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生活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60&A=1&rec=198&run=13

【城乡就业门路拓宽就业者负担系数大大降低】坚持"低收入,广就业"用工原则,全市城乡就业门路
不断拓宽,人数大量增加,就业者负担系数明显降低,从而相对增加了居民收入,提高了生活水平。
1989年,全市共有职工67.45万人,比上年增长2.1%;比1978年增长90.5%;比1972年增长1.26倍,
平均每年递增7.2%。 全市全民所有制单位共有职工45.36万人, 比上年增长1.7%; 比1978年增长
91.4%,平均每年递增6.1%;比1949年增长12.5倍,平均每年递增6.8%。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后的
11年间,共从城镇招收各类待业人员10.4万人,子女顶替2.4万人,安置转复军人1.5万人。全民职工
人数增加总量是前29年增加总量的106%。 由于就业人员增加, 每一就业人员负担人口由1958年的
3.88下降到1.55。城市居民生活水平31年相对提高1.5倍,农村多种经营全面发展,农民专靠种地维
持生活晦状况基本结束。 1989年末,全市乡村劳动力共257.34万人,比1978年增加31.48万人,增长
13.9%;比1949年增加112.77万人,增长78%。1978年前,农村劳动力绝大部分投在农林牧副渔业,
1 989年投入农林牧副渔业以外的劳动力占乡村劳动力总数的33.5%。由于就业人数的增加和职业的
多样化,每一农村就业人员所负担的人口由1958年的2.65下降到1989年的1.75。农民生活水平31年相
对提高51.4%。
【城乡居民收人显著增加 收人结构有新变化】1989年,全市全民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2049元,按可
比口径(下同)计算,比上年增加195元,提高10.5%;比1978年增加1443元,提高2.38倍;比1949年
增加1803元,提高7.33倍。城镇集体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1638元,比上年增加130元,提高8.6%;比
1978年增加1123元, 提高2.18倍。全市职工年平均工资1924元,比上年增加176元,提高10.1%;比
1978年增加1368元,提高2.46倍。
据对芝罘区100户城市居民家庭收支调查表明,1989年城市居民年人均生活费收入1645元,比上
年增加344元,提高26.4%;比1980年增加1220元,提高2.87倍;比1952年增加1528元,提高13.06倍。
据对195个乡镇729个村7289户农户抽样调查推算,全市农民年人均纯收入766元,比上年增加2元;
比1978年增加605元,提高3.76倍;比1956年增加685元,提高8.46倍。
扣除物价上涨因素,1989年全民单位职工年平均工资比上年下降4.8%,比1978年提高66.4%,
比1963年提高2.7倍;全市城市居民人均年生活费收入1989年比上年提高8.9%,比1980年提高97.6%,
比1963年提高3.38倍;农民人均纯收入也有较大幅度提高。城乡居民实际收入除1989年职工平均工资
和农民人均纯收入比上年有所下降外,呈连年上升趋势。
城乡居民的收入结构发生新的变化。据城市抽样调查,1989年在生活费收入中,工资性收入所占
比重由上年的77.66%,下降到73.77%,职工从单位得到的其他收入由上年的4.6%上升到6%,职工
单纯依靠工资收入维持生活的局面正在被打破。据对农村抽样调查,由于种殖业严重减产,在1989年
全市农民人均生活性纯收入中,从统一核算单位分配的收入所占比重由上年的12.8%上升到13.86%,
从乡村企业直接得到的收入所占比重由上年的15.93%上升到17.71%,人均家庭经济纯收入所占比重
由上年的69.7%下降到67.29%。收入来源的多元化,保证了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
【城多居民实际消费水平大幅度提高消费结构发生重大变化】 1989年城市居民年人均生活费支出达
1491元,比上年增加201元,提高16.6%;比1980年增加1076元,提高2.59倍;比1956年增加1361元,
提高10.47倍;比1952年增加1384元,提高12.93倍。农民年人均生活费支出571元,比上年增加13元,
提高2.3%;比1978年增加446元,提高3.57倍;比1956年增加508元,提高8.06倍。扣除物价上涨因
素,城市居民人均生活费支出比上年下降0.38%,比1980年提高83.5%,比1963年提高3.31倍。
随着消费水平的提高,城乡居民的消费结构也发生了深刻变化。城市居民的消费重点1962年以前
为吃、穿、烧、用、文化娱乐,1963年变为吃、穿、用、烧、文化娱乐,1980年变为吃、穿、用、文
化娱乐、烧,1989年变为吃、用、穿、文化娱乐、烧。在吃的方面讲究营养,讲究高蛋白,低脂肪。
在用、穿、文化娱乐上追求中、高档,讲究时髦、新颖、丰富多采。吃的商品性支出占生活费总支出
的比重由1963年的59.6%、1980年的54.5%、1988年的43.9%下降到1989年的39.7%;穿的商品性支
出所占比重由1963年的11.2%、1980年的19%、1988年的16.1%下降到1989年的ll%;用的商品性支
出所占比重,1963年为6。4%,1980年为9.4%,1988年为20%,1989年为13.7%;文化娱乐用品支
出所占比重,1963年为1.6%,1980年为4.3%,1988年为8.4%,1989年为8.3%;烧的商品支出所占
比重,1963年为4,8%,1980年为3.4%,1988年为1.1%,1989年为O.97%。农民消费重点由1978年
以前的吃、穿、用、烧、住、文化娱乐变为~1983年的吃、用、穿、住、烧、文化娱乐,1989年的吃、
住、穿、用、.文化娱乐、烧。吃的支出占生活费总支出的比重,1978年为61.6%,1983年为51.1%,
1988年为45.7%,1989年为48.5%;穿的商品支出所占比重,1978年为16%,1983年为14.4%,1988
年为13.6%,1989年为12.8%;用的商品支出所占比重,1978年为9.6%,。1983年为14.8%,1988
年为12.7%,1989年为11.4%;文化娱乐用品支出所占比重,1978年为1.6%,1985年为3.7%,1988
年为7.9%, 1989年为8.4%;烧的商品所占比重,1978年为6.4%,1983年为4.9%,1988年为3%,
1989年为3.2%; 住房支出所占比重, 1978年为4.8%,1983年为13.1%,1988年为17%,1989年为
15.8%。农民的生活由吃得饱、穿得暖、住得上发展到吃要吃细吃好,住要宽敞舒适,穿用要质量高、
款式新颖,文化生活要丰富多样。
【高档耐用消费品拥有量可观】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乡居民收入的增加,消费质量不断提高,人们在
消费方面,1978年以前讲究手表,自行车,缝纫机3大件等中档消费品,逐步发展为追求电视机、收
录机、电冰箱新3大件等高档消费品。据抽样调查,1989年末每百户城乡居民拥有主要耐用消费品情
况如下:
┏━━━━━━┯━━┯━━━━━┯━━━━━━━━━━━━━━━━━━━━━━━━━━━┓
┃ │ │ │ 城 市 农 村 ┃
┠──────┼──┼─────┼─────┬────┬───┬──────┬─────┨
┃ 名 称 │ 单 │ 计 │比1988年士│比1980年│ 计 │ 比1988年士 │比1983年±┃
┃ │位 │ │ │士 │ │ │ ┃
┃ │ │ │ │ │ │ │ ┃
┠──────┼──┼─────┼─────┼────┼───┼──────┼─────┨
┃ 电视机 │ 台 │ 123 │ 7 │ 103 │ 7l │ 3 │ 50 ┃
┃ 其中:彩电 │ 台 │ 64 │ 14 │ 64 │ 21 │ 3 │ 2; ┃
┃ 收录机 │ 台 │ 79 │ 2 │ 73 │ 28 │ .2 │ 24 ┃
┃ 电冰箱 │ 台 │ 70 │ 23 │ 70 │ 2 │ 0 │ 0 ┃
┃ 电风扇 │ 台 │ 95 │ 4 │ 87 │ 36 │ 2 │ 31 ┃
┃ 洗衣机 │ 台 │ 83 │ 3 │ │ 17 │ l │ 14 ┃
┃ 沙发 │ 个 │ 289 │ 7 │ │ 83 │ 4 │ 72 ┃
┃ 摩托车 │ 辆 │ 2 │ │ 2 │ 3 │ l │ 0 ┃
┃ 手表 │ 只 │ 335 │ 5 │ │ 211 │ │ 42 ┃
┃ 自行车 │ 辆 │ 226 │ 6 │ 36 │ 172 │ 6 │ 38 ┃
┃ 缝纫机 │ 架 │ 84 │ 2 │ O │ 80 │ 1 │ 14 ┃
┃ 照相机 │ 架 │ 25 │ 5 │ 25 │ │ │ ┃
┃ 中高档乐器 │ 件 │ 32 │ 3 │ 32 │ │ │ ┃
┃ 电炊具 │ 个 │ 13 │ 5 │ 13 │ │ │ ┃
┃ 录像机 │ 个 │ 4 │ 4 │ 4 │ │ │ ┃
┃ │ │ │ │ │ │ │ ┃
┃ │ │ │ │ │ │ │ ┃
┗━━━━━━┷━━┷━━━━━┷━━━━━┷━━━━┷━━━┷━━━━━━┷━━━━━┛

【城乡居民居住条-件进一步改善】 宽敞、明亮、美观、舒适是80年代城乡居民在住房方面的追求,
并有相当部分的居民已达到这一标准。建国40年来,共完成住宅面积686.34万平方米。按1989年末职
工人数计算,平均每一职工10.18平方米。由于新建住宅不断增加,城市居民居住条件得到不断改善。
据抽样调查,1989年城市人均房屋居住面积7.9平方米,其中人均6平方米以上的占80蹦。1989年农民
人均住房消费支出90元,比1978年增加14倍,比1957年增长44倍,占生活消费总支出的比重由1978年
的4.8%上升到15.8%。在农民生活费总支出中所占位次,由1978年第五位,上升到仅次于吃的第二
位。农民更加讲究住房高质量、高标准、美观、宽敞、明亮、舒适。现有农村住房60%左右是1978年
以后新建或改建的。1989年末人均住房使用面积18.6平方米,比1978年增长1.45倍。房屋造价也不断
提高。1989年建造一栋4~5间新房,一般需l万元左右。有小部分农民还建起了漂亮的小楼房,从根
本上改变了农民的居住条件。
【城乡居民储蓄存款猛增】 1989年末,全市城乡居民银行储蓄存款余额达63.39亿元,比上年增加
33.7%,户均存款3570元,比上年增加817元,增长29.7%。全市人均储蓄1023元,比上年增长32.9
%。存款绝大部分是居民个人存款,另有个体户经营资金、企事业单位小金库。居民储蓄存款相当于
当年实现社会购买力的1.14倍,即相当于13.7个月的购买力(尚未计算手头存款),若释放1/4,足以
把现有的国营和供销合作社的全部商业库存购光。储蓄存款增加,一方面反映了人民的生活水平有所
提高,有余钱储蓄,另一方面又是影响市场稳定的重要因素或隐患。
【人口素质、文化生活、社会福利获改善】 近几年,各级党政领导重视职工的智力开发和培训工作,
1984~1989年全市办起职业性学校173所,招生1.84万人,在校生3.3万人。全市各级劳动服务公司开
办培训班1564期,培训学员6.09万人,就业前培训率达100%。在职学习蔚然成风。1989年末,成人
中等学校36所,当年招生7043人,毕业生7776人,在校学生17487人。成人高等学校招生3555人,毕
业生869人,在校学生8664人。1984年以来,各行业在职职工52176人踊跃参加自学考试,至1989年末
有2531人取得大专毕业证书,3457人取得中专毕业证书,1989年有327名自学者正在攻读本科专业。
全市67.45万职工中,具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的3.25万人,占4.82%,每千名职工中拥有大专文化程
度的48人,中专文化程度的68人,技校毕业学生15人,全市职工中共有大、中专及技校文化程度职工
8.8万人,占全部职工的12.9%。文化生活丰富多彩。据抽样调查,1989年城市居民年人均用于文具、
书报、杂志、学费、文娱用品的费用达124.2元,比1980年增长5.9倍。农民年人均文化生活服务支出
48元,比1978年增长23倍。大量的电视机、录音机、照相机、高档乐器进入城乡居民家庭。
社会福利扩大。1989年,城镇福利院收养182人,农村敬老院收养3348人。全市社会福利企业351
个,安排残疾人就业6331人。使其自食其力,为国家做出应有贡献。
【部分居民实际生活水平比上年有所下降】 据对芝罘区抽样调查,1989年城市零售物价指数比上年
上升16.7%,增幅比上年回落3.1个百分点。职工生活费用价格指数比上年上升16.1个百分点,增幅
比上年回落3.6个百分点。人们对物价的恐惧心里基本消除,但物价仍然偏高,致使部分城乡居民特
别是旱灾严重的农民和停产、半停产、经济效益差的企业职工实际收入比上年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农
民纯收入下降幅度更大一些,由于经济发展不平衡,部门、企业间,城乡居民间收入差距较大。从12
个部门职工平均工资比较分析,扣除涨价因素后,除建筑业和房地产、公用事业、居民服务业及农林
牧渔水利业3个部门仍有不同程度增长外,其他9个部门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农民人均纯收入在1000
元以上的农户仅占18.19%; 500~1000元的占56.99%; 200~500元的占23.75%; 200元以下的占
1.07%,生活更加困难,他们的温饱问题尚末得到彻底解决。
(肖 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