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5&A=8&rec=34&run=13

【中国共产党东营市第三次代表大会】2003年2月26日至3月1日在东营宾馆召开。大
会的主题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与时
俱进,奋发有为,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
大会议程:(1)听取和审查中共东营市第二届委员会的报告。(2)听取和审查市纪
律检查委员会工作报告。(3)选举中共东营市第三届委员会。(4)选举新一届纪律检查
委员会。
石军代表中共东营市第二届委员会作题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为全
面建设小康社会,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而努力奋斗》的报告。报告共分7个部分:(1
)过去五年工作的回顾;(2)面临的形势和奋斗目标;(3)推动经济跨越式发展;(4)提
高人民群众生活质量和水平;五、加强民主政治建设;(6)发展繁荣先进文化;(7)加
强和改进党的建设。
大会通过《关于中共东营市第二届委员会报告的决议》和《关于市纪律检查委员
会工作报告的决议》。大会以无记名投票方式,选举出由35名委员、7名候补委员组
成的中共东营市第三届委员会,选举出由23名委员组成的市纪律检查委员会。
市三届一次全会选举石军为市委书记,刘国信、聂绍光、刘曙光、韩宝光、张传
堂为副书记,李长君、谭成义、吕雪萍、周燕明、王玉君、田振玉、于永初为常委。
市纪委一次全会选举刘曙光为市纪委书记,许本让、李桂华、王观花为副书记。

【市委其他重要会议提要】2月16日,全市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暨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
市再动员大会召开。市领导石军、刘国信讲话,韩宝光主持会议,吕雪萍、王洪胜、
张秀香、陈胜、王玉君、刘赞杰、赵立祥,胜利石油管理局副局长孙奎荣,东营军分
区副政委王炳海出席会议。
3月17日,市纪委二次全会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和党的十六大精神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中纪委二次全会、省纪委三次全会精神,研
究部署今年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市委书记石军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
书记、纪委书记刘曙光向全会作工作报告,并代表市委、市政府与各县区、市直各部
门、单位签订《2003年党风廉政建设目标责任书》。市领导张传堂、姜振邦、吕雪萍
、周燕明、王玉君、于永初、张秀香、阎君山、陈胜、曹连杰、周连华、赵立祥等出
席会议。
4月10日,2002年度全市招商引资总结表彰暨2003年度招商引资工作动员大会召
开。市委书记石军,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国信,胜利油田有限公司总经理李阳,石油
大学党委书记郑其绪分别讲话。市领导聂绍光、韩宝光、陈锡山、姜振邦等,济军生
产基地副主任王海春及市直各部门、单位科级以上干部在黄河影院主会场参加会议。
会议还在各县区、胜利油田、石油大学设立分会场。石军在讲话时要求,各级各部门
、单位要把招商引资工作摆上更加突出的位置,进一步加大推动力度,确保招商氛围
更加浓厚,指标任务超额完成,项目质量明显提高,引进外资快速增长,招商环境显
著改善;要广造宣传声势、再掀宣传热潮;要大胆开拓进取,加大奖惩和监督力度,发
挥领导带头作用,努力实现招商引资的新突破。刘国信在讲话中强调,今后一个时期
,要继续坚持“三并举、三突出”的工作思路,在全民招商的基础上,把招商引资的
主攻方向和着力点放到境外招商、专业招商、油地校联合招商、园区招商和环境招商
上来,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凝聚方方面面的力量,推动招商引资再上新水平,实现新
突破。
4月15日,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就全市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作
出部署。在外地考察的市委书记石军,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国信专门就贯彻省委书记
张高丽关于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的信和全国、全省关于防治非典型肺炎会议精神作了
批示,要求各级领导一定要高度重视,精心组织,统筹安排,采取切实有效的措施,
认真做好防治工作。市委副书记韩宝光传达了省、市领导的信和批示精神,市委常委
、副市长谭成义传达了全国非典型肺炎防治工作会议和全省领导干部会议精神,并就
做好下一步的防治工作提出要求。市委副书记聂绍光主持会议。
5月9日,全市防治“非典”工作会议召开。主要是贯彻落实中央关于“一手抓防
治‘非典’这件大事,一手抓经济建设这个中心不动摇”的指示和全省防治“非典”
工作会议精神,研究部署全市下一步“非典”防治和经济社会工作,并部署在全市集
中开展“学习先进找差距、解放思想促发展”主题教育活动。市委书记石军,市委副
书记、市长刘国信分别讲话。会议由市委副书记聂绍光主持,市委副书记韩宝光传达
了全省防治“非典”工作会议精神,市委副书记张传堂就主题教育活动进行了部署。
6月10日,中共东营市三届二次全委会议举行。市委书记石军,市委副书记刘国
信、聂绍光、韩宝光、张传堂以及31名市委委员、4名市委候补委员等出席会议。不
是市委委员、候补委员的市级领导班子成员,市纪委常委,市直各部门、单位主要负
责人,各县区委书记、县区长列席会议。会议学习贯彻了省八届五次全委会议和省委
工作会议精神,审议通过《中共东营市委关于解放思想奋发有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
的决定》。会议就全市对省委两个会议精神的学习贯彻进行安排部署。
6月10日,市委工作会议召开。主要是贯彻落实省八届五次全委会议和省委工作
会议精神,学习借鉴苏、浙、沪等先进地区的经验,进一步动员全市广大党员干部群
众,再掀解放思想的新高潮,再谋加快发展的新举措,再鼓奔康致富的新干劲,促进
全市经济超常规、跨越式发展。市和油田、石油大学、济军生产基地领导石军、刘国
信、聂绍光、韩宝光、张传堂、曹耀峰、郑其绪、王延书等出席会议。
6月20日,市直机关第11批下派工作总结表彰暨第12批下派工作动员大会召开。
市委书记石军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国信主持会议。市领导刘曙光、
张传堂、姜振邦、吕雪萍、王玉君、苏荣桂出席了会议。会上,对市直机关第11批下
派工作先进单位、先进工作组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
7月3日,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召开。主要是传达学习全省领导干部会议精神,全面
部署在全市进一步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市委书记、市人大常
委会主任石军在讲话中强调,兴起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新高潮,具有重大
而深远的意义,要按照中央和省委的统一部署,不断把学习贯彻工作引向深入,解放
思想,奋发有为,跨越发展,为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率先提前基本实现现代化而
努力奋斗。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国信主持,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曙光传达了全省
领导干部会议精神。市委副书记韩宝光、张传堂、于树健,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姜振
邦等出席会议。
7月19日至23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在东营宾馆举办读书会。主要是深入学习
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胡锦涛同志“七一”重要讲话、《“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学习纲要》和江泽民同志的一系列重要论述,结合省委、市委工作会议精
神和东营实际,进一步提高思想认识,增强干事创业、加快发展的紧迫感、责任感,
提高驾驭全局、执政为民的能力。
10月22日,中共东营市三届三次全委会议举行。主要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为指导,认真学习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和省八届六次全委会议精神,听
取市委常委今年以来的工作报告,研究安排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工作。出席会议的
有市委委员33人,市委候补委员4人;不是市委委员、候补委员的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
书记,市政府党组成员、副市长,市纪委常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秘书长,各县
区长,市直有关部门、单位主要负责人列席会议。会议通过《中共东营市三届三次全
委会议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十六届三中全会的决议》。
10月24日,全市加快发展现场会议在广饶县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是:以中共十
六届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贯彻落实全省加快发展现场会议、生态省建设动员大会、
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工作会议精神,学习借鉴烟台等兄弟市的先进经验,进一步动
员全市上下解放思想、奋发有为、干事创业,再掀加快发展的新高潮。市委书记、市
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军,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国信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纪委
书记刘曙光主持会议。市委副书记张传堂、市政协主席陈锡山、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姜振邦出席会议。
12月1日,市委召开党管武装工作会议。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东营军
分区党委第一书记石军出席会议并就做好全市党管武装工作、加强国防建设提出要求
。市委副书记于树健主持会议,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吕雪萍,市委常委、秘书长周
燕明,市委常委、东营军分区政委于永初参加会议。
12月23日,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召开。会议传达学习全省领导干部会议精神,要求
全市上下要深入学习贯彻胡锦涛总书记在山东视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切实把思想统
一到胡总书记重要讲话和全省领导干部会议精神上来,把中央和省委的要求落实到具
体工作中去。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石军主持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
刘国信传达省委书记张高丽在全省领导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
曙光,市委副书记韩宝光、张传堂、于树健出席会议。

(刘爱军)

【市委重要文件提要】2003年4月16日,市委发出《关于追授王友成同志“优秀党支
部书记”荣誉称号及在全市开展向王友成同志学习活动的决定》(东委〔2003〕44号
)。主要内容:一是学习王友成迎难奋进、开拓进取、奋发有为的时代精神,二是学习
王友成舍己为公、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三是学习王友成率先垂范、艰苦
奋斗、清正廉洁的优秀品质。
5月8日,市委发出《关于在全市集中开展“学习先进找差距,解放思想促发展”
主题教育活动的意见》(东委〔2003〕50号)。主要内容:一是深入开展解放思想、更
新观念的教育,切实解决妨碍发展特别是招商引资的思想观念问题,牢固树立只要有
利于招商引资、推动东营发展就敢闯敢干的思想观念;二是深入开展抓住机遇、加快
发展的教育,切实解决精神状态方面存在的问题,真正形成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三
是深入开展转变作风、为经济发展服务的教育,切实解决软环境建设方面存在的问题
,努力营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5月20日,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环境的意见(试行)》(东发
〔2003〕7号)。主要内容:一是激励干事者;二是保护创新者,三是鞭策落后者,四
是追究诬陷者,五是惩治腐败者。
5月21日,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加强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意见》(东发〔2
003〕6号)。主要内容:一是充分认识加强环境和发展综合决策的重要性;二是加强
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的范围;三是加强制度建设,规范环境与发展综合决策行为;四
是明确职责,全面落实环境保护目标责任。
8月8日,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招商引资工作奖惩的暂行规定》(东发〔2003
〕15号)。主要内容:一是任务指标分配对象和原则;二是考核对象和奖惩办法;三是
组织实施。
9月18日,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东发〔200
3〕16号)。主要内容:一是统一思想,提高认识,切实增强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
紧迫感和责任感;二是统筹城乡规划建设,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三是统筹城乡投入
,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四是统筹城乡市场体系建设,畅通要素资源流动渠道
;五是统筹城乡社会事业发展,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六是统筹城乡就业,加快农村
劳动力转移;七是统筹城乡社会力量,形成支持“三农”的强大合力。
10月29日,市委发出《关于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意见》(东发〔
2003〕18号)。主要内容:一是深入学习领会,切实把思想认识统一到十六届三中全
会精神上来;二是深化经济体制改革,为经济社会更快更好发展提供体制保障;三是
突出工作重点,努力促进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四是关心群众生活,切
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和问题;五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切实加强对改革发展的领导

12月5日,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快民营经济发展的补充规定》(东发
〔2003〕20号)。主要内容:一是进一步简化审批程序,放宽市场准入条件;二是财
政和用地扶持政策;三是融资政策;四是鼓励下岗失业人员创办民营经济;五是鼓励
民营企业创品牌;六是优化民营经济发展环境。
12月12日,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建立和完善决策目标执行责任考核监督机制
的实施意见(试行)》(东发〔2003〕21号)。主要内容:一是建立和完善民主科学的决
策目标机制;二是建立和完善权责明确的执行责任机制;三是建立和完善严格奖惩的
考核监督机制。
12月16日,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东发〔20
03〕22号)。主要内容:一是充分认识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意义;二是明确
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和目标任务;三是加快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政策和措施;四
是加强和改进对县域经济社会发展的领导。
12月24日,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转发《市纪委、市委组织部关于实行县(
处)级领导干部述职述廉制度的办法(试行)》(东办发〔2003〕21号)。主要内容:一是
述职述廉的指导思想;二是述职述廉的对象;三是述职述廉的主要内容;四是述职述
廉的时间、方法和步骤;五是述职述廉的组织领导。

(刘涛)

【市委办公室工作】调查研究取得丰硕成果。2003年,重点围绕全市改革、发展、稳
定的重大问题和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及外出学习考察,拿出有
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取得一批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调研成果。全年共撰写调研、考
察报告和理论文章82篇,其中在省部级以上刊物发表18篇。《实施统筹城乡发展战略
,加快农民奔康致富步伐》《实行“三调整”,确保“双胜利”》等调研文章以省委
《工作情况交流》印发,在全省引起较大反响,《关于浙江省县域经济发展情况考察
报告》《关于发展我市旅游业的思考》等多篇考察报告,为市委决策提供了参考依据

文字综合工作成效显著。着眼于求新、求实、求高,努力在吃透上情、了解外情
、掌握下情上下功夫,注重做好与东营实际相结合的文章,文稿的思想性、针对性、
指导性进一步增强。主要起草了市第三次党代会、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市直机关党建
工作会议领导讲话等各类文稿443篇、计185万字。完成《关于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环境
的意见》《关于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等一批重要文件,撰写的《做奋发有
为的领导者》《适应入世新形势,加快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等部分文稿,
分别在国家级、省级报刊发表。
信息主渠道作用进一步发挥。注意把及时、准确、全面地反馈决策过程中出现的
重要情况及苗头性、预测性的信息,作为办公室政务服务的重要一环,贴近领导思路
,不断提升信息服务层次和质量。全年编发《东营信息》260期、《东营大事记》12
期、《信息清样》60期、《信息调研》26期,其中《广饶县蒜薹销售形势严峻》《四
大污染源严重威胁东营河,油田排污问题亟需协调解决》等一批信息进入领导决策,
市领导批示达80件次;报省信息1140条,被省采用量居全省第四位,比上年提高两个
位次。防治非典时期,坚持每天编发防治非典工作特刊,为领导及时了解掌握疫情态
势和防治措施,发挥了重要的“耳目”作用。
督查力度进一步加大。始终把督促检查作为办公室工作的重中之重来抓,不断创
新督查工作思路,改进督查方式,加大督查力度,有力地促进了市委决策的贯彻落实
。主要对市委工作会议、全市招商引资工作等重要会议确定的105项任务立项督查。
编发《督查专报》48期,被省采用5篇,其中《东营市“十突出、十加快”推动经济
跨越发展》专供省委常委参阅;编发《东营督查》14期、《领导参阅》7期;办理领导
批示件637件、请示报告31件;办理政协提案24件,政协委员满意率100%。
高质量地完成一系列重要活动和重大接待任务。按照新形势、新任务对办公室提
出的新要求,积极探索办公室工作规律,适时调整工作思路,服务领域进一步拓宽,
服务层次进一步提高。圆满完成市第三次党代会组织筹备工作;积极组织参与抗击“
非典”有关工作,办公室被评为全市防治“非典”先进集体,3人记三等功,成功筹
备组织了20周年市庆暨经贸洽谈会,并协助石油大学举办建校50周年庆典;承办各类
接待980批、1万余人次,其中接待副部级以上领导60余人次,姜春云、周永康等中央
二类接待2次,承办、协办全国、全省大型会务活动等15次。
机要、保密工作再创佳绩。市机要局被评为全省党政机要工作先进单位,并获“
市级青年文明号”荣誉称号。及时、安全收发、办理电报6526份,采编网络信息1.8
万余条,录制视频资料1200小时,维护设备130余台次。自行开发的“山东省党政机
要综合信息网络办公服务系统”在全省机要系统推广应用,并获山东省党政机要科技
进步一等奖;研制的“党政办公通用信息系统”在办公室内部正式开通使用,并获东
营市科技进步二等奖。市保密局被评为全国保密工作先进单位,1人被评为全国保密
工作先进个人。组织开展了保密宣传月、保密理论研讨、保密知识演讲和板报展4项
宣传教育活动。完成党校7个班次保密教学任务。开展重点部位、要害部门的保密检
查和涉密业务审批管理工作。有32篇(条)稿件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山东保密》采
用量居全省首位。
日常运转高效、规范、有序。文秘工作:累计制发市委及办公室各类文件441件,
编发《东营工作》5期、《东办通报》29期、《工作情况交流》11期、会议纪要43期
。文件处理及时、规范,网上发文、传文工作进展顺利,实现了全市连续14年无短缺
密级以上文件,档案管理被评为全市先进单位。值班工作:坚持24小时昼夜值班,累
计下达通知、组织各类会议580个,及时编排《市委领导今日活动安排》,保证了上
情下达、下情上报。公务、收发服务及时周到。保卫工作:配合有关部门接访393次、
7804人,加强对办公大楼、鞠园小区及楼前广场管理,圆满完成三级“两会”期间和
市委、市政府重要会议的安全保卫任务。人事工作:认真执行干部人事政策,及时办
理人员调配、干部任免、年度考核、工资管理、人事档案整理及人事报表等工作。圆
满完成办公室年度工作计划、主要工作目标制定及工作总结等有关文稿起草任务。认
真做好办公室内部会议活动的组织协调服务工作。财务工作:严格执行财经纪律和财
务制度,搞好会计核算、监督,合理运用资金,财务管理、会计报表、清产核资、劳
动工资统计等多项工作被评为全市先进单位。行政管理及后勤服务工作:加强机关行
政管理,搞好后勤保障供应和职工福利。开展“争创安全生产先进单位”“争创优秀
驾驶员”活动,全年累计安全行驶86万多公里,2人分别获得省、市优秀驾驶员荣誉
称号。文印工作优化服务,确保了质量。
机关建设迈上新台阶。扎实开展“学习先进找差距、解放思想促发展”主题教育
活动,对原有规章制度和工作程序重新修订完善,狠抓各项整改措施落实。抓好党员
干部教育和理论学习,干部职工的政治理论素质明显提高。抓好党风廉政教育,严格
落实党风廉政建设责任制和责任追究制。组织开展“送温暖、办实事”等各项活动,
精神文明建设、软环境建设、“信用东营”建设、计划生育及工会、妇女工作成效显
著。办公室机关党委被评为全市党务工作先进单位,2人被评为全市优秀党务工作者
和模范共产党员。市委办公室被市委、市政府授予2003年度综合考核先进单位称号并
记集体二等功。
招商引资任务超额完成。全年共引进落实山铝水泥、山水集团、东营望海软件园
等较大招商引资项目16个,大力推进横店草业、清风湖公园和垦利永安陵园等在建项
目建设,经考核认定到位外来固定资产投资1.6亿元,完成市分配任务的298%,累计
引进招商项目60多个,投资额6亿多元,连续4年超额完成招商引资任务。
深入扎实地做好包村工作。上半年,圆满完成垦利县永安镇二十村的帮扶工作,
办公室包村组被评为全市先进帮扶单位,1人被评为先进个人。下半年,办公室第12
批下派工作组进驻垦利县董集乡东户村,协调资金30多万元,实施农业综合开发、建
设养殖示范小区和修筑村庄道路等各项工作已全面展开,帮助困难群众13户,受到县
乡村领导和群众的一致好评。

(杨清林)

【政研工作】2003年,市委政研室按照“服务大局、服务决策”的要求和“多出成果
、多出精品”的工作目标,在谋全局、议大事、当高参上下功夫,努力提高工作质量
和效率,全年共完成各类文稿282篇,约计140万字。
文字综合工作。按照市委领导的要求,努力增强文稿的思想性、指导性、针对性
和可操作性,文字综合服务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共参与起草市委领导讲话、发言材
料、汇报提纲、理论文章等231篇,约计100万字。先后起草市第三次党代会、市委工
作会议、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等一批重要会议材料,受到市委领导
的充分肯定和社会各界的一致好评。在2003年全市优秀社科成果评选中,市政研室有
6项成果分别获得一、二、三等奖和优秀奖。
政策研究工作。在深刻领会上级政策精神的基础上,准确把握全市实际,力求工
作思路的创新和政策措施的配套,进一步做好结合文章,政策研究水平有新提高。全
年共起草市委、市政府文件8个。为推动全市掀起“解放思想、奋发有为、干事创业
、跨越发展”的热潮,起草《关于进一步解放思想奋发有为加快现代化建设步伐的决
定》。根据全市率先在全省探索实施的统筹城乡发展、营造干事创业良好环境等重大
举措,起草《关于加快推进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意见》《关于营造干事创业良好
环境的意见》等文件。这些政策文件的制定出台,对于全市的建设和发展发挥了重要
的推动作用。
调查研究工作。充分发挥政研室的职能作用,创新调研方式,完善调研工作机制
,调动市直部门、县区调研力量,努力构筑大调研工作格局。一是组织协调好对全市
重大问题的调研工作。根据全市实际,围绕战略性、全局性、方向性的重大问题,经
市委同意确定了11个重大调研课题。对这些重大问题的调研,积极加强组织和协调,
确保工作的顺利开展。11个课题形成调研报告15个,全部以“送阅件”的形式送市各
大班子领导及有关方面参阅,并编印成册,年终组织开展督查考核。二是抓住重点问
题开展调查研究。围绕市委的总体思路和重大部署,针对制约全市建设发展的突出矛
盾和问题,积极开展调查研究,提出了许多切实可行的对策建议,为市委、市政府决
策提供了重要依据。主要对全市园区经济创新与发展、县域经济发展、农村税费改革
、金融环境、农村劳动力转移、民间投资、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高新技术产业发
展、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生态城市建设等情况开展了调查研究。全年开展调查研究1
7项,形成调研报告17篇。绝大部分对策建议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充分肯定,进
入市委、市政府决策。三是注重开展典型调研。对基层一些好经验、好做法及时进行
总结概括,用于指导和推动工作。
充分发挥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职能作用。紧紧围绕全市“三农”工作
,积极搞好调查研究、政策研究和文字综合服务工作;认真完成市委农村工作领导小
组交办的各项任务,切实做好有关组织协调工作;积极主动地与省委农工办的加强联
系和通报情况。全年共开展调查7项,起草政策性文件6个、综合性文稿26篇。
党刊编辑工作。坚持“贴近市委、服务基层,研究政策、引导舆论,交流经验、
促进工作”的办刊宗旨,在指导性、时效性、可读性和特色化上下功夫,办刊质量和
水平进一步提高。全年编发《东营通讯》14期,除每月一期外,还配合市委工作会议
、建市20周年等重大部署和重大活动,编发增刊2期。与全国200多个中等城市加强联
系,定期交流党刊,拓宽了信息渠道,扩大了东营的影响。
招商引资和包村帮扶工作。全年共引进外来投资项目11个,到位外来固定资产投
资1398.26万元,占全年任务的213.80%,被市委、市政府授予“2003年度招商引资工
作先进单位”称号。在包村帮扶工作上,选派骨干力量,继续做好利津镇太平村联系
点工作,引导和扶持群众调整产业产品结构,进一步拓宽致富门路。积极开展宣讲十
六大精神及走访群众、慰问老党员和贫困户等活动。发动全室捐款1500元,解决了村
里3名贫困学生上学难的问题。通过包村帮扶,真正使群众得到实惠,干部受到教育

(臧民杰)

【基层党组织建设】农村基层组织建设。(1)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一是出台《中
共东营市委关于开展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三级联创”活动的实施意见》《关于“五个
好”乡镇党委和基层满意的县区部门创建标准和考核办法》。在市、县区两级成立活
动督导办公室,加强对活动的督促检查工作。二是加强农村党员干部教育培训。依托
先进乡镇、先进村和龙头企业建立64处农村党员干部培训基地;先后选送1800多名农
村干部到山东农业大学等高校培训,提高了农村党员干部服务群众、带领群众共同致
富的本领。三是积极探索加快农村经济发展的路子。把开展“三级联创”活动与强村
富民结合起来,紧紧围绕主导产业,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大力实施“公司+农户
”工程,推行“订单”农业,加快了农业产业化步伐。至年底,全市农业龙头企业发
展到315家,有13万农户进入产业链经营,带动了畜牧、水产、蔬菜、冬枣、牧草等
特色产业的发展壮大。按照市场化运作方式,积极发展股份制企业,大力发展农村二
、三产业,提供更多的就业岗位,大幅度转移农村富余劳动力。通过盘活集体资产、
搞好社会化服务、发挥区位优势搞开发、加强油地共建等方式,多渠道增加村级收入
,不断增强为民办事的能力,提高了村级组织的凝聚力、战斗力。四是进一步规范村
级工作。全面推行村务大事议决制度,积极探索实行村级工作“阳光”操作,使村民
参与村级事务管理的渠道畅通,村级工作透明度和决策科学性提高。改革村级财务管
理制度,通过推行农村会计委派制、选聘制、代理制,加强对村级财务的管理。五是
指导县区创新活动载体,开展“争星升级创‘五好’”、对农村无职党员“设岗定责
”等活动,促进了党组织和党员作用的发挥。(2)农村党员干部科技知识培训工作。
对全市农村党员干部科技知识培训基地建设情况全面调研,制定《全市农村党员干部
科技知识培训规划》和《关于组织实施农村党员干部科技知识培训“三五”工程的意
见》,并在广饶县召开全市农村党员干部科技知识培训基地建设现场会。认真做好省
级农村党员干部科技培训示范基地的申报、推荐和扶持资金的争取工作,年内2个基
地被列为省重点扶持对象。积极争取市财政列出专项资金100万元,在全市规划建设
10个农村党员干部科技培训示范基地。(3)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前期准备
工作。2003年,东营市被上级列为全国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试点市。全市各级
党委对远程教育试点工作高度重视,严格按照上级的要求部署积极开展试点工作,组
织专门力量对全市接收站点情况、现有教育资源情况等进行调查摸底。先后3次召集
有关单位召开座谈会,对有关问题进行讨论和论证,并结合实际,制定指导性、操作
性强的《全市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实施方案》。8月6~8日,中央、省远程教育
试点办公室调研组到东营市就试点工作进行调研,调研组对东营市的试点工作给予充
分的肯定。实际工作中,切实加强教学、管理和技术保障“三支队伍”建设,组织有
关人员参加中央党校和省里关于远程教育工作的专题培训;在东营职业学院举办专题
培训班,对各乡镇的管理、教学、技术骨干进行专业技术培训。
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工作。一是严格落实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建季报制度,加
大督导力度,进一步建立健全非公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至12月底,全市共建立非公
有制经济组织党组织的279个,占应建的97.5%。先后向不具备建立党组织条件的非公
有制企业派驻党建工作指导员322名。二是指导县区开展活动,为非公有制企业党组
织和党员发挥作用提供载体。东营区开展以“建好核心,凝聚人心,保证中心”为主
题的“三心”活动;广饶县开展“新型经济组织党建工作规范化建设”活动,增强了
工作的实效性。三是开展非公有制企业党组织负责人培训需求调查活动。根据省委组
织部要求,分别对职工人数在501人以上、101~500人、100人以下(含100人)的企业党
组织负责人分类发放调查问卷,并向省委报送了专题报告。
城市社区党建工作。一是加强组织领导。实行县区领导联系街道社区制度,加强
工作调研,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县区、街道、社区层层签订目标责任书,完善“区委
-街道工委-社区党支部”一级抓一级,一级促一级的社区党建工作责任制。二是加大
社区干部培训力度。坚持集中培训和岗位培训相结合、赴发达地区参观考察和横向学
习交流相结合,学历教育和非学历教育相结合的方式,定期组织对社区干部进行培训
,形成统一规划、分级负责、分层办班、按需施教的培训教育格局。全市共举办社区
干部培训班3期,培训社区干部260多人次。三是进一步健全管理机制。制定并下发《
社区党组织工作细则》,健全社区党建工作制度、党员管理制度、社区党组织联席会
议制度、党员联系户制度、三会一课制度、社区党员守则,并汇编成册,发放到每个
社区。
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工作。一是认真做好党员发展、教育和管理工作。积极推行发
展党员公示制和责任追究制度,进一步规范发展党员工作程序,提高发展党员工作质
量,改善党员队伍结构。全年共发展新党员1852名,其中,35岁以下的1371名,占7
4%;高中以上文化程度的1417名,占76.5%;工作在一线的1180名,占63.7%;发展妇
女党员460名,占24.8%。开展向王友成学习活动。制定下发《关于认真开展向王友成
同志学习活动的意见》,通过报刊、电视等新闻媒体,对王友成的先进事迹进行广泛
宣传,各基层党组织通过组织生活会、座谈会、报告会、党课等多种形式,组织广大
党员干部深入学习宣传王友成的先进事迹和崇高精神,认真搞好对照检查,自觉做到
学先进,见行动。积极创新党员教育管理载体。在农村无职党员中探索推行“设岗定
责”“党员活动日”制度;在社区党员中探索推行“双重管理”制度;选择东营区进
行试点,探索完善建立“党员服务区”的做法,为加强党员教育管理,发挥党员先锋
模范作用搭建了舞台。二是组织开展全市党员队伍思想状况问卷调查工作。按照省委
组织部要求,在全市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学校、农村中抽取745名党员参加问卷
调查。专门制发《致全市参加党员队伍思想状况问卷调查党员同志的一封信》。至4
月30日,745份调查问卷全部寄出,并向省委组织部写出报告。三是认真做好整顿软
弱涣散党组织和理顺党员组织关系工作。对不同系统、不同行业党组织和党员状况进
行调查摸底。共排查出软弱涣散党组织67个,其中,班子不健全的33个,占总数的0
.86%;软弱涣散的25个,占总数的0.65%;瘫痪状态的9个,占总数的0.23%。针
对排查整理出来的突出问题,坚持边调查边解决问题的原则,指导抓好对软弱涣散党
组织的整顿建设和党员组织关系的理顺工作。
纪念建党81周年活动。一是对抗击“非典”工作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
进行推荐表彰。及时总结、上报全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在防治“非典”工作中发挥作
用的情况,认真做好受省委表彰的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推荐工作。市卫生
局党委和2名党员被省委表彰为抗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基层党组织和优秀共产党员
。组织全市防治非典型肺炎工作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共产党员推荐表彰工作,对20个
先进基层党组织和40名优秀共产党员进行命名表彰和奖励。“七一”前,向战斗在防
治“非典”工作一线、生活困难的70名党员发放生活困难补助。二是向建国前入党的
老党员发放慰问金。春节前夕,向2074名建国前入党、无工资收入、生活困难的老党
员发放慰问金20.74万元。“七一”前夕,协调市通信公司党委组织党员、中层以上
干部捐款,对170名建国前入党、生活困难的老党员进行走访慰问。三是组织参加党
员干部之友等3家杂志社开展的“学习党的十六大文件知识竞赛”活动,东营市获集
体组织奖,38人获个人优秀奖。

(李正林)

【领导班子与干部队伍建设】圆满完成县区领导班子换届工作。抽调精干人员组成5
个工作组,由市委组织部领导带队,对5个县区进行监督指导,各工作组严格按照有
关法律和上级有关部署要求,及时掌握大会动态,有针对性地做好工作,整个选举工
作进展顺利。5个县区组织提名的156名县级领导班子成员全部全票或高票当选。
切实加强市直部门领导班子及干部队伍建设。年初,派出6个考核组对80个市直
部门、单位领导班子进行年度考核,参加测评人员4924人,发放测评票4924张,收回
4901张,共有476名县级干部参加这次述职和测评,对“基本适应”和“不适应”票
较多的9个领导班子、“基本称职”和“不称职”票较多的50名领导干部进行重点考
核。考核结束后,根据市委常委会研究的意见,向市委、市政府有关领导汇报了重点
班子的考核情况,向80个单位逐一反馈了考核结果。依据考核情况和各单位、部门实
际,对市直部分单位、部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考察调整,期间共组织考察组1
9个86人,到94个单位考察105人。根据工作需要,及时调整充实部分县级领导班子和
领导干部。通过调整,一批政绩突出、群众公认的干部得到重用,一批文化层次较高
、工作能力较强、综合素质较高、有培养前途的优秀年轻干部走上领导工作岗位,为
县级班子建设增添了活力。同时,对在一个单位或岗位任职时间较长的干部作了交流
,对不协调、不团结、群众意见大、工作比较被动的班子进行调整充实,解决了部分
班子存在的问题。2003年,共调整县级干部296人,提拔92人,其中正县17人、副县
75人;交流37人;改任非领导职务30人,其中正县10人,副县20人;离职42人,其中
正县15人,副县27人。
进一步深化干部制度改革。继续探索完善考察预告、差额考察、试用期制、任前
公示、工作实绩报告、干部聘任制、竞争上岗、干部考察责任制等制度。全年实施考
察预告117人,其中2人由于反映问题较多且调查属实被取消任用资格;任前公示127
人,其中1人改任非领导职务;实行试用期干部92人,对试用期满的125名县级干部进
行考核,对考核测评中“延长试用期”和“免除试用职务”票超过20%的5名干部进行
组织函询;实行试用期满干部谈话制度,由组织部领导对2003年试用期满的42名干部
进行谈话。实行工作实绩报告制度,对试用期满干部的测评,由述职改为述绩;对推
荐提拔人选,考察时要求提交工作实绩报告,并在所在单位进行公示;部门、单位呈
报干部,同时要求提供干部的工作实绩报告。在下半年的干部考察工作中,要求46名
考察对象提交工作实绩报告,并在所在单位进行为期一周的公示。在2003年实行的公
开选聘工作中,要求1641名报考者提交写实性工作实绩报告,对进入考察范围的70名
干部的工作实绩报告进行公示。指导市直27个单位和部门进行中层领导干部竞争上岗
,涉及科级干部237名。积极探索领导干部选拔任用工作责任制。创新并推行《单位
党组(党委)推荐领导干部登记表》和《个人向组织推荐领导干部登记表》制度。坚持
实行干部考察责任制,推行《干部考察责任书》制度,严格落实干部考察责任追究制
,赋予考察组行使职权开展考察、决定拟提拔人选等权限,使考察组责权分明,为干
部选拔、使用、升降等方面提供了更为有效的依据。《人民日报》推广了东营市实行
的《干部考察责任书》制度。在干部考察和考核过程中运用先进的标准化微机测评系
统,增强了考察结果的准确性。
认真做好省委组织部确定的3项干部人事制度改革试点工作。根据省委组织部要
求,加强对东营区、河口区、垦利县3个试点的调度和督导,起草有关文件,先后召
开两次调度会议,对工作进展提出建议,2003年底,试点工作已取得初步成效。其中
东营区负责的党政领导职务任期制试点工作,出台了相关文件,对干部任期作出明确
规定,对相关70多名干部进行调整。2003年6月,省委组织部调研组来东营市就3项制
度改革进行调研,对这项工作给予充分肯定。
积极推进干部选拔任用制度改革,实行公开选拔党政领导干部聘任制。2003年5
~6月,通过公开选聘,选拔25名副县级领导干部。全市共有1641名干部参加笔试,1
19人进入面试范围(4人并列),70人进入考察范围。根据综合成绩和考察情况,聘任
25名副县级领导干部。这次公开选聘,在考选形式、职位设置、考选方法、考察方式
等方面进行系列创新,规定对公开选拔的领导干部先实行一年半的聘用期。制定出台
《东营市选聘制县级干部管理暂行办法》,以市委办文件形式下发,对24名党政领导
干部实行聘用制管理,签订《选聘制县级干部聘用合同书》。聘用期满,经考核考察
合格,再办理正式任用手续,这样既严把考选干部的“入口”,又疏通了“出口”,
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了“一考定终身”等问题。

(梁海伟)

【干部教育】大规模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培训。2003年初,大幅度增加主体班
次的办班数量,市、县区两级都增加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专题研讨班。8月,制
定印发《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实
施意见》。在全省17个地级市中率先召开市级干部教育暨党校工作会议。全市全年共
举办和参加各类干部培训班225期次,参训干部69377人次。其中脱产培训一周以上的
32211人,一周以上一个月以内的17759人次,一个月以上3个月以内的5234人次,3个
月以上的1201人次。县级干部脱产培训3天以上1581人次,一个月以上的857人次,2
个月以上115人次。
政治理论培训。4月7~23日,抽调206名县级干部连续举办5期“三个代表”重要
思想和中共十六大精神专题研讨班,每期3天。自9月1日至10月24日,分6个专题连续
举办6期县处级干部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专题轮训班,每期5天,轮训县处级干
部793人。6期轮训结束后,立即举办一期补训班,补训未参训和缺课2天以上的干部
共58人。2003年全市在职干部参加政治理论各种班次的学习达到32082人次,其中“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十六届三中精神培训19407人次,培训时间1周以上的3600人次

常规班次培训。2003年,市委组织部共直接选调市内主体班次16个,共选调干部
1292人,其中县级干部1135人次。省委组织部及上级部门班次16个,共71名学员参训
。全年共选送中央党校学员2名,省委党校学员52名,赴美国培训学员2名,赴新加坡
培训学员2名,其他培训学员13名。同时,推荐5名副科以上干部报考省委党校研究生
班,考取1名。11月初,市委组织部与有关部门联合出台《关于加强信息化与电子政
务培训的通知》,对开展信息化与电子政务培训工作在全市进行部署。
高层次人才培训。3月,市委组织部选送24名优秀中青年干部赴美国伊利诺伊大
学进行为期两个月的国际经济管理培训。制定了严格的学习和管理制度,专门召开赴
美预培训会议,多次召集学员支部班委成员开会,研究制定各种应急情况处理预案,
保证在美培训任务的顺利完成。培训结束回国时,正是“非典”疫情严重时期,市委
组织部积极做好防护工作,认真执行隔离政策,按照规定严格进行12天的隔离观察。
在隔离观察期间组织学员撰写学习体会和总结,对国内外培训的意见和建议形成材料
共50多篇,计20多万字。9月中上旬,组团到美国就培训基地情况进行考察,并就下
一步继续合作的有关情况进行交流。
县级干部理论考试。年初下发《关于印发2003年度县级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内容的
通知》,提出理论学习和考试考核的具体要求。10月,增加了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等
有关内容。12月初,下发《关于举行2003年度县级干部理论考试的通知》。12月27日
,采取集中考试、开卷答题的形式,在市直机关和县区分别设立9个集中考场,组织
全市815名年龄在56周岁以下的正县级干部和54周岁以下的副县级干部参加考试。1月
12日,在市委大楼多功能厅组织全市57名未参加2003年度县级干部理论考试和第一次
考试不及格人员进行补考。
调研督导检查力度加大。2003年,组织开展3次大规模的调研活动。一是对全市
在职干部教育培训情况进行全面调研。统一发放《干部教育培训机构调查表》,对各
培训机构的基本情况进行调查了解。二是开展组工干部培训的调研。形成以《当前组
工干部培训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对策》为题的调研报告。三是在市委党校主体班次中
开展3次干部教育培训问卷调查。全面征求学员对干部教育培训的内容、形式、管理
、选调方式、时间安排、课程设定、研讨专题、教学方式、讲授水平等10个方面的意
见,形成《部分培训班学员问卷调查报告》。10月和11月,分别到5个县区和12个市
直综合部门,对干部教育培训工作进行现场检查督促和面对面指导,形成《各县区开
展大规模干部培训情况的检查报告》和《市直单位开展大规模干部培训情况检查报告
》。

【知识分子工作】开展人才调研。一是完成人才规划调研任务。就新时期人才工作的
11个专题进行调研,形成2.3万字的调研报告。二是开展前瞻性研究。市委组织部、
市人事局、科技局联合开展《东营市人才资源开发战略研究》科技攻关课题。研究提
出东营市2003~2010年人才资源开发的战略目标和对策建议。三是开展科技培训专项
调研。调查企业300多家,发放问卷200余份,根据调研情况,制定了《2003年东营市
科技管理人才培训方案》。
合理引进配置人力资源。2003年,共举办各类人才交流会32次,接待用人单位1
500余家,人才14000人,提供就业岗位8600多个,实现就业3000多人;不断扩大人事
代理范围,共代理档案3000余份,代理人员1800余人;引进市外本科以上高层次人才
322人,吸引市外高层次企业管理人才和技术人才70人,聘请市政府顾问57人。坚持
引智与引才并重。继续加强对上年海外留学人员项目洽谈会签约项目的跟踪落实,有
30多个项目取得良好进展。全年共实施引智项目23项。努力推进产学研结合,先后举
办石油大学专业项目推介会、东营市与省农科院科技合作座谈会、市高新技术成果推
介会等5次重点科技合作活动。组织论证了12个新上重大工程项目;市政府和省农科
院签订了全面科技合作协议;大连理工大学在东营市建立技术转移中心。油地校合作
不断深入,三方技术合作合同达到18项。国际科技合作取得突破,分别与匈牙利、俄
罗斯、美国、巴基斯坦相关科研院所实施5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4个项目获得国家和
省支持。2003年全市联建科研机构14家,转化项目81项。
强化工作措施,充分发挥职能。一是强化制度措施。结合本市实际,对全市高层
次专家和优秀人才有关情况进行统计摸底,有针对性地制定出台《关于建立领导干部
及组织部门联系专家制度的意见》。下发《关于推荐“市级领导及市委组织部联系专
家”的通知》,在全市范围内推荐市级领导及市委组织部联系专家。经筛选确定推荐
专家70名。结合市委组织部开展的“八个一”活动,首选17名专家为组织部门联系对
象。对东营市已出台的《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工作的意见》,进一步
明确了责任分工,重点抓督导落实工作。二是加强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建设。建立专业
技术人才信息库,为加强对专业技术人才的管理服务打好基础。加强专业技术人员管
理,推行评聘分开、竞争上岗。2003年推荐、申报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个,享受政府
特殊津贴人员4人,呈报正高级材料23份,副高级材料740份。组织开展非公有制企业
职称评审工作。共开设工程、经济、会计等7个系列,全市1385名非公有制企业专业
技术人才参加评审,评审通过高级职称204人,中级职称503人,初级职称542人。三
是严格选聘,合理使用,做好科技副职工作。2003年1月,组织进行科技副职专项调
查。至年底,全市各县区都选聘了科技副县区长,各乡镇都选聘了科技副乡镇长,一
些地方还配备了两名以上的科技副职。充分挖掘科技人才在政府工作中的参政议政的
潜能,对有技术水平和管理才能人才大胆使用,直接转任到党政领导实职。
努力提高素质,加强教育培养。2003年8月,制定印发《关于深入学习贯彻“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加强全市干部教育培训工作的实施意见》,提出对专业技术人员
5年累计脱产培训时间不少于2个月,并明确了培训渠道、培训形式和责任分工。200
3年,结合大规模干部培训,对国家公务员、事业单位管理人员、专业技术人员和企
业管理人员进行分类培训。全市6600名国家公务员参加依法行政知识普及培训,并组
织了考试。举办专业技术人员和企业经营管理人员培训班31期,参加培训人员3490人
。组织43名科技企业管理与技术人员到清华大学进行专题培训,并在市内举办6期科
技企业管理与创新培训班,培训人员500余人次。市内各企业也加强对知识分子特别
是优秀人才的培训力度。据不完全统计,2003年,市内企业自行开展面向各类专业技
术的人员的培训30余次,培训人员近万人次。全市各县区和市直综合管理部门累计培
训各类知识分子39316人次,其中专业技术人员30243人次,企业管理人员4326人次,
企业专业技术人员4747人次。另外,为加强知识分子的日常学习与管理,还按照省委
组织部要求,认真做好《科研院所现代管理知识精读》和《知识分子工作手册》的征
订工作,都超额完成任务。
认真落实政策待遇,提供服务保障。一是落实有关待遇。2003年,市委、市政府
《关于加强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工作的意见》(东发〔2000〕9号)规定,为全
市107名符合条件的高层次人才兑现了特殊津贴和安家费待遇。联系市人事局、市科
技局、市财政局等部门,协调落实了拔尖人才津贴。在科研项目的立项上,对拔尖人
才和乡村优秀科技人才也都优先考虑。二是关心知识分子生活。积极为拔尖人才解决
子女入学、住房、就业、职称评定和医疗保健等方面的一些具体困难,认真接待受理
知识分子的来信来访。2月,召开知识分子代表座谈会,研究知识分子工作。12月,
组织慰问部分拔尖人才、知识分子代表。三是面向科技知识分子抓好管理与服务。广
大科技企业和科技人员,发起成立市发明协会、市科技企业协会、国际科技合作交流
中心等组织,为广大科技企业、科技人才提供技术创新和信息交流等服务。市科技企
业协会发展企业团体会员140多家,个人会员120余人,并建立协会网站和会刊。发起
成立东营市百姓科技信息研究所和东营市农业科技信息协会,建设了集互联网络、报
刊资料、声讯服务等多种服务手段于一体的“全市农村科技信息服务体系”。2003年
底,服务系统已覆盖全市1200多个村庄,发展科技示范户16800多家。

(董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