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出版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5&A=6&rec=133&run=13

新闻出版

[概况]2001年,市新闻出版局根据省新闻出版局关于在全省新闻出版系统开展“依
法行政年”活动的总体部署,制定了《东营市新闻出版局“依法行政年”活动实施方
案》,全面推动新闻出版管理工作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一是建立守法经营保证制
度。市新闻出版局与全市出版物印刷企业签订遵纪守法责任书和守法经营保证书,县
区新闻出版(文化)管理部门与区域内的一般印刷企业、打字复印场所、书报刊零售业
户签订守法经营责任书,执法人员对印刷企业不定期明查暗访,建立起有效的预防非
法印刷机制。二是进一步规范执法程序和执法行为,制定《执法程序手册》,建立执
法责任追究制度。三是加强对印刷、音像、书刊经营人员的培训,增强了经营人员的
守法意识。6月中旬,分别举办音像制品经营业户和书报刊发行单位负责人培训班,
并组织了考试。四是进一步加大著作权保护工作的力度,作品登记、稿酬收转等项工
作都有新的进展。五是结合查堵(中国“六四”真相》和《远华案黑幕》等政治性非
法出版物,对市区出版物发行经营单位进行“拉网式”清查,通过集中整治和清理,
全市出版物市场的面貌有明显改观。六是整顿和规范印刷市场秩序工作全面展开。重
点取缔无证照印刷厂点,严肃查处违法违规印制行为,压缩不符合条件的印刷企业。
市和各县区对市内全部印刷企业进行调查摸底和重新登记。七是对软件盗版行为进行
集中整治,重点打击。

(刘国松)

[《东营日报》社]2001年,报社紧紧围绕全市经济建设这个中心,服务于市委、市
政府工作大局,突出报纸宣传、内部改革、事业建设、干部队伍思想作风建设四个重
点,各项工作均取得丰硕成果。先后被授予全市工作目标考核先进单位、全市精神文
明建设工作目标考核先进单位、全市招商引资先进单位;市先进基层党组织、全市普
法依法治理先进单位,山东省报纸广告先进单位、市招商引资软环境建设优秀单位等
称号;《东营日报》被评为全省优秀级报纸,连续四年保持全省优秀级报纸的称号;
报社获山东省报纸广告“重信誉、创优质服务”先进集体、“山东省重信誉创优质服
务暨争创广告行业精神文明先进单位”、全省报纸发行先进单位等称号;机关档案工
作顺利通过省档案工作规范化目标管理省二级认定。
一、报纸宣传。2001年,报纸宣传工作重点突出党的十五届五中、六中全会,招
商引资,“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纪念建党80周年,经济建设,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
工作,先进典型,重大会议和重大举措,市外宣传等9个方面的宣传报道工作。在具
体工作中,一是严格把关,防止差错。在原《新闻宣传舆论导向把关防错66条》的基
础上,又制定出台10条补充规定,并与每一位编采人员签订把关防错责任书。二是精
心策划,突出重点。在搞好全年报道计划的同时,对每个月的报道内容进行认真梳理
,精心策划,特别是围绕市委、市政府的中心工作,策划了一系列重点报道、战役性
报道,收到良好的宣传效果。三是开展活动,提高质量。开展“争创名牌栏目”活动
,将《黄河入海口》《芳草地随笔》《道德与法制》《新闻冰点》《图片故事》等5
个栏目作为名牌栏目策划和经营,强化了全体编采人员的精品意识。四是落实责任,
兑现奖惩。在全体编采人员中,继续开展“五好”“五差”评比活动、评报活动和“
有奖挑错”活动。对出现的责任事故,按规定追究责任,进行奖惩。
二、开展全岗位“规范化管理年”活动。2001年开展的“规范化管理年”活动,
重点解决了工作运行机制的规范化管理问题。通过修订完善各项规章制度,健全工作
运行机制,规范工作运行程序,明确工作标准和目标责任等,逐步探索建立一套科学
、规范、高效的全岗位工作规范管理机制。加强领导班子建设,坚持党委中心组学习
制度和民主生活会制度,认真执行廉政制度,进一步完善党委会议组织工作程序,全
力塑造一个团结的、有战斗力的、心系事业的班子。加强党风廉政和新闻工作者职业
道德建设,努力建立一支“政治强、业务精、纪律严、作风正”的新闻队伍。
三、深化“三项改革”。1.开展工作管理运行机制改革,建立了科学的目标责任
体系和管理约束机制。结合工作实际,按照“因事设岗,合理定编,满负荷工作,高
效率运转”的原则,研究制定《内设机构及岗位定责定编方案》《编务工作改革方案
》《行政、经营部室改革方案》,明确各部室和人员岗位的职责任务、工作目标、质
量标准、奖罚措施,逐步建立较科学的目标责任体系和考核奖惩、管理约束机制。2
.实行内设机构和人事制度改革。市编办以东编办发[2001]7号文件批复,东营日报
社内设机构为:办公室、总编室、综合新闻部、专刊部、评论部、《黄河口导刊》编
辑部、记者部、摄影部、通联部、广告信息部(广告信息公司)、财务部、物业管理部
、发行部等13年部室。6月,进行竞争上岗、双向选择,干部队伍结构得到优化,人
力资源得到合理配置。同时增强了干部职工的压力感、危机感和责任感,树立了争先
创优意识,在广大干部职工中营造了“比、学、赶、超”的良好氛围。中层干部平均
年龄由41.6岁降低到36岁,大学专科以上文化程度由65%左右上升到95%;作为全市事
业单位改革试点,报社的经验被市委以《领导参阅》件的形式在全市转发,《中华新
闻报》《中国地市报人》等多家报刊作了介绍。3.进行人事用工制度改革,面向社会
公开招聘编辑、记者。根据全市文化产业座谈会精神,经市人事局同意,11月,通过
笔试、微机考核、面试、体检、政审等环节,面向社会招聘了10名编辑、记者,全部
实行聘用制,人事关系由市人才市场代管,工资由保底工资、业务工资和奖励工资组
成。
四、实施“四项工程”。1.实施报纸的改版、扩版。解放思想,大胆创新,努力
在版式改革上搞探索、求突破,在坚持党报党性原则的前提下,向晚报、专业报学习
,先后对日报和《黄河口导刊》进行两次大的版面改革调整,使版面有明显变化,报
纸版式改革取得成功。2.开通电子网络版。2001年加入山东新闻网,将《东营日报》
内容转化为网页格式,对外发布电子版,使《东营日报》通过因特网得到进一步延伸
和扩张。3.实施采编网络工程。1月1日新闻采编局域网正式运行,实现了新闻采编办
公自动化、网络化,编辑、记者实现无纸化办报。4.实施印刷厂建设和搬迁工程。建
成全省地市报一流的印刷厂,2001年6月正式搬迁运营,改善印刷设备,完善水、电
、暖、讯等配套建设,实施院内的规划设计和美化、绿化、亮化工程,改善全体干部
职工办公条件。
五、事业发展成绩显著。对外宣传工作再上新水平,有30余篇有关发展黄河三角
洲高效生态经济的稿件,先后在《人民日报》《中国环境报》等报刊发表;《黄河三
角洲开始构建高效生态经济》和《黄河三角洲槐花醉人香》等7篇稿件首次作为新华
社通稿向国内外播发和新华网转载。获奖数量和档次实现突破,2001年先后有100余
件好新闻、好版面、好论文、好专栏、好照片等作品在省级以上获奖,获奖数量和奖
次均为历年之最。其中,连续报道《做好新形势下农村工作的新路子》获山东省新闻
精品;在山东省新闻奖评选中,本报选送的12件作品全部获奖,通讯《登高才能望远
》、消息《县长下海加盟私企》均获山东省新闻奖一等奖;在第11届中国新闻奖摄影
作品复评暨2000年全国新闻摄影年赛中,本报新闻照片《走出大三峡,落户黄河口》
获经济新闻类银奖。报业经营有较快发展,广告创收额比上年同期增长20%;印刷厂
进一步提高经济效益和印刷质量;《东营日报》的印刷质量由上年的全省行评第七位
提高到第五位,并获得印刷质量优质奖;《东营日报》发行量稳中有升。超额完成招
商引资任务。

(蒋延琳王成福)

[《胜利日报》社]2001年,全年共编辑出版《胜利日报》398期,发行3.8万份,按
时出报率为百分之百。《胜利日报》结合油田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共推出各种系列报
道十几组。开设《科技英才》专栏,并在《人物专刊》上报道先进人物和典型事迹,
对鼓舞职工士气,起到积极作用。深化报道“三学三创”活动,开设《深化“三学三
创”推动活动发展》专栏,引导“三学三创”活动不断走向深入。围绕纪念建党80周
年活动,开辟《胜利先锋》《学习七一讲话实践三个代表》专栏,共刊发党建征文4
2篇,刊发其他形式的党建作品300余篇。围绕减员增效工作,开设《大力实施减员增
效工程》《减员增效访谈录》《减员增效大家谈》等专栏,宣传减员增效工作的目的
意义、指导思想、总体目标和具体政策,宣传基层单位推进减员增效工作的典型做法
,引导广大职工进一步认清减员增效的形势,增强对减员增效工作重要性的认识,进
而积极参与减员增效工作,发挥了重要作用。在1999年度至2000年度山东省报纸质量
评估中,《胜利日报》再次被评为优秀级报纸。在全国第三届企业报评比中,《胜利
日报》被评为先进报纸,是本届评比的最高荣誉。在2000年度上报的省部级好新闻评
比中,共有38篇作品获奖,其中一等奖12篇,是报社历年来获一等奖最多的一年。在
2000年度山东省报纸印刷质量评比中,报社印刷厂获优质奖,在油田内部印刷企业评
比中,再度获优秀印刷企业称号。
2000年12月,本着分工专业化的原则,将编辑部分为正刊编辑部和副刊编辑部,
分离分立运作。改革后的正刊,全力以赴做好集团公司和管理局重大政策的宣传报道
,把上级精神准确及时地传达到基层,利用各种宣传形式,做好舆论的引导工作。特
别是做好稳定工作的系列言论,在油田上下引起较大反响。副刊《新生活》以“追求
最有价值的信息”为宗旨,关注社会,关注生活,在贴近性上下功夫,在时效性上做
文章,努力提高新闻稿件的可读性,在走向社会、走进家庭中取得突破,不少有价值
的新闻报道受到广大读者的赞扬和认同。比如“关注放心肉”的系列报道、“关注外
地打工者”的系列报道,受到众多读者关注,33名在东营地区务工的单县民工联名向
报社赠送了一面“仗义直言”的锦旗。
2001年,对报业经济系统进行较大调整和重组。以广告公司、发行公司为龙头,
组建胜利油田胜利报业有限责任公司,理顺了报业经济关系,同时开始规范运作。1
0月18~21日,胜利报业有限责任公司承办了第二届中国品牌营销管理论坛。在历时
4天的活动中,10余位在全国营销界享有知名度的著名经济学家、营销学家、管理专
家到会,发表了精彩演讲;来自油田和地方的200多名企业家参加论坛,并给予活动
高度评价。
2001年11月8日,新闻大厦竣工投产,并举行“庆祝记者节暨新闻大厦落成典礼
”仪式。新闻大厦的投产,从根本上改变了报社的办公条件和工作环境,在行业内、
在山东省内树立了新形象。同时,与之相配套的新闻采编网络也正式投入运行。11月
6日在采编网络上编排出第一张《胜利日报》,是传统媒体实现技术升级的跨越。
2001年,胜利油田在《中国石化报》共发稿721篇,其中,胜利记者站发稿100多
篇,1版头条等重要稿件占近50%;在《了望》、中央人民广播电台、《经济日报》《
中国石油报》等媒体发稿10多篇,稿件《胜利油田大步走向国际市场》被评为中国产
业报好新闻二等奖和中国石化报好新闻一等奖。《中国石化报》记者站圆满完成一报
一刊的发行任务,通联工作也有新的创新和提高,经综合考评,在集团公司90个记者
站(通联站)中的综合分数再次居榜首。《大众日报》记者站在工作任务繁重的情况下
,深入采访,全面反映油田生产经营和两个文明建设的成就,全年共在《大众日报》
上发稿29篇。省电台记者站全年在电台上稿68篇,并且在《人民日报》等媒体发稿1
6篇,其中3篇获省级新闻奖。

(胜利石油管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