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政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5&A=20&rec=192&run=13

【概况】 2015年,全市境内财政收入累计完成431.67亿元,下降23.5%。分级次,中央级完成176.54亿元,下降39.5%;省级完成35.04亿元,下降46.9%;全市公共财政收入220.1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8.6%,增长6.7%。全市财政支出257.68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8.2%,增长6.8%。
  2015年,市本级财政收入(不含开发区)实现71.93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7%,增长10.3%。市本级财政支出(不含开发区)79.01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91.4%,增长20.2%。东营经济技术开发区财政收入完成17.38亿元,增长2.5%;财政支出完成17.69亿元,增长7.1%。东营港经济开发区财政收入完成5.89亿元,增长15.6%;财政支出完成7.91亿元,增长17.6%。东营农高区财政收入完成0.47亿元,下降18.7%;财政支出完成1.44亿元,增长0.6%。
  2015年,县区级财政收入完成124.41亿元,增长5.1%;财政支出完成151.63亿元,增长0.4%。东营区财政收入完成31.14亿元,增长6%,财政支出完成31.13亿元,下降6.5%;河口区财政收入完成17.35亿元,增长6%,财政支出完成20.25亿元,增长7.8%;广饶县财政收入完成42.4亿元,增长6%,财政支出完成51.31亿元,增长2.2%;垦利县财政收入完成21.02亿元,增长0.7%,财政支出完成25.66亿元,下降3.5%;利津县财政收入完成12.5亿元,增长6.3%,财政支出完成23.28亿元,增长5.2%。

2015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收入主要项目完成情况统计表

2015年全市公共财政预算支出情况表

【财政收入稳增长】 2015年,面对异常复杂的经济形势,全市各级财税部门坚决贯彻上级关于收入组织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把依法加强收入征管摆在重要位置,加强调度,通力合作推动增收。全市公共财政收入220.1亿元,增长6.7%。在非税收入征管方面,强化非税收入分析和调度,继续完善领导“包重点、包大户”制度。全市政府非税收入完成1213020万元,纳入一般公共预算管理的非税收入完成567198万元(不含教育费附加),同比增长48.59%。

【财政改革】 ①稳妥推动预算公开。落实预算公开改革部署,扩大公开范围,细化公开内容。全市所有县区政府预决算、部门预算和“三公”经费预算实现全面公开,除涉密信息外,预算公开已细化到支出功能分类项级科目,部门预算首次细化公开到基本支出和项目支出,“三公”经费部门预算公开细化到出国经费、公务用车购置及运行费、公务接待费支出等具体内容,初步建立起公开透明的预算制度。②深化预算编制改革。全面推行“零基预算”管理,加强部门预算项目库建设;合理调整公用定额标准,完善科学、统一的支出标准体系;制定市级财政项目支出绩效目标管理办法,实现绩效管理与预算编制管理相结合;全面清理重点支出同财政收支增幅或生产总值挂钩事项,有效解决部门肢解财政预算资金和专项支出固化的问题。结合十三五规划的制定,编制2016~2018水利、教育、卫生等重点领域3年滚动预算,有序推进中期财政规划管理。③规范专项资金管理。按照“清理到期、归并相近、内部减压、跨部门整合”的原则,对专项资金全面进行清理整合,建立财政专项资金目录制度,规范专项资金设立退出机制。2015年,压减外经贸发展、中小企业发展、科技等竞争性领域专项50%左右,优化转移支付结构。④加快盘活财政存量资金,以开展账户清理为重点,加大财政存量资金盘活力度。按照国家账户管理有关规定,对市级预算单位的线下账户原则上全部注销,从源头上消除预算单位存放存量资金的客观条件。按照“先收回,后清理”的原则,对市级预算单位的线下资金先全部收回,再予以甄别界定。对结余结转资金较多和自查不彻底的预算单位开展重点检查,确保存量资金清理工作取得实效。共清理资金30.57亿元,收回存量资金9.89亿元,统筹用于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等关键领域和环节。⑤规范地方政府债务管理。统筹稳增长和防风险,争取新增及置换地方政府债券63.34亿元,用于教育、卫生、南展区等重点民生工程及基础设施建设,优化债务结构、降低融资成本、促进重点工程建设。将地方政府债券全面纳入预算管理,依法规范地方政府举债行为。

【支持稳增长促转型】 ①发挥财政投资支点作用,拨付各类建设资金40.25亿元,保障黄河南展区农村危房改造、金湖银河、市三校建设、火车南站、河流水质综合治理等重大民生、交通、环境治理工程建设。②加大降税清费力度,落实税收优惠政策,加大行政事业性收费清理力度,减轻中小企业负担,优化发展环境,助推企业转型发展。2015年,全年减免税收56亿元,减免95项行政事业性收费,其中取消收费42项,降低标准11项,阶段性免征42项,减轻企业和社会收费负担500万元。③加快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模式的推广运用。制定出台《东营市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在公共服务领域推广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模式的实施意见》和《市级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规则》,加快完善工作制度和政策扶持体系,强化市场理念和风险意识,规范推进PPP项目实施。筛选重点示范项目,建立PPP项目储备库。至年底,全市有29个项目纳入省PPP项目储备库,投资总额342.68亿元,2个项目入选省首批PPP示范项目,获省级奖励资金238万元;4个项目成功落地,并签订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合同,吸引社会投资9.5亿元;10个项目完成物有所值和财政承受能力等前期论证工作,涵盖铁路、港口、市政建设、教育、养老等领域,正在顺利推进。④发挥好政府投资引导基金作用。出台《东营市市级政府投资引导基金实施方案》《东营市市级政府投资引导基金管理暂行办法》等,完善科学规范运作的制度架构和机构保障。成功设立三支总规模4亿元的引导基金子基金,充分发挥财政资金的放大和撬动作用,引导社会资本投入经济社会发展的关键领域和薄弱环节。创新基金运作方式,探索设立总规模120亿元的政府投资基金,支持城镇化和农业等基础设施建设。⑤支持产业转型升级,拨付区域战略推进资金1.5亿元、节能专项资金950万元、海洋经济创新补助资金310万元、服务业发展引导资金200万元,推动区域经济发展、工业结构调整及产业升级,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⑥落实省积极财政政策。紧抓项目申报工作,共上报各类项目39个。落实各项配套措施。通过盘活存量资金、债务置换等措施,筹措资金2亿元,支持稳增长、调结构,对纳入政策扶持范围的项目给予足额配套。至年底,获省级升级改造贴息资金、装备制造业发展参保资金、总集成总承包示范项目扶持资金8702万元。⑦着力加快支出进度,按照各级稳增长政策要求,着力加强预算执行管理,加快支出下达工作进度,加大对各支出部门项目组织实施的督查力度,确保各项政策措施及早落实并取得实效。全市财政支出257.68亿元,完成年度预算的108.2%,增长6.8%。

【民生保障】 通过盘活存量资金,严控“三公”经费等一般性支出,优化支出结构,集中财力支持社会事业发展。全市投入教育、医疗卫生、社会保障和就业、保障性住房等民生类支出159.6亿元,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67%,比上年提高2.1个百分点。①提高标准织牢社会保障网。支持提高9项民生保障标准,中央、省、市出台的民生保障政策和市办实事项目得到及时足额保障。②加大投入推进教育公平优质发展。投资1.68亿元,支持新建、改扩建14所幼儿园,为80所幼儿园配套设备,新增学位2155个,改善办园条件,促进城乡学前教育均衡发展。支持春苗厨房验收工作,保障校内用餐安全。中小学校生均公用经费标准分别提至710元、910元。加大各级教育投入力度,累计拨付资金6.17亿元,支持市一中、二中、中专学校标准化建设,将中职困难学生资助标准由每人每年1500元提高到2000元。③提高医疗卫生保障水平。将城乡居民医保补助标准提至每人每年400元。落实乡村医生待遇,支持市人民医院和市立儿童医院项目加快建设,改善居民就医条件。④优化资金投入方式,支持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投入财政资金8900万元,撬动国家开发银行优惠贷款资金8.1亿元,支持新启动棚户区改造6307户。安排资金7100万元,支持新开工建设公共租赁住房1313套,改善困难群众住房条件。

【支农惠农】 ①投入资金1.5亿元,推动生态林场、中心城北防护林等重点项目建设,拨付资金1.3亿元,支持现代农业示范区、农业龙头企业等优势主导产业提质增效;统筹资金2.06亿元,支持实施南水北调和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工程,改善水利生产条件,筑牢农业发展基础。②调整完善农业“三项补贴”政策,全年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种粮补贴等各类补贴资金1.79亿元,补贴面积185.67万亩,惠及农户14.95万户,补贴发放率100%。③投入财政资金8417万元,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项目10个,新增和改善农田7.65万亩;补贴资金1717万元,实施产业化经营财政补助项目12个,通过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实施,促进现代农业发展,农业基础生产条件和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明显提高。④按照“一次规划、分步实施、区域一体、集中连片”的要求,整合资金1.14亿元,集中开展村级公益事业建设一事一议财政奖补、“乡村连片治理”试点项目和美丽乡村试点工作,支持农村饮水、道路、垃圾处理、生态保护等项目建设,覆盖31个乡镇街道、427个村庄,显著提高农村基础设施和治理水平,有效改善农民人居环境和生态环境,取得较好的经济社会效益。

【监督检查】 围绕健全内部监督制度,按照分事行权、分岗设权、分级授权的内控要求,制定《东营市财政局内部控制基本制度(试行)》,做好线下结余结转资金清理工作和财政内审工作,加强对预算编制、执行、财务收支、账户管理等情况的监督检查,初步构建起以局基本制度、专项内部控制办法、内部控制操作规程三位一体的内部控制体系,形成决策、执行、监督既相互协调又相互制约机制。通过开展部门预算编制执行情况检查、财政预决算公开审查、“小金库”专项整治、贷款贴息专项资金检查和会计信息质量检查,着力解决预算约束力不强,支出进度较慢、预决算公开不及时不完整、会计核算不规范等问题,规范收支行为,提高财政资金使用效益,确保《预算法》得到有效贯彻落实。(市财政局 孟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