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监督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5&A=4&rec=52&run=13

技术监督

[概况]1999年1月,市技术监督局内部机构增设市质量检验协会办公室(编制3人)、
公正计量行、监督管理科、督查室、人事室和财务室。5月,筹备召开全市质量工作
会议,市政府发出了《关于进一步加强产品质量工作的通知》。6月,召开全市技术
监督系统纪检监察工作会议,制订《东营市技术监督局关于进一步加强行风廉政建设
的意见》,在全系统实行“廉政卡”制度,聘请30余名行风社会监督员,建立行风廉
政建设的监督约束机制。为加强各项工作目标和制度的落实,制订《东营市技术监督
系统监督考核办法(试行)》,督促检查市局科室及县区局的年度工作目标任务和政策
制度的落实情况,并定期考核通报。10月10日,东营市质量检验协会更名为东营质量
协会。至年底,市技术监督局行政及事业人员共90人,全市技术监督系统共有人员2
80人,固定资产总额1464万元;其中仪器设备总值575万元;市局新建质量检测楼,
建筑面积4000平方米。全系统共有房屋面积1.73万平方米,其中实验室面积2300平方
米。全系统有大专以上文化程度者123人、中级以上技术人员41人,有210人参加了各
类岗位技能培训。全系统有各类行政执法人员134人。

[标准化管理]1999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有关规定开展地方标准的
制订和备案工作,全年指导企业制订各类产品标准122项,对150个企业和300余种产
品的执行标准情况进行登记。与水产部门联合研究制订并发布了《黄河口毛蟹》、《
中华鳖》两项地方农业标准。
深入开展全市消灭无标准生产工作。继上年广饶县消灭无标准生产通过省级验收
之后,东营区消灭无标准生产工作于8月通过省级验收,该区356个生产企业的标准覆
盖率为98.6%。垦利县、利津县、河口区被列为1999~2000年度全省消灭无标准生产
试点县(区)。至年底,全市工业企业标准覆盖率增至95%,工业企业技术基础素质有
明显增强,产品质量和档次也有明显提高。
5月,市技术监督局制订《一九九九年度东营市采用国际标准验收计划》,年内
组织和指导万达集团电线电缆厂、胜利油田电线电缆厂、东营长天特种材料有限公司
、广饶海虹橡塑有限公司、胜采变压器厂等5个企业的16种产品按国际标准和国外先
进标准组织生产,并于当年通过省级采用国际标准验收,标志着这些产品的质量达到
国际水平或国际先进水平。

[产品质量监督管理与质量检验]1999年初,市技术监督局制订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
查计划,组织市县两级产品质量监督检验机构,每季度对生产企业的产品和市场流通
商品进行一次监督抽查。全年共抽查工业产品3353批次,合格2564批次;其中市级监
督抽查全市较大规模企业的重点产品634批次,抽查合格率为97.94%,比上年提高2.
4个百分点。市级抽检合格率按行业分:机电产品为96.8%,化工产品为98.6%,建材产
品为100%,食品、轻纺产品为100%。县区技术监督局抽查乡镇以下小型企业产品271
9批次,抽检合格率为71.46%。对产品质量不合格的企业,均依法予以处理,并向社
会通报。
全市年内共抽查市场商品1201批次,合格率为71.35%,其中,外地商品1078批
次,合格率为71.79%。市技术监督局抽检市区重点市场商品468批次,合格321批次
。质量问题严重的商品主要是电线电缆、汽车配件、标准件、眼镜、电热毯、鲜牛奶
、低压电器阀门、防水材料等。对发现的不合格商品予以没收,并对经销单位进行了
处罚。

[生产许可证与质量认证]1999年,为产品质量合格、质量体系健全的87个企业生产
的102种产品颁发《产品质量合格证》。指导帮助山东信义集团等2个生产企业申办了
国家生产许可证;到期复查换证企业11个、13种产品;帮助4个企业申办了临时生产
许可证;对到期未达到取证条件的9个企业依法予以处理。进一步推行ISO9000标准和
质量认证制度,面向企业开展质量认证咨询活动,全年举办质量认证内审员培训班两
期,有80名企业管理人员取得质量体系内审员证书。按照国家有关强制性安全认证工
作要求,清理整顿全市首批强制性安全认证机电产品,为符合条件的12个电工产品生
产企业发放“山东省安全认证临时证明”。至年底,全市有12个企业生产的5种产品
取得国家产品质量认证,有56个企业取得国家质量体系认证,标志着这些企业的产品
质量达到国家强制性安全标准的要求,质量管理水平达到国际通行的质量管理和质量
保证标准。按照国家有关规定,国务院和省政府重新设立了“质量奖”。市技术监督
局积极组织辖区内企业参评,山东华泰纸业股份有限公司生产的胶版印刷纸获1999年
“山东省产品质量奖”。
为保证汽车维修质量,市技术监督局与交通部门联合在全市汽车修理和装饰行业
试行汽配质量审查制度,年内有400个汽车维修企业获得“汽配审查合格证”。为确
保游乐设施运行安全,市技术监督局会同工会、团委、妇联等部门,对全市重点游乐
场所的设施、设备进行质量安全检查,对运行质量合格的予以通报表彰,对质量不合
格、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的7个场所作出限期整改、停业整顿的处理。

[质量执法与打假]1999年,为查处制售假冒伪劣商品等质量违法行为,先后开展“
查食品保生活”、“查农资保农业”、“查建材保建设”的“三大战役”。开展市场
商品专项检查9次,查处制假售假等质量违法案件129起,其中立案113起,查获查处
假冒伪劣及不合格商品标值183万元,查封制假售假窝点47个。受理企业和消费者举
报264起,为企业和消费者挽回经济损失277万元。帮助山东华泰纸业集团股份有限公
司、刘罗锅酒厂、胜利油田品酒厂等13个企业开展市场打假活动。

[纺织纤维检验与纺织纤维市场整顿]1999年,市纺织纤维检验所按照全市产品质量
监督检查计划,对辖区内纺织、服装、皮鞋等产品质量进行检查,全年共抽查产品1
04批次,合格率为88.4%。配合棉花流通体制改革,加强棉花质量监督检查,全年检
查籽棉大垛70个,代表籽棉重量4408吨。经检查,收购籽棉品级、长度相符率分别为
90.3%和89.7%。对全市14个棉花加工单位加工的皮棉质量进行检查,抽检生产现场皮
棉21批次,抽查调拨皮棉143批、1.45万吨。积极争取优惠政策,在市天信纺织有限
公司开展棉花免费公正检验试点工作,4月至年底,市纺织纤维检验所共为该企业免
费检验进厂皮棉78批次、2976.4吨,节约检验费12万元,为企业挽回经济损失80余万
元。针对市场棉胎和医用脱脂棉、脱脂纱布质量低劣的状况,在全市范围内开展质量
专项治理活动,检查棉胎生产、经营企业30余个,检查学校、宾馆等使用单位20余个
,抽检棉胎52批次;检查全市医院、医疗经营单位20余处,抽检脱脂棉、脱脂纱布4
5批次,产品质量全部不合格。为确保患者健康和生命安全,市技术监督局联合卫生
、医药部门,对经营和使用不合格产品的单位进行处理,同时对使用单位和经营单位
购进的脱脂棉、纱布实行报验制度,须经法定检验机构检验合格后方可销售和使用。

[计量管理与检定]1999年,对胜利仪表厂等15个计量器具生产企业进行了年审,对
市卫生防疫站、工程质量监督站、环境检测站等30个计量认证合格单位进行了年度检
查,考核了3个企业的计量标准。年底,市县两级法定计量检定机构建立社会公用计
量标准25项,可对此前40年内的计量器具进行检定。对涉及贸易结算、医疗卫生、安
全防护、环境检测的计量器具依法进行强制检定,全年检定计量器具1.5万余件,其
中强检计量器具7000余件。

[标准信息与代码条码工作]东营市技术监督情报所负责技术标准、计量规程等技术
资料信息的收集、收藏、查询和组织机构代码、商品条形码的申办工作。1999年,馆
藏各类技术标准、规程1.5万余项,其中国家标准1.2万余项、专业标准2500余项、市
内企业标准460余项。年内共向全市2800余个企事业、机关团体等组织机构颁发了代
码证书。至年底,全市有1.4万余个组织机构办理了代码证书。建立信息齐全、功能
完备的组织机构代码数据库,并实现与省局计算机联网,组织机构代码在全市银行、
税务、工商、财政、统计、社会保险、社团管理、编制管理等领域得到广泛使用。年
内帮助24个企业申办商品条形码。至年底,全市有全国条形码会员单位66个。

[技术监督宣传教育与科研]1999年3月,全市技术监督部门配合工商部门、消费者
协会开展“3·15”保护消费者权益的宣传活动,设立宣传点6处,发放《质量法》、
《商品“三包”规定》、《质量振兴纲要》等宣传资料5000余份,现场受理消费者投
诉60余人次。8月4日,市技术监督局、市委宣传部联合举办东营市首届质量新闻发布
会,印发《关于进一步做好质量宣传工作的通知》和《全市质量宣传工作要点》,发
布全市产品质量监督检查、技术监督执法、打假和计量器具管理等情况,就进一步搞
好质量宣传工作进行了研讨。9月,组织“’99质量月”宣传活动,全市技术监督、
工会、共青团、经贸委、新闻等部门密切配合,出动宣传车40余辆,在全市分6个宣
传站,散发宣传资料1万余份,现场受理消费者质量投诉150件,开展眼镜、皮鞋、饮
料等产品义务检验活动,组织开展“东营质量行”活动,全市20余个重点流通企业率
先参加了“无假承诺”活动。利用电视、电台、报刊进行宣传,年内在市级以上新闻
媒介发表稿件761篇,其中,国家级41篇,省级43篇。
年内,市技术监督局先后举办建筑施工企业计量人员培训班、医疗单位计量知识
培训班、ISO9000质量体系内审员培训班、商品条形码知识培训班和识假辨劣知识培
训班,共培训企业管理和技术人员近千人次。
7~9月,在技术监督系统内开展以学法律、学业务、学技术为主要内容的“三学
”活动,对干部职工进行了法律法规、业务基础知识和岗位技能的培训和考核。对技
术监督科技工作采取鼓励和奖励措施,调动全系统技术人员爱岗敬业、钻研业务技术
的积极性,全年在市级以上刊物发表学术论文32篇,有3篇论文被评为市级优秀论文

(李昭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