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5&A=9&rec=120&run=13

【概况】 2004年,全市地方财政收入实现28.31亿元,完成预算的109.75%,
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27.45%,其中市本级地方财政收入完成15.12亿元,完
成预算的106.34%,按可比口径比上年增长21.09%。全市财政支出完成35.5亿
元,比上年同期增长23.5%,其中市本级财政支出完成15.6亿元,比上年同期
增长16.03%。市财政连续20年实现收支平衡,为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
发展做出积极贡献。市财政局连续三年保持省级精神文明单位、全省财政系
统先进单位和全省绿化先进单位称号,2004被中国民营企业促进会授予中国
民营科技促进奖,被省委宣传部授予组织先进理论教育工作单位称号,被省
妇联授予先进妇委会称号,被省爱委会授予卫生单位称号,被省总工会授予
建功立业模范示范岗单位称号,被省保密委授予全省保密先进单位称号,被
评为全市包村工作先进单位,档案管理工作晋升为省一级。

【积极组织财政收入】 2004年,市财政局积极组织财政收入,财政收入实现
持续稳定增长。一是实行严格的督查考核制度,逐级分解落实收入任务。积
极协调税务部门加大工作力度,依法依率加强征管,认真清理欠税,努力挖
掘增收潜力,做到应收尽收、足额上缴、均衡入库。二是定期召开调度会议,
加强组织调度。搞好预算分析,及时解决组织收入中存在的问题。三是认真
抓好农业税收征管。在农业税政策调整变化后,着力加强契税、耕地占用税
征管工作,两税收入大幅增长。四是依法加强非税收入征收工作。启用新的
非税收入征管系统,加强国有土地出让金和海域使用金的征收管理。制定市
级新增建设用地有偿使用费管理使用办法。市级预算外资金收入32868万元,
完成预算的143%。五是加强对财税政策和产业政策研究,及时了解和掌握政
策变化情况。开展增值税改型对地方财政影响和地税税收政策减收因素的研
究分析及2003年度企业所得税税源调查,参与油田资源税政策调整争取工作。

【优化支出结构】 2004年,按照“保工资、保稳定、保法定支出”的顺序安
排和执行预算,坚持有保有压,进一步优化支出结构。一是强化预算约束机
制。严格执行预算,控制一般性支出,压减会议费、接待费、外出考察和出
国费用。对项目资金实行“追踪问效”管理。对单位申请追加经费的严格按
照审批程序报批,除市委、市政府决定的追加支出外,一律不予追加经费。
二是保证工资正常发放。至年底,市直168个行政事业单位全部纳入财政统一
发放工资,统发率达100%,统一发放工资2.49亿元,及时兑现国家调整工资
政策。三是加大对弱势群体和困难群众的救助扶持力度,社会保障体系建设
不断完善。2004年安排社会保障、救助弱势群体支出10240万元,“两个确保”
(确保全市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金和医药费及时足额发放和报销)达l00%,城乡
“低保”做到应保尽保,对重度残疾人实行重点救助,实施救助扶贫双百工
程,对农村五保老人实行生活补助,确保了社会稳定。四是加大对“三农”
的投入。支持“三农”和基层资金达到46162万元,比上年增长20.3%,占市
级预算支出的28.23%。主要包括:补助县区农业税费改革3475万元,解决工
资困难2910万元,取消农业特产税及农业税政策调整县区补助3215万元等,
对统筹城乡经济协调发展发挥了重要作用。五是大力支持科教事业发展。市
级教育事业费支出9058万元、科学事业费支出864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8.11
%、22.97%,科技、教育支出均达到法定支出比例;对全市经济欠发达6乡镇
增加支出2408万元, 其中用于教师工资发放1958万元, 中心幼儿园建设资金
450万元;安排资金500万元,用于救助全市农村困难学生,有力地促进了农
村教育事业的发展。六是大力支持城市建设。安排资金61500万元,保证“双
十工程”等重点项目的实施,进一步强化城市功能,提高居民生活环境。

【财政改革】 部门预算编制改革取得新进展。在市直部门全面实行部门预
算,在编制过程中,对部门单位的人员情况、资产情况、财务状况等进行认
真清查,结合全市的财力情况和物价总体水平,合理确定定额标准,坚持预
算内外结合,将预算直接细化到单位和项目。该项改革增强了预算执行的约
束力、透明度。
继续推进集中支付工作。先后制定了支付中心内部评议考核办法、代理
银行考核约束办法、财政集中支付单位考核评比办法、项目支出预算执行情
况登记等制度,规范项目资金的使用和管理。到年底,市直纳入财政集中支
付管理的部门达到129个。全年审核各类原始凭证23万份,处理业务103773笔,
支付各类资金30.17亿元,拒付不符合规定支出114项,拒付资金353万元。
政府采购不断创新。采购范围继续扩大,基本达到省级政府集中采购目
录范围的要求。扩大支农项目招标范围,对3万亩农业综合开发项目进行招
标。对市直各部门单位一次性采购总额在10万元以下的计算机、打印机等58
种通用办公设备实行定点供应商政府采购机制。制定《政府采购办公室工作
岗位职责责任书》《选择确定通用办公设备定点供应商谈判管理办法》等管
理办法。全市共完成采购合同金额13.1亿元,节约资金1.8亿元,节支率12.08
%;其中市本级采购项目565个,采购合同金额10.3亿元,节约资金1.4亿元,
节支率11.97%,市本级采购合同金额位居全省第一位。
推进取暖费、通讯费用管理制度改革。在吸取外地经验的基础上,结合
实际情况,制定实施《市直部门通讯费补贴办法》和《东营市市级机关冬季
取暖费补贴管理办法》,取暖费、通讯费用由暗补改为明补,提高职务消费
的透明度,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和社会效益,迈出我市公务消费改革的第一步。
继续深化“收支两条线”改革。进一步规范财政资金上缴下拨制度规范
收费行为,制定“收支脱钩”具体实施办法。“票款分离”的实施范围逐步
扩大,全市实行“票款分离”的单位27个,除交通部门和医院外,其它收费
单位已全部实行“票款分离”。制定《票据领购工作规程》《票据年检办法》,
对往年收费票据的发放情况进行全面清理。积极做好彩票的发行监管和公益
金的管理工作,对全市2000~2004年即开型彩票的发行和销售管理情况进行
全面检查,把彩票发行与销售机构的财务收支纳入财政预算管理,进一步规
范彩票发行和销售行为。
农村税费改革及配套改革进一步深化。根据中央和省里的有关精神,研
究制定全市取消农业特产税和降低农业税税率政策,下发《东营市降低农业
税税率实施方案》。全面取消农业特产税和农业税税率降低3个百分点后,
减轻农民负担6865万元,其中取消农业特产税减轻农民负担1599万元,降低
农业税税率减轻农民负担5266万元。宣传农村税费改革新政策,向农户印发
《东营市2004年农村税费改革新政策》宣传单5000份。全面落实粮食直补政
策,全市共核实兑付补贴面积53万亩,兑付补贴资金743万元,143341农户领
取取到补贴款,仅用1个多月时间完成全部兑付工作,成为全省第一个完成
兑付任务的市。
加快国有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按照省政府的要求,参与清理粮食挂账工
作。对1998年6月至2004年5月全市粮食挂账的6681万元(其中政策性挂账835万
元)全面清理完毕,本级企业没有政策性挂账。配合粮食部门建立粮食供应应
急预案和预警机制,维护粮食市场的稳定。
按照国务院和省政府的统一部署,积极组织开展中央企业分离办社会工
作。按照国办发22号文件规定的移交范围,2004年12月3日市政府和胜利油田
签署协议,胜利油田共移交给东营市中小学63所,在职职工8327人,经费补
助金额5.96亿元,资产3.57亿元,并实现“三个确保”,即确保稳妥地做好分
离工作,确保区域的社会稳定,确保有利于东营经济社会发展。这次全市中
央企业分离办社会职能试点任务约占整个中石化系统移交任务的40%左右,
占全省接收任务的80%左右。

【培植财源】 支持农业发展,巩固基础财源。安排资金2500万元,用于麻湾
灌区高标准节水改扩建、沾利河综合治理和巩固提高农村饮水工程;安排资
金400万元实施农民培训工程;安排专项资金725万元,重点支持农业科技推
广、 农业良种引进、 农业病虫害防治和农产品生产标准化系统建设。按照
“扶大、扶强、扶新”的原则,市财政继续安排贴息资金1500万元和有偿资
金500万元,用于扶持和鼓励龙头企业,扶持龙头项目25个,吸引贷款2亿多
元。同时筹集资金6200万元支持速生林建设、荒碱地开发,改善农业生产条
件。
支持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市财政安排资金5000万元,选择技术水平高、
产业关联度大、带动作用强、效益显著,发展前景好的技术改造和技术创新
项目予以重点扶持。资金安排突出对县域经济发展的支持,对三县重点技改
投入达到790万元;安排专项资金50万元,用于企业高层次管理人才培训;贴
息资金1160万元,支持27户重点企业的技术改造,拉动技改投资43亿元;通
过支持骨干企业的高技术产品开发和产业结构升级,壮大了工业财源。
认真落实各项财政扶持政策。为充分调动出口企业的积极性,拨付市级
出口贴息、先进企业法人奖金、境外市场拓展活动补助等1510万元;为22户
企业落实财政扶持资金397万元;对符合贴息条件的黄河口生态旅游项目进行
调查,及时办理2600万元有关贷款贴息手续,促进旅游事业快速发展。

【财政监管】 2004年,建立起符合财政改革实际的财政监督机制。一是开展
专项资金检查。对5个县区2003年市财政安排的部分转移支付资金及支农、社
会保障资金管理使用情况和市直部分部门财务收支和教育费附加等资金使用
情况检查。对存在的资金被挤占、挪用、扩大开支标准和范围等问题进行严
肃处理。二是开展会计信息质量抽查工作。重点对25个单位进行会计信息质
量抽查工作,及时处理会计核算不规范,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不实、漏
交税金等问题。三是组织《企业会计制度》及相关会计准则、税收知识培训
班,300多名企业财务老总、会计主管及财政、税务部门人员参加培训。积极
宣传落实新《企业会计制度》,组织完成全市高级会计师资格审查和会计从
业资格考试工作。四是强化基本建设资金监管,提高资金使用效益。审查建
设项目送审值46491万元,审定值39915万元,净核减6576万元,审减率14.15%。
五是开展市直行政事业单位收费和预算外资金收入情况年度审验工作。共检
查市直行政事业收费单位101个,涉及收费项目249个,收费资金44504万元,
查处违纪资金2646万元,责令上缴财政专户和国库资金1624元。六是加强地
方金融监管工作,建立地方金融财务管理制度和业务检查制度,实行重要财
务事项备案、财务计划申报和审批制度。为城市信用社的增资扩股做了富有
成效的工作。七是按照财政部和国务院纠风办统一部署,牵头组织对统一着
装进行整顿,收回制式标志2281件,收回制式标志3472套,收缴服装550件。
八是加强财政信用资金管理。对个别借款单位实行担保、抵押并行的办法,
全年共投放资金1173万元。加大资金回收力度,回收各类借款8070万元。依
法化解政府债务风险,督促中国银行合理有效运用政策,将财政信用公司担
保贷款19323万元全部剥离到资产公司。

【国有资产管理】 2004年,进一步规范行政事业单位固定资产管理。对各单
位资产台账登记情况进行抽查,建立起各单位固定资产数据库和相关档案,
做到动态管理与静态管理相结合,使全市行政事业国有资产的基础管理工作
走上制度化、规范化轨道。做好市广播电视部门资产清查和资产评估工作,
为山东广电网络有限公司东营分公司的成立提供有利保障;做好东营市民用
航空管理站部分资产及东营民航机场管理有限公司的全部股份转让给海航集
团公司的产权界定、资产评估、股权变更和资产划转工作,保证国有资产的
安全完整。制定《关于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意见》《东营市国有资产经
营公司组建实施方案》。完成地方金融企业的国有产权登记工作,清理核实
地方金融国有资本占有和变动情况。开展企业绩效评价和会计报表工作。按
照市纪委的要求,认真组织市直机关超标车辆的清理拍卖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