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共产党东营市委员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5&A=7&rec=43&run=13

【中共东营市委二届九次全体会议】2002年3月30日,中共东营市委二届九次
全体会议在东营宾馆召开。会议讨论了东营市出席省第八次党代会代表候选
人预备人选名单(草案)和关于召开市党代表会议的决议(草案);表决通过了市
出席省第八次党代会代表候选人预备人选名单及关于召开市党代表会议的决
议。市委书记石军作重要讲话。出席会议的有:市委委员30人,市委候补委员
2人。

【中共东营市委二届十次全体会议】2002年12月5日,中共东营市委二届十次
全体会议在东营宾馆召开。会议主要议题:传达学习省八届二次全委会议精神,
研究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市委书记石军作重要讲话。会议审议并
通过《中共东营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决定》。出席会议
的有:市委委员28人,市委候补委员2人。列席会议的有:不是市委委员、候补
委员的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府、市政协党组成员、副市长,市纪委委员,市
武警支队支队长、政委,市人大常委会、市政协各委(室)主任,各县区委书
记、纪委书记,市直各部门、单位党委(党组)书记。

【中共东营市委二届十一次全体会议】2002年12月30日,中共东营市委二届
十一次全体会议在东营宾馆召开。会议主要议题:对市委常委会提名的6名县
区党政正职拟任人选进行无记名投票表决。会议表决通过了提名的全部人选。
出席会议的有:市委委员29人,市委候补委员2人。

【中共东营市委其他重要会议提要】2002年1月13日,全市政法信访工作会议
召开。会议主要是传达全国、全省政法和信访会议精神,部署全市政法和信
访工作任务。市委书记石军作重要讲话,市委副书记姜振邦主持会议,市委
常委、政法委书记李长君就全市政法工作作了全面安排。市领导贾其贤、张
秀香、倪胜希等出席会议。

2月6日,市委召开专题会议,认真学习中央政治局常委会议精神和省委、
省政府有关会议精神,结合东营市实际,就进一步安排好困难群众的生产生
活问题进行研究部署。市委书记石军主持会议并讲话,市领导韩宝光、周燕
明等出席会议。
2月25日,东营市创建全国双拥模范城(县)动员大会在东营宾馆召开。市
委书记石军,市委常委、东营军分区政委张以明出席会议并分别讲话;市委
副书记、市长刘国信主持会议。市委副书记姜振邦传达《关于进一步加强双
拥工作,深入开展创建双拥模范城(县)活动的意见》。市领导曹连杰、刘庆
华、张秀香、赵立祥,胜利石油管理局党委副书记王立新、东营军分区司令
员郑全德、石油大学副校长仝兴华、济军生产基地政委邹积兴等出席会议。
2月26日,中共东营市纪律检查委员会第六次全体会议在东营宾馆召开。
会议主要是总结2001年全市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研究安排2002年党
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工作任务。市委书记石军出席会议并作重要讲话,市委
副书记、市纪委书记刘曙光代表市纪委常委会作工作报告。市领导刘国信、
姜振邦、聂绍光、张万湖、陈锡山、张以明、曹连杰等出席会议。
2月28日,全市招商引资暨民营经济大会召开。会议动员全市干部群众进
一步解放思想,开拓进取,再掀招商引资和民营经济发展新高潮。市委书记
石军、胜利石油管理局党委书记董丕久、石油大学党委书记郑其绪出席会议
并分别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国信主持会议。市委副书记姜振邦、李永
健、聂绍光,市委副书记、市纪委书记刘曙光,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张万湖,
市政协主席陈锡山,市委常委、东营军分区政委张以明,济军生产基地副主
任吴志德等出席会议。
3月6日,全市城市规划建设管理暨“双创”工作会议在东营宾馆召开。
市委书记石军作书面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国信,胜利石油管理局副局
长薛万东,石油大学副校长喻祥隆出席会议并分别讲话;市委副书记姜振邦
主持会议。市领导刘曙光、张万湖、陈锡山、韩宝光、张以明、吕雪萍、周
燕明、刘玉良、田吉海、王洪胜、魏丕永、刘庆华、张秀香、杨志良、陈胜、
王玉君、张振志、赵立祥等出席会议。
4月1日,全市2001年度人口与计划生育目标责任奖惩兑现大会在东营宾
馆召开。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国信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李永健主持
会议。市领导刘曙光、张万湖、陈锡山、曹连杰、张秀香,东营军分区司令
员郑全德等出席会议。
4月24日,全市政府提速暨招商引资第一季度调度会议在东营宾馆召开。
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全省政府提速电视会议精神,安排部署东营市政府提速
和招商引资工作。市委书记石军主持会议,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国信出席会
议并讲话,市领导李永健、刘曙光、张万湖、陈锡山等出席会议。
4月25日,中国共产党东营市代表会议在东营宾馆召开。会议的主要任务
是:选举产生东营市出席省第八次党代表大会代表。市委书记石军讲话。会议
选举产生18名出席省第八次党代会的代表。204名党代表参加会议。
4月26日,全市农村税费改革工作会议召开,对全市农村税费改革工作进
行安排部署。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国信作重要讲话,市委副书记李永健主持
会议。副市长杨志良、阎君山等出席会议。
4月27日,全市高新技术工作会议在东营宾馆召开。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
全省高新技术工作会议精神,研究进一步加快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措施。
市委书记石军,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国信分别讲话。市委副书记姜振邦主持
会议。市领导李永健、刘曙光、张万湖、陈锡山,胜利石油管理局副局长裘
国泰,石油大学副校长孙海峰等出席会议。
5月16日,全市农业产业化工作会议召开。会议主要是贯彻落实全省农业
产业化工作会议精神,动员全市各级各有关部门进一步强化政策措施,加大
工作力度,努力把全市农业产业化提高到一个新水平。市委书记石军作重要
讲话,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国信和市委副书记李永健分别主持会议。市领导
刘曙光、曹连杰、刘玉良、杨志良、苏荣桂,济军生产基地副主任高其华等
出席会议。
5月29日,全市领导干部会议召开。会议主要是传达贯彻省委、省政府一
系列会议精神,对各项工作做出安排部署,以优异成绩迎接省八次党代会和
党的十六大的召开。市委书记石军,市委副书记、市长刘国信分别讲话;市
委副书记李永健主持会议。市领导姜振邦、刘曙光、张万湖、陈锡山等出席
会议。
6月20日,由油地军校联合举办的建设“信用东营”动员大会在黄河影院
召开。会议要求全市上下要积极投身并全力推进“信用东营”建设,尽快树
立东营文明开放的新形象。市委书记石军出席会议并讲话,市委副书记、市
长刘国信主持会议。市级领导班子成员,胜利石油管理局副局长薛万东,石
油大学党委副书记纪效田,济军生产基地政委邹积兴等出席会议。
7月25~29日,市委理论学习中心组举办读书会。主题是高举邓小平理论
伟大旗帜,认真学习江泽民同志一系列重要讲话,特别是“5·31”讲话精神,
深刻领会“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研究探讨如何结合东营实际,加快黄河三
角洲的建设和发展。
9月30日,全市就业暨增收节支和服务业工作会议在东营宾馆召开。会议
主要是传达上级有关会议精神,部署全市做好就业、增收节支和服务业工作
的措施,同时对维护稳定工作做出安排。市委书记石军,市委副书记、市长
刘国信分别讲话。市委副书记姜振邦主持会议。市领导李永健、刘曙光、张
万湖、陈锡山、李长君、张传堂、吕雪萍、周燕明、曹连杰、田振玉、阎君
山等出席会议。

【重要文件提要】2002年1月29日,市委、市政府、东营军分区发出《关于进
一步加强双拥工作深入开展创建双拥模范城(县)活动的意见》(东发〔2002〕2
号)。主要内容:一是提高认识,增强做好双拥工作的责任感和使命感;二是
加强军地思想政治建设,用共同理想凝聚军心民心;三是围绕大局,不断增
强国家经济实力和国防实力;四是强化措施,努力解决军民关注的热点难点
问题;五是深入开展创建双拥模范城(县)活动;六是加快制度建设,依法维
护军队和优抚对象的合法权益;七是切实加强对双拥工作的领导。
2月27日, 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意见》
(东发〔2002〕4号)。主要内容:一是统一思想,充分认识加强城市管理工作的
重要意义;二是深化体制改革,建立规范高效的城市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三是加强规划管理,维护城市规划的统一性、权威性和严肃性;四是加强城
市道路管理,提高道路建设质量和管理水平;五是大力开展城市环境综合整
治,解决城市脏乱差问题;六是坚持依法行政,全面提高城市管理水平;七
是树立经营城市理念,增强城市建设发展活力;八是加强宣传教育,提高市
民整体素质;九是切实加强对城市管理工作的领导。
2月27日,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创建国家卫生城市暨国家环境保护模
范城市的决定》(东发〔2002〕5号)。提出力争在2003年将东营市创建成国家
卫生城市和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并确定了创建国家卫生城市和国家环境
保护模范城市的指导思想、任务目标、工作重点、具体实施步骤和主要措施。
3月15日,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加强社区居委会建设的暂行意
见》(东发〔2002〕6号)。主要内容:一是充分认识加强社区居委会建设的重要
意义;二是改革和完善管理体制,构建社区组织体系;三是加大资金投入,
改善社区居委会工作条件;四是加强组织领导,全面推进社区居委会建设。
4月30日,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进一步转变作风提高工作效率的意见》
(东发〔2002〕8号)。主要内容:一是切实提高工作效率;二是精简会议;三是
精简文件;四是精简领导活动;五是简化和规范接待工作;六是制止奢侈浪
费;七是认真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
5月20日,市委印发《东营市“十五”期间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规划》
(东发〔2002〕9号)。主要内容:一是明确指导思想和目标任务;二是大力加强
思想道德建设;三是大力加强文化建设;四是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
活动;五是加强和改善对精神文明建设的领导。
6月3日,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加快高新技术产业发展的决定》(东发
〔2002〕10号)。主要内容:一是明确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指导思想和主要目标;
二是加快运用高新技术改造提升传统产业;三是努力培植和发展新兴高新技
术产业;四是加强高新技术的研究开发;五是建立健全高新技术投融资机制;
六是加强高新技术人才队伍建设;七是营造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良好环境。
6月20日, 市委、 市政府发出《关于建设“信用东营”的意见》 (东发
〔2002〕11号)。主要内容:决定全党动员,全民参与,全面建设“信用东营”,
大力培育政府信用、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三大主体,扎实推进信用道德、信
用网络和信用制度三大建设,切实抓好金融信用、中介组织信用和产品质量
信用三个突破口,大力加强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力争经过6年努力,树立起
“文明立市、诚信立业”的崭新形象,使东营成为与国际接轨的全国信用最
好的城市之一。
6月27日, 市委、市政府发出《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
(东发〔2002〕12号)。主要内容:一是进一步提高对农业产业化经营的认识,
明确目标任务;二是发展壮大农业龙头企业,大力提高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外
向度;三是建立健全配套体系,为农业产业化经营提供支撑;四是发挥产业
化经营的带动作用,加快农业结构战略性调整;五是加大扶持力度,为农业
产业化经营提供保障;六是加强对农业产业化经营工作的领导。
10月22日, 市委发出《关于做好2003年县区领导班子换届工作的通知》
(东发〔2002〕16号)。主要内容:一是充分认识做好换届工作的重大意义;二
是明确换届工作的指导思想和基本要求;三是严格执行年龄界限、职数的有
关规定和要求;四是切实加强领导,确保换届工作顺利进行。
12月5日,市委发出《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决定》(东发
〔2002〕20号)。主要内容:一是迅速兴起学习贯彻十六大精神的热潮;二是努
力加快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三是加快经济建设和经济体制改革;四是加
强民主政治建设;五是发展繁荣先进文化;六是全面推进党的建设新的伟大
工程。

【市委办公室工作】2002年,市委办公室主要抓了以下工作:
一、调查研究取得丰硕成果。围绕全市改革、发展、稳定的重大问题和
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总结推广典型经验,取得一批
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调研成果。具体有五个特点:一是领导带头调研。从秘书
长到班子成员累计近百次深入基层调查研究,摸实情,找问题,提对策,为
全市深入开展“调查研究年”活动起到表率和指导作用。二是开展全员调研。
办公室全体干部人人肩负调研任务,共撰写调研报告55篇、理论文章29篇,
其中班子成员完成36篇,人均2篇以上。三是调研重点突出。重点围绕招商引
资、农村税费改革、结构调整、经营城市、社会稳定、基层党建、“信用东
营”建设等开展多项专题调研,大部分调研成果进入领导决策。四是调研质
量提高。《我市农业入世的十大对策》在新华社《高层决策》刊发,《服务
地方经济,实现“银地”双赢》《适应入世新形势,加快发展黄河三角洲高
效生态经济》等多篇文稿,在国家、省部级报刊发表。五是促进和带动了全
市调研工作的开展。发挥办公室牵头协调作用,加大联合调研、委托调研力
度,不断拓宽调研领域,对一些有情况、有分析、有见地的调研报告,呈送
市委领导阅批后及时予以转发,促进了全市调研工作的开展。
二、督促检查力度进一步加大。按照市委领导提出的“四个环节”工作
法,采取立项督查、跟踪督查、督查调研、督查考核、微服私访等措施“多
管齐下”,推动了市委重大决策和重要工作部署的贯彻落实。全年编发《督
查专报》60期,其中报省《督查专报》36期,编发《领导参阅》10期、《东
营督查》14期;办理领导批示件1041件,其中督办260件,办结率100%;办理
请示报告84件。突出抓了四点:一是突出工作中心。重点围绕“调查研究年”
“软环境建设年”“信用东营”建设、招商引资等工作分解立项,定期调度,
定期反馈,定期通报;对阶段性工作重点,如“三方面人”问题等扭住不放,
一查到底,促进了一些疑难问题的解决。二是突出领导批件。对领导批办事
项,及时督办,按时反馈;对典型性、倾向性和代表性的问题举一反三,督
促推动同类问题的解决。三是突出专报工作。围绕全省党员领导干部会议、
民营经济工作会议等重要会议贯彻落实情况反馈,市委决策部署和上级领导
批办事项反馈,地方特色工作反馈这三个重点,上报督查专报16期,被省综
合采用14期。四是突出求真务实。加大督查调研力度,发现典型及时总结推
广,发现问题及时督查反馈;进一步完善督查考核办法,年终考核实行“一
揽子”工程;对全市21个经济责任审计存在问题的部门予以通报并限期整改,
树立了督查工作的权威性。
三、协调能力进一步增强。注重强化中心意识,牢固树立全局观念,加
强与各方面的联系沟通,保证了市委决策贯彻落实和上下左右运行畅通。一
是做好市级班子之间的协调工作。协助市委认真处理与人大、政府、政协、
纪委等市级领导机关的工作关系,保证各大班子一个步调,一个声音,协调
一致抓工作。二是做好市委领导之间的协调工作。自觉树立服务工作“一盘
棋”的整体观念,及时向市委领导反馈决策部署的贯彻落实情况,每日提供
《市委领导今日活动安排》,为领导有更多的时间和精力想大事、议大事创
造有利条件。三是做好上下左右之间的协调工作。加强与省委办公厅等上级
部门的沟通联系,确保省市上下畅通;加强对区县及市直部门的联系指导,
督促市委决策贯彻落实;加强与胜利油田、石油大学、济军生产基地的沟通
合作,及时通报情况,相互支持配合,增强了区域经济发展的凝聚力。四是
做好重大活动的协调工作。维护市委的核心地位,积极主动地承担全市重大
活动的协调服务和牵头工作,充分调动部门的积极性,使各项工作相互衔接、
有条不紊。
四、综合、信息工作成效显著。一是文字综合工作,着眼于创新,立足
于求精,注重从贯彻上级精神、把握领导意图、做好结合文章、解决实际问
题入手,努力在研究上级政策、学习外地经验、掌握本地情况上下功夫,在
解决全市改革、发展、稳定面临的新问题、新矛盾上做文章,力求使文稿既
体现上情,又符合下情,较好地实现了与领导思维的“同频共振”,文稿的
思想性、指导性和针对性进一步增强,较好发挥了“以文辅政”的助手作用。
一年来,共起草各类文稿570多篇、210余万字,撰写领导署名文章36篇,文
稿质量明显提高。二是信息工作,紧紧把握领导思路,注重开发综合信息,
加强信息调研,拓宽信息渠道,突出报送经济动态、外地动态、问题信息和
前沿信息,为领导科学决策提供了大量有参考价值的信息。全年编发《东营
信息》220期、《信息调研》27期;市领导批示70件次;报省信息1085条,采
用179条,名列全省各市前茅;编写《东营市大事记》12期;完成信息文字总
量逾100万字。重点推出四项创新措施:即每周为市委常委提供一次油价动态
及分析;确定10家有代表性的外资企业为市委信息直报点,每月调度一次;
把雨情报告等纳入信息报送范畴;开辟市委领导专报信息,服务对象更加明
确。
五、高质量地完成了一系列重大接待任务。全市接待工作呈现四个特点,
突出了三个环节,实现了两个转变。四个特点:一是密度大。全年共安排大小
接待活动940余次,来宾10000余人次;承办“海内外优秀学者支持黄河三角
洲建设与发展活动”“首届中国生态经济青年专家论坛”等大型会议、活动
8次,接待密度之大前所未有。二是规格高。先后接待朱钅容基、宋平、温
家宝、宋健等10多位中央和国家级领导,接待张高丽、曾培炎、张文台等省、
部、军界高级领导30多人次,一大批中直、省直司局级领导,还有20多位离
休的省级老领导;接待国外经贸考察团200多人次。尤其7月份,1个月2次一
级接待在全市历史上前所未有。三是层次多。随着东营市大开放、大招商进
一步发展,知名度提高,吸引力增大,国外及港澳台侨各方面人士、知名专
家学者和商界名流,也进入接待范畴,来宾层次之多前所未有。四是协调任
务重。除协调市各大班子等上级重要来宾接待外,还协调市直部门重要接待
达几十次。主要把握三个环节:一是超前谋划,做好认真细致的接待准备;二
是周密安排,确保接待活动万无一失;三是协调配合,形成大接待的整体合
力。初步实现两个转变:即由要求接待工作“不掉链子”,转变为提高服务水
平和服务档次;由做好单纯的活动安排和迎来送往等一般性工作,转变为树
立东营良好形象,为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搞好服务等重要的政治任务,基本实
现来者高兴,走者满意,领导放心的目标要求。
六、综合服务整体水平不断提高。一是文秘工作,严细认真,严把程序
关,积极探求文档处理工作规律,提高运转效率和办文质量,确保了各级文
件上传下达,实现全市密级以上文件连续13年无短缺。全年累计起草、制发
市委及办公室各类文件370件,编发《东营工作》36期、《东办通报》19期,
整理编发常委会议纪要27期、专题会议纪要19期。二是值班工作,严格遵守
值班纪律和24小时值班制度,认真受理群众来电来访,会议筹备及服务水平
进一步提高,公务、收发工作做到热情、周到。全年下达会议通知1100多件,
筹备、服务市级以上会议活动43次,做到及时高效。三是人事工作,突出制
度建设,激励约束机制进一步健全完善;及时做好人员调配、干部任免、工
作人员考核、工资、档案整理工作;认真完成办公室内部会议、活动的组织
协调服务以及办公室年度计划、工作总结等有关材料的起草工作。四是财务
工作得到加强,会计基础工作进一步完善,财务管理规范有序;全年建账21
本,编制报表180份,清核固定资产3500万元,清理往来款项1280万元,经费
支出4232万元,做到及时准确,无一差错;会计报表连续9年获得全市第一名,
劳动工资统计连续14年被评为全市先进单位。五是保卫工作,加强治安联防
队伍管理,严格实施考核奖惩,队伍整体素质不断增强;加强物防技防装备,
文明执勤,定时巡逻,完成重大节日、重要会议、重点部位的安全保卫工作;
加强与公安、信访部门协作配合,妥善处置各类上访360起、10712人次;认
真开展“148”“12·4”法制、普法宣传教育活动和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维
护了办公大楼的正常工作秩序。六是车队工作,加强车辆调度、规范管理和
优质服务,保证了市委及办公室的工作用车,较好完成急、难、重出车任务,
行车里程超过80万公里。七是文印工作,加强管理,优化服务,打印效率和
质量不断提高,取得较好经济效益。八是机要工作,共收发、办理电报及文
字材料16125份,送领导阅批5118人次,做到保密、快速、准确,全省受电反
应抽查合格率为100%;编辑《电报摘要》12期,提供网上信息逾万条;自研
开发办公自动化软件并开始试运行工作,经专家评审达到国内领先水平;编
辑《电报摘要》12期。市委机要局被评为全省党政机要工作先进单位。九是
保密工作,加强对国家秘密载体管理和对外提供资料的保密审查,全年审查
文件、资料3000余万字;深入开展保密宣传教育,全市党校系统普遍开设保
密教育课;组织开展保密理论研讨,有12篇文章在《保密工作》等报刊发表;
组队参加全省保密知识电视大奖赛获第三名;强化保密工作督查力度,对全
市保密规章制度建立执行情况进行检查,对全市国家统一司法考试进行保密
督查,对互联网有害信息进行清理整治;市保密局被评为全省保密工作先进
单位。
七、其他工作。机关作风有了进一步转变。建设学习型、规范型、服务
型、高效型、信用型机关活动卓有成效。连续三年超额完成招商引资任务指
标,全年共落实较大招商项目9个,其中过亿元项目3个,到位外来固定投资
额约14000万元。认真做好包村工作。所包村农业生产条件有较大改善,基层
班子建设得到加强,产业结构不断优化,农民收入连年提高。

【政研工作】 2002年,中共东营市委政策研究室主要做了以下工作。
文字综合服务和政策研究工作。一是始终坚持吃透上情与吃透下情相结
合,认真全面地学习领会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准确把握市委的重大工作部署,
努力为市委提供较高质量的文字综合服务。全年共形成领导讲话、署名文章、
汇报材料、政策文件及其他各类文稿300余篇,完成文字总量100余万字,文
稿质量有较大提高。主要有市委主要领导向中央、省委领导的工作汇报,在
二届九次和十次全委会上的讲话、在全市农业产业化会议上的讲话、在全市
招商引资暨民营经济大会上的讲话、在建设“信用东营”动员大会上的讲话、
在全市领导干部会议上的讲话以及市委有关领导的会议讲话等。二是切实搞
好政策研究。根据市委的安排,在深入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起草了《市委、
市政府关于加快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意见》《市委、市政府关于进一步壮
大村级集体经济的意见》《中共东营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
的决定》等文件,同时还起草了向省城市工作领导小组汇报的《关于促进我
市经济发展主要政策和改革设想的报告》,把全市近年来围绕事关经济社会
发展大局形成的一系列政策的起因、依据、实施效果和产生的重大社会经济
效益等进行详细综述。三是积极为 “信用东营” 建设和软环境建设等各项
专题活动撰写各类稿件17篇,做好政策阐释、宣传典型、情况介绍等工作。
调查研究工作。为确保调研课题抓得准、进入决策快,调研工作着重突
出三点:一是强化超前意识。在调研时间和课题安排上,重视超前分析经济
社会发展及全局工作的发展态势,着力把握领导工作思路和领导关注的问题,
从“准”字上着眼,在善谋上下功夫,集中精力抓重点,做到调查研究超前
一步,决策需要时正好看到调查报告。二是坚持实事求是。特别是总结经验
教训的调查报告,敢于触及热点、难点和敏感问题,敢于反映真实情况,有
忧报忧,有喜报喜,成绩不夸大,问题不缩小,使市委、市政府领导能够准
确掌握真实情况,做出正确决策。三是突出实用性。围绕市委的决策需要,
立足全市工作大局,在一些重要方面进行宏观比较分析与研究,提出战略性
思路和解决问题的具体办法。总的说,2002年调研工作的特点是调研课题数
量多,大型调研多,成果转化多。全年共进行调研25项,形成调查报告25篇。
主要内容涉及“入世”后对东营市粮棉生产冲击影响、全市农村土地使用权
流转情况、东营区深化会计管理体制改革情况、全市中介机构发展情况、全
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农村干部实行公职化管理情况、全市包村帮扶情
况、全市农村税费改革情况、全市桑蚕业发展情况、垦利县农业产业结构调
整情况、河口区黄河口高新技术创业园建设情况等。这些调查报告绝大多数
得到市委、市政府领导的重要批示,并得到转化,有的也得到省委领导的批
示,进入上层决策。调研的深度和广度比过去有很大提高,大型调研占比重
较大。如,“入世”对全市粮棉生产冲击影响的调查、全市桑蚕业发展情况
的调查、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情况的调查、中介机构发展情况的调查等十几
个调查报告,都是通过搜集大量数据资料,作认真类比分析而形成的。成果
转化也达到很好水平。如,关于全市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情况的调查,被吸收
进市委、市政府政策文件和领导讲话中;农业结构调整等方面的研究成果被
直接吸收进市委、市政府关于加快农业产业化经营的政策文件;东营区财务
管理体制改革等经验做法,在全市进行全面推广;农村税费改革情况的调查
为市委提供了翔实的第一手资料,推进了全市农村税费改革进程。积极参与
市委领导和省委政研室进行的多次调研活动,并起草调查报告,得到市委领
导和省委政研室好评。承担了全市社科重点课题——东营市经营城市对策研
究,形成2万多字的研究报告。目前,该课题已通过省专家组的鉴定,并给
予很高评价。同时,为扩大东营市一些重要调研成果的影响面,向省委报送
了石军、刘国信、周燕明等市委领导的调查报告5篇,全部在省“转变作风
年,调查研究年”活动简报、省委党刊《山东通讯》及有关高层次理论刊物
上发表。
开展“转变作风年、调查研究年”活动。2002年,中央确定在全国开展
“转变作风年,调查研究年”活动,根据市委的要求,市委政研室承担了全
市活动年的组织、协调和调度工作。一是代市委起草了《关于进一步加强调
查研究工作的通知》(东发〔2002〕3号文),根据全市社会经济发展情况,
提出事关全市经济社会发展大局的十大调研范围和40个重点调研课题。二是
认真抓好调研活动的调度工作。对市委确定的40个重点课题每月调度一次;
对市委没有安排重点课题的各县区、市直有关部门、单位,每季度调度一次
自拟调研课题的进展情况,做到对全市调研情况及时了解和掌握。市委确定
的40个重点课题圆满完成;市委没有安排重点课题的各县区、市直部门和单
位也都自行确定了调研课题,并形成一批高质量的调研成果。三是创办“转
变作风年,调查研究年”活动简报,及时刊发市、县级领导干部的调研成果。
四是按照市委的要求,对全市活动年开展情况进行督查考核。全市共完成调
查报告1065篇,其中县级以上领导干部完成调查报告675篇;有152篇在《简报》
上印发,其中有11篇得到市委领导的批示。同时,积极将全市“转变作风年,
调查研究年”活动情况向省里进行汇报,及时报送信息。积极向省里报送市
委领导的调研成果,全市有4篇被省《简报》采用,采用数量在全省17市中名
列前茅。
党刊编辑工作。全年编发《东营通讯》14期,其中月刊12期,增编招商
引资和贯彻十六大精神专辑2期。市委党刊《东营通讯》,始终坚持“贴近
市委、服务基层,研究政策、引导舆论,交流经验、促进工作”的办刊宗旨,
在指导性、主题性、可读性和特色化上下功夫,编辑印刷质量提高,《东营
通讯》跨入全省同类党刊的先进行列。一是特色突出。在编辑内容上,严格
选稿,坚持贴近市委中心工作,总结推广群众实践经验,介绍外地先进做法,
强化对基层工作的指导性;准确把握市委阶段性工作重点,使市委重要决策
和部署及时传达下去,突出了主题性;充分反映国内外的理论与实践,广泛
吸纳全市各条战线实际工作者的优秀理论文章、调研成果,突出了广泛性。
二是质量较高。严格三审定稿和三校付印制度,规范定稿程序,提高审稿能
力,狠抓校稿质量,办刊质量显著提高。三是时效性强。既做到重点工作重
点报道,又做到迅速、及时地反映市委重大活动安排和工作部署,充分发挥
党刊的“窗口”“阵地”作用。四是影响面大。在办刊形式和措施上,以各
种有效途径广泛接触不同层次的读者和作者,征求他们的意见和建议,提高
了改进工作的针对性。与全国200多个市地加强横向联系,定期交流党刊,拓
宽信息渠道,了解了外地,宣传了东营。

【基层党组织建设】2002年底,东营市委辖5个县区党委、 3个派出党工委,
有基层党委154个, 党总支200个, 党支部3998个,党小组5754个,现有党员
74606名,其中女党员占12.4%,少数民族党员占0.07%。全市干部总数43398人,
其中在职市级干部44人、县级干部786人、科级干部5650人,各类专业技术人
员27875人。

【领导班子及干部队伍建设】完成市、县领导班子换届考察工作。9月22日至
10月15日,配合省委组织部干部考察组完成市级领导班子换届考察工作。10
月22日至11月5日,组织5个考察组,分别由部领导带队,对各县区领导班子
进行测评,对新的领导班子成员进行全额定向推荐,共有1300多人参加民主
推荐与个别谈话。对新进班子人选进行差额考察,考察新提拔人选54人,全
部进行考察预告,共有2520人参加书面征求意见,1050人参加个别谈话,形
成考察材料或现实表现材料180多份。在认真考察的基础上,对县区领导班子
进行调整,批复各县区新一届领导班子换届人事安排方案。通过这次调整,
县区领导班子建设水平实现新突破:一是加大了优秀年轻干部、女干部和党
外干部的选配力度。党委、政府班子平均年龄分别比上届下降3.5岁和3.4岁,
其中35岁以下干部由1名增加到11名,妇女干部由4名增加到10名。二是新一
届班子成员的知识层次进一步提高。91名党政领导班子成员中,具有大学以
上学历的78名,占85.7%。每个县区党政正职至少有1名具有全日制大学以上
学历,其中研究生2名。三是干部交流力度进一步加大。共交流干部57名,其
中县区与市直交流30名。四是严格执行干部回避的有关政策。各县区党政正
职、纪委书记、组织部长、法院和检察院“两长”全部实现异地任职。五是
重视加强县区干部队伍建设,加大向基层倾斜的力度。这次共新提拔副县级
干部39名,其中乡镇、县区直部门、企业37名,占94.9%;提拔正县级干部13
名,其中县区领导干部12名,占92.3%;原有10名副县级的县区委副书记全部
得到提拔使用。
完成市党代会、人代会和政协会的有关组织筹备工作和对县区的组织指
导工作。 一是加强对县区的组织指导, 选举工作进展顺利,推荐的5个县区
156名干部全部全票或高票当选。二是做好市党代会、人代会换届选举的有关
工作,共筹备各种材料100余种,编印候选人情况简介、人事安排建议名单推
荐信及情况说明等会议材料50多种1万余份,在党代会、人代会期间,为选举
工作的顺利进行提供了良好的服务。
县级干部考察和调整工作。全年组织考察有关干部291名。对省委组织部
考选下派到县区挂任党政副职的4名干部、担任县区长助理的4名干部进行重
点考察。在认真考察的基础上,根据工作需要和干部德才表现,调整219名县
级领导干部,其中,提拔正县级干部28名、副县级干部97名,进一步完善县
级领导班子结构,增强了活力和战斗力。
推行公开选拔和竞争上岗制度。在市级机关机构改革中,全部实现竞争
上岗,全年参与指导20多个部门和单位的竞争上岗工作。8月,采用公开选拔
方式,为东营职业学院选配了15名副县级中层副职。
干部选拔中充分体现民主性,落实群众的参与权、知情权和监督权。一
是扩大参与面,落实群众的参与权。从确定考察对象到干部任职的每个环节,
都广泛征求群众的意见。全年通过民主推荐和民意测评的方式确定新的考察
对象80多人。二是注重增加透明度,落实群众的知情权。健全考察预告制度,
在县区班子换届考察中,把考察预告作为考察工作的必要程序,并实行差额
考察,努力实现人选与职位的最佳结合。试用期满后考察,增加了干部本人
述职和向单位主要领导及本人反馈考察情况两项内容。全年共考察预告3人,
试用60人,并对2001年试用的66名干部进行试用期满后的考察。
继续探索和进一步深化干部制度改革。一是积极推进省委组织部确定的
领导干部辞职制度,调整不称职、不胜任现职领导干部和党政领导职务任期
制。已经在东营区、河口区、垦利县开展试点工作。二是起草《干部任免工
作规范》,健全完善干部工作规范化制度。三是进一步探索疏通干部“下”
的渠道。坚持改任非领导职务、到龄离职等制度,全年改任非领导职务23人,
到龄离职16人。
加强对市直科级干部的宏观管理。主要抓两个方面:一是对竞争上岗方
案的审批,二是对任免干部的审批备案。对各单位竞争上岗方案的审批,严
把职数关、程序关,确保各单位的竞争上岗符合规定要求;对科级干部的审
批备案,严把任职资格条件关,绝不允许选拔任用不符合标准条件的干部。
对部分乡镇党委书记、乡镇长、县区委组织部副部长严格把关。建立全市各
县区和市直单位的2000多名科级干部台账,形成规范的正、副科级干部花名
册和正科级干部《任免审批表》,录入微机,初步实现规范化管理。

【干部教育工作】2002,先后举办各类班次和参加上级调训班次31个,培训
干部699名,其中,厅级干部11名,县级干部259名。
常规培训。根据中央及省调训计划,共选调60名干部参加中央和省委党
校及省直有关部门举办的各类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培训班20期次,其中厅级
干部11人,县级干部43人,科级干部6人。在市委党校举办2期县处级领导干
部进修班、1期新任县处级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设培训班、1期优秀中青年干
部培训班、2期科级干部进修班、1期乡镇党委书记培训班、4期公务员培训班
等12个主体班次,共培训干部639人,其中县级干部216人。
专题培训。 一是根据入世的形势要求,加强了WTO知识专题培训。组织
44名党政干部参加中央党校“中国经济与市场前沿问题研习班”。在市委党
校举办1期WTO理论研讨班,37名市直有关部门的主要领导和各县区常务副县
区长参加培训。二是结合东营市建设与发展现状,加强生态经济专题培训。
在市委党校举办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研讨班,聘请石油大学有关教
授作专题讲座,并对东营市如何发展高效生态经济进行研讨,42名县级干部
参加培训。
高校培训。积极协调国内外有关方面和部门的关系,办理第二批赴国内
外高校培训学员的出国培训手续,3月28日到5月28日,第二批24名学员在美
国伊利诺伊大学进行为期61天的国际经营管理知识培训。加强第三批赴国内
外高校培训学员的管理。先后召开3次座谈会,了解学员情况,加强沟通交
流。组织专人成立考察组赴北京对35名学员进行谈话考察和量化考核。学业
期满回市后,组织进行专业知识综合考试。安排学员到市内9家知名企业进
行为期40天的挂职实习。在综合考核的基础上,确定24名优秀学员作为第三
批出国培训人选。
全员培训。着眼于提高干部整体素质,强化干部全员性培训,继续推行
县级干部理论考试制度。年初下发东组普发〔2002〕3号《关于印发2002年度
县级干部理论学习考核内容的通知》,提出理论学习考试的具体要求。12月
初,联合市委宣传部采取集中考试、开卷答题的形式,在市直机关和县区设
立9个考场,组织全市661名年龄在56周岁以下的正县级干部和54周岁以下的
副县级干部参加考试。对请假、缺考和不及格人员统一安排进行补考。根据
中组部和省委组织部的要求,组织征订首批全国干部培训教材1232套。

【知识分子工作】深入开展调查研究。一是进行基础性摸底。组织开展全市
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活动,形成《东营公众科学素养调查数据分析报告》,并
由市委、市政府办公室转发全市。二是组织专业性调查。上半年根据省委组
织部要求,在全市组织开展专业技术人员问卷调查。问卷充分考虑各方面因
素,采集不同行业的100个样本进行全面分析,比较全面地了解了东营市人才
队伍现状。三是开展前瞻性研究。下半年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科技局联
合申报《东营市人才资源开发战略研究》科技攻关课题。课题计划采用系统
分析与重点调研超前预测与近期实施、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研究提出东营市2003~2010年人才资源开发的战略目标和对策建议。该课题现
已立项,相关工作业已开展。
充分发挥职能作用,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6月,召开全市专业技术人才
队伍建设工作会议,明确提出当前和今后工作的指导思想、具体目标以及主
要任务。为激励科技人才奋发进取,组织了评先树优活动。市委组织部、市
科协、市人事局等部门、单位组织开展了第二届青年科技奖评选活动,经过
单位推荐、资格审查、初评、复审、公示等程序,从各单位推荐的72名候选
人中,按照标准要求,最后评选出10名获奖人员。为促进学术交流,推动科
技创新和经济社会发展,进行全市第八届优秀论文评选和第七届黄河口科技
论坛活动。为提高人才素质,举办了有针对性的培训班次。为加快实施全市
“职业经理人才开发工程”,分别举办了全方位经理人高级研修班和现代企
业规范化管理高级研修班,邀请新加坡、北京著名人力资源专家讲授最新研
究成果,培训全市各企业中高层管理人员98余人。启动实施科技管理人才培
训计划,共举办培训班6期,培训人员900多人次。选派了19名管理人才和专
业技术人才,到美国、德国等国家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为搭建人才发
展平台,加强了人才载体建设。进一步规范了大王农贸集团“山东省引进国
外蔬菜良种繁育推广示范园”和河口区“山东省引进国外文蛤沙蚕成果示范
园”建设,华泰集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运行平稳,积极争取国家人事部在东
营市设立“老专家”工作站,充分发挥人才载体的吸引和辐射作用。为优化
人才队伍结构,开展一系列招才引智活动。通过广泛宣传东营市引进人才优
惠政策,积极吸引海外留学人员、外国专家和市外高层次毕业生到东营市工
作或为东营市服务。成功举办了日本留学博士项目洽谈会,留日博士与东营
市共达成合作意向60项、产品出口意向3项;组织有关部门、企业参加在青岛
举行的“21世纪中国:国际化人才创业”项目洽谈会,共与海外留学人员洽
谈项目16个,达成协议5个;积极实施引进国外智力项目,全年共引进国外智
力项目36项,引进外国专家36人次来东营市进行技术指导;大力引进市外高
层次毕业生,全年共引进硕士研究生8人,本科毕业生217人。
努力营造良好环境。 把为知识分子创造良好的工作和生活条件,作为
一项重要内容来抓。积极为拔尖人才解决子女入学、住房、就业、职称评定
和医疗保健等方面的一些具体困难,认真接待受理知识分子的来信来访,协
调落实拔尖人才津贴。为进一步做好知识分子的服务工作,特别建立科技之
窗网站(www.cstw.net)。2月,召开知识分子代表座谈会,研究知识分子工
作,征求他们对做好知识分子工作的意见和建议,调动了他们工作的积极性。
9月,组织驻东营市的所有省、市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进行健康体检。各县
区委组织部也都为县区级拔尖人才和中级以上职称的知识分子进行健康查体。
11月,结合省里安排,组织广大知识分子集中收看《实践者的追求》专题片,
积极开展学习讨论活动。12月,组织慰问了部分拔尖人才、知识分子代表。

【干部下派工作】一、市委组织部加强对中办在东营市挂职干部的管理、协
调与服务。
1月9日,市委办公室、市委组织部召开中办在东营市挂职干部座谈会,
市委常委、秘书长周燕明出席座谈会。省委副秘书长李静代表省委看望挂职
干部。
1月24日,中央办公厅人事局副局长李永平一行来东营市看望中办赴东营
市挂职干部,市委书记石军在东营宾馆与他们亲切座谈。
1月30日,市委书记石军到中央办公厅回访,介绍在东营市挂职干部的有
关情况,并送去市委、市政府的感谢信。
2月6日,全市中办挂职干部茶话会在东营宾馆举行。市委书记石军到会
看望挂职干部。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张传堂参加会议,市委组织部常务副部
长赵福恩主持会议。
5月11~12日,中共中央办公厅老干部局副局长江晓平一行来东营市看望
中办挂职干部,市委书记石军、市委副书记姜振邦、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
刘曙光等陪同。
6月2日,中办人事局局长王天榜一行5人来东营看望中办挂职干部,市委
副书记李永健接见王天榜一行。
二、加强对市直机关第十一批下派干部的管理。
一是加强制度建设。按照市委提出的“七不准”要求,认真落实《下派
干部工作守则》《考勤制度》等八项制度,要求下派干部记好《民情日记》
和《民情档案》,吃透村情民意,制定切合实际的工作计划。同时,采取查
岗、不定期检查等多种形式,保证下派干部蹲得住,干得实。二是加大对市
直驻县区工作队的指导力度。先后召开6次工作队长调度会。针对有关情况,
及时与县区协调,帮助驻县区工作队解决办公经费、办公地点等实际问题。
三是努力争取派出部门对下派工作的支持。对干得好的、工作成效显著的派
出部门,通过召开工作交流会、报告会等形式,及时总结经验,选树典型;
对支持力度不大、工作进展缓慢的,采取通报、上门走访等形式,推动下派
工作全面开展。市级领导干部包扶贫困村工作组和第十一批下派干部进点一
年多来, 共为当地引进各类资金1.13亿元,其中无偿资金3674.32万元,贷款
4810.7万元,招商引资2820万元。修建柏油路35.32公里,新建扩建水库18座,
开挖沟渠8.67万米,使当地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得到明显改善。同时,在基
层的实践锻炼中,一批下派干部成长起来,有36人被提拔到县级领导岗位,
其中第十一批下派干部8名。
三、组织市县区直机关干部到省以上机关挂职锻炼。
5月9日,市委组织部在东营宾馆召开全市上挂干部选调工作会议,对选
派干部到省以上机关挂职锻炼工作进行安排部署。全市共选派28名干部(市
直15名,县区13名)到16个上级部门和单位挂职锻炼,其中中直机关5个,省
直机关11个。不少部门对东营市的上挂干部作任职批复。这批上挂干部平均
年龄33.8岁,全部具有大专以上学历,其中大学学历21人,研究生学历2 人,
副处级干部2人,科级干部21人。
四、黑龙江省选派年轻干部到东营市挂职锻炼 。
根据省委组织部统一安排,黑龙江省5名县级干部到东营市挂职,时间
为2个月。5月16日,在东营宾馆举行欢迎仪式,市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刘曙
光代表市委对黑龙江省来东营市的挂职干部表示欢迎,希望黑龙江省与东营
市互相沟通信息,加强交流,促进经济的共同发展。市委组织部分管部长刘
萍到每个县区看望挂职干部,要求县区安排好他们的工作与生活。为使挂职
干部尽快地了解东营,市委组织部利用2天时间,组织他们参观广饶县华泰
集团、大王农茂集团、天鹅湖、黄河入海口、海港、仙河镇等;为使他们了
解山东,6月底,市委组织部又组织他们到泰安、曲阜、济南等地考察学习,
挂职干部非常满意。另外,4月16日,山东省莒县也选派4名干部到广饶县大
王镇和垦利县胜坨镇进行为期1年的挂职锻炼。
五、油田帮扶乡镇工作深入发展 。5月24日,油田帮扶乡镇第一轮总结
表彰暨第二轮帮扶工作动员大会召开。市委副书记、胜利石油管理局党委副
书记聂绍光,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韩宝光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对第一轮
帮扶工作中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进行表彰,对第二轮油田帮扶乡镇工作进
行安排部署。为巩固成果,加大力度,第二批油田帮扶乡镇在原帮扶15个的
基础上,扩大到19个乡镇。
六、全市武装系统认真开展帮扶贫困村活动。6月17日,东营军分区在垦
利县召开全市武装系统包扶贫困村工作观摩交流会议,市委常委、东营军分
区政委张以明,东营军分区司令员郑全德参加会议。为深入贯彻中共十五届
六中全会精神,省委组织部、省军区以鲁政字〔2001〕5号文件对武装系统开
展以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为主要内容的帮扶后进村活动进行部署,东营军
分区与组织部门紧密配合,大力实施这一活动,并取得初步成效。7月26日,
济南军区帮扶贫困村现场会在东营召开。
七、市直机关第十一批下派干部工作报告会召开。11月12日,市直机关
第十一批下派干部工作报告会在东营宾馆召开,市直有关部门、单位分管领
导、人事科长,县区委组织部分管部长,第十一批部分下派干部共计330人参
加会议。市委常委、组织部长张传堂主持会议,市委副书记姜振邦出席会议
并作重要讲话。

【新闻舆论工作】2002年,全市形成“三大宣传热潮”:学习贯彻“ 三个代
表”重要思想的宣传热潮,迎接庆祝十六大、学习贯彻十六大的宣传热潮,
以及以实施招商引资、建设山东省加工制造业基地、建设“信用东营”三大
工程为重点的经济宣传热潮。市委宣传部组织市内新闻媒体推出“三个代表
在基层”“共产党员的风采”等系列报道和综述,开展新一轮“解放思想大
讨论”。开展学习实践《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的宣传和农民增收、扩大
就业、 增加财政收入、 加入WTO有关经贸知识的宣传。 全年累计市外发稿
3890篇,在中央电台、电视台、《人民日报》《光明日报》《大众日报》、
省电视台、省电台等重要媒体刊播了一批份量重、影响大的稿件。市电台、
电视台、东营报社在全省保持先进位次。通过制作城市形象电视广告片和多
语种、多品类外宣画册,以及互联网等多种形式搞好对外宣传。配合香港招
商等重大经贸活动, 集中在《国际日报》 《亚洲周刊》、香港《文汇报》
《大公报》等媒体刊播各类宣传稿件100余篇。区域宣传工作协作机制进一步
完善。继续利用“城市连线”,在《山东各地》《渤海潮》等栏目播发大批
新闻及专题节目。3次召开油地校宣传工作联席会议,整合宣传资源,统一
宣传基调,为促进区域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维护油地校大团结营造了良好
的舆论环境。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层层落实新闻把关责任制,推动了新
闻管理进一步规范化。特别是对中共十六大的实况转播,确保了安全无误,
受到上级表彰奖励。圆满完成主要党报党刊的征订工作。

【理论武装工作】注重学习内容的系统化,突出学习中共十六大精神和“三
个代表”重要思想、思想道德教育及信用建设有关文献、WTO有关知识,特
别是把“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作为全市党员干部学习的重点内容,贯穿全年。
以各级党委理论中心组、“新世纪强素质读书计划”“理论下基层”等活动
为载体,搞好不同层面的理论学习。编写《中国加入WTO基本知识干部读本》
等作为辅助教材。7月举办市委中心组读书会。与中国人民大学联合举办研
究生进修班,举办全市宣传干部培训班。十六大召开后,迅速掀起十六大精
神宣讲热潮。各级共组织宣讲报告会186场,开办理论培训班96期,教育培训
干部群众5.6万人次。进一步完善和落实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
习、 领导干部脱产进修、 在职自学和理论考试考核制度,特别是各级党委
(党组)中心组学习,从市、县到乡镇坚持得好,效果实。年底分别组织了
全市县级以上和科级干部理论考试、考核。理论宣传和理论研究不断深化。
针对全市改革发展中热点、难点问题,组织撰写、刊发理论文章,帮助干部
群众解惑释疑,理顺情绪。组织县级领导干部优秀理论学习成果评选。推行
社科研究重点课题招标制度,《山东省区域信用体系建设研究》列入省社科
规划重点研究项目。参与组织全省“市场经济与诚信研讨会”、建设“信用
东营”金融研讨会等较高层次的研讨活动。切实加强基层党员教育工作。举
办全市党课教育理论骨干培训班,完成全省党课评奖、党员教育工作各类先
进、“百人工程”理论人才、优秀理论成果的推荐申报工作。

【思想政治工作和社会宣传工作】加强社会舆情分析研究,组织各新闻单位
深入开展“基层采风”活动,把版面、话筒、镜头更多地对准基层、对准群
众,准确掌握干部群众的思想脉搏,增强了舆论引导的针对性。深入开展全
市城乡党的十六大精神集中教育活动。加强企业、学校等方面的文化建设和
道德教育活动。集中开展“重发展、重道德、重科技、重形象、创建学习型
企业”为主要内容的“五重一创”活动,培育出华泰、万达、东营电业局等
一批企业文化建设的先进典型。组织企业文化建设报告会。积极协同有关部
门在全市青少年中大力实施古诗文诵读工程,开展“走向世界的中国”读书
教育和实践活动。大力开展多种形式的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选树、推
广了市技术监督局等实践“三个代表”、弘扬“五种精神”及道德建设等各
方面的典型,召开道德教育、道德实践经验交流会,组织 “公路杯”公民
道德建设先进典型电视片展评。编辑出版东营市先模人物画廊丛书。此外,
编发部办信息43期,《思想》杂志6期。编印《东营概况》2万册。积极与有
关部门配合,组织开展维护社会稳定、计划生育、农村税费改革、“双创”、
综合治理、老龄、双拥、普法等社会宣传工作。

【精神文明建设】大力实施农村文明信用工程,扎实推进“信用东营”建设。
为贯彻落实《公民道德建设实施纲要》,认真调查研究,大胆探索,找到把
思想道德建设与经济建设、思想道德教育与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的新载体,
即以文明信用资质评定为依据,以优惠放贷政策为动力,以文明信用创评活
动为主要内容的“农村文明信用工程”。至2002年底,共评选出“文明信用
乡镇”1 个,“文明信用村”91个,“文明信用企业”19个,“文明信用户”
43632户,“文明信用工商户”1240家。这一工程的实施既解决了农民贷款难
的问题,有力地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又有效地增强了农民群众的信用意识,
促进了农村思想道德建设,金融部门也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实现了多赢。
2002年以来,全市农信系统共向农民发放贷款26.74亿元,农民贷款当年到期
回收率达99.3%,不良贷款率从实施文明信用工程前的32%下降到2002年底的8
%。全市56家信用社家家盈利,综合考评在人行济南分行管辖的山东、河南
两省农信系统中名列第一。实施农村文明信用工程,建设“信用东营”,已
成为油地军校共同的活动载体,对于加强团结协作、凝聚黄河三角洲发展的
合力,发挥了巨大作用。省委、省政府主要领导做出批示,给予肯定,要求
在全省推广。市宣传部先后3次在全省重要会议作典型发言。中宣部、省委
宣传部分别作为全国、全省典型进行宣传,产生较大的社会影响。河南、河
北等5省16个地市县前来学习考察。农村文明信用工程获得“山东省首届思想
政治工作创新奖”。切实加强公民素质教育。集中开展“道德教育月”活动,
组织开展“怎样做文明信用东营人”大讨论。重新修订《东营市民道德规范》
和《东营市民十不守则》 。 举办道德教育专场文艺晚会,组织全市第八届
“十佳文明市民”“十佳文明新事”的评选,倡树文明新风。扎实推进“三
大创建”活动。创建文明城市从文明社区建设抓起,广泛开展文体、卫生、
科技、法律“四进社区”活动,总结推广东营区创建“星级社区居委会”的
经验做法,重点抓了中心城区的5个文明示范社区。创建文明行业从执法执
纪部门和窗口单位抓起,通过开展创评活动、开办“ 行风热线”等形式,
树起市地税局、 市电信局等一批过得硬的典型。 深入开展“文明出租车”
“文明市场”创评、“百城万店无假货”活动。创建文明村镇从文明信用村、
户抓起,从“文明一条街”建设抓起,推动了科技普及、村容村貌治理和移
风易俗。不断完善精神文明建设工作目标考核机制,坚持把精神文明建设与
物质文明建设同部署、同检查、同考核。利用这个总抓手,调动了各级各部
门抓宣传思想工作的积极性,形成社会大宣传的工作格局。开展了各类文明
单位的复查及考核、评选、推荐工作。

【文化工作】认真落实精品生产目标责任制,树立黄河口文化品牌。深入研
究具有黄河口特色的垦区文化、古齐文化等,推出一批反映黄河三角洲时代
风貌和风土人情、具有较高思想艺术水平的优秀作品:吕剧《潮涌黄河口》、
电视剧《黄河入海的地方》、一批歌唱东营的优秀歌曲、一批重头文学作品
以及一套建市20年来文艺作品系列丛书。全市已有20多件新闻、文艺作品在
省以上单项评奖中获奖。儿童文学作品《蟹屋》、小说集《王树的大叫》获
山东省首届“齐鲁文学奖”。组织了纪念毛泽东同志《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
的讲话》发表60周年座谈会,并举办摄影展、书画展和专场文艺演出。以迎
接党的十六大为主题,以广场文化活动为龙头,群众性文化活动蓬勃开展。
组织开展“旗帜颂”群众歌咏大会、“颂歌献给党”歌手演唱大赛、庆祝党
的十六大“永远跟党走”大型文艺晚会、油地军校书画摄影展等主题鲜明、
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举办“清风湖之夜”——王宏伟独唱音乐会。组织承
办全国首届职工曲艺小品大赛。群众文艺团体日趋活跃。组织开展“县乡优
秀文化广场”“十佳村(居)文化大院”“十佳业余文化活动先进个人”“十
佳藏书家庭”等评选活动。全市共组织开展“三下乡”活动160多次,丰富了
基层群众的文化生活。另外,积极开展“规范管理年”活动,加大新闻出版、
书报刊市场、音像市场的管理力度,配合有关部门集中开展印刷企业清理整
顿和“扫黄打非”斗争,确保文化市场健康有序发展。

【统战工作】一、深入学习宣传贯彻十六大精神。
组织全市各民主党派、工商联负责人及无党派代表人士收看十六大开幕
盛况和江泽民同志的报告,召开全市统一战线各界人士学习十六大精神座谈
会,组织全体机关干部以观看录像带、听取专题报告会等形式集体学习十六
大精神,在《东营日报》开辟专栏,专题刊登统一战线各界人士学习十六大
精神的体会文章。
二、民主党派工作。
先后组织各民主党派、工商联、党外各界代表人士召开建设“信用东营”、
开展“软环境建设年”活动专题座谈会。协助各民主党派加强自身建设。召
开全市各民主党派工作座谈会,就如何做好民主党派工作,加强思想、组织、
作风和制度建设等问题进行深入探讨。积极支持各民主党派参政议政。组织
全市各民主党派围绕全市重大问题展开调研、咨询活动,全年共提提案、议
案45件(其中落实40件,进入党政决策的5件);共完成各类调研课题14项。
九三学社市委发挥科技优势,当好“科技红娘”,通过九三学社省委邀请9
位专家、教授为东营市12家企业“会诊”,就制约企业发展的关键问题进行
对接,推动了产学研结合和企业高新技术进展。民建东营总支部《关于解决
贷款难问题的建议》,得到市委书记石军的充分肯定,并责成有关部门考虑
问题的解决,该《建议》还被民建山东省委列为重点调研课题。
组织各民主党派积极开展各类社会活动。组织民盟、九三学社和民革成
员中的科技、文化、法律、卫生等方面的专家教授组成“三下乡”服务队,
面向广大群众开展义务服务活动。全年组织活动6次,共赠送书画作品500余
幅,对联1200余幅,科技书籍650多本;为群众查体460多人次,赠送药品价值
达2400多元;接待法律咨询500余人次,向市民发放宣传材料2000余份,受到
群众的普遍欢迎。各党派组织成员还积极开展捐资助学活动,民盟王新红主
委出资1万元在石油大学设立“新红基金”,专门资助贫困生。九三学社市
委协调资金6万元,资助东营师范学校贫困生12名。
三、党外干部和党外知识分子工作。
以2003年人大、政府、政协换届契机,加强了党外干部队伍建设和党外
知识分子工作。市委统战部与市委组织部共同转发《关于进一步做好培养选
拔党外干部工作的意见》,市委统战部制发《关于对党外干部进行摸底调查
的通知》,对全市党外干部进行摸底统计,调整充实党外后备干部队伍。作
为市委考察组成员单位,对县区党外县级干部差额人选进行认真考察,为进
一步做好党外干部的政治和实职安排奠定基础。积极扩大特约人员的范围,
年内分别向市物价局、审计局推荐了优秀党外人选。
积极做好换届前的准备工作。对全市的党外人士政治安排情况进行统计,
对拟退留的情况进行分析测算,在油地校统战部长联席会议上就有关情况进
行沟通协商;召开县区委统战部长座谈会,部署政协换届前的有关工作;会
同市委组织部召开全市组织部长、统战部长和市直有关部门负责人会议,就
市、县两级政协换届有关工作进行安排部署;按照省委统战部要求,组织各
县区开展换届前调研工作,并指导他们做好换届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积极做好各级人大、政协党外人士的推荐提名工作。完成十届全国人大、
政协党外人士的推荐提名和考察上报工作;完成九届省政协委员人选的推荐
提名和考察上报工作;与市委组织部共同制定下发《关于第五届东营市政协
委员推荐提名的通知》。
扩大党外知识分子联络面。对全市22家中介组织重点是社会性监督机构
即会计师事务所和律师事务所中的党外知识分子进行调查。调整充实党外知
识分子联络员队伍,党外知识分子联络员人数已达25人。
做好市侨联换届班子人选的考察工作。对黄埔会员及其后代进行普查,
完成省台联第六次代表大会和省黄埔同学会第三次代表大会代表及理事人选
的推荐考察工作。协助市工商联完成换届工作。完成市海外联谊会换届前期
筹备工作。
四、非公有制经济领域的统战工作和海外统战工作。
与市工商联共同在全市非公有制经济人士中开展“争当社会主义事业合
格建设者”活动。在36家非公有制企业中开展“我与诚信”信用宣誓活动。
推动全市光彩事业向纵深发展, 2002年全市非公有制经济共安置下岗职工
6552人。
发挥海联会优势,积极做好海外统战工作。利用电话、传真、发放宣传
材料等方式抓好对外宣传活动,介绍黄河三角洲和东营市丰富的资源优势、
良好的基础设施、优惠的投资政策以及巨大的发展潜力。年内,参与接待海
外商团4个,接待来访客商68人次,促进了东营的对外交流、交往与合作。帮
助“三胞”眷属利用外资兴办企业,勤劳致富,得到海外“三胞”的赞誉。
招商引资工作。2002年全市统战部门共介绍引进投资项目34个,实际实
施项目26个, 到位资金10709.5万元。 其中外资及港澳项目6个, 到位资金
737.5万元;外地(国内)投资项目20个,到位资金9972万元;市委统战部机
关引进开工项目4个,实际到位资金2050万元,完成任务数的446%。
五、民族宗教工作。
8月7日,在河口召开全市宗教工作现场会,传达贯彻全省宗教工作会议
精神,研究部署全市宗教工作任务。市编委为市民宗办增加机关事业编2人,
市政府办公室给市民宗办调剂编制1人。市委统战部与市民宗办联合开展全
市少数民族、宗教工作调研,协助省委、省政府宗教工作调研组完成在东营
市的调研工作,东营市2篇经验材料在全省宗教工作会议上分别作大会发言
和书面交流。市委统战部与市委宣传部、市民宗办联合组织开展第二个“民
族团结进步宣传月”活动。与市民宗办联合举办全市基督教“三自”爱委会
负责人和全市宗教活动场所负责人培训班;为市伊协、市“三自”爱委会换
届物色和培养后备干部;为省伊协、省“三自”爱委会和省天主教爱国会换
届考察推荐6名常委、委员和代表人选;与市民宗办一起,指导市伊协、东
营清真寺抓好《关于加强我省伊斯兰教工作的意见》和5个配套办法的贯彻
落实。在全市信教群众中广泛开展法律、科技、文化、道德“四进家”活动。
六、统战理论调研宣传和信息工作。
组织开展多项大型调研,拿出一批质量较高的调研成果,获第五届全省
统战理论调研宣传“精品工程”优秀成果组织工作奖,1项特别奖、1项二等
奖、2项三等奖、4项优秀奖。全年共完成理论调研文章18篇,其中有调研成
果转化的4篇。同时鼓励各民主党派积极参加省委统战部的“精品工程”,
全市各民主党派共落实调研课题14项。全年共整理上报各类信息100多条,被
中央统战部采用4条,省委统战部《统战简报》采用28条,信息工作被省委统
战部评为三等奖;整理编印《统战简报》17期;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宣传稿
件40多篇(条),受到省统战部表彰奖励。

【市直机关党工委工作】一、思想建设。2002年初,市直机关工委制定下发
《市直机关2002年度党员教育安排意见》,要求各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
部全面、系统掌握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丰富内涵和精神实
质。制发《机关动态》十多期,交流学习经验,推动教育活动深入开展。党
的十六大召开后,及时组织开展多种形式的学习宣传活动,下发《关于深入
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的通知》,对市直机关各级党组织学习党的十六大
精神进行具体部署。组织市直二十多个单位机关党组织负责人参加中央党校
组织的十六大精神培训班。与市委讲师团、市委党校共同组织二十多场学习
党的十六大精神辅导报告会, 受教育干部职工达4500余人次。 为落实市委
《关于在全市城乡集中开展十六大精神教育活动安排意见》,专门召开市直
机关党组织负责人会议进行动员部署。抓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金融、
法律、科技和WTO等知识的学习。年初制定详细的学习意见和考核办法,年
底组织市直1 10个单位的科级以上干部3360人参加普法考试和1769人参加的科
级干部理论考试。认真抓好党风党纪和《党章》《准则》的学习。采取多种
形式教育广大党员坚定党性,提高觉悟,增强廉洁自律、勤政为民意识。
搞好形势任务教育,加强思想政治工作,做好处理解决“法轮功”工作。
组织了《党建之光》系列电视报道和优秀共产党员事迹报告会,受教育干部
职工达2000余人次。组织市直机关新发展的党员及党务干部500余人在新世纪
广场举行入党宣誓活动。积极倡导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把思想
道德建设的各项要求落到实处,干部职工的道德意识、文明意识和文明程度
不断提高。积极组织市直各级党组织抓好业务培训学习。按照“发展要有新
思路,改革要有新突破,各项工作要有新举措”的要求,根据各部门实际和
行业特点,开展业务学习活动,广大党员干部胜任本职工作的能力不断增强。
倡导机关党员干部写心得体会、撰写理论文章,进行自我教育,并不定期进
行检查评比。全年被市级以上报刊采用的稿件和理论文章20余篇。2002年,
市直机关党工委被省委宣传部表彰为全省党员教育先进单位,被省直机关党
工委评为宣传报道先进单位。
二、组织建设。认真抓好《中国共产党党和国家机关基层组织工作条例》
和省委贯彻实施意见的落实。结合东营市实际,制定出台贯彻落实《条例》
的意见,召开市直机关学习贯彻《条例》经验交流会,总结交流各基层党组
织贯彻落实《条例》的经验做法,汇集成册下发各机关党组织。
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积极做好党组织的建立、调整、换届工作。年内
对任期届满的24个基层党组织全部进行换届选举,新审批成立直属机关党委3
个,党总支2个,党支部18个,调整、合并党组织6个,调整充实党务干部125
名。认真做好发展党员和党员统计工作。按照“坚持标准、保证质量、改善
结构、慎重发展”的方针,加强对入党积极分子的培养教育,严格党员标准
和审批程序,全面落实党员发展公示制度。全年审批预备党员99名,审批预
备党员转正81名,审批入党积极分子186名。按照市委组织部的统一部署,4
月完成市直120个单位7600名党员的登记汇总工作。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织职能,
加强对党员的教育、管理、监督。定期督促、检查各基层党组织严格按《党
章》和《条例》的要求,抓好“三会一课”、双重组织生活、党内监督等党
内组织生活制度的落实情况。做好党的十六大和省八次党代会代表推选工作。
组织召开党代表推荐工作会议,按市委要求制定代表推荐工作实施方案。基
层党组织推荐率达98%,党员参加推荐率达92%,圆满完成市委交办的工作任
务。
三、作风建设。继续抓好中央八条规定的落实,重点抓了禁止用公款为
领导干部住宅配备电脑和支付上网费用、清理党政机关干部借用小汽车等工
作。继续抓好《关于加强机关党工委自身建设意见》的落实。做好来信来访、
查办案件工作。共查处人民来信3起,处分违纪党员2人,其中留党察看1人,
党内警告1人。对市直机关党政工作人员借用公款情况进行集中清理。共清
理出各类情况的借款6906547.35元,涉及37个单位,450人,清理借用公款工
作已基本完成。
积极参与“软环境建设年”和建设“信用东营”活动。抓好党建工作与
招商引资软环境建设的结合,全心全意为外来投资者服务。市委、市政府建
设“信用东营”动员大会后,制定了具体的实施方案,围绕转变机关作风促
进建设信用机关这一核心,努力培养诚实守信、讲求信用的良好机关作风。
积极做好市直民兵预备役工作,组织市直机关民兵应急分队执行维护广
场秩序任务13次,参加人员1200余人次。组织天信纺织公司、市百货大楼、
商业大厦、供销商场4个单位民兵排进行为期15天的军事训练。圆满完成2002
年度冬季征兵工作和民兵整组任务。
四、机关工、青、妇工作。按照与党组织隶属关系一致的原则,建立健
全机关工、青、妇组织,对部分单位工、青、妇组织进行调整、换届。组织
市直机关部分单位团员青年开展植树造林活动;组织市直机关第四届“三人
制”篮球赛;开展青年志愿者活动、“青年文明号”和“青年岗位能手”争
创活动;开展援建社区书屋捐书活动;组织庆祝建团80周年系列活动、庆祝
“三八” 妇女节系列活动; 开展“巾帼建功”“巾帼文明”“春蕾计划”
“五心奉献”“爱心献夕阳”和“保护环境、美化家园”等活动。组织市直
单位的工会主席、团委书记、妇委会主任进行学习培训。

【党校工作】2002年,市委党校共举办各类主体班次17个,其中县处级领导
干部进修班2期;中青年干部培训班1期;科级干部进修班2期;乡镇党委书记
培训班1期;全市统战干部培训班1期;加入WTO理论研讨班1期;发展黄河三
角洲高效生态经济研讨班1期;公务员培训班5期;党校师资培训班1期;全市
宣传干部学习党的十六大精神培训班1期;新任县处级领导干部党风廉政建
设培训班1期。培训各级党政干部总计802人。干部业余教育工作进一步强化
了教学和学员管理,狠抓教学质量,教学水平有新提高。共有99级省委党校
研究生班、2000级中央党校函授本科班、省委党校干部业余教育本科班和99
级省委党校干部业余教育专科班579人毕业,同时招收2002级业余班次学员460
人。
科研工作立足东营实际,加大对关系东营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的
研究力度,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省级重点科研课题《发展黄河三角洲高效生
态经济研究》 顺利通过省社科规划办的鉴定。 完成国家级科研课题《加入
WTO与企业思想政治工作之研究》、市级科研课题《东营市旅游发展战略研
究》《东营油区秩序综合治理对策研究》《东营市新型道德风貌思路及对策》
《黄河三角洲文化产业研究》;出版著作3部;在市级以上媒体发表论文49篇;
获市级以上科研奖励11项;有2篇论文被市委、市政府转发。
按照市委的统一部署,深入开展“三个代表”重要思想、“5·31”讲话
和党的十六大报告集中学习教育活动。大力开展“信用党校”建设,认真抓
好以“我为党校添光彩”“爱岗敬业、文明诚信”“做一个诚实守信党校人”
为主题的思想教育活动,全面加强和改进机关作风建设,教职工的政治和业
务素质进一步提高。
计划投资700万元的综合教学楼全面开工建设。投资5万元新建高标准多
媒体教室,已投入使用。

【党史资料征集研究】2002年4月5日,召开全市党史工作会议,学习贯彻全
省党史工作会议精神,总结近两年来的党史工作,表彰先进集体、先进工作
者,研究部署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党史工作任务。市委分管领导出席会议并
作重要讲话。 会上印发 《中共东营市委党史研究室关于贯彻落实 〈山东省
2001—2005年党史工作规划〉的实施意见》。
在党史系统开展“作风转变年”和“调查研究年”活动。按照要求深入
实际调查研究,完成调研文章6篇,均在不同层次的报刊上发表。加强职业
道德建设,大力倡导淡泊名利的奉公精神,辛苦修史的敬业精神,艰苦奋斗
的开拓精神,清苦俭朴的奉献精神,促进了工作作风的转变和党史队伍整体
素质的提高。制定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规章制度,机关内部管理逐步走上制
度化、规范化的轨道。加强对区县党史工作的指导,协调区县进一步加强党
史部门自身建设和干部队伍建设,机构关系进一步理顺,区县党史部门明确
由党委办公室协管,不同程度地解决了影响党史工作发展的一些实际问题。
资料征编工作。按时完成省委党史研究室部署的《中共山东年鉴》承编
工作,《战斗的堡垒改革的先锋——山东省先进基层党组织、优秀党务工作
者事迹集锦》的资料征集工作,以及“山东抗美援朝运动”“三反、五反运
动”资料征集工作。
党史资料征集工作。东营地区是中国共产党活动和建立党组织较早的地
区,有着丰富的党史资源。为宣传地方党史中英模人物的光辉业绩,发挥好
资政育人的作用,2002年着手编写《东营党史人物》(第一辑)。2月部署编
写任务,经过广泛征集资料、采访调查、核实修改,10月完成编写任务,11
月报送有关领导和专家审阅定稿,12月出版发行。该书主要收录建国前东营
籍或在东营工作战斗过的早期党员、党政军党员领导干部、战斗英雄和劳动
模范共113人,全书16万字。发行以来受到各界广泛好评。
专题研究工作。省里部署的《“一五”时期山东经济建设》《“大跃进”
运动》《六十年代国民经济调整》《走进新世纪的山东——从十五大到十六
大》等四方面专题资料征编任务4月底全部完成,有关材料按时上报。
编写《中共东营地方史》(一)。这是第一部全面反映中国共产党东营
地方组织光辉历史的著作,主要记述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东营地方党组织建
立、发展和壮大的奋斗历程,以及带领人民群众所创造的可歌可泣、英勇悲
壮的辉煌业绩。经过积极准备,多方协调,编写工作于2002年4月正式启动。
编写工作中实行责任制,具体编写任务按章节分配到各县,落实到人头,推
选出熟悉东营地方历史、掌握全面情况、具有较高研究和编写能力的人员承
担具体编写任务。加强调度,定期召开编写工作调度会,及时解决工作中遇
到的困难和问题,确保整个编写工作紧张有序地进行。预计该书2003年年底
出版发行。
抓好机关刊物《东营党史》的编辑出版工作,努力增强刊物的可读性、
知识性和信息量,扩大读者群,充分发挥其宣传阵地和窗口作用。全年出版
3期,质量有明显提高。
组织理论工作者参与舆论宣传活动,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全年完成理论
文章和调研报告10余篇。 上半年,组织了纪念邓小平同志视察南方谈话发表
10周年活动, 征集论文36篇。积极参加华东七省市纪念邓小平南方谈话发表
10周年党史学术研讨会,东营市推荐的5篇论文全部入选,其中胜利油田党校
曾宪章撰写的《浅论三代领导核心的对外开放观》在大会上作交流发言,入
选文章《理论学刊》予以发表。下半年,为迎接党的十六大,组织人员对十
五大以来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情况进行专题研究,总结东营市五年来的成绩和
经验;组织撰写了《从党的一大到党的十五大》文章,较好地配合了十六大
宣传工作。编辑出版《研究与思考——东营党史研究论文集》。该书主要收
集了一年来全市党史工作者的理论研究成果,内容涉及政权建设、现代化建
设、执政党建设方面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全书分3个专题,共收论文50篇,30
万字。

【信访工作】 2002年,市县(区)两级党委、政府共受理人民群众来信来访
1430件(起),全市信访总量同比下降11.5%,来市信访总量下降13.1%,到
省集体访同比下降50%,进京上访同比下降22%,信访案件总处结率提高1.4%,
达到98.5%。
2002年,全市各级党委、政府高度重视信访工作,市委常委会、书记办
公会、市长办公会先后20余次听取信访情况汇报,分析形势,研究解决重大
信访问题。一年来,市、县(区)两级主要领导共同阅处群众来信613件,接
待来访286起,亲自处理问题234个。市投资40万元新建接访大厅,改善了信
访办公设施。
强化信访工作制度和规范建设。在落实信访工作通报制度、领导包案制
度和部门责任制的基础上,修订完善领导亲自做信访工作制度、公开接访制
度等。强化信访调研排查、督查、回访三个环节,通过做好做细苗头排查工
作, 将85%以上的信访苗头化解在萌芽状态。全市信访干部共写出调研文章
110篇,在市级以上报刊发表76篇;市、县(区)两级共督查案件389个,98%
以上按期处结;共回访信访案件283起,填写回访单283份,在回访的案件中,
群众满意率达到85%以上。
突出做好三级“两会”(人大会、政协会)、省第八次党代会、十六大
等重大政治活动期间的信访工作,抓好信访苗头和不安定因素的超前排查、
督查、信息报送、值班防范等工作,确保全市未发生影响稳定的信访问题。
认真处理信访积案和上访老户问题,开展全市信访问题整治活动,全市
的重访率控制在8%,重信率控制在11%。切实减少越级上访,实行首问负责
制,初信初访一次性结案率达到98%以上。妥善处理集体上访。
创建信访工作新机制。全市实行村居重大问题公决制度、村财乡(镇)
管和集中核算制度,减少了信访源。在探索新时期信访工作新机制方面进行
了有益的实践:利津县的“政府进农家”活动、广饶县大王镇的“现代农民
服务中心”、垦利县郝家镇的“三百联民”活动、东营区的设立“一楼一长、
一区一警”及各部门开通的行业投诉热线电话、行风热线、政府公开网等信
访绿色通道,都收到明显成效。开展“信用信访”活动,实行“全程控制法”,
对每一起信访案件,从接访、督查、处理到回访全过程,落实信用承诺制度。

【老干部工作】2002年底,全市共有离休干部1458人,其中县区1144人,市直
314人;党政机关离休干部587人,事业单位340人,企业单位531人。
一、落实老干部政治待遇。组织老干部深入学习“三个代表”重要思想、
江泽民同志“5·31”讲话及十六大精神,为老干部印发学习资料。邀请市著
名专家、教授为老干部做大型专题辅导报告12场,其中学习十六大精神专题
报告会4场。
加强老干部党支部建设。围绕党的中心工作,积极帮助老干部党支部在
离退休干部中开展一系列活动,丰富老干部组织生活。针对个别老干部身体
状况和居住地不固定的情况,及时对个别党支部班子进行调整,配齐配强支
部书记,建立完善老干部党组织网络,较好地解决了“有党员无组织,有组
织无上级”的问题。至2002年底,全市共有老干部党总支8个,党支部116个,
党小组263个。
老年教育事业得到快速发展。至2002年底,全市建起县以上老年大学6所,
老年大学在校人数达到811人。
组织老干部视察工农业生产。2002年5月底,组织16名市级老干部,先后
视察河口区、垦利县、东营飞机场、经济开发区等地,使老干部及时了解全
市经济社会发展取得的成就。各县区也组织离退休老干部视察本地工农业生
产情况。
二、落实老干部的生活待遇。2002年,按照中央、省委老干部局的要求,
市委老干部局积极协调财政、人事、经贸、劳动保障、卫生等部门,全面建
立起老干部离休费保障机制、医药费保障机制及财政支持机制,并以市“两
办” 文件下发各县区及市直各部门(东发〔2002〕14号)。按照文件精神,
2002年,市财政拨出136万元的专项资金,用于报销特困、破产企业离休干部
医药费。“三个机制”的建立,使老干部生活待遇的落实走向制度化、规范
化。
定期对老干部走访慰问。为从生活上更加关心照顾老干部,中秋、国庆、
春节等重大节日,各级老干部部门对离退休老干部进行走访慰问。在十六大
召开前夕,按照省委老干部局的统一安排部署,市委老干部局对居住在上海、
浙江等地的7名易地安置老干部走访慰问,为他们送去慰问金和慰问信,并
向他们通报东营市经济和社会发展情况。
对老干部来信来访进行登记备案,依据有关政策规定认真给予解决和答
复,全年共处理老干部来信来访35件次。
三、组织老干部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2002年,先后投资20多万元
完善和更新活动设施、活动场所,健全规章制度,加强内部管理,大力开展
优质服务。依托老干部活动中心和老年大学,在老干部自娱自乐的基础上,
先后举办、承办“市直老干部书画展”“油地军校老干部书画展”“全市老
年人门球赛”等大型活动。积极组织老干部参加省、市组织的有关活动,老
年大学合唱团在全市庆“七一”歌咏比赛中获得特别奖;在全省老干部系统
文艺汇演中,市老年大学选送的节目分获二等奖、三等奖。
四、宣传调研工作。建立完善全市老干部工作宣传报道网络。对县区及
市直部门、单位老干部工作宣传报道员重新登记,明确分管领导,落实责任
制,建立完善全市老干部工作宣传报道网络。2002年以来,各级宣传报道员
积极向《老干部之家》《情况交流》《东营日报》等省、市及国家级刊物投
稿,稿件采用率居全省老干部系统前列。
做好《东营老干部工作》编发工作。充分发挥《东营老干部工作》信息
主渠道作用,及时总结县区及市直老干部工作的典型经验,反映各部门老干
部工作动态,全年共编发12期,被省委老干部局《情况交流》采用稿件20余
篇。
调查研究工作。2002年4月,组织专门人员,就离退休老干部党支部建设
问题,深入各县区和市直各部门调查研究,形成内容翔实的调研报告上报省
委老干部局,被评为二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