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部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5&A=8&rec=35&run=13

【干部下派工作】市直机关第11批下派工作取得显著成效。下派干部共为当地引
进各类资金1.55亿元,其中无偿资金6710.3万元,贷款2206.7万元,招商引资6649.8
万元;修建柏油路71.87公里;新建扩建水库38座,新增蓄水能力853.9万立方米;
开挖沟渠175千米, 极大改善了当地的生产生活条件。通过在基层锻炼,下派干部丰
富了基层工作经验,增强了从事实际工作的本领。第11批下派干部已有30名得到提拔
重用, 其中,有11名被提拔到县级领导岗位。5月26日,市委组织部在市委大楼一楼
举办以“实践‘三个代表’,密切党与人民群众血肉联系”为主题的第11批下派工作
成果展。5月28~29日,《人民日报》以上、下两篇共计7800字报道东营市的干部下派
工作。6月2日,山东新闻联播以《下派干部成为东营农村建设小康社会的生力军》为
题, 报道了全市的干部下派工作。6月22日,《大众日报》以《真情写就誓言》为题
报道了东营市的干部下派工作。 7月10日,山东电视台公共频道播出长达35分钟的市
直机关第11批下派干部纪实片《情系这方热土》。
选派干部到上级机关挂职工作走向规范化、制度化。市委组织部专门出台《东营
市挂职干部管理工作暂行办法》 。3月21日,全市到上级机关挂职干部座谈会召开。
11月7日, 市委组织部在东营宾馆召开全市干部上挂工作会议,对全市选派干部到上
级机关挂职锻炼一年多来的工作进行全面总结,对选派第二批市直机关干部到上级机
关挂职工作进行安排部署。11月10日到14日,市委组织部副部长刘萍与市直有关部门
的领导到省里有关的9个部门、 单位进行走访。自2002年开展到上级机关挂职工作以
来,共有29个单位派出32名干部到17个国家部委、省直部门帮助工作,加强了与上级
机关的沟通联系,争取了上级部门的有力支持。挂职干部虚心学习,扎实工作,积极
宣传,提高了东营的知名度。
市委选派市直机关第12批下派干部到基层工作。6月9日,市直机关第12批下派干
部选调工作会议召开,安排部署市直机关第12批下派干部选调工作。市委常委、组织
部长王玉君到会动员并作重要讲话。市直机关第12批下派工作采取蹲点包村、部门联
系、到县区挂职、到乡镇挂职和到企业挂职、支援基层教育等6种形式,共选调316名
机关干部到基层工作。6月20日,市委、市政府隆重召开市直机关第11批下派工作总
结表彰暨第12批下派工作动员大会,市委书记、市人大主任石军作了重要讲话,市长
刘国信主持会议,市五大班子领导出席会议。会议放映了市直机关11批下派工作纪实
片《情系这方热土》,对做出突出成绩的16个先进单位、17个先进工作组、57名先进
个人进行表彰,欢送第12批下派干部到基层工作。
开展“捐书送科技下乡”活动。为切实提高群众的科技文化素质,增强农民依靠
科技致富的能力。 8月22日,市直机关“捐书送科技下乡”活动图书捐赠仪式在东营
区牛庄镇车里村举行。 共捐赠科技、文化、卫生、文学艺术、法律等各类书籍近8万
册。经过整理分类后,全部送到市直机关第12批下派帮扶的77个村。
山西省6名干部来东营市挂职。根据省委组织部统一安排,山西省阳泉市6名县级
干部(4名县区长、1名县委副书记、1名市计委副主任) 到东营市挂任县区领导职务,
时间为3个月。10月9日,在市烟草大厦举行欢迎仪式,市委副书记张传堂,市委常委、
组织部长王玉君出席了欢迎仪式。市委组织部先后组织挂职干部在全市广饶县、河口
区、东营区、利津县等地进行考察,组织他们到淄博、潍坊、青岛等地学习。
编辑《情系这方热土》。为庆祝建市20周年,集中展现全市干部下派工作成果,
使全市干部下派工作在推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更大作
用,市委组织部编辑出版《东营市干部下派工作文集--情系这方热土》。全书共25万
字,收集《人民日报》、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大众日报》等95篇有关下派工作的
各类报道、文章、图片及相关资料。是对东营市下派工作开展18年来的一次全面回顾
与总结。市委书记石军,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国信,市委副书记张传堂题词,市委常
委、组织部长王玉君作序。

(黄其军)

【理论武装工作】2003年,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学习宣传贯彻不断推向深入。
通过党委中心组读书会、集中轮训、理论报告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宣讲团、党
课集中教育、理论下基层等多种形式,推动了对中共十六大、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和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宣传工作的深入开展。获“山东省党课集中教育活动组织
工作先进单位”称号。先后邀请王珏、艾丰、王怀超等著名学者来东营市作辅导报告
,增强了理论学习效果。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在全省率先组织开展“学习先进找差
距,解放思想促发展”主题教育活动,营造解放思想、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浓厚氛
围。加强应用理论研究,围绕发展高效生态经济、建设山东加工制造业基地、深化“
信用东营”建设、发展文化产业等重点课题,推出一批研究成果,完成省社科“十五
”规划重点课题《山东省区域信用体系建设对策研究》。

【新闻宣传】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和重大部署,加强对新闻宣传的整体策划
,先后精心组织了学习贯彻省委、市委工作会议精神,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防治“非
典”,落实市委、市政府重大工作部署,重点工程建设战役,庆祝建市20周年等一系
列的宣传战役。
市外宣传和对外宣传工作取得很大成绩。在省以上新闻媒体刊播宣传东营的稿件
4200多篇。其中,在《人民日报》发表的《东营创新三问》、在《经济日报》发表的
《黄河三角洲崛起之魂》等重头报道引起强烈反响。在《大众日报》、省电台和省电
视台新闻节目中重头稿件刊播数量均在全省位居前列。在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中
国日报》《人民画报》《香港文汇报》、韩国《经济日报》等涉外及海外媒体发表报
道东营的稿件300多篇(条),其中庆祝建市20周年前夕,在中央电视台《走遍中国》
栏目播出大型专题报道《东营,一个城市的故事》,在市内外产生广泛影响。制作多
语种的市情画册、市情光盘等重要外宣品。通过扎实有效的市外和对外宣传,进一步
提高了东营在海内外的知名度和美誉度。
为提高舆论引导水平,全市新闻战线认真落实“三贴近”要求,改进会议和领导
活动报道,开展“写特色新闻、创名牌栏目”及基层采风活动,组织新闻工作者深入
基层,把更多的版面留给来自经济一线的报道,把更多的镜头对准群众,推出许多群
众喜闻乐见的鲜活报道,增强了新闻宣传的吸引力、感染力。加强对新闻宣传的宏观
管理,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确保了舆论导向正确。加强与油田宣传部门的工作协
调,统一新闻宣传基调,为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舆论环境。全市治理党政
部门报刊散滥和利用职权发行工作扎实稳妥,全年重点党报党刊发行任务圆满完成。

【社会宣传】精心组织了庆祝建市20周年的系列宣传教育活动,成功举办“辉煌20年
”大型图片成就展,比较全面、形象地展示了东营的发展历程和建设成就,也抢救了
一批珍贵的历史资料。全市有近6万人参观了展览,极大地凝聚了人心,鼓舞了士气
。坚持面向基层、面向群众,推出一批解放思想、奋发有为、干事创业的先进典型,
精心组织开展向优秀村支部书记王友成学习的活动,利用事迹报告会、演讲比赛、电
视展播等多种形式宣传典型,在全市掀起学先进、赶先进的热潮。王友成事迹成为全
省的典型,在中央和省新闻媒体进行重点报道,产生较大影响。

【精神文明建设】坚持从具体事情抓起,不断深化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在农村
,以实施文明信用工程为突破口,深化道德教育。2003年,全市已评出文明信用乡镇
14个、文明信用村441个、文明信用户66676个、文明信用企业49家、文明信用工商户
1814个。工程的实施,实现了农民增收、信用社发展、诚信意识增强、干群关系融洽
等“多赢”效果,得到中宣部、省委宣传部的充分肯定,获全省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奖
。农村文明信用户成为全省精神文明建设的品牌和亮点。在城市,以“双创”为契机
,以创建文明社区为突破口,开展系列创建活动,提升城市文明形象。在行业,深入
开展“文明行业”“文明服务厅”“文明市场”“诚信药店”等创建活动,组织开展
“行风评议”,办好“行风热线”,努力营造文明务实高效的服务环境。

【文化工作】坚持“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突出黄河口地域特色,大力推进精
神文化产品生产,努力繁荣文艺创作,涌现出一批富有时代特色和黄河口风情、为群
众喜闻乐见的精品力作。省委副书记王修智,省委常委、宣传部长朱正昌等领导专门
来东营市观看反映大开放、大招商、大发展的大型现代吕剧《潮涌黄河口》,给予充
分肯定。歌曲《口碑》在中央电视台播出,在全省精品工程展播中获一等奖。精心组
织庆祝建市20周年系列文化活动,“走进黄河口”“东营你好”等大型主题文艺晚会
圆满成功。歌手大赛、吕剧演唱会、书画摄影展以及广场文化活动丰富多彩,营造了
浓郁的喜庆氛围。推进文化事业单位内部改革。东营日报社、市电台、市电视台实行
干部竞争上岗,面向社会招聘了一批记者、总监,推进了人事、分配和管理体制改革
。市艺术团改革不断深化,内部活力进一步增强。组织文化产业的专项调研,学习先
进地区经验,文化产业发展有了新开端。引入市场机制,拍卖电视广告时段,开发频
道资源,推进文企联姻、艺企联姻,壮大了实力,增强了竞争力。事业建设有新进展
,建起山东吕剧博物院,县区建成各具特色的文化广场。加快了“百村科技扶贫图书
室”和村村通有线电视建设步伐。

(贾振华荆向民)

【统战工作】民主党派工作协助民主党派充分履行参政议政、民主监督职能。召
开市委换届人事安排情况通报会、驻东营全国全省人大代表、政协委员“话东营谋发
展”座谈会、统一战线各界代表人士“学习先进找差距、解放思想促发展”主题教育
活动征求意见座谈会、省、市委工作会议情况通报会、全市统一战线各界人士庆祝建
市2 0周年座谈会等各类会议, 使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党外人士及时掌握党和国家
及东营市的大政方针、重要会议、重大决策等情况,更好地发挥作用,献计出力。重
新确定各民主党派、工商联与政府序列对口联系的部门和单位,对联系的方式、方法、
内容提出新要求,促进了对口联系工作进一步开展,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参政议政的
渠道进一步畅通。组织各民主党派和工商联为全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建言献策。组
织各民主党派围绕市委、市政府中心工作,结合自身特点和优势选定重点课题深入开
展调查研究。积极支持鼓励各民主党派大力参与招商引资,开展以商招商、联合招商、
委托招商,先后参与或直接承办洽谈会,外出招商共150多人(次),涉及香港、日本、
台湾、韩国及广东、北京、哈尔滨、南京、西安等32个国家、地区和城市。指导、帮
助民盟和九三学社市委会机关分别建立健全领导班子议事决策制度、组织发展制度、
领导班子成员考核制度、后备干部考察培养制度等。通过会员座谈、走访了解、个人
述职等方式,加强对民主党派负责人、党外代表人士的年度考核。组织民主党派、无
党派人士开展社会公益活动,增强社会责任感。组织民盟、九三学社市委会积极参加
全市“三下乡”活动,并到东营区六户镇李宅村进行走访,开展送温暖和文化下乡活
动,为当地群众送去价值5000多元的VCD机和生活用品,书写对联2000余幅。5月,组
织全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防治“非典”捐款活动,全市各民主党派组织的部分成员
和市工商联的会员代表120余人一次性捐款11.59万元;民盟市委会为李宅村送去价值
3400元的预防保健药品。
党外干部及党外知识分子工作组织全市副县级非中共党员领导干部的公开选聘工
作,加强党外后备干部队伍建设。与市委组织部共同组织全市范围内(包括油田、石
油大学、济军生产基地)副县级非中共党员领导干部的公开选聘,有7人被聘用。一批
优秀的党外干部以突出的综合素质进入市委组织部和统战部的视野,建立了一支20人
左右的党外后备干部队伍,为今后党外干部的培养、选拔、安排、使用奠定良好基础
。继续做好特约人员工作。走访市监察局、检察院、法院等有关聘员单位,向他们积
极推荐特约人员名单,组织召开市直部分特约人员工作座谈会,分别听取他们对特约
人员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党外人士培训工作力度不断加强。举办五届新任市政协委员
培训班、全市统战系统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培训班,推荐统战成员参加省社会
主义学院的培训,选调1名党外领导干部参加赴港澳研讨班,选调2名中介组织代表人
士参加全省第一期社会中介组织党外知识分子代表人士理论研讨班。积极做好社会中
介机构中党外人士的统战工作。以律师和会计师事务所为重点,开展全市社会中介组
织调查,初步摸清全市社会中介组织的底数,了解掌握其中党外代表人士的基本情况
。同时,向市人事局、财政局、建委、司法局、审计局、工商局、经贸委、劳动保障
局、地税局等单位发出《关于推荐山东省社会中介组织党外知识分子联谊会理事(会
员)的函》,在广泛推荐的基础上遴选出3名优秀党外人士上报省委统战部。
非公有制经济和海外统战工作进一步做好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思想政治工作,推动
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健康快速发展。与市工商联联合下发《关于在全省工商联会员中深
入开展“同进共富奔小康”教育活动的通知》,转发省委统战部、省工商联《关于在
全省工商联会员中深入开展“同进共富奔小康”教育活动的通知》,召开全市非公有
制经济人士座谈会,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认真贯彻落实中共十六大精神,把思
想统一到省、市委工作会议精神上来,将力量凝聚到加快发展上来,积极争当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事业优秀建设者。引导广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积极参与、支持“非典”防
治工作,共捐款210万元。抓好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到东营区就非公有制企业党
建工作进行深入调研,召开私营企业主座谈会,大力培育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典型
,促进全市非公有制企业党建工作水平的提高。坚持重点对象联系制度,加强政治引
导,努力培养壮大非公有制经济代表人士积极分子队伍。开展机关干部联系民营企业
活动,科级以上干部每人联系一家民营企业,帮助加强民营企业党建工作及共青团、
工会等组织建设,促进民营企业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共同发展,努力培养
壮大非公有制经济人士积极分子队伍。组织与港澳理事的联谊交流活动,与港澳有关
商会、社团进行广泛的接触、联系。
民族宗教工作积极开展“民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深入开展党的民族宗教政
策和法律法规宣传教育。与市委宣传部、市民宗办共同组织开展全市“第三次民族团
结进步宣传月”活动,解决了回民群众关心的在东营市大、中专院校食堂设立清真窗
口问题等5件影响民族团结和社会稳定的难点、 热点问题;召开油地军校少数民族代
表人士座谈会;多方位进行宣传教育,在城区主要街道悬挂宣传条幅,印发宣传材料
3000多份,在全市各级各类学校安排播放少数民族风情纪录片12场次。开展农村宗教
工作调研,充实完善少数民族、宗教界代表人士档案。与民宗办共同对全市农村宗教
工作情况进行深入细致的调查, 摸清了农村信教群众的底数,建立起100人的少数民
族、宗教界代表人士档案库;查找出农村宗教工作中存在的薄弱环节,分析了原因,
提出加强和改进的建议、措施,形成《当前农村宗教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建
议》的调查报告。支持宗教爱国团体加强自身建设,指导和帮助市伊协、市“三自”
爱委会做好换届准备工作。认真做好全国、全省“两会”和省党代会期间少数民族、
信教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确保全市少数民族、宗教界的稳定。加强同宗教界代表人
士和宗教活动点负责人的联系,在市、县两级统战部下发《关于广交深交宗教界朋友
的通知》,开展广交深交宗教界朋友活动, 及时沟通信息,掌握动态,坚决抵御外来
宗教的渗透,防止突发事件的发生,有力地维护了社会稳定。
统战理论调研宣传和信息工作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突出“三个代表”
与统一战线理论研究、探索县区统战工作新途径、推进全市经济发展等重点、难点课
题,积极开展调查研究,全力抓好全省统战系统“四新工程”的组织推荐工作。搞好
统战工作重要会议和重大活动的宣传报道。转发省委两部一办《关于转发中央两部一
办〈关于加强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宣传的意见〉的通知》,全
市统战部门在各级报刊上发表文章、简讯230多篇(条) 。大力抓好统战信息工作。共
整理上报各类信息129条, 被省委统战部《统战简报》采用23条,中央统战部《统战
工作》 采用1条,整理编印部《统战简报》25期。以东营区为试点,抓好社区统战试
点工作,为在全市全面推开社区统战工作积累了经验。

(杨文娟)

【对台工作】对台经济工作2003年全市新批台资企业4个,合同利用台资额663万
美元, 实际利用台资额560万美元。圆满完成经贸洽谈会的各项工作,邀请并接待客
商53人, 签订合同项目2个、 协议项目4个,协议利用外资9096万元,合同利用外资
7796万元。定期对台资、台属企业走访调研,协调解决他们在办厂、生产经营中的困
难和问题,受到广大台商、台属的好评。协调解决台商徐向进的经营场所问题,使他
安心留在东营, 并追加投资500万元,创建普冠石油科贸有限责任公司。邀请中华无
线电协进会等17个经贸团组158名台商来东营市考察, 宣传了东营,增进了友谊,为
东营市与台湾的经济合作与交流打下坚实基础。协助有关部门做好台胞捐赠工作,全
年共接受台胞捐赠折合人民币约12万元。
交往交流工作2003年共接待台胞420人次,接待团组17批158人次,因私赴台18人
次,应邀赴台14批62人次,其中自组团组7批47人次,随团赴台人员7批15人次。各交
流团在台期间,拜会企业约70余家,并与台湾统一企业、宏基电子、“中石油”、生
象发等大企业进行接触, 密切了与这些大企业的联系,交朋友约500人。“非典”期
间,市台办对全市所有台资企业进行走访,向他们宣传“非典”防治知识、发放宣传
资料,建立联系网,要求他们每日将情况向市台办报告,切实做好防控工作,实现台
办干部、台商常驻人员、台资企业职工三个零感染。为妥善处理涉台突发事件,市县
(区) 两级台办与卫生、公安、610、旅游等部门建立涉台应急联络机制和涉台突发事
件应急预案。
对台宣传涉台教育工作年初,成立由市台办、外宣办、统战部、教育局、文体局
等11个单位组成的对台宣传指导协调小组,强化对台宣传的领导。在台湾《经济日报》
刊发市委书记、市长署名文章及招商优惠政策等资料,取得良好宣传效果。利用人员
入岛交流的机会,向岛内朋友发放画册、光盘约千余份。积极向“华夏经纬网”“山
东与台湾”网页提供稿件等,拓宽了宣传渠道,增强了宣传效果。编印《东营市台商
投资指南》宣传画册,丰富了对台宣传载体。11月,与教委、机关工委等单位联合举
办“台湾问题图片展”,共有50多个单位3600多名机关干部、部队官兵、大中小学校
师生及社会各界人士参观展览,使广大干部职工对台湾问题和党的对台方针政策有了
更加细致的了解。
台属工作积极组织引导广大台属发展经济,全年新增台属企业3家。配合省台办
认真做好全省十大台属企业的评选活动,全市有2家台属企业入选。

(张海霞)

【市直机关工委工作】2003年,中共东营市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充分发挥保证监督作
用,促进了机关各项工作任务的完成。
思想建设掀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举办13场学习辅导报告会
,近7000名党员干部参加学习;组织“国税杯”知识竞赛,收回答卷近9000份。各基
层党组织把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首要政治任务来抓,采取办班培训、座谈
研讨、参观学习、电化教育等多种形式和方法,确保学习任务的落实。
组织建设突出抓好《条例》和省、市委实施意见的贯彻落实。一是组织基层组织
建设情况调研,有针对性地提出加强和改进基层组织建设的意见和建议。二是加强基
层党组织班子建设, 全年共审批建立基层党组织3个,改选换届18个,调整充实党务
干部87人。三是认真贯彻发展党员“十六字”方针,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
上半年新发展党员64名, 审批入党积极分子120名。四是充分发挥党员在经济建设和
防治“非典”斗争中的先锋模范作用。下发《关于在防治“非典”斗争中充分发挥党
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牵头组织市直机关防治“非典”斗争中先进基层党组织、
优秀共产党员的评选推荐工作, 市直1个基层党组织、1名党员受到省委表彰;4个基
层党组织和12名党员受到市委表彰。组织市直机关庆“七一”座谈会,对市直39个先
进基层党组织、97名优秀共产党员、17名优秀党务干部进行表彰。五是认真抓好党务
干部和入党积极分子的培训。举办市直机关党务干部培训班、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各
1期,市直机关80名党务干部、285名入党积极分子参加培训。
精神文明、党风廉政建设认真落实精神文明建设目标管理责任制,深入开展群众
性的精神文明创建活动,2003年,工委被市委、市政府表彰为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考核
先进单位和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管理先进单位。认真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在市
直机关党组织和广大党员中开展“艰苦奋斗、廉洁从政”教育,重点抓了市直党政机
关、事业单位违反规定用公款为个人购买商业保险集中清理工作;进一步健全完善源
头治理和信访查处制度,认真做好来信来访和违纪案件查处工作。全年共查结人民来
信2起,谈话打招呼2人,较好地处理和解决了群众反映的问题。
群团工作机关工会组织开展送温暖救助困难职工活动、抗击“非典”全民健身活
动;妇女组织开展庆“三八”巾帼为民服务、抗非典宣传、送科技下乡、爱心献“春
蕾”、创建“巾帼示范岗”活动,庆“七一”联欢暨保健知识讲座;团组织开展“青
年创业”“青年文明号规范年”、青年志愿者服务活动和“五四”演讲比赛等。

(李志鹏)

【党校工作】教学工作认真贯彻落实全国党校校长会议精神,适应“大规模地培训干
部,大幅度地提高干部队伍素质”的要求,把全面落实“一个中心,四句话”教学新
布局和“实事求是,与时俱进,艰苦奋斗,执政为民”十六字方针紧密结合起来,大
力推进研究式的教和学,加强教学手段现代化建设,教学质量和教学水平显著提高,
办学规模进一步扩大。全年共举办各类主体班次36个,培训各级干部3204人,是党校
成立以来培训学员最多的一年,实现了党校办学的新突破。
科研工作按照“四个服务”的指导思想,紧密结合东营实际,进一步加大对关系
东营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研究力度,广泛深入地开展调查研究,科研成果数
量明显增加, 质量提高。在2003年度全市社科系统10项重点科研课题竞标中,有7项
中标,成为市社科战线的“亮点”。全年共完成市级重点课题7项,出版著作3部、教
材4部;发表省级以上论文20篇、市级论文15篇,其中《大众日报》2篇,全国核心期
刊4篇;获全省党校系统科研成果奖4项、市社科系统科研成果奖7项;有3篇论文在全
省“三个代表” 理论研讨会上获奖,3篇论文在建市20周年研讨会上获奖;完成调研
报告20余篇, 有3篇调研报告和理论文章被市委、市政府领导批转,较好地发挥了为
党委政府决策的智力支持和理论保证作用。
干部业余教育坚持“教学质量第一,社会效益第一,服务第一”的办学宗旨和“
理论、知识、能力、党性”四位一体的培训目标。本着巩固强项、强化弱项、完善缺
项的原则,抓住教师选聘、面授、考试、论文撰写等关键环节,进一步强化学员管理
,认真组织好教学,业余教育教学水平有新提高。圆满完成2001级中央党校函授本科
班、省委党校干部业余教育本科班和2001级省委党校研究生班、干部业余教育专科班
共计349人的毕业论文指导工作及2003级业余班次406人的招生工作。
机关建设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学习教育活动、党的十六的大精神集中
教育活动和“学习先进找差距、解放思想促发展”主题教育活动。干部人事制度改革
力度不断加大,组织开展了公开选聘副县级干部、科级职位资格竞聘和专业技术人员
竞聘上岗工作,初步建立竞争上岗、择优聘任的用人新机制。开展了一系列岗位练兵
活动,提高了服务水平。积极开展“双创”工作,加大美化净化亮化力度,继续保持
“绿化先进单位”和“省级卫生先进单位”荣誉称号。综合教学楼建设进展顺利,整
个工程的主体已经完成,预计2004年下半年可交付使用。大力进行教学和办公手段现
代化建设,建好用好远程教学网和校园网,投资18万元新建两个较高标准多媒体教室
、购置20台较高配置微机,多媒体教学全面普及,办公条件进一步改善,促进了教学
科研及管理水平的迅速提高。

(刘秀峰)

【信访工作】2003年,全市信访工作牢牢抓住为群众解决实际问题这一根本,全
力推进信访“网底工程”建设,不断强化措施,创新机制,努力实现重心和责任“两
个下移”,信访工作取得可喜成绩。与上年相比,全市受理来信来访总量下降15.9%。
其中,受理来信下降26.1%;接待来访分别下降5.6%和35.1%。来市集体访分别下降19.
8%和37.1%。全市信访案件按期处结率97.6%。上级要结果案件的查结率100%。市要结
果案件的报结率100%。利津县、垦利县被省委、省政府授予信访工作先进县称号。
 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市委常委会4次听取信访工作情况汇报,
多次召开专题会议、调度会议,研究解决信访工作中的重要问题。各级党政领导亲自
处理群众信访案件990件起, 解决了大量群众关心的问题。同时,市委、市政府为市
信访局增设督查科, 新调入4名工作人员, 选派5名选调生,加强了工作力量;拨出
300多万元专项资金建设高标准的接访中心办公楼, 拨出18万元建设信访办公自动化
系统。 各县区共为信访局增加9个编制,选调7名工作人员,提拔重用7名信访干部,
建设了较高标准的接待场所,微机拥有数量均达到4台以上。
基层基础工作不断强化。按照市委、市政府关于建设信访工作“网底工程”的部
署,强化了三大体系。一是建立健全领导责任体系。进一步严格市、县、乡党政“一
把手”负总责、分管领导“一岗双责”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将每月至少处理一件信
访问题制度扩大到县区党政分管领导和乡镇(街道办事处)党政一把手。二是强化基层
和部门工作体系。在村级,成立信访民调组织,配备了信访信息员;在社区,明确了
信访工作人员;在乡镇,配齐专职信访办主任;在部门、单位,健全业务科室,充实
工作力量。三是健全工作制度体系。制定出台《关于市级机关归口分工处理人民来信
和接待来访的规定》等,进一步完善信访排查、公开接访、依法分流、信访终结、目
标管理等制度,规范办信、处访运行程序。积极开展“三无”乡镇创建活动,全市“
三无”乡镇达到85%以上。大力推行信访承诺制度,利用各种媒体公开向群众承诺,
确保群众反映的问题在基层得到妥善解决。
集体上访、越级上访、重复上访和上访老户4个重点得到有效解决。一是抓好“
三个一批”,控制和减少集体上访。对潜在的群体性矛盾,关口前移,防范控制了一
批;对已发生的集体上访,加强督查督办,急事急办了一批;对群众关注的热点问题
,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主动化解了一批。二是认真开展专项治理工作,解决重复
信访和上访老户问题。省委、省政府交办给东营市的到省进京上访老户和写信大户绝
大多数已结案稳定。三是大力推行群众逐级上访制度,切实减少越级上访。在全省通
报的到省进京上访中,东营市数量最少。
调研、督查、回访3个环节进一步强化。2003年,先后开展信访问题集中调研活
动、企业专题调研、城市信访工作调研活动,为市委、市政府决策提供了依据和参考
。在市以上报刊杂志发表理论和调研文章260多篇,提供信访信息700多条,东营市被
省评为信息调研先进单位。努力发挥好督查职能,对重点案件全部督办。坚持回访制
度,全市信访案件回访率达到100%。
重点时期的信访保卫工作成绩突出。全国全省“两会”、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
以及市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八一”和市庆期间,深入基层排查信访不安定因
素,强化对重点事、重点人的防范措施,加强信息工作,派出得力人员进京到省值班
,把好最后一道防线。在“非典”疫情面前,及时下发《关于严格控制群众越级上访
和集体上访的紧急通知》,严把苗头排查、信息报告、超前宣传、问题解决、责任落
实五关口,切断了疫情通过上访传播的渠道。
大力加强信访干部队伍建设。开展“四及时、六不让”活动,提高信访工作效率
和服务质量;开展建设“信用信访”活动,实行信用信访“全程控制法”,对每一起
信访案件,从接访、督查、处理到回访全过程,落实信用承诺制度,以实际行动打造
“信用信访”品牌。

(任志平)

【党史工作】2003年,在市编审委员会的领导下,经过市党史工作者近两年的努
力,10月,《中共东营地方史》第一卷由中共党史出版社出版发行,填补了市党史工
作的一项空白。 《中共东营地方史》第一卷以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为指导,
以党的历史决议为准绳, 全面反映中国共产党东营地方组织自1923年有党的活动到
1949年建国期间的光辉历史。 该书在全省党史系统2002~2003年度优秀成果评选中被
评为一等奖。
为庆祝东营建市20年,编写出版《中共东营市委重要决策选编》(1983~2002年),
该书在全省党史系统2002~2003年度优秀成果评选中被评为三等奖。
市县(区) 两级党史部门深入调查研究,选定“三农”工作走在全市前列的6个乡
镇作为典型。 编写出版《“三农”现代化之路》资政丛书东营卷;成为丛书3个市级
专题卷之一,丛书的编写工作走在全省前列。省委党史研究室对东营市的整个组织工
作给予充分肯定,并将东营市的做法通过简报在全省推广。完成《山东省民营企业家》
大型画册等资料征编工作,开展了《难忘的岁月》一书基础资料征编工作。
党史宣传教育工作路子拓宽。 2003年9月,正式开通“东营党史”网站。网站共
设党史成果、理论宝库、党史书刊等15个信息栏目以及重要时政等动态栏目,涉及基
本理论、重大决策、时政要闻、党史成果、党史音像资料等多方面内容,成为一个综
合性的党史工作和研究平台。通过党史网站大力弘扬东营地区各级党组织领导人民取
得的丰功伟绩,全面介绍党史工作“存史、资政、育人”的理论与实践,集中反映全
市党史工作和党史研究状况,为领导决策提供借鉴,为党史工作者提供阵地,为广大
党员干部、青少年学习党史提供理论、史料帮助,大大拓宽了党史宣传教育的领域和
范围。围绕重大事件和重要领导人诞辰纪念日,积极开展宣传教育活动。上半年组织
了“执政党执政规律”理论研讨征文活动,共征集论文40余篇。下半年组织了“纪念
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征文活动, 共征集论文50余篇,其中7篇入选全省优秀论文。在
党史网站开设“执政党执政规律” “纪念毛泽东诞辰110周年”“十六届三中全会”
等3个动态专题,促进了党史成果转化。

(宋国富)

【老干部工作】2003年,市委老干部局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全省老干部工作先进集
体,被市委、市政府授予市级文明单位称号。全市老干部系统获省级以上各类表彰1
5人次。
2003年底, 全市共有离休干部1384人,其中市直305人,县区1079人,机关事业
离休干部938人,企业离休干部446人。享受正厅级待遇的1人,副厅级待遇的5人,县
处级待遇的426人, 科级以下的952人。全市离休干部平均年龄76.6岁,年龄最大的9
4岁, 年龄最小的68岁,80岁以上的老干部261人,占19%;70岁至79岁的1101人,占
80%;69岁以下的22人,占2%。生活不能自理的530人,占总数的38%。
落实政治待遇一是组织老干部开展政治理论学习。全市各级老干部部门采取灵活
多样的方式方法,继续组织广大老干部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中共十
六大精神,省、市委工作会议及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方便学习,印发单行本,
并将学习资料送到年老体弱、行动不便的老干部家中,使他们能够及时了解到党和国
家的大政方针。各级老年大学充分发挥思想阵地作用,突出政治理论知识的教育,加
强老干部的思想政治工作。为进一步强化学习效果,邀请专家、教授为老干部做专题
报告,全年共举办各类报告会15场次。二是加强老干部党支部建设。积极指导督促各
级老干部工作部门,根据老同志的身体状况、居住地等因素,本着方便就近,因地制
宜的原则,组建老干部党支部。在资金、活动场地、学习资料等方面给予大力支持,
并积极帮助和指导老干部党支部开展活动。全市共有离休党员1075人,离退休党总支
7个, 党支部101个,党小组259个,形成完善的老干部组织网络,较好解决了“有党
员无组织,有组织无上级”问题。三是积极组织老干部参加庆祝建市20周年活动。围
绕庆祝建市20周年, 先后组织200余名离退休老干部分批分次参观科英集团、东营经
济开发区、市法院、利津黄河大桥等一批全市经济建设的亮点以及建市20周年成果展,
组织部分离退休市级老领导出席建市20周年暨经济贸易洽谈会。各县区也组织老干部
视察本地工农业生产。使广大老干部充分了解建市20周年来取得的巨大成就,进一步
激发了他们参与经济建设的积极性。举办“全市老干部庆祝建市20周年书画展”,共
收集作品300余幅,130余幅优秀作品进行展览,参观人数2000余人。四是加强老年教
育工作。全市各级普遍加大投入,市、县区老年教育网络更加完善,并逐步向乡镇延
伸。至2003年底,全市建起市级老年大学1处,县级老年大学5处,乡镇老年学校7处,
在校人数1208人,老年教育覆盖面和受益面进一步扩大。老年大学为老干部学习理论、
增长知识、增进身心健康、开展有益活动、发挥力所能及的作用提供必要的场所,创
造良好的环境和条件。 2003年7月,市老年大学首届学员毕业。为首届学员举办学习
成果展,邀请市委、市人大、市政府、市政协的领导出席毕业典礼,参观了他们的学
习成果,受到市领导的好评。下半年,在总结首届老年大学成功经验的基础上,根据
老干部的意见,开设书画、养生保健2个专业,招收134名学员。2003年,市老年大学
在校学员204人。
落实生活待遇一是完善离休干部“两费”保障机制。每季度组织有关人员到县区
和市直有关部门进行督促检查,督促各级各部门认真解决离休干部“两费”问题,做
到离休干部离休费及时足额发放,医药费按规定据实报销。二是提高企业离休干部生
活待遇。借鉴省直、济南、青岛的做法,结合东营市的实际情况,参照机关事业单位
离休干部生活待遇发放标准,一次性提高企业离休干部生活待遇,企业离休干部人均
月增资647元。同时规定今后凡是企业与机关事业单位离休干部生活待遇再出现差距,
由劳动保险事业处测算,逐次解决。彻底解决了企业离休干部与机关事业离休干部生
活待遇不平衡问题。三是开展节日与经常性的走访慰问活动。每逢仲秋、老人节、元
旦、春节等节日,各级普遍开展送温暖活动,让老干部时时感受到党和政府的关心。
同时,加强与老干部的沟通与联系,开展经常性的走访活动,及时了解老干部的生活
和身体状况。市委老干部局规定市直老干部工作者每周至少与老干部联系一次,东营
区、河口区实行工作人员固定联系法,经常为老干部买衣送药,帮助解决实际困难。
四是组织老干部开展健康查体。 3月,积极与市人民医院、市防疫站协调,免费上门
为老年大学全体学员进行健康查体,建立起健康档案。在防治“非典”期间,及时取
消所有大型集体活动,活动由室内转向室外、集体改为分散,指导老干部科学健身,
取得很好效果。五是认真做好老干部来信来访工作。高度重视老干部来信来访,对每
一次来信来访进行详细的登记备案。实行“首问责任制”和“服务承诺制”,做到老
干部的来信来访件件有着落,事事有回音。全年共接待老干部来信来访20件次,全部
妥善处理。
老干部活动2003年,各级老干部工作部门普遍加大对老干部活动场所的建设力度
,通过改建、扩建或新建扩大活动面积,改善环境,增加活动项目。各级依托活动中
心,在老干部自娱自乐的基础上,本着“形式多样、注重实效”的原则,组织老干部
广泛开展富有特色、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充实老干部的精神文化生活。先后举办“
东营市老年人第二届地掷球比赛”“庆祝建市20周年老干部书画展”“老年大学秋季
运动会”等大型活动,积极组织老干部参加省、市组织钓鱼、门球等比赛,都取得较
好名次。各县区及市直有关部门也积极组织老干部开展各种文体活动,极大地丰富了
老干部的文化生活,实现老有所乐。
2003年,认真贯彻落实省、市委工作会议精神,下半年,在全市老干部中开展“
我为加快发展建言献策”活动和“老有所为、奉献社会”活动,鼓励老干部力所能及
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再做贡献。有的老干部自愿担当起社会治安巡视员,维护社会稳
定;有的老干部担当中小学生的校外辅导员,教育下一代;家在农村的老干部拿出钱
支援农田水利建设,帮助农民致富奔小康;更多老干部发挥自己社交广泛的优势,积
极参与招商引资,为全市经济建设做出积极贡献。
宣传与调研2003年,加大老干部工作典型培养和宣传力度。垦利县“老干部自然
减员递补制度”“东营区‘三个一’献爱心活动”“河口区太平乡老干部党支部建设
”“我市老年大学发挥阵地作用”等经验在全省老干部系统得到推广。各级老干部部
门宣传报道员在《老年教育》《情况交流》《老干部工作通讯》《老干部之家》《大
众日报》《东营日报》等报刊杂志发表稿件120余篇,稿件采用率居全省前列。组织
人员就“离退休老干部实现终身教育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先后召开座谈会1
0余次,发放调查问卷200余份,形成内容详实的调研报告及时上报省委老干部局,受
到省局领导的好评。

(桑金东白高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