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区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5&A=8&rec=63&run=13

【东营经济开发区】东营经济开发区是经山东省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和省
级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位于东营市东城,规划控制面积65平方公里,建成区面积1
5平方公里。2003年,全区实现业务总收入42.4亿元,同比增长41%;实现工业增加
值12.4亿元,同比增长42%;完成GDP14.6亿元,同比增长42%;实现财政收入5503万
元,同比增长31%;实现国税收入3749万元,同比增长46%;完成地税收入5462万元
,同比增长30%。开发区管委会连续5年被东营市委、市政府授予“双文明单位”和“
综合考核先进单位”称号,连续5年被国家开发区协会授予“先进单位”称号,连续
2年被山东省政府通报表彰,并被授予“全省外经贸工作先进单位”称号,2003年被
省委、省政府授予“省级文明单位”称号。
招商引资成立市场化运作、公司化管理的招商中心,设立北京招商站、韩国招商
站、日本招商站,境内突出南方发达地区和胜利油田,境外突出日、韩、台,大力开
展设站招商、代理招商、以商招商、会议招商、网络招商、信函招商,招商引资工作
取得显著成绩。2003年,新批准进区项目103个,项目总投资53亿元。其中,外资项
目19个,合同利用外资7319万美元,实际利用外资6012万美元;投资5000万元以上的
项目33个,过亿元的项目16个。批准进区项目无论是在数量上,还是在投资总额上,
都接近前10年的总和。至2003年底,全区累计批准进区项目229个,项目总投资124亿
元。区内还规划建设了韩国工业园、日本工业园、油田工业园等区中园,实行一区多
园、园区互动。区内初步形成电子信息、机械制造、纺织服装、精细化工、新型建材
等主导产业。
软环境建设服务理念不断创新,2000年以来,先后推出“封闭式管理”服务理念
,“个性化”服务理念,“零收费”服务理念,2003年又提出“零收费管理、零距离
接触、零投诉服务、零障碍发展”的“四零”服务理念;设立行政审批服务大厅,设
立办事窗口21个,配备工作人员30余名,涉及审批服务事项53项,并引进先进的行政
审批服务系统和电话语音服务系统,真正做到“一站式”、高效率服务;深入开展“
信用开发区”建设,在区内营造诚实、信用、守法的浓厚氛围;认真开展“平安开发
区”建设,开发区已成为东营市治安最稳定、最平安的区域之一;及时兑现各项优惠
政策,2003年共拨付企业扶持资金1000余万元,对企业免收或代付省级以上各类行政
事业性收费80余万元,为企业兑现出口补贴、展洽会摊位费、认证费补贴,支付经贸
洽谈会费用,以及为出口、纳税大户发放奖励共170余万元。
基础设施建设基建投资力度不断加大,2003年全区开工建设的基础设施项目总投
资突破7亿元,是过去10年间投入总和的1.5倍;基建工程进展顺利,2003年完成土方
回填400余万立方米,开工建设道路19条、桥梁20座,以及2.8万平方米的商务大厦、
标准厂房、雨污泵站等重点工程,开发区内的基础设施建设工程连续4年优良率达到
80%以上;城区管理水平不断提高,全区绿化覆盖率达到40%,开发区管委会被评为省
级卫生先进单位和花园式单位。
科技工作2003年7月份, 东营高新区挂牌,为区内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提供了更
广阔的平台。 全区省级高新技术企业达到12家,区内企业列入省技改导向计划项目1
1项,市重点项目计划10项;有18个项目列入省、市科技重点扶持计划,1家企业被认
定为市制造业信息化示范企业; 2003年,全区实现高新技术产业产值7.9亿元,占全
区限额以上工业总产值的35%,与2002年相比增长5个百分点。区内创业中心被认定为
省级创业中心,已有16个项目入驻“孵化”,10多个项目正在办理入驻手续,申报专
利5项; 投资6000余万元,开工建设了面积4万多平方米的“孵化大厦”及2万多平方
米的中试车间,2004年即可投入使用。
对外经贸把“走出去”战略作为扩大对外经贸合作的突破口,制定鼓励企业出口
创汇的一系列优惠政策,积极引导企业走外向型发展的路子,壮大出口队伍,扩大出
口规模。全区拥有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达到19家,出口产品涉及机械、电子、纺织、
精细化工、家具、服装等领域。2003年,全区实现进出口总额3.94亿美元,同比增长
37%, 占东营市的50%;出口额2.16亿美元,同比增长33%,占东营市的51%。出口额
位居山东省省级开发区第3位,增幅位居第2位,成为全省出口过2亿美元的8个开发区
之一。区内科英公司2003年出口突破1.8亿美元,连续2年创山东省机电产品出口第二
名(仅次于海尔)。

(郭兴建赵明印)

【东营经济园区】东营经济园区于1997年经市政府批准设立。园区地处黄河路以北,
北一路以南,西接东赵社区,东至西一路,总规划面积173公顷,规划建筑面积140余
万平方米,概算总投资15.2亿元人民币。2001年被评为“山东省先进民营经济园区”

1998年8月, 园区一期工程动工建设。一期工程占地面积66.04公顷,建筑面积6
0余万平方米, 实现建设投资5亿元,于2002年5月建设完成,投入使用。一期工程市
场为综合功能区, 至2003年底有300余家业户开业经营,其中,大型灯具、洁具、建
材批发城6家,五金建材商户187家,商业网点82家,餐饮服务业32家,已形成以五金
建材、餐饮服务和加工制造业为主的民营经济发展基地。2003年实现税收2000余万元,
从业人员达3000余人。
为扩大园区承载能力,完善园区功能,经市政府批复,于2002年规划实施经济园
区二期工程。工程规划占地面积18.96公顷,建筑面积23万平方米,绿化面积5.3万平
方米, 概算总投资2.8亿元。根据东营市土地“五统一”的政策规定,东营市土地储
备中心对经济园区二期工程开发用地12.85公顷, 分组团实行公开挂牌招标拍卖,总
成交价9840万元。经济园区二期工程立足高起点规划、高标准建设,注重与一期工程
相衔接,注重与市场定位相配套,经广泛考察论证,认真听取专家和社会各界的意见、
建议,高质量完成修建性详细规划。二期工程市场为五金建材专业功能区,目的是通
过二期工程开发, 建设一处特色鲜明、辐射带动能力强的五金建材专业市场。200 3
年8月,二期工程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配套工程已基本完成,实现开工面积1 7
余万平方米,其中9万平方米12月底竣工并投入使用;地上建筑按规划全面开工建设,
整个工程将于2004年底全部建成并投入使用。

(马献忠李鹏)

【广饶县经济开发区】广饶经济开发区位于广饶县城北4公里处,辛河路西侧,规划
面积10平方公里,是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设立的省级经济开发区之一。
2003年,开发区扩大控制性详规面积,由原来的10平方公里扩大到17.4平方公里,
建成区达到6平方公里。加强土地储备,共储备土地268公顷。大力实施道路修建工程,
投资2500万元修建了6号路、8号路、团结路、月河东路和10号路,总长12公里;对区
内电网进行改造, 建设3.5万KVA变电站1座;投资80万元对区内单位实行统一供暖供
气;投资10多万元对区内道路进行高标准绿化亮化,投资硬环境得到改善。继续实施
“双零”收费政策,积极开展“零距离”服务,完善投诉机制,加强监察,树立诚信
形象,创造了良好的政策环境、服务环境、管理环境和法制环境,软环境建设得到加
强。至年底,开发区累计入区项目69个,总投资规模近41亿元。其中,工业项目51个,
投资规模38.6亿元,合同利用外资1590万美元。项目全部投产后,预计可实现工业年
产值59亿元,利税7亿元,安置12000人就业。

【稻庄镇工业区】稻庄镇工业区北起广码路,南至潍高路,西至淄河,东至稻庄镇与
寿光边界,总面积40平方公里,是一个集科工贸一体的专业化工业区,是广饶县城新
区的重要组成部分。园区内东青高速公路、东王路、刁孟路、孟胜路、陈官路、孙庄
路纵贯南北,潍高路、傅家路、红旗路、广码路横穿东西,形成“六纵四横”的发达
交通网络;开发区西部作为广饶县城新区规划中轴的淄河水库不仅为工业生产提供水
源保障而且为建设大生态环境创造了条件;辖区内基础设施完善,实现了水、电、路、
讯、信等“九通一平”。辖大海集团、西水集团、华骜集团、万通轮胎有限公司、昆
仑轮胎有限公司等大型企业,其中限额以上企业5家,已形成纺织、印染、轮胎制造、
精细化工为主,棉花加工、服装加工、热电、帘子布、钢丝帘线、胎圈钢丝、进出口
贸易等多个行业共同发展的产业链条,拥有大海工业园、西水工业园、华骜工业园,
600多个规格种类的产品。现有企业员工1.3万人,工程师600多人,专家近100人,专
业研发中心3处, 并与清华大学、中国农业大学、东南大学、潍坊纺织学院、青岛大
学、中科院力学研究所、青岛高校软控股份有限公司等20多家大院大所建立了长期稳
定的合作关系, 技术创新、研发能力不断增强。2003年全区工业固定资产投入8.8亿
元,实现工业产值42亿元,利润3.1亿元。

(石丰武)

【河口经济技术开发区】 河口区经济技术开发区前身是区经济试验园区,始建于199
7年10月, 2001年10月29日经市政府审批正式设立。2001年下半年始,区委、区政府
加大对开发区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启动开发区二期工程,开发区建设规模迅速扩张,
已成为拉动全区经济发展的“引擎” 。河口区经济技术开发区现建成区面积6平方公
里,规划面积25平方公里,控制性规划面积60平方公里。25平方公里规划区的总体设
计已完成。 至2003年底,政府已先后投入开发区基础设施配套建设资金2.6亿元,共
修建道路23公里,铺设供水管线13公里,排水管线19公里,电缆、通讯光缆8公里(包
括宽带网),架设各类线路7公里,安装路灯300盏,回填土116万立方米。开发区已进
驻具有独立法人资格, 以工业加工制造业项目和高新技术项目建设为主的企业超过6
0家,入区各类项目计划总投资16.8亿元,到位资金已超过7亿元。已建成投产运营的
生产性工业企业32家, 其中达到规模以上的企业9家。2003年,开发区已投产工业企
业实现工业总产值21607.8万元, 工业增加值5400万元,实现利税1868.5万元。建成
区范围内“七通一平” (即供水、排水、路、电、讯、宽带、闭路电视畅通及场地的
自然平整)基础设施配套部分区块已完工,还有部分区块正在紧张施工之中。
(杨黎明韩学芝)

【垦利经济开发区】垦利经济开发区始建于1992年7月,1995年12月被山东省人民政
府批准为省级经济开发区。规划总面积18平方公里,四至范围是:北起永莘路,南至
市北外环,西起民丰路,东到青垦路。按照垦利县将开发区建设成为南依东西城,尽
快实现与东西城对接的思路,本着长远高起点规划、逐步实施,将开发区建设成为山
东省石油加工制造业基地的构想,至2010年,垦利经济开发区规划总面积再增加26平
方公里。按产业划分工业园区配套服务区、机械电子工业区、石化区、商贸区、仓储
物流区等5个功能分区。
开发区现已建成面积8.92平方公里。近年来,县委、县政府加大对基础设施的配
套力度,在原有的青垦路、辛河路的基础上,铺修及改造民丰路、胜利路、中兴东路、
新兴东路、胜兴东路,形成“四横四纵”的道路框架。在道路铺修的同时,沿路的供
排水、供电、通讯、闭路设施同时配套。实现了“五通一平”的条件,功能较为配套
完善。新建的2×12000KW热电站和3000吨/日的自来水厂,污水处理厂年底开始建设。
开发区管委会职能健全, 设有“一室四局一中心”的内设机构,另外设有5个派
出部门,实行“一级财政”管理体制,基本实现封闭式运营管理。行政审批大厅为进
区项目办理一切手续。在融资方面,采取银行借贷和招商引资的方式来配套区内基础
设施。基础设施的逐步完善,优惠的进区条件及优质的服务方式,开发区建设的项目
明显增多。 2003年,共引进工业企业16个,计划固定投资19.23亿元,到位固定投资
1.62亿元, 有8个项目还在建设中。至2003年底,区内有各类企业76家,其中工业企
业47家,工业企业固定资产投资累计13.4亿元,涉及机械、化工、纺织、服装、食品
加工等行业。 投资过亿元的山东天轮胜通钢丝项目全面进入建设阶段。投资2.6亿元
的胜利丰江电池项目和投资3.5亿元的山东凯银集团垦利分公司生产线项目落户开发
区。 2003年,垦利经济开发区工业总产值16.05亿元,工业企业增加值3.85亿元,实
现财政收入4125万元。

(宋吉明)

【利津经济开发区】2002年6月17日,成立利津经济开发区管理委员会,为县政府派
出机构,下设办公室,为正科级机构,内设土地规划建设部、经济发展部、综合部、
治安办4个副科级规格部室。开发区实行“封闭式”管理,“开放式”经营。
利津经济开发区位于县城西部,西靠220、205国道,东经利津黄河公路大桥直通
东青高速公路。东起津二路,西至店前路,南起大桥路南侧,北至永莘路北侧,总规
划控制面积20平方公里,其中建成区面积12平方公里。具体规划有六大功能区:一类
工业区、二类工业区、高科技创业园区、商贸服务区、居住区、行政办公区,构筑起
较为配套完善的发展框架。大桥路、利一路、利二路、利三路、利五路、利六路、利
七路、永莘路8条东西路,津二路、津三路、津五路、凤凰路、津六路5条南北路,道
路总长度25公里, 形成5纵8横的交通网络。区内自来水厂日供水2万立方米,年供水
量730万立方米,自来水普及率达100%,生产和生活用水有充足的保障。电力供应充
足, 变电站主变容量31500千伏安,供电线路总长度96.3千米。通讯设施完备齐全,
通信、 因特网、有线电视网络覆盖全区。投资1亿元的热电联产项目,铺设主管网85
00平方米, 二级管网1.3万米,建设换热站11个,供热面积44万平方米,全区于11月
15日按期实现统一供热。
至2003年底, 全区有56个投资过500万元的项目落户,计划投资总额62.7亿元;
累计到位外来固定资产投资21.9亿元。2003年落户开发区的外来投资企业26家,合同
利用外资12.5亿元,到位外来固定资产投资2.9亿元,其中已投产企业6家、固定
资产投资1.5亿元, 在建14家,计划投资5.06亿元。开发区内企业全年实现工业总产
值18亿元,利税1.5亿元,实现外贸出口2185万美元。

(王华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