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开发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5&A=9&rec=73&run=13

【东营经济开发区】 东营经济开发区是经山东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
开发区和省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开发区管委会连续6年被东营市委、市
政府授予“双文明建设先进单位”称号,连续5年被国家开发区协会授予先
进单位称号,连续2年被山东省政府授予“全省外经贸工作先进单位”称号,
是省级文明单位。
经济社会事业。2004年,全区实现业务总收入62亿元,同比增长46.4%;
完成GDP20.4亿元,同比增长39.7%;实现工业总产值43亿元,同比增长51.4%;
实现工业增加值17.1亿元,同比增长37.9%;实现地方财政收入6857万元,同
比增长37.8%;完成税收收入1.27亿元,同比增长37.6%。区内高新技术企业
达到22家, 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14.4亿元,占全区限额以上工业总产值的
39%;创业中心在孵项目达到26个。全区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达到19家,
实现进出口总额4.63亿美元,同比增长17.5%;出口额2.89亿美元,同比增长
33.7%,占全市出口总额的48%。开发区党工委、团工委正式成立,企业党组
织达到7家,企业党员发展到140余人,新建企业工会26家,妇女、计生工作
成绩显著。
招商引资工作。不断深化招商中心市场化运作,设立了韩国招商站、日
本招商站,招商引资工作成绩显著。2004年新批准进区加工制造业项目102个,
项目总投资61.4亿元。其中,过亿元的项目14个,项目总投资27.7亿元;外资
项目12个,合同引进外资1.02亿美元,实际使用外资4710万美元。杜邦公司有
史以来投资规模最大的钛白粉项目, 投资43亿元的石大科技化工项目,投资
6000万元的鱼尾狮创业园项目等一批大高外项目纷纷落户开发区。区内企业
科英公司、方圆公司、俊富无纺布公司纷纷增资扩股,实现了以商引商的目
的。
软环境建设。不断加强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建设,通过竞争性谈判方式引
进各类中介机构,深入开展项目代办制度,实行“一条龙”服务,大厅职能
进一步完善;深入开展“平安开发区”建设,区内治安环境持续稳定;成立
了开发区投诉中心,公布投诉电话,对服务不符合要求,侵犯投资者权益的
人和事,一经投诉,严肃查处。经济开发区和高新区通过ISO14001环境管理
体系认证。
项目推进工作。针对部分项目长期圈而不建,新进项目无法选址的现象,
在区内开展了项目推进和土地清理工作。成立7个由班子成员挂帅的项目推
进服务小组,对于进区的每个项目都及时跟上一个项目推进服务小组,协调
解决项目建设过程中的困难和问题,加快项目运作和建设进度,列入推进范
围的项目建成投产率达到65%以上。组建了开发区律师团,对于圈而不建,
没有投资诚意和能力的项目,及早进入法律程序,依法收回其占用土地,全
年收回闲置土地1623亩,通过招拍挂的方式重新安置项目。
规划建设工作。委托上海同济大学负责规划调整的组织工作,邀请世界
最大的规划设计公司日本日建设计株式会社以及美国百泰集团、英国巴硕国
际建筑设计有限公司、新加坡裕廊国际工程有限公司、台北圆境顾问公司等
一批国际一流规划设计公司的专家,召开咨询论证会,编制和修订开发区规
划; 区内30平方公里的精细化工园地形测绘已完成, 正在编制总体规划。
2004年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总投资81488.7万元,区内硬环境建设日益完善;
高科技孵化大厦主体已完工,正在进行室内外装修,中试车间已竣工投入使
用。
油田工业园建设。已有23个项目确定到油田工业园建设,项目总投资达
到46亿元。其中,6个项目已开工建设,东昌工业园一期工程已于2004年试产
成功并批量生产,实现当年建设当年投产。

【东营商贸园】 东营商贸园(原东营经济园区)于1997年经市政府批准设立。
该园区地处黄河路以北,北一路以南,西接东赵社区,东至东区六路,总规
划面积80余公顷,规划建筑面积80余万平方米,概算总投资7.6亿元人民币。
园区内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配套齐全,交通条件及地理位置十分优越,
进园业户达500余家。2001年12月,被省政府授予“全省先进民营经济园区”
称号。1998年建设东营商贸园一期工程,占地面积66.04公顷,建筑面积60余
万平方米,实现建设投资5亿元。
一期工程定位于综合功能区,现有400余家业户开业经营,其中五金建材
生产经销企业300余家,大型灯具批发城、建材批发城6家,市场规模初步形
成。已形成以五金建材、餐饮服务、商业贸易和加工制造业为主的民营经济
发展基地。2004年实现销售收入4.3亿元,税收2300万元。
东营商贸园二期工程占地面积18.96公顷,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绿化面
积5.3万平方米,总投资2.8亿元。至年底,基础设施已配套完善。该区域定
位五金建材专业区,设有精品地板、厨卫陶瓷、五金水暖等七条专业街。整
个市场可容纳经营商户1000余家。
为扩大承载能力,完善市场功能,现正筹备实施三期工程建设。东营商
贸园三期工程规划占地面积约1000亩,该项目已经市政府批准实施,现工程
范围内土地勘察和前期测量工作全部完成,前期土地整理工作已进入程序。
按照行业相近,集中布局的原则,商贸园三期工程发展定位于商业服务区,
服务区内按区块开发,按行业分割,与一期、二期市场形成互补优势,为商
贸园后续发展提供广阔空间。

【广饶县经济开发区】 2004年,开发区党工委、管委会围绕“创环境,办项
目,抓管理,增效益”的工作思路,创造性地开展工作,开发区载体建设、
招商引资以及其他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截止年底,开发区共安置项目87
个,总投资超过49亿元,已完成固定资产投资20亿元。全年区内企业完成工
业总产值7.2亿元,完成工业增加值2.6亿元;实现工业销售收入6.8亿元;实
现利税4200万元,利润3066万元。在2004年度安全生产工作中被市安委会授予
“东营市安全生产先进集体”荣誉称号。
招商引资。开发区委员会认真研究当前国内特别是南方地区招商动态,
创新招商方式,积极探索招商引资新途径。一是做好以企招商。充分依靠区
内大企业、大集团在资金、信息上的优势,积极引导大力开展以企招商。昊
龙集团通过以企招商,引进由香港客商出资300万美元合资兴办的启隆纺织项
目设备安装已完成,集团已发展成为拥有昊龙纺织有限公司等六个分公司的
企业集团公司,年实现产值3亿多元,出口创汇200多万美元。圣光集团与世
界五百强企业—美国知名化工公司洽谈的投资4500万美元的化工项目部分外
资已到位。二是强化专业招商。7月份,县政府在广东东莞设立专业招商站,
由开发区管委会分管招商引资工作的副主任宋景夏同志具体负责。在4个月
的时间里,招商站工作人员借助已在开发区落户的庆嵘公司和天力盈宏公司
迅速开展工作。通过上门拜访、召开小型投资说明会等多种形式,大力宣传
广饶的“三优”环境。截止年底,已邀请到台湾、香港、广东等地客商40余
人次先后来广饶考察洽谈合作事宜,并签订鞋材、工作鞋生产、PVC塑胶板
生产等独资项目3个,总投资额达850万美元。2004年共引进在建项目18个,合
同投资额8.4亿元,完成固定资产投资3.6亿元。其中,开发区管委会自身引
进项目4个,完成固定资产投资5600万元,完成县委、县政府下达年度目标任
务的280%。
基础设施建设。开发区管委会按照基础设施适当先行、配套一步到位的
原则,进一步加大基础设施投入。2004年累计投入资金3000多万元,新修道
路8公里,并进行了相应的水、电、讯等配套,搭起了开发区新一轮发展主
框架。一是投资2300万元组织实施了月河沟覆盖、团结路加宽、10号路修建
以及6号路和8号路西延工程,工程已全部完工。二是投资250万元开工了台商
工业园台一路、台二路与台三路的修建工程,已建成并投入使用。三是为提
高园区项目支撑力和承载力,多方筹措资金开工建设标准厂房区建设。规划
建设了渤海工业园、外商工业园两处标准厂房区,已完成15000平方米,目前
已有2家企业入驻。
软环境建设。一是高标准对区内环境进行美化、绿化、亮化。投资80万
元对6号路和8号路西延段进行高标准绿化,共植树3.5万株,铺设草坪2万平
方米。二是进一步深化服务理念,努力做到“客商的需求就是我们工作的着
力点”,落实并完善项目推进服务责任制,加强对在建项目的服务调度,特
别在协调资金方面拓宽渠道,足额兑现相关优惠政策,帮助企业摆脱困境,
降低企业与政府打交道的关联交易成本。三是加强机关规范化建设。修订完
善了《开发区机关工作管理制度》,并严格执行。四是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机关工作人员实行公务员管理制度和“双聘”制度。在干部职工中营造求真
务实,奋发有为,聚精会神搞建设,一心一意谋发展的浓厚氛围。五是积极
开展精神文明创建活动。深入开展思想道德教育,努力提高干部职工道德素
质。在区内广泛开展“文明诚信”活动,使“人人都是投资环境,事事关系
招商引资”的观念深入人心。六是大力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和计划生育工
作,狠抓安全生产工作,确保各企业生产的正常进行。精神文明建设的进一
步加强,为开发区的健康快速发展提供了强有力的精神动力和思想保证。

【山东省东营市乡镇企业科技园区】 山东省东营市乡镇企业科技园区位于
广饶县大王镇境内,始建于1992年,2002年11月份经中国农业部核查,批准为
全国乡镇企业科技园区。该园区东至广饶县与寿光市交界处,西至顺河路,
北到阳河,南至大王镇17号路。到2004年底,园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
项目总投资、实际利用外资分别达到38亿元、60亿元和5000万美元。2004年实
现技工贸总收入65亿元,税收2.1亿元,出口总额1亿美元,工业增加值14亿
元,其中外商投资企业实现增加值4亿元,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增加值10亿元。
区内基础设施已配套完善,投资环境不断优化,经济规模迅速扩大,在带动
当地经济发展、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园区发展三大特点:
1.依托骨干企业,培植发展主导产业,带动园区加快发展。依托华泰集
团重点发展造纸业,配套发展印刷、热电等行业;依托永泰集团、恒丰公司
发展橡胶轮胎业,配套发展轮胎胶囊和模具等产业;依托信义集团、蓬巴杜
公司,重点发展轿车配件、载重车配件和生物制药产业;依托金岭集团和华
星集团,重点发展精细化工和石油化工;依托凯银集团,重点发展高科技农
业,特别是畜牧、乳制品、花卉、蔬菜四大系列。在骨干企业的快速发展和
带动下,目前园区内已经形成造纸印刷、橡胶轮胎、汽车配件、生物制药、
精细化工、石油化工和高科技农业等七大支柱产业。
2.发展外向度高。凭借优良的发展环境,通过以商招商、以情招商、代
理招商等多种形式,积极吸引众多的企业来园区投资发展,一大批投资规模
大、科技含量高、带动能力强的外来投资项目在园区落户。世界著名的造纸
机械企业德国福伊特公司在我国国内设有两处维修厂,其中一处就设在东营
市乡镇企业科技园区。维修厂总投资2000万美元,主要开展机械维修、技术
服务、设备保养等业务。世界一流的美国盾轮公司与永泰集团合资,成功上
马60万套半钢子午胎和30万套全钢子午胎生产线。香港协发纸业有限公司与
华泰集团合资上16万吨新闻纸、20万吨轻量涂布纸等项目。华泰集团将与世
界造纸巨头斯道拉恩索公司合资,增上18万吨轻胶纸项目和35万吨SC纸项目。
资金流入带来人才、技术的涌入和观念、管理的更新,为园区的发展注入新
的活力。
3.技术创新能力强。截止2004年底,园区在技术创新方面已累计投入30
多亿元,建成13家科研机构,转化新成果90多项,与120多家院所建立了长期
稳定的合作关系,并吸纳了近100名国内外知名的专家,培养了8000多名技术
骨干,科研开发和实施新项目开发的能力不断提高。
发展规划。
园区的发展定位和方向是: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发展绿色无污染产业;
加大科研开发和市场运作力度,逐步向“两头在内、中间在外”方向发展,
即技术开发和市场运作在内部,生产环节在外部;依托骨干企业,集中发展
造纸等七大支柱产业,延长产品加工链条,增加产品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大力发展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生物工程、通信技术、新材料、新能源四
大领域。
总体目标是:到2010年技工贸总收入300亿元,增加值60亿元。其中,高
新技术企业发展到25家,增加值占工业增加值的60%以上;建成全国最大的
环保型造纸基地、全国最大的刹车片制造基地、全国重点子午胎生产基地和
全省绿色产品加工基地。企业国际化、信息化水平得到全面提升,工业、第
三产业、农副产品加工业、城市建设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成为全国著名经
济园区之一。

【河口经济技术开发区】 河口经济技术开发区前身是河口区经济试验园区,
始建于1997年10月,2001年10月29日经市政府审批正式成立。现建成区面积9
平方公里,规划面积24.1平方公里,控制性规划面积59.1平方公里。截至2004
年底,政府已先后投入开发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资金3亿元,共修建道路29公
里,铺设供水管线15公里,排水管线29公里,电缆、通讯光缆16公里(包括
宽带网),架设各类线路11公里,安装路灯300盏,回填土166万方,建成区
范围达到了“七通一平”(供水、排水、路、电、讯、宽带、闭路电视开通
及场地的自然平整)。开发区已进驻以工业加工制造业项目和高新技术项目
建设为主的企业74家,入区各类项目计划总投资19.52亿元,到位资金超过9.6
亿元。 已建成投产运营的生产性工业企业38家,其中限额以上企业12家。至
2004年底,开发区实现工业产值40404万元,工业增加值10026万元,实现利润
3609.4万元,实现税收2406.2万元。

【垦利经济技术开发区】 山东省垦利经济开发区为垦利县对外开放的窗口
和招商引资的主要发展载体,始建于1992年7月,1995年12月被山东省人民政
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
垦利经济开发区位于垦利县城以东、胜利黄河大桥的南端,规划面积18
平方公里,与东营市东西城经济带形成三点组团格局,是山东省加工制造业
基地东营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随着市北外环路的通车,垦利经济开
发区依靠东营市东西城经济辐射带动的作用日益明显。开发区具备便捷的交
通优势,胜利黄河公路大桥和正在建设中的东营黄河高速公路大桥紧靠开发
区起步区的北端,东青高速公路在垦利经济开发区起步,青垦路、辛河路、
永莘路3条省级干线公路在开发区交汇,环渤海高速公路穿区而过,北接京
津唐高速,南连济青高速,和环渤海经济带连为一体。开发区北距开放口岸
东营海港60公里,东到东营飞机场只有15分钟的车程。高速公路、黄河大桥
与海港、飞机场一起,为垦利经济开发区横架了便捷的立体交通网络。
垦利经济开发区按产业划分为工业园区配套服务区、机械电子工业区、
石化区、纺织区、仓储物流区等五个功能分区,现已建成面积10.3平方公里。
几年来, 基础设施累计投资6.1亿元, 形成了"五横四纵"的道路框架,实现
“五通一平”的基础设施条件。2004年,垦利经济开发区继续加大规划建设
力度,基础设施投资达2.35亿元。全长1620米的生产路于9月6日通车;长1100
米的胜利路南延工程于10月6日通车;青垦路、胜利路绿化工程绿化面积13万
平方米;相继完成了开发区的水、电、汛等配套工程;新建了2×12000KW惠
能热电厂,蒸气管线铺设到开发区建设区域各个路段;6000吨/日的县第二自
来水厂于8月竣工投产。开发区加大土地预征力度,投入4327万元,预征土地
5970亩,从省政府审批土地4990亩,为进区项目搞好土地储备。
垦利县经济开发区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工业经济蓬勃发展。进区企业累
计达80多家,固定资产投资累计37亿元。涉及石油化工、精细化工、机械电
子、家具、轮胎钢丝、精密铸造、纺织服装、食品加工等多个行业。2004年,
区内新引进项目14个,计划总投资15.9亿元,到位固定资产投资8.8亿元。山
东胜通天轮公司山东天轮钢丝股份有限公司与山东胜通集团合资计划投资12
亿元的5万吨/年钢帘线项目一期1万吨/年规模于12月底试产成功,实际完成投
资4.8亿元。山东胜利丰江股份公司的200万千瓦电池项目计划总投资2.6亿元,
年底5栋厂房框架完成,2栋封顶,到位固定资产投资9000万元。开发区还引
进万德福、东港橡塑、仁和种业、京国四维等高科技项目。开发区全年实现
工业总产值24.4亿元,利税2.54亿元,财政收入7544万元。

【利津经济技术开发区】 利津经济开发区位于县城西部,与县城总体规划
相衔接,东起津二路,西至店前路,南起大桥路,北至北环路,一期规划建
设面积20平方公里。2004年,根据县委、县政府关于加快开发区建设的一系
列指示精神和总体部署,通过外出参观考察,学习借鉴外地开发区的先进经
验,认真研究、探索加快开发区建设的新路子,进一步明确了具有利津特色
的开发区建设的功能定位和发展思路。一是功能定位。开发区是为快速发展
县域工业经济设立的,集各有关政府职能部门行政审批和管理服务职能于一
体,以建设全县工业经济发展龙头为目标,以培植财源、快速增加县财政收
入为目的的特殊机构。主要任务是:搞好基础设施配套,搭好框架;招商引
资,安置项目;搞好管理与服务,推进项目膨胀;搞好稳定,提供良好的发
展环境。二是发展定位。坚持"两条腿"走路,招商引资与膨胀民营企业并重,
通过招商引资激活民营企业,再以民营企业的发展作为载体引商引资,膨胀
壮大民营企业,使民营企业成为开发区建设的一支生力军。三是产业定位。
围绕加工制造业,立足当地优势,大力发展石油化工业、纺织业和农副产品
加工业,同时,面对“大、高、外”发展机械加工、电子产业等。
利津经济开发区坚持以高新技术产业和骨干工业项目为龙头,以建设工
业新区和科技基地为目标,大力膨胀经济总量,提高运行质量,形成以石油
化工、精细化工、生物工程与制药、纺织、农副产品深加工等为主导的工业
经济体系。主要企业有山东利华益集团、山东凤凰制药股份公司、力能热电
公司、华能热电公司、三阳纺织公司、泰山纺织公司、齐赛纺织公司、阳光
纺织公司、金海织布公司、利富得食品公司等。
至2004年底,落户开发区的企业共有70家,已投产企业21家,在建项目49
家。2004年新落户的项目14个,计划固定资产投资3.08亿元,其中外来投资企
业7家,计划总投资2.14亿元。全区实现工业销售收入30亿元,工业增加值8
亿元,利税2.0亿元,实现外贸进出口总额8000万美元。2004年,利津县经济
开发区在基础设施建设、招商引资、软环境建设和保持社会稳定等方面成绩
显著,被县委、县政府授予“2004年度招商引资工作先进单位”“2004年度
招商引资优质服务单位”“2004年度基层政法工作先进单位”称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