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境保护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5&A=7&rec=110&run=13

【概况】2002年,环境管理得到加强,环境监察力度加大,环境监测和科研
能力增强,环境法制建设不断深化,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稳步推
进。发挥12369环境举报热线的作用,解决群众反映的环境热点难点问题,共
办理环境信访案件167件, 人大建议和政协提案3件,维护群众的环境权益。
39名技术人员通过公开竞争担任中、高级技术职务。加强机关建设,在全局
开展创建“学习型、效能型、服务型、信用型、规范型”五型机关活动,树
立新的机关形象,活动经验在国家环境保护总局主办的《环境工作通讯》上
刊发,并在全系统推广。
至年底,市环境保护局被省政府评为2001~2002年度环境目标责任制先进
单位,被省环保局评为全省环保系统先进单位,被市委、市政府评为督查考
核先进单位、招商引资先进单位、单项工作先进单位、精神文明建设目标考
核先进单位,1人被评为全国环境监察先进个人,1人被评为全国环境监测先
进个人,1人被评为全省环境监察先进个人,23人被评为优秀公务员和先进个
人,2人记招商引资二等功,1人记招商引资二等功并晋升一个级别工资档次。

【环境质量】环境空气质量。2002年,全市环境空气质量中的二氧化硫、二
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均优于国家《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
96)二级标准。二氧化硫年日均值为每立方米0.05毫克,二氧化氮年日均值
为每立方米0.012毫克,可吸入颗粒物年日均值为每立方米0.089毫克。
大气降水。全年共降水28次,降水量458.5mm,降水PH值在6.80~7.89之间,
无酸雨出现。
水环境质量。1、河流水质量:2002年,黄河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
标准》(GB3838-2002)三类标准,能满足生活和工农业用水的要求。广利河、
草桥沟、东营河水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五类标准,
淄河、 支脉河、 挑河、神仙沟、溢洪河水质超过《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 四类标准。 小清河水质超过 《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
(GB3838-2002)五类标准。2、饮用水源地水质量:耿井水源、自来水公司
水源的水质全部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三类
标准。
声环境质量。1、道路交通噪声:东二路噪声超标,胶州路、府前大街、
淄博路、黄河路、北一路、北二路的噪声全部达标。道路交通噪声总平均值
为67.9 dB,不超标。2、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平均值:一类区53.8dB,二类区
55.0dB,三类区55.5dB;夜间平均值:一类区42.1 dB,二类区45.0 dB,三类
区45.2 dB;均未超标。3、功能区环境噪声。昼间平均值:一类区49.2 dB,
二类区54.8 dB, 三类区61.1 dB;夜间平均值:一类区40.4 dB,二类区4 4.7
dB,三类区49.6 dB。功能区噪声全部达标。

【环境管理】2002年,落实2001~2002年度环境目标责任制,召开全市环境目
标责任制工作调度会,联合组织、人事等部门对各县区、市直有关部门和胜
利石油管理局考核,评选出全市环境目标责任制先进单位和个人,通过省政
府考核验收,被评为全省环境目标责任制先进单位。首次在县区开展城市环
境综合整治定量考核,效果良好。参加全省“城考”汇审会获第4名。
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工作稳步推进。市委、市政府召开全市城市
管理暨“双创”动员大会,做出创建国家环境保护模范城市暨国家卫生城市
的决定,市政府配套出台11项与环保有关的规范性文件,向省环保局和国家
环境保护总局提出“创模”申请,将“创模”工作纳入国家考核计划。充实
“创模”办公室,加强“创模”工作日常组织协调,将“创模”指标分解到
35个部门单位,市政府与责任单位签订“创模”责任书,建立“创模”调度
网络,形成有效调度体系。
加强环保的日常监督管理,共查处落地原油污染463起,勘察现场432次,
规范排污口211个,征收排污费1210万元。组织5次严查环境保护违法行为专
项行动,查处违法企业23家,罚款81万元。严把建设项目审批关和验收关,
有效控制新污染源。年内共审批建设项目129个,验收26个,拒批17个,环境
影响评价和“三同时”制度执行率100%。成立东营市环保产业协会,对环保
产业企业实行登记制度;开展清洁生产,编印清洁生产手册1000册,举办培
训班5期;指导7家企业开展ISO14000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环境监测】2002年,市环境监测系统由市环境监测站、分局监测站和县环
境监测站构成。有环境监测人员91人,其中大专以上学历的占95%,高级技
术职称7人, 中级技术职称36人。拥有大中型监测仪器200余台(套),投资
101万元新增傅里叶变换红外光谱仪、原子吸收分光光度计、原子荧光光度计
等先进仪器,增强监测能力。主要完成辖区内环境空气、地表水、底泥、环
境噪声等环境质量要素的例行监测任务,全市重点污染企业污染源、小清河
流域总量控制、其他突发性污染事故、污染纠纷仲裁、建设项目验收、建设
项目环境影响评价以及监测科研和社会服务性等监测任务。全年共报各类有
效数据9万余个,编发监测报告1000余份,《环境监测月报》12期,充实环境
监测数据库。参加国家实验室认可委员会T040能力验证计划,通过国家实验
室认可委员会组织的监督评审。成立山东省曲格平基金会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咨询中心东营分中心, 成为全省首家分中心。 开展“环评”和科研,完成
“环评”项目28个,完成《黄河三角洲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规划研究》等课
题,其中1篇论文获全市科技成果优秀论文一等奖,2篇获二等奖,2篇获三等
奖。

【环境污染治理】2002年,召开全市重点水污染防治工作座谈会,向污染严
重、存在问题较多的企业派驻厂员,在10家企业安装自动在线监测仪,对13
个再提高工程项目进行验收。关停军马场造纸厂2万吨草浆生产线。开展酿
酒业、医疗废水和全市水环境状况调查,摸清有关行业和全市水环境底数。
在广饶县试行排污许可证制度,26家达标排放企业领取《水污染排污许可证》,
成为全省首个实行排污许可证制度的城市。加强陆域污染源的控制,油田采
油废水实行回注,减少向海洋排放的污染物数量。将城区大气污染治理意见
纳入“双创”总体规划。召开大气重点污染源限期治理调度会,对40家限期
治理企业进行验收。开展冬季大气污染专项整治,加强大气污染源的监督管
理。出台《东营市机动车排气污染管理办法》(第56号市长令),对2000余
辆汽车进行抽测,发放《尾气合格证》1600本。联合公安、卫生等部门对全
市的放射源检查摸底,加强监督管理,全年未出现放射源污染事故。

【环境法制建设】2002年,全市环境法制建设进一步深化。在全市环保系统
开展普法教育活动,举办普法培训班,邀请省局法规处的领导和专家授课,
加深环保执法人员对《山东省环境保护条例》等新颁布法规的理解。开展依
法行政规范化建设,所有执法人员持证上岗,提高环保执法的规范化水平。
出台《东营市环境保护审批制约措施》,明确各审批项目的审批时限、审批
人员的责任和义务等内容,提高办事效能。确定环境执法人员廉政目标。开
展环境法制论文及调研文章征集活动,共征集优秀论文和调研文章33篇。

【环境宣传教育】2002年,以“创模”宣传为重点,结合“让地球充满生机”
的世界环境日主题,开展“六.五”系列宣传活动。组织33辆宣传车环城宣传
2天;开展六五世界环境日暨“创模”签名绘画活动,近万名干部群众在百
米长卷上签名绘画;与市妇联组织“保护环境、爱我家园”系列活动。开展
“油城环保世纪行”活动,组织新闻媒体对辖区内重点污染源和河流实地检
查。完成环境报刊发行,共发行环境报刊2490份。开展“绿色学校”和“绿
色社区”评选活动,12所学校和21个社区获“绿色学校”和“绿色社区”称
号。出台《信息发布制度》和《信息(稿件)奖励试行办法》,提高了报送
信息的质量和信息人员的工作积极性。

【环境生态建设】2002年,重点做好《渤海碧海行动计划》项目的申报和推
进,申报的54个项目全部列入国务院批复的《渤海碧海行动计划》,市政府
成立项目推进领导小组,将项目分解落实到相关部门。编制并论证《东营市
黄河三角洲国家生态经济示范区总体规划》,经市四届人大常委会第31次会
议审议通过批准实施。开展黄河三角洲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摸清全市生态保
护与建设的底数,编制《东营市生态环境现状调查报告》。开展环境标志、
有机食品、绿色食品的认证,3家企业通过环境标志认证,12家企业获有机食
品和绿色食品认证。实施总投资2203万元的自然保护区一期及一期续建工程,
提高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和科研能力。完成自然保护区功能区调整,确定保护
区区界和功能区界,妥善解决保护与开发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