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划生育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60&A=1&rec=197&run=13

【历史概况】 1957年始,各县市相继建立节育委员会。1963年5月,烟台专区计划生育工作委员会
成立,下设计划生育办公室,由卫生局具体负责。1971年12月,烟台地区革命委员会计划生育领导小
组办公室建立,正式列入政府部门序列。1979年4月,建立烟台地区行政公署计划生育办公室。1981
年9月改为烟台地区计划生育局。1983年11月改称烟台市计划生育委员会。到1988年末,先后设立了
烟台市计划生育宣传站和烟台市计划生育药具管理站2个事业单位,实有工作人员25人。
1953年,各级卫生部门开始向群众进行避孕节育知识宣传,在城市和少数农村开展节制生育的试
点工作,公开销售避孕药具,动员多子女群众采取节育措施。1957年,计划生育工作开始在全区推行。
专区第一、二人民医院,各县医院和部分区卫生所设立了避孕门诊。1958年5月,山东省计划生育现
场会在福山县召开,推广福山县积极落实节育措施的经验。1963~1965年,开展大规模的宣传教育活
动。1966~1970年,人口生育处于无政府状态。从1971年起,人口出生纳入国民经济发展计划。提倡
一对夫妇生育两个孩子。经过几年的宣传教育,群众实行计划生育的自觉性日益提高,人口生产逐步
走上有计划发展的轨道。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各级党政部门进一步加强对计划生育工作的领导,
坚持人口和物质资料两种生产一起抓,总结推广以宣传教育为主、避孕节育为主、经常工作为主的工
作方法,工作不断向深、细、实和科学管理的方向发展。1979~1984年,大力提倡一对夫妇只生一个
孩子, 人口增长得到有效控制。1984年全市人口自然增长率下降到4.44‰,计划生育率达99.66%。
1984年后,面对10年人口生育高峰,坚持从实际出发,创造性地贯彻中央关于计划生育工作的一系列
指示和山东省《关于二胎生育政策的暂行规定》,既稳妥地实施了二胎生育政策,又主动地平抑了生
育高峰,为人口再生产的良性循环奠定了良好的基础。1985年6月,全面实行"农村只有一个女孩的育
龄夫妇,经批准,可以按照规定的年限生育二胎"政策。贯彻从严掌握精神,较好地完成了人口生育
计划。1985~1988年。年均自然增长率为8.54%o,计划生育率为99.76%。以1970年已婚育龄妇女总
生育率水平为基数推算,全市从1971年大力开展计划生育工作以来,18年累计少生235.3万人。1980
~1988年,烟台市连续5次被评为山东省计划生育红旗单位。1986年被国务院授予全国计划生育红旗
单位称号。所辖县(市、区)均被评为全国计划生育先进集体。
【1989年综述】、全市围绕实现人口计划目标,认真贯彻执行《山东省计划生育条例》,积极推广先
进典型,在狠抓人口计划管理、强化目标责任制、加强基层基础工作、搞好后进转化、继续缓解人口
生育高峰上下功夫。在基层广泛开展!三为主"文明达标活动,各级领导的人口忧患意识和人均观念不
断增强,出现了各部门齐抓共管的局面。全市累计有37万多对一孩育龄夫妇报名领取"独生子女优待
证",有近1.1万对符合二胎生育条件的夫妇自愿退掉生育指标。基层服务网络进一步健全,市建立了
计划生育服务中心,11个县(市、区)和199处乡镇建立了计划生育服务站,4220个村建起服务室,积
极开展宣传、药具、技术服务工作。全市为361名乡镇农民身份的计划生育工作人员评定了专业职称,
将143名乡镇计划生育临时人员招用为农民合同制工人。全市人口出生率为14.72‰,比省下达的指标
低2.78个千分点,人口自然增长率为8.42‰,女性初婚晚婚率达80.2%,晚育率达82%,符合政策生
育率达9&95%,完成全年计划指标。各级计划生育协会在基层广泛开展群众性自我教育、自我管理、
自我服务活动,对计划生育工作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9月5日,莱州市、芝罘区黄务村计划生育协会
被中国计划生育协会授予全国计划生育协会先进集体称号。
【计划生育纳人法制轨道】 《山东省计划生育条例》颁布实施后,全市通过多种形式,广泛开展学
法、懂法、抓法、护法活动,积极强化计划生育法制建设,收到较好的社会效益。受教育者达210多
万人次。不少县(市、区)修改和完普了适合当地情况和特点的贯彻落实《条例》的细则或规定。市人
大常委会听取了市计划生育委员会关于《条例》执行情况的专题汇报。海阳县坚持正面教育疏导与依
法执行相结合,依法受理计划生育案件,有力地推动了计划生育工作的深入开展。其经验被国家计划
生育委员会转发推广。全市初步形成各级党政领导亲自抓、分管领导靠上抓、有关部门配合抓、计生
干部具体抓的新格局。广大育龄群众开始懂得用《条例》来约束和指导婚育行为。依法治理计划生育,
已得到人民群众广泛理解和拥护。
(刘昌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