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人民政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5&A=7&rec=46&run=13

【市政府全体会议】2002年8月27日,市政府召开全体(扩大)工作会议,会议
主要是以江泽民总书记“5·31”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总结2002年以来的政
府工作,部署2002年后4个月的经济工作,按照“三个代表”要求,适应新的
形势,研究进一步加强政府自身建设问题。同时,也是一次市政府廉政建设
工作会议。

【市政府常务会议提要】2002年,第四届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共10次。
1.第4—15次:1月25日召开。传达学习张高丽同志在省政府全体(扩大)会
议上的讲话精神,听取全省外经贸工作会议精神、以市政府名义表彰有关问
题的汇报,研究拟提交市四届五次人代会审议的《政府工作报告》(讨论稿)、
《东营市2001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执行情况与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
发展计划草案的报告》(讨论稿)及给予徐柏林开除公职处分问题。
2.第4—16次:1月31日召开。听取关于东营市2002年财政预算安排意见的
汇报,研究拟提交市四届五次人代会审议的关于东营市2001年财政预算执行
情况和2002年财政预算草案的报告(讨论稿)、东营市行政机关负责人安全管理
奖惩暂行办法、东营市安全管理工作责任制规定和市五交化站职工安置费发
放有关事宜。
3.第4—17次:2月20日召开。研究加强城市管理的有关文件,听取全省
人事工作会议精神、春节后全市性重要会议活动初步安排、有关人事任免事
项和2001年度督查考核有关问题的汇报。
4.第4—18次:3月17日召开。听取关于2002年城市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初步
安排情况和加强项目资金管理的意见、全省审计工作会议精神、调整全市城
市供水价格、东营市房地产开发建设用地清理整顿工作实施意见、清理市政
府规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情况、东营市驻地部队随军家属就业安置意见、
建立政府公报制度及市四届人大五次会议代表议案转为建议有关情况的汇报,
研究东营市殡葬管理办法和东营市市级劳动模范管理暂行办法等事宜。
5.第4—19次:5月30日召开。研究东营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在全
市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工作的决定(讨论稿)、东营市黄河三角洲国家生态经济
示范区建设总体规划、对2001年度出口退税工作给予奖励、落实高层次人才
待遇经费及做好市政府会议组织工作和公文处理工作有关问题。
6.第4—20次:6月26日召开。研究东营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东营
市城市房屋拆迁补偿标准、市鸟展馆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补助费、东营市行政
效能投诉处理暂行办法、部门申请经费、成立东营市区域卫生规划工作领导
小组和关于2001年度市级财政预算执行及其他财政收支情况的审计结果报告
等事宜。
7.第4—21次:7月27日召开。研究成立黄河三角洲(东营)林纸结合项目建
设领导小组、东营市特别重大安全事故应急处理预案、东营市党政机关事业
单位工作人员因公出国(或赴港澳)审核审批暂行规定、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
进金融服务支持中小企业发展的意见、建立财政集中支付中心、投资入股胜
利油田国际石油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东营胜利工业园建设、新录用城市执法
人员工资发放、制定颁布《东营市公务员信用守则》、成立东营市渤海碧海
行动计划项目推进小组、东营市城市信用社增资扩股、山东蓝海股份有限公
司调整股权结构、东营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及部门追加经费等事宜。
8.第4—22次:8月23日召开。听取关于贯彻落实全省城市规划建设管理
工作会议精神调度会情况和调整市黄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领导小组成员的汇
报,研究在市政府第五次全体(扩大)会议上的讲话(讨论稿)、加强廉政建设的
意见(讨论稿)、市政府第五次全体(扩大)会议方案、东营市人民防空建设“十
五”计划、市百纺商厦建设项目免缴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和部门申请经费等
事宜。
9.第4—23次:9月25日召开。传达学习省委办公厅、省政府办公厅关于
做好当前事关群众利益有关工作、维护社会稳定的通知精神及省委关于做好
2003年市、县(市、区)领导班子换届工作的通知和省委组织部关于对领导干部
贯彻落实上级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情况认真进行考察的通知精神,研究全省
就业工作会议、全省增收节支和服务业工作会议的贯彻落实意见。
10.第4—24次:11月20日召开。研究东营市优待老年人规定、东营市防御
和减轻雷电灾害管理办法、东营市参加省级以上重大体育比赛有功人员奖励
办法、加强建设工程质量行政责任追究的意见、东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机构
调整工作实施方案和成立东营市住房公积金管理委员会、市天信纺织有限公
司贷款担保及有关工作人员任职等事宜。

【市长办公会议提要】2002年,第四届市政府召开市长办公会议共19次。
1.第4—64次:2月8日召开。传达全国全省安全生产电视会议精神,听取
春节后活动初步安排、2001年度以市政府名义进行表彰、核销部分财政专户
借款、市直机关部分职工申请辞职补助费、对税务部门超收奖励和东营港务
局购买交通车有关问题的汇报。
2.第4—65次:3月3日召开。研究在全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暨“双创”工
作会议上的讲话(讨论稿)和东营市政务公开暂行规定,听取关于加强市政府
顾问工作的意见的汇报。
3.第4—66次:3月11日召开。传达吴官正、张高丽同志在九届全国人大
五次会议期间讲话精神,安排部署近期工作。
4.第4—67次:4月2日召开。听取全省高新技术工作会议精神、全市农村
税费改革情况、全省提高行政效率优化发展环境电视会议精神贯彻落实情况、
有关人事任免事项和成立东营机场应急救援领导小组有关问题的汇报,研究
东城社区服务中心等单位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市实验中学扩建运动场地和
石油大学人防工程建设费有关事宜。
5.第4—68次:4月8日召开。观看新华通讯社《音像内参》关于《工程咋
就变了味?》的报道,专题研究加强建设工程质量管理问题。
6.第4—69次:4月20日召开。传达学习张高丽省长视察东营时讲话精神,
讨论全市高新技术工作会议、全市政府提速暨招商引资第一季度调度会议和
全市农村税费改革工作会议上的讲话,听取全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情况
和近期全市性会议安排情况的汇报,研究关于进一步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
决定(讨论稿)和市行政审批服务大厅实施方案有关问题。
7.第4—70次:5月17日召开。听取关于调整理顺全市统计范围、实行财
政集中支付的意见、落实国家计委高技术产业化项目地方配套资金和成立东
营市矿产资源总体规划编制工作协调委员会的汇报,研究东营市人民防空建
设费征收管理办法、广利港口拦门沙治理、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讨
论稿)及加强外出考察学习、培训、招商等活动费用管理的意见和部门申请资
金等事宜。
8.第4—71次:5月20日召开。分析1—4月份全市经济运行情况,研究做好
当前经济工作的措施。
9.第4—72次,6月14日召开。听取关于成立中心城村居改造建设工作领
导小组、调整市农村电网建设改造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市政府部门单位文件
简报清理情况及成立市建设加工基地工作领导小组和调整市发展黄河三角洲
高效生态经济工作领导小组(市黄河三角洲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建设试点领导
小组)成员的汇报,研究实施质量兴市工作的意见、东营市地下弱电管网集约
化建设方案和部门申请资金等事宜。
10.第4—73次:8月7日召开。听取关于全省安全生产监督管理工作会议
精神、全省外经贸分析会议精神、处理市区陈化粮、全市第七届村民委员会
换届选举情况的汇报,研究市级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清理情况、在全市城市
规划建设管理工作现场会议上的讲话(讨论稿)、2002—2003年城市规划建设重
点项目实施方案(讨论稿)、石油大学划拨土地使用费及部门追加经费等事宜。
11.第4—74次:9月10日召开。传达学习省政府全体(扩大)会议精神,研
究中央10号文件精神的贯彻落实意见、解决部队随军家属就业和一次性安置
的意见、东营港水毁工程维修、市交警支队建设项目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
任免工作人员及申报黄河三角洲国家地质公园等事宜。
12.第4—75次:10月8日召开。研究部署近期工作。
13.第4—76次:10月22日召开。传达全省部分城市市长会议精神,听取全
省经济工作座谈会精神、东营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审定验收准备工作和落实
市委市政府部分重点工作效能监察情况的汇报,研究关于加快学前教育改革
和发展的意见、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东营区新区建设经
营用地、减免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费、河道工程维护费征收、东营市公务员信
用守则、有关工作人员任免和部门经费申请等事宜。
14.第4—77次:10月31日召开。听取关于所得税和营业税分享改革基数核
定方案和追加农业税收减免指标的汇报。
15.第4—78次:11月13日召开。听取全省退役士兵安置工作会议精神、第
二十一次全省民政会议精神、提高企业离退休人员养老金标准、成立东营职
业学院一期工程建设领导小组和成立市旅游发展总体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
的汇报,研究市土地储备中心章程、2002年度土地储备工作方案、胜利石油
管理局地租、县区城市化工作评价考核办法和部门申请经费等事宜。
16.第4—79次:11月26日召开。听取关于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基
础设施建设项目进展情况的汇报,研究部门单位申请经费等事宜。
17.第4—80次:12月9日召开。研究部署当前工作。
18.第4—81次:12月23日召开。研究2003年为民办的10件实事和建设的10
大工程。
19.第4—82次:12月29日召开。研究解决市财政信用投资公司为市人造板
厂、市塑料厂贷款担保和部门申请经费问题。

【市政府专题办公会议提要】2002年,第四届市政府召开专题办公会议研究
了下列问题。
一、胜利黄河大桥收费问题。
二、城市建设规划问题。
三、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厂建设问题。
四、中心城防潮体系建设问题。
五、东营经济开发区规划调整问题。
六、北一路暨西城道路改造工程问题。
七、北二路西延等公路建设问题。
八、西城市政园林环境卫生管理交接问题。
九、安全生产专项整治工作问题。
十、东二路拆迁整治有关问题。
十一、商河路商业街改造问题。
十二、市实验小学建设问题。
十三、油田钻井工程地方服务工作程序问题。
十四、城市地下共用管网集约化建设问题。
十五、加强城市建设规划问题。
十六、学校交通安全问题。
十七、南二路东二路等改造工程问题。
十八、人防工作问题。
十九、城市建设规划有关问题。
二十、安居工程建设及商河路商业街改造问题。
二十一、农村教育卫生扶持资金使用问题。
二十二、市级农业示范样板园区建设问题。
二十三、石油化学工业集团总公司借款问题。
二十四、西城市政绿化环境卫生管养交接问题。
二十五、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建设问题。
二十六、东营职业学院建设问题。
二十七、网吧安全检查问题。
二十八、清风湖公园蓄水问题。
二十九、全市统计数据上报提速问题。
三十、城市建设规划中存在的问题。
三十一、西城西二路与黄河路等路口综合整治问题。
三十二、《渤海碧海行动计划》项目推进问题。
三十三、油田居住用地问题。
三十四、商河路商业街改造工程问题。
三十五、建设山东加工制造业基地问题。
三十六、城市建设规划问题。
三十七、城区农贸市场“两灭一控”问题。
三十八、黄河三角洲(东营)林纸结合项目问题。
三十九、城区建筑工地和屠宰场“两灭一控”工作问题。
四十、黄河三角洲(东营)林纸结合项目建设问题。
四十一、贯彻落实鲁人办发〔2002〕95号等四个文件问题。
四十二、城区“两灭一控”问题。
四十三、提倡中学生穿着荧光饰条学生服问题。
四十四、纸浆林基地建设问题。
四十五、通信业发展中问题。
四十六、城市建设规划问题。
四十七、黄河三角洲(东营)林纸结合项目问题。
四十八、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建设问题。
四十九、广利港口拦门沙治理及港口建设问题。
五十、麻湾灌区工程节水改造工程问题。
五十一、城市基础设施建设项目贷款问题。
五十二、城区“两灭一控”问题。
五十三、参加山东省第二十届运动会问题。
五十四、黄河口旅游南线景观规划开发问题。
五十五、河口区抗旱引水及王庄二干一分干改造问题。
五十六、参加山东省第二十届运动会问题。
五十七、数字化东营规划问题。
五十八、查禁收缴剧毒急性鼠药严防食物中毒事故问题。
五十九、中秋、国庆节期间困难群众生活安排问题。
六十、东营黄河公路大桥建设问题。
六十一、抗旱秋种工作问题。
六十二、黄河三角洲地区莱州湾西岸防潮体系一期工程建设问题。
六十三、秋季秸秆焚烧和安全利用问题。
六十四、河口区撤区设市问题。
六十五、东营职业学院一期工程建设问题。
六十六、加强食品卫生安全管理问题。
六十七、汽车改用天然气问题。
六十八、安全生产问题。
六十九、东营职业学院为一品园集团代培员工集体上访事件善后问题。
七十、东营职业学院一期工程建 设问题。
七十一、中小学“校校通”工程建设问题。
七十二、南二路改建工程问题。
七十三、“双创”工作问题。
七十四、城市建设规划问题。
七十五、横店集团投资黄河口旅游项目开发问题。
七十六、经济责任审计工作问题。
七十七、2003年城市和基础设施建设重点项目问题。
七十八、东营黄河公路大桥建设问题。
七十九、东营职业学院建设与发展问题。
八十、东营职业学院加强内部管理问题。
八十一、设立东营地区民主党派救助特困生资金专户问题。
八十二、特校发展中等职业技术教育问题。
八十三、城市建设规划问题。
八十四、全市渔港建设问题。
八十五、东营职业学院一期工程建设问题。

【政令辑要】2002年4月2日,市政府发出《关于印发东营市2002年国民经济和
社会发展计划的通知》(东政发〔2002〕1号)。确定2002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
展的主要预期目标为:全市国内生产总值增长6%以上,其中一、二、三产业
分别增长6%、5%和12%;地方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4%;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增
长6%,其中地方增长17%;地方财政收入增长4%;外贸出口总值增长25%;吸
收外商直接投资增长27%;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上涨2%;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增长7%,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城镇登
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
2002年4月2日,市政府发出《关于印发东营市政务公开暂行规定的通知》
(东政发〔2002〕2号)。政务公开的范围是:本市各级政府机关、具有行政职
能的事业单位、法律法规授权的组织及政府机关委托的组织,除涉及国家机
密外都必须依法实行政务公开。与社会生产、人民生活密切相关的公共服务
部门,在实行政务公开的同时,还要积极推行社会服务承诺、责任赔偿制度。
政务公开的内容是:一、行政审批、行政事业性收费、许可、发证、办照、
登记、注册、年审事项。二、行政决策事项。三、行政执法事项。四、重大
人事事项。五、政府采购事项。六、工程招标投标事项。七、涉及农民、企
业、学生负担,救灾、优抚、扶贫,社会保障等与群众合法权益密切相关的
重要事项及其他应当公开的事项。
2002年1月21日,市政府发出《关于公布取消第一批收费项目和降低收费
标准的通知》(东政发〔2002〕3号)。通知决定对39个收费项目予以取消和降
低收费标准。
2002年2月6日, 市政府发出《关于改革我市城市户籍管理制度的通知》
(东政发〔2002〕5号)。通过改革,进一步放宽城市户籍管理政策,逐步建立
起以居住地划分城市户口和农村户口的户籍登记制度。
2002年4月13日,市政府、胜利石油管理局、中石化胜利油田有限公司联
合发出《关于继续开展油田部分单位帮扶乡镇工作的通知》(东政发〔2002〕
11号)。各帮扶单位确定1名领导负责帮扶工作并选派2~3名45岁以下,有能力
的干部组成帮扶工作组。帮扶期为3年。油田共有现河采油厂等19个二级单位,
对广饶县石村镇等19个乡镇进行帮扶。
2002年6月29日,市政府发出《关于加强行政效能监察工作的决定》(东政
发〔2002〕16号)。在全市各级政府机关和具有行政职能的事业单位全面开展
行政效能监察工作。一、充分认识开展行政效能监察工作的意义。搞好行政
效能监察工作,是建立办事高效、运转协调、行为规范的行政管理体系,推
动政府工作全面提速的重要措施。二、加强依法行政,提高行政效能。严格
依法行政,确保政令畅通;推行政务公开,搞好服务承诺;改进机关作风,
提高服务水平;加强制度建设,提高工作效率。三、健全行政效能监察机制,
强化监督检查。四、建立健全行政效能评估监督和奖惩制度。五、切实加强
组织领导。
2002年7月3日,市政府发出《关于印发东营市行政效能投诉处理暂行办
法的通知》(东政发〔2002〕17号)。对行政机关及国家公务员在履行职责过程
中有下列行列之一的,自然人、法人及其他组织可依照本办法进行投诉。一、
无正当理由擅离工作岗位的;二、态度冷淡、生硬、蛮横、粗暴的;三、不
执行政务公开制度,不按规定程序公开办事的;四、未在规定时限内办结有
关事项或做出答复的;五、办事推诿扯皮、敷衍塞责、不负责任的;六、乱
收费、乱罚款、乱摊派、违规审批的;七、投诉人不满意的其他行为。设立
市、县区行政效能投诉中心,负责受理行政效能投诉,监督检查政府部门对
投诉的受理工作。
2002年8月1日, 市政府发出《关于实施质量兴市工作的意见》 (东政发
〔2002〕18号)。具体任务目标是:一、到2005年,全市质量总体水平达到或
超过全省平均水平。到2010年,全市质量总体水平跨入全国先进行列。二、
产品质量。到2005年,全市主要工业产品80%以上按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
组织生产,90%以上的高新技术产品按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
主要工业产品定期监督检查合格率达95%以上。60%以上的农产品实行标准化
生产, 30%以上采用国际标准或国外先进标准组织生产。三、工程质量。到
2005年,竣工工程质量必须达到国家标准或规范要求,重点工程建设项目一
次验收合格率达到90%以上,交付使用合格率达100%,其中优良率达到40%以
上。 到2010年, 工程建设项目一次验收合格率达到95%,交付使用合格率达
100%,其中优良率达到50%以上。四、服务质量。到2005年,铁路、交通、邮
政、电信、民航、商业、旅游、医疗卫生、金融、保险、房地产、信息咨询
等服务性行业及各种社会中介组织,要全面推行服务质量国家标准,到2010
年,全市重点服务行业的服务质量要基本达到国际标准要求。
2002年8月7日,市政府发出《关于实行市级财政集中支付的意见》(东政
发〔2002〕19号)。实行财政集中支付的基本原则是:一、提高财政资金使用
效益,确保财政资金安全。二、预算单位支出管理权责和模式不变。三、整
体设计,分步推进。市级财政集中支付的范围是:由财政预算内、外资金供
给经费的行政事业单位,含一级会计单位及其下属基层会计单位。实行财政
集中支付的主要内容是:(一)明确职责。一是“责权不变、集中支付、分户
核算、封闭运行”的管理办法。二是预算单位保留财政机构(或人员),主要
负责编制本部门、单位预算建议计划;(二)设立中心账户。由支付中心在中
心总账户下开设各单位明细账户,预留单位印鉴,用于办理单位与支付中心
的资金结算业务。确定首批实行财政集中支付的单位共54个。成立东营市财
政集中支付改革领导小组,负责财政集中支付的实施工作。
2002年8月22日,市政府发出《关于发布取消第二批收费项目和规范收费
标准的通知》(东政发〔2002〕21号),决定对市级设立的21个收费项目予以取
消;对“有线电视初装费”“房屋所有权登记费”和“《房屋所有权证》工
本费”3个收费项目予以规范;对“外国常驻机构服务费”“消防安全培训
费”“文化经营告示牌工本费”3个省直部门自行设立的收费项目予以停收。
自2002年9月1日起执行。
2002年9月16日,市政府发出《关于加强廉政建设的意见》(东政发〔2002〕
22号)。基本任务是:一、深化领导干部廉洁自律工作,加大案件查办力度,
积极开展纠风专项治理。二、继续深化行政审批、财政制度及干部人事制度
三项制度改革,加大源头治理力度。三、落实完善经营性土地使用权招标拍
卖、建设工程项目公开招投标、政府采购和产权交易进入市场四项制度。四、
建立健全政府廉政监察监督制度。
2002年10月30日,市政府发出《关于加强金融信用建设的意见》(东政发
〔2002〕26号)。一、加强组织协调,建立新型银企关系。二、转变观念,积
极搞好金融服务。三、强化人民银行监管职能,规范和引导金融服务。四、
创造良好服务环境,搭建银企合作桥梁。
2002年2月22日,市政府办公室发出《关于公布2002年度为民办实事项目
的通知》(东政办发〔2002〕14号)。一、农村15万人“小康型”饮水工程。二、
麻湾灌区节水改扩建工程。三、防潮大堤和中心城碧水工程。四、胜利干渠
绿化工程。五、市安居工程建设。六、城市美化亮化绿化工程。七、基本实
现村村通公路通客车。八、实施以外环路为重点的城市道路改造工程。九、
逐步实施商河路商业街改造。十、“数字化东营”及“校校通”工程。
2002年3月19日,市政府办发出《转发市计委关于加强城市基本建设项目
资金管理的意见的通知》(东政办发〔2002〕20号)。一、防止报小建大,擅自
提高标准。二、项目单位在报批概算报告时,必须同时报批招标方案或政府
采购方案。三、对决算进行严格的审查、审计。四、防止补助资金到位后挪
作他用。五、防止资金在项目单位沉淀。六、强化对建设进度的跟踪监督。
七、投资计划安排各类切块资金,一律提报申请,由计划部门审核批复。八、
需贷款项目,报市政府同意,由计划部门下文批复。2003年3月20日,市政府
办公室发出《关于印发2002年全市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要点的通知》(东政办发
〔2002〕22号)。一、加快建立现代企业制度。加大产权制度改革力度。完善
企业法人治理结构。深化企业内部三项制度改革。企业改革与招商引资相结
合。二、加大经济结构调整力度。着力培育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大力支持
民营企业发展。积极支持油田存续企业改制。三、积极推进企业上市。加快
培育上市后备资源。依法规范上市公司。四、健全完善市场体系。培育市场
体系。规范证券市场。五、加快推进配套改革。健全完善社会保障体系。进
一步转变政府职能。六、深化农村经济体制改革。巩固完善农村基本经济制
度。加快推进农业科技体制和龙头企业改革。抓好农场改革。推动小城镇综
合改革。做好改革开放试点县工作。七、推进科技、教育、卫生体制改革。
创新科技体制。推进教育体制改革。深化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2002年3月30日,市政府办公室发出《转发市劳动保障局关于加强职业培
训教育全面提高劳动者素质的意见的通知》(东政办发〔2002〕26号)。一、发
展技工学校,加快技能人才培养。二、大力开展再就业培训,全面推行劳动
预备制度。三、切实搞好企业职工培训,提高职工队伍素质。四、加强职业
技能鉴定工作,全面推行职业资格证书制度。
2002年5月30日,市政府办公室发出《转发市物价局关于发挥价格杠杆作
用促进农村税费改革的意见的通知》(东政办发〔2002〕41号)。一、认真进行
收费年审,取消专门面向农民的行政事业性收费。二、落实粮食流通体制改
革措施,增加农民收入。三、加强价格管理,防止收费降下来价格涨上去。
四、专项治理农村中小学收费,切实减轻农民负担。五、加强涉农收费管理,
规范涉农收费秩序。 六、 加强监督检查,落实各项涉农价格和收费政策。2
002年8月23日,市政府办公室发出《关于调整东营市城镇土地使用税税额及
工矿区征税范围的通知》(东政办发〔2002〕61号)。一、税额标准。全市城镇
土地使用税税额标准调整为:东营、河口两区一等土地4元/平方米、二等土
地3元/平方米、三等土地2元/平方米;广饶、垦利、利津等3县县城所在地2元
/平方米;建制镇、工矿区1.5元/平方米。二、征税范围。维持原有征税范围
及土地等级划分的基础上,调整北宋工矿区征税范围,新设北岭工矿区。对
上述两个工矿区,按规定同时开征城镇土地使用税和房产税。
2002年11月29日,市政府办公室发出《转发市教育局等部门关于加快学
前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的通知》(东政办发〔2002〕85号)。“十五”期间发
展目标是:全市基本普及学前三年教育,其中农村达到80%以上,城市和经
济发展条件较好的乡镇达到95%以上;乡镇中心幼儿园达到市级一类、省级
示范幼儿园标准的分别为20%、10%以上。全市幼儿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0%
以上,达到学前教育专科以上学历的30%以上。积极发展0~3岁婴儿的早期教
育,大面积提高0~6岁儿童家长及看护人员的科学育儿能力。
2002年11月7日,市政府办公室发出《转发市教育局等部门关于“十五”
期间进一步推进特殊教育改革和发展的意见的通知》(东政办发〔2002〕86号)。
一、总体目标:科学规划,加大投入,扩大招生范围,努力使全市视力、听
力、语言和智力残疾儿童少年入学率、巩固率达到98%左右。进一步扩大市
特殊教育学校的社会职能,创建市特殊教育中心学校,积极争创国家级示范
性特殊教育学校。不断完善全市特殊教育的办学体系和保证体系,基本满足
各类各年龄段残疾人的教育培训等需要。“十五”期间基本实现康复、教育、
就业于一体,逐步形成适合残疾人需要的终身教育体系。二、发展规划:(一)
满足全市盲、聋儿童少年的义务教育需要。(二)积极发展残疾幼儿的早期康
复、教育事业。(三)在校盲聋人高中阶段教育普及率达到50%。三、主要措施:
(一)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努力提高特殊教育办学水平和教育质量。(二)完善教
师教育体系,大力加强特殊教育师资队伍建设。(三)切实加强领导,推动特
殊教育事业稳定发展。

【市政府办公室工作】一、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做好各项工作。根据新形势
的要求,办公室将全年确定为“优质服务年”,提出“三条线、八个字”的
总体工作思路。三条线:一是干好日常工作。根据办公室日常工作的特点,
各科室、单位及全体工作人员按照各自的职责分工及工作制度和程序,切实
把办文、办会、办事的各个环节衔接好,确保不误事、不漏事,确保了政府
工作的有序运行。二是搞好调查研究。各科室、单位紧紧围绕全市经济社会
发展的全局性问题,围绕重要工作部署落实中遇到的新情况、新问题,围绕
领导关注、群众关心的问题,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为领导决策提供依据。特
别是围绕转变政府职能、农民增收、经营城市、完善融资体系等重点课题,
形成一批具有较强针对性、高水平的调研成果,为市政府领导的工作决策提
供了科学依据。三是加大督查落实力度。主要抓了四个层次的督查。第一,
抓好政府工作报告和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的督查。第二,对全市性会议提出的
需政府研究的问题进行调研督查。第三,对全市性会议提出落实的事项定期
督查。第四,对专业性会议提出的任务督查,督促部门办理人大代表建议,
政协提案,促进市政府各项工作落实。八个字:规范:围绕优质服务的目标,
重点健全完善了两个机制。一是工作运行机制。二是激励约束机制。质量:
一是提高综合文字质量。重要文稿一次通过率达到60%以上。二是提高深层
次信息的比重,为领导提供更多、更准确的决策依据。三是提高督查质量。
对人大代表建议和政协委员提案一次办理的满意率、面复率达到100%。四是
提高值班工作质量。做到及时、准确、热情、礼貌,确保联系畅通,并发挥
了应急指挥中心的作用。五是提高接待质量。接待工作热情、周到、节俭、
规范,对外树立良好的东营形象。
效率:政府工作全面“提速”。一是努力提高自身工作效率。实行限时
办理制度。二是为市政府领导提高工作效率搞好服务,帮助领导把好关,切
实精简会议、文件和不必要的应酬活动。
创新:组织人员分别到改革开放的前沿城市参观学习,增强创新意识,
自觉转变思维方式,积极探索工作的新路子、新途径、新办法,用开放的眼
光、市场经济眼光认识问题、分析问题,使办公室的工作和服务更具超前性,
真正做到想领导之所想、之未想,谋领导之所谋、之未谋,推动了服务向前
延伸,对政府工作提出许多预见性、可行性意见和建议,进一步提高了服务
质量。
二、围绕优质服务目标,突出加强办公室的管理工作。进一步加大办公
室内部管理力度,做了一些有益探索,取得了显著效果。
(一)加强制度建设。修订完善80多项规章制度,内容涉及办公室的所有
科室和各个工作岗位及环节,涵盖了全部工作流程,是我们做好各项工作的
技术性要求和标准。靠制度约束,靠制度规范,靠制度管理,取得良好效果。
(二)加强科室管理。实行“三个四”工作方法,即把握好四条原则,加强四
个方面的管理,抓住四个切入点。四条原则:一是以人为本原则。激发工作
人员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提高人的素质。二是服从、服务于办公室整体目标
的原则。确保总体目标的实现。三是激励和约束相匹配原则。明确工作目标,
严格考核奖惩,对干得好的表彰奖励,干得不好的批评教育,违反规定的严
肃处理。四是以身作则原则。科室长要率先垂范,要求别人做到的,自己首
先要做到;要求别人不做的,自己首先不做。对下要目标明确,身先士卒;
对左右要矜而不争,群而不党;对上要同心同德,以大局为重。四个方面的
管理:一是业务管理。围绕办公室的总体要求和各自职责,明确任务,合理
分工,及时调度,保证各项工作规范运转,做到不漏事、不误事。二是纪律
管理。认真落实办公室的各项规章制度、工作规范,严格遵守各项纪律。三
是质量管理。坚持以是否对领导决策起到较强的辅助作用、是否对全市经济
社会发展起到较大的推动作用作为衡量质量高低的标准,追求工作的内在价
值,努力使各项工作更有意义。四是效率管理。适应政府“提速”要求,强
化效率意识,提高工作效率,为市政府及办公室领导提高工作效率搞好服务。
四个切入点:一是夯实基础。坚持和完善每日晨会制度,落实每人每天每事
的责任,确保工作有部署、有责任、有检查,确保按时高质量完成,做到日
清日结。不断完善工作流程,按时填写《工作日志》。主要业绩的差错均有
记录,每周末由工作人员填写,科室长确认。每季度,各科室将每名工作人
员的主要业绩、差错记录汇总报人事科备案,年终列入年度述职内容。二是
完善落实制度。在坚持落实制度的基础上,大胆创新,积极探索,不断完善,
推动科室管理的制度化、规范化。三是加强沟通。做好思想政治工作,尊重
人,关心人,引导全体人员形成共同的价值观,形成符合办公室特色的机关
文化和良好的风气。四是提高人员素质。教育工作人员增强危机感,树立终
身学习的观念、“能力本位”的观念,不断加强学习、加强锻炼,努力成为
触类旁通、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积极开展机关文化建设,提出“落实每
人每事每天责任”“让我们的工作更有意义”“善于总结是做好工作的基本
方法,也是提高工作水平的重要途径”等管理理念,在办公室大力营造一种
与时俱进、锐意进取、紧张有序、朝气蓬勃的氛围,使各科室工作卓有成效,
良性运转,推动了办公室整体工作上水平。
(三)加强对管理单位的管理。政府法制、民族宗教、人防、史志、无线
电管理、驻外机构是市政府办公室的管理单位,他们的工作是办公室工作的
重要组成部分。这些管理单位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各负其责,取得好
成绩。政府法制工作,起草审核政府规范性文件35件,其中已出台17件,已
处理完毕、拟提交市政府常务会议研究的4件;指导其他复议机关和直接受
理复议案件42起;同时牵头组织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对收费项目进行清理,
促进了政府职能转变和政府工作提速。民族宗教工作,认真落实民族宗教政
策,依法加强了民族宗教事务管理。人防工作,认真落实人防工作法规政策,
各项业务工作扎实有效。无线电管理工作,严格按照无线电台站审批程序和
有关规定开展工作,无线电频率台站管理、公众移动通讯网年审检测、广播
电视无线电台核查等项工作顺利开展。史志工作,在切实做好修史编鉴等常
规性工作的同时,拓宽工作思路,编辑出版发行《天南地北东营人》等书,
推动了市政府及市直各部门、单位与外省、市的工作联系,为招商引资创造
了有利条件。驻外机构积极开展工作,充分发挥“窗口”作用。三、切实加
强干部队伍建设,为做好办公室工作提供强有力保障。为加强干部队伍建设,
提高干部队伍素质,坚持“政治素质要高,业务素质要强,心理素质要好”
的“三质”标准和“勤于学、精于事、敏于行、慎于廉、厚于德”15字要求,
努力打造办公室干部队伍的综合素质品牌。一是抓学习,提高人员素质。全
年引导全体工作人员学法律、学历史、学科技、学微机、学外语,做到懂政
策、懂法律、懂业务,熟练掌握网上办公技能,努力把每一个人培养成政治
过硬、业务精通、张口能讲、提笔能写、下手能干的复合型人才。办公室干
部的政治敏锐性、政治鉴别力和业务能力明显提高,工作质量和工作效率大
幅度提升,工作效果卓有成效。二是抓廉政建设,树立正气。讲团结,每一
个人胸怀坦荡,光明磊落,做到能容人、容事,好话讲在背后,丑话讲在当
面,多考虑事业,多考虑大局,不搞团团伙伙、拉拉扯扯。讲公平,鼓励干
事的,批评指手画脚、说长道短的,惩处违反纪律的。讲奉献,树立正确的
人生观、价值观,不计个人名利得失,工作上埋头苦干、任劳任怨,甘于奉
献,甘做无名英雄。讲廉洁,同志之间比工作、比能力、比贡献,反对比吃
穿、比排场、比享受,加强党性修养,增强拒腐防变的能力。形成团结好、
风气正、学风浓、慎于廉、勤于政的良好氛围,干部精神面貌有新改观。三
是以德带人,领导干部做表率。办公室领导班子成员、中层负责人和骨干加
强道德修养教育,严格要求自己,时时处处起模范带头作用,做到对事业要
忠,忠于职守,业精于勤;对同事要诚,以诚相待,光明磊落;对下属要公,
公道办事,公正待人;对工作要精,精益求精,一丝不苟。

【人事工作】一、机构改革任务基本完成。至2002年6月中旬,市县乡党政机
关和法院、检察院机关的机构改革工作已经完成,并在人员选配中推行竞争
上岗。通过改革,转变职能,理顺关系,精简编制和人员,优化了干部队伍,
达到预期目的。改革后,市级党政工作机构由73个减至45个,精简38.4%;县
区党政机构由220个减至154个,精简30%;乡镇党政机构由356个减至168个,
精简52.8%;乡镇财政拨款事业单位精简63%。市级党政群行政编制精简25.9%,
县级党政群行政编制精简21.5%,乡镇党政群行政编制精简20%,乡镇财政拨
款事业编制精简43%。2002年9月,东营市机构改革工作经中央编办和省编办
检查验收,得到中央编办的高度评价。在实施党政机关机构改革的同时,对
全市事业单位进行调查研究,根据其社会功能和经费来源的不同,进行分析
归类,初步提出改革的方向。选择部分条件成熟的单位先行改革试点,为下
步改革探索了经验。机构改革完成后,重新核定了全市各级各类行政编制,
换发了市级党政机关、事业单位《机构编制管理证》,推动了机构编制管理
的科学化、规范化。
二、人才队伍建设。2002年,重点抓了以下工作:一是研究拟定《东营
市2002~2005年人才队伍发展规划》,提出东营市今后人才队伍建设的基本原
则、工作目标和保障措施,为做好今后的人才工作打下基础。二是“走出去,
请进来”,加强人才队伍培养。先后开展公职人员WTO知识全员培训、国内
外中长期重点培训和不同专业的学历培训。全市人才队伍素质不断提高。三
是进一步加强人才载体建设,加大人才引进工作力度。经积极努力,大王农
贸集团被国家人事部批准成为引进国外生态农业成果示范推广基地,河口区
“山东省引进国外文蛤沙蚕成果示范园”建设进一步规范,华泰集团博士后
科研工作站运行顺利。举办日本留学博士项目洽谈会,多次组团参加海外留
学人员项目洽谈,全市共有141家企业与海外博士进行洽谈对接,达成合作协
议、意向258项;积极实施引进国外智力项目,全年共引进国外智力项目36项,
引进外国专家36人次来市进行技术指导;引进市外本科以上应届毕业生225人。
四是人才市场功能进一步完善。全年共举办大型人才交流会104次,参加企业
2100余家,参加交流人才3.7万余人(次),达成就业意向6890余项。积极为
企业和各类流动人才提供人事代理服务,已代理单位140余家,代理人员2200
余人,管理人事档案3000余份。继续完善人才信息库,启动网上人才市场建
设,为人才资源合理配置奠定良好基础。
三、国家公务员队伍建设。适应机构改革后政府机构的运行和加入WTO
新形势的需要,把提高政府行政效能、提升公务员能力作为公务员队伍建设
的重点,主要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严把公务员入口,保证公务员素质。
按照省人事厅统一部署,面向社会组织国家公务员公开招考录用。在考录工
作中,严格按照公平、公正、公开的原则,取得良好效果,受到社会各界的
广泛赞誉。二是加强公务员培训,提高干部队伍能力。认真开展公务员初任
培训和任职培训,共培训新录用国家公务员202人,新任科级领导职务公务员
152人。组织WTO知识普及培训,共培训国家公务员6400余人。三是加强对公
务员工作效能的监督。与市纪委、监察局联合拟定并以市政府名义下发《东
营市行政效能投诉处理暂行办法》,草拟《行政效能评估监督办法》等配套
文件,设立公务员效能投诉电话,按规定对公务员工作态度、工作质量、工
作水平进行监督。四是严格执行公务员管理各项法规。在2001年市级机关全
面推行竞争上岗的基础上,2002年又结合县乡机构改革,指导各县区开展竞
争上岗工作。进一步完善考核制度,改进考核办法,规范考核程序,严格控
制优秀比例,考核的激励和导向作用进一步发挥。从严控制市内表彰奖励活
动,积极推选先进典型,全年由省表彰先进集体34个,先进个人62人。认真
落实公务员辞职、惩戒各项规定,共审核批复辞职人员9人。
四、其他各项人事工作。落实工资政策,结合东营实际,大幅度提高机
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工资待遇,增幅9.5%。落实《军队转业干部安置暂行办
法》,实行计划分配与自主择业相结合,2002年省分配的46名军转干部及其
家属、子女均得到妥善安置。以高度的政治责任感,做好企业军转干部工作,
切实解决实际困难,维护安定团结。加强对毕业生就业工作的指导服务,建
成“东营毕业生就业信息网”,开设网上就业市场。坚持事业单位考试录用
制度,全年共考选毕业生260人,进一步改善了人才队伍结构。全市共接收报
到的毕业生2604人,就业1792人,安置率为68.8%。人事考试和工人技术等级
考核工作,全年共组织各项考试报名22302人,参加考试20227人,在考试过程
中,加强考试管理,规范工作程序,严肃考风考纪,使人事考试的社会信誉
度和权威性不断提高。按照省人事厅统一部署,组织开展全市人事执法检查
工作,维护了人事政策法规和工作纪律的严肃性。人事宣传、干部统计等各
项工作中均取得良好成绩,市人事局连续第九年被省人事厅授予全省人事宣
传先进单位,2002年被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授予全省干部统计工作先进单
位。

【政府法制工作】2002年,在广泛征求市政府各部门意见的基础上,围绕市
政府中心工作,按照先急后缓的原则,筛选制定一批急需的规范性文件。全
年共审查修改规范性文件草案38件,出台18件。已出台的文件有:《东营市
城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暂行办法》 《东营市工程建设监理管理暂行办法》
《东营市户外广告设施规划管理暂行办法》《东营市中心城规划监察暂行规
定》《东营市城市早夜市管理办法》《东营市中心城村居改造建设管理暂行
办法》《东营市城市绿化管理办法》《东营市城市基础设施配套补助费征收
管理办法》《东营市城市住宅小区物业管理服务收费暂行办法》《东营市机
动车排气污染防治监督管理办法》《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废止部分市政府规
范性文件和其他政策措施的决定》《东营市殡葬管理办法》《东营市行政机
关负责人安全管理奖惩暂行办法》 《东营市市级行政审批事项改革方案》
《东营市人民防空建设费征收管理办法》《东营市城市房屋拆迁管理办法》
《东营市按比例安排残疾人就业办法》《东营市老年人优待规定》。这些文
件的制定和实施,对相关工作的深入开展提供了有力保障。
同时,对涉及法律、政策的市政府非规范性文件严格进行审核把关,及
时依法提出审查意见,保证了这些文件的合法有效。全年共审查非规范性文
件40余件,其中出台市政府通告7件:《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禁止非法占用城
市道路等公共场地从事经营活动的通告》《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中心城防潮
体系工程建设的通告》《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东二路部分路段改造的通告》
《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南二路部分路段改造的通告》《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
西城部分路段改造的通告》《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城镇居民住房土地登记发
证的通告》《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清理支脉河管理范围内建筑物、构筑物的
通告》。
根据国务院、省政府的统一部署,按照市委、市政府的要求,市政府法
制办作为主要成员单位,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和业务优势,参与第二轮行政审
批制度改革,保证此项工作顺利开展。在1999年行政审批制度改革的基础上,
市政府决定再取消行政审批事项138项,精简幅度为29.6%。
按照世贸组织规则要求,积极稳妥地开展清理文件工作。为适应世贸组
织规则,按照上级统一部署,在全市范围内组织开展清理规范性文件和其他
政策措施工作。全市各级各部门对所制发的33739份文件全面清理,清理出规
范性文件及其他政策措施3391件,保留1212件,废止2179件。其中,清理市政
府及办公室文件5000余份,清理出规范性文件和有关政策措施144件,保留55
件,废止89件,并对以前废止的64件文件予以集中公布。
为切实减轻企业和群众负担,进一步优化发展环境,根据市政府要求,
由市政府法制办牵头,会同市物价、财政等部门,对市级行政事业性收费项
目全面清理,市政府印发《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取消第二批收费项目和
规范收费标准的通知》(东政发〔2002〕21号),对市级设立的21个收费项目予
以取消;对“有线电视初装费”“房屋所有权登记费”和“《房屋所有权证》
工本费”3个收费项目予以规范,严格执行省定标准;对“外国常驻机构服
务费”“消防安全培训费”“文化经营告示牌工本费”3个省直部门自行设
立的收费项目停收。
根据市政府要求,由市政府法制办牵头,会同有关部门,按照国务院、
省政府关于相对集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的通知精神,学习借鉴外地市工作
经验,从东营市实际出发,积极争取在东营市开展城市管理综合执法试点工
作。2002年8月15日国务院法制办、省政府批准在东营市开展城市管理相对集
中行政处罚权试点工作。根据国务院法制办和省政府批复,市政府已成立东
营市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筹建处,开展相关筹建工作。
针对市、县区机构改革后部门职责调整及行政执法人员变动情况,市政
府法制办对申请办理行政执法证件的执法人员,组织进行法律知识培训。全
年共举办6期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班,对市直、河口区、东营区、垦
利县、利津县的916名行政执法人员进行公共行政法律知识培训,考试合格率
95.1%。由于行政执法部门名称变更,换发行政执法证件719人。对全市181名
行政处罚听证主持人资格证件进行审验,对135名新申领行政处罚听证主持人
资格证件的人员进行资格审查,并报请省政府法制办颁发《山东省行政处罚
听证主持人资格证》。加强对市直部门法律知识培训工作的授课指导。
市政府法制办全年共接收行政复议案件35件,其中,不予受理14件,维
持15件,撤销1件,认定具体行政行为违法1件,终止审理2件。案件主要涉及
土地、规划和劳动教养等方面。在案件审理工作中,严格依照法律规定,坚
持及时、公开、便民的原则,客观公正地进行调查取证,保证了行政复议的
办案质量。同时指导县区法制办及市直部门审理行政复议案件10余件,掌握
了全市行政复议情况,提高了行政复议的整体办案水平。
参与东营机场等3个重大经济合同的法律论证和审核把关工作。代理市
政府行政诉讼案件2件,承办民事诉讼案件6件。

【油地校结合工作】2002年,油地校三方紧紧围绕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大局,
不断深化团结共识,完善运行机制,拓宽结合领域,共同发展经济和社会事
业,共同建设城市和基础设施,共同维护社会稳定,开创了油地团结发展的
最好时期,油地校结合已成为东营市经济发展中的独特优势和重要推动力量。
一、油田帮扶乡镇工作。一是第一轮帮扶工作圆满结束,达到预期目标。
自1998年开展帮扶工作以来,15个帮扶工作组与被帮扶乡镇一起,立足实际,
科学规划,突出重点,实施了一大批富民强乡(镇)工程,有力地推动了被
帮扶乡镇的经济发展。3年来,共实施帮扶项目161个,项目总投资2.865亿元,
其中油田投资(含物料、机械折款)7775.76万元。总投资超过100万元以上的
帮扶项目达71个。15个被帮扶乡镇的经济实力、财政收入、农民人均纯收入
都有明显提高,加快了被帮扶乡镇致富奔小康的进程。二是第二轮帮扶工作
正式启动,帮扶工作初见成效。2002年5月4日,油地双方召开油田帮扶乡镇
第一轮总结表彰暨第二轮帮扶工作动员大会,总结帮扶成果,部署下步任务。
会上9个油田帮扶单位获市委、市政府、胜利石油管理局先进集体荣誉表彰,
2个单位获单项先进表彰,4人获先进个人表彰;双方联合印发《关于继续开
展油田部分单位帮扶乡镇工作的通知》(东政发〔2002〕11号),将帮扶乡
镇由原来的15个扩展到19个。为确保第二轮帮扶工作的顺利开展,油地校结
合办及县区油地办先后组织召开帮扶工作调度会、专题工作会12次,并借鉴
第一轮帮扶工作成功经验,帮助各帮扶工作组、被帮扶乡镇制定出切实可行
的第一轮三年帮扶规划和年度工作计划, 同时筛选确定一批合作项目。 到
2002年底,第二轮帮扶工作开展不到半年,已实施帮扶项目43个,项目总投
资7909.01万元,油田投资1419.041万元(含物料机械折款),这些项目的建
设和实施,为第二轮3年油田帮扶乡镇工作再上新台阶奠定坚实基础。
二、油地结合项目方面。为构筑起“油地校经济一体化”框架,2002年
在市委、市政府及胜利石油管理局的领导决策下,在油地双方有关部门的积
极运做下,油地双方通过不同的渠道,采取项目联办、资金联股、设施联建、
人才联用的“四联”形式,共实施结合项目58个,总投资9.623亿元,其中油
田投入5.2839亿元(含物料、机械折款)。投资额超过100万元的项目15个,
总投资8.836亿元,其中油田投入5.124亿元(含物料、机械折款)。一批事关
区域经济发展的重点设施、骨干项目和富民工程相继建成。基础设施建设方
面,全市各项路网改建工程进展顺利,以北一路为重点的西城道路(含北一路、
北二路、淄博路、西五路、朝阳街、燕山路、清河路7条路段)改造工程基
本完成,共完成投资3.84亿元,其中油田投资1.6亿元(含物料、机械折款),
新增高标准道路面积59.7万平方米。这些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建设和竣工,
为全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硬件保证;水利方面,黄河三角洲莱州
湾西岸41.4公里防潮体系一期工程竣工。油地共同投资2.342亿元,该项目油
田胜建集团投资1.517亿元,地方投资8250万元,新建大堤不仅在防2002年五
年一遇的大潮中发挥了重要的防浪护岸作用,而且还将为全市滩涂开发、港
口及中心城“碧水工程”建设、确保中心城和油田生产安全创造良好的条件。
此工程被市领导评价为“事关东营市全局、事关长远发展的一项百年基业”。
三、油地科技结合领域。胜利油田和石油大学的人才、科技优势在油地
校的共同努力下得到激活和发挥。三方共同建设“石油大学科技园”,石油
大学与垦利县联建“山东省石油大学油田化学品工程技术中心中试验与生产
基地”,三方8家企业联建的“油田化学品产业化开发及应用示范”项目列
入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计划。油地校结合的技术市场日趋成熟,区域
内科技、人才资源交流频繁。油田、石油大学为东营市企业常年担任顾问和
进行科技攻关的专、兼职科技人员近1万人。三方合办的民营科技企业发展
迅猛,据不完全统计,几年来油田、石油大学在市创办民营科技企业达442家,
涉及工业、畜牧业多个产业,成为推动区域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油区工作】油区综合治理。2002年,市油田物资稽查大队坚持“油区治安
重中之重”的方针,重点治理与正常稽查相结合,保持了油区秩序的持续稳
定,为油田生产建设创造了良好的外部环境。2月,召开全市油区稽查工作
会议,大队分别与稽查一、二、三科、基层中队、县区稽查中队签订油区秩
序综合治理目标责任书。综合治理任务层层分解细化,实行目标化管理。5
月,组织宣传车辆56车次,参加人员282人次,深入全市32个重点油区乡镇、
43个油田厂矿企业和6个大的炼化企业,广泛宣传国家和省、市政府有关油区
管理的政策规定和《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条例》,重点油区宣传覆盖率达95
%以上。8月,认真落实鲁油办字〔2002〕5号文件精神,联合公安及油田有关
单位, 开展集中清理取缔土炼油活动, 共出动检查车辆545车次,检查人员
1965人次,清理取缔土炼油炉3处。10月,开展清理非法“三小一点”(小化
工、小炼油、小陶瓷炉、废旧物资回收点)和私接乱拉油田水电气为重点的
集中整治活动,共取缔非法“三小一点”13处,清理窃电、窃气和窃水点107
处,净化了油区环境。11月,为加强市境内油田管道及其附属设施保护监督
管理工作,起草下发《关于做好我市境内石油天然气管道保护工作的通知》,
组织1260 人次对全市境内石油天然气管道的走向、长度、途经村庄等情况进
行摸底,与油田集输等单位联合,加大巡线、护线力度,保障了石油天然气
管道及附属设施的安全运行。2002年1~12月,共出动检查车辆8128车次,组织
夜查30 37次, 参加检查人员30122人次,检查车辆43703车次,查处违纪车辆
1110车次;取缔小土炼油6处,小化工4处,废旧物资收购点10处,原油非法
收购点2处,拔丝厂6家;清理窃气点448处,窃电点129处;没收原油192.9吨,
管线36吨,废钢铁46吨;追缴经济赔偿50余万元。
工农工作。2002年3月15日,市政府2002年第13次专题办公会议纪要就胜
利油田钻井工程地方服务工作程序做出明确规定,理顺和规范了胜利油田钻
井工程在东营市范围内施工过程中,地方工作由市油区工作办公室办理的工
作程序。市油区工作办公室工农科起草《东营市油区工作办公室关于贯彻市
政府2002年第13次会议纪要的实施意见》(草案)。全市油区工农工作系统
牢固树立服务意识,通过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与胜利油田有关单位进行
座谈、征求意见、沟通思想、联络感情,密切油地关系,了解油田施工过程
中遇到的困难,靠上去主动工作。4月,利津县油区工作办公室工农科得知
物探公司226、2188两队在施工中遇到生产生活上资金周转困难,积极为施工
队送去资金和生活用品,解决了他们的后顾之忧。一年来,全市油区工农工
作系统累计走访油田有关单位676家次,组织各类型工农座谈会、协调会143
次。工农工作人员深入胜利油田施工现场调查研究,积极做好施工现场群众
工作,确保油田施工顺利进行。年内,全市累计协助胜利油田各类施工工程
项目290个,妥善处理各类工农纠纷288起,协调各类赔偿资金2299万元,确保
了油田施工项目顺利进行,维护了地方群众切身利益。9月,组织全市县区
油区工作办公室工农科科长,对县区《油田施工作业核准证》办理及档案管
理情况进行检查,对河口、广饶、利津三县区内《油田施工作业核准证》办
理情况进行现场督查。一年来,全市共为油田钻井、物探、供电、油建等施
工单位办理施工作业核准证220份。

【老龄工作】2002年1月,为确保《东营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五”规划》的落
实,市老龄工作委员会按照各成员单位的职责权限,将《规划》确定的目标
任务进行细化分解,印发《关于认真贯彻实施〈东营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五”
规划〉的通知》,将任务落实到各部门。同时指导各县区制定出台本县区的
《规划》和贯彻实施省、市规划的方案。下半年重点加强对《规划》落实情
况的协调调度。大部分部门按照分工,结合工作职能,认真落实《规划》,
积极主动地为老年人做好事、办实事。《规划》的各项内容得到较好落实。
组织网络建设。2002年上半年,市老龄办多次就老龄工作机构设置问题
到县区进行调研,并与有关领导座谈交流,争取对老龄工作的支持。下半年,
各县区老龄工作机构已全部理顺,县区全部单独设置老龄办,人员配置基本
到位,大部分乡镇老龄干部也得到落实。据统计,全市共有专职老龄干部53
名,兼职老龄干部42名。村级老年协会1596个,占行政村比例83.5%,城市社
区老年组织48个,占社区比例93.6%。市、县、乡、村四级老龄工作组织网络
已经形成。
争创敬老模范活动。3月,市老龄工作委员会第二次全体会议研究决定
在全市广泛开展争创敬老模范单位、争当敬老模范个人、模范老人活动。4
月,市老龄工作委员会出台《关于在全市广泛开展争创敬老模范单位和争当
敬老模范个人、模范老人活动的意见》(东老发〔2002〕3号)。5月,市老
龄办印发《关于评选表彰敬老模范和模范老人的通知》 (东老办发〔2002〕
10号),对争创敬老模范活动进行安排部署。全市各行各业积极参与此项评
选活动,并以实际行动为老年人服务,涌现出一大批先进单位和个人。9月,
全市敬老模范评选活动结束。本次活动共评出广饶县李鹊镇等7个乡镇为敬
老模范乡镇,利津县委老干部局等45个单位为东营市敬老模范单位,朱君增
等49人为敬老模范个人,盖相友等23人为模范老人。同时授予广饶县老龄办
等10个单位为全市老龄工作先进单位称号,授予黄海堂等10人全市老龄工作
先进个人称号(其中黄海堂等3人记三等功,刘苏毅等7人嘉奖奖励)。10月,
在全省庆祝老人节暨敬老模范颁奖会上,市人民医院、广饶县大王镇、东营
区辛店街道办事处幸福院被评为全省敬老模范单位,董绍亮、叶智刚、魏德
胜被评为全省敬老模范个人,吴华山、马思明、安家训被评为全省模范老人,
利津县老龄办、广饶县老龄办被评为全省老龄工作先进单位,崔金刚被评为
全省老龄工作先进个人并记三等功。
老人节庆祝活动。9月,市政府办公室印发《关于老人节期间广泛开展
尊老敬老活动的通知》,要求各级各部门结合实际,积极为老年人做好事、
办实事,解决实际困难,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仲秋、国庆双节之前,市政
府为全市3200名“五保”老人每人发放100元生活补贴,60岁以上老劳模每人
发放1000元生活补助,对异地安置的离休干部全部走访一遍,对老党员、老
干部进行重点走访,并帮助他们解决实际困难。老人节期间,市委副书记、
市长刘国信,副市长张秀香等深入基层走访慰问老年人,各级各部门积极开
展走访慰问送温暖活动,全市掀起尊老敬老的高潮。
为营造老人节期间的热烈氛围,10月22日,市老龄办、市文联在东营电
视台演播厅联合举办庆祝老人节敬老模范颁奖京剧演唱会。油地军校领导石
军、吕雪萍、刘庆华、张秀香、张振志、王立新、黄敏、席秀海、孙海峰、
王炳海及赵芳清等老领导观看了演出,并为全市敬老模范、模范老人代表颁
奖。东营电视台对整台晚会进行录像,并在老人节期间播出,得到老年人的
广泛好评。
老年福利服务设施建设。2002年,全市各级认真实施“星光计划”,兴
建一大批起点高、多功能的星光老年中心。投资1000万元的利津县老年公寓
和1800万元的东营市老年乐园项目开工建设,市文体部门投资20余万元在各
居民小区建设健身路径,老年文体活动设施建设不断加快,为老年人实现老
有所养、老有所医、老有所学、老有所乐开辟了阵地。广饶县、垦利县都按
每个老年人每人每年1元的标准建立老年事业发展专项资金,为老龄事业的
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经济支撑。
落实老年优待政策。制订出台《东营市优待老年人规定》。10月,《山
东省优待老年人规定》修订颁布后,市老龄办积极加强与有关部门的联系协
调,拟定《东营市优待老年人规定》(代拟稿)并报市政府。11月,市政府
第74号令发布《东营市优待老年人规定》。这是继《山东省优待老年人规定》
修订出台后发布的第一个市级《优待老年人规定》,也是全省各市中老年人
享受优待政策最多、优待范围最大的优待规定。12月,市政府第4-81次市长
办公会决定将实施老年幸福工程列入市政府2003年为民办好十件实事。老年
幸福工程的主要内容是: 一是在中心城建设市老年人活动中心, 建筑面积
6797平方米,估算投资1204万元。二是在中心城建设1处高标准老年公寓(东
营市老年乐园)。工程建筑面积1.2万元平方米,设养老床位360张,投资1700
万元。三是抓好社区“星光计划”示范点建设。全市建设20处“星光计划”
示范点,其中东营区12处,其他县区各2处,总投资200万元。四是扩建乡镇
敬老院。 投资390万元对39处敬老院进行维护修缮,投资1442万元新建养老房
1202间,使集中供养率达到97%,总投资1832万元。五是为“五保”老人增发
生活补贴。从2003年起,市财政每年给予每个“五保”老人200元生活补贴,
约需资金80万元左右,列入财政预算。六是搞好无障碍设施建设。为方便老
年人和残疾人,对中心城区、县城区、中心镇的道路和房屋建筑进行改造,
逐步达到无障碍标准;对新建和在建的城市道路、公共建筑,按照国家建设
部《设计规范》标准进行建设,年内改造中心城盲道与坡道180公里,安装音
响交通信号装置10处,改造公厕蹲位81个,完善市残疾人综合服务设施,总
投资1050万元。老年幸福工程共需资金6066万元。
各部门结合职能,积极为老年人办好事、实事。市卫生局先后下乡义诊
18次,赠送药品价值达8万余元,为9万多名农村60岁以上老年人免费查体,
并为8万老年人建立健康档案。市民政局认真落实政策,对孤残贫困老人给
予有效救助。市妇联广泛开展“爱心献夕阳”活动,组织机关妇委会与敬老
院结成帮扶对子。团市委开展青年志愿者“1+1”助老行动和“学‘昨夜星
辰’ ,做‘今日新星’”活动,等等。据统计,2002年全市救助特困老年人
4897人,有3864名老年人享受最低生活保障,救助金额71.85万元。税费改革
中,全市共为老年人减免农业税及附加566.94万元,有效减轻了老年人的经
济负担,缓解了生活压力。
严厉打击侵犯老年人合法权益的违法行为。各级法院对各类涉老案件实
行“三优一限”:优先立案、优先审理、优先执行、限时执结。广饶县法院
还聘请县老龄办干部担任涉老案件陪审员,确保涉老案件审判的公正性。全
年全市共受理涉老案件65起,审结64起,减免诉讼费2.355万元;有287名老年
人获法律援助,减免律师服务费5.052万元。
老年教育。市及区县都成立了老年大学,并不断加大投入,完善机制,
强化管理,使教学质量不断提高。全市县级以上老年大学6处,在读学员843
名,累计毕业学员1036名。广饶县积极探索基层老年大学办学模式。2002年10
月,全市第一所乡镇老年大学在花官乡成立,为基层老年教育探索了新路子。
老年活动。2002年,市老龄办坚持艺术性与群众性相结合,一方面通过
培训和比赛不断提高老年文体节目的艺术性和观赏性,一方面动员鼓励更多
的老年人参加各项老年活动,使自己的晚年生活丰富多彩。在山东省第二届
老年人文化体育大赛中,东营市选送4个节目全部获奖。其中垦利县老年艺
术团数板反串《夸媳妇》获最佳演出奖和最佳创作奖,石油大学夕阳红艺术
团歌舞《欢庆锣鼓》 《拉丁舞》 获优秀演出奖,利津县老年大学京剧片段
《赤桑镇》获演出奖,市老龄办获最佳组织工作奖。
调查研究。2002年,市老龄办根据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调查研究工作
的通知》精神,积极组织开展调研活动。3月,邀请大众日报记者到大王镇
就老龄工作情况进行专题调研,撰写了宣传大王镇老龄工作的纪实性文章,
先后被《东营日报》《山东老年》《中国老年报》刊登。6月,组织人员针
对涉老案件的有关情况进行调研。7月,为摸清农村老年人的基本生活状况,
有针对性地加强农村老龄工作,市老龄办集中全部人力,对全市10个乡镇15
个村的190个家庭中的342个老年人的生活状况进行抽样问卷调查,形成对今
后开展工作具有指导意义的调研报告,并在市委政策研究室《调查研究年简
报》上刊发。11月,组织县区老龄办主任赴临沂、枣庄、济宁、泰安4市考察
全省敬老模范县的老龄工作,形成考察报告。2002年,市、县两级老龄机构
共开展调研活动14次,撰写调研报告13篇,被市级以上刊物发表3篇。

【史志工作】2002年,市史志办紧紧围绕党委、政府的中心工作,发挥特色
和优势,做好为现实服务文章,各项工作全面上了一个新台阶。在全省17个
地市2002年史志工作综合评比中,东营市获第一名,取得历史性突破。
制定并印发全市史志工作“十五”规划。在上年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
公室联合转发《东营市续修新方志工作纲要》的基础上,根据全省史志工作
“十五”规划,结合东营市实际,制定并印发《2001~2005年东营市地方史志
事业发展规划》。规划明确提出了“十五”期间史志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奋斗
目标;并对志书编纂、年鉴工作、信息化建设、方志馆建设、史志工作为现
实服务5方面的主要工作任务进行总体部署,对市直部门志的编修工作进行
规划,要求市直40多个部门单位在2003年10月前编纂出版部门志,以充分展
示建市20年来的发展历程和光辉业绩,向建市20周年献礼。
召开全市史志工作会议。4月下旬,召开全市史志工作会议,主要内容
是传达贯彻全国、全省史志工作会议精神,总结2001年全市的史志工作,并
对2002年的史志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各县区分管县区长、史志办主任,市直
各部门、单位的分管领导共120多人参加了大会。
续修新志工作。按照全市史志工作“十五”规划的要求,年内县区续修
新志和市直部门志编纂工作普遍展开。为加强志书编纂出版工作的规范化管
理,研究制定下发《东营市地方志编纂、出版工作暂行规定》,明确志书编
纂的指导思想、组织领导和队伍建设、体例和内容、志书质量以及出版要求
等。至年底,利津县的续志工作已完成资料的征集,进入资料初编阶段。广
饶县已制定出续志篇目和编纂方案,进入资料征集阶段。垦利县的续修新志
工作开始启动。东营区着手区直部门志的编修工作。河口区全力做好《河口
区志》的最后定稿工作,年内印刷出版。
市史志办重点做好市直部门志编修工作的指导。及时对部门志编修进行
督导检查,并结合不同部门的编修进度,采取集中培训、单独辅导等方式认
真搞好业务指导。 已有40多个市直部门单位开始着手编修部门志,并争取在
2003年建市20周年前出版。至年底,指导审编并出版《东营共青团志》22万
字、《东营市农村信用社志》50万字、《东营市水利志》70万字、《东营市
人民医院十年辉煌》43万字。《东营区政协志》已召开评审会,《东营区财
政志》《河口区土地志》等部门志已出版发行。
年鉴工作。《东营年鉴》2002卷的编纂工作,在栏目设置、内容选编、
版式设计、文稿质量等方面有新突破。6月底,完成60万字的编辑任务。7月
下旬。《东营年鉴》2002年卷由红旗出版社出版发行。该卷首次采用国际通
行的大16开本,首设中、英文目录;正文设特载、大事记、东营概况、政党
政务等27个栏目;末设索引。卷内穿插设反映全市重大事件和发展成就的彩
色图片专辑。首次在各部类末设补白,登载WTO知识专辑18条。该卷年鉴总
体设计典雅大方,印制装帧精美考究,综合质量上了一个新台阶,得到全市
各级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广泛好评。
县区年鉴工作有新突破。东营区编纂出版《东营区年鉴》2002卷。利津
县编纂出版《利津县年鉴》2001卷。广饶县编纂出版《广饶县年鉴》2002卷。
河口区年鉴编纂工作有新特色,走油地联合办年鉴的新路子。各县区年鉴综
合质量都上了一个新台阶。
史志工作为现实服务。为让海内外朋友更好地了解和认识东营,服务于
全市招商引资工作,自2001年下半年开始组织编纂《天南地北东营人》《中
国·东营市情知识读本》《东营市服务指南》3本书。《天南地北东营人》,
旨在架起一座沟通海内外东营人之间的桥梁,为扩大对外开放和招商引资服
务;该书征集378名在外地的东营人共18万余字的基本资料,其中省(军)级领
导19人,厅(局)级领导98人,其他261人;市委书记和市长作序;7月下旬出版
发行。《中国·东营市情知识读本》,为概括介绍全市市情的资料书,旨在
为海内外人士了解东营提供一个“窗口”;6月编辑完成15万字文稿,7月下
旬由香港东方影画艺术出版社出版发行。《东营市服务指南》是一部便民实
用读物,旨在为党政机关与市民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并为外地客商了解东
营、到东营投资兴业提供便捷的服务指南;市委书记为该书题写书名,市长
为该书作序;11月底完成45万字的文稿。
8月中旬,举行了史志工作为现实服务3本书——《东营年鉴》2002卷、
《天南地北东营人》《中国·东营市情知识读本》的联合首发式。省史志办
刘秋增主任、市政府陈胜副市长到会祝贺并作重要讲话。这3本书的出版发
行,在社会上引起较大反响,得到市领导的充分肯定,也赢得全市社会各界
的普遍好评。
策划、编纂大型画册《东营二十年》。2003年是东营市建市20周年。围
绕这一全市热点工作,2002年下半年市史志办开始策划、编纂《东营二十年》
大型画册。 11月初, 市委办公室、市政府办公室联合下发《关于编辑出版
〈东营二十年〉大型画册的通知》,并专门成立了以市委书记、市长为主任,
油地军校分管领导为副主任的编委会,制定出组稿方案。年内,该画册的资
料征集工作进展顺利。
县区史志工作为现实服务取得新成绩。广饶县继续编辑印发《广饶县大
事记》,并出版《广饶县情》,还开展广饶旧县志的整理工作。利津县准备
编纂《利津县情》、《利津同乡英才》。垦利县出版《垦区历史人物》。东
营区正在编纂《东营区同乡录》。
市和县区情资料库建设。在省史志办的指导下,10月底,自行设计制作
的小型网站——东营市情资料库初步建成,并顺利实现与省情资料库、东营
市政府网站的联接。该网站主要设市领导简介、东营概况、招商引资、明星
企业、旅游名胜、历史人物、古迹文物、县区简介、方志信息、专题数据库
等栏目,其中专题数据库主要收录《东营市志》《中国·东营市情知识读本》
《东营年鉴》(1996~1998卷、2000卷、2001卷、2002卷)等市情资料,并设有
功能较强的信息检索系统。市情资料库的建成,实现了市情资料由书籍向电
子文本的转变,为社会各界查阅市情资料提供了更为灵活方便快捷的方式。
按照年底前县区情资料库实现联网的统一要求,各县区积极创造条件,
全面建成市县区情资料库。12月上旬,省情资料处的技术人员到东营区对县
区操作人员进行为期2天的专门培训。至年底,各县区情资料库相继建成,
为全省第一个所属县区全面建成市县区情资料库的市。
筹建东营市史志学会。为促进全市史志事业的健康快速持续发展,2002
年着手筹建东营市史志学会。经组织协调,市社科联已批复同意成立东营市
史志学会。至年底,此项工作已经分管秘书长、分管市长、市长同意,市政
府办公室已做出同意成立的批复,还需报市民政局审批。筹建工作正在进行,
已下发东营市史志学会成立暨召开史志理论研讨会的预备通知并征集到部分
论文。
其他工作。进一步规范管理制度,制定出2002年度县区史志工作考核办
法,并对县区史志办全年工作进行全面考核;按时完成《山东年鉴》2002卷
东营部分1.2万字的撰稿任务;组织县区参加省里举办的修志业务培训班,并
组织县区赴外地学习交流史志工作经验;编辑印发《东营方志信息》8期,
印发800余份;完成市政府办公室、省史志办交办的其他工作;超额完成了招
商引资任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