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岸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5&A=20&rec=108&run=13

【概况】 推动完成东营港码头对外启用验收。2015年,东营口岸工作推动完成东营港4个码头9个泊位的对外启用验收。组织码头查验配套设施的规划、建设、意见征询、初验,向省口岸办呈报对外启用验收的请示。8月,省口岸办组织省政府有关部门和国家驻鲁口岸查验单位,完成中海油2×5万吨(液化品)、2×5000吨(液化品)、万通集团3×3000吨(散杂货)、万达集团2×5000吨(液化品)对外启用验收,省政府发文批准对外启用。东营港有7个码头15个泊位实现对外开放,并逐步发展成为环渤海地区最大的油品和液体化工品特色港口
  支持和服务全市外贸稳增长。面对全市外贸下行的严峻形势,按照市里的部署,市口岸办参与全市稳外贸指挥部办公室工作,组织协调口岸系统迅速行动,东营海关通过审核前置做到一次性办结,减少外轮滞港时间。全面推行通关作业无纸化改革,进出口报关单无纸化比例逾90%,法检商品实现“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东营检验检疫局推进无纸化报检,对东营港管理完善、符合条件的企业推行远程视频检验,对停靠时间不超过24小时的外轮实行入出境手续同时办理。推进“三个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三互”(信息互换、监管互认、执法互助)查验模式,实现报检、报关信息“一次录入”和对货物的“一次查验”,提升通关速度。2015年,东营港进出境船舶418艘次,货物140.5万吨,货值6.9亿美元,分别是2014年的7.5倍、11倍和6.5倍。其中,统计在东营的进出口货值3.6亿美元,是2014年的4.6倍;东营获得原油进口资质的企业进口原油45.83万吨,货值1.6亿美元。
  提升东营港口岸开放水平。与市台办、市港航局共同推进东营港对台直航批复工作,交通运输部、国台办启动工作程序。推进山东电子口岸东营港作业对接平台系统建设,协调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落实平台系统和技术保障用房,通过招标方式完成对接平台系统的硬件建设,为“单一窗口”建设提供条件。与口岸查验机构共同推进万通4×3000吨液化品码头对外启用验收准备工作。
  推进口岸开放基础工作。推进东营胜利机场开放准备工作,赴临沂学习机场开放审批流程、工作分工和措施,启动工作推进程序。与东营港经济开发区管委会开展广利港区规划和开放工作调研,对港口和码头开放查验设施建设提供衔接,与口岸查验机构共同提出规划建议。(市口岸办 柴杰)

【海关】 东营海关是国家设在山东东营口岸的进出境监督管理机关。作为济南海关的隶属海关,内设办公室、通关科、审批备案科、稽查科、监管一科和监管二科等6个科室,关员35名。业务管辖范围是东营市,其中包括东营港(国家一类开放口岸)、东营综合保税区(在建)及4个海关监管场站、9个保税仓库和1个出口监管仓库。
  提高执法质量。①全方位综合治税。加强审价、归类、稽查、加贸等环节综合治税,税收征管量质齐升,2015年东营海关税收入库48.33亿元,列关区首位,同比增长39.6%。②深化通关监管领域改革。推动监管场所达标管理和改造升级,严格实货管理;全力推进区域通关一体化、通关无纸化、转关无纸化、关检合作、集中汇总征税等项目,多项改革走在关区前列。2015年,共监管进出口货物511.2万吨、货值549.9亿元;监管进出境船舶418艘次,增长6.5倍。③规范加工贸易管理。优化内部核批,建立加贸企业资信档案,加大手(账)册核查、盘库力度,开展空间数据采集和联网监管。有30家企业联网,覆盖率43.4%;全年加工贸易备案手册1079份,备案总值10.6亿美元。④稽核查工作。依托风险分析,开展加工贸易企业“全覆盖”核查;提高稽查针对性,共开展稽查作业16起,作业完成率100%,查发问题9起,有效率56.25%;移交缉私2起,涉及案值102万元;实现稽查追补税192.8万元。⑤强化风险引领。全年撰写报署各类风险信息52条,实际转换布控指令10条,布控实体有效率8.25%,涉及追补税款120.6万元。
  增强服务深度。①调研东营重点进出口企业,强化大企业管理,针对外贸进出口排名靠前的大企业突出规范管理,抓住关键少数、管好大企业。②加强统计职能作用发挥。对轮胎、原油、废铜等重点、敏感商品进行持续跟踪分析,强化统计辅助决策作用。全年累计撰写统计分析27篇,其中总署《海关要情》采用5篇、省政府采用3篇、市政府采用20篇,获省市领导批示7次。③量身打造,提供个性化服务。出台支持东营外贸稳定增长的八项措施,探索推出“码头-保税仓库”直卸通关模式助力原油进口,启动支持石油装备产业发展课题,对辖区重点特色产业实施重点服务。④严厉打私维护外贸环境。关警合作,深入推进打击农产品走私、偷逃税、毒品枪支、洋垃圾走私、象牙等濒危动植物走私攻坚战“五大战役”行动,全年共办理行政案件14起,案值1429.03万元,罚没收入103.81万元,缉私补税513.36万元,案件审结率、执行率100%。
  支持东营港建设。面对全市外贸下行压力,东营海关全力支持东营港建设,将口岸开放与保税政策叠加,尽快释放红利。将原来的“车船直取”改为货物直卸,可直接节省运输成本400余万元,船舶作业时间由3天缩短到20小时以内,燃料油直接卸入保税库可缓缴税款1400万元。此种通关模式下,企业享受到时间、税费、运输成本等多项便利优惠。2015年3月16日,俄罗斯籍油轮“金牛座”号靠泊东营港4#泊位,价值2274万元、货重10048吨的燃料油通过管道直接卸入14公里外百万立方米的保税罐区,标志着东营市首票“码头—保税仓库”直卸货物顺利通关。据统计,自2014年11月,4个新建液化泊位开放以来,东营港共计进出境船舶89艘次、进出口货物15.9万吨、价值8.8亿元,同比分别增长3.9倍、2.3倍和25倍,成为东营市进出口的一大亮点和新兴增长点。港口业务已辐射到河北、浙江等临近省份和淄博、潍坊等临近地市,原来由天津港、日照港进口的货物将更多地转至东营港进境。(东营海关 王涛)

【出入境检验检疫】 概况。2015年共检验检疫出入境货物18229批,货值228053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4.79%和63%。其中,出境7594批,货值44537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15%、20.46%;入境10635批,货值183516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63.21%、78.28%;检验检疫不合格998批,货值16502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23.11%、-11.13%,发现动植物疫情8种类,12种次。检验检疫集装箱90777标箱,同比增长3.56%。出境包装检疫共1202批次,996646件。熏蒸76批次,139个标箱。共检疫出入境船舶396艘次,其中出境船舶194艘(外籍194艘),入境船舶202艘(外籍202艘)。共签发出入境检验检疫证书14753份。共签发各类原产地证书7573份、38810.97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9.40%和6.42%。其中,普惠制原产地证书1791份、9569.44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81%、-15%;一般原产地证书1614份、12580.49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4.65%、8.67%;区域性优惠原产地证书4168份、16661.03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31.52%、22.21%。行政处罚案件立案10件,其中一般程序案件4件,简易程序案件6件。共完成检测业务量540批次,5651项次,样品数2414个。
  检验检疫改革。全面实施通关业务一体化。按照省局部署,对于出口货物产地与出境口岸、进口货物目的地与入境口岸均在山东省行政区域内的检验检疫业务,企业可自主选择在省内任一检验检疫机构办理出入境货物的报检、通关放行和领取检验检疫单证手续。启动“属地备案、通报通签”的原产地签证新模式,实施区域原产地签证一体化。凡符合条件的原产地申请人,不受检验检疫辖区限制,可选择省内任一检验检疫机构申办原产地证书,大幅降低企业成本。推进无纸化报检成效显著。东营辖区无纸化报检企业50余家,无纸化报检10858批次,占总报检批次的72.5%,年出口10批次以上企业全部实行无纸化报检。探索检验模式改革。针对危险化学品“航次少、订舱难、易耽误出口”的难题,对辖区管理完善、符合条件的3家企业推行远程视频检验;对6家出口监管条件仅为R/S的化工品企业,采用报检随附货物照片查验方式放行;针对液化船舶卸货快、周期短的特点,对停靠时间不超过24小时的外轮实行入出境手续同时办理;为7艘定期往返韩国和东营的船舶办理《交通工具卫生证书》,实施电讯检疫,平均每艘船舶至少节约4小时靠泊时间。深入推进“三个一”(一次申报、一次查验、一次放行)模式。加强与东营海关的沟通协作,签订《全面合作备忘录》,在华泰、方圆、天圆三个进口废物原料监管场站进行试点改革,实现严密的闭环管理链条,通关效率大为提高。大幅降低检测费用。在严格做到依法依规收费的同时,自2015年9月15日起,主动降低18类委托检测项目收费标准,最低降幅30%,最高降幅50%。深入开展政策研究工作。结合东营辖区重点产品特点,开展轮胎国外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及应对等政策研究工作。
  增强保安全能力。努力提高进出口食品检出。累计检出进口食品不合格7批,出口食品不合格136批。严防动植物疫病疫情传播。检出进境植物疫情28批次,6种次,检疫性有害生物2种次。入境船舶检出动植物害虫8艘次,检疫性害虫四纹豆象2艘次,检出害虫与上年比增长9倍,检出检疫性害虫实现零突破。加大进境人员疫病检查力度。发现有疾病症状75人次,经医院确诊为流行性感冒23人次,病毒性肝炎37人次。面对韩国中东呼吸综合征的严峻形势,制订应急预案,对来自韩国的入境船舶及人员进行严密体温监测和医学巡查,同时加强与口岸联检及卫生部门的信息沟通,做到预警准确、响应迅速、联防联控、快速有效,阻止疫情传入。进出口工业品检出明显提高。在进口废物原料检验检疫方面,加大把关力度,提高开箱、掏箱比例,共检验检疫进口废纸、废杂铜不合格415批,检出率3.43%;在危险品使用鉴定方面,检出一次性不合格31批,经返工整理合格20批次,最终检验不合格4批;在对进口韩国丙烯的检验鉴定中,连续检出2批短重问题,协助企业索赔近30万元。切实维护检验检疫秩序。完成行政处罚案件立案10件,其中一般程序案件4件,简易程序案件6件。
  促进发展。切实做好进境大型动物隔离检疫和进境肉牛屠宰口岸建设。东营富澳畜牧科技公司进境大型动物隔离场顺利通过国家局考核验收,并顺利完成中国牧工商(集团)总公司5030头智利奶牛的隔离检疫;在屠宰口岸建设方面,东营局从项目选址、平台建设、风险监控、实验室检测、人员培养等方面给予全力指导。服务东营港新建泊位开放。通过现场调研,按照上级要求,对检验检疫设施建设提出具体要求,做到规范规划及建设。东营港有限公司2×5万吨级和2×5千吨级液体化工泊位、山东万通集团3×3千吨级散杂货泊位、山东宝港国际2×5千吨级液体化工泊位正式对外启用。全力支持东营综合保税区建设。提前介入,研究有关法律法规和上级政策,做好规划指导,同时及时向质检总局、省局等主管部门汇报综保区建设进展情况。2015年5月,东营综合保税区获得国务院正式批复。2015年7月17日,东营市委、市政府授予东营检验检疫局“东营综合保税区申报工作先进集体”荣誉称号。力促进口废物原料口岸转检。在东营检验检疫局支持下,方圆进口铜废碎料监管场站于2015年4月3日正式开通。全年共进口废纸3440批,911897.3吨,货值14789.7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7%、-4.9%和-11.8%。进口废铜6477批,205039.7吨,货值110916.9万美元,同比分别增长185.3%、196.2%和135.7%。出口轮胎示范区建设再上新台阶。组建中国出口轮胎质量技术促进委员会,初步确定委员会的目标任务、组织结构、工作机制等规章制度并开展大量创造性工作。推进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筹建“中国WTO/TBT-SPS国家通报咨询中心轮胎产品技术性贸易措施研究评议基地”,并受质检总局委托成功组织开展国外技术贸易措施评议。

 进口废铜检验(东营检验检疫局供稿)

  增强基础建设。推进综合管理体系建设,邀请烟台、潍坊、淄博、莱州等分支局体系专家对东营局综合管理体系进行审核。加强干部队伍建设,结合业务发展趋势,及时调整内设科室,合并轻工纺织检验监管科、检验鉴定科,新成立检验监管科、口岸监管科。做好安全生产工作,从抓安全意识、抓后勤保障、抓一线业务、抓实验室管理、抓应急值守、抓责任追究六个方面入手,全力排查隐患,防患于未然,确保全局生产生活正常。提高技术保障能力,组织实施微生物检测、农兽残留检测、实验室安全、内审员等培训20余人次;利用新购置的液质联用仪、自动运动粘度计、闪点测定仪等开发完成石油产品、兽药残留、食品重金属和动物检疫项目18个,实验室检测项目增至14类85项。(东营检验检疫局 贾春明)

【海事监管】 概况。2015年,辖区进出港船舶2.7万艘次,同比增长12.5%,国际船舶进出口岸410艘次,同比增长6.8倍。港口货物吞吐量2126万吨,同比增长58%,其中危险货物1894万吨,占总吞吐量的89%,同比增长72%,安全运送旅客36.7万人次,征收港口建设费4385万元,缴入市财政877万元。
  “平安海区”建设。按照全市“公共安全提升年”活动部署,加大打非治违力度,全年共开展船舶现场检查879艘次,海区巡航100次,巡航里程3886海里,累计查处各类船舶缺陷及安全隐患1935项,行政处罚118件,罚款金额38.3万元。强化现场监管力度,做好客运安全监管,组织开展客滚船联合执法检查,推进黄河口旅游船公司标准化建设,建立油田服务船舶安检风险值档案,确保辖区客运安全零事故。严格危险品船舶监管,严把危险货物申报审批关,着力强化跟踪检查,确保隐患整改到位,避免两张皮现象发生。保持施工船舶安全监管高压态势,与辖区涉水施工方签订《涉水工程安全管理责任书》,对5家施工单位、11艘船舶涉嫌违法从事使水工作业开展立案调查,并约谈相关责任单位。强化恶劣气象预警预防,成功处置宝通88自沉、鲁寿渔60909搁浅等多起海上事故险情。特别是“荣江2003”翻沉事故发生后,及时启动海上搜救应急预案,落实相关单位善后处置责任,做好家属安抚工作,组织沉船打捞,妥善做好缮后处置工作。
  水上安全隐患整治。落实市委《关于实行市级领导联系督导基层安全生产工作的意见》,市委常委、市纪委书记岳德川先后4次带队对黄河口生态旅游区安全生产工作进行了现场督查,发现安全隐患14项。联合多部门组成督察组对东营港经济开发区安全生产工作开展4次督查,全年查纠各类安全隐患25项。加强与系统内部单位的工作协调,与旅顺海事处签署共建协议,联合东疆海事局、葫芦岛海事局、中海油服等召开海上油田海事监管合作交流会议,业务交流更加顺畅。密切与市直单位的沟通联系,开展联合执法常态化,确保全市水上安全形势持续稳定。

2015年,东营市首次对外国籍船舶开展港口国监督检查(东营海事处供稿)

  服务全市经济社会发展。主动加强与上级海事部门的工作协调,深入港口企业一线加大工作指导力度,确保东营港9个新建泊位顺利对外开放。主动落实全市外贸增长工作部署,优化海事通关流程,大幅度缩短国际船舶进出口岸审批时限,全年东营港实现安全进出港外国籍船舶410艘次,外贸运输量137万吨。协调培训机构,在东营港举办海上施工船员和作业人员安全培训班,多次开展施工水域通航环境整治,保障水上工程施工进度。组织师资力量对黄河口生态旅游区五家航运公司40多名学员进行专项培训,破解黄河口旅游船艇配员难题。实施清单管理,规范内部管理,优化工作流程,简化办事程序,公开服务承诺,提高行政效率,为相对人提供更加便捷的海事服务。推行港口建设费代收管理,督促代收单位建立相关规章制度,规范征缴流程,全年共上缴港口建设费4385万元,同比增长76%。其中上缴市财政877万元,港建费收入再创新高。
  内部软硬件建设。东营港海事监管基地项目按期投入使用,黄河口浮码建造完成并通过初步验收,黄河口浮码头船员值班待命用房完成主体工程整理。实施“青蓝工程”,组建导师团队和海事业务兴趣小组,推进青年职工快速成才。发挥文化引领作用,总结提炼东营海事红柳文化体系,倡导“乐苦、坚韧、自拥”的东营海事红柳精神。(东营海事处 李天越)

【边防检查】 2015年,东营边防检查站确立“服务外向型经济发展和确保口岸安全稳定”两大目标任务,围绕“业务转型、素质提升”两个主题,坚持“抓班子、带队伍、打基础、提素质、促转型、保稳定”,积极适应新常态,主动融入“蓝黄战略”,服务口岸开放大局,促进经济社会发展,推动勤务模式改革创新,内强素质外树形象。2015年,东营港新增对外开放泊位9个,共检查出入境船舶414艘次、人员6914人次,同比分别增长5倍和4倍,港口直接外贸经济总产值约29.1亿元,口岸系统满意度测评排名第一,达到服务对象满意度、安全感两个100%。
  边检业务。改进勤务派遣模式,试行“警、企、船”三方共管的口岸限定区域管理机制,建成海港边检勤务综合指挥系统,完善码头视频监控体系,研发全省首个边检执法办案系统。完善带班领导、检查员、监护员“1+2+3”的船检勤务机制和“1室多点,局部卡口,全线巡查”的警务派遣布局。推行船舶风险等级分类,以卡口监管为主,以监控、巡查为辅,建立“重点监管”和“差异化管理”工作机制,实现对在港船舶的精细管控和警力的精准投放。利用“8·19”边检开放日,加大宣传,提升边检品牌知名度。主动服务,为临时来港作业的外籍钻井平台、船舶及时准予通关许可,为船方节省靠港费等资金30余万元。开通绿色通道,救助外籍船员2名。完善危化品泄露、爆炸、踩踏、地震等4个相关处突预案,建立20人的处突分队。与口岸联检单位联合开展处突演练5次,拉动官兵及协防力量300余人次,提高风险管控能力。
  部队管理。落实常态化练兵要求,突出基础练兵“全”、岗位练兵“专’、应用练兵“实”的特点,以“点、线、面”模式层层推进,形成日常学习、实战训练、阶段验收、考核竞赛四位一体练兵体系。开展实战技能、战法运用和任务课题训练,完善监督考评机制,提升练兵专业化、实战化、实效化水平,加强条令条例学习,使官兵依法守规的意识不断增强。坚持从卫生、上下班秩序等小事抓起,对“人、车、枪、酒、密、章”等重点环节实行精细管理,修订《部队正规化管理实施细则》等规章制度,责任到人,标准到事。紧盯末端抓落实,从严从实抓养成,规范部队“四个秩序”。先后开展“条令条例学习月”“依法文明带兵”“百日安全竞赛”等活动,坚持每周一交班会讲评部队管理秩序,落实值班首长、值班员和中队主官查铺查哨制度,定期开展警务督察、安全形势分析讲评。开展警务督察21次,整改各类问题隐患32项,确保部队内部安全稳定,连续18年安全无事故。
  政治建警。深入贯彻落实全军政治工作会议精神,开展“学习践行强军目标、做新一代革命军人”主题教育和“三严三实”专题教育活动,坚持党委成员严于普通干部,持续聚焦作风整改。细化“三定”工作措施,推动民主集中制具体化、程序化。立足“四有”军人标准,坚持铸魂育警,打造阳光政工品牌。开通东营边检“阳光微课堂”教育微信公众平台,打造官兵自主学习的随身课堂。依托东营市图书馆建设边防分馆和“阳光书屋”,着手建设以“边检精神、边检宣传片、宣传海报、logo”为主体的职业文化体系;协调东营市文化馆建设“边检分馆”,成立“阳光小足球队”“阳光小街舞队”等文化小团体;牵头承办全市“庆八一”警民联欢晚会;建成灯光球场,改造警营文化活动中心,文化育警成效显著;改善队伍结构,优化人员编配,充实一线执法力量,干部梯次更加合理。加强舆论宣传,中央电视台3次专题报道东营边检工作。东营主流媒体多次到部队采风,刊发专题通信稿件,推进警民融合。东营市委书记申长友、分管副市长李俊峰等先后对边检工作批示肯定;2015年,被东营市委评为拥政爱民先进单位、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先进单位,1人被东营市政府记二等功,1人受到市政府创建文明城市嘉奖。

东营边检站官兵争做“四有”军人,苦练军事技能(东营边检站供稿)

  综合保障。牢固树立责任意识和服务意识,坚持高标准、严要求,强化精品意识,综合保障能力更加凸显。为适应港口发展需要,服务口岸对外扩大开放,协调争取700余平方米临时执勤用房,建成海港边检勤务指挥室,在东营港核心区域划拨22亩土地,争取资金1500万元,港口勤务营房建设项目持续推进;完成东营市发改委2016年补助新建营房及口岸查验设施立项;争取资金200余万元完成公寓房和办公楼外墙保温、地下防水及门窗更换,解决办公楼和公寓楼老旧、保温及防水等问题;租赁30亩土地用于农副业生产基地建设,后勤建设服务中心、民生恵警成效显著。(东营边防检查站 刘国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