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利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5&A=8&rec=82&run=13

【概况】2003年,东营水利以推动全市水利基础设施建设为重点,深化经营机制和管
理体制改革,增强水利对全市经济社会的保障、支撑和拉动作用。年内,东营市被国
家水利部授予国家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示范城市(详见《特载》),并作为唯一的市
级水利部门在全国大型灌区工作会议上作典型发言。 市水利局先后3次受到市委、市
政府通报表彰,多人次受到省、市记功奖励,全市水利事业呈现出蓬勃发展的良好势
头。

【基础设施建设】2003年,在市委、市政府为民承办的十件实事和十大工程项目中,
东营市水利局承担了4件, 全市仅市局属大中型水利工程就安排10项,总投资达2.72
亿元,是东营市水利史上又一投资规模较大、任务较为繁重的一年。在工程实施过程
中,采取一个项目、一套班子、一套实施方案的具体措施,合理调度,科学施工,各
项工程提前3个月全部完工。
“百座利民桥”工程投资1084万元维修、新建农用生产桥115座。大中型灌区节
水改造工程。投资10636万元,高标准衬砌渠道57.6公里,预制砼板241.86万块,配
套建筑物107座。扩大改善灌溉面积58.77万亩,年减少灌区干渠淤积111.5万立方米
。至年底,全市衬砌渠道达到300公里,扩大、改善农田灌溉面积300万亩,年节水2
.4亿立方米,节约清淤经费2600万元,在全省率先完成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工程。
中心城水环境综合治理工程年度工程投资2030万元,高标准绿化城区河道5.14万
平方米,疏浚22公里,建设拦河闸4座,拆除违章建筑2700平方米,清运垃圾8万立方
米,调黄河水3000万立方米定期冲刷城区河道,形成“上连黄河,下通渤海,河渠相
通,调控自如”的环境水源体系,为“创城”工作顺利通过国家、省级验收起到关键
性作用。
中心城防潮体系续建工程自2002年开始,历时18个月新筑堤坝42公里,包括25.
3公里防潮堤、16.1公里回水堤、20.4公里防浪墙和广利河明海闸等4座中型、10座小
型进水闸及7座生产桥等配套建筑物。总投资29057.96万元,建成事关油地双方经济
社会发展大局的“生命线”工程。
绿色走廊工程投资1600万元、绿化长度66公里、植树136万株的支脉河、麻湾灌
区绿色走廊工程,上半年全部完工。在中心城南部构筑起一道绿色天然屏障,实现“
中心城森林环抱”。同时,2003年东营市又相继实施麻湾灌区信息化网络工程、大中
型灌区交通路配套工程和水利办公管理设施建设工程,全市水情采集、潮汐和水文气
象自动化观测能力显著增强。

【防灾减灾】针对2003年天气异常,旱涝交替的复杂情况,多措并举,防患未然,为
全市工农业生产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提供保障条件。
严密防范措施,构起“非典”防治安全网络。结合东营市水利工程战线长、范围
广、参战人员多的实际,切实做到“非典”症状早发现、早报告、早隔离、早治疗,
坚持定期组织干部职工和民工测量体温,发现发烧及相似症状的人员尽早送定点医院
检查。既严格督控,又保障有足够的人员参与工程建设。由于监控到位、管理到位,
为全市水利事业发展提供了安全稳定的大环境。
加快防汛减灾建设,水患损失控制到历史最低。2003年黄河流域及华北大部地区
出现多雨天气,是近十几年来降水量最多的年份,且80%集中在6~8月份,防汛形势严
峻。为做好防大汛抗大洪工作,及时对市防汛抗旱指挥部成员单位及组成人员进行调
整,落实全市重点防洪工程责任人。储备重点抢险物资草袋31万条、麻袋24万条、编
织袋82万条、救生衣2038件及其他防汛物资。清除各类阻水障碍物41处,河道内杂草
30多公里, 清淤河道54公里,疏浚支排沟62条,维修拦河闸9座。并通过调、拦、蓄
等工程与非工程措施,使城区河道与灌区、黄河、渤海兑接,在确保全市安全度汛的
同时,使洪水资源发挥出应有的效益。自2003年10月中旬起,在不足1个月的时间内,
东营市沿海发生4次超警戒水位风暴潮。10月11~12日,因受蒙古南下强冷空气和南方
北上低压倒槽的共同影响,东营市沿海刮起8~9级东北大风,阵风达12级,又正值天
文大潮期,莱州湾出现历史上罕见的三潮叠加的特大风暴潮,分别出现2.5米、3.2米、
3.38米的高潮位,后两潮分别超过警戒水位0.56米、0.74米,并伴有显著的近岸浪。
由于东营市中心城防潮大堤科学设计和施工,在大风暴潮面前,不仅大堤安然无恙,
而且沿海及中心城、油地设施毫无损失,居民生活和工农业生产正常运行。

【水土保持】东营市在没有被列为第二批水土保持“全国示范城市”试点单位的情况
下,2000年以来,按照“内紧外松,全力争取”的原则,前瞻性运作,筑起“三通、
四屏、五库、六园、七闸”的“大水保”生态景观水利框架,全市水土保持工作实现
由精品小流域向规模化、 整体化、城市化推进的跨越。“三通”即3条城市河道实现
与干渠、黄河、渤海对接,形成“上连黄河、下通渤海、河渠相通,三条碧水绕城区”
的水源调配体系,可以适时调度黄河水冲刷城区河道,有效改善城市水环境;“四屏”
即建设城区北侧胜利干渠绿色屏障、城南支脉河绿色屏障、城西麻湾灌区绿色屏障和
城东中心城防潮体系4道生态屏障, 从根本上解决东营城区沙化严重、海潮侵袭等生
态问题;“五库”即加强建成区范围以内广南水库、耿井水库、辛安水库、哨头水库、
南郊水库五大水库的管理,使其成为中心城的气候调节器;“六园”即建设清风湖公
园、 世纪公园、秀清公园、城市湿地公园等6大园林,美化、亮化城市环境,为市民
提供休憩场所;“七闸”即建设城市河道上明海闸、明港闸、明源闸、明泺闸和明泓
闸等7座拦河闸, 使海水、淡水真正分离,不仅解决潮水上溯造成的生态危机,使城
区河道淡水水位平均提升0.5米, 新增淡水调蓄能力5000多万立方米,而且通过挡潮
拦蓄设施建设,适时调配淡水、海水交融,在城区沿海地带形成独具东营特色的新型
生态风光带。全市沿河、沿渠、沿海发展活力明显增强。同时,采取主动向上级汇报、
邀请部和厅领导实地考察、举办全省水保工作培训班等措施,积极做好上级有关部门
的工作,得到省水利厅、国家水利部的充分认可。2003年10月15~16日,由国家水利
部、淮河委员会和山东省水利厅领导、专家通过现场检查、听取汇报、座谈和查阅档
案资料等验收环节,对东营市城市水土保持生态环境建设给予高度评价。使东营市成
为全国第17个、山东省第2个“全国示范城市”。

【水利执法】2003年,进一步加快水利发展与改革步伐,把水利工作摆到更加突出的
战略位置来抓,东营市委、市政府出台《关于加快水利发展与改革意见》,明确了全
市水利发展的目标和改革思路。出台《东营市防潮堤管理办法》,规范防潮堤建设的
管理、开发、维护等有关事宜。按照省政府135号令的要求,全面开征水资源费,为
全市水资源管理和水利工程建设资金筹措奠定坚实的基础。针对近几年水利基础设施
建设速度加快、工程战线长、维护难度大的实际,与市公安局联合成立水利综合执法
大队,出台《水利综合执法暂行办法》及实施意见,建起全省第一家统一协调、上下
联动的水利执法队伍。严格落实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建设监理制和合同管理制“
四制”管理,确保水利工程建设的公开、透明,保障工程建设高标准。

【水利经济】按照“政府投入为引导,社会融资为主体,规费征收为补充”的投融资
原则, 近5年,全市大中型水利工程建设投入15.5亿元,其中政府投资4.03亿元,占
总投资的26%;省以上投资1.15亿元,占总投资的7.5%;吸纳社会资金(包括油田
投资) 7.46亿元,占总投资的48%;水管单位投资2.86亿元,占总投资的18.5%,
有效减轻了农民在水利投入上的经济负担。 2003年通过多元方式筹资3.2亿多元。在
大中型灌区节水改造、防潮大堤、中心城水环境综合治理等一批重点水利工程建设中,
面向社会累计筹资9000多万元,争取省级以上无偿资金5000多万元。按照市场化运营
方式, 把支脉河、麻湾干渠沿岸1万多亩经济林的种植权、经营权、管理权全部转让
给40多家绿化公司或承包大户,水管单位与承包户签订10年左右的经营合同,按每亩
年纯利润500元测算,每年带来直接经济收入500万元左右。通过经营机制和管理体制
创新,东营市沿河经济活力明显增强,城区河道成为“岸绿、景美、畅流”的新型水
域景观,清风湖公园、世纪公园和秀清公园等城市公园相继傍河建设,金瀚花园、明
月豪庭和明月小区等房地产业相继增温升值。随着水环境改善,沿河地带已成为人们
休闲娱乐的热点地区。防潮大堤的建成,促进沿海经济活力明显增强,临堤近20多万
亩滩涂承包费增长10倍多,海堤乐园水上开发中心、沿海休闲度假村、浅海赶滩生态
游等项目,成为众商家争相投资的热点项目。

【部门软环境建设】结合“学习先进找差距,解放思想促发展”主题活动,市局领导
跳出部门狭隘利益的小圈子,以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大局为重,自觉增强行业部门责
任意识,在全局上下形成“立足实际,找准差距,打破常规,跨越发展”的良好氛围,
激发全体干部职工解放思想、干事创业的热情。尤其是灌溉处、河道处、设计院、工
程处、水保办、防汛办等有关单位、科室拓宽工作思路,深化内部体制和经营机制改
革,经济效益创历史新高。在招商引资工作中,共引进项目6个,其中注册公司项目2
个,计划投资额3600万元,到位固定资产3200万元,完成年度招商任务的107.3%。对
原有34项行政审批权限重新梳理,取消和下放审批事项31项,仅保留省水利厅委托的
3项。 在机关建设方面,文件、材料交流全部实现网上传输,专题汇报实行多媒体汇
报,基本实现水利办公自动化。举办“奉献者之歌”广场文艺晚会,展示水利干部职
工多才多艺、积极向上的精神风貌。投资1275万元建设水利综合调度大楼,当年完成
主体工程;投资300多万元改善了离退休干部职工生活环境。

(李绪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