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60&A=1&rec=76&run=13

【新中国成立后发展概况】 新中国成立后,烟台工业在中国共产党和人民政府的领导下,经历了曲
折的发展历程。国民经济恢复时期和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是烟台工业恢复发展阶段。这一阶段没收
了官僚资本主义工业,改造了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和个体手工业,开展了社会主义工业建设,为社会主
义工业化打下了初步基础。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烟台工业由冒进转向萎缩。从1958年开始,由于盲
目追求高指标,导致了国民经济比例严重失调。先是1958年、1959年工业生产超高速增长,连续2年
增长40%以上,1961年、1962年又大幅度下降。经过3年调整时期,烟台工业又得到迅速恢复和发展。
这3年,工业总产值平均递增速度为15.5%。"文化大革命"时期,烟台工业受到严重破坏,由于广大
干部职工的共同努方和斗争,使这种破坏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工业发展不稳,工业总产值最高年份
1970年增长31.45%,最低年份1971年下降4.5l%。粉碎"四人帮"以后,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
以来,烟台工业进入振兴时期。通过贯彻"调整、改革、整顿、提高"的方针,持续稳定发展,1979~
1989年的11年间,工业总产值平均递增17.1%。
【1989年综述】 年末,全市有乡镇以上工业企业2332个。按隶属关系划分:中央属11个,省属19个,
市属204个,县(市、区)属807个,乡办企业1291个。 按经济类型划分:全民所有制486个,集体所有
制1816个,中外合营10个,其他各类合营企业20个。按轻重工业划分:轻工业企业1336个,重工业企
业996个。 按企业规模划分:大型企业21个,中型企业78个,小型企业2233个。全市工业企业有职工
247.7l万人。 其中全民所有制企业职工13.22万人。 全市全部独立核算工业企业拥有固定资产原值
81.07亿元,比上年 增加15.52亿元,固定资产净值61.88亿元,比上年增加11.76亿元。
全市全部工业(含村及村以下工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210.41亿元(现价,下同),不变价工业总产
值为155.98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2.1%,增幅回落1l,7个百分点。其中乡镇办以上
工业完成工业总产值142.51亿元(不变价为102.33亿元),比上年增长15.5%,增幅回落16.8个百分点。
轻重工业的比例为56.61: 43. 39。在全市36"个工业行业中,工业总产值所占比重前五名的行业是:
机械工业占17.73%,纺织工业占9.8%,食品工业占9.04%,塑料工业占5.88%,化学工业占4.8%。
11个县市区工业总产值占全市的比重分别为;龙口市10.8%,莱州市9.41%,莱阳市8.76%,招远县
7.89%,牟平县7.6%,蓬莱县7.09%,栖霞县7.03%,海阳县6.54%,福山区4.08%,芝罘区3.4%,
长岛县O.79%。
主要工业产品产量有较大幅度的增长。全市重点考核的50种主要产品产量,比匕.年增长的有22
种。 其中:印染布8157万米,增长121.j4%;啤酒16.16万吨,增长31.2%;黄金增长30.7%;生铁
5.31万吨,增长25.5%;电风扇111.74万台;增长27.5%;原煤213.2万吨,增长17.5%;钢铁14.48
万吨, 增长13.1%; 发电量43.4l亿千瓦小时,增长11.3%;手表180.7万只,增长12.9%;缝纫机
4.32万架,增长8%;钢5.53万吨,增长5.3%;水泥247.28万吨,增长4.3%;纱3.38万吨,增长4%;
原盐48.34万吨,增长1.2%。
各种增支减收因素较多,但经济效益仍有提高。全市乡镇以上独立核算工业实现利税15.15亿元,
比上年增长5.3%。集体、乡镇工业实现利税分别比上年增长13.6%和12.6%
(张清林)
【实施保压方案保证有效供给】 根据治理整顿的精神,依据国家、省、市有关产业政策,为有效地
抑制经济的过热状况,保证市场有效供给,结合烟台市的实际情况,按照增加能源短线原材料、支农
产品、市场紧俏轻纺产品;日用工业品、出口创汇产品的原则,烟台市经委、计委等9个部门于2月份
联合下发了《关于1989年烟台市工业产品结构调整的意见》,确定对115种产品重点支持发展。其中,
保证市场供应的33种,支农产品13种,出口产品19种,骨干拳头产品28种,能源原材料产品22种。重
点限制发展的产品23种。《意见》还从能源及水资源、物资供应、资金供应、交通运输、质量监督、
技术改造等6个方面提出了保证措施。
为保证调整意见的实施,经济管理部门着重从解决资金、能源紧张、原材料短缺这3个重点上下
功夫。3。月初,根据市政府的决定,成立了资金挖潜办公室,一方面全面排查资金底子,共排出资
金潜力近6亿元,并通过处理积压物资、积压产品、闲置设备和催收货款等措施,积极融通搞好,另
一方面,采取"引水增容"的办法,积极工作,求得各级财政、金融部门的支持,全年共争取启动资金
四批计9300多万元,较好地缓解了资金紧张的状况。进入第三季度,由于国内外市场的急剧变化,市
经委又在原调整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了与压缩"三项资金"占用联动的保压方案,并予以实施,取得较
好效果。针对能源不足的问题,市政府成立了煤炭调运办公室,协调、组织全市企业用煤的调运及分
配。全年共购进工业和生活用煤319万吨,煤炭库存由上年的10多万吨,增加到50多万吨,增长了230
%以上。购进电煤295万吨,保证了电厂稳发满供,年发电量比上年增长12%以上。在增加能源供应
的基础上,对企业的原材料消耗也进一步严格了定额考核,有效地降低了能源及原材料的消耗。全年
共节约能源折标煤11.1万吨,节约价值2994万元。此外,为保证支农、畅销、创汇、原材料等产品的
运输,进一步加强了对港站运输的管理,保证了港站畅通。上述措施为保证调整意见的实施,保障有
效供给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到年底,全市重点扶持的115种工业产品比上年同期增长的占86%,限制
发展的23种产品已停产和限产的占76%。
【双增双节与百日生产竞赛】 各工业企业始终把"双增双节"作为一项长期的群众性的工作,坚持不
懈地贯穿到日常工作中去。市经委、市总工会于6月20日发出了在全市工交企业中开展"百日生产竞赛
活动"的通知,主要是通过开展"赛干劲,比贡献;赛产量,比效率;赛技术,比质量;赛节约,比降
耗;赛管理,比效益;赛安全,比纪律"的"六赛六比"活动,发动职工出满勤、干满点,提高劳动效
率,提高产品质量,挖掘企业内部潜力,提高经济效益。到9月底活动结束时,全市县属以上工交企
业共提出合理化建议114373条,被采纳24457条,已实现13172条;实现小改小革1067项,直接效益达
3076万元,节约原材料、能源总价值达3567万元,人均节约137元。
【强化销售抑制经济效益滑坡】 销售艰难是第三、四季度组织工交生产的难点。对此,市府采取了
强化销售工作措施。一是进一步建立健全销售机构,加强销售队伍建设:各主管局、公司的主要领导
都靠上去抓销售工作,做到了旬调度,月检查。供销人员占全部职工的比重也按照要求迅速增加到10
%左右。二是采取了让利销售措施,增强了市场抗衡能力。一些企业从长远利益着眼,为缓解由于产
品滞销积压给企业生产带来的压力,储备生产后劲,宁可使有些产品亏损也积极让利于消费者,使企
业在竞争中站稳了脚跟。三是充分发挥了外贸、商业、物资、供销等部门的主渠道作用,努力开拓国
内外市场。各部门和所属企业根据市政府的要求,通过召开各种定货会、交流会、展销会、洽谈会,
广泛联系客户,大力推销地产工业品。同时,大力组织工业晶下乡,通过批发下伸、网点下沉、退回
批发、设点展销等形式,努力开辟农村市场。外贸部门通过带样品参加广交会,小交会,派出推销小
组和设立办事处等死式,开辟远洋市场。同时,充分利用烟台轻纺工业产品的优势,发展了对苏边境
贸易。物质部门对骨干企业和骨干产品所需要的原材料,千方百计予以保证。到年底统计,全市流通
部门推销地方工业品的总值,都在上牟的基础上增长了lO%以上。加强销售工作,保证了生,产的正
常运转,抑制了全市工业的经济效益滑坡。在严竣形势面前,全年全市工业总产值仍保持了15.2%的
增长幅度。
(万树建)
【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 全市的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在治理整顿中,得到了进一步完善。截止年底,
市直工交企业补充和完善的承包指标共6项, 完善合同的企业有83个,继续执行原承包合同的企业有
106个,中止和终止合同的企业有20个。完善承包经营责任制的主要做法是:(1)延长承包期。承包到
期的企业,凡合同指标完成较好,党政工关系协调,经营团组团结,70%以上职工拥护的,经合同双
方协商同意,可续签一年合同,也可重新签订承包合同。所有重新承包企业的承包期均以1990年底为
限。(2)完善承包指标体系。对于未经完善的承包合同及新签订的合同,又设置一些新的指标。完善
后的指标主要包括实现利润、上缴利润、设备(设施)完好率、职工培训、资产(净值)保值、全员劳动
生产率、全部资金利税率、技术改造归还投资贷款、新产品开发及投产、出口创汇、产品质量、物质
消耗等13项指标。(3)健全对承包企业的考核、审计制度。在考核时间、奖惩办法、监督检查等方面
都做了进一步调整和完善。(4)加强对经营者的教育、培训和管理。市经委根据经营者队伍的状况,
会同有关部门制订了培训规划,并组织实施。市委宣传部有针对性于地编写了一些政治教材,供培训
干部和经营者用。市委组织部及企业主管部门,按照企业干部管理权限,加强了对经营者及其后备力
量的教育、考核、考察和管理。(5)合理分配使用企业留利。承包企业留利中各项基金的分配,严格
按照财政部门核定比例提出。实行工资总额与经济效益挂钩的企业,承包后新增留利的90%作为生产
发展基金,用于技术进步和补充流动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部分,不得低于全部生产发展基金的16
%。另外,全市还按照产业政策,积极稳妥地实行了全员风险抵押承包。
【企业管理工作有新进展】 全市在企业管理方面,紧紧围绕提高产品质量、降低物质消耗、提高经
济效益这个中心,突出抓了基础管理、企业升级和现代化管理工作。基础管理方面。主要通过摸底调
查,建立健全了全部县属以上工交企业的"企业档案。"档案项数247项。主要包括职工分类、定员定
额、企业内部经济责任制、承包利润基数、销售收入、销售工厂成本、销售费、税金、利润总额、归
还贷款、上缴利润、企业留利及分配情况、增收节支因素、全部流动资金、定额流动资金、可比产品
成本、百元固定资产创产值(利税)等。"企业档身r的建立健全,为加强全市的企业基础管理打下良好
基础。企业升级方面,全市主要通过调查摸底、组织试套、制订细则、强化管理,开展咨询、认真推
荐,取得了一定成效。年底,全市有78个企业升为省级先进企业,有33个企业升为国家=级企业。现
代化管理方面,全市重点推行了10种现代化管理方法。其中有13户企业推行规范化工作法,32'7户企
业推行成本控制工程,22户企业推行三大民主管理。全年召开成果发表会2期,发表成果134项,发表
人402人。评出优秀成果发表人13人。优秀成果直接创造价值928万元。在134项成果中,有13项被评
为省级成果。
【安全无事故承包制】 全市在342户企业中推行了安全无事故承包责任制。具体做法和经验是:(1)
以厂长为主要承包对象,"第一责任者"的地位更加突出,增强了厂级主要领导抓好安全生产工作的紧
迫感和责任心。(2)把行政手段和经济手段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克服了过去一手硬,一手软的弊端,
充分调动起企业搞好安全生产工作的积极性。(3)严格按照合同兑现。从承包以来,先后对179个签定
合同的企业实行了奖惩兑现。其中受奖企业163个,受罚企业5个。由于对这项工作非常重视,收到了
明显成效。据统计,实行安全承包责任制的企业平均发生事故起数低于全市工交的平均起数。同时这
些企业的经济损失比上年下降了4。3%。
(葛运进)
【能源监测成效显著】 为加强节能管理,1982年成立了市能源监测站,主要负责全市企业能量平衡
测试和节能技术服务工作。随着改革的不断深化,转入运用法制手段,强化节能工作。市政府颁布的
《烟台市能源利用监测暂行办法》,成为全国中小型城市中第一个地方性能源利用监测法规,得到原
国家经委的肯定,被列为全国和全省能源利用监测试点城市。为做好这项工作,他们进一步加强了监
测队伍建设,1989年,人员已达40名。其中,专业技术人员占90%以上。全年,对全市77个主要耗能
企业进行了定期全面监测,对一些耗能高、浪费严重的企业提出了警告。同时,还对设计、施工、机
械制造、机电产品经销和节能技改及节水等95个部门和系统进行了不定期监测,根据监测情况,提出
了"烟台市关于加快在用淘汰机电设备更新改造步伐的意见",促进了有限能源资源的合理使用,受到
国家和省里的表扬。
【技术推广成果率硕】 全市在工业企业中加强了新工艺、新技术的推广应用工作。首先,抓计划。
全市共有30多项技术推广项目列入省以上技术开发计划,以计划为龙头,加强调度管理,有力地促进
了新技术推广工作。其次,抓资金。全市从省工商银行争取技术开发推广贴息贷款3770多万元,解决
了企业推广新技术的燃眉之急。第三,抓重点。市里有计划地选择招远水泥厂、牟平电器厂等单位微
电子技术应用项目作为重点来抓,以点带面,使项目起到示范作用,有力地促进了全市工作的开展。
全市共有8项新技术成果顺利通过市级以上鉴定,其中烟台能源监测站的CN一1电机线槽磁泥,烟台造
锁总厂的微机控制电镀生产线,牟平电器厂的工业锅炉微机控制台等项目达到国内先进水平。新技术
推广项目完成和在生产中应用,节约了能源、原材料,提高了企业的经济效益。
技术改造步伐加快】 全市技术改造工作在投资、进度、效益、质量上都比上年有较大幅度的增长。
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一是狠抓重点项目建设。对列入全市的15个重点项目,从资金、物资、施工力
量等方面实现倾斜,为确保重点项目的顺利实施,各有关部门先后多次到国家、省有关部门争取规模
和资金,并采取了承包超基数留成还贷的方法,缓解资金不足的矛盾。当年计划完工的5个项目全部
按期完成。达产后,年可新增产值2.1亿元、利税3746万元、创(节)汇700万美元。二是实行了项目承
包责任制。针对资金不足、原材料大幅度涨价等问题,把承包机制引入到技术改造项目的建设中,在
认真总结烟台轴承厂实行项目承包责任制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市范围内进行了推广,由银行与企业签
定承包责任书,经委和主管部门监督保证,实行包投资、包工期、包质量、包达产,并规定了相应奖
惩办法。全年签定承包合同的53个项目,达到了进度快、质量好、投资省的效果。全市在建的169项
技术改造项目,总投资10.69亿元,当年计划投资4.07亿元,全年累计完成财务支出3.99亿元,完成
工作量3.8亿元,分别占当年计划投资的98%和93%。三是抓好节能技术改造和"四新"技术推广工作。
全市完成节能技术改造3项,年可节煤1.1万吨,节电4100万度;完成节水改造50项,节水5632吨推广"
四新"技术17项,年可节煤2.3万吨,节电33779万度,节油6998吨,同时对节能"四新"技术15项进行
了试验。
【工艺专业化】 金市的工艺专业化工作自1981年开始,到目前巳建立了五个中心。(1)烟台热处理
中心,即烟台拖拉机配件厂热处理车间。成立于1985年,目前市区内共有热处理厂点110个,职工总
计4800多人。1989年热处理中心共完成热处理件6008吨,其中外协141.5吨,实现外协收入20.5万元。
(2) 烟台电镀中心,即烟台电镀厂。成立于1988年,目前市区内共有厂点79个,职工总数3900多人。
1989年共实现产值650万元,利润65万元。 (3) 烟台锻造中心,即烟台机床附件厂锻造车间。成立于
1986年,目前共有厂点259个,职工总数2500多人,1989年完成产量350吨。(4)烟台铸造中心,即烟
台铸造厂。成立于1985年,目前共有厂点284个,职工总数5300多人,1989年实现产值430,万元,利
税35万元。 (5) 烟台模具中心,即烟台钟表模具厂。成立于1985年,目前共有厂点29个,职工总数
3000多人。1989年完成产值700万元,利税200万元。
【全面质量管理再上新台阶】 烟台市全面质量管理工作以进行基本知识考核、推行八条要求达标、
争创各级质量管理奖为中心,提高质量管理水平。全市共有 lO万多人参加全市统考,有67365人取得
统考合格证书,平均成绩90.47分。全市有140个企业经市验收,达到国家规定的八条基本要求,并验
收合格。烟台汽车运输公司获国家质量管理奖称号,烟台张裕公司、烟台邮电局等6个企业获省质量
管理奖称号,名列全省获奖企业个数第一。山东金龙电器总厂、烟台第二化工厂等13家企业获烟台市
质量管理奖称号,另有一批企业分别获部委、厅局级质量管理奖。全面质量管理工作的开展,使产品
质量明显提高,产品创优取得了很大成绩。1989年,全市有6种产品获国家金、银奖。其中金奖2个、
银奖4个。有137种产品获省优质产品称号。
【经济技术信息】 1985年烟台市经济委员会设立了经济技术信息中心。该中心主要担负全市工交系
统经济技术信息工作。定期向国家计委、省经委、市政府及有关部门传递本市工业生产经营信息、情
报、并及时将全国、全省工业生产信息传递给市经济领导机关及县市区经委和部分企业;该中心创办
的《烟台经济信息》等信息刊物,为领导机关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提供依据;为工交企业搞好生产
经营活动,搞好新产品开发提供信息服务。这个中心是市经委加强横向经济联系的重要渠道,目前已
加入全国经济信息网络、华东地区经委经济信息协作网,沿海开放城市和经济特区信息协作网及环渤
海信息协会;与全国27个省、市、自治区的383个信息机构、大专院校、科研单位、中央部委建立了
信息交流关系;开通了与国家计委信息中心、省经委信息中心传真通信。交流的信息资料达300种,
平均每天收到20多份,日处理信息量达100多条。该中心还组建了烟台市工业经济信息网络。目的是
及时沟通全市工交企业的联系,加速信息反馈,进行经济监测,提供信息服务。1989年加入这一网络
的工交企业已有338个,并与50个大中型企业开通了传真通讯网,不仅为企业提供了大量信息,还为
企业发展对外贸易提供了方便。目前,烟台经济技术信息中心已配备了微机、图文传真机、复印机、
录像机、录音机、照相机等现代化设备开始逐步由人工信息向人机结合的、现代化信息过渡,使烟台
市工交系统经济技术信息的收集、整理、贮存、传递、交流和发布逐步走向正规化、系统化、现代化。
(张清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