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人民政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5&A=8&rec=38&run=13

【市政府全体会议】2003年,市政府召开全体会议共2次。
2003年4月11日,市政府召开全体(扩大) 会议暨廉政工作会议。会议主要任务是
认真贯彻落实市三次党代会、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和省政府全体(扩大)会议暨廉政工
作会议精神, 进一步明确本届政府肩负的使命,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年后3个季度的政
府工作及反腐倡廉工作,动员全体政府组成人员不辱使命,不负重托,团结一致,奋
发有为,全力推进全市经济社会跨越式发展。
2003年12月16日,市政府召开全体(扩大)会议,会议主要任务是贯彻省政府全体
(扩大)会议精神,研究部署深入学习贯彻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贯彻实施行政许
可法的有关问题及当前工作。

【市政府常务会议提要】2003年,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共23次。
1. 第4-25次,1月22日召开。研究拟提交市五届人大一次会议审议的《政府工作
报告(讨论稿)》《东营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3年国民经济
和社会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讨论稿)》《东营市2002年财政预算执行情况和2003年财
政预算草案的报告》(讨论稿)、东营市2003年财政预算安排意见、贯彻全省财政和外
贸工作会议精神的意见、有关人事任免事项、2003年元宵节焰火晚会筹备方案、市南
郊畜牧场破产资金缺口、《东营软件园项目合同书》和部门申请经费等事宜。
2.第4-26次,2月14日召开。研究贯彻全省人事和海防管理工作会议精神的意见、
2002年度以市政府名义表彰、市棉花良种加工厂实施清算、从严控制党政机关办公楼
和培训中心项目建设的意见、清理整顿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东营市商品交易市
场建设管理暂行规定、进一步加强药品市场管理的意见及推进流通现代化建设的意见
等事宜。
3.第5-1次,2月25日召开。研究市长、副市长、市长助理工作分工、东营市人民
政府工作规则和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机关建设的意见,安排部署近期工作。
4.第5-2次,3月24日召开,研究2003年城市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安排、东营区辛镇
村改造建设、成立东营区新区建设工作协调领导小组、2002年度全市招商引资奖惩、
加强药品市场管理工作的意见、实行基层药品集中招标采购统一配送方案及成立东营
市第2次第三产业普查领导小组等事宜。
5.第5-3次,4月8日召开。讨论刘国信市长在市政府全体(扩大)会议暨廉政工作
会议上的讲话,研究会议筹备方案。
6.第5-4次,4月28日召开。研究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有关政策措施。
7. 第5-5次,5月7日召开。研究招商引资有关政策性文件、支持胜利油田存续企
业改制政策、取消农业特产税改征农业税、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油田工业园投
资建设方案、设立东营经济开发区项目审批服务大厅、胜利电化精细化工项目及防治
非典补助费等事宜。
8.第5-6次,5月22日召开。研究行政审批事项精简方案(第三轮)、黄河农工商实
业总公司(黄河农场)实施破产问题、加强企业基本养老保险扩面征缴、创办东营技术
学院及东营市客运出租汽车公司整合、车辆更新和燃气改造实施意见等事宜。
9.第5-7次,6月14日召开。研究精简行政审批事项(第三轮)、有关防治非典工作
的市政府令、客运出租汽车公司整合车辆更新和燃气改造实施意见、市消防支队住房
人防费、部门单位申请经费及有关工作人员任职等事宜。
10.第5-8次,7月1日召开。研究调整有关临时机构组成人员、筹备招商引资工作
调度会议、贯彻全省消防工作会议精神和全省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现场会精
神、聘任有关工作人员、有关“非典”防治工作的市政府令、编纂《京华东营人》和
2002年度市级财政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审计发现问题整改等事宜。
11. 第5-9次,7月14日召开。研究贯彻落实全省贯彻实施《山东省事业单位机构
编制管理规定》座谈会精神的意见、奖励市公安局“6·6”专案组及有关人员、河口
区审批管理权限和东营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暂行规定等事宜。
12.第5-10次,8月14日召开。研究东营市企业信息采集披露管理暂行办法、关于
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清理整顿经济鉴证类社会中介机构情况及加强
水资源费征收等事宜。
13.第5-11次,8月20日召开。研究进一步整顿和规范土地市场秩序、海域勘界、
东营黄河公路大桥有限责任公司和科英公司享受有关政策、解决飞机场等电力工程费
用及部分单位申请经费等事宜。
14.第5-12次,8月26日召开。研究东营市地方储备粮管理办法、东营市劳动模范
管理办法、关于发展海洋经济加快“海上东营”建设的意见、东营市海洋产业发展规
划(2001~2010年) 、全省海洋渔业结构调整现场会议精神的贯彻意见及进一步加快荒
地荒滩荒水开发的意见等事宜。
15.第5-13次,9月15日召开。研究加强水利发展与改革的决定、加强农产品质量
检验检测工作的意见、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东营市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
办法、东营市高级技能人才评选奖励办法、利用外国政府贷款提供担保、人民财产保
险公司东营市分公司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及部分单位申请经费等事宜。
16. 第5-14次,10月28日召开。研究东营市信用信息网络管理暂行办法、市油区
办所属市直汽车维修中心破产、东营市热电联产规划及利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等事宜。
17.第5-15次,11月3日召开。传达全省服务业工作会议暨旅游工作会议和全省出
口退税机制改革工作座谈会精神,研究贯彻意见及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补充规
定和东营区调整部分镇、街道行政区划等问题。
18. 第5-16次,11月11日召开。研究东青高速公路绿色通道建设实施方案、建立
山东省林科院东营分院、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意见等事宜。
19.第5-17次,11月13日召开。研究加快发展服务业和旅游业、鼓励支持发展信
用担保机构、粮食工作及市政府领导工作补位制度等事宜。
20.第5-18次,12月3日召开。研究经济强镇与经济欠发达乡镇选择方案、东营市
政府部门行政效能考核评议暂行办法、2003年政府部门行政效能考核评议实施细则、
东营市人口与计划生育工作管理办法、广播电视有线传输网络整合试点工作等事宜。
21.第5-19次,12月8日召开。研究2004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主要指标安排
意见、中心城规划区土地经营管理暂行办法等事宜。
22.第5-20次,12月25日召开。研究全省农村教育及民族教育工作会议贯彻意见、
加快农村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东营市教育
督导规定、东营市科学技术奖励办法、东营市劳动模范管理办法及全省农业水利林业
畜牧工作会议贯彻意见等事宜。
23.第5-21次,12月27日召开。研究第四轮行政审批改革方案和废止有关招标投
标规范性文件等事宜。

【市长办公会议提要】2003年,市政府召开市长办公会议共12次。
1.第4-83次,2月9日召开。研究有关领导临时分工和当前工作、广利港移交东营
区建设管理方案、天信公司土地出让价格、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和建国前老工人医疗
费等问题。
2.第5-1次,2月27日召开。听取关于整顿和规范土地市场秩序有关情况、2002年
度以市委、市政府名义表彰等有关问题的汇报。
3. 第5-2次,4月9日召开。听取关于全省卫生工作暨农村卫生工作会议精神、建
立东营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指导意见的汇报,研究东营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暨国
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目标责任制考核奖惩办法、东营市综合治理客运出租市场实施方
案、城市信用社居民储蓄存款利息所得税、任免工作人员、有关单位城市基础设施配
套费减免、人防费及部门申请经费、有关市长助理分工等事宜。
4.第5-3次,4月29日召开。听取调整市政府议事协调机构和临时机构组成人员的
汇报,研究东营市结核病防治规划、2003年中心城第一批土地供应计划、加强无规定
动物疫病区项目建设的意见、中心城公厕建设改造费用、部门单位申请经费及当前工
作等事宜。
5.第5-4次,5月19日召开。研究部署当前工作及成立有关市政府临时机构等事宜

6.第5-5次,5月26日召开。研究当前工作、市政府顾问及北小区廉租住房等事宜

7.第5-6次,6月9日召开。研究刘国信市长在市委工作会议上的总结讲话。
8. 第5-7次,8月5日召开。研究东营市部分参加对越防御作战退伍军人反映问题
解决意见、全省退役士兵安置工作电视会议精神贯彻意见、进一步搞好政府工作提速、
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暨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目标责任制考核奖惩办法、解决东营软件
园用地成本费、石油大学科技园优惠政策、华东电缆集团缓交基础设施配套费、部分
单位申请经费、成立东营市参加省21届运动会筹备委员会和成立油田工业园建设领导
小组等事宜,安排部署当前工作。
9.第5-8次,8月12日召开。研究部署当前工作。
10.第5-9次,8月16日召开。研究黑龙江恒信投资担保有限公司与市财政局协议
书事宜。
11.第5-10次,9月12日召开。听取关于解除《东营飞机场委托山航经营管理合同
》及东营飞机场下步经营管理等问题的汇报,研究对中心城防潮体系工程建设有功单
位及人员进行表彰、农村公路改造国债项目资金使用意见等事宜。
12.第5-11次,10月23日召开。研究刘国信市长在全市加快发展现场会议上的讲
话。

【市政府专题办公会议提要】2003年,市政府召开专题办公会议,研究了下列问题。
1.2002年度中石化授权经营土地问题。
2.城市规划建设问题。
3.2003年元宵节焰火晚会筹备工作。
4.全市渔港建设问题。
5.支脉河绿色走廊工程建设问题。
6.中心城居住小区改造。
7.争取国家造纸林试验项目问题。
8.“双创”工作。
9.南二路西段改造建设。
10.东营职业学院规划区内东营供电公司新文化线搬迁问题。
11.中心城外环路绿化工程。
12.城市建设规划问题。
13.市直机关经济适用住房建设等为民办实事和建设工程项目。
14.“非典”防治问题。
15.山东金瀚集团援建利津县陈庄镇中心小学问题。
16.落实引进高层次人才待遇问题。
17.中心城公厕建设改造。
18.中心城重点工程建设。
19.“非典”防治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运行问题。
20.东营港工程扩建问题。
21.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建设及发展问题。
22.“非典”防治问题。
23.西城集中供热工程拆迁问题。
24.中心城基础设施工程建设问题。
25.加快东营经济开发区建设和发展问题。
26.扩大外贸出口问题。
27.在辛沙路入境口设立卫生检疫检查站问题。
28.建设黄河口绿色生态工业园项目。
29.东营经济开发区热电联产项目及职业学院供暖问题。
30.东营经济开发区热电联产项目问题。
31.黄河路中段绿化设计方案。
32.农村学校食宿工程建设问题。
33.东营市第二百货公司有关问题。
34.东营集装箱直通场站建设。
35.城市规划建设问题。
36.市委第131号批示事项办理问题。
37.污染企业专项整治问题。
38.市粮食储备库扩建工程问题。
39.市豪迈公司问题。
40.油田工业园规划建设等问题。
41.城市规划建设问题。
42.清理住宅小区内利用房屋从事营业活动问题。
43.西城改造工程。
44.市房地产综合开发公司企业化改革问题。
45.庆祝建市20周年暨经贸洽谈会筹备工作。
46.中心城重点工程建设。
47.东营港扩建工程问题。
48.东营职业学院建设问题。
49.城市规划建设问题。
50.东城公共服务中心规划建设工作。
51.市直机关经济适用住房建设工作。
52.石油大学周边环境卫生治理问题。
53.清理居住小区内利用房屋从事营业活动问题。
54.利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问题。
55.通广利港公路建设问题。
56.利用国家开发银行贷款问题。
57.市实验中学建设问题。
58.东营区实验学校院内高压线动迁问题。
59.城市规划建设问题。
60.市粮食储备库三期工程扩建问题。
61.油田经济适用住房规划建设等问题。
62.市实验中学等市属学校门前交通安全问题。
63.国土资源管理问题。

【市政府办公室工作】认真履行职责,充分发挥职能作用(1)积极开展综合协调。
逐步建立起“三个三”的运行机制。一是“三个层次”,即各秘书长、主任按照分工
抓好政府各路工作的协调,各办公室主任按照综合协调的要求抓好内部力量的整合,
各有关科室抓好具体协调事项的落实,形成综合协调的合力。二是“三个环节”,即
事前制定预案,督促有关部门提出意见和建议;事中做好组织工作;事后分解任务,
抓好决策的落实,使综合协调贯穿于服务的全过程。三是“三个方面”,即切实做好
市政府及全市性重要会议的组织协调;切实做好市政府重大活动的组织协调。切实做
好市政府重点工作的组织协调。(2) 高质量搞好政务服务。在政务服务方面实现“五
个较大提高”。一是综合文字水平有较大提高。二是公文处理水平有较大提高。三是
政务信息质量有较大提高。四是调研成果的有效性有较大提高。五是督查工作的实效
性有较大提高。同时,认真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满意和基本满意率达
到100%。(3) 高效能加强事务管理。努力在“素质高、业务精、工作实、思路新”上
下功夫,事务管理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值班工作做到上传下达及时畅通、规范文明,
接待工作做到热情、周到、规范、节俭。文印工作质量进一步提高,财务、内部安全
保卫和机关服务等工作明显加强,综合治理、计划生育、离退休干部管理等工作都取
得新成绩。(4) 加强政府法制、民族宗教、人民防空和打私工作。切实做好规范性文
件审核发布、非规范性文件审查把关和行政复议工作。同时全面清理规范性文件、行
政执法主体,参与组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收费项目和城市管理综合执法等工作。
认真落实民族宗教政策,加强对宗教活动场所的年检工作,依法处理民族宗教突发性
群体事件,规范管理民族宗教事务,保持了全市宗教领域的稳定,促进了民族团结。
认真落实《人民防空法》,把人防工程建设纳入基础设施建设规划和城市总体规划,
编制《东营市人防建设规划》;加强人防组织指挥系统、政策性收费、通信警报、人
防执法、宣传教育和人防工程建设的管理工作。发挥组织、指导、协调、监督、检查
职能,认真组织开展规范企业进出口经营行为试点工作。同时,协调海关、公安、工
商、烟草、文化等有关执法部门,积极开展反走私专项斗争和联合行动,全市未出现
走私案件。(5) 支持做好领导管理单位的工作。无线电管理工作,认真贯彻《无线电
管理条例》,提前一年完成航空通信导航频率台站的专项整顿工作,进一步加强了无
线电频率台站和渔业台的管理。史志工作,以庆祝建市20周年为主线,认真组织编纂
《辉煌二十年》大型画册、《东营二十年大事记》《东营年鉴》2003卷,切实加强市
情资料库建设,在为中心工作搞好服务方面迈出新步伐。驻外机构工作,加强与驻地
党政部门和有关单位的联络,积极为市委、市政府传递情况,提供信息,联络工作,
帮助有关单位向上级争取各方面支持,协助做好抗击“非典”、招商引资、信访等工
作,接待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6) 认真抓好招商引资和包村工作。充实招商工作
力量,完善考核奖惩办法,狠抓重点项目的推进,圆满完成市分配的任务。坚持“前
方出题目,后方做文章”和“干部受教育,群众得实惠”,包村工作得到明显成效。
同时,根据市政府领导的安排,抽调人员直接参与抗击“非典”“双创”等项工作。
积极探索创新,不断提高服务水平(1)进一步推进规范化建设。认真总结各项工
作的运行规律,将其制度化,建立健全80多项制度,建立12项工作规程,进一步完善
工作规范,使各科室及各岗位工作人员行为有准则、工作有标准、流程有规范。(2)
围绕提高政府办公系统效能,完善工作运行机制。突出抓4个环节:一是办公室内部
运转环节。提出“不让领导布置的工作在我这里延误、不让应传递的信息在我这里中
断、不让正在办理的文件在我这里积压”的“三不”要求,制定公文制发、批示件和
请示件办理、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办理工作流程表,并实行限时办结制度。
二是为市政府领导服务环节。帮助领导把好关,切实精简会议、文件和不必要的应酬
活动,为领导腾出精力谋全局、议大事、抓大事搞好服务。三是与县区、部门的协调
环节。突出抓工作的程序化、规范化,制定出台《关于严格执行政府工作有关程序和
规范的通知》,作出11条规定。四是与各大班子办公室衔接环节。注意加强沟通和工
作衔接,同时,理顺市委、市政府两办公文运行、督促检查、议题提报等环节的办理
程序。(3)深化科室管理工作。科室管理处在办公室管理的基础环节。坚持把科室管
理作为重中之重来抓,在建立《工作日志》、每日晨会制度、工作流程的基础上,2
003年编写了岗位工作描述,使大家进一步明确了干什么、学什么、怎么干,形成比
较配套的科室管理制度。(4)强化应急职能。探索建立应急事项处置工作网络,制定
《市政府值班工作应急预案》,提高应急事项的处理效率。积极做好市政府应急指挥
系统建设。一期计算机专网设备及软件已进入验收、调试阶段。(5)推行网上办公。
在开展政府电子公文传输等工作的基础上,研究制定《网上办公实施方案》,积极搞
好软件开发和人员培训。
切实加强队伍建设,努力树立良好形象把建设一支好队伍、带出一个好风气,作
为办公室建设的重要目标,开展“提高素质年”活动,确立建设学习型机关,争做有
才品、有才学、有才识、有才干的“四有”干部的目标,提出讲政治、重大局,讲学
习、重创新,讲团结、重友谊,讲规范、重效率,讲奉献、重实干“五讲五重”的要
求,使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有新提高。工作中,主要抓“四个加强”:一是加强学习
教育和培训。分3个层次制定落实学习计划,即办公室统一制定实施政治理论学习计
划,编发《学习导读》,各科室、单位结合各自工作性质和特点,制定落实业务学习
计划,工作人员根据岗位工作描述明确学习内容,增强了学习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成
立领导小组,加强对学习培训工作的领导。积极探索建立自我教育激励机制,实行主
题陈述会制度。每季度举办一次主题陈述会,推选部分人员围绕主题作限时陈述,评
委当场评分,取得良好效果。二是加强班子自身建设。认真执行民主集中制,重大问
题坚持集体研究。认真开好民主生活会,加强日常沟通交流,促进了班子团结和凝聚
力、战斗力的提高。严格遵循《干部任用条例》,坚持任人唯贤,树立良好的用人导
向。三是加强机关党建工作。坚持把机关党建工作与办公室的业务工作紧密结合,在
参与政务、管理事务、搞好服务中,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和党员的模范带头作用。
顺利完成机关党委的换届工作,调整充实各党支部委员会。研究制定《关于进一步加
强机关党建工作的意见》,修订、完善15项党务工作制度。各党支部认真落实“三会
一课”制度,广大党员按时参加组织生活,领导干部带头参加双重组织生活。加强对
申请人、入党积极分子、党员发展对象和预备党员的培养教育考察,把好入口关。四
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党组书记为第一责任人亲自抓
、负总责,纪检组长为直接责任人靠上抓,党组成员实行“一岗双责”,按照分工,
负责抓好分管范围的党风廉政建设。把市纪检委安排的工作任务,分解细化,责任到
人,定期调度,狠抓落实。认真抓好廉洁自律工作,进一步规范了领导干部的从政行
为。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管理和监督,深入开展艰苦奋斗、廉洁从政教育活动,
特别是加强对特殊岗位工作人员的教育管理,制定《市政府领导同志秘书司机管理制
度》,作出30条具体规定。推行政务公开,将办公室职责及办事程序、办理时限等通
过网站等渠道发布,接受社会监督。强化财务管理,对管理单位及车队、机关食堂、
文印室等有资金收入的单位搞好内部审计,完善账册管理制度。在车队实行物资采购
公示制。
2003年,市政府办公室被市委、市政府授予“综合考核先进单位”称号,并在抗
击“非典”、招商引资、“双创”、计划生育、行政效能考核等工作中受到市委、市
政府表彰;政务信息、史志、无线电管理、打私等工作受到省有关部门的表彰。

【2003年为民办的10件实事】1.构建农民健康保障体系。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制度全面
启动,全市农村合作医疗农业人口覆盖率达到98%。农村医疗防保服务网络进一步完
善。新建和改建200处农村社区卫生服务站、33处规范化预防接种门诊和规范化产科
,改造乡镇卫生院危房16558平方米,完成年度任务的207%,并为33处乡镇卫生院各
配备急救车1辆。基层药品集中招标采购和统一配送全面展开。全市的药品配送覆盖
率达93%,药品配送和零售价格平均降低了20%。
2.实施老年幸福工程和无障碍设施建设。社区“星光计划”示范点建设、乡镇敬
老院扩建、“五保”老人生活补贴发放和无障碍设施建设工作全面完成。市老年公寓
(东营市老年乐园)和市老年人活动中心工程完成年度建设计划。
3.解决农村中小学学生“吃住”问题。投资6800万元,为全市的45处小学、47处
中学新建校舍93230平方米,其中食堂10720平方米、宿舍82510平方米,楼房36栋、
平房678间,解决了6万余名农村远距离中小学生的食宿问题。
4.继续搞好市直机关经济适用房建设并启动企业经济适用房建设。一期工程共2
15栋楼、5872户、82.82万平方米,有158栋已完成主体验收。二期工程共174栋楼、
4730户、71万平方米,各项前期准备工作完成,两个小区全面开工。2003年共完成投
资12.5亿元。
5.建设百座便民桥。投资1084万元,新建、改建、维修农用生产桥115座,其中
,东营区22座、河口区25座、广饶县22座、垦利县24座、利津县22座。该工程于8月
底全部完成并通过验收。
6.改造中心城居住小区及逐步实施居住小区分质供水。市和油田投资1.74亿元,
对中心城的40个居住小区(其中东城10个、东营区8个、油田22个)进行小区环境综合
整治和配套设施完善,并在市直机关经济适用房进行分质供水试点。
7.建设和改造中心城公厕及机关、学校和企事业单位内部厕所。市和油田在中心
城建设改造75座城市公厕,对267个单位的院内厕所和楼内卫生间进行改造。其中新
建公厕均达到一类标准,改造公厕均达到二类及二类以上标准。
8.改造城乡首集市场。投资4047万元,对全市22处城乡首集市场进行改造,共硬
化地面60.46万平方米,建设公厕28个。
9.规划建设黄河口旅游南线。黄河口旅游南线主要景观设计编制工作进展顺利。
黄河口旅游南线公路改造工程竣工通车,共完成投资8200万元。
10.在全市公交车、出租车、环卫车推广使用压缩天然气。对3106台汽车进行压
缩天然气改造,其中出租车2646台、油田运输车辆219台、社会各种车辆241台,超额
完成燃气改造任务。

【政令辑要】2003年3月1日,市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政府机关建设的意见》(
东政发〔2003〕2号)。要求各级政府机关切实加强学习,不断提高整体素质;强化法
制观念,提高依法行政水平;转变政府职能和行政管理方式,提高行政效能和服务水
平;规范工作程序,严肃政务纪律;切实转变作风,求真务实、勤政为民;加强廉政
建设,树立良好的政府形象。
2003年3月3日,市政府发出《关于调整全市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的通知》(东政发
〔2003〕3号)。确定自2002年10月1日起,全市企业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310元调整为
340元。按照现行月平均工作天数和工作时间折算,调整后的日最低工资标准为16.3
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为2.10元。
2003年4月10日,市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药品市场管理工作的意见》(东政
发〔2003〕6号)。主要内容是:整顿和规范药品生产秩序;规范药品流通行为;取缔
和查处违法经营;加强药品广告的监督管理;强化药品价格管理;推进药品分类管理
;推进药品流通体制改革。
2003年4月26日,市政府发出《关于印发东营市2003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的通知》(东政发〔2003〕8号)。确定2003年全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
: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9%,其中一、二、三产业增加值分别增长6%、8%和14%;地
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6%;地方财政收入增长10%;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长17%,其
中地方增长35%;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1%;外贸进出口总额增长25%,其中出口
增长25%以上;实际利用外资增长20%,其中吸收外商直接投资增长30%;城镇居民可
支配收入增长8%;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下;人口自然
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
2003年5月14日,市政府发出《关于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的通知》(东政发〔
2003〕9号)。确定全市自2003年6月1日起实行粮食购销市场化改革。改革的基本内容
是:放开粮食收购,取消粮食定购;放开粮食价格,实行随行就市;放开粮食购销市
场,实行经营主体多元化;充实地方粮食储备,增强政府调控能力。
2003年5月21日,市政府发出《关于支持胜利油田存续企业改制的若干意见》(东
政发〔2003〕10号)。出台一系列政策,支持油田存续部分中的国有、集体企业改制。
2003年6月13日,市政府发出《关于加强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的意见》(东政发
〔2003〕15号)。明确全市无规定动物疫病区项目建设总的目标任务是:全市动物疫
病防治、动物疫情监测、动物检疫、动物防疫监督的手段和水平,2005年6月达到国家
规定标准,并基本达到国际动物卫生组织规定标准,家禽、猪及大家畜的病死率分别
下降到10%、4%和1%以下,达到免疫无口蹄疫、鸡新城疫、猪瘟,非免疫无禽流感,其
它动物疫病得到有效控制,基本实现肉、蛋、奶、饲料、兽药等标准化生产,并提出
无规定动物疫病区建设的措施。
2003年7月2日,市政府发出《关于加快油田工业园规划建设与管理的意见》(东
政发〔2003〕17号)。确定在东营经济开发区内规划建设油田工业园,并加快油田工
业园的规划、建设和管理,以推进山东加工制造业基地建设,支持油田存续企业加快
改制步伐,推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
2003年8月21日,市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搞好政府工作提速的通知》(东政发〔
2003〕19号)。主要内容是: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精简行政审批事项,规范行政
审批行为,规范完善行政审批服务大厅;继续清理行政事业性收费,切实治理乱收费
;规范社会中介组织行为;改进行政执法工作,清理整顿执法主体和执法队伍,解决
多头执法、重复处罚、执法扰民等问题;进一步精简会议、文件,提高行政效率;推
行政务公开;建立完善政府提速工作长效运行机制。
2003年9月16日,市政府发出《关于发展海洋经济加快“海上东营”建设的意见
》(东政发〔2003〕22号)。明确“海上东营”建设的任务目标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
,坚持可持续发展和科技兴海战略,充分发挥东营市的海洋区位优势和资源优势,突
出两条发展带(涉海加工制造产业带、沿海生态经济带)、3个经济域(以新户为中心的
北部经济域、以东营港为中心的中部经济域、以广利港为中心的南部经济域)、五大
产业群(海洋渔业、海洋油气开采、海洋交通运输、盐及盐化工、滨海旅游五大支柱
产业)和8项重点基础工程(黄河口治理、湿地生态保护、沿海防洪减灾、黄河口及近
海物理模型、沿海城镇体系建设、临海公路建设、海上安全救护系统、海洋决策支持
系统),构筑起“海上东营”建设的基本框架。到2007年,海洋产业增加值占全市国
内生产总值的比重达到7%;到2012年,海洋三次产业比重接近或达到中等发达国家的
结构水平。海洋渔业发展的任务目标是:以经济效益为中心,大力实施海洋渔业良种
化、标准化、产业化,深化结构调整,加快浅海、滩涂和“上农下渔”三大资源开发
,重点培植优势水产品养殖、水产品精深加工、远洋渔业三大支柱产业,促进海洋渔
业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至2007年,渔业产值占全市农业总产值的比重和渔业对农民人
均纯收入的贡献率达到30%,基本形成结构合理的渔业产业体系。
2003年9月17日,市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快荒地荒滩荒水开发的意见》(东政
发〔2003〕23号)。确定全市“三荒”开发的任务目标是:2003~2007年,全市开发“
三荒”80万亩。其中,荒地40万亩,荒滩30万亩,荒水10万亩。为进一步加快“三荒
”开发进程,市政府给予相关政策扶持。
2003年10月25日,市政府发出《关于加强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工作的意见》 (东
政发〔2003〕25号)。确定2003~2005年,初步建立起以市农产品质量监督检测中心为
龙头,市、县区、乡镇和农业龙头企业质检机构配套联动,质监、工商、检验检疫、
林业、畜牧、海洋与渔业等部门协调配合、资源共享的农产品质量检验检测体系;完
善蔬菜、林产品、畜产品、水产品、饲草饲料等农产品质量标准体系;建立绿色无公
害农产品、优势农产品和出口农产品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和畜牧、水产示范养殖场,
依托标准化生产示范基地,规范完善产销经营体制,建立起全程质量控制的标准化生
产经营示范体系。 2005~2007年,按照农产品质量标准要求组织生产、加工的蔬菜、
水果、 畜产品、水产品和其它优质专用农产品达到85%以上,水产品、畜产品加工基
本与国际接轨,出口产品检验检疫全部达到国际水平的优等标准;实现对各类农产品
生产基地和乡镇首集以上市场的有效监控;培育一批标准化生产基地、出口基地、知
名企业和知名品牌。
2003年12月3日,市政府发出《关于加快发展服务业的意见》(东政发〔2003〕2
6号)。确定今后5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年均增长18%左右,到2007年达到200亿元以
上;占全市GDP的比重提高到20%以上,占地方GDP比重达到30%以上。年均增加就业岗
位1万个以上,服务业从业人员占全社会从业人员的比重达到32%以上。坚持“三并举
、三突出”的原则,即坚持膨胀总量与完善提高并举,突出膨胀总量;坚持改造提升
传统服务业与发展现代服务业并举,突出发展现代服务业;坚持总体推动与重点突破
并举,突出抓好重点领域和重点行业。
2003年12月3日,市政府发出《关于加快水利发展与改革的意见》(东政发〔200
3〕27号)。要求围绕发展高效生态经济这个主题,以保障、支撑和促进全市经济社会
可持续发展为目标,到2007年,构筑起500公里高速输水节水、500公里排涝改碱、5
00公里生态景观水利的“三五”水利大框架,建立起城乡供水、城乡节约用水、城乡
水安全、城乡清洁饮水、城乡景观水利、城乡水资源保护、水利多元投入、水利工程
高效管理等“八大”保障体系,实现水资源保障能力、社会型节水能力、防潮减灾能
力、依法治水能力和运行管理能力“五个”有效提高,深化经营机制、管理体制改革
,推动科技创新,建立起适应小康社会需要的水利服务体系。
2003年12月4日,市政府发出《关于鼓励支持发展信用担保机构的意见(试行)》
(东政发〔2003〕28号)。确定利用3年左右的时间,在全市构建起以中小企业为主要
服务对象,以商业性担保机构为主体,政策性、互助性担保机构为补充,功能完善,
运作规范,能够充分发挥担保效能,有效分散、控制和化解风险的信用担保体系,为
全市中小企业、民营经济发展和招商引资创造良好的信用环境。
2003年12月18日,市政府发出《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 (东政发〔2003〕
29号)。明确今后5年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总体思路和奋斗目标是:以市场为导向,以资
源为支撑,以生态旅游为主题,以景区景点深度开发、旅游宣传促销、配套服务设施
建设为重点,实行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市场运作,加快培育一批品位高、特色鲜明、
效益突出的旅游产品,着力打造黄河口生态旅游品牌,初步建立起适应市场需求、特
色突出、形象鲜明、结构合理、管理高效、服务优质的旅游产业体系,进入中国优秀
旅游城市行列。到2007年,全市接待国内外游客达到300万人次,年均增长18%;旅游
总收入达到20亿元,年均增长22.7%,相当于全市GDP的2%,相当于服务业增加值的10
%,成为服务业的主导产业。
2003年12月18日,市政府发出《关于切实解决拖欠劳动用工工资问题的意见》(
东政发〔2003〕30号)。主要措施有:加强劳动用工合同管理;建立用工单位工资支
付监控和备案制度;把用工单位工资支付情况纳入企业信用建设;加强对拖欠、克扣
工资问题的劳动仲裁工作;加强工程建设项目和建筑市场监管,确保建筑行业民工工
资来源;加大执法力度,建立解决拖欠劳动用工工资问题的协调处理机制。
2003年12月31日,市政府发出《关于大力推进职业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意见》 (东
政发〔2003〕35号) 。确定,坚持中等职业教育与高等职业教育并重、与普通高中教
育协调发展的原则,合理确定发展规模。大力加强骨干示范学校和重点专业建设,促
进全市职业教育整体水平的提高。“十五”期间,市重点加强高等职业技术院校建设,
发挥其龙头带动作用;每个县区建设一所规模适度、设施完善、特色鲜明的中等职业
学校。在全市逐步建立起与市场需求和劳动就业紧密结合,结构合理、灵活开放、特
色鲜明、自主发展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
2003年3月11日, 市政府办公室发出《转发市国土资源局关于进一步整顿和规范
土地市场秩序工作实施方案的通知》(东政办发〔2003〕9号)。整顿和规范的范围是:
1999年1月1日新《土地管理法》实施以来,土地管理和土地交易、使用情况。凡未经
处理和尚未终止的非法占地、非法入市行为,不以上述时间为限,均纳入整顿和规范
范围。坚持严格执法、强化管理,实事求是、区别对待,重在规范、促进发展,标本
兼治、着力治本的原则,搞好土地市场秩序的整顿和规范。
2003年8月19日,市政府办公室发出《关于印发东营市防治传染性非典型肺炎预
案(试行)的通知》(东政办发〔2003〕48号)。按照“沉着应对,措施果断,依靠科学
,有效防治,加强合作,完善机制”的总体要求,充分利用全市现有的一切资源和力
量,建立健全组织领导、预防控制、病人救治、社会保障等工作体系,完善政策,理
顺机制,以控制传染源、切断传播途径和加强医疗救护为重点,实行分类指导,层层
落实责任制,切实加强防治“非典”工作。
2003年10月15日, 市政府办公室发出 《关于进一步规范行政审批工作的意见》
(东政办发〔2003〕59号)。贯彻依法治国方略,围绕推进政府职能转变,建立与社会
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WTO规则相适应的现代行政管理体制, 加快行政审批的制度化、
规范化和程序化建设,建立科学合理、权责明确、严密规范、公开透明、制约有效的
行政审批运行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
2003年11月19日,市政府办公室发出《关于进一步做好全市农村税费改革工作的
通知》(东政办发〔2003〕60号)。要求进一步落实好改革政策,加快推进各项配套改
革,建立健全农村基层组织正常运转和农村义务教育必要经费投入的保障制度,完善
改革后农民负担监督管理约束机制,防止农民负担反弹,努力实现“三个确保”的目
标要求,即:确保改革后农民负担明显减轻、不反弹,确保乡镇机构和村级组织正常
运转,确保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正常需要。
2003年12月4日,市政府办公室发出《关于大力推进名牌战略的实施意见》(东政
办发〔2003〕63号)。要求紧密结合经济结构调整,以支柱产业为龙头,以质量为核
心,以优质服务为保证,力争到2010年全市创出3个中国名牌、15个山东名牌(包括山
东省产品质量奖)、8个产品获国家免检产品,形成50个代表东营产品质量水平,具有
市场竞争优势和争创国家、省名牌潜力的“东营重点培育产品”,逐步形成8~10个在
国际、国内市场具有竞争力的名牌企业集团。在服务行业开展创服务品牌活动,促进
服务质量明显提高。
2003年12月29日,市政府办公室发出《关于开展公用事业单位办事公开工作的意
见》(东政办发〔2003〕66号)。确定公开的具体范围:医院、学校、行政执法、供水
、供气、供电、公路、铁路、劳动保障、银行、证券、科技、外贸等与群众利益密切
相关的公用事业部门和单位。公开内容:具有服务职能的公用事业部门和单位,要把
服务范围、服务承诺、收费标准及其依据等作为公开的重点。具有行政执法职能或受
委托行使执法权的公用事业单位,要把职责任务、执法程序、服务承诺、罚款依据、
收费标准等作为公开的重点。教育部门要以学校收费政策、收费项目、收费标准为重
点,推行校务公开;卫生部门要以药品价格为重点,推行院务公开。
2003年12月3日,市政府办公室发出《关于进一步搞好政务公开工作的意见》(东
政办发〔2003〕69号)。明确三项任务。一是抓好行政机关政务公开的规范和提高,
使政务公开成为乡镇(街道)和县级行政机关的一项基本工作制度;进一步健全完善市
级行政机关政务公开的有关制度和规范;在学校、医院以及供水、供气、供电、公交
等公用事业单位实行办事公开制度。二是抓好依法公开、创新方式、明确责任、强化
监督和责任追究四个环节。三是做到五个结合,即,与完善政府运行机制相结合,与
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许可法》相结合,与大力发展电子政务相结合,与推
行村务公开、厂务公开等相结合,与反腐倡廉相结合。

(高瑞国)

【人事工作】人才队伍建设一是认真落实人才政策。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强高
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工作的意见》(东发〔2000〕9号)规定,为全市107名符合条
件的高层次人才兑现特殊津贴和安家费待遇,人才环境进一步优化。二是人才引进工
作进一步加强。为全面掌握全市人才的需求情况,年初组织了人才需求调查,根据各
部门提报的人才需求计划,有针对性地做好人才引进工作。全年引进市外本科以上高
层次人才322人,吸引市外高层次企业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70人,聘请市政府顾问57
人,在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事业的发展中发挥了积极作用。三是人才培养开发力度进
一步加大。结合大规模干部培训,对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
和企业管理人员进行分类培训。全市6600名国家公务员参加依法行政知识普及培训;
举办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班31期,参加培训人员3490人;与山东大
学联合举办研究生课程进修班,开设法律、经济2个专业,参加学习人员156人;选拔
43名公务员到山东大学参加公共管理课程进修班学习;选派37名中青年干部和专业技
术人才出国培训。四是坚持引智与引才并重。围绕全市重点项目、重点领域,组织实
施引进国外智力项目23项。五是做好人才市场体系建设。围绕东营市建设山东加工制
造业基地对人才的需求,经省政府批准,在东营市建设山东加工制造业人才市场,这
是2003年省政府设立的全省2个专业性人才市场之一。初步建成网上人才市场,网上
招聘、网上洽谈等业务发展迅速,人事代理、人才派遣、人才测评等服务领域不断拓
宽,服务功能日趋完善,服务水平不断提高,人才资源市场化配置的格局初步形成。
行政管理体制改革一是按照分级管理、重心下移的原则,组建城市执法局和各分
局,并按照综合执法的要求,科学界定执法局的职能。二是重新调整建设、规划、房
产、市政机构的职责和机构设置,理顺关系、规范管理。三是加强开发区建设,扩大
开发区职权,加挂高新技术开发区的牌子,进一步完善开发区的功能。
事业单位综合配套改革一是完善政策规定。拟定《关于贯彻落实山东省事业单位
机构编制管理规定的意见》《东营市关于对事业单位进行清理整顿的通知》《关于事
业单位新进人员实行聘用制的意见》《关于对事业单位实施“十定”有关问题的通知
》等配套文件。二是全面开展事业单位清理整顿工作。针对当前事业单位设置现状、
职责任务不明确、管理不够规范等问题,自2002年8月下旬起,集中开展事业单位清
理整顿工作。为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和人事制度改革打下基础。三是按照省统一部
署,结合东营市实际,强化对事业单位布局结构、人员编制的监督管理。
公务员队伍建设按照省统一部署,公开招考63名国家公务员,充实到乡镇和省属
部门基层单位,基层公务员队伍的素质和结构得到一定改善。全面完成2002年度机关
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年度考核及审核备案工作。 全市政府系统37341人参加考核,确定
为优秀等次的5121人,基本称职以下等次16人,严格按照规定兑现奖惩。在全市公务
员中开展依法行政培训和专业知识培训,深入开展初任培训、任职培训和更新知识培
训,公务员队伍素质和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
各项人事管理认真落实军转干部安置政策,圆满完成68名军转干部及随调随迁家
属、子女的安置任务。贯彻市委、市政府的指示要求,会同有关部门认真做好企业军
转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积极帮助解决实际困难,维护了社会稳定。进一步深化毕业
生就业制度改革,加强服务指导,促进了毕业生就业工作的顺利开展。认真落实国家
调资方案和增资政策,提高了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的工资和离退休人员的离退休
费标准。加强专业技术人才管理,建立专业技术人才信息库,实行评聘分开,规范聘
任手续,对新晋升人员和续聘人员全部实行竞争上岗。组织开展非公有制企业职称评
审工作,共开设工程、经济、会计等7个系列,全市1385名非公有制企业专业技术人
才参加评审。狠抓考风考纪,加强考试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圆满完成2.2万人次
的人事考试任务。

(陈伟颂)

【政府法制工作】2003年,市政府法制办严格审查把关,制定一批规范性文件,共审
查出台市政府规范性文件29件,审查发布市政府通告12件,对市政府领导交办的32件
非规范性文件审查把关,并依法提出修改意见和建议,基本被市政府采纳。通过这些
工作,为政府领导依法决策提供了良好的法律服务,为部门行政执法提供了有力的法
律政策保障。尤其在防治“非典”期间,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及时出台13个市政府令
,为全市有效防治“非典”、取得抗击“非典”的胜利发挥了积极作用;为创建国家
卫生城市和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及时发布10个市政府通告,推动了全市“双创”工作
的顺利进行。
为提高规范性文件审查制定工作的质量和水平, 主要采取了4项措施:一是抓计
划。年初,在广泛征求市政府各部门文件项目的基础上,本着为中心工作服务的原则,
经过初步筛选,拟定计划初稿,并与相关部门反复研究,报经市政府批准,确定年度
计划内的文件项目,并对计划项目予以优先审查,保证规范性文件审查制定工作的有
序进行,圆满完成年度计划文件的审查工作。二是抓规范。为改变文件草案多头报送、
不按计划报送的现象,结合政府提速要求,进一步规范文件审查制定程序,市府办专
门下发文件,要求部门严格按照年度计划内的文件项目,将规范性文件草案径送市法
制办,非计划文件项目原则上不予审查,并对审查时限、审查内容、审查程序、相关
责任等作了明确要求。三是抓协调。对涉及两个以上部门的文件内容,要求起草部门
征求有关部门的意见,部门有争议的,由法制办或报请市政府领导协调,杜绝了部门
利益法制化的倾向。四是抓调研。要求部门起草文件必须深入调研,对重要文件调研
市法制办提前参与,认真征求行政管理相对人的意见,未经调研的不予审查,确保了
文件的可行性和可操作性。
加强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和执法证件管理。2003年,市政府法制办对新从
事行政执法的1000多名人员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并为考试合格者办理了行政执法证件
;组织完成全市7000多名行政执法人员的执法证件换发工作;对全市280名行政复议
应诉工作人员进行法律业务知识培训,经考试合格,及时办理了资格证书。
为提高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和执法水平, 主要采取了3项措施:一是严格把
关。根据《山东省行政执法证件管理办法》的规定,严格审查申领行政执法证件人员
的资格条件,有效地防止临时工、合同工从事行政执法工作的现象,确保行政执法工
作的严肃性。二是加强培训。对申领行政执法证件的人员进行严格的法律知识培训,
凡未参加考试和考试不合格的一律不予发证,增强了行政执法人员学法的积极性,保
证了行政执法培训工作的质量,有效地提高了行政执法人员的法律素质。三是实行动
态管理。针对行政执法人员经常变动的实际情况,对全市行政执法人员的档案全部录
入微机,实行动态化管理。对因工作岗位变动不再从事行政执法工作的人员和因违法
违纪被吊销执法证件的人员,及时收回或注销其行政执法证件,保证了行政执法工作
主体和程序的合法性和有效性。
行政复议应诉工作。2003年,市政府法制办共接收行政复议申请22件,其中,不
予受理9件,受理13件。受案类型主要集中在劳动教养、房产管理和劳动工伤认定、
土地管理等方面,受理案件均得到依法及时处理。市政府法制办代理市政府行政复议
、行政应诉案件2件,代理市政府民事案件2件,有效地维护了政府的合法权益和良好
形象。
学习宣传《行政许可法》。按照上级要求,市政府组织召开两次电视会议,市、
县区几大领导班子成员及部门主要负责人认真听取国务院法制办领导的讲座;市政府
常务会议对全市贯彻实施《行政许可法》进行专门研究;市政府召开全体扩大会议,
组织学习《行政许可法》,并对贯彻实施工作进行全面部署;市政府专门制发文件对
贯彻实施工作作出具体安排;各县区及市政府各部门通过举办培训班、以会代训等形
式,组织学习《行政许可法》;市政府法制办组织市政府各部门开展集中上街宣传活
动; 市、县区政府有关部门选派有关人员参加《行政许可法》培训班,培训人员约5
000人。
积极参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清理行政审批事项。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是转变政府
职能的重要举措,也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东营市自1999年开展行政审批制度
改革以来,至2003年底已经进行4轮,在全省乃至全国都行动比较早。经过4轮行政审
批制度改革,共取消行政审批事项282项,下放县区75项,改变管理方式34项。在市
级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中,市政府法制办作为主要成员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和
业务优势,从促进政府职能转变、提高行政效率、优化发展环境出发,严格审核把关
,保证了该项工作的顺利开展和圆满完成。
积极开展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为推进全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
工作的顺利进行,市法制办及时组织起草《东营市城市管理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暂行规
定》,明确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权限,为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提供了法律依据,为改革城
市管理体制提供了法制保障。为进一步规范行政执法程序,帮助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
局完善了执法程序,健全了行政执法文书。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开展以来,取得显
著成绩,城市面貌发生了很大变化。对此,市政府给予充分肯定,省政府法制办也给
予“青岛模式,东营做法”的高度评价。青岛会议后,市法制办建议市政府在三县开
展城管综合执法,三县的城市管理综合执法方案先后得到省法制办的批复,同意在三
县开展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至此,城市管理综合执法工作将在东营市全面推行。
认真清理行政执法主体。根据政府提速、规范行政执法的要求,市政府法制办与
市人事局、市监察局联合开展对行政执法机构及行政执法人员的清理工作。市直共有
56个单位上报129个行政执法主体,经审查,有49个行政执法单位具备执法主体资格
,已经市政府发文公布。通过清理,进一步规范了行政执法主体和行政执法队伍管理
,促进了行政执法工作。
及时清理招投标文件。按照省政府文件要求和市政府领导批示,市政府法制办召
集有关部门部署清理工作任务,组织有关人员对涉及招投标的规范性文件进行深入细
致的清理。经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此次文件清理废止市政府关于招投标的规范性文
件2件,废止市直部门关于招投标的文件4件,对2000年以后制定的涉及招投标的文件
,要求有关部门认真审查,确保不与招标投标法相抵触,有效地维护了法制的统一。

(李存松)

【油地校结合工作】2003年,市委、市政府、胜利石油管理局及石油大学着眼于区域
经济发展的大局,以“深化油地校经济结合,加速油地校经济融合”为指导思想,全
面贯彻“把团结思想向下渗透,具体工作向实发展,决定的事情抓好落实”的工作方
针,充分发挥三方优势,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结合形式,油地校结合工作成效显著。
帮扶工作取得新突破。市和油田共同决定开展帮扶乡镇工作以来,20个帮扶工作
组在管理局及各二级单位的领导和支持下,与被帮扶乡镇党委、政府及广大干部群众
一起,科学制定帮扶规划,千方百计找准乡镇经济发展的突破口和切入点,积极主动
地开展工作,实施一批富民利民项目,初步解决了制约乡镇经济发展的突出问题,加
快了被帮扶乡镇脱贫致富奔小康的进程。2003年,油地双方共实施帮扶项目57个,项
目总投资7605万元,其中油田注入资金及物料机械折款共计2592万元。20个被帮扶乡
镇的国内生产总值、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等基本实现增长20%以上的目标。
油地校经济结合不断深入。在油地校各方的通力配合下,三方在经济结合、城市
建设、科技人才交流等多个领域取得显著成绩。2003年,油地校确立50项结合项目,
计划投资11.5亿元,其中油田投入5.1亿元。
建市以来投资最多、规模最大的水利工程--中心城防潮体系工程建成,项目总投
资3.06亿元, 其中油田投入达2亿元;油地双方投资7000万元的西城集中供暖工程和
投资2.26亿元的东一路、西五路、北一路、西一路、西三路、菏泽路、聊城路、济南
路、南二路等9条西城主要道路的改造建设工程,以及油田投入1.1亿元的西城道路绿
化工程,进展顺利。油地校三方积极共建石油大学工业园区和油田工业园,全年新增
园区面积10平方公里; 市政府还从财政经费中列支200万元,作为科技补助资金,范
围覆盖到油田、石油大学,加快了油地校科教事业的共同发展。
结合的舆论宣传不断强化。2003年,油地校结合办始终坚持“油地结合,宣传先
行”的工作方针,积极配合东营市建市20周年庆祝活动,努力在油地双方当中营造“
我们都是东营人”的氛围。在对外宣传中突出油地团结一心加快经济和社会事业发展
的新经验、新做法、新成就。全年先后在市级新闻媒体播报30余篇相关新闻,在《东
营日报》刊登《合力谱写华章》《上任第一天》等专题报道,并录制电视专题片《工
农共建共创辉煌》《携手铸辉煌》,分别在省电视台和市电视台播出;在建市20周年
成就展上展出油地校结合与帮扶工作两个板块。

(齐哲)

【油区工作】2003年,油区稽查工作始终坚持“油区治安重中之重”方针,以油
区秩序持续稳定为总目标, 层层落实责任制。2月初,市油田物资稽查大队分别与大
队3个科室、10个稽查中队、5个县区油区稽查中队签订油区秩序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
3月份, 组织开展以思想、工作、作风、纪律为主要内容的“四整顿”活动,提高了
油区稽查队伍的执法意识和整体素质。 9月,集中一个月时间对96名稽查干警分期分
批进行军事训练, 油区稽查队伍战斗力增强。5~6月,组织两次油区管理政策法规宣
传活动,共出动宣传车辆24车次,悬挂横幅12条,印发宣传材料4000份,深入全市30
个重点油区乡镇、 40个油田厂矿、6个石油炼化企业进行油区政策、法规宣传,重点
油区宣传覆盖率达到95%,学法、懂法、守法意识明显增强。5月25日起,为配合全国、
全省、全市开展的社会治安集中整治活动,市油田物资稽查大队针对孤岛油区治安中
存在的突出问题,进行一个月的集中整治活动。活动中,共出动稽查干警2400人次,
出动稽查车辆360车次, 查扣违纪车辆18辆;取缔非法小轧钢1处,没收钢锭5吨;取
缔非法扩管厂1处,没收扩管材料4吨;取缔窃气点1处;查获盗运原油车辆2辆,没收
原油12吨;查获私运袋子油车5辆,没收袋子油150袋。2003年全市稽查工作坚持为油
地经济发展服务,坚持“油区治安重中之重”,坚决与社会治安“严打”配合,坚持
常规性稽查与集中整治相结合,一年共组织夜查、巡查2592次,参加稽查干警3653人
次,出动稽查车辆8702车次,查扣违纪车辆889车次;取缔小炼油14处,小轧钢8处、
小化工1处、小陶瓷8处、非法收购点13处;清理取缔窃气点444处;没收原油144.5吨、
管材136吨、废钢铁19吨。全年办理油品、油料、废旧物资准运证12.5万份。
油区工农工作以维护油地团结,协调工农矛盾、服务油地经济建设为宗旨,调整
工作思路、改进服务方法、积极主动不等不靠做工作。根据国家及省、市政府有关规
定,对胜利油田在市境内勘探施工工作实行备案制。胜利油田物探公司,把2003年度
三维测线在东营境内预计20000余炮施工线路走向所涉及的广饶、东营、垦利、利津、
河口的有关乡镇等计划交市油区办工农科备案,使工农工作心中有数,可预见性问题
做在施工前头,服务工作效能提高,油田勘探施工秩序规范,为油地双方工作带来方
便。油区工农工作人员牢固树立“我要服务”意识,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加强与
油田有关单位联系,与油田油地工作处协调科建立联席会议制度(每月一次)。年内,
共组织召开各种形式的座谈会127次,走访油田单位1011家次,油地双方沟通了思想,
增进了感情。 强化服务措施,化解工农矛盾,确保油田建设顺利进行。1月起,胜利
油田物探公司五大队在垦利县境内进行“富林西工区”三维勘探施工,项目施工总计
5000炮,涉及垦利县3个乡镇的100个村庄和稻改农场、公路、水利等多家单位;涉及
鱼塘、 蟹池3333公顷,桃园、冬枣林666.7公顷。县油区办工农工作人员共出动车辆
100车次, 跟踪服务。协调处理各类工农纠纷70起,既保证了油田施工顺利进行,又
维护了群众的利益。 北外环路施工地段西起辛河路,东到飞机场,全长22.68公里,
沿途涉及胜利采油厂油井6口、 电力线杆11根、管线24条;东辛采油厂管线11条、电
力线杆19根、 变压器1台、井站1座;电力总公司电力线杆16根;供水公司管线4条;
通讯公司通讯线杆16根; 集输公司管线7条。垦利县油区办工农工作人员到现场实地
察看,商讨拆迁事宜,较好地完成了工程初期需要拆迁情况的摸底。油田在东营区境
内施工的胜利电厂至九分厂东城变220KV输电线路工程, 全长11公里,36基铁塔,涉
及六户镇、黄河办事处的3个村居,仅黄河办事处万泉村就因7条高压线路形成走廊带,
致使该村36.7公顷土地废弃,施工过程中群众阻力大。东营区油区办工农工作人员积
极靠上做工作,协调处理各类阻碍施工纠纷15起,就经济赔偿与油田达成共识,保证
了铁塔基础与线路架设全部完工。2003年,全市油区系统工农工作累计协助油田施工
项目339项,处理各类工农纠纷306起,协调各类赔偿金1315万元。
2003年,市油区工作办公室把软环境建设与信用东营建设结合起来,举办有48名
职工参加的信用东营暨软环境建设知识考试和有16名职工参加的演讲会, 举办有6支
代表队18名队员参加的信用东营暨软环境建设知识竞赛等大型宣教活动。年内市油区
办引进投资项目7个,完成招商任务3900万元,超额1944万元。在谈项目3个,合同项
目1个,预计投资金额5000万元。编辑出版了《东营油区年鉴》(1996~2000年)。

(武洪德)

【老龄工作】落实老年优待政策2003年,市老龄办向市及油田各基层单位印发5000份
塑料挂图,在市内各报纸刊登优待规定。与东营电视台《法制时空》栏目组联合制作
一期关于《优待老年人规定》节目,加大优待老年人政策宣传力度。先后协调广播电
视、卫生、市政、交通等部门,研究制定落实优待政策的具体措施,在全省办发新版
老年优待证。至2003年底,已办证5万个,办证率位居全省前列。
基层老年组织建设年活动为加强基层老年组织建设,推动基层老龄工作,东营市
将2003年确定为“基层老年组织建设年”。整个活动确定5项目标任务:机构健全、
工作规范、活动经常、宣传到位、优待落实。活动分为调查摸底、试点示范、推广普
及、评选表彰4个阶段进行。经精心组织,全市基层老年组织建设取得显著成绩。一
是机构健全,老龄组织网络得到完善。县级老龄工作机构全部理顺,各乡镇(街道)党
委都以正式文件公布了乡镇(街道)老龄委成员、老龄办主任和村老年人工作委员会成
员,为基层老龄工作的开展奠定组织基础。二是日常工作规范,工作水平明显提高。
各级老龄办根据活动要求进一步建立健全老龄工作制度,工作有计划,活动有记录,
管理有制度。各级老龄组织工作机构有场所,有资料,有经费。老年人工作委员会成
员名单、工作职责、工作制度、优待规定“四上墙”。三是老年活动场所健全,老年
活动丰富多彩。乡镇和条件好的村建起“两室一场”,绝大多数村在文化大院中设老
年活动室,配置老年人喜欢的活动项目和活动用品。各基层老年组织经常组织老年人
开展喜闻乐见的活动,丰富老年人的精神文化生活,有的老年人自编自演各种形式的
节目歌颂党、歌颂社会,反映幸福生活,受到社会广泛赞誉。四是宣传力度加大,尊
老敬老氛围浓厚。各县区、乡镇(街道)都按照要求在明显的位置设立大型标志性宣传
牌,制作高质量永久性宣传标语;各县区将尊老敬老纳入村规民约,并将制作尊老敬
老标语纳入“文明诚信一条街”建设;各基层单位也结合实际,开展一系列各有特色
的宣传教育活动。五是优待政策全面落实,老年人得到实惠。各县区都制定具体措施
,全面落实优待政策。垦利县在老年人就医方面作出新规定,90岁以上老年人享受住
院费全免,70岁以上半价优惠的优待。六是各县区之间相互竞争,形成“比、学、赶
、超”的良好态势。“基层老年组织建设年”活动的开展,引起了省老龄办的高度重
视。省老龄办以办公室文件形式向各市转发东营市《关于开展“基层老年组织建设年
”活动的意见》。7月,省老龄办主任褚庆观来东营市检查指导工作时对东营市的做
法给予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
老年幸福工程2003年初,市政府将实施老年幸福工程列入为民办的十件实事之一
。老年幸福工程总投资6000多万元,主要包括有:一是投资1200万元在中心城建设建
筑面积6000多平方米的市老年人活动中心;二是投资1700万元在中心城建设一处高标
准老年公寓(东营市老年乐园),建筑面积1.2万平方米,设养老床位360张;三是投资
200万元在全市建设20处社区“星光计划”示范点;四是投资1832万元扩建乡镇敬老
院;五是为“五保”老人增发生活补贴,2003年起,市财政每年给予每个“五保”老
人200元生活补贴,并列入财政预算;六是为方便老年人和残疾人,投资1050万元搞
好无障碍设施建设。截止2003年底,为“五保”老人发放生活补贴项目已经全部落实
,市老年公寓项目、20处“星光老年之家”示范点建设项目、敬老院改扩建项目以及
无障碍设施建设项目已经基本竣工。各县区都建设了社会福利服务中心或老年公寓。
各乡镇加大敬老院改扩建力度,有的乡镇积极转变思路,将敬老院建设同老年公寓建
设结合起来,实行一院两制,既收住“五保”老人,又接纳社会老人,拓宽了供养资
金的供给渠道。
尊老敬老活动老人节期间,市领导深入县区,走访慰问部分敬老院和百岁老人;
在市直机关开展为期一年结对帮扶贫困老年人活动, 市直83个部门与全市150位贫困
老年人结成对子,为老年人解决生产、生活、医疗等方面的困难;组织开展全市老年
人体育健身表演活动,有120多名老年演员参加在清风湖畔的歌舞演出活动。
老龄宣传工作2003年,将老龄宣传工作列为“基层老年组织建设年活动”的重要
内容, 加大考核分值。全市共制作老龄宣传标语8000余条,投入资金100多万元。各
县区、乡镇驻地的显著位置设立大型标志性宣传牌,大部分村制作老龄宣传标语,全
市30%以上的村建立老龄宣传一条街。 加强与各新闻媒体的合作,由山东有线电视台
制作的反映东营市老龄工作的专题片《倾心事桑榆》,老人节期间在东营电视台播出,
在社会上产生良好反响。山东卫视《老友》栏目来东营市拍摄制作老有所养和老有所
为方面的典型人物事迹,在山东卫视播出。在“山东省老龄宣传报道奖”评选中,市
广播电台选送的《常玉香的健身情结》获二等奖,另有3件作品获优秀奖。

(崔金刚)

【史志工作】2003年,市史志办紧密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在切实做好修志
编鉴等史志常规性工作的同时,积极拓宽工作思路,努力寻求创新,选准工作切入点
,认真做好史志工作为现实服务的文章。东营市的史志工作已连续两年在全省史志系
统17个市的综合考核中获得第一名,实现历史性突破。
2003年,市史志办共征集文字资料100多万字,图片900多幅,编辑画册、年鉴稿
件文字量60多万字,审阅部门志稿文字量500多万字,成稿文字量300多万字、图片4
00多幅。至年底,《辉煌二十年》大型画册、《东营年鉴》2003卷相继出版发行。《
东营二十年大事记》一书已交付印刷。县区续修新志工作进展顺利。市直部门志的指
导审编、出版工作进入出成果阶段,年内有7部市直部门志出版发行。地情资料库建
设走在全省前列,全省县级地情资料库建设现场会在东营市召开,进一步加快了全市
地情资料信息化建设的步伐。
《辉煌二十年》大型画册编辑出版《辉煌二十年》大型画册是市委、市政府确定
庆祝建市20周年的六大重点项目之一,也是展示东营形象的重点工程。市史志办承办
后,将其列为全年的首要工作,主要领导靠上抓,各项任务落实到人,全办通力配合
。经过拟定方案、图片资料征集、组织采编设计、制作等多个环节,7月完成初稿。
报经专家、领导审定,9月底编辑完成并交付印刷。10月中旬,东营建市以来第一部
大型画册--《辉煌二十年》(分中、英、日、韩4种文字3个版本)由中华书局出版发行
。画册为8开本,设崛起篇、开放篇、文明篇、展望篇四大部分,通过300多幅精美图
片从不同的角度和层面,形象直观地向人们展示了东营建市20年来的发展成就。市委
、市政府将画册作为礼品赠给前来参加庆祝东营建市20周年大会暨经贸洽谈会的领导
、来宾等,得到一致好评。
续修新志工作按照省、市续修新方志工作纲要的统一部署,利津、广饶、垦利3
县的续修新志工作稳步向前推进。利津县组织召开续志工作会议,举办2期修志骨干
培训班,印发修志工作政策性文件5个,年内完成资料的征集工作。广饶县、垦利县
也先后组织召开续志工作会议,部署任务制订方案,征集资料工作已展开。
市政府确定的市直首批43个部门、行业志编修工作实现重大突破。2003年,市史
志办采取到部门讲课、单独辅导等方式,培训部门修志人;选聘修志专家干部协助审
编部门志;组织召开部门志调度会;向部门提供编审、出版等全流程的专项业务服务
,加快了修志速度,提高了志书质量。至年底,《东营市国土资源志》《东营市教育
志》《东营电力志》《东营市民政志》《东营市审计志》《东营市国税志》《东营市
林业志》7等部部门志先后出版发行,市人事志、检察志、公安志、建设志等10多部
志书也将付印出版。
《东营年鉴》2003卷2003年,市史志办按照“有创新、求特色、出精品”的总体
要求组织年鉴的编辑工作, 9月,完成编写任务交付印刷,10月上旬,由中华书局出
版发行。该书为大16开本,首设中、英文目录,中设特载、大事记、东营概况、政党
政务、人物等28个栏目,后设主题分析索引,卷内穿插设反映全市重大事件和发展成
就的彩色图片专辑。对2002年东营发生的重大事件在特载栏目予以集中反映,突出了
年度特色。
《东营二十年大事记》为全面、客观、真实地记载东营建市20年来改革开放和经
济建设社会发展中的大事、要事,展示全市各行各业发展的新成就,反映油地军校决
策者和建设者的奋斗历程,根据市委、市政府的安排,市史志办组织编纂《东营二十
年大事记》。6月,完成资料征集工作,认真做好资料的核实和核对,8月初形成30万
字的大事记送审稿,送交市领导和市史志编委会成员审阅。经反复修改,年底,该书
完成定稿,约30万字。该书主要记载了东营市20年来在政治、经济、文体等方面发生
的大事、要事。
东营市情资料库建设2003年,按照“市情资料库要上水平、上台阶”的总体要求,
对市情资料库网页从内容到形式进行全面改进。重新改版的市情资料库网站,由基本
栏目、 目、特色栏目、新闻栏目、专题数据库、服务指南其他连接等7部分组成。市
情基本栏目设有东营概况、政党政务、群团、军事、司法、经济管理、个体经济、农
业等27个子栏目;特色栏目设有重点推荐、东营特色、东营地图;有本地要闻、方志
信息、 公告栏3个新闻性栏目;专题数据库栏目则登载了全市已出版的各类志书、年
鉴等市情书籍30余部。 同时与省情资料库、省内16个市、市内5个县区情资料库等实
现链接。 至年底,市情资料库网站的入网资料达1000多万字。9月10日,东营市史志
办作为先进典型在会上作了经验介绍,并和5个县区史志办分别进行现场演示。

(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