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营市人民政府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5&A=5&rec=28&run=13

东营市人民政府

[市政府全体(扩大)会议提要]2000年6月13日,第四届市政府召开第四次全体(扩大)
会议,会议主要研究部署全市招商引资工作软环境建设问题,并简要总结上半年政府
工作,安排下半年工作任务。石军市长在会上讲话,市政府有关部门在会上发言。

[市政府常务会议提要]2000年,第四届市政府召开常务会议共3次。
第4-7次: 1月4日召开。 一、 研究并原则通过拟提交市四届三次人代会审议的
《政府工作报告》(讨论稿)。二、听取并原则同意关于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
划及财政收支预算安排意见的汇报。三、研究市区内部分道路更名问题。
第4-8次:4月19日召开。一、听取市招商办关于垃圾处理项目及新世纪商业街项
目情况的汇报。二、听取全省第五次人口普查工作会议精神及东营市有关情况的汇报。
三、研究并原则同意《东营市引黄灌区水费计收和管理办法》。四、研究并原则通过
《关于修订〈东营市黄河河道管理办法〉的决定》。五、研究并原则通过《东营市公
路两侧建设管理办法》。六、研究并原则同意《东营市人民政府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
政的决定》。
第4-9次: 12月19日召开。一、研究并原则同意《东营市行政审批事项管理暂行
办法》。二、研究《东营市老年人优待规定》。三、研究并原则通过《东营市水利工
程范围内水土资源开发利用管理暂行办法》。四、研究并原则同意《东营市地震安全
性评价管理办法》。五、研究并原则同意《东营市生猪屠宰管理办法》。六、研究关
于对中国民营企业家东营创业园有关问题的答复方案。七、研究关于市和东营区范围
内新办企业税收征管及收入级次划分有关问题。八、听取关于成立黄河三角洲经济发
展促进会的汇报。九、听取全省政府系统学习贯彻《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理办法》会
议精神的汇报。

[市长办公会议提要]2000年,第四届市政府召开市长办公会议共7次。
第4-31次: 2月25日召开。一、听取并原则同意关于调整2000年市级财政收支计
划的汇报。二、研究并原则同意2000年城市基本建设投资计划初步安排意见。三、听
取并原则同意关于招商引资工作几个具体问题的汇报。四、讨论《东营市高新技术企
业孵化器优惠政策》。五、研究聘请市政府经济顾问有关问题。
第4-32次: 3月19日召开。听取关于部分外来投资企业项目进展情况的汇报,研
究招商引资工作特别是招商项目编报和外来投资项目布局选址问题。
第4-33次: 6月30日召开。一、研究并原则同意市属改制企业职工关系移交管理
工作及市属企业改制有关问题的补充意见。二、研究并原则同意东营市招商工作站管
理办法。三、研究并原则同意关于确保行政事业单位工资正常发放的初步意见和市财
政支农有偿资金的减免意见。
第4-34次:7月1日召开。一、听取市土管局关于土地工作情况的汇报,研究加强
中心城建设用地管理及实行土地限价制度有关问题。二、研究关于黄河三角洲国家高
效生态项目规划编制问题。三、研究关于县以下引进项目摆布问题。四、研究关于新
世纪商业街建设项目问题。
第4-35次:8月8日召开。一、听取并原则同意关于市政府部门、单位行政审批事
项清理情况的汇报。二、研究并原则同意东营市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实施方案。
三、研究当前招商引资工作中企业登记注册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四、听取市招商办关
于部分外来投资项目进展情况的汇报。
第4-36次:10月10日召开。一、听取并原则同意关于全市城市生活垃圾综合处理
项目的汇报。二、研究东营经济开发区一类工业园规划调整及基础设施投资问题。三、
研究并同意东营市与温州市建立经济合作关系协议书。四、研究并原则通过《关于加
强市区建设用地管理的通知》(代拟稿)。五、研究并原则同意迎新世纪城市美化工程
实施方案。六、听取并原则同意全省财政工作会议精神及贯彻意见的汇报。七、研究
并原则同意关于加强城市公用事业附加管理的报告。八、听取并原则同意关于全省律
师事务所、社会法律咨询服务机构脱钩改制工作会议精神贯彻意见的汇报。
第4-37次: 12月1日召开。一、研究东营市黄河工贸园有限公司国际家具城项目
建设免缴配套费问题。二、研究并原则同意《东营市城市规划管理技术规定》。三、
听取并原则同意全省城市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工作会议精神及贯彻意见的汇报。四、听
取并原则同意全市今冬明春“双缺户”生活和救济款物使用发放情况的汇报。五、听
取并原则同意市人行关于市城市信用社整顿工作情况及今后打算的汇报。六、听取关
于全省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制度和医药卫生体制改革会议精神及贯彻意见的汇报,
研究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实施意见有关问题。七、听取关于澳州德升集团有限公司
建设东营港、森林公园及房地产项目有关问题的汇报。八、研究并原则同意《东营市
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市区建设用地管理的通知》(代拟稿)及关于市区建设用地管理问题
协调情况和近期重点项目用地办理审批手续的汇报。九、研究关于报请省政府表彰广
饶县移民安置工作等问题。

[市政府专题办公会议提要]2000年,第四届市政府召开专题办公会议研究了下列问
题。
一、清理整顿城市房地产中介服务机构问题。
二、东营经济开发区规划建设及市高新技术创业服务中心选址问题。
三、市劳动大厦整体转让问题。
四、理顺市药品监督管理体制问题。
五、蓝天消毒中心启动运转问题。
六、西城消防栓建设与管理问题。
七、垦东水库下放租赁问题。
八、机广路西延工程建设问题。
九、教育部直属高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座谈会问题。
十、中心城城建监察问题。
十一、开发建设东营新世纪商业街问题。
十二、东营国际家具城用地问题。
十三、进一步加强黄河三角洲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问题。
十四、审定西城道路改造工程设计方案问题。
十五、东营市与中国海外经济合作总公司合作建设中国国际高科技农业园问题。
十六、西城四路改造工程协调问题。
十七、涉及市和油田招商引资项目问题。
十八、金钙力集团投资建设森林公园问题。
十九、黄河农场医院与垦利县新安乡卫生院合并问题。
二十、西城地下油气管线安全问题。
二十一、深圳经纬财务顾问公司开发建设天鹅湖大型度假村及旅游项目问题。
二十二、东营黄河公路大桥建设有关问题。
二十三、加强基建项目资金监督管理问题。
二十四、中外合资强化地板项目问题。
二十五、进一步加强公路两侧建设管理工作问题。
二十六、中心城范围内招商引资用地及收回胜利石油管理局部分土地问题。
二十七、改变东营区一中管理体制问题。
二十八、报国祠等项目建设与经营问题。
二十九、清理整顿客运市场秩序问题。
三十、西城道路改造工程设计方案问题。
三十一、市级粮食储备库建设问题。
三十二、耿井居住区开发建设问题。
三十三、市高科技孵化器大楼移交东营科英激光电子有限公司问题。
三十四、加强乡镇农业特产税税源建设问题。
三十五、东营科英激光电子有限公司招收人员赴韩国培训问题。
三十六、日本三洋株式会社投资项目洽谈问题。
三十七、东营师范学校土地问题。
三十八、优质专用小麦生产经营问题。
三十九、广饶县与东营区边界争议地段勘定问题。
四十、市老年体协办公场所问题。
四十一、市电大等三校门前交通安全问题。
四十二、调整理顺市安全生产管理体制问题。
四十三、中国联通二级光缆干线东营段工程协调问题。
四十四、澳洲德升公司项目建设问题。
四十五、林果高科技示范园和明月湖居住区建设问题。
四十六、西城教育第三学区建设问题。

[政令辑要]2000年3月16日,市政府印发《东营市2000年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
(东政发[2000]1号) 。确定宏观调控的主要预期目标和计划控制指标是:国内生产
总值增长6%, 其中第一产业增长6%。第二产业增长5%,第三产业增长12%。地方
国内生产总值增长13%。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规模增长13.2%,其中地方增长17.5%。
外贸出口总值增长30%。 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增长10%。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6%。
地方财政收入增长6%。 零售价格和居民消费价格水平基本持平或略有上升。城镇登
记失业率控制在2%以下。人口自然增长率控制在9‰以内。
2000年2月2日,市政府发出《关于对部分重点工业废气污染源限期治理的通知》
(东政发[2000]3号) 。按照国家关于2000年底前所有工业污染源全部达标排放的要
求, 确定对广饶县粮油食品工业公司等8家工业锅炉废气严重超标的企业进行限期治
理。
2000年2月1日, 市政府发出《关于东营市市区部分道路更名的通知》 (东政发
[2000]4号)。对原市区道路名称进行调整,将贯穿市区的两条主要干道东青高速公
路(市区段)和海河路分别更名为胜利路和黄河路,其他市区主要干道也进行了更名。
2000年3月21日, 市政府发出《关于理顺市城市信用社中心社管理体制的通知》
(东政发[2000]7号) 。根据《中国人民银行总行关于人民银行与所办城市信用合作
社彻底脱钩的紧急通知》(银发[1998]85号)精神,确定东营市城市信用社中心社为
市政府领导的股份制金融企业,由中国人民银行东营市中心支行负责金融业务监管,
市财政局负责财务监管,市组织、人事部门按干部管理权限对其干部进行管理。
2000年3月29日,市政府发出《印发关于加快推行ISO9000系列标准和质量认证工
作的意见的通知》(东政发[2000]9号) 。要求以工业企业为重点,有计划、有步骤
地推行ISO9000系列标准和质量认证工作, 到2005年,全市的大中型骨干企业、具有
外贸自营进出口权的企业和部分建筑业、 服务业企业,按照ISO9000系列标准建立健
全有效的质量体系,争取质量认证资格。
2000年4月23日,市政府发出《关于全面推进依法行政的决定》(东政发[2000]
12号) 。对加强法制宣传教育、改进规范性文件制定、规范行政执法行为、加强政府
法制监督、深入开展行政复议等工作进行全面部署。
2000年4月29日, 市政府发出《关于统一管理使用耕地开垦费的通知》 (东政发
[2000]14号)。确定耕地开垦费由市统一管理。1999年1月起,凡东营市范围内新增
建设项目占用耕地的,由市土地行政主管部门统一代收耕地开垦费。缴纳标准按《山
东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办法》执行。收取的耕地开垦费专户储存,
专项用于新垦耕地。市财政、审计等部门负责对耕地开垦费使用情况进行监督管理,
确保专款专用和合理使用。
2000年5月29日, 市政府发出《批转市财政局关于加强乡镇农业特产税税源建设
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东政发[2000]16号)。指导思想是,通过调整农业结构,大力
发展高效创税农业,推进农业产业化进程,建立起结构合理、布局均衡、持续稳定的
农业特产税税源体系,提高农业对地方财政的贡献水平。到2002年,全市新发展万亩
以上固定农业特产税税源基地15个以上, 农业特产税收入5000万元以上。各县区用3
年时间建立起2~4个万亩以上的基地,培植新的农业特产税税源,项目区内乡镇农业
特产税收入年均递增30%以上。
2000年6月11日, 市政府发出《关于聘请市内部分企业家担任市企业发展咨询团
成员的通知》(东政发[2000]18号)。确定从全市的企业家和外来投资者中选聘市企
业发展咨询团成员。选聘条件是: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东营,关心东营发展;经
营管理成效突出,在实业界有较强影响力;具有较强参政、议政能力。聘请的第一批
市企业发展咨询团成员为:华泰集团董事长李建华、市天信纺织有限公司董事长崔殿
文、市百货大楼董事长兼总经理刘超、山东蓝海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张春良、市华誉
实业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王跃庆、山东海通集团公司董事长张俊林、山东黄河集团有
限公司董事长张忠泉、山东华林纸业有限公司总经理程金华、市厨房设备总厂总经理
张河辉、一品园集团董事长兼总裁谷体山、山东俊富无纺布有限公司董事长赵民忠。
2000年6月29日, 市政府、胜利石油管理局发出《关于表彰油田帮扶乡镇工作先
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报》(东政发[2000]19号)。市政府、胜利石油管理局对现河
采油厂帮扶广饶县大营乡工作组等5个油田帮扶乡镇工作先进集体、范建平等8名油田
帮扶乡镇工作先进个人予以通报表彰。
2000年7月18日, 市政府发出《印发关于加快工业企业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实施
意见的通知》(东政发[2000]22号)。到2005年,全市限额以上工业企业普遍建立起
科研开发机构;重点行业的技术装备达到国内先进水平;基本建立起以企业为主体,
高等院校、科研院所、中介机构、政府部门共同参与的企业技术创新体系。
2000年7月18日, 市政府发出《关于印发东营市高新技术创业园管理暂行办法的
通知》(东政发[2000]23号) 。确定创业园一期工程建设1平方公里,水、电、路、
讯等基础设施达到“四通一平”。创业园内规划建设留学生创业园和大学创业园。创
业园重点发展新材料、精细化工、生物工程、光机电一体化、电子信息、环保与高效
节能项目。
2000年8月2日,市政府发出《关于贯彻落实鲁政发[2000]68号文件进一步做好
安全生产工作的通知》(东政发[2000]25号)。各级各部门要进一步提高安全生产工
作重要性的认识;突出抓好重点部位、重点行业的治理整改工作,特别是对道路交通
安全管理、烟花爆竹的生产销售、城市燃气管道的整改、水上运输和海洋捕捞安全、
校舍和接送学生车辆等重点部位开展重点整顿治理。
2000年8月22日,市政府发出《关于做好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的通知》(东政发
[2000]27号) 。各级各部门要严格执行《东营市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行办法》。未
经市政府审定并向社会公布保留的审批、批准、许可、核准、同意、备案事项一律取
消。今后,凡新增加的市级审批事项,必须向市政府报告,经市政府审定后向社会公
布执行。新增加的国家和省级审批事项,由市政府向社会公布实施。审批行为必须公
开、透明、公正。要规范审批程序,明确审批时限及监管措施,提高审批效率。
2000年12月7日, 市政府发出《关于开展严厉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活
动联合行动的通知》(东政发[2000]34号)。联合打假的重点:一是重点查处假冒伪
劣农药、复混肥、种子、建筑用钢材、汽车配件、汽油、柴油、卷烟、药品、一次性
输液(输血、注射)器、化妆品、牛奶、酒类、糖果、小麦粉、燃气用具、低压电器、
电线电缆、阀门、电动工具等商品。二是重点整顿东营区商河路五交化建材批发市场、
广饶县南三里糖果副食批发市场、东营区辛店镇刘家副食批发市场、利津县陈庄镇副
食批发市场、河口区建材市场、垦利县兴隆商业一条街及利津镇白酒、广饶县花园乡
糖果和白酒、东营区龙居乡卷烟、东营区黄河口汽配城等生产销售区域。三是对企业、
群众举报或监督检查中发现的大案要案追根溯源, 一查到底。 在2000年11月30日至
2001年6月30日前, 按照有关法律法规要求,完成打击制售假冒伪劣商品违法犯罪活
动。
2000年12月14日,市政府发出《批转市体改委等部门关于城镇医药卫生体制改革
的实施意见的通知》(东政发[2000]35号)。一、改革卫生管理体制,实行卫生全行
业管理。打破按所有制、按部门和行政隶属关系形成的条块分割的卫生服务体系,运
用法律、行政、经济等手段,逐步实行卫生工作全行业管理。二、实行医疗机构分类
管理,完善城镇医疗服务体系。将现有医疗机构分为非营利性和营利性两大类进行管
理。建立医疗机构分类管理制度,两类机构实行不同的财税物价政策。三、完善医药
分开核算和分别管理制度,实行药品收支两条线管理。四、改革卫生监督体制,完善
预防保健体系。五、深化公共卫生机构运行机制改革,提高医疗服务管理水平。六、
改革卫生事业补偿机制,完善卫生经济政策。七、改革药品生产流道体制,加强药品执
法监督管理。
2000年12月14日,市政府发出《批转市教委关于巩固“普九”成果提高实施水平
的意见的通知》(东政发[2000]36号)。全市“普九”工作目标是:全市小学适龄儿
童入学率达到100%,小学毕业生升入初中的升学率达到100%;初中在校生年辍学率控
制在2%以内。 到“十五”末,残疾儿童入学率达到95%以上。小学教师学历合格率达
到100%,其中,专科以上学历达到50%,初中教师学历合格率达到95%以上,其中,本
科以上学历达到35%。全市40%的中小学教学仪器配备达到国家一类标准。到2002年全
市50%以上的小学开设信息技术课;10个教学班以上的小学从三年级开始开设外语课。
2002年全市基本取消教学点。教育拨款在财政总支出的比例要逐步达到22%以上。
2000年12月14日,市政府发出《批转市劳动和社会保障局市财政局关于下岗职工
基本生活保障与失业保障并轨实施意见的通知》(东政发[2000]37号) 。自2001年1
月1日起,全市撤销再就业服务中心(站) ,今后不再审批下岗职工。各有关部门要积
极稳妥地做好基本生活保障向失业保障移交工作,开展劳动保障事务代理,做到职工
档案有处放、保险有处缴,失业职工无后顾之忧。

2000年2月16日, 市政府办公室发出《关于印发2000年经济体制改革工作要点的
通知》(东政办发[2000]3号) 。2000年,全市经济体制改革工作总的要求是:继续
实施企业改革攻坚战,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加快各项配套改革,完善市场体系,建立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主要抓好以下几项工作。一、实施产权制度改革,
推行投资主体多元化;二、深化企业内部改革,转换企业经营机制;三、加快资产重
组,培植骨干企业和企业集团;四、扩大企业融资渠道,搞好增资减债;五、推进企
业领导体制改革,强化对经营者的监管;六、转变政府职能,推进配套改革;七、继
续深化农村改革,促进县域经济快速发展。
2000年2月15日,市政府办公室发出《关于公布2000年重点调度工业企业 (集团)
名单的通知》(东政办发[2000]5号) 。为加大对重点工业企业的扶持力度,市政府
确定对华泰集团等21家工业企业进行重点调度。各重点调度工业企业(集团)要及时向
行业主管部门报送企业发展规划、年度计划和经济运行分析情况。市政府将建立定期
交流例会制度,以研究解决重点企业发展中的有关问题。
2000年3月22日, 市政府办公室发出《关于印发东营市2000年度政务督查考核办
法的通知》(东政办发[2000]13号)。督查考核主要内容为市委、市政府当年工作重
点及全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计划、财政收支预算等总体工作目标的落实和完成情况;
市人代会、全市经济工作会议等大型会议确定事项落实和完成情况;上级和市委、市
政府领导临时交办、批办事项落实情况;上级会议、文件和省政府部署督查事项的落
实情况及人大代表建议、政协提案办复情况。
2000年4月26日, 市政府办公室发出《印发关于加快调整种植业林业畜牧业渔业
结构意见的通知》(东政办发[2000]21号)。一、种植结构调整方案为:2000年粮食
作物占地面积调减到187万亩, 经济作物和林果占地面积153万亩,粮经比达到55:4
5,农产品优质率达到30%以上;2001年粮食作物占地面积调减到162万亩,经济作物
和林果占地面积178万亩, 粮经比达到48:52,农产品优质率达到40%以上;2002年
粮食作物占地面积135万亩,经济作物和林果占地面积205万亩,粮经比达到40:60,
农产品优质率达到60%以上。调整的重点为:粮食、棉花、瓜菜、油料。二、林业结
构调整方案为:2002年前,全市初步建立起具有东营特色的林业产业体系,全市经济
林达到35万亩。调整重点为生态体系建设、冬枣、桑蚕、花卉、种苗业。三、畜牧业
结构调整方案为: 2000年畜牧业产值在农林牧渔业中的比重达到21.6%,2001年达到
24.4%,2002年达到27.4%。调整重点为:突出发展肉羊、奶牛、饲草饲料种植、猪鸡
生产。 四、渔业结构调整方案为:2000~2002年,水产品总产量分别达到22万吨、2
6.5万吨、 31.8万吨。调整重点为:海水增养殖、淡水养殖、海洋捕捞、水产育苗、
渔业第三产业、反季节暂养渔业。
2000年5月19日, 市政府办公室发出《关于贯彻鲁政办发[2000]27号文件加强
紧急重大情况报告工作的通知》(东政办发[2000]29号)。各县区,各部门、单位对
可能发生问题的关键部位或环节,制定或修订紧急重大情况报告的具体标准和内容,
报市政府备案。各县区和市政府各部门、单位要实行24小时值班制度,确保紧急重大
情况报告渠道的畅通。
2000年6月3日,市政府办公室发出《关于全市实行行政事业单位由财政统一发放
工资的通知》(东政办发[2000]35号)。从2000年9月1日起,全市实行行政事业单位
工资由财政统一发放。其范围是:党政群机关、人大机关、政协机关、检察院、法院
和财政给予补助人员经费的事业单位。财政部门要选择信誉好、设备先进、经营网点
多、网点布局合理的国有商业银行作为工资发放的定点银行。
2000年4月26日, 市政府办公室发出《关于印发东营市城市交通管理畅通工程实
施方案和东营市创建平安大道实施方案的通知》(东政办发[2000]37号)。一、在市
中心城区、县区驻地实施“畅通工程”。具体工作目标是:按照《道路交通秩序评价》
(GA/T175-1998)的规定,在2000年10月31日前,全市达到良好管理(三等)水平标准;
2001年达到优秀(二等)管理水平标准;2002年达到优秀(二等)以上管理水平标准。二、
创建平安大道工作,2000年10月20日前,在辛沙路、青垦路、潍高路、永馆路、辛河
路、博孤路、滨港路、东港汽车专用线等路段达到“交通安全畅通,治安秩序良好,
执法公正文明,警务保障有力,人民群众满意”的目标。
2000年6月15日, 市政府办公室发出《转发市交通局关于清理整顿客运市场秩序
实施意见的通知》(东政办发[2000]38号)。通过整顿,全市客运市场形成以城市公
交汽车和长途客运班车为主体、以出租汽车为补充的客运交通格局。清理整顿的目标
是:加强客运市场宏观调控,强化行业管理,调整运力结构,整顿营运秩序,改善经
营环境,确保行业稳定;清理收费项目,杜绝“三乱”现象,依法合理征费;积极营
造统一管理,多家经营,市场开放,竞争有序的道路客运交通市场。清理整顿工作从
2000年6月15日开始,8月25日完成。
2000年6月22日, 市政府办公室发出《印发东营市破坏性地震应急预案的通知》
(东政办发[2000]40号)。对防震减灾领导机构、应急反应、临震应急反应、震灾评
估和援建等工作作了详细规定。凡在东营市范围内发生破坏性地震或遭到周边地区大
震波及超过基本烈度(Ⅶ度),造成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时,必须按本预案实施。
2000年7月12日, 市政府办公室发出《关于市属企业改制有关问题处理意见的通
知》(东政办发[2000]44号)。《通知》就市属企业改制中的破产企业职工身份确认、
企业破产财政所得处置、破产企业职工安置、破产企业补发职工工资、破产企业职工
住宅物业管理、企业净资产必要扣除项目和标准、税费等问题作了明确规定。
2000年10月17日,市政府办公室发出《关于印发迎新世纪城市美化工程实施方案
的通知》(东政办发[2000]62号)。城市美化工程的范围是中心城市,主要内容为:
一、规范城市建设行为,维护规划的严肃性,制止违章违法建设。二、实施城市环境
综合整治。 三、实施城市净化、亮化、绿化、硬化工程。《通知》要求,该项工作2
000年10月18日开始,12月31日完成整顿并完成检查验收工作。
2000年11月27日,市政府办公室发出《关于启动黄河口文化市场有关问题的通知》
(东政办发[2000]66号)。黄河口文化市场实行封闭式管理,该市场经营业户在税费、
户口、子女入托入学等方面参照东城商贸城启动的优惠政策和东营市招商引资优惠政
策。
2000年12月21日,市政府办公室发出,《关于公文处理有关问题的通知》 (东政
办发[2000]69号) ,对全市政府系统全面贯彻国务院发布的《国家行政机关公文处
理办法》进行了全面部署。要求自2001年1月1日起,市政府及市政府办公室制发的各
类公文,格式上均采用新的国家标准(GB/T9704-1999) ,纸型改为A4型纸,自2月1日
起,各县区政府及市政府各部门、单位上报市政府的公文一律改为A4型纸。各县区政
府及市政府各部门、 单位最迟于3月底前全部改为A4型纸。各县区政府及市政府各部
门、单位公文采用新纸型的首页版识须报市政府办公室备案。

(刘志修)

[综合信息中心]2000年11月12~13日,在东营宾馆召开“数字化东营”技术研讨会。
会议邀请CISCO、阿尔卡特等10多家国内外知名企业和中信国安、山东三联等8家国内
大型通讯网络公司作“数字化东营”专题报告,国内15名专家、学者对各公司的报告
进行评析与总结,讨论并形成专家委员会决议,制定了建设“数字化东营”的技术方
案。建设“数字化东营”的主要任务就是建立全市统一的以光纤为主的宽带计算机互
联网络,并以其作为基础通讯平台,实现终端用户宽带信息接入;同时,实现以政府
信息化为先导,以企业信息化为主体,以社会信息化为根本,全面推广信息化在全市
的全民应用,实现全面数字化,建立数字化东营。“数字化东营”的建设目标是加快
全市信息网络的建设步伐,用10年左右的时间,在东营市建设一个在国内具有先进水
平、覆盖全市、互联互通、满足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需要的信息传输网络。
市委、市政府核心局域网建设是全市党政办公网的一期工程。一是做好中心机房
建设和市委、 市政府综合办公楼网络集成工作。网络中心机房建设工程于2000年1月
中旬交付使用并被评为优良工程, 网络集成工作于2001年2月底顺利完成,同时开通
党政系统办公网, 综合楼已有近200台微机接入办公网。与市直各部门单位、县区相
连接的拨号系统已经建成,可实现县区、市直部门及单位与市委、市政府综合楼核心
局域网的联接,实现办公自动化的部分功能。二是加快全市办公自动化建设进程,实
现同省政府的连接。同时把市内的部分文件及刊物导入内网,做好办公自动化前期的
宣传与准备工作。开通了视频点播系统,已能够提供中央、省、市新闻及各级电视台
的重要节目。三是开通包括外网的市长信箱和内网的办公用二邮系统。安排专门人员
对信箱进行严格管理,定期收发邮件,及时报送有关领导。已收到各界群众和外商发
给市长的邮件近50封,内网的二邮系统每天都能运转大楼各部门间的近40封邮件。四
是做好各县区、市直部门单位与市委、市政府综合办公楼核心局域网的联接准备。增
设党政办公网的拨号系统、LotusDomino软件和VOD视频点播系统,各系统已经集成完
毕,2001年第一季度可实现各县区、市直部门单位与市综合办公楼核心局域网的联接,
同时实现信息传输、文件传送、视频点播、会议通知、网络会议等现代化办公功能。
政府网站建设。一是对政府网站进行两次改版。国际互联网东营政府网站 (即外
网)于2000年1月底第一次改版开通。网站在介绍东营、宣传东营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12月, 着手对网站进行第二次改版。 采用先进的Domino、 SQLserver数据库和Lotu
sScript、ASP语言控制技术,并添加自动搜索、动态发布、动态更新等功能。改版后
的政府网站在色调搭配、图片处理等方面都有明显改进,界面更加友好,浏览速度更
快,更新更加及时。二是新建东营市政府网站英文版。综合信息中心依托国际互联网
络和政府网站,精心组织信息内容,建设了市政府英文网站,设置东营市情、招商引
资、旅游天地等栏目,详细介绍东营市的自然资源、气候条件、风土人情、旅游环境
以及招商引资的优惠政策、优良环境与优质服务,并重点推出东营市近期亟待发展的
重点项目等重要内容, 达40余万字,其中对外发布招商引资项目130余项。三是搞好
政府网站的栏目设置和信息资源组织工作,努力将市政府网站建成一流的精品网站。
为组织好政府网站的信息资源,信息中心召开全市政府网站信息资源组织工作会议,
商定信息资源组织方案。已有包括市委办、市府办在内的近20个市直单位的信息资源
陆续上网发布。政府网站已开设栏目43个(内网网站21个,外网网站22个),其中包括
东营市情、市长专页、东营新闻、经贸动态、招商引资及对外招商项目等重点栏目;
内网还开设大量的党务、政务信息和政治、经济信息栏目,录入了新华社和中国经济
信息网、 中国材料信息网等国内权威信息。网站运行一年来,信息量已达1亿5000余
万字,网站访问量已逾10万人次,各项网站建设指标在全省各市地网站中明显领先。
政府网站的访问人员涉及美国、澳大利亚、巴基斯坦、韩国、台湾、香港等国家和地
区及其它省市和省内其它市地,在宣传东营政府形象和建设成就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
信息服务。一是紧紧围绕招商引资这一工作重点做好服务工作。在政府网站开辟
了招商引资专栏, 大力宣传东营市的“三优环境”、招商引资政策和项目信息。200
0年,在政府网站对外发布项目信息500多项。部分外商在网上通过浏览政府网站了解
到东营市招商引资政策后前来考察投资。在网上发布的项目,尤其是化工类项目已经
引起国内外客商的高度关注,已有美国、韩国、台湾、香港、北京、温州等国内外客
商通过传真、电话、电子邮件或实地考察的方式同有关部门和企业联系、洽淡。初步
达成合作意向的有市化工局的2万吨双酚A、 汽油重整柴油加氢、2亿吨丙醇和市海通
公司的碳4、碳5深加工等项目。同时通过互联网大力推介黄河口旅游业,发布了大量
关于旅游资源和旅游业概况等方面的信息,重点介绍了全市的特色旅游项目,推出一
批图文并茂的文章,反响良好。充分利用网络资源做好项目引进工作,组织专门力量
搜集、 整理200多条网上的投资和项目信息推荐给有关企业和单位,项目类信息经市
领导批示的有2期,形成合作意项的项目16个,共受理有关的信息咨询200余人次,涉
及到全市30余个市直部门和县区单位。二是编辑《网上信息》等信息刊物,为各级领
导和部门决策服务。安排专人在国际互联网上精选一系列与当前工作密切相关的国内
外重要信息,经分析、概括、总结和加工后,分类编印30余期《网上信息》报送市领
导参阅,同时下发到各市直单位、县区和有关企业。市领导对人才政策、开发区建设、
招商项目等8期信息作重要批示, 并交有关部门负责贯彻落实。在编好《网上信息》
的同时,还根据市委、市政府领导的安排和市直各单位的需求,随时做好有关的信息
服务工作。其中编发的《世界企业500强》小册子、《黄河三角洲腾飞待何时》等6期
网上专题信息,为市领导和有关部门顺利开展工作提供了便捷的信息服务。三是在新
闻媒体开设信息服务专栏,为广大农民群众致富提供信息服务。与《东营日报》社、
市电视台、 市人民广播电台、经济电台、省电台驻东营机构联合建设了5个面向农村
的信息服务专题栏目,编发各种种、养、加信息和农业政策、致富项目、市场供求等
信息,引导农民进行产业结构调整。一年来,共播发项目类信息近百期千余条,收到
基层群众和有关单位的信息咨询电话800余个。 四是充分利用网络资源,为企业和个
体私营经济提供信息服务。主动为企业和个体私营者在国际互联网上发布供求信息,
帮助他们在国内外找市场、找项目、找技术、招人才。免费为各类企业和个体私营者
上网发布供求信息160条,提供各类信息咨询440多次,为他们解决了一些实际问题。
五是实行信息服务联系点制度, 增强信息服务的针对性和实效性。分6组与全市10多
家重点企业、8个乡镇、10个村办企业和30家个体私营业户建立信息服务联系点关系,
通过采取定期走访、听取反馈意见的方式,无偿地提供市场行情、资金、项目、技术
等方面的信息服务,帮助有条件的企业建立自己的网站。共到联系点走访30多次,提
供信息服务120多项, 为大海集团、西水集团、海虹公司等3家企业融通资金1 350多
万元,为市信义集团等企业制作了网页,建起了网站,帮助他们开展电子商务,已成
功地为海虹公司向新疆等地销售橡塑产品价值达50余万元。
12月中旬,与市教委、市财政局和市国有资产管理局等单位组织市直各单位闲置
或淘汰的计算机及其设备的捐赠助学工作。共收集整修计算机、打印机、复印机90余
台(套),已全部捐助给市中、小学校。

(李吉良)

[人事工作] 一、机构改革准备工作。2000年3月全省机构改革工作会议后,东营市
及时组建了市机构改革办公室,对全市党政机关机构编制和现有人员年龄、结构状况
进行详细的调查摸底。围绕改革中的重点、难点问题进行充分的调查研究。根据上级
要求,结合东营市实际,拟定中共东营市委机关和东营市政府机关机构改革方案,并
于10月完成报省批复工作。在做好市级机构改革准备工作的同时,按照省委、省政府
关于“在县级机构改革之前,乡镇机构改革结合乡镇规模调整先行一步展开”的部署,
开展了乡镇综合配套改革的准备工作,及时下达调研课题,详细掌握各乡镇实际情况,
为搞好乡镇综合配套改革奠定基础。为确保改革的顺利实施,会同市委组织部联合转
发了省委组织部、省人事厅、省编办《关于机构改革期间加强管理严肃组织人事纪律
的紧急通知》,草拟了机构改革实行竞争上岗、人员分流、纪律、保密和档案管理以
及国有资产管理等一系列配套文件,待全市机构改革工作会议后一并组织实施。
二、人才资源开发和人才结构调整。2000年,进一步加强高层次人才队伍建设。
以市委东发[2000]9号文件下发《关于加快高层次人才培养引进和使用工作的意见》。
重点做了以下几项工作:一是加强人才培养,不断提高现有人才素质。配合组织部门
招考了40名优秀年轻干部,参加第二期中国人民大学工商管理硕士课程学习。与有关
部门联合输送35名专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赴国外学习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与北京
大学、中国政法大学、西安交通大学等30余所国内大专院校达成联合培养高层次人才
意向, 培养后备人才200余人。积极开展以新理论、新知识、新技能为主的专业技术
人员继续教育工作, 先后培训各类专业技术人员15000余人。二是加大人才引进工作
力度,增加全市高层次人才总量。经国家人事部批准,东营市第一个企业博士后科研
工作站在华泰集团建立,成为东营市吸引高层次专业技术人才的重要基地。把引进本
科以上应届毕业生作为引进高层次人才的重点,组织企事业单位赴省内外高校引进本
科以上高层次应届毕业生190余人。 大力引进国外专家智力,全年共组织实施引进国
外智力项目32项,引进外国专家35人次,引进国外新技术、新成果32项,创造经济效
益4000余万元。对两院院士、国内著名院校专家、学者、国家部委高级官员等高层次
人才,制定了“不求所有、不求所在、但求所用”的引进政策,全年共聘请14人为市
政府顾问。这些顾问采取技术指导、咨询、项目中介等多种形式,定期或不定期到东
营市考察指导,为东营市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出谋划策,促进了全市经济和社会各项
事业的发展。
积极为招商引资企业提供人才支持。2000年,市和县区人事部门充分发挥职能作
用,坚持招商引资与人才服务并举,积极帮助招商引资企业制定人才规划,招募、输
送急需人才。全年累计为全市招商引资企业考选输送各类人才2260余人。
采取有效措施,促进人才向农业和民营企业倾斜。充分发挥乡镇人才工作站的作
用,将农村乡土人才纳入人事管理范畴,在部分县区建立“乡土人才库”,加强对乡
土人才的管理和培训,促使其更好地发挥科技带头人和致富领路人的作用。完善民营
企业人事代理、职称评审、人才服务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促进全市民营经济的发展。
全年共为62个企业代理人事,保管人事档案2107份,评审通过高、中级专业技术职务
人员365人。在市教育电视台《东营人才》栏目发布民营企业人才供求信息750条,为
12个企业进行专题宣传报道。
加强人才市场建设,促进全市人才资源的合理配置。在已建成市、县、乡三级人
才市场网络的基础上, 2000年继续加强人才市场的软硬件建设。黄河口人才市场100
0平方米的人才交流大厅已经建成, 各级人才市场的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也进一步加
强。 全年共组织大型人才交流会2次,集市型人才洽谈会30次,人才招聘专场12次,
接待招聘单位736个,求职人员17800余人次,促进了全市各类人才的合理流动,优化
了人才结构。继续贯彻《油地校人才联用的意见》,盘活油地校三方人才资源。建立
毕业生人才库、油田退休科技人才库和石油大学高层次人才库,为经济建设提供强有
力的人才支持。
三、深化人事制度改革。一是加大竞争上岗力度,优化干部队伍结构。2000年,
全市共有36个中层岗位实行竞争上岗,参加竞争人员420余人。市、县(区) 两级还通
过“一推双考”,面向社会公开选拔部门领导67人。二是严格实施单项法规,规范公
务员管理。发挥考核的导向作用和激励作用,不断改进考核方法,严格控制层次比例。
全市政府机关事业单位共有34803人参加考核。 考核工作结束后,根据《国家公务员
奖励暂行规定》和《东营市行政表彰暂行规定》,及时兑现奖惩。加强对国家公务员
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三是加强公务员培训,提高公务员素质。通过举办
公务员任职培训、更新知识培训和专门业务培训,市、县、乡三级共培训国家公务员
5410余人。
积极稳妥地推进事业单位改革试点工作。一是稳步推进事业单位管理体制改革。
按照政事、事企分开和“脱钩、分类、放权、搞活”的原则,将市审计师事务所、会
计师事务所、资产评估事务所等单位与原主管部门彻底脱钩,全部转为自主经营、自
负盈亏的社会中介组织;将市水利勘察设计院等部分事业单位改制为企业。二是逐步
深化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根据中组部、人事部、卫生部《关于深化卫生事业单位
人事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人发[2000]31号)精神,初步与卫生部门等联合研究拟
定《东营市深化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改革实施意见》,提出卫生事业单位人事制度
改革的指导思想、目标原则及改革内容。该意见待市委、市政府批准后,选择试点组
织实施。
四、人事计划管理和工资基金管理工作。及时完成各单位人员工资总额计划的审
批,分解下达东营市2000年机关事业单位职工人数和工资总额计划,制定2000年度机
关事业单位调动人员、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军转干部与复退军人安置等计划。按照上
级统一部署,与市财政局联合下发《东营市机关事业单位财政统一发放工资的具体实
施办法》 ,从7月开始,逐步对纳入财政统一发放工资的党政群机关和全额拨款的事
业单位进行人员审核和工资审批。
五、毕业生就业工作。继续探索和完善计划与市场相结合的毕业生就业路子。一
是继续实行事业单位接收毕业生考试录用制度。通过严格按照单位提报需求、毕业生
报名、 考试、录用等程序,2000年全市事业单位通过考试共录用毕业生260人。二是
不断拓宽毕业生就业渠道,鼓励毕业生到非公有制企业或农村任职。广饶县制定优惠
政策,公开招考20名优秀毕业生到农村担任村党支部副书记、村委会副主任(助理),
取得良好效果。三是完善市场运行机制,引导毕业生通过市场就业。组织召开春季、
秋季两次双向选择大会, 共组织222个用人单位到会,接待毕业生5273人次。全市共
接收报到毕业生2841人,安置1267人,安置率为44.6%。
六、 军队转业干部安置工作。2000年,省分配东营市军转干部89人,随调家属2
8人, 实际接受军转干部88人,随调家属28人。为切实完成好军转安置任务,市人事
局及时对当地驻军、驻警和中央、省属驻东营单位进行走访,了解军转干部情况,搞
好军转安置能力预测,协调有关部门提前做好军转干部子女入学入托、落粮落户、住
房安置等准备工作,确保军转干部及其家属按时安置完毕,并按时完成军转干部培训
任务。 市军队转业干部培训中心通过多种渠道筹措资金300万元,基本完成对办公、
服务设施的维修。
七、干部录用调配工作。按照公开、平等、竞争、择优的原则,全年共为市招商
局、 市药品监督管理局、市工商局考录干部264人;为各县区从考试合格的公安院校
大中专毕业生中考核录用公务员74人,为16人补办录用国家公务员手续;全年共调整
调动干部86人, 办理移交手续63人;计划内自费生吸收录用干部123人,转正定级68
人;为企事业单位聘用干部275人。
八、科技干部管理和专家管理工作。严格专业技术职务岗位设置,先后审核高级
岗位1171个,中级岗位3726个,审增高级岗位151个,中级岗位821个。积极推进职称
评审制度改革,首次在卫生系列试行“人机对话”,在教育、工程、社科、技校等系
列首次聘请市外专家参加评审和推荐工作,专业技术人员和社会各界反映良好。积极
推行专业技术职务竞争上岗制度。 垦利县在全县15个事业单位的687个专业技术岗位
全面推行竞争上岗, 参加人员737人,落聘50人,取得较好效果。积极做好享受国务
院政府特殊津贴人员的选拔推荐工作,建立与全市有关专家定期联系制度,积极为专
家搞好服务。
九、工资福利和干部离退休工作。严格执行上级有关工资政策,加强工资福利业
务知识培训, 及时为全市机关事业单位有关工作人员晋升或调整工资。全面汇集199
3年工资制度改革以来国家和省、 市出台的各项工资福利文件,编印了46万字的《工
资福利文件选编》。按照上级有关文件精神,及时为全市离退休人员提高生活待遇,
为市直机关事业单位离退休人员增加住房补贴。对机关事业单位退休人员集中进行培
训,并组织部分人员外出参观学习,引导退休人员做到老有所为,老有所乐。
十、人事考试和工人考工定级工作。按照上级统一部署,组织了专业技术任职资
格的报名、 考试、发证工作。全年共组织报名11933人,参加考试人员9500余人,办
理证书3639本。组织了2000年工人考工定级工作,全年共为6028名工人办理了技术等
级证书,并及时兑现技术等级工资。
十一、其他人事工作。人事宣传连年被评为省先进单位,市局的干部档案室被中
组部评为一级档案室,包村扶贫、机关党建、计划生育等工作均被市评为先进单位。
全年完成招商引资项目94个,引进外来资金7225万元,完成了年度招商引资任务。

(陈伟颂)

[政府法制工作]规范性文件制定工作。2000年,市、县区政府法制机构全年共审核
把关规范性文件草案132件, 出台82件。其中市政府法制局审核处理规范性文件草案
31件, 出台15件;审核市政府交办的非规范性文件8件,提出建议32条,基本被市政
府采纳。审核把关的文件主要涉及科技、城建、水利、交通、医药管理、行政审批、
贸易、人防、环保、教育等方面。这些文件的制定和实施,提高了政府依法管理经济
和各项社会事业的水平。
政府法制监督工作。2000年,在全市开展规范行政执法和政府法制监督的“双规
范”活动,使行政执法达到执法要素合法化、文书制作规范化、政务管理公开化、办
事效率高效化的“四化”要求;把对政府法制监督工作的要求落实到加强规范性文件
备案、行政执法监督检查、过错责任追究、行政复议等四项制度上。为推动这项活动
的深入开展, 集中时间抽查了市水利局、市建委等10个市政府部门和5个县区及其10
个部门单位, 查阅了近千份行政处罚案卷,对每个抽查单位的5名执法人员分别进行
公共法律知识测试。各级各部门行政执法中存在的问题不同程度地得到解决。组织了
行政执法案卷评优活动。 对市直及县区60个部门、单位送评的300卷案卷进行严格筛
选, 评出优秀、较好案卷100卷,占全部卷宗的33.3%;较差案卷5卷,占全部卷宗的
1.67%。 对案卷的评选情况和结果,分别向参评单位作了反馈,并在全市通报。深入
开展行政执法检查工作。总结了市公安局、垦利县工商局和东营区环保局的行政执法
典型经验,顺利通过全省贯彻实施行政处罚法检查组验收;与市交通局联合进行全市
交通系统行政执法检查;配合市环保局开展全市环保执法年活动,对全市执行环保法
律法规情况进行督促检查;配合对农民减负情况进行检查;配合市经委迎接省里组织
的企业减负情况检查,并顺利通过验收。
行政复议应诉工作。健全了行政复议工作制度。主要有:东营市人民政府行政复
议办公室工作职责、行政复议案件接访制度、重大复杂案件集体讨论制度、案卷归档
制度、行政复议机构与信访部门的行政复议案件移交制度、行政复议机构与司法部门
的工作协作制度、市政府与市中级法院联席会议制度和市政府法制局与市中级法院行
政庭信息交流制度等。加强行政复议机构和队伍建设。市编委正式下文设立市政府行
政复议办公室。严格依法审理行政复议案件,提高办案质量。市政府法制局全年共接
收行政复议案件22件,其中,不予受理6件,撤销8件,维持3件,移送其他机关处理2
件,当事人撤回申请2件,尚未结案1件。案件涉及土地管理、市政、房地产交易、劳
动教养、林业、交通、劳动与社会保障等领域。在案件审理过程中,严格依法,秉公
处理, 保证了办案质量。在全省行政复议工作大检查中,东营市行政复议工作以9 2
分的好成绩名列前茅。做好行政复议和行政应诉案件的统计和全市复议应诉资格证件
的审验工作。参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按照市委、市政府要求,市、县区政府法制机
构积极参与行政审批制度改革工作,对市级政府部门、单位(包括垂直管理单位)6 00
项审批类事项进行清理后保留342项, 减少258项,减幅达43%。清理结果在广泛征求
各有关部门、单位意见的基础上,经市长办公会议研究通过,以52号政府令《东营市
行政审批制度改革试行办法》向社会公布试行,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欢迎和大力支持。
为加强对行政审批事项的监督管理,市政府出台53号政府令《东营市行政审批事项管
理暂行办法》。
法制宣传教育。 6月,市政府组织各部门主要负责人收听收看立法法和行政复议
法电视讲座,韩宝光副市长对两法的学习、宣传和贯彻提出明确要求。各县区政府及
市政府各部门都较好地坚持了领导干部学法日活动。市、县区政府及其部门加大对行
政执法人员的培训力度, 市政府法制局举办4期行政执法人员法律知识培训班,培训
人员近900人; 县区及市直部门举办法律培训班10余期,培训人员1600余人;市政府
法制局派人到执法部门举办的培训班讲授法律课达100多课时。 以行政复议法的学习
宣传为重点,各级各部门开展了形式多样的法律法规宣传教育活动。配合市财政局、
市统计局开展了会计法及统计法实施细则的宣传活动。市法制局参加了省法制办组织
的“入世与政府行为研究” 课题组,撰写了4万余字的课题论文;参加了省法学会组
织的“全省加入世贸组织与维护社会稳定研讨会”,论文《略论入世后政府法制工作
如何在维护社会稳定方面发挥职能作用》在大会交流。

(李存松)

[无线电管理工作]频率台站管理工作。2000年,共审批无线电台站通信网络22个,
新增无线电台站(不含蜂窝移动通信网基站和移动电话) 545部(座),办理电台执照54
5个,处理报废电台265部。无线电台站资料从录入、修改、查询、报废到执照办理等
都实现了自动化处理,台站资料管理实现微机化。按季度到移通、联通东营分公司检
查手机代收费情况、核查基站设置情况。加强对蜂窝移动通信网基站和移动电话的管
理,至年底,全市已建基站196座,使用载频986个,发展移动电话17万户。无线寻呼
台站重新登记工作全面完成,对“国信”等9家寻呼企业的140部发射机进行抽测,对
寻呼频率进行确认。
监测、 检测设备的作用得到充分发挥。不断加强技术设施建设,已拥有400多万
元的监测、检测设备。监测、检测设备在电磁环境测试、设备检测、干扰查处、频率
监测等项工作中发挥了重要作用。先后对54座微波站、地球站的电磁环境进行测试,
对27座微波站、地球站进行验收,出具测试报告13份;检测无线电台站80多部;查处
干扰4起;监听500多个小时。
无线电管理费征收。 对112个设台单位应缴频率占用费进行预算,共征收无线电
管理费129万元, 全额上缴财政。在全省收费大检查中,省收费检查小组对东营市无
委会收费工作给充分肯定。
加强机关建设。先后有20人次参加业务技术培训。领导干部开展了“三讲”教育
回头看活动。对办公监测楼和平房采暖系统、给水系统、屋面等进行维修,加大投入
搞好院内外绿化工作。招商引资工作超额完成任务。共联系外来投资项目10个,年底
认定投资额761.95万元,超额完成43%。积极争取上级资金200万元,争取上级仪器设
备8台(部) ,折合人民币167万元,共计争取上级资金367万元。2000年,市无线电管
理处被省无线电管理办公室授予先进单位称号, 有3人被省无线电管理办公室授予先
进个人称号。

(周爱峰 刘同舜)

[油地校结合工作]2000年,胜利石油管理局、东营市、石油大学(简称“油地校”)
结合工作成效显著。
一、油田帮扶乡镇工作。根据《东营市人民政府胜利石油管理局关于开展油田部
分单位帮扶乡镇工作的通知》文件精神,自1998年年底13个油田二级单位派出帮扶乡
镇工作组到帮扶乡镇开展帮扶工作, 至2000年6月底,首批帮扶工作组全面完成帮扶
任务。 共投入合作资金1.3亿元,使被帮扶乡镇的财政收入、国内生产总值、农民人
均收入有较快增长。为顺利完成帮扶工作组人员的轮换,经市政府、胜利石油管理局
领导研究决定,7月4日在东营宾馆组织召开油田帮扶乡镇工作会议,对第一阶段帮扶
工作进行总结表彰。市领导、油田领导、石油大学和市直有关部门、单位领导、油田
有关单位领导、各县区分管县区长、油地结合办公室主任、有关帮扶乡镇党委书记、
油田帮扶小组全体成员近百人参加了会议。会上,播放了油田帮扶乡镇工作专题录像
《情寄这方热土》,帮扶工作的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代表做了典型发言,宣读了《东
营市人民政府胜利石油管理局关于表彰油田帮扶乡镇工作先进集体和先进个人的通报》,
为5个先进集体和8个先进个人颁发奖状和荣誉证书。胜利石油管理局党委副书记、东
营市委副书记聂绍光和东营市市委常委、东营市人民政府常务副市长韩宝光分别发表
讲话,对一年半的帮扶工作进行总结,在充分肯定成绩的基础上,对下一阶段的帮扶
工作提出新的要求。 7月底,13个帮扶工作组共37人全部完成轮换,新一届帮扶工作
组到岗并开展工作。
2000年, 油田有关单位与帮扶地方乡镇共签定合作项目93个,总投资12142.5万
元,其中油田注入资金3824.96万元(含物资、机械折款) 。帮扶项目中工业类项目15
个,总投资5260万元,其中油田投入1483.36万元(含物资、机械折款) ;农业类
项目24个、总投资2134万元,其中油田投入839.7万元(含物资、机械折款) ;基础设
施类项目38个,总投资3134.9万元,其中油田投入1124.08万元(含物资、机械折款);
其他项目16个,总投资1613.62万元,其中油田投入377.82万元(含物资、机械折款)。
此外,油田帮扶单位及工作组为地方乡镇、群众做好事实事40余件,及时解决了有关
乡镇和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实际困难。2000年,通过协调,经市政府和胜利石油管
理局批准,广饶县陈官乡与油建三公司结对开展帮扶工作,使原来14个油田单位帮扶
乡镇扩展到15个。陈官乡在合作中突出大蒜基地龙头项目恒温库的建设,与工程建设
三公司合作,以土地、水电路讯等基础设施参股,由工程建设三公司控股经营,计划
投资270万元,其中工程建设三公司出资170万元(不含流动资金),新建的1000吨恒温
库已动工,2001年5月投产。该项目的建设带动了陈官乡农业产业结构调整,20 00年
全乡种植大蒜15000亩,创税80万元,相当于前几年地方年均税收的1.3倍。
二、油地结合项目走上双赢道路。坚持“优势互补、利益双赢”的结合方针,促
进区域经济的发展。广饶县大营乡依托原乡办橡塑厂,投资1400余万元新上东营市维
得轮胎有限公司项目, 通过与油田股份合作方式,一期扩建改造工程投资880万元,
现河采油厂投资150万元入股,并派1名懂技术善经营的干部任公司副经理。项目投产
后产品迅速在大庆油田和滇、黔、桂等省区打开市场,并经转口贸易销往缅、泰等国,
1999年公司销售收入1380万元, 实现利税105万元。2000年,大营乡又与现河采油厂
联合投资530万元,其中现河采油厂注入股金100万元,对该项目进行二期配套扩建。
全部达产后, 年产量将由原来的8万条增加到10万条,产值可达6600万元,实现利税
650万元, 相当于帮扶前该乡财政收入的4.6倍。同时,安置本乡130人就业,每人年
收入6000余元。现河采油厂也通过联办项目获得较好经济效益。
三、 两大水利工程。1、广利河治理工程。广利河是东营市城区和胜利油田腹地
的一条骨干排水河道,担负着城区和油区的防洪排涝任务。经市和油田协商,决定由
胜利油田投资1000万元,对广利河跨城区段进行衬砌治理,对广利河下游段进行疏浚。
2000年4月初开工建设, 10月15日竣工,并顺利通过油地联合验收小组的验收,工程
质量优良。 本次广利河跨城区段治理全长2.2公里,疏挖土方15.7万立方米,砼工程
385立方米; 广利河下游疏浚全长5公里,疏挖土方59万立方米。2、王庄引黄灌区节
水改扩建工程。该工程是国家、省重点引黄节水配套工程,也是2000年油地结合的重
点工程项目。该工程的建设将增加灌溉面积14.5万亩,解决25万人的吃水困难,彻底
解决东营市黄河以北的农业用水问题,缓解油田和地方工业、城镇生活用水日趋紧张
的矛盾。省计委对王庄节水改建一期工程批复投资9700万元,其中6790万元由东营市
自筹解决。该工程1999年10月26日开工,至2000年底完成总干全部46.8公里和一干、
二干、三干55.8公里的土方工程施工任务,其中完成总干高标准衬砌渠道27.5公里,
完成投资9000万元,其中油田投资3560万元。
四、 三大公路项目。1、滨孤路河口至孤岛段改建工程。全长22公里,二级路,
路面宽12米, 总投资4000万元,其中胜利油田投资500万元,其余部分为公路部门投
资建设,9月底竣工通车。2、博新路八分场至永安段改建工程。全长13公里,二级路,
路面宽9米,总投资3000万元,其中油田投资100万元,其余部分为公路部门投资建设,
8月底竣工通车。 3、永莘路垦利城段改建工程。全长6.8公里,二级路,总投资
1600万元,其中油田投资670万元,其余部分公路部门投资建设,10月28日竣工通车。
五、实现科技人才资源共享。2000年,通过技术交流会、供需洽谈会、挂职、聘
请、资金入股等多种形式,大力实施“借脑工程”,使石油大学、油田科研院所与地
方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一批具有广博知识功底的石油大学、胜利油田专业人才被市
政府安排担任地方部门领导。 其中有5名石油大学教授、31名胜利油田科技人才在东
营市机关、企事业单位担任科技领导职务或县区政府主要领导;各县、区分别聘请石
油大学教授担任科技副县、区长;有关乡镇和企业则根据各自实际情况聘请石油大学、
油田科技人员担任科技乡镇长、 科技厂长。共有100多名油田、石油大学科技人员常
年为东营市企业科技攻关,一批科技成果经油地校结合转移到地方企业和民营企业,
促进了区域经济发展并给企业带来良好的经济效益。同时东营市政府加大对石油大学
的支持力度, 设立100万元产学研奖励基金,对石油大学在产学研方面做出突出贡献
的人员进行奖励。
六、招商引资工作。2000年,市油地校校结合办超额完成了招商引资任务。引进
的聚丙烯酰胺项目,总投资978万元,其中,引进油田投资400万元,石油大学(华东)
技术入股42万元, 安排就业人员60人,该项目已于8月底投产。引进的抽油泵增效装
置项目(在建),计划总投资600万元,其中外来资金400万元。
七、2000年12月28日,第十次油地校领导联席会议在胜利宾馆召开。市委副书记、
市长石军,市委常委、常务副市长韩宝光,胜利石油管理局局长宋万超,胜利石油管
理局党委书记董丕久,石油大学校长仝兆歧等油地校领导及有关部门参加了会议,会
议由胜利石油管理局党委书记董丕久主持。会上,石军市长通报了第九次联席会议以
来的油地校结合情况和2001年全市经济工作安排部署,并提出今后油地校结合工作措
施强化、政策完善、优化服务的工作思路。宋万超局长通报了胜利油田2000年生产经
营情况和明年的工作打算。仝兆歧校长通报了石油大学的情况和油地校结合情况。会
议对各有关部门、单位提报的57项议题进行了研讨。

(油地校结合办)

[油区工作]2000年,油区工农工作适应油田重组的新形势,以“工农关系融洽、油
区秩序稳定”为目标,积极开展工作。市油区办对胜利油田在境内的地质勘探、钻井
区块开发、 高压线路施工、输油和输水管线铺设等重点工程,实行全程跟踪服务。2
~7月, 协助胜利油田物探公司完成海上和陆地勘探施工;5~6月,协助胜利油田供
电公司完成油区供电线路施工任务;8月,根据市政府关于改革行政审批制度的要求,
将《油田施工作业核准证》审批、签发权移交给各县区油区办办理,全年共办证2 85
份。10月,组织对胜利油田单井管理专项调查并写出调查报告。加强了对境内废旧管
线的开挖管理。2000年,共召开工农座谈会189次;走访油田549次;协助油田施工工
程456项,调解工农纠纷323起,协调各类赔偿资金1542万元。新促成工农共建对子15
对,油地合办企业累计19个,建成油地两利项目累计65个。
3月, 对全市80个落地原油回收队、74个落地原油净化站、1020名落地原油回收
队员、 140名落地原油净化管理人员,进行规范管理大检查和遵纪守法、安全生产教
育活动。 一年来,为油田采油队、站修筑进井路12610米,出动拖拉机1903台次,拉
运土方12860立方米,清理污染面积32170平方米,打扫井场1034井次,垫井台1388井
次, 强化了油区能源管理职能。5月,根据山东省政府办公厅鲁政办字[1999]95号
文件精神, 全面理顺济军生产基地油区管理体制。5月,济军生产基地油区办开始按
照全市落地原油“五统一”管理的新体制运行。7月,更换新版全市统一发油通知单,
有效地堵塞了调拨、发油手续的漏洞,规范了能源管理制度。加强油地协调工作,搞
好落地原油管理。 一年来,能源管理系统走访油田448次,召开座谈会92次,加强了
沟通和协调工作。东营区油区办、垦利县油区办、广饶县油区办共与油田有关单位签
订协议交接管理边缘、废弃油井20口。2000年,全市回收落地原油5.7万吨。
2000年,全市油区综合治理工作以争创全国文明油区为目标,稽查大队分片包干,
各科室、11个基层中队、6个县区稽查中队、275名稽查队员,层层签定油区综合治理
目标责任书。年初,制定出台《油区稽查案件处理程序暂行规定》、《油区稽查督查
考核标准(试行) 》等有关规定,队伍规范化管理和依法行政水平有很大提高。3月,
集中开展油区政策法规宣传月活动,利用广播、电视、报纸、宣传车、宣传牌、张贴
宣传标语形式,深入全市40个重点油区乡镇、油田50个厂矿进行宣传活动,受教育群
众30万人次。坚持以油区治安为工作重中之重来抓,把“三小一点” (小化工、小炼
油、小陶瓷炉、废旧物资回收站点)和“三乱”(乱上路、乱扣车、乱罚款)、“四窃”
(窃水、窃电、窃油、窃气)现象为治理重点,与公安等部门密切配合,采取强有力措
施进行综合治理。 全年共出动检查车辆6490车次, 组织夜查2383次,参加检查人员
27438人次,检查车辆80166车次,查处违纪车辆1597车次,取缔小土炼油38处、小化
工3处、 小陶瓷炉3处、私收原油点52处,查处窃气点180处、窃电点18处,没收原油
676.59吨、废钢铁49.8吨,确保了油区秩序的稳定。
加大规费收缴力度,压缩内部开支,超额完成上缴市财政资金1000万元任务。加
强油区调研工作,围绕油田重组改制、边缘单井管理、“九五”期间油区工作、新时
期油区管理等专题进行调研, 写出调查报告5篇。10月,32万字的《油区油区志》出
版发行。油区企业改制工作取得进展,符合改制条件的4个企业完成改制2个。全年完
成招商引资建成营业项目10个, 到位外来资金493.6万元;在建项目2个,到位资金2
500万元; 已签合同项目3个;在谈项目4个。2000年,市油区办被评为山东省油区工
作先进集体,市包村扶贫工作先进单位。

(武洪德)

[老龄工作] 老龄宣传工作。2000年2月,市老龄办与市人大法制委、市司法局联合
下发通知,要求各级各部门要积极组织广大干部职工认真学习贯彻《老年法》、《优
待规定》和《老年人权益保障条例》,把《老年法》列入“三五”普法和机关干部普
法教育以及各级学校法律法规教育的重要内容。 2月,开展宣传老龄工作好新闻好作
者及模范特约记者、通讯员评选表彰活动,对评选出的29篇好作品及12名优秀通讯员
进行表彰奖励。市老龄办积极组织特约记者、通讯员和老龄工作者撰写宣传稿件,全
年在各类报刊杂志发表文章600余篇。
老人节期间,以为老年人办好事、办实事为重点,积极开展济老助老活动和宣传
教育活动。市六大班子主要领导分五路,深入到农村、厂矿企业的老年人和高龄老年
人家中走访慰问, 为他们送去党和政府的温暖。继续开展助养特困老年人活动,200
0年又助养特困老人76名,全市累计共助养特困老人280名。协调市电信局为区县老年
活动室配备了2台29寸彩电和2个村级老年活动室的活动器材, 价值5万余元;协调海
尔集团东营办事处为全市5个敬老院分别赠送海尔全自动洗衣机和微波炉各1台,价值
2万多元。举办全市第三届老年人书画展,共展出老年书画作品180余幅,向全社会展
示了全市广大老年人在老有所学、老有所为方面取得的成就。
基层老年组织建设。 3月,召开全市基层老龄工作经验交流会,采取边走边看边
听边交流的形式,参观了各区县老龄工作较为突出的6个乡镇老龄办和村级老年协会。
5月, 组织有关人员赴青岛、威海参观学习。年内,全市共建设典型示范老年协会12
个。垦利县胜利乡卞家村老年协会积极组织全村96名老年人从事拆编织袋工作,人均
年增收2500余元,既增加了收入,又活跃了晚年生活。
8月, 市委第69次常委会议决定,扩建市老干部活动中心,同时加挂“东营市老
年人活动中心”的牌子,由市委老干部局和市老龄办联合制定管理措施。至年底,广
饶县、 利津县、垦利县都成立了老年大学,已毕业学员222名,现有10个专业班级,
在校学员331名。东营区、河口区老年大学的各项准备工作已完毕。
3月, 市人事局和市老龄办通报表彰了26个老龄工作先进集体,有13人获“重视
老龄工作功勋奖” ,20人获“敬老好儿女金榜奖”,8人获“老有所为奉献奖”,评
出10名“东营市模范老人” 。4月,制定下发《关于开展优秀成员单位评选活动的意
见》,决定从2000年起,市老龄委每年对各成员单位的工作情况进行总结考评,对前
5名的单位给予通报表扬; 连续三年受通报表扬的单位,由市老龄委员会推荐为“全
市老龄工作先进单位”,提请市委、市政府表彰奖励。

(许广信)

[史志工作] 自1996年5月《东营市志》编纂工作启动以来,经过辖区内各承编单位
和市史志办的共同努力,至2000年5月,首部《东营市志》出版问世。
《东营年鉴》2000年卷出版发行。2月下旬征稿工作全面展开,5月中旬开始编辑
年鉴初稿,6月底基本完成80万字的年鉴初稿,7月中旬完成67万字送审稿,经出版社
和市政府审定后, 8月底出版发行。该卷年鉴特载了江泽民总书记视察东营、招商引
资等重点内容,对部分栏目进行调整和改进,美术装帧方面也有新的突破。
经过近一年的筹备, 在省情资料处技术人员的指导下,东营市市情资料库于200
0年1月12日顺利建成并进行了演示。方志室建设不断得到加强,规模进一步扩大。积
极稳妥地开展续修新志工作, 认真做好县区及有关部门的业务指导工作。 按时完成
《山东年鉴》2000卷东营部分的编辑任务。部署了第一届修志工作理论研讨会论文征
集工作。 编辑印发《东营方志信息》7期,发放市直各部门单位及县区1200余份。为
市综合信息中心提供有关的东营市情资料20万字。撰写方志、年鉴工作理论研讨论文
9篇计3万余字。
区县和市直部门史志工作取得一批新成果。 《东营区志》自1997年开始编纂;1
999年5月完成120万字的初稿, 11月完成110万字的评议稿;2000年3月召开志稿评审
会,8月完成送审稿,9月《东营区志》经中华书局出版发行。《东营区志》创全省区、
县级志书编纂最快速度,志稿综合质量上乘。河口区史志办继续加工修改《河口区志》
稿。 年鉴工作在各区县全面发展, 年内编纂出版了《利津县鉴》、《广饶年鉴》、
《河口年鉴》 、 《东营区年鉴》。广饶县史志办为配合招商引资工作,编纂出版了
《广饶县招商引资工作指南》。市直部门专业志编纂有新进展,截至2000年底,已有
《东营市公路志》、《东营市黄河志》、《东营交通志》、《东营市统计志》、《东
营油区志》出版问世。

[《东营市志》出版发行]《东营市志》是第一部全面记述东营市历史的地方志书。
1996年5月始编, 东营市地方史志编纂委员会主持编纂,东营市人民政府组织实施,
东营市史志办公室具体承编, 市属区县、市直各部门、辖区内各中直、省直单位共1
50多个单位为市志撰写了初稿。2000年5月,该志由齐鲁书社出版发行。同年7月28日,
在东营宾馆举行《东营市志》首发式。
《东营市志》为16开精装本,上、下两卷,186万字。该志采用述、记、志、传、
图、表、录等体裁,志为主体,纵述东营千年历史,横陈境内百业兴衰,特别是重点
记述了东营市1983年建市至1995年间市情,是资政、科研、存史、教育的珍贵史料。
卷首刊彩色图片78幅,可一览政区概貌、重大政事、主要特色。正文首设综述、大事
记,总揽全书,纵贯古今;中设行政建置、自然环境、人口、黄河、石油、经济体制
改革、农业、工业、乡镇企业、交通、邮电、城乡建设等专业志29编,分述境内各行
各业发展概况;末设人物编,以传、传略、表3种体裁载入东营历史人物243人。正文
后设附录,辑存重要文献备考。《东营市志》是建市以来工程最大、资料最丰厚的市
情资料著述。该志注重突出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在反复研究市情的基础上,选取黄
河、 石油、经济体制改革3个方面最能体现地域特色和时代特色的内容,“升格”立
编,浓墨重彩予以记述,并排列于全书卷首显要位置。《东营市志》在继承志书传统
体例的基础上有所创新。经济体制改革编单独立编不仅突出了改革内容,还以改革为
主线加强了全市宏观经济的记述,弥补了一般志书宏观经济记述不足的问题。在工业、
农业编中,设置了东营市与全省16地市主要指标的横向比较资料。城乡建设编中,用
史志结合的体例撰写了“城镇体系”章,完整记述了东营市城市形成的二元化经济基
础和组团式结构,解决了一般志书中城乡建设编中把城市要素切割过碎的弊端。适应
统计改革和未来发展的需要,主要经济指标采用不变价与现行价两个体系,增加了志
书的科技含量,这一举措亦为省内志书中首创。经省内史志专家评审和省史志办终审,
认为《东营市志》编纂速度为全省地市级志书之最,地方特色和时代特色突出,经济
体制改革编为省内首创,综合质量为全省地市级志书中的上乘之作。
(东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