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60&A=1&rec=73&run=13

【历史概况】 烟台市环境保护工作是1973年开始墨步的。1973~1979年为起步发展时期。1973年3月,募烟台地革委生产指挥部设立"三废"治理办公室,年毫成立烟台地革委环境保护领导小组,1974年6月成立烟台地革委环境保护办公室,1978年改称烟台行署环境保护办公室。烟台市、莱阳等县于1974年相继成了环保机构,部分县的环保工作在计委和建委由专人负责。1979年各县市区都有一定规模的环保机构。环保队伍建设是这个时期的主要任务和特点。1974年月,烟台地革委召开第一次全区环境保护会议,布置环境保护工作。环保工作重点是水域环境状况监测调查、工业污染源摸底调查和消除烟尘等。这一时期,全年排工业废水约1亿立方米、废气300亿立方米、废渣350万吨。罗山河、五龙河等主要河流受到严重污染,掖县城地下水大面积受氰化物及铬等重金属污染,9台地区近海海域遭石油大面积污染。1974年11月,烟台地革委作为成员单位参加国务院组织的南黄海北5海域石油污染联合调查。历时3年,完成调查任务,推动了全市环境保护工作的发展,为海洋环境保护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1976~1978年,国家拨给烟台市黄渤海污染治理款670万元,用于30个企业治理污染和部分县市环保自身建设。1980~1984年,为全面发展时期。自1980年起坚持开展环境保护宣传月活动,宣传环境保护法和有关方针政策。1980年,烟台市西郊化工区及一些县市的重点污染企业,开始向农业赔偿因"三废"污染而造成的经济损失。处理污染纠纷,发动群众保护环境,是这个时期工作特点之一。在环境管理上突出抓新污染源的防治。地、县两级都制定了严格执行"三同时"管理规定。1980年下半年,部分县市开始征收排污费,走上了以经济手段管理环境的新时期。至1984年,市县两级环保队伍巳近200人,经济主管部门设立了专职或兼职环境管理人员。1985~1988年是蓬勃发展、成绩显著时期。1985年,市县两级政府相继恢复环境保护一级局建制。在全国第二次环境保护会议指导下,努力探索适合烟台实际的环保工作路子,是这一时期指导思想。结合整顿提高,深化改革,环境保护向纵深发展,取得重大突破。主要表现在4个方面:解决了长时间内环境管理与环境建设职责不分的问题;环境保护纳入"六五"期间,全市社会经济发展规划,首次走向计划管理;实行环境保护任期目标责任制,形成上下齐抓共管的格局;由点源治理走向区域流域综合整治。1988年统计表明,16年来,共安排各种污染治理项目1100多个,形成年处理废水1986万吨、废气236亿万标立方米
、废渣260万吨的能力。全市12个饮用水源水质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大气、海洋、噪声环境污染恶化趋势初步得到控制。市县两级环保队伍已达330人。乡镇、街道办事处逐步配备了环境保护助理员。
(车平川)
【1989年综述】 全市认真贯彻落实第三次全国、第五次全省、全市环境保护会议精神,认真实施市政府环境保护"538"系统工程和烟台市市长环境保护责任书,推动了全市环境保护事业的深入发展。
全市在污染治理中,突出抓对改善全市环境质量举足轻重的19笔环境历史欠账(即11个烟尘控制区建设和8个区域流域的水污染防治)集中人力、物力、财力进行综合整治,一治一条河,一治一个区域。在年度环保工作中,全市普遍重视和加强了环境管理工作,以环境目标责任制为龙头,带动城市环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污染限期治理、污染集中控制等新制度的推行,深化了环境监督管理。此外,全面实行定量化管理;市县两级人大、政府年内颁布5个地市性环境法规,市政府还成立以杨金镜副市长为组长的环境保护"538"系统工程暨烟台市市长环境保护责任书考核领导小组,制定了一套严格的定量化考核办法,实施年度考核与奖惩。由于重视了环境法制建设,加强了环境管理,全市的环境保护新秩序已初步建立起来。
1989年是环境保护工作成效最显著的一年。环境保护"538"系统工程和烟台市市长环境保护责任书年度任务全面完成。环境污染趋势得到初步控制。市区和10个县市区城区的大气质量大部分保持在国家二级标准;全市12个饮用水源水质保持国家地面水二级标准;全市近岸海域海水水质90%以上达到国家一类海水标准。工业团体废弃物和城市生活垃圾的利用和处理率达;00%。环境保护目标责任制,水污染防治,环境保护定量化管理,环境监测与科研,建设项目"三同时"管理,环境统计,征收超标排污费等项工作进入了全国或全省先进行列。
(刘新民)
【环境监测与环境状况】 市及所属11个县、市、区都设有环境监测机构,共有环境监测人员185人。全市开始执行"环境监测新规范",开展了地表水、饮用水源地、海域水质、城市大气、环境噪声、交通噪声、工业污染源、汽车尾气等项目的环境监测。共取得各类监测数据56665个。其中,市中心站取得监测数据13606个,为环境规划和环境监理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监测表明:大气总悬浮微粒年日均值,芝罘区为290微克/标立方米,其它各县市区为90~296微克/标立方米。大气中二氧化硫年日均值,芝罘区、莱州市分别为95微克/标立方米、96微克/标立方米,其它县市区为18~5l微克/标立方米。地面水质化学耗氧量年日均值达标率,界河为80.9%,夹河为85.5%,市内其它河流均在90%以上。夹河的局部河段由于受到工业废水和城市生活污水的影响,污染也较重,其它河流水质较好。市区和各县市区饮用水源的水质较好,达标率为92~100%。近岸海湾水质比较清洁。污染程度较往年有所减轻。从监测结果的空间分布看,达标面积为81~99%。污染地段主要集中在河口、港湾和工业废水排污口附近,其它海域水质基本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噪声,环境噪声污染以芝罘区较为严重,芝罘区功能区噪声平均达标率为65%。交通噪声平均达标率仅为31.4%。其它各县市区也不同程度地存在城镇噪声污染问题。
(王家义)
【实施市长环境保护责任书】 7月24日,市长杜世成与省长赵志浩签订了《烟台市市长环境保护责任书》。《责任书》的内容是在“538"系统工程的基础上确定的,共安排各种治理和建设项目75个,投资额332亿元。在8月28日召开的第五次全市环境保护会议上,市政府领导向全市提出实施《责任书》的任务、要求和步骤。各级政府、各有关责任部门和企事业单位,将各项指标层层分解,落实到人,并以责任制形式确定下来,齐抓共管。年内实现投资1.4亿元,已竣工项目52个,年新增废水处理能力590万吨,处理和综合利用固体废弃物380万吨,减少排放工业粉尘2800吨,取得直接经济效益300多万元,占治理项目投资的21%。
(刘新民)
【第五次烟台市环境保护会议】 8月28日,市政府召开。传达贯彻了第五次全省环境保护会议精神,副市长杨金镜作了工作报告,向全市提出实施《烟台市市长环境保护责任书》的任务、要求和步骤。市长杜世成在会上讲话。各县市区政府负责人、环保局长,市政府有关部门及重点企事业单位的负责人共150人参加了会议。会议还公布了1988年度全市环境保护"538"系统工程考核结果及评比情况。
(车平川)
【征收排污费】 根据(86)鲁政发第39号和烟政发(86)第71号文件,各级环保局对有污染的企事业单位开展了征收排污费管理工作。与上年同期相比,1989年全市有征收排污费管理机构11个,收费监理人员50人,征收有污染的乡镇以上企业2087个,提高21.7%,收费总额1608.4万元,提高1.6%。其中,县以上有污染的企事业单位征收面达100%,收费额为1246.3万元,占收费总额的77%,下降6%;乡镇有污染的企事业单位征收面达90%,收费额362.1万元,占收费总额的23%,提高36%。征收的排污费全部解交各级财政,环保、财政、银行等部门会同开展收、管、用。
(张健)
【继续实施环境保护"538"系统工程】 该工程是市政府为控制全市日益恶化的环境污染,改善环境质量,于1988年制定实施的环境目标责任制工程。其内容是,在本届市政府任期5年内,县级政府任期3年内,做好环境保护8项主要工作,并以层层签订责任书的形式,逐级落实任务指标。这项系统工程共安排430多个厂矿企业的有关治理项目。重点解决27个对改善全市环境质量关系重大的严重污染问题。尤其是尽快偿还严重影响经济发展,危害人民群众生活的19笔环境历史欠帐。这项系统工程总投资1.7亿元。全面完成后,全市的环境污染将得到有效控制。年内共完成各种治理项目307个,实现投资3655.4万元,比上年增长54%。新增"三废"年处理能力:废水1018万吨、废气5.148亿立方米,年综合利用废渣54万吨。共审批建设项目275个,其中县以上的50项,乡镇村办的225项,年底竣工项目164个,县属以上企业66个。"三同时"执行率为98%,乡镇村办企业98个,"三同时"执行率为96%,全年拒批重污染项目52个。完成了全市乡镇污染源调查,并获全省评比一等奖。征收排污费,环境监测等都完成了年度计划。初步控制了全市污染恶化趋势。
(赵斋绩 刘新民)
【环保科研】 年内,市环境保护科学研究所完成两个课题:《烟台市市区大气监测点优化研究》和《烟台市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研究》,由市环保局主持鉴定。牟平县环保局完成的《牟平县乡镇企业环境管理区划与控制对策研究》,福山区环境监测站承担完成的《烟台市福山区城市区域环境噪声标准适用区域划分》两课题,12月分别由当地科委主持通过技术鉴定。烟台闹钟厂引进无废水排放电镀工艺,一次试车成功。市环保技术应用所在消除烟尘治理印染废水等方面做出成绩,推动了环保技术应用工作走上正轨。
(傅月娜)
【夹河水源地保护】 1 986年市政府颁发了《夹河流域环境保护管理办法》。至1988年底,夹河流域共计关停28个小电镀厂点,转产1个造纸厂和1个造纸制浆车间,治理了16个废水污染厂家,截至1989年底,夹河流域综合整治投入资金800多万元。在治理原有污染源的同时,市政府对夹河流域新建项目做了明确规定,有污染的项目在布局和"三同时"措施的审批上,一律由市环保局审批。经监测,庵里水库水质恢复到地面水三级标准,门楼水库水质保持在地面水二级标准。7月,栖霞造纸厂擅自将已关停的制浆车间开工生产,市县两级政府严令制止,一个月后再次关闭,防止了庵里水库重新受到严重污染。
【关闭烟台市水泥厂】 市水泥厂位于芝罘区大海阳街,建于1958年,年产水泥5万吨。由于生产设备陈旧,生产过程中产生大量粉尘,给周围居民带来严重危害,群众反映十分强烈。几年来,市委、市政府对这一污染状况极为关注,曾多次设法予以解决,但未得到根治。7月25日,市政府做出关闭烟台水泥厂的决定,为解决好水泥厂关闭后的转产和300名职工的安置问题,主管经济的副市长召集城建、财政、税务、劳动、人事、建材、环保等十几个有关部门的负责人会议,研究制定了兼并牟平第二水泥厂,新上人工宝石和整修利用原厂房场地搞汽车维修和旅馆等综合服务方案,筹措搬迁资金280万元。11月24日,该厂按市府决定要求,全面停止水泥生产,搬迁转产工作正在进行中。
【烟台冶炼厂治理废气成效显著】 烟台冶炼厂在生产过程中排放的主要污染物为二氧化硫气体,严重污染着城区大气环境。该厂从1987年起对冶炼烟气回收进行攻关,1988年底完成了回收二氧化硫废气的治理工程。1989年回收二氧化硫烟气制硫酸6285.68吨,回收铅104吨,铜38.42吨,金8.063公斤,银56公斤。年创利润151万元。据市环境监测中心站测试,外排烟气中二氧化硫含量,治理前为705公斤/小时,治理后平均为24.4公斤/小时,减少96.5%,远低于国家规定的45米高度烟囱允许排放的91公斤标准,在全国处于领先地位。年少向大气中排放二氧化硫4105吨,烟尘514.28吨。这一治理成果,通过了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的技术鉴定,并申报了总公司的重大科技进步奖。
(赵斋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