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药品经营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5&A=3&rec=97&run=13

医药品经营

[概况]1996年4月,市委、市政府对市医药局(公司)领导班子进行调整。新领导班
子以“四整顿”为契机,确定“内抓整顿,提高全员素质;外抓经营,提高经济效益
”的工作方针。提出销售、利润、服务水平要上去,费用、应收帐款、不合理库存要
降下来,即“三上三下”的要求。全年销售总额达9803万元,比上年增长18.3%;实
现利税322万元,比上年增长231%。其中,利润31.5万元,比上年增长49.3%。
1997年初,市医药公司制定以“一上两扩两增一降”为主要内容的“1221”工程
奋斗目标:即大上零售网点;扩大营销队伍,扩大区外销售;增加销售,增加利润;
降低费用。提出围绕经济效益,协调好与油田、地方卫生医疗单位的关系,加强领导
班子、职工队伍及精神文明建设,确保班子建设、队伍素质、管理水平、经济效益四
提高的工作思路,医药品经营又上新台阶。全年销售总额首次突破亿元大关,达109
76万元,比上年增长11.9%;实现利税490万元,比上年增长53.13%。其中,利润75万元
,比上年增长138.1%。
1998年,医药品经营形势严峻。市医药公司面对困难奋力开拓,企业改革力度明
显加大,零售药店建设迅速发展,农村市场的开拓有新突破,企业管理进一步细化,
圆满完成年初提出的销售突破1亿元、实现利润100万元、费用降低1个百分点,即“
三个一”奋斗目标。全年实际完成销售额11747万元,比上年增长7.02%;实现利税491
万元,其中利润111万元,比上年增长48%;费用降低2.58个百分点,全市医药品经营连续
3年持续稳步增长。至年底,市医药公司内设7个科室,下辖10个企业。经营药品药械
批发、零售两项业务。经营范围包括化学药品、中成药、中药材、医疗器械、化学试
剂、玻璃仪器、特殊药品、医疗保健品等8大类近5000个品种规格。仓储能力120万件
,运输服务车57台。拥有完备的药品检测仪器和储存养护设备,“三防”设施齐全,
负责市和油田200多家医疗单位和1600多个卫生室的药品药械供应,并在市区、县区
驻地和部分乡镇设有50处药品零售网点。共有干部职工497人,其中初级以上专业技
术人员303人,固定资产2233万元。

[规范化制度化管理]1996年,在“四整顿”期间,市医药公司经过认真研究、广泛
争取意见,对企业管理制度进行全面充实和完善。共制定涵盖人事管理、财务管理、
商品管理、物业管理等方面的规章制度15项162条,制定《干部职工提前离岗休息制度
》和《干部动态管理制度》。依据制度,对违犯企业规定的个别人员分别给予行政警
告、降级、撤职处分;对3名违法和严重违纪的职工作出解除劳动合同的处理;对在
年末干部考评中“基本称职”和“不称职”票超过40%的干部实行诫免。企业管理初
步纳入规范化、制度化轨道。
1997年,进一步加大经营工作领导力度,经营管理制度化。一是实行责任制。市
医药公司把全年各项任务指标和奖罚措施及时明确到各经营单位,用签订《责任状》
的形式确定下来。《责任状》成为贯通全年经营工作的总纲。二是月调度制度化。每
月上旬,公司召开一次直属企业主要负责人会议,通报上月工作情况,总结经验,发
现问题,研究措施,部署任务,力促完成或超额完成各项任务指标。
1998年,在严格执行企业制度、规范经营管理工作的同时,把各项任务指标明确
到经营单位或机关科室,制定出《医药系统重点工作责任分解表》、《公司机关重点
工作责任分解表》。就工作内容、目标要求、完成时限、分管领导及责任单位、主要
责任人等,都作了明确规定和详细分工,制定出督查和奖罚措施,对于整体推进、平
衡发展、保质保量按期完成全年任务起到有效的促进作用。

[企业改革]1996年,医药公司处于新老班子交接时期,企业改革处于酝酿阶段。
1997年,市医药公司加大改革力度。年初,在原市医药站、市药材站(均为中型
二企业)的基础上成立市医药药材采购供应站,统一经营、统一管理,理顺经营体制
。在河口分公司进行“工效挂钩”试点,即职工原有工资级别存入档案,实际收入与
完成销售、利润额挂钩。调动和激发了干部职工的工作积极性,企业效益明显上升,
职工收入显著增加。11月,河口分公司实行风险抵押工效挂钩。即职工向企业交纳一
定数额的风险抵押金,完成任务如数退还,完不成额定指标,以所交风险金抵补,进
一步增强职工风险意识,收到显著成效。
1998年初,市医药公司在河口分公司召开现场会,决定在全系统推行风险抵押工
效挂钩。至6月底,所属10家企业全部实行这一办法,保证了全年各项任务的顺利完
成,得到市政府和省医药局领导的肯定,河口分公司被指定在全省县区医药流通企业
深化改革现场交流会上作典型发言,并在《中国医药报》进行报导。利津分公司由于
长期经营不善,效益持续下滑,负债率高达140%。在债台高筑、资金短缺的情况下,
人心涣散,经营陷入困境。依据有关规定对其作出内部“剥离”经营的决定。经市中
级人民法院裁定,分公司的资产、部分债权划归市医药药材采购供应站,该站成立利
津经营部,原分公司人员临时被吸收到经营部工作。通过清资盘点、清仓查库、疏理
帐目、资产转移等工作,5月,新成立的利津经营部轻装上阵,迅速开展工作,当月盈
利。

[“国有药店无假药”活动]1996年,为充分发挥国有医药主渠道作用,保证全市人
民用药安全有效,市医药局(公司)成立开展“国有药店无假药”活动领导小组。同时
,设立消费者投诉站,并于5月21日举行签字仪式,正式在全市开展“国有药店无假
药”服务承诺活动。市医药公司组织人员深入到城区、县区消费者中间,征求意见和
建议,改进工作,在社会上引起积极反响,赢得良好信誉。
1997~1998年,“国有药店无假药”活动继续在全系统深入开展。随时受理消费
者的投诉。“3.15”消费者权益日,市医药公司都组织专门人员,携带真伪药品样品
,到人员密集的繁华地段设立咨询服务处,解答消费者提出的问题,辨别鉴定所购药
品,为消费者提供现场服务。

[清理整顿医药品市场]1996年初,由市医药局牵头,与市卫生局、工商局、公安局
等部门组成联合检查组,对西城保健品市场依法进行检查整顿,查封没收非法经营保
健品价值5万多元,打击了非法经营,整顿了医药市场。
1997~1998年,加大医药行业管理力度,在医药企业证照审验工作中严格把关,
主动牵头组织并配合市卫生局等执法部门,对全市药品市场进行有效的检查整顿。市
医药局还与各批发企业签订《药品质量责任状》,严格质量要求,明确奖罚责任。1
998年,《山东省医疗器械生产经营管理规定》颁布实施后,市医药局在《东营日报
》全文刊登,同时组织宣传车深入市、县区驻地和部分乡镇进行宣传。3月,举办直
属企业领导和质检人员药品知识培训班。

(王东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