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象技术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5&A=5&rec=130&run=13

气象技术

[气象基础业务]2000年,对地面测报、天气预报、网络管理、气象卫星通信业务系
统运行操作人员均实行持证上岗制度,各业务单位每月召开地面测报、天气预报质量
分析会,实行业务工作“备忘录”制度,确保气象基础业务质量稳定提高。东营是国
家基本发报站, 全年无错情,三项错情率为0.0‰,全年测报报表传输及时,全部合
格。全市测报三项错情率为0.4‰,有9人创测报“百班无错”。气象信息接收完好率
为100%, 上行传输及时报率为99.7%,缺报率为0.0%,全年系统故障率为0.0%,电路
故障率为0.296%。进一步建立和完善新的天气预报业务流程,以人机交互处理系统为
主要工作平台,采用人机交互作业方式,检索、分析和制作各种天气预报产品。电视
降水天气预报质量为83.1,暴雨预报质量为50.0,大风预报质量为72.5,高(低)温预
报质量为64.7,较上年度有较大提高。研究开发出城市环境气象预报,于2000年11月
15日正式公开对外发布人体舒适度指数、穿衣指数、冻伤指数(中暑指数)、空调开机
指数和感冒指数预报。 农气测报错情率为0.3‰。为了更好的开展气象信息服务,各
县区气象局自8月份开始编发“气象信息服务周报” 。建立了冬小麦产量预报计算机
模式,2000年度的冬小麦产量预报与实况差一个量级。气象资料、科技档案实行规范
化管理。2000年度,地面测报、通信、预报、农业气象、气候等各项气象基础业务质
量均达省定一级目标。

(栾洪庆)

[人工防雹增雨]2000年,全市32个炮点33门高炮共实施防雹增雨作业29次,发射炮
弹11250发,减灾效益达2.1亿元;增雨9000多万方,创效益4240多万元,实现了自开
展防雹作业以来的第五个全市无雹灾年。由于年内干旱少雨,市防雹增雨作业指挥中
心分别于6月29日、 7月17日、8月10日、9月9日组织了规模较大的人工增雨作业,效
果较明显,缓解了旱情,受到市委市政府的通报表彰。完成全市各炮点的安全设施建
设改造工程,至年底全市30个炮库、34个弹药库均达到五防要求;启动炮点环境标准
化和作业指挥中心标准化建设工程。

(仲光嵬)

[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 2000年,市气象业务现代化建设取得重大进展。6月,气象
卫星综合应用系统正式投入业务运行,采取卫星通信为主和电信分组数据交换网为辅
的信息传输方式,全年畅通率始终保持在99%以上。全市各地面测报站从1月份开始全
部利用微机编制报表, 9月实现报表的网络传输。市气象台利用大量的数值天气预报
产品、常规、非常规气象资料,结合天气气候特点,加强中短期天气预报方法的研究
工作。4月份完成东营市夏季降水概率预报系统,7月份分别完成6月冰雹T和7、8月暴
雨天气的气候规律总结和预报方法研究,这些预报工具投入业务使用后,有效地提高
了灾害天气的预报准确率,气象现代化综合效能得到充分发挥。市气象台积极组织开
发了城市环境天气预报系统,到11月份共完成寒冷、炎热、冻伤、中暑、穿衣和空调
开机等6项气象指数,并通过121电话自动答询系统正式对公众发布。气象服务体系得
到进一步完善, 先后完成东营市气象决策服务系统、专业气象服务终端系统,5月份
在市政府网站开辟了东营气象网页,有效地提高了气象服务的效率和水平。积极开展
气象基础研究工作,全年共发表科技论文和科普文章20余篇,顺利完成“黄河入海口
气候资源考察与分析”和“东营市月、季、年降水短期气候预测系统研究”等两项山
东省气象局“九五”重点课题研究,于年底上报验收。

[气象服务]2000年,全市气象部门始终坚持把为领导的决策服务和为农业服务放在
首位,围绕冬春农田水利建设、春夏季抗旱、黄河防汛和春播、三夏、三秋等农事关
键季节开展服务, 6月份开始在市政府网站上开设气象网页,每天将天气预报与情报
信息及时发布到网站,并利用微机终端、电话服务、当面汇报等多种形式为各级领导
及有关部门进行主动、 及时、准确的气象服务。全年共提供“呈阅件”5期,重要天
气公报16期,专题气象服务材料120多期。充分利用电台、电视台、“121”电话答询
系统等媒体对公众提供丰富多样的预报产品, 11月正式在“121”上发布贴近百姓生
活的城市环境天气预报, “121”系统扩展到13个信箱,电视天气预报在东营无线、
有线、 教育电视台黄金时间播出。8月份为东红高速公路黄河大桥设计建设提供专题
气候调查论证,还为市六运会等社会活动提供气象保障。由于在春夏抗旱服务中成绩
优异,市政府以东政发[2000]15号文件对气象局进行专题通报表彰。初夏飞蝗防治
的气象服务得到省防治蝗虫指挥部的肯定,并被选为“全省夏蝗防治先进单位”,在
全省通报表彰。

(刘敦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