英难列车》、《望南山》等中篇小说,建国后更写出了长篇小说《三千里江山》;但他却以"诗体散文"奠定了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作为散文名家的地位,出版了《东风第一枝》等多本散文集。《杨朔文集》凡3卷,约80万字。散文名篇《荔枝蜜》、《香山红叶》、《雪浪花》等也都收入教材。
曲波以《林海雪原》成名,作品的人物与情节富有传奇性,赢得了中外大量读者。之后又写出了《桥隆飚》、《山呼海啸》、《戎萼碑》等长篇小说。
此外还应提到的有:蓬莱慕湘,写出长篇小说《新波旧澜》,包括《晋阳秋》、《满山红》、《汾水寒》、《自由花》等4部;于寄愚有长篇小说《一支不正规的队伍》;海阳于良志,有长篇小说《白浪河上》(后期又有长篇小说《渔家女》);莱阳王一地,有儿童长篇小说《少年爆破队》;牟平丁秀生,散文集《历下漫话》曾经历过腥风血雨;龙口石英作品众多,有《同在蓝天下》、《离乱之秋》、《火漫银滩》等长篇;高玉宝的《高玉宝》曾风靡一时;莱州睦延坤,有《腐朽的灵魂》、《双凤》;刘汉君有《刘汉君短篇小说选》;栖霞牟崇光,有长篇小说《烽火》、短篇小说集《银色的夜晚》;长岛张歧,有散文集《螺号》、《渔火》等;芝罘鲁芝,有《战士们》、《小八路》等。
本期的诗作也呈现出一个群体,尤其是莱阳籍的居多,出版了不少诗集。严阵有《江南曲》、《琴泉》等多种诗集(后期在大量诗集之外,更有长篇小说《荒漠奇踪》);宋协周有《东风集》、《声情集》(后期有诗集《万里情韵》,风格为之一变);忆明珠有《春天啊,带去我的问候吧!》;另外,蓬莱臧云远,有诗集《炉边》、《云远诗草》,叙事诗《静静的雪山》等;包干夫有诗集《新航集》、《田野的歌》等。
3、"文革"期间,肖平和林雨回到了烟台。烟台终于有了自己的作家,改变了"墙外开花"的局面。肖平的创作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1954年发表处女作《海滨的孩子》,接着发表代表作《三月雪》(后期又有《墓场与鲜花》获1978年全国短篇小说奖);林雨,莱州人,原是部队作家,其《政治连长》、《五十大关》、《刀尖》都产生过巨大影响。两人为培养烟台地区的创作新人做了大量的工作,尽管当时文艺界是重灾区,真正的文学作品极其难产。但烟台仍在"夹缝"里顽强地成长出作品来:福山谢箴厚有长篇小说《不灭的炉火》、莱州姜利国有《金马山的孩子》;时在烟台供职的张相林有《鲁剑五号》;李芳苓有《老列席和家家管》;张象吉有《山虎子》(诗 集)。

后期烟台文坛出现了空前繁荣的局面,新人辈出。佳作纷呈,表现为三个特点:
l、一个庞大的具有创作实力的作家群
八十年代开始,王润滋发表《卖蟹》,次年发表《内当家》,连续获得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1983年又发表中篇小说《鲁班的子孙》,好评如潮;矫健的《老霜的苦闷》获1982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老人仓》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另有长篇小说《河魂》、《天良》、《红印花》等问世。栖霞张炜的《声音》、《一潭清水》分别获1982、1984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中篇小说《秋天的思索》和《秋天的愤怒》受到评论界的极大关注;长篇小说《古船》奠定了他在中国当代文坛的地位f之后又写出《九月寓言》获首届上海文学奖;另有《家族》、《柏杨》等长篇小说问世。
与此同时,在外地的烟台籍作家也纷纷脱颖而出,成绩斐然:莱州迟松年的《普通老百姓》获1981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牟平邓刚的《阵痛》获1983年全国优秀短篇小说奖,《迷人的海》获1983~1984年全国优秀中篇小说奖,还有长篇小说《曲里拐弯》、《赵关张》等;尤凤伟的短篇小说集《月亮知道我的心》、《爱从这里开始》都有很大影响;招远丛正里写出了《甩出轨道的星》,好评如潮,接着又写出了《虎啸泉城》、《黄金王国》、《篮网上的梦》等长篇作品;蓬莱姚焕吉出版了《双帆》、《晨光》、《长安诗画》、《八音鸟》、《母亲河》、《雁阵》等诗集。
进入九十年代,势头稍减,但仍出现了众多的后起之秀。蓬莱卢万成有短篇小说集《芝罘旧夕阳》和《老海》,长篇小说《女人的河》和《男人的海》,长篇报告文学《共和国之盾》;林深写出了长篇小说《天经》、《生死爱恨》等;招远陈占敏写出了长篇小说《沉钟》、《淘金岁月》等,蓬莱凌可新写出了短篇小说《黑苞米》和《老枪》,产生了全国影响;福山吕伟达出版了《乡音》和《乡情》,马海春出版了《马海春短篇小说选》。
本期诗作也很活跃,于书恒的农村诗清新质朴,结集有《乡情集》、《笑的旺季》等;另外,莱州王松青有《阳光与阴影》、《醒了的乡村》、《与你同行》等诗集;海阳朱相如有诗集《月与梦》;龙口王常滨则有散文诗集《海蓝色的情韵》。
本期的报告文学量多,而质良莠不齐。其佼佼者有牟平李延国的《在这片国土上》、《中国农民大趋势》等,莱州姜利国出版了《山村笔记》,其中《一个东方女性的命运》产生了全国影响;招远孙为刚的《远洋渔歌》入选全国中学语文课本。
2、女作家队伍已经形成
率先发表作品的女作家为董克难,她在1978年3月发表了短篇小说《二傻和那个不嫌傻的姑娘》;莱州李慧志有《自寻烦恼的女人》、《晶晶》等;莱阳于雷娃出版了短篇小说集《红草地》、《一品夫人》;孙美玉出版了长篇小说《人生无忌》,相惠有短篇集《小清河从脚下流过》、《落霞不是无情物》;年轻的女作家张力慧创作成绩骄人,出版了中短篇小说集《浮躁的年龄》和儿童长篇小说《青春美丽痘》。另外,徐绍磊,酒泉、祥云也发表了若干短小而隽永的散文。
3、老作家持续不衰地保持着创作活力
肖平在过了古稀之年仍有佳作《春闺梦》;退休之后的山曼有大量优美的散文不时见于报端。曹尧德在《孔子传》、《孟子传》、《孙子传》、《屈子传》之后又写出了《司马迁传》;芝罘安家正写出长篇小说《戚继光》;孙佑杰写出了《鸭绿江告诉我》}刘裕华出版了自己的文集《播种安宁》。
老作家钟情诗文,莱阳王雷写出了《天国的回声》、《王雷散文选》,蓬莱卢永璋出版了《仙乡诗情》,曾在烟台供职的周峙峰出版了《周峙峰绝句百首》等;张旭出版了《三嗜楼诗抄》。
综观百年烟台文坛,在各个历史时期都涌现出像杨振声;峻青、杨朔;张炜、矫健这样的在全国有巨大影响的"顶尖"级的文人,尽管地处祖国一隅,但是"文脉"极为茁壮且绵绵不断。这样的地区在全国都是十分罕见的,真的是地灵人杰,值得治地域文学史乃至地域文化的人们深入探讨。本文试图开列出"一张清单"来,深望海内外学者按图索骥,或者可以写出一本《烟台百年文学史》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