畜牧业

Original URL: http://lib.sdsqw.cn/bin/mse.exe?seachword=&K=d5&A=2&rec=45&run=13

畜牧业

[概况] 1995年,全市畜牧生产有较大发展。主要畜禽存养量达67.45万个牛单位,
比上年增长46.82%。大牲畜年末存栏37.88万头,比上年增长36.6%;当年出栏12万
头, 比上年增长17.2%。其中猪存栏40.8万头,比上年增长51.7%;羊存栏96.87万
只, 比上年增长62.5%。 肉、 蛋、奶总量达16.02万吨,人均肉、蛋、奶占有量达
98.81公斤,比上年增长47.7%;其中肉类总产量96148吨,比上年增长56.8%;牛奶
产量5029吨, 比上年增长47.8%;禽蛋产量59006吨,比上年增长36.7%。畜牧业产
值(90年不变价)7.48亿元,比上年增长50.2%;畜牧业产值在农业总产值中的比重为
3 0.64%,比上年增长7.25个百分点。
1995年全市畜牧业发展较快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四点:一是领导重视,组织发动得
好。各级领导把发展畜牧业作为发展“双高一优”农业的突破口来抓,政策优惠,措
施得力。市政府相继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加快畜牧业发展的政策性文件,实施了目标责
任制管理,市政府与各县区、各县区与乡镇,层层签订畜牧生产目标责任书。市各有
关部门加大了工作力度,支持畜牧业发展。各县区、各乡镇也相应出台扶持政策,明
确了发展思路,制定了实施办法。二是市场引导,效益牵动,典型启动得好。随着社
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广大群众通过算帐对比,典型带路,充分认识到发展畜牧业
是投资省、见效快、效益好的致富之路,特别是畜禽规模饲养和畜禽良种良法配套模
式的推广,出现了一批畜牧业强乡、大村、富户。三是依靠科技增产增效,科技推动
得好。科技进步在畜牧生产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畜禽良种、三元种植、“三青”
饲养、配合饲料、暖圈养畜、程序化防疫等一大批先进适用的畜牧科技成果在畜牧生
产中得到越来越广泛的推广应用,科技进步对畜牧生产起到了明显的推动作用。四是
建立基地、培育市场,龙头带动得好。畜产品加工业发展迅速,流通渠道进一步拓宽,
全市新增畜产品冷藏加工能力2500吨位,形成了新的畜产品内外贸商品流通市场,畜
牧业龙头企业的发展带动了基地的发展,龙头带基地、基地连农户、产加销一条龙的
生产管理模式正在逐步推广。

(曹爱礼)

[疫病防治]1995年,全市畜禽疫病防治工作成效显著, 猪瘟、猪丹毒、鸡新城疫等
主要疫病的免疫注射分别达到了96%、96%和85%,发病死亡率分别下降到3%、3%
和8%,为全市畜牧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
依法灭病,推行畜禽疫病防治技术承包。按照国家有关法规政策,对危害严重的
畜禽传染病进行全面的接种工作,使国务院颁布的《家畜家禽防疫条例》落到了实处。
积极推广开展畜禽疫病防治技术承包。全市70%的乡镇采取了不同形式的防疫、驱虫
等技术承包,共承包大家畜7.8万头,羊8.95万只,禽781.83万只。
加强投入,完善基层站的配套建设。市、县、乡(镇)三级政府从各级财政调剂资
金,全市完成了54处基层站的基本建设,新增了部分冷藏、化验设备。各级筹集资金
50万元进行监测网络建设,并与国际疫病信息网络联网。广饶县1995年底被农业部列
为全国畜禽疫病监测县。
加强业务培训工作。 年内兽医业务部门共举办畜禽疫病防治新技术培训班8次,
受训人数1264人, 建立了县、乡、村三级防疫网络,使辖区内90%的村庄配备1名民
间兽医,负责畜禽疫病的防治工作。
做好疫情调查。近年,利津、广饶部分村镇发生了牲畜死因不明的“猝死病”。
为查明原因,市、县、乡(镇) 分别在1995年3月、7月、11月3次调查了168个村、289
5户、68个饲养场,并采集病料12份,同群血清35份,其中阳性6份,送山农大病理教
研室,进一步做实验室培养和动物试验。
保证疫苗质量,做好计划供给。为保证疫苗在运输和冷藏中的质量,完善了畜禽
疫苗计划管理和冷链体系。年内共供给调拨畜禽疫苗20个种类的2000万头(只)份,稳
定了价格,保护了消费者的利益。年底,免疫接种猪二联苗62万头,鸡新城疫Ⅲ系苗
2250万只, 接种新城疫Ⅰ系56万只,接种法氏囊苗2300万只。接种大家畜破伤风苗5
万头,接种羊布病苗3万只,接种羊四联苗10万只,接种犬五联苗2万只,接种牛二联
苗5万头, 免疫兔瘟苗12万只,免疫仔猪副伤寒苗10万头,免疫猪肺疫15万头。年内
没有出现大的疫情。

(宋维军 刘学森)

[草地建设]1995年,全市人工草地16.1万亩,封育改良天然草地34.3万亩,有偿承
包草地18.25万亩, 分别比上年增加1.5万亩、4万亩、2万亩。建设家庭牧场428户,
比上年增加32户。三元化种植5000亩,青贮饲料6900万公斤,氨化秸秆2100万公斤,
取得了明显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落实草地有偿承包, 兴办家庭牧场。市畜禽良种场1990年围栏封育天然草场2万
亩, 产草量提高3倍多,但近几年由于人力、物力、资金不足,效益滑坡,草场基本
上处于自生自灭的状态。1995年初该草场承包给东营区胜利镇和辛店镇,在草场办起
了饲养场, 建牛舍201间、羊圈60余间,养羊800余只,养牛300余头,把高压电引进
了草场,挖了水库,解决人畜用水,配套了割草、铡草机械,正在向草畜配套的格局
发展。利津县集贤乡赵永森在利北承包草地3000亩,1995年养牛220头,羊270只,猪
20头,年效益20多万元,初步办成了种、养、加结合的家庭牧场,为全市草场承包,
兴办家庭牧场树立了榜样。
草地类自然保护区建设成效显著。垦利县大汶流草场1993年被国务院列为国家级
自然保护区, 1995年农业部投资50万元用于自然保护区的基本建设,省畜牧局投资8
万元建立了野大豆草粉加工厂。在自然保护区内建立观察了望台1处,牛场1处,野大
豆草粉加工厂1处,挖封育沟9公里,架设高压线路10公里,有偿承包给农户草场22万
亩。
三元结构种植试点初见成效。把种粮食养畜改变为种饲料养畜是种植业上的一场
革命。据试验论证,在单位面积上种植饲料作物比种植粮食作物用于饲养业的生物总
量要提高1.5--2倍。1995年,市畜牧部门引进了饲料玉米种子0.5万公斤,冬牧-70黑
麦种子250公斤,苜蓿种子0.8万公斤,进行三元结构种植试点。东营区农牧业开发示
范场种植饲料玉米630亩,年产青饲料312.5万公斤,用来打浆喂猪或青贮喂牛,其生
物能相当于30万公斤玉米,比种粮食玉米翻了一番,饲养效果十分显著。

(刘仁杰)

[规模饲养发展迅猛]1995年全市集中实施“十百千”(10个畜牧示范乡镇、100个畜
牧专业村、1000个饲养大户) 畜牧工程,有力地推动了畜牧规模生产的发展。全市养
牛过万头的乡镇达到14个,养羊过万只的乡镇达到46个;规模饲养场户达到8492个,
比上年增长40.4%,是1990年的4.6倍;畜牧生产小区达到106个,规模饲养已占全市
饲养总量的41.1%。1995年,全市有8个乡镇、14个村、5个畜牧大户被命名为全省畜
牧生产强乡镇、强村和富户。

(曲丽香)

[广饶县花官乡建成全市最大良种仔猪繁育示范场]广饶县花官乡农机站走“立足农
机、面向社会、综合经营”的路子。1995年,在经过多方考察论证,摸清市场需求的
基础上,建成了目前鲁北地区最大的高标准现代化良种仔猪繁育示范场。该项目投资
500余万元,占地100亩。建有规范化大型全封闭养猪车间11幢,1座日加工能力为1.4
吨的饲料加工车间,1座大型综合仓库,共计10180平方米。从中国农科院引进加拿大
大白猪、 法国大白猪、丹麦长白猪、匈牙利杜洛克等良种猪500多头,预计每年可产
仔猪3万头,年创产值2900万元,利润260万元,每年可增加直接社会效益600多万元。
该场的建成,对于加强全市种猪良种化、增加仔猪生产速度、降低肉料比、增加瘦肉
率、全面提高猪肉生产质量具有重要的意义。

(许国峰)

[东营市畜牧局成立]为适应新形势下全市畜牧业发展的需要,经市农牧局积极建议,
市编委于1995年6月先后以东编发 (1995) 第13号和第25号文件予以批复, 同意成立
“东营市畜牧局”,市农业畜牧局更名为市农业局。
市畜牧局为市农业局所属的事业单位,内设办公室、生产法规科、计划财务科、
科教科。原农业畜牧局所属的畜牧事业机构--畜牧兽医站(与市铁路检疫站合署)、草
原管理站、市兽医卫生监督站、饲料工作站划归畜牧局领导。同时,成立东营市畜禽
药械管理站(与市兽医卫生监督站合署)、市畜牧兽医科技推广中心、黄河三角洲草业
生态研究所。市畜禽良种场成建制划归市畜牧局管理。全局暂定编48人。

(曹爱礼)