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电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60&A=1&rec=116&run=13

【历史概况】 烟台邮电已有百余年历史。1878年创办的烟台海关邮局是中国最早开办的5处邮局之一。有线电报线路于1885年建成通报。市内电话设立于 1910年。1922年开设无线电报局。至1929年,各县及沿海几个重要村镇均已建立起电报局或电报房。1933年,境内除长岛外各县都架通了省内长途电话,至1936年,各县及较大村镇普遍设置了中华邮政局、所。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时间,胶东战时邮政集邮政、交通、发行于一体,服务于党政军民战时通信。
新中国成立后,烟台的邮电通信事业有了长足的发展。1949年全市有邮电局、所85处,1988年发展到240处。每局、所服务半径由1949年的6.3公里缩短为4.3公里。
在邮政通信方面,1956年火车邮路开通,1978年全市汽车邮运已全部由委办改为自办;邮件处理原为手工操作,70年代后,营业、分拣、邮运开始向机械化、自动化方向发展。进入80年代,邮政增办了代发广告、有声信函、商品包裹、高额汇款、国际国内特快专递、邮政快件、邮政储蓄、集邮等业务。1984年烟台邮政枢纽楼实现了邮件分拣、转运机械化和半自动化。1988年初,烟台邮电港建成,开通了全国第一条全自办的烟台——大连海上邮路。
解放初,烟台电信业务尚未恢复。1951年电报、电话业务在烟台市区开办。1954年扩至各县市;1958年电话通至各公社和生产大队。1971年,烟台局在全市第一个实现市话自动化,1978年,全市实现了线路载波化、电报电传化。80年代,全市各县市普遍实现市话自动化和电报自动转报,乡镇自动电话也开始兴办。1984年以来,电信方面增设了用户电报、自动拨号长途电话、无线寻呼、礼仪电报、传真电报等业务。烟台电信枢纽大楼于1987年落成,引进了长、市话数字程控交换系统,实现了国内国际长途电话直拨。
【1989年综述】 烟台市邮电局现有生产及职能科室39个、职工1643人,固定资产净值5554.38万元,下设邮电局、所18处。
1989年,全局实现了"一包三改增效益、持续奋进上能力,注重质量创省奖,严格管理保升级"的奋斗目标。
在增强通信能力方面,全年完成了微波铁塔基础工程;签订了五点微波通信联网引进项目合同和长途自动交换扩容500线引进项目合同;新增长途全自动、半自动电路181条,人工电路34条,长话电路总数达到810条;长途电报电路达到16条;市话交换机总容量达到15620门,新增市话用户2234户,年末达 ;;000户;农话交换机总容量为500门;现有邮运汽车34辆,自办汽车邮路5条,邮路总长度达到850公里。新开邮电业务有邮政代理保险等。
在加强管理、深化改革方面,继续实行方针目标管理,巩固完善经济承包责任制,试行了业务收入超额分成。对干部制度、劳动制度和分配制度进行了改革,主要是;对副科级以上行政干部和专业技术干部实行聘任制;在生产单位实行优化劳动组合,实行面达53%;分别修订了局对生产和职能科室的奖励办法,完善了各单项提成办法。
在发展通信业务、提高经济效益方面,市局完成邮电计费业务量1553.71万元,超计划18.06%,比上年增长37.67%,完成邮电业务收入2869.51万元,超计划34.94%,比去年增长59.23%;完成邮电收支差额1030.84万元,超计划107.87%,比上年增长92.02%;利润总额完成383.9万元,超计划47.88%,比上年减少6.1l%;全员劳动生产率为8670元,人均业务总量为9816元,人均业务收入为17856元。
1989年各邮电单位还大力开展了企业升级和创省级质量管理奖工作。计量、档案、会计、统计、审计等基础工作均达到升级合格要求,市局及龙口、栖霞、招远局被授予"省级先进企业"称号,全面质量管理今年又跨上新台阶,市局被授予"山东省质量管理奖",成为全省邮电系统中第一个获得省质量管理奖的企业。
(景兰芳)
【烟台电信枢纽大楼】 烟台作为沿海14个对外开放城市之一,急需加速邮电通信建设步伐。1984年7月,朱学范副委员长在烟台主持召开了有邮电部、省、市邮电局和烟台市委领导参加的专题会议,研究确定引进先进设备,建设烟台电信枢纽大楼,并制定了国家拨款、地方集资和企业贷款的投资方案。1985年6月,烟台邮电大楼破土动工。在市委、市府的大力支持下,仅用了1年零9个月的时间便完成了土建工程。整个大楼地下2层,地上15层(包括微机塔楼2层),共计17层。总建筑面积17800平方米,高;01米,是在全国仅次于上海、全省最高的现代化电信枢纽大楼。与大楼建设的同时,又从西德西门子公司引进了具有80年代世界先进水平的数字程控交换设备,市话12000门、长途500路。1987年11月正式投入使用,不仅增强了市区电话通信能力,还开通了国内、国际长途全自动拨号和半自动拨号电话,直拨电话可通达国内已进入自动网的各大中城市和世界230多个国家和地区。在大楼内还装设了无线寻呼设备,现有用户巳达950多户。烟台电信枢纽大楼的建成为烟台市改革开放和外向型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快速、优质、高效的通信服务。
【全省首家"兰合一”乡镇自动电话】 1988年莱州市西由镇政府投资80万元,建成了建筑面积为1600平方米的邮电通信楼,内部安装了具有长途、市话、农。话自动性能的;-;Jl0型长、市、农三合一自动电话交换设备,总容量2000门,同年12月4日正式开通使用,替代了使用30余年的百门磁石式人工交换机。为解决、线路不足的问题,该镇又开通了至莱州市局24路微波设备。现在,全镇自动电话用户可以直拨莱州市内任一电话用户,长途电话有权用户还可直拨国内长途电话,成为全省第一个进入全国长途自动电话网的乡镇。
【全国第一个邮运专用码头】 烟台邮电港担负着山东省对东北3省及内蒙古一部分地区来往邮件的船泊装卸任务,是我国第一个投产使用的邮运专用码头。70年代以前,烟(台)--大(连)线的海运邮件一直委托客船代运。70年代后期,邮运业务量迅速上升,远远超过了客船的代运能力。为此,邮电部于1980年在大连建立了邮运船队,正式开通大连至烟台海运自动邮路。邮船开通后,由于存在停靠地方港口时间及装卸时间不稳定问题,影响邮件及时传递,安全也无保障。邮电部于1982年决定投资修建烟台邮运专用码头。1988年3月26日,1500平方米的千吨级泊位码头--烟台邮运码头正式投产使用,来往邮船可直接靠岸装卸邮件,保证了邮运频次,提高了传递速度。另外由于邮船设备完善,装卸人员专业化,并实行封闭作业,邮件在运输中的质量和安全也得到了保证。邮运淡季,500吨级的邮船一个频次只载邮件30吨左右。为了增加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市计委批准,将邮政码头定名为"烟台邮电港",正式对社会开放,利用邮船的空闲舱位为社会疏运物资。
【电话村】 牟平县西关村,位于县城西南部,全村771户,共计1954人。1978年以前,该村只装有一部磁石电话机。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西关大队的工副业生产发展迅速,全村先后开办了28个工厂(公司),工农业总产值连年翻番。为了适应经济发展的需要,西关村人自筹资金40多万元,陆续增设了中继线7条,安装了共电式小交换机9台,总容量900门,实占门数790门。平均每户占有1.02部电话,平均每2.47人占有一部电话,成为山东省第一个家家通电话的村庄。良好的通信手段在西关村经济发展中已发挥了重要作用。
新牟里村地处牟平县城西北部,该村1985年从英国英亚毛纺有限公司引进了毛纺厂全套设备。毛纺厂建成后,产品全部外销。在频繁的业务往来中,新牟里.村向邮电局租用了牟平--烟台长途电路,开通了国际有权用户电话。并通过烟台程控电话网,进入全国长途自动电话网,可与国内437个县市、国外181个国家和地区直接取得通信联系。同时,新牟里村又为毛纺厂开通使用了用户电报,可直接与英亚毛纺有限公司进行业务联系。现代化的通信设施,为新牟里村的经济发展提供了优质、高效的通信条件。
【集邮事业】 烟台市邮票公司成立于1982年12月,隶属烟台市邮电局。主要经营以邮票为主的集邮业务。1984年9月26日,烟台市集邮协会成立,日常办事机构设在烟台市邮票公司,1989年发展基层集邮组织64个,会员1500余名。同年4月30日~5月21日,为庆祝建国40周年和牟平、海阳、莱州成立县级集邮协会,烟台市举办了首次大型巡回集邮展览。全市已开办新邮预订、函购、收购、信托寄售及代办保险等多种业务。市辖各县市区局均设立了集邮营业台。全市全年集邮预订户发展到近4000人,预订邮票总数1.5万套,集邮业务收入突破100万元。
(张京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