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管理与服务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60&A=1&rec=155&run=13

【科技计划】 全市共实施科技计划358项,科技总经费2006.2万元。其中新上189项,经费1925.8万
元;结转169项,经费80.4万元。分类情况为:科技发展计划新上147项,经费615.5万元(含吨粮田开
发经费300万元),结转144项,经费80.4万元;星火计划新上21项,经费706万元,结转25项;火炬计
划5项,经费100万元;中央专项科研贷款计划3项,经费150万元;国家级新产品试制(鉴定)计划10项
(无经费);其它经费(包括省厅与市科委共同主管的项目经费和给县市区"切块"科技经费)139.3万元。
全年计划完成的科技计划116项,实际完成儿8项。按期完成96项科技发展计划,创产值49662.6万元,
增利税2826.3万元,节创外汇1201.7万美元,增产粮食1.78亿公斤。年内,全市承担的国家、省级星
火计划共21项,总投资2603万元,其中贷款660万元,自筹1897万元,有偿拨款46万元。实际完成22
项,新增产值1.03亿元,利税2500万元,节创外汇675.2万美元。10月,在全省星火计划成果展交会
上,烟台市参展项目获金牌25枚,银牌27枚。铜牌30枚,获团体一等奖。
【50万亩吨粮田技术开发】 年内,在省科委、财政厅、供销社联合下达的"40万亩吨粮田技术开发"
项目的基础上,市又追加10万亩,分别落实在莱州、招远、龙口、莱阳、海阳、牟平、福山、蓬莱、
栖霞等9个县(市、区) 55个乡镇747个行政村。计划3年完成。经省吨粮田验收组验收,承担省下达的
40万亩吨粮田,全年亩产1006.3公斤,其中小麦平均亩产407.7公斤,玉米平均亩产598.6公斤,一年
实现吨粮指标,比开发前3年的平均亩产增加231.8公斤,亩增值100.60元。40
万亩总增产9272万公斤,总增值4024万元;本市追加的10万亩吨粮田平均亩产947.74公斤,其中小麦
平均亩产407.7公斤, 玉米平均亩产540.04公斤。 50万亩吨粮田带动的176万亩粮田,除因干旱绝产
43.09万亩外,其余132.91万亩,全年平均亩产664公斤,比开发前3年的平均亩产增加44公斤,亩增
值19.10元。带动粮田共增产5848万公斤,增值2538.6万元。吨粮田加带动田总产粮食13.85亿公斤,
即在47%的粮田上生产了全市70%的粮食。经评比,吨粮田开发课题综合指标获全省第一名。
(王义荣)
【紧凑型玉米杂交种在全国推广】 紧凑型玉米新品种"鲁玉2号"(原名"掖单"2号)和"掖单4号"分别
是莱州市玉米研究所和莱州市农科所选育的玉米良种。这两个品种都具有叶片上冲、株型紧凑、高产、
抗病、适应性强和适宜麦田套种或夏直播等特点。种植密度每亩可达4000~5000株,是当前玉米生产
中的两个全国性推广品种,最高亩产可达900公斤以上。"掖单4号"自1986年以来,已推广到全国10多
个省、市,累计种植面积达1000万亩,增产玉米6500万公斤,增加产值2.2亿元。曾出口日本,因其
抗倒性强被誉为"铁杆玉米",创汇额达2.8万美元。"鲁玉2号"自1981年推广以来,已在全国20多个省
市种植,面积达7200万亩,增产粮食56亿公斤,增加产值17亿元。
【推广秸杆还田技术】 秸杆还田是利用小麦、玉米收获后的秸杆,通过机械或人工粉碎重新施入土
壤,达到增加土壤有机肥、改善土壤理化性状、培肥地力、保水和提高地温等作用的一项农业先进技
术。据测定,玉米秸杆还田后,在当季麦收前的土壤容重比未还田的减少O.11克/立方厘米,总孔隙
度增加4.2%,土壤有机质增加0.082%。在当前农田有机质不足、地力下降的情况下,推广该项技术
对夺取农业增产和保持持续发展的后劲,具有重要的意义。年内,全市推广小麦高留茬244万亩,玉
米秸杆还田55万亩,秸杆覆盖农田21.3万亩,秸杆覆盖果园55.4万亩,收到了显著的经济、社会效益,
增产玉米60523吨,增产小麦13016吨,增产果品84247吨,增加经济收入1.2亿元。
【硅酸盐被膜缓蚀剂的推广应用】 硅酸盐被膜缓蚀剂是在热水锅炉上应用的一种水处理剂。使用后
对防止水垢产生、防止氧化腐蚀、松脱水垢等方面具有显著效果,节能、节水、提高设备寿命。1986
~1989年在全市312台热水锅炉推广应用。 据统计, 仅在一个取暖周期内就可节煤17971.2吨,节水
62400吨,节盐166吨,节约树脂26吨,减少设备投资143万元,累计节约价值420多万元。
(李瑞庆)
【科技外事】 市科技外事工作始于1985年。1988年市科委正式成立外事科,对全市科技外事实行统
一管理。截至1989年底,烟台市已与美国、日本、西德等10多个国家的专家组织、科技团体建立了正
式合作关系,建立了1300多人的外国专家技术档案库、科技外事人才库和国际科技合作项目库。举办
了两次国际学术研讨会, 接待200余名外国科技人员来烟工作, 选派了数十名科技人员出国进修。
1989年,引进21名外国专家来烟技术服务,组派4个出国团组赴西德、波兰、美国、加拿大进行科技
考察,加强和扩大了国际科技、人才的合作与交流。
【引进国外智力综合试点】 1985年,烟台市在全省第一个成立市引进国外智力领导小组。几年来,
先后从美国、日本、西德等国引进各类专家250名,产生直接经济效益2700万元,创汇160万美元,投
入产出比为1:47。1989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引进国外智力综合试点城市(全国仅烟台、武汉两处)。综
合试点设立180万元人民币、20万美元额度的"国际人才交流基金",引进国外人才、技术,支持、扶
植传统行业和出口创汇企业的发展,对人才、技术、资金实行有偿使用。此项工作正在组织实施。
(闫鸣)
【专利工作保持不断发展好势头】 1989年专利工作获稳定发展。申请量253件,比上年增长12.4%,
由专利事务所代理申请案173件, 比上年增长19.3%;实施专利技术78项,年创产值3.03亿元,利税
4890万元。专利实施的产值比前4年总和增长22.7%,利税是前4年总和的68.8%,专利产品创汇额达
2510万美元。开展了创建"企业专利大户"活动,评选出26个企业,44个专利大户。龙口玻璃厂的"异
型酒瓶"获"中国发明创造优秀奖"及"山东省最佳专利技术项目奖",还有两项专利技术获"山东省优秀
专利技术项目奖"。烟台市在第二、第三次全国专利工作会议及省在龙口召开的县级科委专利工作现
场会上先后作典型经验交流。
【市专利工作会议】 12月7日,由市政府召开,历时两天。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负责同
志及市直机关各委办局、县市区有关委办局、部分企业、驻烟大中企业、大专院校的负责同志及全市
专利工作者、专利代理人参加了会议。中国专利局副局长沈尧曾、省专利局局长郑寿亭应邀出席。会
议传达了全国第三次专利工作会议及省企业专利工作座谈会精神,副市长王树建、市科委主任王瑞熙、
市专利处处长孙德民分别在会上做了讲话或情况报告,沈尧曾做了题为《专利战略在外向型经济中的
作用》专题报告。会议向获中国发明创造优秀项目(1项)、省奖励项目(4项)、市专利先进单位(4个)、
市专利工作先进企业(4个)、市专利大户企业(26个)等称号的单位颁发了奖杯、奖旗和奖状,
流了13份典型材料,组织讨论了《烟台市加强专利工作的规定》等4个专利工作规章草案。
(王永波)
【科技情报工作为经济建设服务】 全市科技情报工作围绕科技、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展多样
化情报服务,共举办技术交易会、信息发布会20多次;提供技术转让、技术服务项目1000多项,举办
培训班30多期, 培训各类专业人员9000多人;编辑出版了18种科技刊物,传递适用情报10250条,计
500多万字;为全市50多个单位提供了翻译服务,翻译中外文资料100多万字;摄制了10部科技录像片,
为企业放映科技录像片20多部、30多场次,共创社会经济效益9000多万元。全市情报系统共创办科研
情报经济三位一体的经济实体15个,新增产值800多万元,实现利税154万元。实物情报引进工作成效
显著,先后为市计算机公司、龙口电扇总厂等10多家企业征集了100多种国外实物情报样品,价值30
多万美元。还大力开展了情报调研工作,完成调研报告7l篇,计100多万字,获省科技情报成果二等
奖2项,三等奖6项,市科技进步奖三等奖l项。
(鲁军希)
【《烟台科技》和《科技参考》】.烟台市科技情报所主办的两种期刊,均创刊于1981年。《烟台科
技》为季刊,是面向全国交流的内部刊物,主要报导全市科技动态、趋势及新技术、新产品、新成果,
同时刊载国内外的最新科技成果和经济信息。共出版60期约120万字,发行全国20多个省市科技情报
所,并与全国800多个科技情报部门建立了刊物交流关系,传递、交流各类信息lO万余条。《科技参
考》为月刊,是以科技和经济信息为主要内容的综合性内部刊物,面向全市,报导国内外最新科技进
展动态,提供经济信息、市场信息和技术转让项目等。共出版120期约250万字,传递信息20多万条,
为全市有关企业引进实物情报样品300多种,推广新技术、新产品l万多项,介绍了100多名外国专家。
这两种期刊对促进科学技术迅速转化为生产力,推动全市经济发展、社会进步起了积极作用,1989年
均获山东省科委颁发的科技情报成果奖。
(曲 正)
【技术市场管理体制进入法制轨道】 9月16日,烟台市科委发布实施《烟台市技术市场管理暂行办
法》。全市技术市场管理工作开始纳入法制轨道,从而进一步促进了技术市场管理的完善和技术交易
的发展。至年底,全市已基本形成技术市场管理网络。11个县市区均已成立技_禾市场管理机构,9个
技术合同登记处共登记技术合同200多份。举办技术合同法培训班,培训人员300多人。全市技术交易
额达4119万元,技术交易由过去的单纯技术转让逐步发展到技术承包、技术入股、组织科研生产联合
体等,技术市场的形式逐步多样化。
(曹继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