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人民政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5&A=9&rec=46&run=13

【市政府全体(扩大)会议提要】 2004年,市政府召开全体会议1次。2004
年2月23日,市政府召开全体(扩大)会议暨廉政工作会议,安排部署“政府效
率年”活动及廉政建设等工作。开展“政府效率年”活动的总体要求是:进
一步转变政府职能,改进工作作风,加强制度创新,严格依法行政,使全市
各级政府机关和广大工作人员的服务意识明显增强,工作节奏明显加快,行
政效率明显提高,发展环境明显改善。(一)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管理方式,
建立规范高效的行政管理运行机制。(二)完善责任制、服务承诺和限时办结
制、政务公开和办事公开制,为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提供保障。(三)规范工作
程序,严明工作纪律,大力精简会议、文件,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提高政府
工作人员素质,加强监督监察。
廉政工作总的要求是:要认真贯彻落实中央、省关于反腐倡廉工作的安
排部署,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全
面推进全市政府系统的反腐倡廉工作, 着力解决损害群众利益的突出问题。
(一)深入开展专项治理。(二)严肃查处违纪违法案件,特别是损害群众利益的
案件。(三)加强对公务员队伍的教育、管理和监督。(四)加大从源头上预防和
治理腐败问题的力度。

【市政府常务会议提要】 2004年,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共31次。
1.第5—22次,1月3日召开。研究拟提交市五届人大二次会议审议的《政
府工作报告》(讨论稿),研究全省外贸工作会议精神贯彻意见等事宜。
2. 第5—23次, 1月15日召开。研究2004年财政预算安排意见、《东营市
2003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及2004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讨论稿)、《东营市
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草案的报告》(讨论稿)、全省物价工作会议精神贯彻意见、续聘市政府顾问、
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等有关事宜,传达全国、全省预防道路交通事故电
视电话会议和全省人口资源与环境工作座谈会精神,安排部署当前工作。
3.第5—24次,2月1日召开。研究高致病性禽流感防治工作及2004年为民
办的10件实事和实施的10大工程等事宜。
4.第5—25次,2月16日召开。研究组建部分县级药品监督管理机构、2003
年度表彰和有关人员职务任免等事宜,安排部署当前工作。
5.第5—26次,2月19日召开。讨论刘国信同志在市政府全体(扩大)会议暨
廉政工作会议上的讲话,研究2004年城市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初步安排、市直
行政事业单位午餐补助、市城市信用社增资扩股、全省深化农村信用社改革
工作会议精神贯彻意见及2003年度表彰事项调整等事宜。
6.第5—27次,2月27日召开。研究进一步加快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
见、全省财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意见、与联合国工发组织合作、中心城建设
和绿化用土土场、治理整顿开发区、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及成立东营市
第七届运动会筹备委员会等事宜。
7.第5—28次,3月17日召开。传达学习全国“两会”精神,研究2004年重
点出口产品专项补贴实施意见、加强农村教育文化卫生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意
见、东营市粮食供给应急预案、物流园区项目洽谈情况及成立东营市贯彻实
施行政许可法工作领导小组等事宜。
8.第5—29次,3月24日召开。研究成立市城市房地产估价专家委员会,
减免民建大厦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补助费,市外经贸局赴日韩招商经费,2003
年招商引资项目奖励资金,解除高致病性禽流感禽类检查站紧急措施,与石
油大学(华东)共建东营工程学院,实施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全市
基层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统一配送工作牵头部门移交,全省卫生工作会议精神
贯彻意见,2004年度政务督查考核办法,东营市社会评议市政府部门、单位
方案(试行)及续聘市政府顾问等事宜。
9.第5—30次,4月1日召开。研究全省农业和粮食工作会议精神、全省社
会救助体系建设现场会精神、全省国土资源工作座谈会暨土地调查会议精神、
全省民营经济工作现场会议精神的贯彻意见,研究纠正和防止征用土地中侵
害农民利益问题、市荣军医院迁建立项、东营职业学院一期工程新增教学楼
和学生宿舍楼项目、东营软件外包基地列入市地热取暖试点小区、缓缴东营
职业学院一期工程墙改费、减免黄河路街道敬老院建设配套补助费、调整西
城改造指挥部组成人员、成立网吧等互联网上网服务营业场所专项整治工作
协调小组等问题。
10.第5—31次,4月6日召开。研究东营市海域使用管理办法、东营市海
堤管理暂行办法、调整中心城区土地级别与基准地价、东营宾馆二号楼改扩
建、省林科院拟用土地办理意见、对油田帮扶地方乡镇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
个人进行表彰等事宜。
11.第5—32次,4月28日召开。研究市政府与海航集团合作协议、2004东
营经济技术贸易合作洽谈会工作方案等事宜。
12.第5—33次,5月10日召开。研究任免部分工作人员职务、有关市长助
理工作分工、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贯彻意见、进一步加强人才工作的实施
意见、东营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聘任市政府经济顾问、设立东营
市教学成果奖,全省老龄工作会议精神贯彻意见、全省人防工作会议精神贯
彻意见,减免东营金大地置业公司、石油大学胜利学院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设立城乡规划建设成就展览大厅,黄河河口物理模型建设工程用地有关问题,
2003年度市直单位招商引资超额完成任务奖励,追加部分单位经费预算,成
立东营市旅游产业发展协调小组等事宜。
13.第5—34次,6月9日召开。听取东营经济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
区有关情况的汇报,研究解除刘连元行政处分,减免油田党校、东营金山桥
学校基础设施配套费,减免艺馨实验学校新校建设人防费,成立东营市防治
艾滋病工作委员会等事宜。
14.第5—35次,6月18日召开。研究车辆超限超载治理、市属农场改革有
关遗留问题、承办全省养老保障工作会议经费问题、防汛物资储备库建设、
全省纠风工作会议精神贯彻意见、取消部分行政审批事项、医疗废物处置费
试行标准、减免石油大学科技园人防建设费等事宜。
15.第5—36次,6月30日召开。研究市长、副市长、市长助理工作分工,
完善城镇职工医疗保障体系、确定方圆工业园土地综合优惠地价、减免东营
武警支队和中王屋村居改造项目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及2003年市级财政预算
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结果等问题。
16.第5—37次,7月23日召开。研究市级机关通讯费用补贴管理意见、市
直取暖费改革、市广电网络资产以股份形式加入省广电网络有限公司、对在
普通高考中获全省和全市第一名考生进行奖励、与石油大学共建东营工程学
院协议、东营市农民医疗保险管理暂行办法、东营市农民大额医药费救助暂
行办法等事宜。
17.第5—38次,7月28日召开。研究东营市农村五保供养工作暂行办法、
任免有关工作人员职务、救助普通高考贫困大学生实施意见、东营市门楼牌
管理暂行办法、东营经济开发区范围内工业用地优惠价格等有关事宜,研究
部署当前工作。
18.第5—39次,8月6日召开。研究全省艾滋病防治工作会议精神贯彻意
见、 军队转业干部随调家属安置工作意见、 市直企业离休干部生活待遇、
2004经贸洽谈会工作筹备情况及调整市政府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等问题。
19.第5—40次,8月11日召开。研究城市规划建设管理、东营市工伤保险
暂行办法、军队转业干部随调家属工作安置、承办“全国摩托艇、滑水精英
赛”、电价调整、全市农村信用社改革发展、2004年救助普通高考贫困大学
生、成立东营生态市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和东营市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工作
领导小组等问题。
20.第5—41次,9月8日召开。研究胶东半岛制造业基地暨山东半岛城市
群建设工作座谈会精神贯彻意见、《东营市中心城2004年度土地储备和预储
备计划》及《东营市中心城2004年度供地计划》、胜利大街无障碍设施改造、
征招合同制消防员、全省退役士兵安置工作暨安置改革经验交流会议精神贯
彻意见、广北农场学校医院移交、东营市教学成果奖评选奖励办法等事宜。
21.第5—42次,9月13日召开。研究对乡镇干部职工生活补贴给予财政补
助、农村税费改革转移支付方案及有关干部职务任职等有关事宜。
22.第5—43次,9月21日召开。研究全省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精神贯彻意
见及深化投资体制改革意见、任免有关工作人员职务、2004—2005年度农水
会战和2004年秋种工作意见、东营市专业招商暂行规定、减免东营鸿港医院
项目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给予石油大学校办企业优惠土地政策、对农村部
分计划生育家庭实行奖励扶助制度、调整门楼牌收费标准及成立有关临时机
构等事宜。
23.第5—44次,9月28日召开。研究部署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
年规划编制工作、支持大企业加快发展的意见、成立东营市处置“消费储值”
及类似非法经营活动工作领导小组等事宜。
24.第5—45次,10月9日召开。研究东营市城市规划管理办法、东营市食
品安全监督管理暂行办法、进一步深化户籍管理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2004
经贸洽谈会情况、减免市直机关职工住宅区医院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及人防
费、胜利动力机械有限公司办理土地出让手续等事宜。
25.第5—46次,11月22日召开。研究全国全省国土资源管理体制改革工作
会议精神贯彻意见、任免有关工作人员职务、落实《国务院关于深化改革严
格土地管理的决定》意见、开展集中联合整治交通秩序活动、全省相对集中
行政处罚权工作会议精神贯彻意见、全省重点流域区域污染防治工作会议精
神贯彻意见、全省粮食企业改革与发展工作会议精神贯彻意见及成立有关临
时机构等事宜。
26.第5—47次,11月25日召开。研究进一步完善社会保障救助体系的意见、
农民医疗保险工作情况、进一步支持油田存续企业改制的若干意见、调整企
业职工最低工资标准、中心城区特殊困难职工居民取暖费救助意见、全省复
退伤残军人问题工作会议精神贯彻意见、全省政府系统秘书长办公室主任会
议精神贯彻意见、东营市无障碍设施建设管理办法、东营市城市房屋拆迁管
理办法、东营市中心城水系公园管理办法、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意见、进一
步加强行政行为考核激励公务员干事创业的实施意见、东营市教学成果奖励
办法等事宜。
27.第5—48次,12月2日召开。研究胜利油田中小学移交、组建黄大铁路
公司和投资股权比例会议贯彻意见、减免市法律服务中心项目城市基础设施
建设配套费等事宜。
28.第5—49次,12月10日召开。研究与国家开发银行贷款等事宜。
29.第5—50次,12月13日召开。研究2005年全市招商引资工作思路及工作
要点、调整失业人员失业保险金标准、济军生产基地转制企业土地处置、给
予石油大学校办企业优惠土地政策、城市房屋及在建工程项目普查、与广西
壮族自治区北海市缔结友好城市关系的议案、全省审计工作座谈会精神贯彻
意见、2003年度市级预算执行和其他财政收支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等事宜。
30.第5—51次,12月20日召开。研究2005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提
高市直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性补贴和对县区转移支付意见及刘国信同
志在全市经济工作会议上的讲话(讨论稿)等事宜。
31. 第5—52次, 12月29日召开。研究拟提交市五届人大三次会议审议的
《政府工作报告》(讨论稿)、对80周岁以上老年人发放生活补贴、加快骨干
工业企业发展的意见等事宜,传达省委书记张高丽同志在落实党风廉政建设
责任制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精神。

【市长办公会议提要】 2004年,市政府召开市长办公会议共8次。
1.第5—12次,5月14日召开。传达部分驻鲁中央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工
作试点会议精神,研究推进全市广播电视有限传输网络整合省级试点工作、
换发第二代居民身份证、对在校困难大中专学生进行补贴、解决济空“4.12”
飞机事故搜救费用、成立东营市固定资产投资项目清理工作领导小组、东营
市食品药品农资市场专项整顿领导小组等事宜,研究部署当前工作。
2.第5—13次,6月7日召开。研究部署当前工作。
3.第5—14次,7月9日召开。听取2004年为民办的10件实事和建设的10大
工程进展情况的汇报。
4. 第5—15次,7月18日召开。研究解决部分企业军转干部生活困难问题
(存档备查)。
5.第5—16次,7月20日召开。讨论刘国信同志在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上的
讲话(存档备查)。
6.第5—17次,12月3日召开。研究中央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单位移交协
议书(存档备查)。
7.第5—18次,12月28日召开。研究部门单位申请资金、市直机关安居工
程剩余住房分配方案等事宜。
8.第5—19次,12月30日召开。研究市属企业改制有关问题。

【市政府专题会议摘要】 2004年,市政府召开专题会议共81次。
1.研究全市农村沼气建设工作;
2.研究市政府对基层社会事业建设扶持资金分配程序问题;
3.研究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
4.研究加强东营飞机场航班信息宣传工作;
5.研究市直机关经济适用房建设问题;
6.研究全市禽流感防治工作;
7.研究经济开发区热电项目建设问题;
8.研究改变市医药公司隶属关系问题;
9.研究全市禽流感防治工作;
10.研究城市规划有关问题;
11.研究东青高速公路城区绿化问题;
12.研究改装天然气出租汽车质监和年审工作;
13.研究破产企业房地产过户问题;
14.研究中心城道路建设改造重点工程建设问题;
15.研究推进东营发电厂项目建设问题;
16.研究新广利港建设问题;
17.研究支持胜利油田所属中小学加强安全管理问题;
18.研究广北农场学校医院移交问题;
19.研究东青高速路、黄河路及中心路绿化问题;
20.研究黄河南海堤工程建设问题;
21.研究油田三中等胜利石油管理局属学校门前交通安全问题;
22.研究东营职业学院一期工程建设问题;
23.研究20万亩现代渔业示范区规划建设问题;
24.原市金属材料公司改制有关问题;
25.研究城市规划有关问题;
26.研究市二中建设问题;
27.研究企业垫资修建中心城部分道路工作;
28.研究促进河口区太平乡发展问题;
29.研究理顺中心城城市管理有关体制问题;
30.市现代企业示范区规划建设指挥部第一次会议;
31.研究黄河南海堤工程建设问题;
32.研究美国杜邦公司项目推进有关问题;
33.研究文教口基本建设项目问题;
34.研究城市规划有关问题;
35.研究市老年公寓和市直机关职工住房及医院建设问题;
36.研究移动广场建设问题;
37.研究南二路排水问题;
38.研究市教育电视播出机构职能转变工作;
39.研究美国白蛾防治工作;
40.研究市直机关安居工程建设问题;
41.研究黄河南海堤工程建设问题;
42.研究市直机关职工住房贷款担保问题;
43.研究东营黄河公路大桥建设问题;
44.研究万达集团项目投入问题;
45.研究正和集团项目投入问题;
46.研究大海集团项目投入问题;
47.研究利华益集团项目投入问题;
48.研究杜邦公司项目选址问题;
49.研究大唐东营发电厂项目推进工作;
50.研究中心城环境综合整治工作;
51.研究林牧病害防治工作;
52.研究中心城街景亮化试点工作;
53.研究神仙沟流域综合治理工作;
54.研究东营经济开发区化工项目园选址问题;
55.研究黄河南海堤工程建设问题;
56.研究广北农场学校医院移交问题;
57.研究2004年全市财政收入任务分配问题;
58.研究东营职业学院供暖设施建设问题;
59.研究庐山路建设问题;
60.研究农场退休教师移交问题;
61.研究中国黄河口首届“华泰集团杯”摩托艇滑水精英赛筹备工作;
62.研究中心城对接区热电项目建设工作;
63.研究2004年双十工程有关项目建设问题;
64.研究大唐东营发电厂项目推进工作;
65.研究黄河南海堤工程建设问题;
66.研究东营职业学院供暖工程建设问题;
67.研究全市引黄供水工作;
68.研究取暖费补贴申报问题;
69.研究市属农场改革问题;
70.研究观海栈桥工程建设问题;
71.研究省边防总队教导大队营房迁建项目用地问题;
72.研究东营市20万亩现代渔业示范区建设问题;
73.研究东城十号路、十一号路建设问题;
74.研究支持广饶县轮胎企业加快发展问题;
75.研究中心城区城中村改造问题;
76.研究城市规划有关问题;
77.研究大唐东营发电厂项目推进工作;
78.研究超精硅薄膜液晶显示屏项目建设问题;
79.研究东营经济开发区有关问题;
80.研究超精硅薄膜液晶示屏项目建设问题;
81.研究清风湖建设问题。

【政令辑要】 2004年2月28日,市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基本建设
投资项目管理的意见》(东政发〔2004〕1号)。要求各有关部门、单位要进一
步规范投资行为,保证市政府城建投资项目建设依法有序进行,提高投资效
益。(一)凡列入市政府城建资金投资计划的新建项目,要严格执行基本建设
程序。(二)凡列入城市基本建设投资计划的新开工项目,一律实行公开招投
标或政府采购。(三)严格规范项目建设资金拨付办法。(四)严格实行项目责任
制和监管制度。
3月5日,市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快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东
政发〔2004〕3号)。(一)以巩固提高“普九”水平为重点,努力保障农村适龄
儿童少年接受高水平、高质量的教育。(二)健全完善“以县为主”的农村教
育经费保障机制,切实增加农村教育投入。(三)强化管理,全面提高农村教
师队伍整体素质。(四)加强组织领导,形成全社会关心支持农村教育的良好
氛围。
3月8日, 市政府发出《关于开展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的通知》 (东政发
〔2004〕4号)。确定根据国家、省关于开展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的要求,开
展东营市第一次经济普查工作,并对普查的对象范围、内容和时间以及组织
实施作出具体安排。
3月5日, 市政府发出《关于开展“政府效率年”活动的意见》 (东政发
〔2004〕5号)。确定开展“政府效率年”活动。(一)推进两个转变,建立规范
高效的行政管理运行机制。(二)完善责任制、服务承诺和限时办结、政务公
开和办事公开等三项制度,为提高政府工作效率提供保障。(三)抓好四项工
作,促进政府工作效率的提高,即规范工作程序,严明工作纪律;大力精简
会议、文件;加强电子政务建设;提高政府工作人员素质。
3月9日, 市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 (东政发
〔2004〕6号)。要求全面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安全生产法》等法律法
规和国务院、省政府《关于进一步加强安全生产工作的决定》,大力推进安
全生产监管体制、法制和执法队伍“三项建设”,深化基层和基础工作,落
实生产经营单位安全生产主体责任和政府监管责任,实施“科技兴安”战略,
改善安全生产条件,努力实现安全生产状况根本好转,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发
展创造良好环境。
9月2日, 市政府发出 《关于实加强艾滋病防治工作的意见》 (东政发
〔2004〕11号)。要求各级各部门、单位要充分认识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重要性
和紧迫性,以认真负责的态度,扎实有效的工作,切实防止艾滋病的传播与
蔓延。(一)采取有效措施,切断艾滋病的传播途径。(二)抓好宣传教育,提高
防治水平。(三)保证经费投入,落实救助政策。(四)认真做好综合防治示范区
工作。(五)切实加强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领导。
9月29日,市政府发出《关于贯彻国发〔2004〕20号文件深化投资体制改
革的通知》(东政发〔2004〕14号)。(一)改革企业投资项目审批制度,确立企
业的投资主体地位。对于企业不使用政府投资建设的项目,一律不再实行审
批制,区别不同情况实行备案制和核准制。(二)完善政府投资体制,规范政
府投资行为。(三)加强投资的宏观调控,引导和促进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合
理快速增长。
12月14日,市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支持胜利油田存续企业改制的若干
意见》(东政发〔2004〕18号)。政府在土地使用、税收缴纳等方面提供相关优
惠政策措施,以支持胜利油田存续企业改制工作顺利进行。
1月18日,市政府办公室发出《关于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
法〉工作安排的通知》(东政办发〔2004〕2号)。要求加强对行政许可法的宣
传、学习和培训,进一步深化和规范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行政许可规定、
行政许可实施机关和行政许可收费,强化对实施行政许可的监督检查。
4月7日,市政府办公室发出《转发市国土资源局等部门关于纠正和防止
征用土地中侵害农民利益问题等意见的通知》(东政办发〔2004〕14号)。要求
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针对征用土地中侵害农民利益、房屋拆迁中侵害居民
利益、企业重组改制和破产中侵害职工合法权益、拖欠和克扣农民工工资问
题、教育乱收费、医药购销和医疗服务中不正之风、减轻农民负担等问题,
严格按照国家和省、市廉政工作会议的部署,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
要求,坚持标本兼治、惩防并举,认真落实各项措施,切实纠正和防止损害
群众利益的问题,推动政府廉政工作深入开展。
7月22日,市政府办公室发出《关于印发深入开展土地市场治理整顿工作
实施方案的通知》(东政办发〔2004〕23号)。要求各级各有关部门、单位紧紧
围绕保证党中央、国务院宏观调控政策措施的贯彻落实,把住土地供给“闸
门”,有效控制投资规模,在全面清理检查的基础上,重点清理检查2003年
以来新上项目用地情况,整顿违法批地、非法占地行为,以进一步治理土地
市场秩序,严格土地管理。

【市政府办公室工作】 一、综合协调工作推出新举措。2004年,市政府办公
室着眼于政府工作全局,紧紧围绕决策、执行、反馈,认真落实“三个三”
的综合协调机制,促进了政府工作的高效有序运转。一是“三个层次”,即
各秘书长、主任按照分工抓好政府各路工作的协调,各办公室主任按照综合
协调的要求抓好内部力量的整合,各有关科室抓好具体协调事项的落实,形
成综合协调的合力。二是“三个环节”,即事前制定预案或组织有关部门就
政府决策事项提出意见和解决问题的方案;事中做好组织工作;事后分解任
务,抓好决策的落实,使综合协调贯穿于服务的全过程。三是“三个方面”,
即切实做好政府及全市性重要会议、市政府重大活动、市政府重点工作的组
织协调。全年共组织筹备市政府全体(扩大)会议1次,市政府常务会议和市长
办公会议39次,专题会议81次。对防治高致病性禽流感、经贸洽谈会、“双
十”工程以及改革发展中的一些重大事项,按照市政府的部署要求,精心组
织,积极协调,确保了各项工作的顺利开展。
二、 政府办公系统效能有新提高。 2004年市政府办公室工作突出抓了
“四个环节”。一是办公室内部运转环节。认真执行限时办结制和工作问责
制,提高各项工作和各个环节的运转效率。二是为市领导服务环节。对领导
交办事项,快速办理;递达领导的文件、请示件,快速运转。同时,发挥办
公室职能作用,严格把关,进一步精简会议、文件,减少不必要的应酬活动,
让领导腾出更多的精力和时间谋全局、议大事、抓大事。三是与县区、部门
的协调环节。进一步完善了公文报送、议题运转等工作程序和规范,同时督
导县区政府和市政府各部门、单位认真执行市政府工作规则,严格按程序和
规范办事。四是与各大班子办公室衔接环节。注重加强与各大班子办公室的
情况沟通和工作衔接,特别是进一步理顺市委、市政府两办公文运行、督促
检查、议题提报等环节的办理程序。
三、参谋助手作用有新增强。认真做好综合文字、公文处理、政务信息
等工作。全年共起草、修改领导讲话、汇报等文字材料1100多篇,约600万字;
制发各类文件430多件,编发政府公报12期、1万余份;编发《东营政务信息》
1511期,《政务要情》142期,《内部情况通报》70期,专报领导参阅信息79
期,市领导批示98篇,信息工作取得全省第3名和国办直报点第15名的好成绩。
围绕经济社会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市政府重大工作部署落实中遇到的新情况、
新问题,以及领导关注、群众关心的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取得一批调
研成果,形成调研报告32篇,部分调研成果进入领导决策范畴,有3篇市政府
领导作了批示。同时,通过“四个途径”促进调研成果的转化利用。一是把
调研成果吸收到领导讲话和市政府文件中;二是把领导批示的调研报告纳入
督查程序,督促有关部门转化成具体实施意见;三是搞好调研成果经领导决
策后的跟踪服务,实现“调研——决策——再调研——再决策”的循环;四
是将调研成果列入市政府有关会议议程,直接进入政府决策范畴。
四、督促检查工作取得新成效。进一步完善和落实“一个格局、四个层
次”的督查工作机制。即形成以市政府督查考核办公室为枢纽,以秘书科室
为骨干,各秘书长、主任按照分工各负其责的全员督查的格局。四个层次:
一是将全年的工作任务、“双十”工程等纳入年度政务督查考核,实行跟踪
督查;二是对领导批示件进行专项督查,每月向领导反馈一次办理情况,确
保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三是对市政府决定的重要事项和重要会议部署
的工作任务,进行立项督查;四是对市政府专业会议、专题会议确定的任务,
相关秘书长、主任及科室列出单子抓好督查落实。全年共下发督查通知单26
份,印发《督查通报》37期,《东营政务督查》18期,受理部门、单位请示
报告540件,办理领导批示件549份,答复部门批复单236份。修订完善《2004
年政务督查考核办法》,不断改进督查方式,加强督查调研,提高督查实效。
研究制定了《东营市社会评议市政府部门、单位方案(试行)》,积极稳妥地
组织开展社会评议工作。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全年共办理人
大代表建议116件、政协提案246件,满意率和基本满意率达到100%。
五、日常工作和事务工作有新气象。全年共组织或参与组织大型会议和
活动30多次、小型会议和活动1200余次。值班、接待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
下达电话通知245个、专网通知260个,受理市长公开电话460个,接待安排来
宾1000余批1万多人次,处置突发事件13起,编发《值班快报》7期,保证了
上传下达及时畅通、规范文明。财务管理、车辆管理、安全保卫、机关生活
服务等工作进一步加强,后勤保障能力有新的提高。机要保密、文印收发、
人事管理、计划生育等工作取得新成绩。招商引资任务圆满完成。包村扶贫
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在综合考核中名列第一,市政府主要领导作出批示,予
以表扬。驻外机构加强与驻地党政部门和有关单位的联系,积极为市委、市
政府传递情况,提供信息,帮助有关部门单位联络工作,争取支持。认真做
好信访等工作,接待和服务水平有进一步提高。(高瑞国)

【政府调研】 2004年,市政府调查研究室由原来的全额事业单位改为监督管
理类单位。撤销了东营市经济研究中心及加挂的黄河口海岸带研究所牌子,
保留东营市人民政府调查研究室。内设综合科、经济科(挂绿色产业办公室牌
子)、社会科、城市科等4个科室。
2004年,重点开展规范行政、东营市软环境建设战略对策、镇域经济社
会发展战略、黄河三角洲莱州湾西岸防潮堤建设工程经济社会效益评价、半
岛城市群等课题研究。开展黄河口综合治理调研、农民培训工程调研、农村
社区集体经济管理模式调研及“应对突发事件和危机处理”专题研究。其中,
“一个战略(半岛城市群等课题研究)、三项机制(政府规范行政、重大建
设工程效益评价、应对突发事件和危机处理)”陆续进入市级决策范畴。全
年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文章32篇,其中省级刊物5篇,出版专著2本。获市级
以上奖8项,其中《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理论与实践》获省社科一等奖
和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获市社科成果二、三等奖各一项,另有三项调研成果
分别获省调研成果一、二、三等奖。
加快融入山东半岛城市群研究。为积极落实省委省政府提出的半岛城市
群发展战略,按市政府要求编制,完成《关于加快融入山东半岛城市群的研
究报告》,确定东营市融入半岛城市群战略的基本思路:坚持主动接轨、优
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发展的方针,按照政府主导、市场运作、阶段推进、
竞合发展的原则,以企业对接为主体,以产业融合为核心,以提高区域经济
竞争力和一体化发展为目标,突出观念接轨、交通接轨、产业接轨、市场接
轨、环境接轨五个重点,在融入半岛城市群的过程中实现跨越发展,最终把
东营建成半岛城市群的能源、石油化工和机械制造业基地,黄河三角洲区域
中心城市,半岛城市群开放发展的北翼和高效生态特色经济新区。依据这一
基本思路,报告提出东营市融入半岛城市群的总体目标、四个职能定位、五
项接轨领域及六项工作措施。报告经市政府批示转发市直有关部门,作为部
门制定专题规划的指导性文件。
政府规范行政课题研究。为了适应加快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新形势的
需要,市政府确定2004年为行政效率年,以进一步提高行政效率、办事效率
和抓落实的效率。为配合这一活动的开展,按照市领导的指示,开展关于市
政府部门规范行政问题的调研。先后对市建委、城市行政管理执法局、交通
局等八个单位进行了调研,并到政府规范行政开展较好的重庆、武汉和成都
进行学习和交流。在总结分析近年来市依法行政、机关事业单位改革、简化
和改革行政审批、制度建设等方面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的基础上,形成
《政府规范行政课题研究》。市委、市政府根据该调研报告的建议,决定成
立东营市加强机关规范化建设领导小组,并出台《全市机关规范化管理指导
意见》。
黄河三角洲莱州湾西岸防潮堤建设工程经济社会效益评价。防潮大堤建
设是我市2003年“双十工程”之一,建成后能够抵御50年一遇的风暴潮。为
科学评价其经济社会效益,根据市有关领导的要求,调研室采用RS空间实测、
GPS空间定位和GIS空间分析技术及ARIMA数学预测模型等手段,根据相关行
业标准和联合国工发组织推荐的专家评估软件COMFAR,对黄河三角洲莱州
湾西岸防潮堤建设工程影响范围内的经济社会效益状况展开调查评估,得出
的结论是:防潮堤每年可避免工业、农业、第三产业及居民财产在内的七项
经济损失总额达3.5亿元,直接经济效益十分显著;同时,根据“有无对比”
的原则计算所得的间接经济效益也十分明显,2005~2010年将产生15.6亿元的
间接经济效益。另外,防潮堤工程的建设将重构黄河三角洲地区的经济布局,
使东营这一黄河三角洲中心城滨海城市的定位再次得以明确,有利于增强市
社会经济总体实力,社会效益十分突出。2004年10月份召开了课题评审会,
来自国家水利部、水科院等单位的专家对研究成果给予高度评价,一致认为
本课题研究立论准确,技术路线清晰,论证手段科学、充分、严谨,达到了
较高的水平,具有首创性。同时认为,这项评价工作,对于合理配置政府财
政资源,争取最佳投资效益,以及建立工程后评估机制,在全国具有十分重
要的启示作用。
“应对突发事件和危机处理”专题研究。根据市政府安排,市府调研室
派员参加了全国政府系统首期“应对突发事件和危机处理”市长专题研讨班。
结合东营市实际,形成“应对突发事件和危机处理”情况的专题报告,针对
如自然灾害、生物灾害、人为事故、局部经济失规以及社会冲突等可能引发
突发事件和危机的具体情况,提出提高政府对应对突发事件和危机处理重要
性的认识、成立具有权威性的应对突发事件和危机处理机构、建立系统完善
的应对突发事件和危机处理机制、加强教育和预防等4条建议。市政府主要
领导对报告作出重要批示。

【人事工作】 人才队伍建设。一是完善人才政策,优化人才环境。贯彻全
国、全省人才工作会议精神,市委、市政府制定下发《关于进一步加强人才
工作的实施意见》,对人才的培养、引进、使用等作出具体规定。市人事局
先后制定出台有关人才培养、评价、流动、激励保障措施等方面的配套文件,
营造良好的人才政策环境。 二是加大培养力度, 提高人才队伍素质。按照
“全员普及培训与专项培训相结合、市内培训与赴省内外高校培训相结合、
国内培训与国外培训相结合”的原则,对党政人才、专业技术人才和企业经
营管理人才进行分类培训, 全年共举办公务员知识培训班12期,培训公务员
18675人次;举办各类专业技术人才继续教育培训班90余期,培训专业技术人
员3.8万人次;举办农业技能及乡土人才培训班200余期,培训农业技术人员
近2万人。加大高层次人才培训力度,与组织部门共同选派40名副处级以上党
政干部到清华大学高级研修班进行一个月的学习;在全市选拔32名高级企业
经营管理人才赴香港进行国际贸易及招商引资知识培训;从农业部门选拔16
名管理人员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进行2个月的农业管理干部培训;与中国商
业技能鉴定中心合作,在东营设立了全国营销、物流、人力资源管理培训认
证工作站。积极选拔优秀人才赴国外培训,组织“城市规划与管理”培训团
赴新加坡培训,选派56名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赴英、法等国培训。
三是多渠道、多方式引进海内外人才智力。深入开展人才需求调查,多次组
织用人单位赴省内外参加人才招聘会、毕业生洽谈会,积极引进急需人才。
全年共引进市外本科以上高层次人才832人,其中博士4人,硕士98人;引进
国外智力项目25项,聘请外国专家25人次来东营进行技术指导。
公务员队伍建设。2004年,人事局会同市委组织部制定出台《东营市市
级党政机关中层干部竞争上岗实施细则》,对竞争上岗的参加范围、资格条
件、工作程序及竞争上岗方式等作出明确规定;年内审核批复22个市政府部
门、单位的竞争上岗方案。严格执行“凡进必考”的原则,按照省统一部署,
面向社会公开招考153名国家公务员,全市共有3587人报名,录用人数与报名
人数比例为1∶24。招录工作严格贯彻“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
实行诚信报考承诺办法,邀请纪检监察部门全程监督,提高报名、资格审查、
笔试、面试答辩、体能测评、体检等各环节工作的透明度,保证了招录工作
的公平公正和录用人员的质量。全面完成2003年度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
度考核及审核备案工作,严格按照规定兑现了奖惩。在全市公务员中深入开
展初任培训、任职培训、更新知识培训和专门业务培训。全市共举办公务员
知识培训班12期,培训公务员18675人次,公务员队伍的整体素质进一步提高。
研究起草《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行政行为考核激励公务员干事创业的实
施意见》,下发《关于规范国家公务员宣誓活动的通知》;组织开展2004年
度全市“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评选活动,共评选表彰10名“人民满意的公务
员”。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按照省统一部署,2004年5月份召开了人大、政协、
群团机关机构改革工作会议。截至11月底,市、县人大、政协、群团机关各
部门的“三定”方案全部批复,圆满完成机构改革任务。根据中央、省关于
地方政府机构改革的方针、原则和部署,拟定政府机构改革意见,经省政府
批复后组织实施,至年末实施完毕。按照上级统一部署,组织开展了药品监
督管理机构、城市管理行政执法机构的设置和管理体制理顺工作,积极搞好
国土资源和公安体制改革的调研论证工作。
事业单位综合配套改革。2004年,事业单位改革以清理规范为“突破口”,
重点进行调研摸底、界定职能、准确分类、改革试点等综合配套改革。市先
后制定下发《关于贯彻落实山东省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意见》《关
于事业单位清理整顿有关问题的通知》《关于对事业单位实施“十定”工作
的通知》等配套文件,对事业单位的职能界定、分类方式作出明确规定。经
清理, 全市事业单位由2079个减少到1948个, 精简比例为6.3%;编制由380
72名减少到35166名,精简比例为7.6%。对市红十字会管理体制和政府采购体
制进行调整理顺。按照省统一部署,起草《东营市关于深化事业单位改革的
意见》,经市政府常务会议、市委常委会议研究通过,以市委、市政府文件
下发实施。研究拟定《关于市属事业单位改制有关问题的意见》及人事制度、
分配制度改革的配套政策,待报请市委、市政府批示后实施。按照“先行试
点、逐步推开”的原则,选择《东营日报》社、市艺术团等单位进行事业单
位综合配套改革试点,为下步全面推进事业单位改革积累了经验。
人才市场体系建设。一是组织实施市人力资源市场建设。年初,东营市
人力资源市场(山东加工制造业人才市场)建设列为市政府2004年为民办的
十件实事之一。根据市政府“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将东营市人力资源
市场建成区域人才集聚和配置中心”的要求,市人事局抽调专人组成筹建小
组,精心组织市场的规划、设计等工作,目前该工程已完成投资800余万元。
二是人才市场体系初步形成。加强对各县区人才市场、石油大学分市场、大
王镇人才市场的业务指导。全市各级人才市场共组织人才交流大会、毕业生
就业洽谈会、集市型人才交流会136次,参会单位3000余家,求职人员40000余
人次,共达成意向13000余人。在充分发挥政府办人才市场作用的同时,将全
市的人才中介服务机构纳入管理,规范运作,加强监督,在全市形成以东营
人才市场为龙头,以县区人才市场和石油大学分市场为基础,以乡镇人才市
场和社会举办人才中介机构为补充的人才市场体系。三是大力发展网上人才
市场。对东营人才网页进行改版更新,多次成功地与青岛、济南、潍坊等市
联合举办网上人才交流大会,参会单位近2000家,求职人员2万余人次。东营
人才网的点击率已达29万多人次,平均日点击率1400人次,成为东营人才市
场的新平台。四是拓展人才市场服务功能。积极推进人事代理的规范化和信
息化建设,全市各级人才服务机构共代理人员6200余人,管理档案8300余份。
积极开拓人才派遣、人才租赁等业务,年内派遣人才230余人。
其他各项人事工作。制定出台《东营市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法》。
2004年省分配市128名军转干部,其中计划安置121名,全部得到妥善安置。在
全市国有企事业单位中组织开展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共向省推荐高级职
称评审材料521份,评审通过中级职称1531人,为1100名大中专毕业生确认了
专业技术职称。开展非公有制经济职称评审工作,共开设6个系列,全市非
公有制经济专业技术人员1069人参加评审,通过933人。认真落实国家调资方
案,按时为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调整工资,为离退休人员调整离退休费
标准。加强考试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年内共完成28类专业技术职务任职
资格、职业(执业)资格和社会化考试的报名考试工作,全市参加报名考试
人员近2万人次。协助做好油田“分离办社会职能”工作,已完成油田省内63
所学校的机构、编制、人员现状的兑帐、审核和工资基数测算,涉及教职工
和离退休教师8107人,为正式移交地方打好基础。

【政府法制工作】 2004年,市政府法制各项工作取得显著成绩。
一、认真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在全市范围组织开展行政许可法集中宣
传活动,5月份在《东营日报》刊登“行政许可法知识解读”和知识竞赛试
题,采取有奖竞答的方式,动员社会各界积极参与;6月份组织全市行政许
可法电视大奖赛,经过笔试和预赛,从市政府39个部门中选出3个代表队与5
个县区队参加决赛,取得良好宣传效果。在行政许可法正式实施之际,市和
各县区政府领导分别在当地媒体发表贯彻行政许可法讲话, 市长刘国信在
《东营日报》发表《认真贯彻行政许可法,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文章。市、
县区政府法制机构分级举办行政许可法知识培训班,对全市1万多名行政执
法人员、公务员进行全员集中培训。县区和市政府部门结合工作实际,通过
邀请专家学者作报告、召开座谈会等形式,加强领导干部和执法人员对行政
许可法的学习。把行政许可法列入“四五”普法和党校培训的重点内容,做
到短期培训与长期学习相结合。按照上级要求和市政府统一部署,市政府法
制办对建市以来现行有效的116件市政府规范性文件进行清理,共清理出涉及
行政许可规定的市政府规范性文件27件,其中拟保留15件,拟废止7件,拟修
改5件。对部门报送的62个行政许可实施主体,严格按照法律规定进行审查。
各县区政府法制办也按照要求,结合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开展了“双清理”
工作。
二、规范性文件审查质量不断提高。市、县区政府法制机构全年共审查
规范性文件草案110余件,其中市政府法制办审查市政府规范性文件草案30余
件,出台市政府令21件,审查发布市政府通告12件,对市政府交办的40余件
非规范性文件进行审查把关,并依法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市政府令主要涉
及农村五保供养、农村医疗保险、门楼牌管理、工伤保险、食品安全监督管
理、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土地经营、教育督导、海域使用、海堤管理、城市
规划管理、城市房屋拆迁管理、无障碍设施建设、禽流感防治等,市政府通
告主要涉及征用土地、治理超限超速行驶、绿化用土管理、海堤建设、清扫
冰雪等。在文件审查工作中,突出文件的合法性、可行性和可操作性,使文
件质量得到不断提高。对8件省地方性法规草案征求意见稿,及时依法提出
修改意见和建议。这些征求意见稿主要涉及油区工作管理、黄河河口管理、
黄河河务工程建设、海洋环境保护、基本农田保护、计量工作、计划生育等。
三、行政复议应诉工作依法开展。为深入贯彻落实《山东省行政复议条
例》,市政府法制办及时起草贯彻实施意见,以市府办文件印发,并组织县
区和市政府部门开展了学习宣传活动。市、县区政府法制机构全年接收行政
复议申请27件,其中受理23件,年底审结21件。受理案件主要集中在土地确
权、工伤认定、城市规划、劳动教养等方面。市、县区政府法制机构代理或
参与政府行政诉讼案件12件,代理或参与政府民事诉讼案件5件,为政府审查
合同20余件,及时解答部门和群众法律咨询,较好地维护了市政府的合法权
益和形象。
四、城管综合执法全面开展。广饶、垦利、利津三县的城管综合执法实
施方案批复后,三县政府法制机构与相关部门密切配合,成立城管行政执法
机构,并顺利开展工作。东营市成为全省全面完成县级城市管理行政执法体
制改革的五个市之一。
五、行政执法证件管理进一步加强。按照《山东省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
法》规定,市、县区政府法制机构进一步加强对行政执法证件的管理,对申
请领取行政执法证件的人员,严格进行资格审查,对符合条件的组织进行法
律知识培训,培训考试合格的方予办证。全年新办行政执法证件205个,换发
行政执法证件288个。
六、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得到加强。对市政府已经出台的21件政府令全
部及时向省政府备案;对县区政府及市政府部门报送备案的规范性文件,认
真进行审查,没有发现与法律法规及市政府规范性文件相抵触的现象。

【油地校结合工作】 共建工作。2004年,油地校结合工作不断深入。在市委、
市政府、胜利石油管理局及石油大学的共同努力下,一批交通、水利、工业
建设项目顺利实施。城建方面:西城改造工程总体进展顺利,西一路、西三
路、菏泽路、西四路南段、北二路中段改造工程相继竣工;西五路大桥、玉
山路改造正加紧建设;黄河路中段、济宁路改造,西三路、西二路雨污泵站
建设,东区七路、西四路绿化工程正在积极筹划,预计城建工程总概算2.96
亿元,其中油田投入2.072亿元。水利建设方面:黄河南海堤工程和神仙沟综
合治理工程的主体工程年底前完工,其中神仙沟综合治理工程全部为油田投
资。城市基础设施配套方面:东营莱洲湾生活垃圾处理厂已投产使用,工程
总造价2500万元,全部为油田投资,目前实际投入100万元。工业结合方面:
胜利工业园全面加紧建设,园内已引入油田项目22项,投资额43亿元,其中
过亿元项目12个,中胜石化高分子聚合物、供应处褐藻胶提炼、现河兴达园
发动机壳、供水新邦净水剂等一批高新项目纷纷落户。建筑面积达13800平方
米,预算总投资3000万元,集科研、办公、学术交流、产品展示等功能于一
体的石油大学科技大厦已开工建设。
帮扶工作。全市油地双方共实施帮扶项目38个,其中基础设施项目21个,
社会福利项目11个,农业项目6个,全部项目总投资共计4523万元,其中油田
注入资金及物料机械折款446.2万元。广饶县实施项目4个,总投资110.3万元,
油田注入资金50.1万元(含物资、机械折款,下同);东营区实施项目6个,
总投资990万元,油田注入资金138万元;河口区实施项目8个,总投资620万元,
油田注入资金11.3万元;垦利县实施项目9个,总投资624.8万元,油田注入资
金139.2万元;利津县实施项目11个,总投资2361万元,油田注入资金135万元。
油田帮扶单位及工作组为地方乡镇、群众做好事、实事近百件,及时解决了
当地乡镇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困难。5月下旬,市与油田共同召
开油田帮扶工作会议,对在帮扶工作中有突出贡献的帮扶单位、先进个人进
行表彰奖励。根据《东营市人民政府胜利石油管理局关于开展油田部分单位
帮扶乡镇工作的通知》精神,油田部分单位的帮扶工作组人员进行了轮换,
已有6个帮扶工作组轮换完毕。
信息、调研工作。围绕石油大学、油田重点工作及出台的有关改革举措,
2004年油地校结合办采编油地校结合信息36期,完成调研报告2篇,为市领导
了解油田情况、决策工作提供了参考。多次深入油地一线和二级单位进行专
题调研,提出联合招商、工业布局调整、信息交流等建议。在20个帮扶对子
中甄选出利津县北宋镇和油建公司作为典型,从发展乡镇民营经济课题入手,
在详细调查的基础上,形成了探索帮扶发展之路的调研报告。

【油区工作】 油区职能建设。2004年,市油区办党组把强化油区工作职能建
设作为油区工作的重点和关键,理顺了油田钻井工程地方服务工作程序这一
制约油区工作的“瓶颈”问题。市政府办公室和市编委分别行文,将“打井
包干”业务由国土资源局整体移交给市油区办,“打井包干”职能定为市油
区办的政府职能。参与《山东省油区管理条例》修改工作,市油区办提出13
条修改意见和建议,为全省油区工作建设法制化作出努力。市油区办与胜利
油田油地工作处召开2次联席会议;邀请油田黄河钻井等11个单位来市油区办
举行油区共建座谈;派员到胜利油田上市公司各采油厂、集输公司、物探公
司,胜利油田续留公司——黄河、渤海钻井总公司及供水、供电等21个单位
进行走访,交流情况,征求取意见共28条,使油地双方职责范围明晰,工作
中相互谅解支持。
工农工作。2004年,全市油区系统共组织召开各种形式的工农座谈会121
次,走访油田611家次,与油田单位沟通思想,增进感情。针对境内油田施工
工程量大、涉及面广、补(赔)偿不及时、工农关系协调工作复杂等情况,
实行工农工作项目责任制,落实责任到人,逐级监督协调,及时处理油田施
工工程中发生的工农纠纷,确保油田施工工程顺利进行。起草了《油田钻井
工程地方服务工作协议》和《东营市油区工作办公室关于贯彻市政府2003年
第66次专题会议纪要的实施办法》。广饶、河口、垦利、利津等县区的《油
田钻井工程地方服务工作协议》已上报待签。2004年,全市共累计协助油田
施工项目326项, 处理各类工农纠纷524起, 协调各类赔偿金1486万元。办理
《油田施工作业核准证》276起。
油区稽查。油区稽查工作以创建“平安油区”为目标,采取分点把守和
集中综合治理相结合的方式,对油区开展整治活动。市油田物资稽查大队组
织各中队和县区油区办稽查中队对孤岛油区、渤南油区、东辛油区、现河油
区进行三次专项治理,共清理取缔乱接乱拉水、电、气点152处,收缴输气塑
料管线22100米、气卡12个。全市油区稽查系统共出动稽查车辆11879车次,稽
查人员41025人次,开展夜查3482次,检查车辆41778车次,查扣违纪车辆876
车次,取缔小炼油2处、窃气点208处、窃电点19处,废旧物资非法收购站点1
处,没收原油76.1吨、电缆50米,追缴经济赔偿款1119310元。市油区办被山
东省公安厅等九部门授予“全省整治油气田及输油气管道生产治安秩序专项
先进集体”称号,被东营市人民政府授予建设“平安东营”先进集体称号。

【老龄工作】 争创先进活动。在全国、全省开展的争创老龄工作先进县和
先进单位活动中,市老龄办提出“力争一个全国先进,确保一个全省先进”
的争创目标。活动中,将创建工作与基层老年组织建设相结合,有力地促进
了老龄工作。广饶县将“创建老龄工作先进县”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将老龄
工作列入精神文明建设百分考核,提高各级做好老龄工作的自觉性。经过省
老龄办考察组考察,市老龄办被推荐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广饶县被推
荐为全国老龄工作先进县, 利津县老龄办被评为全省老龄工作先进单位。
2004年4月,全国老龄办副主任白桦专程来东营市就农村老龄工作进行调研,
并对市老龄工作给予高度评价。
养老保障工作。近年来,东营市委、市政府坚持以人为本,统筹城乡经
济发展,不断完善城乡养老保障体系,实现了广大老年人老有所养。2004年,
全市城镇职工养老金社会化发放率和准确率连续第12年保持100%。大力推行
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构建农民健康保障体系,农村老年人成为最大受益者。
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城乡低保对象实现应保尽保。“五保”福利供养制
度得到落实,“五保”老人集中供养率达到97%,并全面实现财政供养。农
村社会养老保险工作稳步推进,大力推行农村老年人与子女签订家庭赡养协
议书,全市签订面达到80%以上,家庭养老是养老的主渠道。经济条件较好
的村居,积极为老年人发放生活补贴,提高老年人的生活水平。9月份,省
老龄委在东营市召开全省养老保障工作现场经验交流会,副省长、省老龄委
主任谢玉堂参加会议,对东营市养老保障方面取得的突出成绩给予充分肯定;
11月,省老龄办组织省委政策研究室原主任王永清、省老龄办助理巡视员陈
志军等来东营市进行专题调研。
“老骥立功活动”。2004年,东营市老龄办结合全市开展的创建小康文
明村活动和创建文明城市活动,在全市广大老年人中开展了“老骥立功”活
动。年初,东营市老龄办下发《关于在创建小康文明村活动中开展“老骥立
功”活动的意见》。通过评先树优、物质奖励和资金支持等有效措施促进活
动的开展,充分发挥老年人在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建设中的作用,为“平安
东营”建设做出贡献。《山东老龄工作》刊登介绍东营市“老骥立功”活动
的做法。
青少年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按照全国老龄办和省老龄办的要求,
东营市老龄办与市委宣传部、市教育局、团市委、市妇联联合组织开展了青
少年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指导青少年读敬老书、做敬老事、写敬老
文,鼓励青少年参与助老社会实践活动,涌现出许多敬老爱老助老先进人物
和典型事迹。垦利县黄河口镇小学开设“孝敬课”、设立“孝敬日”、推出
“孝心榜”,定期评选“小孝星”;广饶县一小开展“负重感母恩”和“发
一张孝心卡”活动等在当地引起社会反响。全市共评出敬老爱老助老先进单
位31个,先进个人31名,敬老好文章113篇,“小孝星”97名,敬老好事迹90
件;同时推荐由省表彰先进单位4个,先进个人4名,敬老好文章43篇,“小
孝星”47名,敬老好事迹60件。东营市万通石油化工有限公司的王军、垦利
县胜坨镇宁家村的郑新英、广饶县广饶镇西康村的李麦英、河口区河口街道
办事处敬老院的付有琼、利津县盐窝镇黄河加油站的黄瑞爱等5人被全国老
龄办评为“中华孝亲敬老之星”。
庆祝老人节活动。老人节期间,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深入农村走访慰
问敬老院和百岁老人;举办庆祝老人节专场文艺晚会;开展特困老人救助活
动,从全市范围内选出50名特困老年人,为他们每人发放600元的生活救助金;
东营电视台、广播电台、《东营日报》等媒体开设专栏,刊登、播出青少年
敬老爱老助老主题教育活动征集的敬老好文章和尊老敬老的好事迹。市直单
位的办公楼前、主要街道都悬挂大量尊老敬老的条幅,营造尊老敬老的浓厚
氛围。
老龄工作干部培训及调查研究工作。6月,东营市老龄办举办乡镇以上
老龄干部业务培训班,57名乡镇以上老龄工作干部参加培训,培训内容涉及
人口老龄化形势及发展趋势、老龄工作的目标任务、老龄工作的方法和老年
法律法规知识等。认真开展调研工作。一是开展社区老龄工作调研。通过查
看文件、查看实物、与老年人座谈等多种方法进行调查摸底、数据统计、资
料分析,摸清社区老龄工作存在的问题,形成《城市社区老龄工作情况调查
报告》。二是到外地考察学习老龄工作。组织有关人员到广州、宁波、厦门
进行考察学习,形成《广州、厦门、宁波老龄事业发展情况考察报告》。三
是开展老龄产业发展情况调研。深入企业和老年人中开展调查,了解掌握了
东营市老龄产业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化建议,形成《关于全市老
龄产业发展情况的报告》。
老年维权工作。2004年,市老龄办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宣传《山东省老年
人权益保障条例》和《老年法》。市政府分管领导在《东营日报》刊发署名
文章,要求各级加强对老年人合法权益的保护,积极对老年人实行司法救助
和法律援助。编印老年法规宣传册10000余册,在人流集中的地段进行发放。
城区主要街道及老龄委成员单位楼前都悬挂宣传老年法律法规的标语口号。
各县区也通过召开座谈会、组织老年法规知识竞赛、发表电视讲话等多种形
式进行宣传教育,为老年法律法规的深入实施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市老龄
办向市政府提出实施城乡高龄老人救助建议,得到市政府领导的支持。市政
府决定从2005年起,为东营市无固定收入的80岁以上老年人每年发放360元救
助金。《山东省优待老年人规定》和《东营市优待老年人规定》中的优待老
年人条款得到全部落实。

【史志工作】 2004年,全市史志系统在组织开展修志编鉴等常规工作的同时,
积极拓宽工作思路,努力寻求多种创新,坚持做好史志为现实服务的文章,
整体工作又上新台阶。
修志工作。有续修志任务的三县,续修工作顺利开展。垦利县续修新志
工作实行超常规运行,9月形成180多万字的《垦利县志》(1983——2003)评审
稿,10月31号县委、县政府召开高规格、高水平志稿评审会,完成志稿终审,
进入修改完善阶段,其编纂速度为全省第一;广饶、利津两县的续修新志工
作按计划完成资料征集工作,进入志稿编辑加工阶段。市直部门志的编纂出
版工作取得新进展。市史志办成立部门志审稿小组,专人负责部门修志工作
的业务指导、督导和审编。根据修志部门的不同情况,采取到部门讲课、单
独辅导等方式,对部门修志人员进行业务培训;适时召开调度会,协助解决
修志中遇到的各种问题,并提供编辑、出版、印刷等全过程服务,努力提高
部门志书质量,缩短出版周期。年内,先后完成东营市海洋渔业志、东营市
中级人民法院志、东营市工会志、东营市公安志、东营市农业志、东营市人
事志、东营市建设志、东营市公路志、东营市卫生防疫志共9部志书近500万
字的审稿和出版工作,完成东营市科协志、东营市检察院志2部志稿60万字的
终审和东营市工商管理志稿50万字的初审工作。
综合年鉴编辑工作。2004年,全市综合年鉴出版工作实现了“有创新、
有特色、求时效、出精品”的总体要求。市及县区年鉴首次全部实现当年编
纂当年出版。9月,《东营年鉴》2004卷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68万字,大16
开精装本。该卷年鉴在显要位置刊载了东营成立20周年庆祝大会暨经贸洽谈
会、庆祝胜利油田勘探开发建设40周年、庆祝石油大学建校50周年等3件大事,
并在特载栏目中给予重点记述;对东营一年内连续成功创建5个国家级城市
称号的突出成就,先后在卷首彩页和正文特载中予以浓墨重彩记述;首次在
卷首彩色图片中设专栏展示为民办的十件实事和十大建设工程;装帧设计有
新创意,尝试采用新材料、新工艺。《东营年鉴》2004卷在栏目设置、内容
编排、信息含量、年度特点、装帧印刷、出版速度等方面有新突破,首次参
加全国优秀年鉴评比获综合二等奖。
史志为现实服务工作。 市史志办组织编纂《东营市大事记》 (1983——
2003),9月由中华书局出版,32开精装本,26万字。该书通过记述建市以来全
市三个文明建设的大事要事,全面客观地反映油地军校共同开发建设黄河三
角洲的重大决策和全市政治、经济、文化等各个领域所创造的辉煌业绩。该
书的图片专辑、内容编排、版式设计、查阅方式、装帧印刷等方面均有创新,
成为史志“精品” 成果。 各县区史志办编印出版为现实服务新成果6部。
《河口区情》《河口区投资服务指南》《广饶县情》《利津同乡英才》《利
津县情读本》等成果,为当地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得到党
委、 政府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欢迎。 市史志办还先后完成市长交办的
《中国城市大典》东营资料的征集编辑工作、市政府交办的《中国城市巨变》
大型历史画册东营资料的组稿工作、《山东年鉴》2004卷东营资料的供稿任
务、省史志办交办的《山东兵学资源调查》东营资料的供稿任务等。
东营市情网建设。5月,在东营市首届政务网站评议暨优秀政务网站评
选活动中,由市史志办主办的东营市情资料库被评为市直部门优秀政务网站
(10个优秀网站之一)。为更好发挥史志系统地情资料丰厚的优势,充分展
示东营的历史和现状,年内对东营市情资料库网站进行全新改版,并更名为
东营市情网。9月中旬,新版东营市情网站正式开通运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