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5&A=3&rec=120&run=13

科技

[概况]1996年,全市取得科技成果106项,获省级以上奖励17项;实施各类科技计
划项目219项,投入资金1.63亿元,项目综合完成率达90%以上。开展创建全国科技进
步先进县区活动,组织完成东营区、广饶县、利津县的创建工作,县区及部分乡镇配
备科委主任和科技助理员。市、县两级科技三项(科研、开发、重大新产品)经费投入
分别达到420万元和306万元,分别比上年增长23.5%和226%。制定出台《东营市科技
成果登记办法》、《东营市科研单位认定办法》等政策性文件。全市厂办科研机构发
展到83家,科研人员960人。县级技术市场起步运行,全市技术贸易额突破1.57亿元,
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467家。实施农业良种产业开发及农业科技成果推广工程。引进
和推广了大豆、棉花、水稻等农业新品种,扶持了一批高效农业示范区建设,组织实
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32项。强化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组织实施星火计划项目33项
,火炬计划项目23项,带动形成10个产值过亿元的科技型企业集团,新建市级星火技
术密集区7个,高新技术企业3家。实施科技兴海计划,初步探索了浅海滩涂资源保护
与开发路子。
1997年,全年共取得科技成果85项;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87项。县(区)、乡
(镇)均成立科技领导小组,制定了一系列加速科技进步的政策措施。市、县、乡、村
四级科技体系初步形成,市、县两级科技三项经费投入分别达492万元、350.5万元,
达到同级财政预算支出的1%以上。全面启动实施企业技术创新工程,培植10个星火技
术密集区和18个省高新技术企业,在全市带动形成了石油化工、油田化学品、机电产
品及其零部件、汽车配件、新型建筑建材产品、中高档纸制品六大区域性支柱产业。
围绕全市农业工作的重点,加强新产品、新技术的引进与推广。重点扶持6个整建制
高效农业示范区,组织实施了24项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技术贸易机构发展到518
家,民营科技企业470家,实现技工贸收入18亿元,利税2.65亿元。全市实现技术交
易额1.73亿元,技术贸易覆盖机械、电子、石油化工、石油勘探开发、自动化、计算
机等行业。
1998年,全市共取得科技成果86项,申请专利159件;实施各类科技计划项目192
项。市、县(区)相继调整成立科教(技)领导小组,在5个县区、14个行业单位和11个
市级责任部门首次推行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全市科技三项经费投入1189万元,比上
年增长38.74%。实施企业技术创新示范工程,重点扶持了20家技术创新试点企业、3
个技术新示范区和6个区域性支柱产业。实施良种产业化工程和重大农业科技成果推
广工程,相继建成花官畜禽,大王蔬菜、花卉,利津芦笋等全省重要的高效农业生产
基地;共组织实施农业科技成果推广项目29项。全市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478家,从业
人员1.52万人,实现技工贸总收入20亿元、利税2.8亿元。全年实施火炬计划项目9项
,实现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15.5亿元,占地方工业增加值的11.2%。全市高新技术企业
发展到23家。对大王、农业高科技示范园,给予重点扶持。成立东营市工程项目技术
咨询委员会、东营民营科技促进会。实施科技兴海计划,扶持鲈鱼池塘越冬和大面积
养成、地下半咸水养虾等项目。“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综合开发利用及抗重盐耐海水
植物规模化生产技术的研究与示范”项目被省政府列入《山东省可持续发展十大科技
示范工程》首批启动计划。

(杨长军李春祥)

[科技体制改革]1996年,按照市委、市政府提出的“争取1996年县区全部进入全国
科技工作先进县区行列”的目标,各县区开展创建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区活动,至年
底,广饶、利津、河口三县区创建工作通过市级验收。加强科技成果管理,先后制定
出台《关于加强科技成果鉴定管理工作的意见》和《东营市科技成果登记办法》。
1997年4月17日,国家科委授予广饶、利津、东营3县区“全国科技工作先进县(
区)”称号,全市5县区全部跨入全国科技进步先进县(区)行列。在科教兴市成效测评
中,综合排序东营市居全国第48位。10月30日,市委、市政府组织召开全市实施科教
兴市战略座谈会,60余名优秀科技人员出席会议,会议就科教兴市战略问题进行座谈

1998年,市委调整成立以石军市长为组长的东营市科教领导小组,并召开第一次
全体会议。根据会议精神,市科委会同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联合发出《关于对科技
进步目标责任制实施考核的通知》。市委、市政府制定印发了《东营市科技进步目标
责任制考核实施细则》(东发[1998]19号),明确要求1998年首先在5个县区、14个
市直行业部门和11个市级目标责任部门,实施科技进步目标责任制考核,并将科技进
步目标责任由省确定的11项定量指标扩大到16项,进一步突出科技工作的重点任务。
市科委会同市委组织部、市人事局制定了《关于加强科技副职选聘管理工作的意见》
,鼓励从大院大所特别是油田、石油大学选聘科技副职。全市5个县区选聘科技副县
区长8人、科技副乡镇长67人。

(刘志鑫)

[科技计划项目实施]1996年,共组织实施国家、省、市科技项目219项,其中新上1
20项,结转99项。新上项目总投资1.63亿元,其中科技三项经费802万元、科技开发贷
款4000万元、自筹资金1.12亿元,新增产值7.74亿元、利税1.96亿元。信义集团实施
的“轿车用新型摩擦材料技术和工艺”及“轿车制动片总成湿法冷成型新工艺”项目
,分别列入国家“九五”攻关计划和省级重点攻关计划。东营市鲁光化工厂的国家级
火炬项目“LGD-1型堵水剂”填补了国内用于堵水及调剖有机与无机双向型药剂的空
白,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广饶县李鹊乡以项目为龙头,形成了以农养牧、以牧促农、
种养加相配套、牧工商贸齐发展的新格局,是省6个高效农业试点乡镇之一,被国家
科委确认为“黄河三角洲平原高效农业综合发展示范区”。
1997年,共组织实施国家、省、市项目187项,其中新上95项,结转92项。新上项
目总投资1.51亿元,其中科技三项经费786万元、科技开发贷款4000万元、自筹资金1
.02亿元,新增产值7.7亿元、利税1.5亿元。9月18日国家科委将东营市确定为国家技
术创新工程试点城市,市政府印发了《东营市企业技术创新示范工程实施方案》,重点
对20家技术创新试点企业、3个技术创新示范区、6个区域性支柱产业进行扶持,初步
形成以企业为主体、以市场为导向、政府宏观调控、社会服务组织积极参与以及各部
门密切配合、齐抓共管的技术创新体系和机制。市经济研究中心承担的“建立黄河三
角洲可持续发展试验区可行性研究”项目,是省科委软科学计划招标课题,为建设黄
河三角洲可持续发展试验区提供了理论依据。东营市鲁光化工厂承担的国家“九五”
攻关计划项目“油井稠油降粘减阻剂研究”,达到国内领先水平,已形成年产8000吨
的生产能力,新增产值6400万元,利税2500万元。
1998年,共组织实施国家、省、市科技项目192项,其中新上106项,新上项目总
投资2.5亿元,其中科技三项经费1370万元、省周转金2230万元、科技开发贷款5000万
元、自筹资金1.64亿元,新增产值10.3亿元、利税2.96亿元.信义集团的“光导板”和
胜通集团的“中高压复合玻璃钢管道”项目,被列入山东省高新技术及产业发展计划
。东营市鲁光化工厂承担的“钻井液用三元共聚丙烯腈胺盐研究”和东营区石油助剂
厂承担的“重质不饱和烃聚和物暂堵剂在油田中的应用研究”项目,被列入国家“九
五”攻关计划,东营市承担的国家“九五”攻关项目达到4项。国家科技部确定把东
营市建设成面向全国的油田化学品科研开发基地。

(李红燕)

[科技管理]1996年,全市共组织鉴定登记成果106项,其中省、市科委组织鉴定58
项;有35项成果达到国际先进水平,41项达到国内领先水平或填补国内空白;获国家
科技进步奖2项,省科技进步奖10项、星火奖7项,评选出市科技进步奖44项、星火奖
14项。组织实施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32项,其中新上项目23项,结转9项,重点项
目10项。“黄河三角洲百万亩大豆生产基地建设”纳入国家科委1996年八大攻关课题
“粮棉油综合配套技术推广”项目内容;胜利石油管理局钻井工艺研究院完成的“2
00W中性铝-空气电池组”和市广播电台完成的“广播电台声频工作站”2个项目列入
《“九五”国家科技成果重点推广计划指南》,东营市科技成果列入国家级推广计划
尚属首次。
1997年,全市共组织鉴定登记科技成果85项,其中省、市科委组织鉴定56项,达
到国内先进以上水平的科技成果45项;获省科技进步奖10项、星火奖5项;评选出市
科技进步奖43项。共组织实施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24项,其中结转10项、新上14项
。“芦笋大面积夏季育苗技术”等4个项目列入《1997年山东省科学技术成果推广计
划》。实施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5项,其中广饶石化集团与塞尔维亚石油工业部门
合作的“重油开发研究”等3个项目列入国家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东方花卉公司
与西班牙坚格利公司联合进行的“欧洲名贵花卉促成栽培繁育技术研究”项目列入1
997年山东省国际科技合作计划项目。
1998年,全市共组织鉴定登记科技成果86项,其中油田、石油大学10项;44项达
国内领先水平,36项达国际先进水平。“用综合冶金治理代替石油管道焊后内补口焊
接新技术的研究”获国家技术发明奖四等奖;“耐盐树种引进试验及开发利用研究”
等6个项目获省科技进步奖;“沙蚕暂养技术研究”等5个项目获省星火奖;评选出市
科技进步奖43项。共组织实施科技成果推广计划项目29项,其中结转10项、新上19项
。“电力防盗电缆”等7个项目列入《1998年山东省科学技术推广计划》。

(刘志鑫)

[技术市场]1996年,开始实行科研单位年度资格认定管理制度。全市有各类技术贸
易机构507家,从事技术贸易的专兼职人员达1.41万人;认定登记技术合同680份,技
术交易额达1.57亿元。全市技术市场管理工作荣获第三届全国技术市场“金桥奖”。
1997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技术合同法》颁布实施10周年,市印发法规汇编100
0余册,宣传材料5000多份。全市技术贸易机构发展到518家,从业人员1.47万人;技
术合同认定登记750份,技术交易额1.73亿元。广饶县被列为全国技术市场试点县。
市技术市场管理工作被国家科委评为全国“贯彻实施《技术合同法》先进集体”、第
四届全国技术市场“金桥奖”。
1998年,组织召开市直有关部门、石油大学科技人员地校科技合作座谈会。组织
石油大学20多名专家、教授到3县2区有关企业进行考察。召开东营市、石油大学科技
合作暨科技成果发布会,签订技术合作合同9项,成交额60万元。组织油田10位企业
家随团赴西班牙参加第21届国际绿色周博览会,参展的6个项目均与外方达成合作协
议,增进了国际间的技术了解与合作。选择西范乡等5个乡镇进行农村技术市场试点
工作。市科委与市工商局联合下发《关于加强技术市场管理的通知》,对技术市场进
行规范管理。全市技术贸易机构发展到534家,全年认定登记技术合同810份,技术交
易额达1.85亿元,其中油地校科技合作合同30项,技术交易额357万元。

(许云峰)

[民营科技]1996年,全市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467家,企业总产值达15亿元,实现
利税1.73亿元,从业人员达1.4万人,其中技术经纪人213人。全市民营科技企业共取
得新技术新成果260项,承担30多项国家、省和市的科技计划项目,获得54项国家专
利。有4家被省科委认定为高新企业,3家被确定为高新技术生长点,3家被省科委、
省工商局、省体改委授予“山东省首届民办科技机构三十强”,6家被授予“山东省
优秀民办科技机构”,1家获国家科委颁发的“金桥奖”。
1997年,全市民营科技企业发展到470家,从业人员达1.47万人,其中科技人员
占85%,注册资金1.86亿元,利税2.65亿元。产值过千万元的有21家,过百万元的8
家。全市民营科技企业用于科研开发的经费已达销售收入的6%,共取得新技术、新
成果86项,承担市以上科技计划项目38项,获得专利13项,引进、转让、实施新技术
7项,开发新产品25种。其中胜利油田新潮技术开发公司1项成果获部级科技进步三等
奖,已转让到十几个省、市的30多个单位,年技术性收入近1500万元。
1998年,市科委会同工商、税务、金融等7部门印发实施《东营市民营科技企业
示范工程实施方案》,选择10家市场前景好、产品开发能力强的企业,在资金、项目
、政策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带动全市民营科技的发展上水平、上档次、上规模。试
点企业年技工贸收入达2.1亿元,利税2300万元。成立东营民营科技促进会。当年全
市民营科技企业达478家,技工贸总收入近20亿元,其中过2000万元的2家,过1000万
元的31家,过100万元的92家,从业人员达1.52万人。胜利油田新科定向井技术开发
中心等5家企业被省科委评为“山东省优秀民营科技企业”。

(许云峰)

[科技情报信息研究与服务]1996年,市科技情报研究所承担了《计算机在黄河三角
洲资源开发中的应用》等3项省级课题和《东营市“九五”科技计划及2010年发展规
划》等3项市级项目,自选调研课题10个。有3项科研成果获市科技进步奖。编辑完成
《科技情报研究文集》(第一卷),收录情报调研成果和研究报告55篇,全书共32万字
,由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出版,
1997年,省级科研项目《黄河三角洲地区资源开发与环境保护优先项目库咨询系
统》通过省级鉴定。组织实施省级科研项目《粉状物料的气力输送均化与贮存装置的
研究与试制》及市级攻关项目《企业技术创新服务体系建设》。组织编写《山东省东
营生产力促进中心“九五”规划》及配套报告。加强科技情报检索咨询系统建设,与
国家信息中心等多家信息单位实现联网。联机数据库400多个,自建《东营市企业产
品数据库》等80多个数据库。查新检索水平步入全省先进行列,被省科委命名为“省
级科技查新咨询单位”。
1998年,重点抓科技成果转化,促进高校科研院所与本市企业的科技合作。(1)
联系上海交通大学、同济大学、中国纺织大学、石油大学(华东)、山东工业大学、青
岛化工学院、中国兵器工业第五三研究所、齐鲁石化公司研究院、机械工业部机械科
学研究院、化工部科学技术研究总院等10家科研院校作为首批合作对象,企业与高校
科研院所签订项目合同12个,项目合作协议49个。科研院所咨询诊断企业提出的14个
技术难题。(2)搜集筛选新成果、新技术近1000项,有针对性地向企业推介。(3)成立
东营市工程项目技术咨询委员会,市政府印发了《东营市工程项目技术咨询委员会工
作方案》。(4)帮助万达、信义、胜通等企业从国家科技部、省科委、省计委等单位
选聘专家组建了“智囊团”。

(王春变 吴敬芝)

[专利管理]1996年,全市申请专利81件。专利实施率为40%,实现产值1亿元、利税
1185万元。建立东营市知识产权执法联合检查组,开展知识产权保护工作;配合省专
利局处理专利纠纷1起。承担“东营市专利技术保护与开发对策研究”课题。
1997年,市组团288人参加’97中国(泰山)专利技术及新产品博览会,68个项目
获金奖12个、创新奖2个,并荣获本次博览会最佳组团奖,达成50余项专利技术合作
意向,合作金额7000余万元。全市有12家企业加入省企业专利协会。全年申请专利1
30件。
1998年,东营市专利事务所成立,为全额拨款独立核算的正科级事业单位。加强
专利宣传工作,与东营人民广播电台合办“发明与专利”栏目,在东营有线电视台开
辟栏目进行专题报道。开展“第三批中国专利山东明星企业”评选活动,东营市东方
集团、胜通集团荣获“明星企业”称号;组织“第三届中国专利山东优秀发明家评选
活动”;调解了3起专利侵权、专利技术合同纠纷案件;成立“山东省专利资产评估
事务所东营办事处”。全年专利申请量达159件,实施专利111项,实施率达69.8%,
实现产值2.3亿元、创利税5200万元。

(牟乃安)

[科技开发]1996年,加强科技推广和科技服务设施的基础工作。与山东大学合作开
发“激光模压全息技术开发研究”市级计划项目,试制成功符合标准的光学偏振膜;
征集科技论文260篇,编辑完成《东营“八五”科技》一书,由中国科学技术文献出
版社出版。
1997年,加强科研设施建设。建成1600多平方米的试验楼;组织承担市级农业科
研项目“高产优质饲料串叶草的引种示范试验”项目;编辑完成《科苑集锦》一书,
收录科技论文114篇,由中国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发行3000册。
1998年,完成“高产优质饲料串叶草的引种示范试验”;投资30万元进行耐盐作
物试验站配套设施建设,试验站进入正常运营。《科苑集锦》(1998版)出版发行,搜
集各类论文57篇。

(孟晓捷)

[推广中华绒螯蟹增养殖技术]中华绒螯蟹又名河蟹,是省水产十大名优养殖品种之
一,具有适应性强、经济价值高等优点。在利津县成功地推广实施了扣蟹培育、成蟹
养殖及水库成蟹增殖等中华绒螯蟹增养殖技术,探索出一套利用苇地及低洼荒碱地发
展河蟹养殖技术的路子,并建成省内最大的河蟹养殖基地。项目实施以来,总产扣蟹
12.08万公斤,成蟹26.95万公斤,创产值4140.3万元,实现收入2146.9万元。该项目
达到国内先进水平。

(刘志鑫)

[万亩棉花优质高产结铃模式丰产栽培技术]由东营区棉花办公室承担完成的省农业
厅下达的万亩棉花优质高产结铃模式丰产栽培技术计划项目获1997市科技进步特等奖
。该项目根据棉花生长发育规律,通过采取一系列有效的技术措施,促早发、防早衰
,建立高光效的群体结构,调节开花结铃高峰期与高能富照期同步,使其在最佳出叶
期(5月20日~7月20日)多出叶,最佳结铃期(7月10日~8月20日)多结铃、结大铃,以
达到优质、高产的目的。全市已推广面积43.5万亩,累计增产皮棉252.3万公斤,增
加经济效益3986.34万元。经专家鉴定,该项目研究达国内先进水平。

(刘志鑫)

[盐生植物示范项目列入省重点启动项目]1998年7月15日,市与山东师范大学合作
的“黄河三角洲土地资源综合利用及抗重盐、耐海水植物规模化生产技术研究开发与
示范”项目列入《山东省可持续发展十大科技示范工程项目计划》,并正式下达,成
为省1998年首批重点启动项目。该项目属于国家863计划海洋生植物领域的一个课题
,主要研究内容是:引进国内外的盐生植物,研究其适应性与经济价值,对现有植物
品种进行驯化;探索规模化生产技术,同时,运用现代化生物技术克隆耐盐相关基因
,培育转基因耐盐植物。自80年代起与山东师大合作,建立盐生植物园,引种盐生植
物360余种,初步筛选出具有一定经济价值的耐盐品种。该项目的实施,将为东营市
盐荒地的开发利用提供科学依据和示范样板。

(李红燕 李春祥)

[中标省“蔬菜工厂化育苗中心”项目]1998年11月18日,东营市东方花卉有限责任
公司在山东省科委、省财政厅联合组织的山东省农业良种产业化工程的“蔬菜工厂化
育苗中心”项目招标中,成为全省14个竞标市、县中两家中标单位之一。根据招标要
求,东方花卉有限责任公司将建成1万平方米的蔬菜工厂化育苗温室,形成年产4000
万株蔬菜、花卉优质种苗的生产能力,并将发展成为全省重要的蔬菜生产供应基地。

(李春祥)

[地震预防预报]1996年,东营市和胜利石油管理局地震工作领导小组更名为防震减
灾工作领导小组,在油田9个采油厂布设18口油水井组成地震观测网,加强地震短临
跟踪预报工作。
1997年,市政府和胜利石油管理局联合发出通知,决定成立东营市地震局、胜利
石油管理局地震处,实行一套机构,两块牌子,防震局减灾工作归口市科委管理,各
县区分别设立地震办公室。
1998年,制定《东营市震后早期趋势快速判定工作预案》和新的《胜利石油管理
局破坏性地震抢险救灾应急预案》,编制和修订了《地震局地震应急行动预案》,防
震减灾软环境建设得到加强。5~9月,完成测震系统的数字化技术改造工作,地震台
被列为国家水化学观测二类台站。制定新的油水观测选井原则和管理方式,组成新的
地震观测井网,建立了地震分析预报会商制度和网络信息资料库,实现与中国地震局
信息中心、山东省地震局计算机联网,并被国家地震局确定为全国第一个企业型防震
减灾示范工程区。承担了《油井动态、地震前兆干扰排除及作用机理研究》、《胜利
油田油水井监测网短临跟踪效能及井网调整方案研究》、《鲁23井综合观测仪器自动
化、现代化更新改造》、《黄河三角洲地震地质研究》等国家、省、市级科研课题。

(朱明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