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概述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60&A=1&rec=17&run=13

【历史概述】 烟台是中国古代早期文化发祥地之一,具有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距今l万年前,
先民即在这里繁衍生息。距今五六千年前古代房舍遗址的发掘,反映了母系氏族繁荣时期烟台的社会
生活。夏之前,烟台属东夷,创造了有别于炎、黄族的"东夷文化"。数千年来,勤劳的先民在这里创
造了灿烂的文化,为繁荣本地,促进全国乃至世界经济文化做出了贡献 。
烟台经济发达,商、周时,兴渔盐,营农桑,放牧狩猎,炼铜冶铁,农、牧、渔、手工业大兴,
所产野(柞)蚕丝传至山东各地。据传,中国的冶铁技术源于东夷,莱国从事冶铁的人达4000余人。据
出土文物考证,秦、汉时福山、牟平等地已有铁犁铧等多种铁制农具,牛耕已普遍使用。至唐朝,丝
绸、冶铁、造纸等技术由登州、芝罘等沿海港口传向朝鲜、日本。北宋时,烟台的采矿、冶炼业尤为
发达,除冶铁外,黄金生产居全国之首。1078年北宋黄金总产量10710两,登、莱二州即达9573两,
几乎占全国黄金产量的90%,以招远县产量为最高。元末,烟台的封建经济曾受到严重破坏。明初,
颁布了一系列恢复、发展山东经济的政令,其中规定:从登、莱二州迁移无地少地贫民5635户至东昌
府(今聊城);令沿海卫所军兵屯田;开登州蓬莱河水利工程等。这一政令使烟台的社会经济得到迅速
发展并产生了深刻变化:农业商品经济得到发展,粮食商品化经营及货币经济也获发展,特别是丝织、
麻织、绢绣、茧绸等主要传统手工业已转为商业性生产,以至出现了登州、莱州、黄县、烟台等全省
有名的商业城镇。清顺治、康熙年间,登州府、莱州府出现的雇佣工人(长工、短工)现象,雇主、雇
工之间已是货币雇佣关系。17世纪40年代,烟台产生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的萌芽。至清末,烟台(今
芝罘区)已成为有商户干家、帆樯林立、关内外商贾往来贸易、胶东各地粮油渔盐等土特产集散的商
品城镇。1861年烟台开埠,封建经济受到冲击,在山东最早沦入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外国人相继来
烟开矿开厂,加强经济掠夺。19世纪80年代,烟台的民族工业开始兴起。1882年广东商人郭德礼在招
远开办了山东第一个民族资本经营的采金场。1887年曾任济南4府道台的李宗岱以40万两白银为资本
办起了"招远金矿局"。1892年广东籍爱国华侨、实业家张弼士创办张裕酿酒公司,产品于1915年获国
际金奖。1901年烟台创办山东最早的航运企业一一顺义船行。米面加工厂也相继建成。1913年留学欧
洲归来的李邦岱举办利丰公司,首创山东罐头生产。1916年李东山在烟台创办我国第一家近代钟表民
族工业一一"宝时"造钟厂,盾烟台发展成为全国机械造钟工业基地。1921年,烟台醴泉啤酒厂建成,
是为全国第二家 。1922年,烟台传统的缫丝制绸厂发展至40余家,从业工人将近5万,年出口17万余
匹,价值1200余万两。(白银),在全国口岸居第一。30年代初,全国第一家弹子锁厂一一程明造锁厂
在黄县建成。此外,我国花边、绒绣、草辫、抽纱等手工业均发轫于烟台。但是,由于受帝国主义的
压榨、战乱的影响和落后的生产关系的束缚,烟台民族工业步履维艰,至建国前巳濒临绝境。
烟台,居于沟通我国南北和中外海上交通的要冲。自秦至唐,登州成为东渡朝鲜、日本的3大出
海口之一。新罗商人、日本的"遣唐使"、学问僧大多航海北路,由芝罘、登州等沿海港口登陆。唐时
的烟台沿海诸港,为我国同朝鲜、日本的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在国内,芝罘、登州、长岛,是从
东吴(今江苏一带)运粳稻至幽燕的中转站、避风港。宋时,登州等沿海港口与朝鲜的贸易空前繁荣。
元朝,把"南粮北运"由内河航运改由海上运输为主,芝罘、登州、莱州成为海运南北主航道上繁华的
商埠。至明朝,由于商品经济的发展,曲登州成为全国城镇经济发达的海港之一。清朝虽然实行"闭
关"政策,但"登州向系私设口岸",一直没有断绝海上贸易。1861年登州又辟为"三口通商"。同年烟
台开埠,先后设东海关、东海常关,在其后的数十年间,烟台成为山东省唯一的开放口岸,成为帝国
主义进行经济、文化侵略和倾销商品的基地,也是胶东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其时,晋、
冀、鲁、豫及南方沿海诸省、东北各省物资的进出口都经烟台。1922年,全国3条好路之一、全省公
路之冠的烟潍汽车路开通,进一步促进了烟台社会经济的发展。
烟台,文化昌盛,属齐鲁礼仪之邦。"贝丘"文化、"东半坡"遗址、"东夷文化"等文化遗存,说明
烟台是风 格独具的中华民族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在历史长河中,这里形成了地方特色鲜明的社
会风貌、民风习俗、语言、艺术。烟台人才辈出。战国时淳于毙进谏齐威王,"一鸣惊人"。西汉东莱
掖县人费直,系统注释《周易》,被后世誉为《费氏易》。东汉东莱人徐岳创制了世界最早的算盘一
一游珠算盘。东汉著名学者、发明家、书法家东莱人左伯,发明"左伯纸"。北魏时光州刺史郑道昭,
系一代文宗,其《郑文公碑》等石刻,是魏碑中最负盛名的珍品。宋朝金石家赵明诚,任莱州知事时
与其妻李清照编释《金石录》为3000卷巨著,系珍贵的古代文史资料。明朝蓬莱人戚继光系抗倭名将、
杰出的民族英雄。清初与施闰章齐名、有"南施北宋"之称的莱阳诗人宋琬,清经学家、训诂学家郝鹤
行,我国第一个发现并搜集甲骨文的王懿荣,清末民初进步书法家、篆刻家、社会活动家丁佛盲等,
不仅出名于当世,而且受敬仰于今时。烟台教育事业,一向较为发达。近代发展尤为迅速。百姓能写
会算外出经商者多;有志青年为寻求真理、治世救国出国留学者多。1903~1905年,仅留日学生即达
83人。烟台开埠后,在省内最早创办了小学堂、中学堂乃至大学;在全国最早创办哑校等特殊教育。
胶东解放区教育,曾为根据地建设培养了2万余名中、高等行政、专业人才,也为烟台教育的发展提
供了宝贵经验。
烟台,又是富有革命传统的地区。西晋光熙元年(306),东莱人(今莱州)刘伯根和王弥起兵反晋。
明初,设立营、卫、所防倭,在芝罘设"狼烟台",烟台由此得名。清初,爆发过于七起义。曲诗文为
首的莱海抗捐抗税斗争,成为推翻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的前奏。辛亥革命,烟台为中国北方革命基
地之一,烟台革命党人于山东省率先起义并宣告独立。"五四"运动时,烟台及各属县学生联合各界成
立联合会、后援会,声援北平学生。烟台,是中国共产党在山东开展活动较早的地区之一。1921年秋,
这里就开展了团的活动。1923年有了第一个共产党员。1924年成立了中共烟台党小组。1933年中共胶
东特委成立。1937年12月发动武装起义,创立山东人民抗日救国军第三军。1938年8月,成立北海行
政督察专员公署,创建了山东省第一个专区级抗日政权和最早的抗日根据地。1946年8月24日,烟台
解放,为全国最早光复的海滨城市。1948年10月,结束了国民党对烟台的统治。1949年8月,全歼长
山岛国民党军队,开创人民军队渡海作战先例,烟台全境解放。
(迟克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